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2024-06-21

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共4篇)

篇1: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工作,根据《温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温政令„2014‟147号)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申请对象

本细则适用于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实施。温州市区包含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园区、瓯江口新区。

申请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家庭成员包括:(1)申请人;(2)配偶;(3)未婚子女(离异人员的子女监护权归属以离婚协议或生效的司法文书为准)。

单身且年满35周岁的申请人可作为一个独立家庭申请。与申请人共同生活的父母可以作为申请家庭成员。民政部门出具的《温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救助证》、《温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残联出具的《温州市残疾人特困证》和总工会出具的《温州市困难职工家庭特困证》上载明的人员也可作为申请家庭成员。

二、申请条件

申请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户籍条件

申请人应具有温州市区城镇居民户籍。

(二)住房条件

申请家庭在市区无住房或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含)。

住房核定范围:

1、私有住房(包括按政府优惠政策购、建的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属于其所有的部分);

2、承租的公有住房(包括国家直管公房和单位自管公房);

3、实行产权调换的征收(拆迁)待安臵住房;

4、已签订购房合同并经房屋登记部门备案的期房;

5、申请家庭拥有的非住宅房产参照地税部门对该套房产的评税价格(无评税价格的,按申请家庭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价格)折算成同地段住宅面积并计入家庭住房面积;

6、其他可以认定的住房。

(三)收入和财产条件

1、无房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市区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部门公布的鹿城、龙湾、瓯海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下同),其他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市区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含)。

2、购有12万元(含)以上(以车辆购臵税发票上计税金额为准)或两辆(含)以上非营运车辆(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的机动车辆和普通二轮摩托车除外)的家庭不得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三、申请程序

(一)申请

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如实填写、提交相关申请材料,签署家庭收入、财产和住房情况查询授权书:

1、《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表》原件一式一份。

2、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家庭住房状况证明的复印件:

(1)拥有私有房产的家庭需提供《房屋所有权证》;(2)承租公房的家庭需提供《房屋租赁证》或《房屋租赁合同》;

(3)原房屋已经征收(或拆迁)的家庭需提供《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安臵协议书》;

(4)已认购期房的家庭需提供已备案的《房屋买卖合同》;

(5)承租市场房源的需提供《房屋租赁协议(合同)》。

4、家庭收入状况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1)《温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救助证》;(2)《温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3)《温州市困难职工家庭特困证》;(4)《温州市残疾人特困证》;

(5)不具备上述证明材料之一或证明上载明人员与申 请保障家庭成员不一致的,提供《申请家庭收入和资产情况表》。

5、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的婚姻状况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已婚的,需提供结婚证;

(2)已到法定婚龄但未婚的,需提供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部门出具的无婚姻登记证明;

(3)离异的需提供离婚协议或离婚判决书,同时提供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部门出具的无婚姻登记证明;丧偶的需提供配偶死亡证明及无婚姻登记证明。

6、符合优先配租条件的家庭须提供以下相关证明或证件:

(1)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其申请成员中须持有民政部门或服役部队颁发的优抚证件之一:《革命烈士证明书》、《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革命伤残军人证》、《定期抚恤领取证》、《定期补助领取证》等;

(2)持有残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

(3)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颁发的英雄模范证件;

(4)市级以上总工会颁发的市级劳动模范证书;(5)县级以上公安部门确认的见义勇为证明;(6)计生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相关证明;(7)劳动鉴定部门出具的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证 明或经医疗卫生部门出具的特殊病种患病证明。

(二)受理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核对。申请材料齐全且经确认无误的,应在复印件上注明“经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同时签署具体核对人姓名,当场予以受理并将原件退还申请人;申请材料提供不齐全的,向申请人退回申请材料并出具《材料补齐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提供的材料。

(三)初审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自申请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家庭成员情况的核对,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完成对申请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核实,完成对孤寡老人资格的确认等初审工作,并出具初审意见。将初审合格对象名单在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社区张榜公示7日;公示有异议的,应当自公示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并出具意见;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应在公示期满或完成异议核查后的3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并将申请材料报送区住房保障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将相关材料退还申请家庭并书面告知理由。

