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2024-06-24

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精选9篇)

篇1: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适应国际经济与税制改革发展趋势,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到底中国税制应向何处去?笔者认为,要从本国经济、社会实情出发,冷静思考加入WTO后如何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WTO的原则要求,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新一轮改革中对税收制度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一、中国税制应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所谓中国税制的国际化是指中国税收制度的制定、施行与管理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领域中税收制度的联系、运行规律和共同特征;要符合世界税制改革与发展趋势,有效地借鉴和运用各国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服务。税制国际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WTO原则框架下设置税制;二是充分借鉴国外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虽然一些大国和富国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机遇,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的。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开始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程,税收作为政府试图获得经济全球化利益和减少其消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才能确保中国入世后获得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双赢效果。中国税制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是不断借鉴各国税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历程,是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过程。我国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从税制国际化的角度来说,是一次具有初步接轨意义的改革。目前世界各国推行减税,尤其是与中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实施减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因此,认真研究世界减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运行现状及其税制和税负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是遵循税收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政策选择。

所谓中国税制的本土化是指中国税制在遵循国际化的前提下,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的现实改革与发展需要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中国税制不仅要适应加入WTO要求走国际化道路,而且要适应国内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走本土化发展的道路。税收从来都是国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重要工具,税制的设置是基于本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状况,离开这些考虑片面追求税制国际化和趋同化是不现实的。我国的现实是:(1)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人均GDP水平低下;发达的东部与落后的西部并存;先进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与落后的传统企业并存;大型企业集团与众多中小企业并存;生产力先进的城市与生产力低下的广大农村并存,小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等等。税制改革必须从这一现实出发,要有利于经济结构及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现行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管理能力等多种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维持这种格局,不可能马上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或所得税与流转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这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税收所具有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发挥的有限性,而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发挥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3)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温和和紧缩的发展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特定人口背景下的失业问题及其他相关矛盾进一步突出。经济改革必须有利于

扩大内需、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税收负担合理,税收制度改革只能表现为渐进式、阶段性改革的特征。

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发达国家总是期望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置于可控制的水平。国际规则制定的不平等,各市场主体的原始起点不同,最终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及税收主权,不能因为对国际社会全面开放而自动放弃国家主权和税收权益,中国税制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立足于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必须实现内外税制的统一,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内外资地方税制,将现行只针对内资企业和中国居民的税收的征收范围扩展到包括外资企业和外籍居民在内的所有纳税人。应统一城乡税收制度,按照对商品和所得征税的原则,改革现行与自然经济相伴生、歧视农业和农业生产者的税收制度,从税收制度上消除对城乡市场的分割。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建立统一的公司法人所得税制,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区域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根据产权重组的实际需要,对企业并购的所得税问题参照国际惯例作出科学规定。要进一步强化增值税、营业税的中性特征,减少税收对价格信号的扭曲。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消除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设置而对经济运行和税收征管产生的负面影响;适当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减少税率档次;在暂时不能取消营业税的情况下,应统一营业税税目、税率。要进一步统一税政、统一税权,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使不同层次的政府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税权,把区域间的税收竞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

税制改革要消除税收政策障碍,促进全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增加。要进行增值税转型、消除股息重复征税、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取消土地增值税、优化营业税等。要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促进国内消费的增加。对汽车、商品房、旅游、保险、教育等消费热点,制定和完善有关消费税、营业税以及相关地方税的税收政策。要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适度加大直接税在整个税收中的比重,优化税制结构,减轻出口退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通过综合调整税收政策,如增值税转型和扩大征收范围、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税收政策环境。

(三)以促进科技进步、保持生态环境为重点

要统一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打破部门、行业、区域的界限,进一步调整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将科技优惠政策的重点放到补偿和降低高新技术投资风险上来。改变目前以流转税优惠为主的格局为更多的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优惠。要制定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征收环境污染税。完善现行资源税制度,扩大征收范围。

(四)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革税制、调整税收政策

进一步消除现行税制中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对采掘业实行增值税转型、减轻水电业税负,将森林资源、水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逐步取消东部沿海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进一步完善促进再就业、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有关税收政策

首先在税收政策上对资本含量不高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应开征社会保障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应对中小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门路。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六)优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与政策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发挥个人所得税在再分配环节调节收入分配的主力作用。在税制上要完善立法,改变现行单一分类所得税制的模式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模式;调整课税范围、税率结构、税前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建立个人收入信息的归集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财产税制,在个人财产积累和转让环节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发挥财产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通过流转税的政策设计,充分体现对低收入者的优惠、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充分发挥流转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

(七)加强国际税收协调

遵循WTO涉税规则尤其是国民待遇原则、反补贴原则,调整现行税收政策中不符合这些原则的内容。积极利用WTO规则,调整和优化中国的税收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的政策、西部开发的税收政策、对技术改造的扶持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等。应认真清理现行税收政策,规范管理程序,增强我国税收制度的透明度和统一性,为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创造有利的税收环境。

