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2024-06-03

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附件:

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 示范县、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为加快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辐射示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是指地理范围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益显著,具有辐射效应和示范作用的园区。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是指面向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村推广应用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有效促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示范作用的县及县级市(不含市辖区)。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以下简称示范企业),是指重视技术创新,持续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并形成较大产业化规模,具有示范作用的企业。

第四条

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的建设和管理遵循“坚持公平公正、发挥示范效应、实施动态管理、经费配套支持”的原则。

第五条

经认定的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即为“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联盟”成员。第六条

省科技厅负责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的认定、指导、监督和验收工作。

第七条

各市州科技局负责本地区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的推荐、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报条件与程序

第八条

申报示范基地,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园区管委会对示范基地建设按引导资金1:1.5的比例进行专项经费配套。

2、建立了运转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人员5人以上,开展科技成果推广业务的中介机构2家以上。

3、上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近3年转化的科技成果15项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3%以上。

4、承担过省、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的企业3家以上。第九条

申报示范县,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组建了由县市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以县市科技局牵头的办事机构,财政科技经费占县财政总支出比例达到1.3%以上,其中60%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设,按1:1.5以上比例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配套经费。

2、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人员5人以上,有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3、上工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产业特色鲜明,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或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近3年转化的科技成果1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形 成的产值5亿元以上。

4、承担过省、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的企业、科技成果推广部门3家以上。第十条

申报示范企业,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申报企业属我省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县域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大学学历以上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近3年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证书、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评价)证书、国家认定的新产品证书、动植物新品种证书、软件著作权4项以上。

2、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激励机制,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机制,有内设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和专职人员。

3、近3年转化的科技成果4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产值1亿元以上,并占销售收入的60%以上。

4、承担过省、市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

第十一条

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的申报实行网上申报与集中受理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时间为每年4月15日-5月15日。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如实填写申报材料,报送市州科技局。市州科技局对申报的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进行形式审查、考察、筛选,报送省科技厅。

第三章 认定与审批

第十三条

省科技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经论证、评审和实地考察通过后,确定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名单,督促申报单位签署合同书。

第十四条

示范基地名单确定后,省科技厅给予示范基地组建引导资金10万元,进行为期1年的组建。组建期满后,示范基地向省科技厅提交评估材料,评估合格后认定为“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未通过组建期评估的,给予1年的整改时 3 间,1年后仍未通过评估的,撤消其组建资格。

第十五条

省科技厅向认定的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授牌,并分别给予10万元的引导资金。

第十六条

示范基地建设期为5年,省科技厅的资助额度为50万元。示范县的建设期为4年,省科技厅的资助额度为40万元。示范企业的建设期为3年,省科技厅的资助额度为30万元。

第四章 考核与管理

第十七条

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建设所需资金由政府、申报单位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筹集,通过政府引导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自筹部分由申报单位保证,申报单位所在市州、县市政府要根据承诺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

第十八条

申报单位应认真编制经费支出预算。示范基地、示范县的经费支出预算范围包括科技成果引进费、科技成果推广费、科技服务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示范企业的经费支出预算范围包括设备费、材料费、试验外协费、科技成果引进费等各项费用。

第十九条

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在建设期内,每年3月15日前向省科技厅提交上考核报告,省科技厅组织进行实地考核。考核通过后给予10万元补助。不提交考核报告或考核不合格的,资格自动失效。

第二十条

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建设期满前2个月,向省科技厅提出验收申请,提交验收材料。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审阅验收材料,进行现场验收。

第二十一条

验收工作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验收的主要依据是建设方案和合同书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内容。

第二十二条

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验收合格后,给予后期补助资金10万元。验收不合格的,给予1年的整改时间,1年后仍未通过验收的,取消其资格。第二十三条 建设期满,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每年向省科技厅提交报告,资格继续保留。未及时提交报告的,取消其资格。

第二十四条

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第二十五条

经认定的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如有更名的,应向省科技厅提出变更申请,经确认后重新核发认定证书,有效期不变。

第二十六条

已认定的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取消资格:

1、在申请认定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2、存在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情况的。

3、有违法、违规行为,或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第二十七条

被取消资格的示范基地、示范县和示范企业,5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市州、县市科技局可相应设立市州、县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具体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当地负责制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2: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2013年9月