(四)审核

1、区住房保障部门应自收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移交的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家庭住房情况的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申请材料转送区民政部门。

2、区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区住房保障部门提供的申请 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公安、国税、地税、工商、车船管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单位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发出协查请求。有关单位和机构应在收到请求之日起的7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查询结果并反馈给区民政部门,对确实无法查询的内容应出具书面说明。

区民政部门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及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的核对,出具核对结果报告,并反馈给区住房保障部门。

3、区住房保障部门对户籍、住房、收入和财产条件均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的申请家庭,在区住房保障网站公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区住房保障部门核准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并将名单报送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备案。对经审核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条件的申请家庭,书面告知申请人和所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并说明理由。

4、申请家庭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申请复核。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应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复核。复核通过的,在市、区住房保障网站公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区住房保障部门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复核不通过的,由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书面告知申请人。

四、实施保障

申请家庭被核准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后,按规 定对其实施实物配租或租赁补贴保障:

(一)实物配租

1、制定配租方案

市、区住房保障部门应根据房源和对象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配租方案,明确配租标准以及优先配租对象的具体范围和优先安排的办法,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配租方案应当包括房源的位臵、数量、户型、面积、租金标准、申请时间和配租对象等内容。

核准的保障面积为保障面积标准与保障家庭现有住房面积的差额。保障面积标准=获保障人数×18平方米/人。核准的保障面积不足18平方米的,实行租赁补贴保障。

2、实物配租顺序

(1)实物配租按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低保标准2.5倍以内家庭、其他保障家庭分4个类型,并依此顺序实施实物配租保障。

持有《温州市困难职工家庭特困证》或《温州市残疾人特困证》的保障家庭视同低保边缘家庭实施保障。

(2)同类型家庭中,符合优先配租条件的,依申请优先安排。

(3)同等条件的保障家庭按保障获准时间确定保障顺序。

(4)获得实物配租资格的保障家庭户数多于可供保障的房源数量时,采取公开摇号的方式确定实物配租对象。未摇中的家庭实行租赁补贴保障。具体摇号方案根据实际情况 另行制定。

3、摸文定位

获得实物配租的家庭,根据房源面积和家庭人口数量情况,参加“人房配对”摸文定位,确定具体房号并进行现场公证。摸文定位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4、签订租赁合同。

已确定房号的家庭应在规定时间内,由申请人携本人身份证等相关材料,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以下简称租赁合同),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逾期不签订的或签订满3个月后无正当理由未入住的,视同自动放弃实物配租保障资格,但保留租赁补贴保障资格。

租赁合同应包含下列内容:(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

(2)房屋的坐落、用途、面积、结构、装修、室内设施和设备情况,以及使用要求;

(3)租赁期限、租金数额和支付方式;(4)房屋维修责任;

(5)物业服务、水、电、燃气、供热等相关费用的缴纳责任;

(6)合同变更、解除、终止情形;(7)房屋腾退及验收;

(8)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9)其他应当约定的事项。

5、办理入住手续

签订租赁合同后,实物配租家庭携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出具的入住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领取钥匙并办理入住手续。

6、租金收取

(1)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低保标准2.5倍以内保障家庭承租实物配租房源的,在核准的保障面积内部分,按市政府公布的租金标准缴纳租金。超出核准的保障面积部分,按现行公房租金标准缴纳租金,但不得低于市政府公布的租金标准。

(2)其他保障家庭承租实物配租房源的,核准的保障面积内部分,先由承租人按市政府公布的租金标准缴纳租金,再由住房保障部门给予租金补贴,超出核准的保障面积部分,按市场平均租金缴纳。

7、续租管理

承租人要求续租的,应在租期届满前3个月向区住房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经区住房保障部门审核,仍符合条件的,报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备案后,予以续租,续租合同期不超过5年。

