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2024-06-24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用8篇)

篇1: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八月三十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

市民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和民政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民发〔2009〕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齐抓共管,加强领导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管理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做好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充实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力量,并完善工作职责。

二、明确任务,落实职责

(一)各区(市)县政府、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是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经费,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工作人员。要结合本辖区实际,规划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市民政局备案。加大对重点救助管理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处置、协调等救助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要在当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由当地民政部门派员值守。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力度。指导督促街道(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分类处置工作,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卫生部门予以救治;对街头流浪未成年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予以解救保护;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置;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应做好引导、护送工作;积极开展本辖区内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做好预防困难群众流浪、再次流浪及回归安置工作。在街道办事处设立开放式救助点,为流浪乞讨人员、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特别困难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临时救助。

(二)市民政局是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指导、督查职责,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职能,牵头完善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和救助措施。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并派员值守,做好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发现、监督和派遣工作。加强街头巡查、督查工作力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依法救助、应助尽助”原则,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收、救助工作。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受助人员进行安置。加强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热线电话和温馨提示卡。

(三)市公安局要加强对违法乞讨行为的管理工作。负责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大对组织、教唆、胁迫、控制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营利(包括在机动车道上穿梭乞讨)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流浪乞讨人员,引导、护送其到市救助管理站或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求助。协助医疗机构做好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市救助管理站警务室作用,协助做好安全防范和流浪乞讨人员身份鉴定、查询、查证工作。

(四)市城管局要支持市民政局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席,运用数字化城管网络和要求城管人员与市民政局有关人员共同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教育、制止、纠正流浪乞讨人员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协助市民政局设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温馨提示卡。

(五)市卫生局要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原则,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做好疾病预防、救治、康复等知识的培训工作。

(六)市级新闻单位要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我市实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确认个人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寻亲平台。

(七)市政府目督办要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市财政局负责市本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指导区(市)县财政合理安排流浪乞讨人员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九)市政府法制办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地方立法的调研工作。依法受理有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行政复议案件。

(十)市司法局要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涉及法律事务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一)市教育局要配合市民政局做好流浪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心理矫治、教育转化工作。协助市民政局做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教师的培训、专业资格考试等相关工作。

(十二)市交委要协助市救助管理站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或所在单位提供购票和进出站服务。

(十三)市民宗局要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少数民族及信教群众的救助管理法规政策宣传和稳定工作。配合做好与有关地区民族、宗教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少数民族语种翻译。

(十四)市残联要协助市民政局做好残疾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查证工作。支持市民政局安装无障碍设施和开展流浪残疾儿童康复、培训、安置工作。

(十五)市政府北站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区域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三、完善措施,强化保障

(一)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将巡查、督查情况及时向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二)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与救助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制度和措施。

(三)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83号)要求,未建立救助管理站的区(市)县,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建立救助管理站,做到有编制、有经费、有场地。市民政局要在火车北站设立全天候救助咨询服务点,办公地点由市政府北站办提供。

(四)市民政局要加强与省内市(州)和外省市合作,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和救助对象返乡安置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外出流浪乞讨。

(五)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形成“群防群助”的服务网络。鼓励、支持和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的专业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评估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参与服务良性发展。

(六)全市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治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5年。

篇2: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6]56号 【发布日期】2006-09-04 【生效日期】2006-09-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

神病人救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6]56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篇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省发展改革委、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制订的《关于加强和完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六日

关于加强和完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

(2009年7月)

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 规范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 提高中央投资及地方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益, 近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发改电[2009]137号) 。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的一系列工作要求, 现就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确立工作原则, 健全管理制度

根据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战略部署, 把握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保增长、促发展工作重点, 严格遵守科学民主、公开公正、廉洁高效三项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滚动储备, 审核规范、完善手续, 职责明确、加快推进, 监督有力、注重绩效”的方法和流程, 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 切实做好使用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等扩大内需中央投资资金补助或贴息的项目, 以及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项目管理工作。