国质检科函[2013]60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质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科技质检建设,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设立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简称“成果转化基地”)。

第二条 为了规范成果转化基地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结合质检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三条 成果转化基地应当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的质检技术机构而设立,按照统筹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二章 职责

第四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成果转化基地的总体布局、申请受理、审核认定、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五条 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地方两局”)以及总局直属挂靠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成果转化基地的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2.指导和协调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3.协助质检总局对成果转化基地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 成果转化基地依托的质检技术机构,负责成果转化基地的组织管理,提供场地、人员、设备、项目、经费、政策等保障条件。

第七条 成果转化基地的主要任务是:

1.科技成果的评价、再开发、产品化、推广与示范。2.跟踪国内外新技术进展,引进相关技术。

3.开展成果转化推广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

第三章 申请与认定

第八条 申请成果转化基地的单位应当具备如下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质检技术机构。

2.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专有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

3.具备专门的成果转化奖励及管理制度,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科技人员的奖(激)励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对成果评价、再开发、产品化、推广与示范等工作有相应的规范程序。

4.具备专门的成果转化场所,具有专门的实验或生产场地及相应的仪器、设备及设施;具备新技术试验、试用和推广示范的条件。5.具有专门的责任部门,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职成果转化推广团队。

6.成果转化基地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第九条 成果转化基地申请程序:

1.地方质检技术机构向地方两局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地方两局初审后,向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择优推荐。

2.质检总局直属技术机构直接向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第十条 申请材料包括: 1.推荐公函。

2.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申请书。3.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受理后,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实地核查,择优认定“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基地”并授牌。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成果转化基地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计划和管理制度,并报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三条 成果转化基地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成果转化基地完成的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转让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对协商引进的技术成果应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成果转化基地执行报告制度。每年11月30日前,地方两局应向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报告所辖成果转化基地的运行情况及典型成果转化推广案例等。

第十五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适时组织对成果转化基地进行评估,对评估不符合要求的成果转化基地,予以撤销。

第十六条 成果转化基地有效期五年。有效期满后,由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并重新认定。

第十七条 地方两局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在政策、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等,支持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发展,鼓励建立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第十八条 质检总局优先支持成果转化基地在成果转化推广方面的科研立项和标准制修订等,在政府采购目录的范围内优先采购成果转化基地研发的仪器装备,鼓励成果转化基地通过转化和推广科技成果获取合法所得。

第十九条 质检总局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对已经转化推广的科技成果评估后,适时发布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目录。

第五章 附 则

篇3: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1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现状

我校计算机教学中心根据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1],中心分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肩负着全校计算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并承担全校各种计算机等级考试任务。2008年中心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称号[2],2011年顺利完成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验收工作。

中心现已具有一定规模,实验室面积达到2 500平方米,学生机房14个,计算机1 200余台,开出实验项目100余个,每年开出教学实验学时40万以上。近年来中心获得学校和地方各种拨款635万元以上。中心不断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和人文环境,并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中心现拥有一支数量适当,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专职教师负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实验技术支持等工作,兼职教师主要担任实验课程的主讲人。中心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7.78%,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5.56%,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总数的66.67%。

2 实验教学理念

2.1 丰富的教学内容

中心根据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所面向对象的不同建立了基础课程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 (如,ACM竞赛培训室、软件技术工作室、硬件技术工作室、研究生实验室) ,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实验室设计出难易相间、层次分明的实验教学内容。

精心挑选实验教材。尽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精品及“十一五”规划等国内外经典教材;课程设计指导书都由中心教师主编,另外中心还组织编写符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要求的教材,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和《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高等教育 (矿业) “十二五”规划教材。

认真设计实验内容。把全校性公共基础课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课程实验剥离出来单独设置实验课,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局部调整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把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改为程序设计大作业,以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调整部分课程的实验级别,将信息安全专业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调整为选修,新开设入侵检测与取证技术、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PKI原理与技术、信息隐藏与水印技术等专业实验内容。

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和优化实验项目。中心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对实验课程优化整合,融入新的计算机创新技术和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按照独立设课、单独考核及分段实施等原则,中心开设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等14门实践课程。经过优化实验项目,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开设实验项目113个,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课程占总实验课程的75%以上。