(八)进行税费同步改革

进一步确立税收在政府收入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税费改革,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和机制,重新审视目前各类收费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留部分有偿服务的事业性收费项目,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项目改为收税,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

参考文献

(1)锡德里克*桑福德《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刘 军等《世界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安体富《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4)刘溶沧《我国加入WTO后的税收政策调整》,《税务研究》2002年第7期。

篇2: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彰显的对外开放新局面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国际化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这就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压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素质是跨文化意识与能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专业要在立足本土教育的同时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到多元的国际职场,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一、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美国学者Edward T.Hall在《无声的语言》中最早提出“跨文化意识与能力”:跨文化意识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跨文化能力就是使跨文化交际成功进行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通俗来说,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就是有着语言与文化背景差异的民族人们之间的交际中所具有的特有文化思维和文化能力,来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能够顺利、准确的交流。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价值

1、高职院校中外合作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学院与国际接轨的具体表现,增强外国院校对高职院校的认同感,加深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能丰富学院的外语教学内涵,优化学院的教学资源,提高高职教育教学的国际化趋势,能促使高职学院立足国际实现跨越性、超前性教育,为其在高等教育中取得一席之地,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持续发展。

2、中外合作专业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知观,奠定相互沟通了解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与文化习惯同西方人进行正常交往、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提升国内和国际的就业竞争实力,为中外合作专业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竞争基础。

三、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在国际发展大趋势下,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紧系中外合作专业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受本土地域的限制,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而影响其发展。例如大部分中外合作专业学生缺乏国际化文化交流环境,对本土汉语自小的“根深蒂固”,对英语等国际外语的学习缺乏兴趣与学习动力, 加上学生习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养成__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的习惯以及刻意培养自己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学生对外国文化了解过少,对英语词汇与短语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综上的这些冲突,对培养国际化人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造成一定的阻碍,在本土化背景下,将两种文化融合来共同促进国际化人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但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出现融合的契机。首先,两种文化的目标一致,形成合力。不论是学习本土文化,还是学习外国文化,其目的都是发展学生能力,塑造具有国际文化意识的涉外人才,让冲突的文化有了融合的前提;其次,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可取之处,学习国际文化可以弥补本土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差距,提升本土学生在国际职业岗位上的竞争力,让两种文化出现融合的基础;其三,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实施,为冲突性的文化提供了融合的环境与土壤,对外发展的就业拓展对本土学生提出国际化的需求,为两种文化的融合增添了动力。四、本土化背景下培养国际化人跨文化意识策略。

(一)学校方面

1、创设跨文化学习环境

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本土化的国际环境。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国际人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应该对学校环境与设施加以利用和改造,为学生营造一种国际化、存在中外文化差异的学习环境。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投资建设了外语网络视听中心、国际文化情景仿真室、数字化网络型语音实验室、网络化多功能自主学习语言实验室和英语沙龙主题实训室,为学生创设出跨文化的学习环境,全方位加深学生对国际文化的体验,在训练中培养并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2、创造跨文化交流活动

真实的异国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能在交流中有效提升跨文化能力。高职学院可以发挥掌握中外合作的优势,创设跨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跨文化环境,发展国际化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学院借助于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组织学生进行微型国外留学活动,让学生切实感知异国文化差异,在异国他乡中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全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开阔国际化视野。

3、实施跨文化工作实践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需要创设跨文化的实践舞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学院积极发挥第二课堂资源,开展技能节等活动,让本土的英语教师和外教老师组织策划“英语角、美澳文化之旅、英语口语大赛、演讲大赛”等活动,组织学生到外国的校联企业进行实习工作,给学生营造出全方位的异国文化交流舞台,增强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内涵与差异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与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教师方面

1、于课堂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主战场。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课堂中,必须立足本土,放眼国际,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词汇、语句、语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拓展英语学习课堂,让学生多了解异国风情,多进行民族文化之间差异的比较,在差异的相互比较中增加对异国文化的认知,培养跨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给学生渗透国际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比如借助词汇学习的契机,拓宽、拓展词汇的意思,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语境”中的民族风情,文化意义;结合中外具体情境但不同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明白理解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之间有着不完全“对称”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到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背景影响的民族文化差异,强化学生使用民族习惯语言表达其意的跨文化能力,减少交际中出现的理解性的错误;在课堂中创设异国情景,给学生深处异国直面交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与肢体动作的相互配合中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与“身临其境”中培养、发展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2、于媒体教学中提升跨文化素养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现代化的媒体教学集声音、文字、动画等于一身,能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异国风情,让身处本土的中国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外国不同的文化氛围,从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双层面加深对异国文化的思考、分析、判断、理解,在直观、真实的比较中加深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能力。