二、加强规划引导, 注重项目储备

(一) 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结合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有关行业规划, 编制完善相应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要体现当前以投资为扩内需重要手段、以项目为保增长主要抓手的工作特点, 明确规划期发展目标和投资规模, 制订分年度实施计划, 能够将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应当同时编制规划项目名单。坚持规划许可制, 凡是不符合专项规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申报安排中央投资。

(二) 申请列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计划的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制度。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专项规划及国家、省年度投资计划安排要求, 协助项目业主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编制地方及行业年度申请中央投资计划方案, 并按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经审核合格后列入省级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储备库。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 原则上应当从省级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

(三) 省发展改革委对列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需要征求行业管理部门意见的应当征求同级行业管理部门意见。评价时可根据情况委托专业机构评估或组织专家评议。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先进性、示范带动效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等方面因素, 注重掌握项目实施成熟度及地方配套能力情况。原则上优先安排在建项目, 新开工项目应当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 在落实建设条件、安排投资计划后能够立即开工建设, 严禁安排已完工项目或接近完工项目。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确定项目重要性程度, 进行优选申报。

三、规范项目审核, 精心组织申报

(一) 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必须贯彻投资体制改革精神,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履行项目审核、土地审批、环评审批等程序, 保证程序合法、手续齐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在把好项目审核关的同时, 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服务, 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年度投资工作部署和具体安排, 牵头组织全省中央投资项目年度建议计划编报工作。中央补助地方的点多、面广、单项资金少, 由省直接分解安排投资的项目, 需要各级地方财政安排配套资金的应当征得同级财政部门同意,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直接将中央补助投资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 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三) 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 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应附以下文件:

1.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文件;

2.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

3.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或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5.项目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6.配套资金证明, 包括合法有效的地方配套资金承诺文件、银行贷款承诺文件、企业自筹资金承诺文件等, 资金方案与投资计划应当平衡, 其中需要地方财政配套投资的应当征得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并出具书面文件;

7.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8.其他需要提供的文件。

上述文件报送时能够提交原件的应当提交原件。不能提交原件的, 可提交经当地有权进行审核的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盖章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四) 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应当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的最新版本“中央投资项目编报系统软件”填报相关电子数据, 按要求导出数据库文件并用光盘刻录后, 与纸质文件同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五) 省发展改革委将审核合规的项目及附件材料按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并做好后续跟踪等工作。

四、做好项目服务, 推进工程建设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切实管好用好中央资金, 按照职责分工,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确保中央投资项目加快启动并顺利实施, 及时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 抓好计划执行。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文件规定时限转发、分解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中央投资项目计划一经下达, 必须依照执行, 原则上不予调整。计划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 原项目计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 应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调整决定;原项目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直接安排的, 应报省发展改革委作出调整决定, 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涉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 省发展改革委经商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后作出调整决定。

(三) 落实建设条件。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相关项目资金的配套承诺积极筹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地方债券要优先安排用于扩大内需中央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在投资计划下达后, 要按照项目计划、项目预算、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核实、确认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项目配套资金。要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 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 在中央投资引导下, 确保各类配套资金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在配套投资筹集过程中, 不得加重群众负担。国土资源、环保、建设等管理部门要落实好中央投资项目用地、环保等各项建设条件, 快速办理相关手续。通过各地、各部门及项目单位共同努力,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按序时进度完成下达的投资计划任务。

(四) 坚持制度保障。中央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等有关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职权或不正当手段干预、干扰工程建设。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 不断完善招标投标实施细则, 推动形成统一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体系;优先采购国内产品, 严控进口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加快实现信息公开和跨地区跨部门共享互通。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保障中央投资项目有序实施。

五、加强全程监管, 实行绩效考核

(一)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重点抓好项目稽察、进度督查及综合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各级监察部门重点抓好政策落实、依法行政及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监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重点抓好财务管理、工程预决算审核、跟踪问效及资金安全规范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各级审计部门重点抓好资金使用、工程审计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依法做好行业监管工作。

(二) 要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组监督检查提出的要求, 研究制订工作方案, 将中央的政策执行到位。

(三) 要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对已下达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提出的三个“百分之百”考核目标, 并以此为参照做好后续中央投资项目目标考核工作。