2.2 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中心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以自主式、研究式及合作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从传递性教学转变为探索性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推进启发式、交互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实验过程中,修改实验内容,增加讨论型内容;安排学生自学课程内容,在讨论课中,由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发地讨论课程内容;教师结合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课题。

推进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成绩考核从应答性考试转变为实践性考试。在传统笔试的基础上,增加上机考试。中心现有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等网络教学平台 (图1为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主界面) 。这些平台丰富了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也完善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

中心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教学实验平台等多种方式融合到实验教学中。中心建立了自主模式实验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设立网络及信息安全实验室、智能布线实验室等多个模拟现实工程环境的专业实验室。在智能布线实验室,能够模拟从系统端接到建筑群间线缆布放等环境,并能测试及演示线缆及光纤端接的各种错误状况;通过软件工程实训平台、网络漏洞扫描软件、IDS教学平台、SAP安全与攻防教学平台的使用,将实际实验与仿真实验结合在一起,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实践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中心一贯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积极为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和环境。中心建立了中软国际 (湖南) 公司实习基地、广东软件科学园软件人才培训基地、达内科技湘潭千树实训基地和中信软件教育中心实习基地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3 良好的教学效果

示范中心建设以来,在专业实验课程中大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鼓励和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课外科技活动,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较大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NCRE) 、全国软件资格考试通过人数比例逐年提高。中心成立了湖南省程序设计大赛教练组,对学生进行集训,并且每年举办一次“学生科技活动”。近年来在国内、省内举办的“挑战杯”、各种程序设计大赛和其他创新科技竞赛中,学生参赛踊跃并屡获佳绩。如罗叶飞等同学获2010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刘备等同学获2009年湖南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等。毕业设计的优良率在60%以上。

学生对实验教学总体评价良好,在2011年学生测评中,中心教师90分以上占82.7%。中心取得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高等教育成果三等奖1个,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近年来中心教师公开发表教研论文几十篇,获得省厅级教研课题几十项。

2.4 全程质量监控

中心根据学校《湖南科技大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构建了计算机教学中心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授课计划、备课、课堂教学、课程设计、作业 (课程设计报告) 批改、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毕业设计 (论文) 、实习、教研活动等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由工作依据、工作要求和管理服务要求3个标准构成,中心要求所有实验都有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和评价标准,有一套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机制。专门设立了由在职教师和离退休教师组成的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督导组,现场检查,不定期听课,随机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实验教学质量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另外中心引进了博思特机房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自动考勤和实时监控 (如图2所示) 。

3 示范及辐射作用

3.1 覆盖面和受益面广泛,教学效果良好

中心每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20多门实训课程,每年开出教学实验学时40万以上。中心立足于地方多科性大学的实际状况,以计算机专业及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为依托,不仅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也为机械、建筑、化学、生物、能源、外语等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全校学生计算机教育培训的第一课堂。教师编写的教材应用于我校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心开发的毕业设计管理软件在多个学院得到应用,扩大了中心在全校的示范作用。

3.2 向校内外介绍中心建设经验

中心针对多学科交融的特点,加强对外合作,多次向参访的兄弟院校专家介绍中心建设经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在参观中心后,就实验室环境建设、实验室文化建设、实验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并高度评价了中心的人文环境、实验设备和教学理念。2010年中心承办“湖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年会暨院长 (系主任) 论坛”,60余名来自全省高校的院长和专家参观了中心的建设,对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体系以及校企合作实验教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心人员参加各种实验教学学术交流会议80余人次,介绍了中心的建设经验。

3.3 为校企协作提供技术支撑

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服务水平的同时,中心还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与谭家山煤矿、重庆樱花电气开关有限公司、深圳德迈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普协和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和实习交流,同时,利用校企共建实验室、实验实训基地等平台,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心承办了中信软件教育杯“湘潭市第三届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暨2011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湘潭邀请赛”,邀请了湖南省内15所高校共59个参赛团队参加。

4 发展规划

4.1 进一步发挥实验室的示范作用

在完成教学、科研与管理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相关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班,承接学校的学生实验和工程训练,加强与社会的交流与联系,更好地为地区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从而扩大实验中心的辐射范围和影响,不断发挥中心的示范作用