为了营造一种跨文化的本土氛围,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学院建设了一批设施先进、技术含量高、与国际接轨的实践基地,营造出与国际接轨、富有不同民族文化品味的教学空间环境。要求教师必须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营造跨文化的本土氛围,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即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展示外国歌曲、图片、影视、录音录像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外国的独特文化,在模拟化的“身临其境和耳濡目染”中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3、于师生交往中优化跨文化能力策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最佳途径。]在中外合作的高职院校,要发挥外教的最大价值,一方面让外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外国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直接与外教进行交流,在直面交谈与交往中体会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效提高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学院聘请了不少外教老师,成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潜在资源。积极创设机会,鼓励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交往,让学生在直接与外教的交流交往中了解自己在文化差异认知上的不足,增强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度,丰富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提升自己国际化的就业适应能力。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主自愿的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高职院校要倡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在互助与竞争中拓展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提升跨文化能力。

篇3: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关键词:国际化视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产物,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发展成了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近年来, 我国民办高校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不含独立学院) 有2, 000余所, 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有近660所, 已在普通本科院校序列中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在看到民办高校取得喜人成效时, 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 校园文化的建设, 多少存在一些如重形式, 轻内容;重建设, 轻管理等弊端。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 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发生的碰撞, 如何更好地将两者文化融为一体, 成为了现在民办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瓶颈”之一。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校园文化较为单一。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分为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民办高校较少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校园文化, 多数由学生处和宣传部管理。因此, 很多情况下,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存在重形式, 轻内容的现象。学生处分管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但多为社团活动、文艺演出等等, 形式虽然多样化, 但内容单一, 并未能有效将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相结合, 只能单一组织本土文化活动或者境外文化活动。另外,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学校重大兴土木, 却缺乏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来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如图书馆的利用率偏低, 校园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

(二) 校园文化特色凝练不够。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多为参照公办高校的体制, 却未能将自身民办的特色与公办的体制相融合。尤其是在国际化视野下, 多数民办高校未能有效融合本土文化教育与境外文化教育, 形成千篇一律的校园文化现象, 缺乏对两者文化特色的凝练。

(三) 校园文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从当前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来看, 缺乏长效、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也无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作出有效的、及时的、科学的评价, 导致校园文化管理机构未能及时改善不足之处。尤其是对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的结合, 更加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来推进两者文化的结合与渗透, 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能够长久、有效地推进。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民办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以人为本”校园文化管理理念, 科学规划校园文件建设。同时, 要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常态机制, 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 要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此外, 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定期评价, 及时改善。

(二) 利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 将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有效结合。

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着重要的传递文化的作用, 学校要积极利用传统文化节日, 开展国际化成果展, 将丰富多彩的外语文化与浓郁外国风情的校园文体活动相结合,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使得中外学生相互交融更加紧密的同时, 传输本国的文化, 吸收外国的文化, 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 抓好外语与专业、文化的配套教育, 凝练校园文化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 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扩展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得到了非常的重视。来自不同国度、地区,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 进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有效融合,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提升。俗话说“语言是学习文化的敲门砖”, 民办高校可以把外语的教育抓为重点, 凝练外语+文化、外语+专业等特色, 并专门开设课程传授外国习俗、人文、经济等等, 让学生更好更容易接受多元文化。

(四) 以校园活动为载体, 加强国际交流, 促进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的碰撞。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国际化的不断加快, 世界出国交流的队伍规模在不断壮大, 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民办高校应创造条件增加出国留学的的人数。一方面, 民办高校应积极争取条件, 站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角度, 紧紧围绕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 增加有效促进学生到国外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 民办高校要抓牢机会, 依托办学机制的灵活性,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 得到有力的扶持, 积极承办或主办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学术上的国际交流, 共同探讨研究深层次学术科研课题。同时发挥国际交流回国后的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 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民办高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

(五) 加强本土学生与境外学生的交流, 推进本土文化与境外文化的互相渗透。

民办高校在大力外派人员出国交流的同时, 也应制定积极的有效政策,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营造良好环境, 并争取创造有利条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把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上去, 让其他国家地区的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进而加强国家间的双向合作, 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校园内, 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不能分流留学生与本土学生的生活轨迹, 让留学生彻底融入到真正的校园生活中, 使他们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以及标准的外语渗透到本土学生的生活。更可以鼓励中外学生结对子, 形成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形式, 学习和生活互相交叉、相互交融, 从而使得双方学生都能跨文化交流、生活, 从而营造一个无国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得境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真正得到融合、渗透。

参考文献

[1]徐绪卿.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促进民办高校规范管理[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0, 1

[2]黄艳.基于区域的多元开放式外语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14, 6

[3]阮凤彬.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2

[4]马化祥, 霍晓丹.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背景大学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3

篇4:文化产业的国际视野与本土策略

正当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之时,我读到了李庆本教授、吴慧勇博士的专著《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对发展文化产业,多了一份国际情怀,拥有了一个国际视野。