(四) 要坚持项目进展报告制度, 项目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向省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按时报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五) 对违反前述管理规定的, 省有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责令限期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屡纠屡犯和整改不力的, 将采取收回或暂停安排中央及省补助投资等惩戒措施。

(六) 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开展中央投资项目绩效考核, 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中央投资项目年度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检查和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并与下一年度中央投资计划安排挂钩。

篇4: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建设部、卫生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保总局 发展改革委农业部 建设部卫生部 水利部 国土资源部 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二、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力劳动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东中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五)主要目标。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摸清全国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作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六)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大力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八)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

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九)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能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要尽快普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

(十一)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二)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十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级环保、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十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的开展。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十六)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十七)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篇5: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办发〔2006〕120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关于《成都市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成都市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市财政局 市民政局

为加强我市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切实缓解城市贫困群众的医疗困难,提高我市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06〕5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基金筹集

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实行属地化管理,按多渠道筹集原则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来源为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大病统筹基金结余、福彩公益金、社会捐赠等。市级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困难区(市)县的补助和市本级福利机构对本机构救助人员实施医疗救助支出。

第二条 基金管理

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设立的“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分户”核算管理。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必须于当年1月拨入专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应于到账15日内拨入专户。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应按筹集计划及时拨入财政专户。

第三条 预算管理

财政部门应根据同级民政部门提出的城市医疗救助用款计划,报同级政府审定后,将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确保资金供给。

中央、省、市补助的资金由市财政局与市民政局协商,在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公平、科学合理、力求规范、动态管理”的原则下,结合低保人数、地方财政困难程度及投入情况、低保工作业绩考核等因素分配给各区(市)县。

第四条 基金使用

城市医疗救助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区(市)县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救助对象的门诊医疗补助和住院医疗救助。民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医疗救助实际情况编制资金用款计划,报同级政府审定;财政部门应根据政府审定的用款计划,分救助类型拨付资金。

(一)门诊救助。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民政部门负责审定享受门诊医疗救助的人员名单,并与卫生部门共同确定定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对救助对象实施限额式记账门诊医疗服务。由民政部门向救助对象发放“门诊医疗救助卡”,实行记帐管理。门诊医疗救助资金实行总额包干,家庭成员可共同使用。

(二)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地区,可用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资助城镇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所需资金由财政部门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人员名单按规定的标准和比例,拨付给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三)资助城市低保户家庭中的中小学生、婴幼儿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民政部门负责审查申请参加少儿住院互助金的人员名单,并提供给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的标准,将资金拨付给同级少儿住院互助金经办机构。

(四)住院医疗救助。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救助对象因病住院治疗可享受住院医疗救助,其发生的住院费用,由社保部门负责审核,民政部门负责审批并提出救助意见,财政部门复核拨付资金。其中,救助对象的救助资金已由医疗机构垫付的,财政部门直接拨付给医疗机构;救助对象已参加医疗保险的,在医疗保险报销后,尚有救助对象个人垫付的,由财政部门拨付同级民政部门,再由民政部门支付给救助对象。

(五)一次性救助。救助对象因患重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的,由民政部门根据本人申请,提出救助金额和名单,财政部门复核拨付资金,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给救助对象。

(六)市级福利机构对本机构救助人员实施医疗救助所需资金,原则上在本机构救助专项经费中列支。重大疾病、传染病及其他需住院治疗患者的医疗费可申请用市级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补助。

以上拨款程序按现行财政资金管理要求办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区(市)县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本级救助基金拨付程序,报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备案。

第五条 基金核算

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和会计核算的规定,民政部门应按季编制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财务报表。财政部门应按月与民政部门核对“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户”收支结余情况,结余资金滚存下使用,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

第六条 基金监管

篇6: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的管理研究

1、救助制度的主要功能

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实行之前, 保障乞讨人员公民权利的最主要制度是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对象为生活无着、没有稳定工作的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的主要方针是对该类人员给予包括日常饮食、衣着以及住所方面的资源救助。在收容遣送制度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的救助制度, 两者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区别在于救助制度是由政府机关负责的社会保障措施。国家在相关制度方面, 按照实际组织及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社会救助、行政救助和救助管理, 而救助制度就属于其中的行政管理, 专门针对城市中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