4.2 继续开展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精讲多练,教考分离,机试为主

从人才培养需求的整体出发,打破单纯为验证理论而随理论教学安排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把全学程的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协调的技能培养型实验教学体系,精讲多练,教考分离,机试为主。减少以验证理论为主,内容单一的实验项目,增加体现先进实验技术的实验项目数量[3]。

4.3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学术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热心于计算机实验教学和应用的专兼职实验教师队伍,引进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争取把实验教学队伍优化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及计算机技术和相关领域应用教学团队。中心将着力引进高级职称和硕士学位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一支竞争力强的教学团队,对现有教师尤其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培养,有计划地外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4.4 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人才。中心在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要求, 以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为例, 探讨高校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的作用、教学理念、发展规划和管理方式等问题, 为高校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OL].[2005-01-12].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9/info11059.htm.

[2]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 (湘教通[2008]253号) [Z].[2008-06-25].

篇4: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探究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河南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33

改革开放春风来,农村农民齐花开。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农民生产生活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以二三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格局的建立,实现新常态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是实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抉择。

我国每年有20000多项科研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在需求巨大,但有关数据表明在实际运用中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仅为5%左右。单就河南省的农业来说,农村人口占到本地区人口的70%,河南作为每年我国粮食的主产区,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地区的80%。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但是科技成果转换率的低下已经开始成为河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增收,农产品产量提升的制约因素。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效用低下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侧效用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1.1.1 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脱离了市场需求。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形成配套完整的科技成果体系,不同科技成果相对独立,难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定位,因此不便实施;其次,科技成果多偏重于基础研究,而在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中却没有更大发展,而河南省的农业科学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高校、农业研究所等科研场所,多数拥有高知识水平的研究学者仅注重于职称的评定、薪金水平等,并没有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实践检验、推广,从而造成农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1.2 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高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应有与之配套的农业科学技术,但由于我国目前整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低下,加之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跟不上,成为河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1.3 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成果的转化依赖于成果转化中介的服务,而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技术与生产力的脱节。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从事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人员过少,仅占农民总数的0.053%,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1];其次是农业技术传播者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框架老化,不能为农民提供最有效、前沿的科技成果;再次是因为政府对农村服务体系投入的资金不足,造成人才流失,体系出现漏洞,严重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

1.2 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下;二是农业的风险性提高。

1.2.1 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农民的整体素質不高造成了新技术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应用。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河南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6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32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2460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在农村4.97亿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显然,河南农村的受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1.2.2 农业经济的风险性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繁,农民收入经常会受到很大影响,河南地区更是旱灾频繁。农民不敢尝试新的技术,担心投入过多,最后还是要看老天吃饭,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意尝试新技术新产品,造成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应用。

2 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河南省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很多,但成果都相对独立,不能形成很好的农业科技成果系统,即从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全方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系。而这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创新,第一个方面是在植物保护,第二个方面是秸秆的处理。

2.1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即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过程中对植物进行保护,而这其中主要则体现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农药的喷洒问题。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农业生产都实现了机械化,大型播种机收割机的应用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但在防虫防病方面,却并没有相应高性能、机械化的农用工具,过去农民使用的是背在身上撒药的喷壶,现在虽然做了相应的改进,但只是加长了喷管的长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机械化,这就造成了农药喷洒过量的问题,农药的过量喷洒严重危害了国民的身体健康,并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农业的理念。

2.2 秸秆的处理

农作物成熟后秸秆的处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没有接触到新的秸秆处理方法,农民开始大量焚烧秸秆,虽然焚灰中含有钾,方便快捷,但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且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同时政府相关单位近年来一直严厉打击秸秆焚烧行为,由于地方执法标准的模糊性,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矛盾[2]。虽然现在政府提倡在收获后直接使用旋耕、深耕等农作方式,在收割完之后直接将秸秆打碎回归土地,或建立沼气池发电站等方法解决秸秆问题,但仍是治标不治本,成效不明显,并隐藏了相关单位暴力执法的可能,加深了社会矛盾。

3 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效用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要从三个方面提高,首先是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系统完备的科技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的系统化、分类化、专业化;其次是整改专利申请审核标准,以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水平为前提,以实际效益为基准,提升科研单位创新实践水平,抵制转换效果差、低质量、低效率的低水平成果;最后是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科研的资金将投入,解决由于资金问题所造成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