李教授在马耳任我国大使馆文化秘书时,亲自收集最新资料,涉及欧盟27国,以这第一手材料写成的专著,堪称我国这方面的第一本。这本专著介绍了欧盟作为一个统一体,强调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把文化一体化当成推动欧盟一体化的重要措施,凸现欧盟这一国际组织在促进一体化时,十分重视文化方面的作用,同时强调文化一体化并非同质化,而是保持和发展各成员国的文化差异比。共享和差异成了欧盟文化产业的第一个显著特征。

加大文化投入,是欧盟各国持续不断的努力。《2000年文化发展纲要》实施期间(2000-2006年),整个欧盟文化投入总预计金额是23亿6千5百万欧元,用于发展文化创造,文艺传播,跨文化对话,丰富欧洲人民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2007》实施期限从2007-2013年,总预计为4.08亿欧元。后来这一投资追加至10.55亿欧元用于支持媒体发展。为了发展文化产业,欧盟还检讨了以往文化投资的有效性,为了资助各成员国,包括新成员国和小成员国,重新规定每年不低于50亿欧元。有了雄厚了资金投入,保证了欧盟文化的大步发展。

欧盟发展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是十分鲜明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对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发起强力挑战,抵制某些国家的文化扩张,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发出欧洲的最强音。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是“充分认识文化的民主化要求,并以此方式来避免文化的不良倾向”,最终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

作者撰写此书,一个初衷是“希望在介绍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从文化政策方面探讨其原因,而为我国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我们读后,觉得作者的愿望是良好的,很有现实意义,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一份非常宝贵的且十分紧缺的文化资源。

参照欧盟各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比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应十分急迫地提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本土政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历史悠久的大国,文化的悠久性、连续性、差异性,使我国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要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优化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我们应该爱护和保护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和多样性,着重多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全人类的独特贡献。同时,要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文化企业,建构众多的各具特色的中小型民营、国营文化企业。注意促进内外文化交流,构建共同繁荣的文化大舞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多年来我们爱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台搭起来了,经济唱开了,文化的台就拆掉了,文化就被挤下台了。文化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并没有取得战略地位的共识。

第二,是经济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许多地方,为了经济开发,不惜文化蒸发。损毁文化建筑,破坏文化遗产,急功近利拼凑一些文化大杂烩以眩人耳目。

第三,是创新与求真的关系。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力,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学习、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这就提出了一个创新结果的价值评判标准。创新,应该是民族文化生态圈的优化发展,是民族文化生命样态的多元化追求,它不能断根、失色和毁容。它应该是不离民族文化的母本和根基,不丢掉本色和仪容。它应是新形态的新呈现,不应该是畸形儿和残缺者。它应该是流淌着民族母体的血液,又焕发着时代的、全球的有机结合的生命活力和文化魅力。为此,我们还要十分重视走出去和扎下根的关系。这个走出去,既包含走出国门,也包含走出本地域、本民族的区间地盘,敞开胸怀接纳时代风云。要走得开、走得稳、就得锻炼自身体魄、气概、精气神,要扎下民族的、传统的根,才不会走失,才能赢得与世界其他文化对话的身份认识和可预期的丰硕成果。

《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

作者:李庆本吴慧勇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6月

篇5:国际视野本土实践

那时候采用的英国顺位计分法,又叫溜冰法的计分方式一直沿用至今:淘汰赛由MARK表的多少来决定;决赛则由谁得的“1”多,谁就排第一。不过,如今我国早已由电脑代替人脑来计分,而英国比较保守,到现在为止都是由人工进行纸质计算。

1998年开始,我主要负责竞赛工作。刚开始举办全国性体育舞蹈赛事时,规模相对较小。按照当时国际上统一的规范,赛事共分成职业组、甲组、甲组新星、乙组公开、乙组新人、丙组、常青组、少儿组以及少年组等8、9个组别,每个组别能有十几个人参赛就已经算不错。体育舞蹈项目发展至今,不仅每个组别的参赛人数突飞猛涨,组别的划分也更细致,尤其是青少年组别,目前基本上是每隔2岁一个组别,这样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十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上,有部分人对青少年A组A、B级,B组A、B、C级这样组别名设置的年龄规定产生混淆,导致因不符合年龄规定而丧失比赛资格。针对这种现象,CDSF有意向将青少年组别名改成直接以年龄命名的组别,如“16岁以下组别”、“18岁以下组别”等。

当然,不能因此否定以前的历史。之前的组别划分也是结合当时的国际统一标准以及中国国情而制定。其实,以不同级别命名组别的规定是在2005年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上就开始实施,大多数代表队的领队对这项赛事规程也比较熟悉。只不过,现在为了让赛事更加便利、规范,CDSF才会有目前的考虑。

到2002年,“五长一人”制度确定,竞赛长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与完善。作为竞赛长,首先就得制定赛程、设定分组,审核参赛资格,特别是年龄划分这块。其次在比赛过程中,竞赛长要负责监督比赛过程,与比赛的各个环节,如计分、裁判、主持等,保证赛事的公平、公正与流畅性。