2、救助制度的特点

劳动力是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 劳动者在付出了社会劳动力后, 发生了伤残、疾病和事业的情况以及随着年龄增加无法继续提供劳动力的情况下, 社会应对其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这边是社会保障的产生原由。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也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但相对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制度存在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 救助管理制度的特定性。救助管理制度的救助者是具有法定责任的行政主体, 对象则是流浪乞讨人员。其中行政主体的法定责任具有一定的范围和授权, 在救助对象属于法律法规范围内的情况下, 才能够给予救助;而在救助对象超出或不属于法律法规管辖范围的情况下, 不得对救助对象以个人或组织的名义进行任何救助行为。相比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管理制度的救助对象也针对城市中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 是城市居民构成中特殊的一部分。

2) 救助管理制度的行政性。行政主体是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实施对象, 因此在救助行为中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质, 这种行政性质会对救助对象产生影响, 主要体现在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方面。因此救助管理制度的实施前提在于救助对象的自愿性以及救助者与救助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 避免由于行政行为对救助对象造成的合法权益危害。

3) 救助管理制度的法律性和可诉性。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参照, 有法可依是一切救助行为的基础所在。而作为救助者的行政主体在进行救助管理制度也具有义务性, 凡是属于救助管理制度规定的救助对象, 行政主体必须对其展开救助行为, 否则便行政主体则构成了行政不作为。同时行政主体在开展救助行为的过程中, 可能会对救助对象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存权造成危害, 因此救助对象拥有司法机构给予的诉讼权利, 是救济对象主要的司法救济途径。任何行政主体作出的救助行为都具有可诉性, 这种法律性的限制是约束救助者行为以及保障救助对象基本公民权利的主要手段。

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

1、档案管理的概述

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过程中, 会产生或形成许多具有保存价值文件材料, 是救助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与真实记录。对这类文件材料按照救助对象加以区分和整理, 便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档案管理的前期, 救助对象的档案管理根据地区的差异, 在管理方法方面存在差异性, 并且归档的范围以及档案的保存期限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档案的利用目的分类不详细。加强救助档案的管理,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救助行为的开展效率与整体质量, 还能够丰富我国在民生档案方面的资源库存, 因此国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并在2013 年颁布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

2、档案管理的特点

1) 框架严密。档案管理办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为根据, 以实际的救助管理工作为经验, 确定了归档范围、整理原则、档案保存方法在内的档案保存相关方法的综合性管理办法。整体结构严密且合理。

2) 使用方式灵活

首先针对目前救助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以及违法违规现象, 档案管理办法能够很有效的保障救助人员的基本权益, 避免了大量救助工作中会对救助人员的权益产生危害及影响的事件发生。同时, 救助管理的救助对象结构较为复杂, 在年龄结构、地区结构、身体结构、周期结构各个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对不同类别的救助对象需要实施不同内容的档案管理办法, 因此档案管理办法中的归档条件灵活实用, 能够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提高档案的归档效率, 处理救助对象结构而引发的复杂问题。

3、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1) 统一档案标准

经上文所述, 在进行乞讨流浪人员救助的前期阶段, 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以及归档范围不明确,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救助工作。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了档案的范围以及规范, 在提升救助效率的同时, 推动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对国家民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丰富国家档案库存

在当期的大数据环境下, 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建设的主要依据, 对现代民生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 是未来国家在对民政工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重要的数据依据。救助档案管理办法的推行与实施, 有效的丰富并提升了国家民生档案的库存量, 为民生发展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保障。

三、总结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流浪乞讨这类的不平衡现象愈发严重, 国家针对该现象也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其不仅提高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整体效率, 同时丰富了国家在民生档案方面的库存资源, 是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家民生工作发展的重要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汤秀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视角下的社会治安防控[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52-60.

[2]何文丽.规范救助工作丰富民生档案——解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J].中国档案, 2015, 02:34-35.