3.2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有效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乡村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增加农民接触前沿农业科技信息的机会,拓展农民农业知识;其次是增加对本地区农民群众的补贴,为农民群众分担一部分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造成的损失;再次就是加快农村可耕地流转,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利用,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形成艾奥瓦州式的大农场经济,在本地区建立农业新技术示范区,加快农业新科技的推广。

3.3 找准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新方向

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植物保护的改进方式,即防病防虫工作的开展,这是以土地流转集中为前提,改变以往人工手动喷洒农药的操作方式,改用无人机喷洒。无人机工作效率高,使用农药量少、节约人力成本、对环境污染小,也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对于农药喷洒过程中的雾化现象,可以添加相应的沉降剂,降低雾化效果[3]。第二是秸秆的有效利用,应在已有的秸秆处理方式基础上,研发新的处理方式,必须要以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这一思想为前提,满足农民所需,而最符合这种思想又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便是将秸秆制作成商品装的化肥,农民可以将自家的秸秆换成化肥,必然会调动农民积极性,再加上已有的秸秆处理的办法,治理秸秆焚烧的问题应该可以妥善解决。

3.4 发展农业第三方服务机构

農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是指在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发展专门服务于农业大规模生产的服务机构,不同于传统农业劳动者,第三方机构能积极运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掌握农业技术前沿信息,运用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承包粮食作物的播种、除草、施肥、农药喷洒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同时负责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搭上互联网加农业的便车,迅速向各地区推广。不同于传统的小规模农业劳动,第三方服务机构拥有农业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大型农机设备,包括农用大型播种机,收割机,专门负责施肥、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设备等,专业化的操作模式能满足各个阶段农业生产的需求,这大大减轻了农业劳动者的负担,同时也避免了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峭,王克.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32-36.

[2]王秀果,刘梅,谢俊良,等.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途径[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127-128.

[3]鲁鹤.六类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将获农贷优惠[J].农村农业农民月刊,2016(9):15.

篇5: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法》办法

(2000年5月27日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管理、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其他有关部问按照各国职责做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第四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应当建立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技成果的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组织实施有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授权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定期发布科技成果目录和科技成果重点转化项目指南。下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实施应当优先安排和支持:

(一)明显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

(二)加速高新技术开发,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

(三)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的;

(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节约能源,防治环境污染,降低消耗的;

(五)综合治理江河湖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

(六)提高人曰素质,保障大众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

(七)促进科技扶贫开发,推动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优先把科技成果重点转化项目列入产业发展计划,并加强督查和落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问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应当定期公布。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以由同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问会同有关部问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确定项目担单位。

第九条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联合或者独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境外、省外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科技成果持有者来本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权利。第十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促进本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在完成后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应当支持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实施转化。具体实施由双方依照签订的协议进行。

第十一条科技人员在不侵害本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其他单位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可以离岗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到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吸收本单位的科技、管理人员参股。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时,主要科技、管理人员可以作为公司发起人。

第十三条科技成果持有人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实施转化的,其股份可以达到公司或者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中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实施转化的,其股份可以达到公司或者企业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五。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以技术转让、作价人股等形式转化科技成果,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需要对该科技成果进行检测的,应当由国家或者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问认定的科技成果检测机构检测。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需要对该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估的,应当由依法认定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评估。科技成果检测和价值评估机构应当公正、客观,不得提供虚假的检测结果或者评估证明。

第十五条鼓励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引导各种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技术经纪机构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从事经纪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条件,取得资格证书。对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认定后可以按照非营利机构运作和管理。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规定逐年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省人民政府应当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安排一定比例的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建设省级重点工程技术中心、中间试验基地、工业性试验基地和农村试验示范基地。

第十七条省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和有条件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规定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用于支持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其资金由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提供。

第十八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规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基金。

第十九条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应当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企业应当按照上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一点五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按照上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五以上提取经费,用于引进、研究开发和转化科技成果。企业引进大型项目的投资预算中应当安排相应比例用于引进项目的技术创新。

第二十条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应当作为其晋职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第二十二条单位和个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对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将其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的,单位应当从转让该项科技成果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企业事业单位独立研究开发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投产后,单位应当连续三至五年从实施该科技成果年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的比例,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第二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其中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依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

(二)依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六条规定处以罚款的,罚款额为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