为了保证赛事的公平公正,对于跨组别竞赛、虚报年龄、冒名顶替、专业选手打业余组别等的违纪现象,要坚决采取取消当场比赛资格的处理,绝不姑息。

当出现实际比赛时间与赛程规定时间不相符时,往往是因为比赛中出现了突发状况,或者是选手换衣服耽误了比赛时间,或者比赛音乐临时出现问题。这时,就要求竞赛长从整体把控,可能会采取将比赛音乐从1分半调整到1分20秒、加快选手上下场节奏等措施,照顾到各个方面,不能把当场赛事延迟得太多,耽误下一场的活动。

担任竞赛长这么多年,我最大的体会是:体育舞蹈办赛,必须根据中国国情来进行,完全照搬国际惯例是行不通的。不仅是体育舞蹈,其他竞技项目在中国的发展都说明这一点。因为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地位并不是大项目,它涉及更多的是群众性普及的问题。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在赛场上出现个别选手报名参赛却最终没有出现在赛场上的情况,尤其是备受大家关注与喜爱的职业组和A组。这对于赛程的设置和管理来说,都是不好的。出于对选手的关心以及保证整体赛程顺畅的考虑,我都会去询问为何没有参赛。当然,因为遵循选手自愿参赛原则,也不会制定出任何惩罚的规则。

对于这种情况,CDSF应在每年的教师裁判培训班上加强整体意识与团队教育的建设。要让所有选手和教师领悟到:CDSF是他们最大的支持力量。在协会的支持下,舞者会减少很多的干扰,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在国际上举办的各项赛事,赛程时间是很宽松的。但如果中国按照国际规范来进行,根本无法操作。因为我国参赛人数众多,一天赛程完成八九十轮赛事是经常的,赛事时间一放松,赛程就会拉得很长,每天的竞赛单位如果发生混乱,组委会各种投入如人力、物力等是否能够承担,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在我国,每次承办体育舞蹈赛事的城市几乎都是不一样的。不少城市都在尝试他们的第一次全国体育舞蹈赛事。竞赛长需要提前1-2个月与当地承办方进行不断地沟通与确认,如场地、灯光、音响、接待、酒店、车辆、餐饮、广告牌、安保、票务、发布会等各项事宜。

举办体育舞蹈赛事的场地,要按照16×26m的规范尺寸,场地布置要按照比赛要求,而非演唱会场所;灯光要达到高清电视转播的照明亮度;音响一定要保证观众和选手都能听到,而且要放在场地上,这样地板才有震动,选手在跳舞时才会感觉被音乐包围,才有舞蹈的氛围;媒体方面,在赛程上明确规定场地要设置专门的摄影区和文字记者席,同时,摄影师在拍摄时禁止使用闪光灯;观众方面,要求文明观赛,正确看待胜负,不能起哄或辱骂运动员,出现什么纠纷,先劝当事人离开比赛场地再做处理。

在不同的城市举办体育舞蹈赛事时,因为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不同,我们无法要求像在国际上比赛一样,上、下午场与晚场的比赛地点不一致或者赛场配备现场乐队。全国赛事的布局就像播种机一样,把CDSF规范的竞赛管理模式和团队协作经验传授给当地体育舞蹈组织,对提高当地组织赛事和规范比赛都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篇6: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关键词】国际视野 高职英语 课程改革

一、何为高职英语语境下的“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就是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它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从中国看世界的维度;二是,从世界看中国的维度。英语语言的全球性特征决定了英语教育必须具有国家化的视野。一方面,通过英语这个工具面向世界、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另一方面;立足英语的世界性特征及其所联系的全球性文化来更好地认识中国自身的特点和在世界的地位,达到更高程度的知己知彼。

二、关于国际视野的几个认识误区

1.外语能力等同于国际视野。有些人认为只要能懂一些英语就以为是具备了国际视野,其实这两者显然是不能划上等号的。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不是国际视野的识别标签。一提到人才国际化,人们习惯上先想到英语,仿佛只要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就算人才国际化了。并非如此,国际视野是指国际眼界或跨国眼界,一种广阔、全面的眼界,能够从宏观上将国际的、跨国的文化尽揽眼底,具有从中国看世界的维度和从世界看中国两个维度。

2.中国制造不会自动变成中国创造。创新是企业和社会的生命力所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制造声名鹊起,但是如果你问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如何?那么无疑就是“廉价”,就像德国制造给人以“质量好”,日本制造给人以“技术领先”一样,“廉价”是中国制造的一个标签。

三、理论和政策依据

Ellis 在2008提出:语言教学课程是以一系列社会与政治价值体系为基础的。而Cook更具体地设计了7 internal goals(内在目标)以实现Ellis的语言教学目标: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发展优秀的公民素质,学会不同的学习语言方式;通过英语学习,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理解各国的文化;提高个人素质,成为既有民族特性,又有国际意识的公民等。同时,国际视野下的英语能力还一定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问题。