[3]雷敏.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困境及对策[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3, 09:34-38.

篇7: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流浪乞讨人员的共性

在调查中发现, 流浪乞讨人员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一是学历普遍较低, 多数仅有小学水平, 甚至没有上过学;二是来自于不完整家庭, 多数是单亲家庭, 或者是父母离异后再婚;三是有明显偏差行为表现, 如身体上有烟头烫伤、疤痕等;四是部分流浪乞讨人员有越轨行为, 如偷盗、打架斗殴等。通过深入交流与了解, 发现他们还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征:一是初入圈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大多朴实, 具有主流社会的是非观;二是未成年的流浪乞讨人员, 虽有多年的闯荡经历, 但仍不失天真、活泼的天性;三是为人处事, 都重江湖义气, 大有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之习气;四是有些人并非本性游手好闲, 只是在城里找不到或没有称心的工作。当然的确也有一些钻政策空子, 骗取国家救助资源的人, 但这毕竟是少数, 非不得已, 他们是不愿走进救助站的。

2.当前救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第381号令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的颁布实施, 使得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方面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从生硬的收容遣送转变为救助管理和服务,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更替, 更多的是在理念、意识、设施、人员等方面的改变。但由于政策制订出台过程比较仓促, 加之在执行过程中对收容遣送路径的依赖, 立法所蕴含的救助理念在实际救助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被全面领会与贯彻, 致使救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 救助对象发生偏差。《办法》颁布实施以后, 寻求救助的人员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方面, 大多数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意接受救助而选择继续流浪街头;另一方面是一些前来寻求救助的却并非真正应该施救的人员。各地救助站普遍反映, 如果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条件来甄别, 则求助者中很多人是不具备救助条件的, 因为他们并非《办法》及实施细则界定的严格意义上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而是一些家里走失、务工不着、寻亲不遇、遭遇偷盗等临时有困难的人。面对这些前来求助的人员, 工作人员往往是出于人道主义做出变通处理, 救助对象目标与现实发生了偏离。

第二, 救助管理的有效性不强。目前, 多数的救助站都是按照《办法》及实施细则规定的救助程序机械地执行公务, 很少有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需求实施救助的, 最后的结局都是将求助者送回户籍所在地。这种做法实质上还是把乞丐赶出城市, 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了原有的收容遣送特征, 从而降低了救助管理的有效性。

第三, 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 从事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的社工已经成为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 被誉为“社会工程师”的一种独立职业。我国2006年才开始全面推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在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故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仍然是原来工作在收容遣送站的人员, 而真正具有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知识教育等方面个性化救助的专业社工却很少, 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优势

拥有专业助人自助知识和救助方法、技巧的社会工作者, 与传统的实施社会救助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相比, 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社会工作具有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 目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 社会工作价值观也比较稳定。如今, 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不断发展, 形成了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为本, 回应需要;接纳和尊重;个别化和不批判;注重和谐, 促进发展;平等待人, 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人本主义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可以使救助工作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做到平等、尊重、接纳、理解;人本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 可以使救助工作人员与流浪乞讨人员之间构建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打开流浪乞讨人员封闭的心灵, 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 挖掘自身潜能, 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 最终实现其重新融入主流社会。

2.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者的理念, 它诠释了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最高含义。社会工作助人不是机械地助人, 不是把受助者看成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致力于流浪乞讨人员自信的恢复。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助人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受助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其发挥潜能, 乃至增能, 从而尽快适应社会, 实现自我超越。

3.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的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既包括直接的工作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也包括间接地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与社会工作督导等。其中个案、小组与社区工作是主要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流浪乞讨人员的共性与个性, 通过专业的助人方法, 从而找到有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的最佳方案, 帮助其正确对待困境、努力克服困难, 同时调动、整合社会资源, 改善社会工作环境, 从而保证服务的长期效果。

三、社会工作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中的实务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 主要是做好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和外展社会工作救助两方面工作。

1.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

社会工作机构内救助, 主要是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在机构内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的救助活动。