第二十七条科学技术行政部问和其他有关部问工作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询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所指科技成果,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在科学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中,通过调查、考察、试验、研制等科学方法所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应用技术成果。本办法所指高新技术成果,是指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所取得的具有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等特点的应用技术成果。本办法所指的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对应用技术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篇6: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是针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解决产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应用与开发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重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开发;重大引进项目中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开发,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条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省重大科技项目”)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农业新科技革命、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实施技术跨越。

第三条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管理和实施,为加强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四条 申报省重大科技项目须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以解决产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

2、产业化方向明确、技术路线清晰,企业技术需求已经确定,市场前景明朗,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3、实施过程应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的联合,体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

4、注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5、政策、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资源要素集成度较高;

6、具备合理的项目投资规模和研究开发周期,技术经济指标明确,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预期效益;

7、涉及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要有行业管理机构出具的相关批准证明。

第五条 申请承担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河南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相关技术领域研究、开发的实力和产业化或推广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工程技术试验等基础设施条件,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工作基础;

3、领导班子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4、具备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机构及科研开发力量,措施得力,有助于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5、能够保证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第六条 项目申报程序:

1、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制定和发布省重大科技项目指南;

2、省直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单位的项目申报,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其他单位的项目申报,并指导编写省重大科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项目申报材料;

3、项目申报材料经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负责报送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一式五份),供项目评审、评估、验收等使用;

第七条 申请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1、《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议书》;

2、按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要求编写的《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科技查新报告》;

4、说明项目技术情况的证明材料;

5、与项目有关的其它参考材料。

第三章 评审及立项

第八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项目评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招标项目按照科技项目招标投标有关办法和规定执行。

第九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编制下达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跨实施的项目,在实施周期内不再重复申报、评审和论证。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签订《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书是项目经费拨付、项目评估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第十一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承担者须按时填报《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表》,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第十二条 省重大科技项目半年调度一次,跨实施的一年评估一次。评估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科技评估中介机构,参照项目合同书等相关材料,对项目阶段性工作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三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根据项目评估结果,确定项目是否继续实施,是否拨付下一项目经费。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内容执行。确需对项目内容、技术经济指标、工作进度、经费及承担单位等进行调整或变更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照项目申报渠道和方式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变动;擅自做出调整或变更的,按照合同条款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突破,或发生可能影响项目任务按期完成的重要事项或发生难以协调的重大问题,项目承担者或主管部门应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及时报告。

第十六条 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其他合同方均可提出中止或撤销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1、项目所选技术路线已不可行或无应用前景的;

2、省内已有相当或更高水平同类科技成果的;

3、国际、国内科技合作方式未落实的;

4、项目依托的重大建设或改造工程条件不落实的;

5、科研力量发生重大变动导致研究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的;

6、组织管理不力致使项目无法继续按计划实施的;

7、项目配套资金不落实的。

对中止的项目,限期改进,否则予以撤销。对撤销的项目除停止拨付经费外,还要追回所余经费。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经费由国家和省财政拨款、部门(地方)匹配、银行贷款、单位自筹等多渠道资金组成。

第十八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财政厅下达省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计划;对跨实施的项目,其总经费一次审定、分下达。

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者须按要求提交项目财务决算报告。

第二十条 财政拨款经费的使用须按照科技经费的有关管理办法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第六章 验收与考核

第二十一条 省重大科技项目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项目承担单位须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材料,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第二十二条 验收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参照项目合同书等相关材料对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进行评价。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者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应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五份):

1、《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验收申请书》;

2、《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3、技术证明材料;

4、其它参考材料。

第七章 奖 惩

第二十四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对省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与实施进行目标考核。

第二十五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根据目标考核结果对有关单位、集体或个人采取不同形式的奖惩措施。

1、对于科技计划归口管理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相关处

(1)视管理情况及绩效调整下推荐项目限额;

(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处室年底评先的基本依据。

2、对于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

(1)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行业或地区下年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科技计划管理评先工作的基本依据。

3、对于项目承担者

(1)项目实施绩效突出、科研取得重大进展或取得突出成果和效益的予以表彰或奖励,并优先安排后续项目;

(2)无正当理由未按合同完成任务或未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项目承担者视情况停拨或调整经费;

(3)对于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项目撤消、中止或未按合同执行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并视情况在1至3年内不受理其申报项目。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

上一篇:打架三年级作文下一篇:见证音乐课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