在政策依據方面,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又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四、现实路径

1.价值植入——立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中国梦”。高职英语教学需要突出自身的国际性优势和实用性优势,而后者无论在“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阶段都是重要一环。在“中国制造”阶段,我们处在产业链低端,以低工资、低地租优势获得外资“青睐”,被动接受技术和资本的指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是中国从走向世界到征服世界的进程,其对高层次职业人才和国际视野的要求,是高职英语课改的一个重要背景。

2.国际视野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建议。国际视野,有硬件的部分,即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以及知识的积累,更有软件的部分,它是一种态度、观念和思维方式,并外化为一整套行为规则。国际视野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课改,就是要把高职英语从过于注重硬件,即职业技能的层面向同时注重软件,即职业精神的层面提升,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培育共识等根本层面上,努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和谐世界的世界性工程师。

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对高职英语教改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以资抛砖引玉。

(1)课程设置和教学层面。立足于语言技能、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新的课程教学方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真实材料和情景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例如英语电影、录像、广播、英语歌曲等,这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我们都可以通过大量地观看英美电影、电视而获得。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authentic material”(真实材料)。另一方面,有效的情景设计也很重要,更富有体验性和直观性。

(2)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提到多元评价体系,自然想到形成性评价和终极型评价,但问题是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三者的比例以及合理性问题,这些都值得商榷。多元评价中的“元”是否可以因学科差异有调整?比如采用不同组成人员的评分制。同时,可以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之外再加上任务性考核,改革为“形成性考核加任务性考核加终结性考核各占一定比例”的方式,把课堂上的活动列入其中的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五、结语

“立足本土与国际视野”是一个整体,只有“本土情怀”,就没有开放;只有“国际视野”,就很可能迷失自我。我们在国际视野的形成中,应当时刻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把中国自己的特色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范跃芳.根据当前高职发展趋势 推进高职英语课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48-49.

[2]郭丽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20):120-121.

篇7: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本土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倡导“各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共存”。为满足我国在全球经济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需要培养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知识, 懂得国际市场运作, 具备国际化视野及合作交往能力, 同时熟悉中国情境和本土特色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 通过构建兼容并包的教学科研环境, 为满足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支持, 为所有学生提供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学习经验, 为其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做好准备。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发布的21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第15条指出:教育与培训鼓励了解全球问题……理解与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存的必要性。国际性应渗透到课程和教学过程之中。不少国家已注意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促进地缘政治发展中的价值。无论是在促进不同国家间长远的政治、经济关系上, 还是在打造国家软实力上, 高等教育国际化都存在着巨大潜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性本身决定了, 其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必然以国际化为导向,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判断等方面情况迥异,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取材和偏好上特点各异。即使是类似的经济贸易问题, 以不同国家作为对象展开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和结论亦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兼容并包, 为提升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素养及帮助其未来事业规划产生促进作用。

二、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国际通用课程门类单一、覆盖面不够。

目前, 多数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通常由四方面构成:学科基础课, 包括数理类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必修课, 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选修课, 包括产业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国际财务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电子商务、财政学、国际税收等;其他课程, 诸如学科前沿专题、人文科学素养专题, 以及一些与前述课程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这样一个课程体系当中, 国际通用的、使用原版教材、以英文讲授的课程通常集中于专业必修课中, 学科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就已开设的国际通用的专业必修课而言, 在培养计划中大多分布于大三学年, 课程体系设置密集度不够, 强度和优势作用不显著, 质量水准亦缺乏统一评判标准。而且, 由于此类课程使用原版教材、以英文讲授, 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学术文献资料阅读方面做大量功课。如果教师引导不足, 或学生投入精力有限, 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 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不合理、国际化和本土化两者相互割裂。

实践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 高校或相关院系普遍奉行“拿来主义”原则, 对于国际通用课程的管理和要求通常仅简单化地规定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 这些课程在内容上通常仅提供国际化要素, 很少涉及本地情境和本土元素。其他使用中文教材、中文讲授的课程则更多基于本地情境提供本土化要素, 国际化元素却提供不足。教师面对来源不同、需求各异的留学生、交换生以及本地学生, 提供的往往是要么完全国际化、要么完全本地化的单一的、相互割裂的教学内容, 缺乏两者之间的比较与融合, 很难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不仅如此, 在课程结构设计上更加致命的缺陷在于, 跨文化类课程严重匮乏。

三、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1. 原则、框架设计。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准确理解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含义, 应当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层面的要素融入教育目的、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国际化是手段和机制,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一体化才是目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具有知识结构层级鲜明而衔接紧密, 专业性强且实践要求高的特点, 需要全面整合教育资源, 通过国际课程本土化和本土课程国际化的两类转化, 实现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上实现两者的兼容并包, 在为本地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的同时, 提高国际化高等教育和本土化课程对留学生、交换生的吸引力, 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意识、具备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我们必须改变长久以来以学生跨国流动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唯一路径的单向思维, 考虑引入本土国际化的理念, 即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同时为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提供国际化经验。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作为软件基础, 实现“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同时, 以互联网的使用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提供虚拟空间和技术支持。