第一, 运用个案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个案工作把工作的焦点聚集于一个案主的具体性问题, 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困难, 达到个人与社会良好的福利状态。由于每个流浪乞讨人员都有其个性化的原因而选择流浪, 所以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比较适合的。社会工作者接案之后可以根据流浪乞讨人员的资料为其设计合适的救助方案。首先, 应鼓励其正视自己的处境, 明确自己的问题, 让其认识到未来生活的美好;其次, 要让其接受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 使其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再次, 对于可以回归家庭的应尽力使其返家, 并提供跟踪救助, 对于那些无家可回或无法回家的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 学习一技之能, 为将来的独立生活创造条件。

第二, 运用小组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小组工作涉及社会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 以及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 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最终使小组成员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小组工作, 可以使流浪乞讨人员在小组内了解成员间的共性, 学习自我情绪管理的技巧, 增强自我不良行为控制的信心, 并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归属感。在运用小组工作法开展救助时, 应注重采用标榜示范、情景感染、角色模拟等专业方法, 使其学有标杆, 赶有榜样。

第三, 运用社区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社区工作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 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与社区成员的共同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化的发展和成熟, 很多救助站被纳入到了相应的社区体系中。故此, 社会工作者要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努力改变社区居民对救助站、受助者的不友好心理, 为受助者的自由发展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

2.外展社会工作救助

实施外展社会工作救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参与外展救助的人员进行分组并划分工作区域, 在划定的区域内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外展社会工作要进入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区, 他们一般处于繁华的街道、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 这些场所一般比较混乱, 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群, 且救助对象的行为也具有不确定性, 安全系数较低, 所以开展外展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

第二, 要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通过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流浪的原因、家庭状况等, 在此基础上, 结合自身经验设计恰当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技巧来完成:首先, 社会工作者通过专注于倾听流浪乞讨人员对自己状况的描述使之感受到被关注, 同时站在流浪乞讨人员的立场来思考他们面对的问题, 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其次, 社会工作者通过引导流浪乞讨人员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 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其有能力解决将来遇到的问题;再次, 社会工作者通过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或建议, 让他们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第三, 在实施外展社会工作救助过程中, 更需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运用, 因此, 要加强外展社会工作救助者专业知识的学习, 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 强化他们的救助技巧。在具体工作中, 可以吸收接受过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协助进行外展社会工作救助。由于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和体验, 更容易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理解, 同时这也是对接受过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自身的重塑。

综上所述, 流浪乞讨人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也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传统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存在着一定缺陷的前提下, 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的人本主义精神、专业工作方法、周密工作思路、巧妙工作技巧, 不仅能够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救助, 而且有助于矫治流浪乞讨人员身心与情感的创伤, 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因此,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需要社会工作, 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工作最根本的职能, 应该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服务, 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服务对象自决。这为以服务为本的社会工作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亦即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机制, 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功能, 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救助方法引入其中, 以促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应磊.社会工作者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研究[J].学术探讨, 2012, (3) .

[2]刘日飞.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介入及其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 .

[3]汪浩.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救助管理中的角色[J].社会工作, 2008, (7) .

[4]李志君.社会工作者在救助和保护流浪少年儿童工作中的作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 (5) .

篇8: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现状,多元化救助模式

研究背景

流浪乞讨人员的出现与长期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而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方式更是各国政府一直探索的问题。目前, 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就是从原来不成熟的管理制度发展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 阻止农民流动迁徙的制度性障碍已经越来越弱, 基于当时的国情, 我国对于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实行的是强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尽管收容遣送制度在保护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方面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却渐渐偏离了初衷。凡是没有身份证等证明文件的流动人员都被列入收容遣送对象, 这种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显著。例如, 2003年3月“孙志刚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和抨击。政府对此及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果断地废除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除这项制度是一种正本清源的做法, 符合我国当前法治国家的基本国情, 是法制意义上的进步。此后迅速出台了一系列解决方式, 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 , 以破解迫在眉睫的难题。

《救助管理办法》的特点是:

1.救助站实行的是开放式管理制度, 被救助者不用担心被拘束, 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救助站不得拒绝符合条件, 希望得到救助的人;救助站应当对在城市里长期流浪乞讨者进行救助劝说, 使其能够进站从而得到救助。而对不愿意进站的, 救助人员也应为其提供一定的有效帮助。同时, 救助站应为流浪乞讨人员在站期间的食宿、健康等提供充分的保障。被救助人员返乡时, 救助站应为其提供免费的乘车凭证。

2.救助方式以政府民政部门为主要负责单位, 其他部门为辅

《救助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公安、卫生、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即救助站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执行主要的救助工作, 而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遇到流浪乞讨人员应提醒和告知其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3.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经费由地方政府实行全额拨款, 上不封顶

《救助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予以保障。”《救助管理办法》实现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从强制到自愿、从管理到救助的转变, 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对其基本权利的维护, 受到了绝大部分公众的一致赞誉。

然而, 随着时间推移、社会进步, 新制度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 职业乞丐的出现及如何管理等。

宁波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与救助问题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的规定, “城市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 无亲朋好友可以帮助, 同时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其他来源的供养, 以乞讨度日的城市流浪人员。考虑到流浪乞讨的人员的流动性特征, 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偶遇抽样的方法, 对宁波地区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做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开始于2015年9月15日, 寻访了宁波市海曙区、鄞州区、江东区三个主要区域, 共计对50个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其中20个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较深入的访谈。2015年10月10日顺利完成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宁波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情况、乞讨原因、对社会救助制度的了解情况及救助意愿。

1.浪乞讨人员的现状

(1) 流浪乞讨人员的年龄和性别。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老年人居多, 占总数的60%;其次是中年人, 占总数的22%;末成年人占总数的12%;青年人最少, 只占总数的6%。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 除青年人之外, 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 流浪乞讨人员的流出地。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浙江本省人员有47人, 占94%;外省份人员有3人, 只占6%。在浙江本省人员中, 以宁波本地区的人数为最多, 共15人, 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0%。流浪乞讨人员的流出地绝大部分为农村,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8%;其次是乡镇,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8%;县级以上最少, 只有2人,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 流浪乞讨人员的文化程度。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文化程度非常低, 文盲占有72%、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2%、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占6%。而在被调查人员中, 文盲的老年人占多数, 将近60%。

(4) 流浪乞讨人员的乞讨时间和流动性。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乞讨时间都较长, 其中3—5年的最多, 有24人, 占48%;5年以上的有21人, 占42%;0—2年的只占10%。甚至有个别被调查者已乞讨了10—20多年。虽然他们的乞讨时间都较长, 但是流动性却不强。大部分人都只到过1—3个城市,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0%。

(5) 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体状况。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患有各种疾病的占14%, 身体残疾占26%, 其中伤残严重的占50%以上。其中, 60%尤其是外来的流浪乞讨人员, 多为四肢健全者, 只是他们并没有或不愿意凭技能谋生。

(6) 流浪乞讨人员的乞讨收入。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每个月的乞讨收人大多集中在2000—3000元之间, 乞讨月收入高于宁波市1806元的最低生活标准。

(7) 流浪乞讨人员对救助制度和救助站的知晓情况。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有31人不知道任何—项社会救助制度, 占总人数的62%;有19人知道社会救助制度, 其中有13人曾经申请过救助, 但是未申请上;有38人不知道有救助站, 占总人数的76%;有12人知道有救助站, 其中只有8人曾经得到救助站的救助。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8) 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的意愿。 (1) 接受救助站救助的意愿。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有38人表示愿意接受救助站的救助, 占总人数的76%;有12人不愿意接受救助站的救助, 占总人数的24%。在与流浪乞讨人员的交流中, 我们了解到, 绝大部分流浪乞讨人员都想得到救助站的救助, 但是又害怕被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送回家。所以不到万不得已, 他们是不会走进救助站的。 (2) 求助需求。大部分流浪乞讨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医疗救助和解决暂时的温饱, 而较少关注资助上学和职业培训。

(9) 流浪乞讨人员的乞讨原因。 (1) 历史习俗及文化的影响。王保庆等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 由于家庭条件的困难, 为了能够度日, 一些地区形成了外出乞讨的习俗, 并且不以乞讨为耻。而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仍然有不少人将乞讨作为提高生活水平的—种有效的致富手段。”也有人认为, 流浪乞讨文化是作为一种亚文化或次文化存在于社会主流文化之外。 (2) 自身原因。很多乞讨者由于自身的穷困、懒惰、素质低下等个人因素, 不愿付出劳动获得收入, 而造成了这种生活状况。 (3) 经济和再分配原因。王健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贫困地区的农民和城市无业人员大量涌入发达地区的主要原因。在大城市里, 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最后演变成以乞讨度日的流浪人群。” (4) 家庭原因。一些孩子从小被家庭遗弃或是驱赶或是主动离家出走, 最后沦为乞丐。 (5) 未享受社会保障。在被调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 有39人是因为未享受社会保障, 占总人数的78%;有6人是因为在企业下岗, 占总人数的12%。

2.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问题

(1) 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接受救助的比重少, 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救助。

(2) 救助站甄别救助对象难, 真正符合救助条件者少。有些人看上去在乞讨, 事实上经济条件并不差, 只是很难与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区别开。

(3) 救助站提供的救助方式简单, 有些临时救助措施无法满足需要救助人的需要。

总的来说, 光是依靠救助站的救助是暂时的, 只是为了让流浪乞讨人员免于陷入困境。但是, 通过调查发现, 每个流浪乞讨人员的情况各不相同, 分别给予救助才是恰当有效的救助方式, 而不能简单地提供车票让其回家, 根本不考虑这些被送回去的流浪乞讨人员接下来怎么办的问题, 是去别的城市乞讨还是转行。

流浪乞讨人员多元化救助管理模式的构建

1.通过政府层面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制约了对流浪乞讨人员给予救助的效果。各种保障制度一般只面向本地居民, 无法惠及外来人员。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严重滞后, 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 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2.建立一个由非政府组织形成的医疗、就业、教育、司法和心理的救助体系

目前, 流浪乞讨人员的政府救助系统仅仅为他们提供暂时的救助方式, 只能治理表面的现象, 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 对流浪乞讨问题还必须从源头上治理。但是, 靠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够的, 要借助非政府的力量, 构建多方位的体系, 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成功转型。

(1) 通过医疗、就业、教育等各种途径, 帮助、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 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从而使他们符合在城市的就业标准。

(2) 当流浪乞讨人员陷于生活无助时, 对他们进行心理救助, 让他们能够重新树立信心。

3.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救助预防和跟踪系统

前两个救助体系是建立在高层次的基础上, 更多的是从国家政府、法律法规、非政府组织形成的救助体系, 而有效的救助在于预防和跟踪, 以社区为主体的预防和跟踪往往具有现实意义。

(1) 将救助保护体系的社会资源网络系统与社工专业充分结合起来, 推动两者工作的有机融合, 促进救助管理事业进一步发展。

(2) 组织救助小组、救助小分队寻找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救助和心理上的辅导, 使他们能够早日正常融入社会。

4.大力引导公众参与到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中, 通过发展志愿者加强协调

(1) 鼓励社会各个阶层, 特别是环卫工人、园林工人、出租车司机、青年志愿者等, 参与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中。

(2) 建立快速有效的社会救助信息网络系统, 及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并为他们提供救助和辅导, 确保他们的基本生存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3) 政府应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 逐步建立因家庭等问题使未成年人有流浪倾向的发现报告机制, 从根源上减少流浪乞讨人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梁艳.应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分类救助管理的办法[J].中国民政, 2004 (9) :41.

[3]裴予峰.救助管理制度的不足及完善[J].法制论丛, 2004 (2) :74-76.

[4]雷承佐.社会救助政策的问题研究与思考[J].中国民政, 2004 (7) :15-16.

[5]李学举.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J].中国民政, 2004 (6) :7-9.

上一篇:中英合编高中英语新教材实验报告下一篇:党员联系老师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