2. 国际化本地课堂构建。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地位的大幅提升, 各层面国际交往活动日益密切,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留学生、交换生数量持续且显著增加, 生源多元化客观上促使课堂越来越国际化。因此, 以国际化生源作为培养对象, 构建拥有多元文化背景, 同时兼具本地特色的国际课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跨文化研究专题, 组织留学生、交换生与本地学生形成研究团队, 鼓励他们通过国际化环境体验, 在比较与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沟通习惯、解决问题方式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引导学生欣赏多元文化, 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国际化与本土化兼容并包的课程体系开发。

从立足全球、着眼多元的培养目标出发, 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在内容上考虑包括:国际通用课程;加入国际元素的本地开发课程;反映本地、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特色课程;跨文化研究课程;关于国际、区域或全球化主体的专题课程等, 建立既能够与国内外主流院校对接、又充分融合本土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就国际通用课程而言, 直接使用原版教材, 并结合特定贸易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等中国元素, 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 尤其是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和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和国际市场运行模式, 提升学生步入国际市场的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学科前沿的把握。就本地开发课程来讲, 以中国的制度基础与特定国情、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化进程为背景或元素, 阐释现代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论前提、基础和适用范围。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实验场, 为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提供可能, 并推动本地开发课程的改革和更新。此外, 增设国际、区域或全球问题专题课程、跨文化课程及本土特色课程等, 将国际经验和多元文化体验纳入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全球思维意识。

4. 互联网作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融合的技术载体。

尝试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合作, 联合开发国际通用课程或基于跨国情境的课程模块、跨文化课程或带有鲜明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块, 借助视频音频技术共享网络公开课, 通过虚拟图书馆共享学术文献资源, 为学生提供实现不同文化和思想碰撞与交融的机会与空间。

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体系各异, 国际化应因地制宜, 尊重地方政策及实际情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化学生培养模式, 正由招收培养留学生、交换生为主, 逐步调整至普遍惠及本地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人才培养观念, 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从强调教育、文化输入为主的单纯国际化, 或完全以本地本国情境为主的纯粹本土化, 转变为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跨文化培养模式, 通过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接完成这一过程,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沈祖尧.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麦当劳化”[N].2012-5-18.

[2]张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比定义更重要——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 (357) .

篇8: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奏响了经济全球化的序曲,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逐渐将世界各国经济连成一体,展现出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再到20世纪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经济全球化推动教育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自然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迫使各国的教育市场向全球开放。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就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教育国际化是应经济全球化而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经济全球化是教育国际化的物质基础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教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民众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以后,已不满足在国内学习,而要求到国外去学习。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国际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的信息同步,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条件。

经济全球化要加强国际教育交流 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因而教育也应全球化、国际化。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必须了解国际经济,了解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走出国门,加强国际交流,教育要适应国际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要突破观念和文化差异的障碍。教育应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传播者。教育的国际交往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挑战和风险,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有可能导致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保险等经济领域受到外国跨国大财团的操纵。一些西方国家乘经济全球化之机,把本国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大量输出到第三世界国家,大肆推行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要迎接这些严峻的挑战,民族国家尤其应当保持自己教育的本土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落后,是由于教育的落后、人才的稀缺,是长期以来殖民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造成的,教育必须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即充分利用外国的教育资源为本国培养人才。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所谓教育的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的推动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加速配置,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国际化正在使各国的教育信息、资源发生着前所未有的交流、渗透与融合,任何国家都必须积极面对、智慧取舍。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一方面积极促进本国教育搭上教育国际化的列车,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本国教育被完全同化、西化,即有原则地坚持国民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本民族文化家园的诉求,这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好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发展中国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种内在统一的关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一开始就是互为表里的,从根本上说,国际化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本土化,因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教育系统才可能在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吸纳可以健全自身的人类优秀文明。不存在单一意义上的本土化或国际化,问题的实质在于,在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本土化的二元对立中,如何能够做到“既带有全球化的眼光主动适应、加入教育国际化的洪流”,同时,又能对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隐藏的全盘西化的陷阱予以足够警惕;既能够保持民族国家教育的“文化独立性”,又能够自觉地克服民族国家本土化意识中潜在的狭隘、保守、不合时宜的观念。理想的做法应该是:以科学、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为指导,正确把握教育国际化、本土化之间的“度”,以本土化为目标,以国际化为手段,保持一种胸怀开阔的批判理性,在此基础上,达到吸纳与扬弃基础上的综合平衡。教育的本土化、民族化不能代替国际化,也不能成为落后体制拒绝先进文化的理由;国际化也不能取消民族特色而排除本土化,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才是提高发展中国家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找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点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教育的国际化。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教育国际化中得到了益处,尝到了甜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每年从外国留学生身上可获得数十亿到几百亿美元的利润。通过引进大批优秀人才,为本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更新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在我国,至今仍有人担心教育国际化会给我国教育带来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正像有人担心经济全球化会导致殖民主义经济一样。国人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要避免所担心的局面真的发生,我国就必须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好教育国际化趋势与本土化坚持之间的关系,本着“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拿来主义原则,把握好“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抵制来自西方的腐朽、反动的东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教育国际化也有积极的、主流的一面。对此,中国教育必须主动去迎接它,适应它,利用它。加入教育国际化的行列,一方面可以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其还可以充分对外开放我国的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推动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nlc202309011528

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在历史上,我国长期实行封闭式教育,很少与国际社会交往。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的各类教育,开始走出国门,向国际化迈进。国家还需大力鼓励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里面当然包括为了适应教育国际化而制订的政策、制度、策略及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借鉴外国同行的经验,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制订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培养目标。比如:培养学生树立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学生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

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建立教育国际化的市场,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为人才的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育质量的高低也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西方国家较早介入教育国际化,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改革。

我国在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上,比较重视专业性和系统性,这是必要的。但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必须在课程结构上作较大的改革。首先,在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修养课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应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及时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最后,应选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吸引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

加强教育国际化的交流 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充分向国外开放本国的教育资源,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教育国际化包括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其能加快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不仅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国际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教育不仅需要研究本国的教育,更要研究世界教育,研究世界上各国的不同的教育。只有这样,我国教育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取长补短,中国才能雄踞于世界东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七中学)

篇9:课程改革的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

1. 大学英语教学国际化趋势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 教育走向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世界各地的高校中也相继设置了国际化课程, 正在向着国际化办学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 一方面, 高校的留学生逐渐增多, 为国际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另一方面, 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现阶段, 我国很多高校英语专业中, 都设置了全英语课程, 同时还积极的引入了很多外教, 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多种英语教学活动, 为大学英语教学走向国际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设置相对滞后。

一直以来,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性, 教学目标主要以学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六级考试, 或者考研等深造为主, 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素质培养不够重视, 导致大学英语学习一直处于初级的学习阶段, 与高中教学目标重复, 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国际化发展。同时, 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 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统一性、通用性的教学模式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浪费, 也给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造成打击, 对学生国际化就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 我国各大高校英语教学课程设置过程中, 大多数以综合性课程体系为主, 尽管这种综合性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在英语翻译、口语、写作、阅读等方面的学习需求, 但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造成较大的制约性。统一、通用的综合性英语教学课程, 仅仅能够为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提供支撑作用, 但是对学生专业英语、学术英语的学习都不能满足。

2.3 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 能够将教学中的相关信息及时的反馈, 以便于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促进大学英语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 我国很多高校英语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上, 依靠四六级考试以及期末笔试成绩, 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定, 不仅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发展, 同时与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英语认知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不符, 违背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原则。

3. 加强大学英语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3.1 合理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在国际化发展背景下, 英语已经成为学生将来就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同时国际化发展也给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还需要加以调整, 从四六级考试的目标体系逐渐转型为国际化课程为导向的英语教学, 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层次性以及实用性。总的来说, 除了基础英语教学目标外, 大学英语还必须设立学术性英语教学目标, 不断的提升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交际能力等, 为学生走向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2 保证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第一, 需要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 及时掌握国家以及国际上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变化, 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二, 将市场英语人才需求为导向, 有效的进行课程设置, 大一大二学生主要以基础英语为主,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逐渐增加专业英语课程的比例。第三, 各个专业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中, 还需要迎合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适当的添加双语教学课程以及全英语课程的比重,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以及英语思维的能力。

3.3 建立健全的大学英语教学测试与评价体系。

针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评级体系对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加上大学英语考试的题型设计存在的缺陷, 与国际化英语发展方向偏离, 不能够真正的反映大学生的英语能力, 特别是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翻译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等。

首先, 应该增强形成性评价, 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测试, 逐渐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其次, 在英语考试的题型上, 应该加强改革与创新, 保证考核的针对性与准确性, 尽量的减少客观性的题型, 增加主观性以及口语测试的题型, 这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以及英语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包括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模式, 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 取长补短, 促进自身英语素质的发展。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国际化发展背景下, 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 还存在诸如教学目标滞后、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 给大学英语国际化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 必须加强改革与创新, 不断的调整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计,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 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为社会培养更多国际化的优秀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玉军.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培养国际化人才[J].黑河学刊, 2014, 15 (9) :125-126.

[2]成畅.立足国际化职场, 创新大学英语教育[J].校园英语, 2014, 12 (1) :52-53.

上一篇:有关教师节活动心得及感悟下一篇:学习七一讲话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