(二)租赁补贴

租赁补贴对象为未获得实物配租或自主选择租赁补贴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

1、租赁市场房源

享受租赁补贴保障的家庭,由其自行或通过房地产经纪 机构向市场承租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内的中小套型住房,与出租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保障家庭将租赁合同报出租房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申报登记或备案登记,并取得证明。

2、签订租赁补贴协议

保障家庭的申请人持本人身份证、租赁合同及申报登记或登记备案证明等相关材料,与区住房保障部门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协议》。

3、租赁补贴标准

补贴金额按核准的保障面积乘以公布的单位住房面积的租赁补贴标准确定,超出核准的保障面积部分不予补贴。核准的保障面积为保障面积标准与保障家庭现有住房面积的差额。保障面积标准=获保障人数×18平方米/人,单位住房面积的租赁补贴标准=市场平均租金×补贴比例。以租赁补贴落实保障的,保障面积标准按家庭计算不低于45平方米。家庭月补贴金额低于200元的,按200元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1)低保家庭,每月补贴金额=(获保障人数×18平方米/人-现有房产面积)×市场平均租金;

(2)低保边缘家庭,每月补贴金额=(获保障人数×18平方米/人-现有房产面积)×市场平均租金×80%;

(3)人均收入在市区低保标准2.5倍以内的家庭,每月补贴金额=(获保障人数×18平方米/人-现有房产面积)×市场平均租金×60%;(4)其他保障家庭,每月补贴金额=(获保障人数×18平方米/人-现有房产面积)×市场平均租金×50%。

4、租赁补贴发放

申请家庭自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协议》的当月开始计算租赁补贴,并由区住房保障部门根据补贴协议约定按季度向其发放租赁补贴。

五、监督管理

(一)年审管理

1、保障家庭应于《租赁补贴协议》或《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载明的年审时间内,主动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收入及住房等情况,并提交《温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年审情况表》及相关材料。

2、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自收到年审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情况的核实工作,将申报情况、核实结果及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区住房保障部门。

3、区住房保障部门应自收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报送的年审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完成住房情况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年审材料转送区民政部门。区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区住房保障部门提供的申请材料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向公安、国税、地税、工商、车船管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单位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发出协查请求。有关单位和机构应在收到请求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查询结果并反馈给区民政部门,对确实无法查询的内容应出 具书面说明。区民政部门自收到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对并出具核对报告,反馈至区住房保障部门。区住房保障部门于5个工作日内根据年审情况,及时做出变更、停止或者继续给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决定,并书面告知保障家庭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住房保障部门应及时将年审情况报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备案。

4、保障家庭不按规定参加年审的,自《租赁补贴协议》或《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中载明的年审时间届满次月起,向实物配租保障家庭按市场平均租金收缴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暂停发放补贴。待保障家庭补交年审资料,并经审核仍符合保障条件的,实物配租保障家庭按市场平均租金缴纳的租金差额部分计入后续租金;租赁补贴保障家庭补发相应的补贴。超过年审期限6个月仍未参加年审的,取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实物配租保障家庭应腾退房源并分情况缴纳租金;3个月的搬迁期内按原标准缴纳,超出3个月的搬迁期部分按市场租金缴纳;租赁补贴保障家庭停发补贴。

(二)变更管理

1、保障期内由于家庭财产、收入、人口等情况变化但仍符合保障条件的保障家庭,如实填写《变更申请表》并重新提交申请材料,向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申请变更保障。

2、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自收到变更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报情况的核实工作,将申报情况、核实结果及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区住房保障部门。

3、区住房保障部门应自收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报送的变更申请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完成住房情况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转送区民政部门。区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区住房保障部门提供的申请材料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向公安、国税、地税、工商、车船管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单位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发出协查请求。有关单位和机构应在收到请求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查询结果并反馈给区民政部门,对确实无法查询的内容应出具书面说明。区民政部门自收到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对并出具核对报告,反馈至区住房保障部门。

4、区住房保障部门于收到民政部门核对报告的5个工作日内作出变更决定和调整相应的补贴或租金标准、变更《租赁补贴协议》或《房屋租赁合同》,并书面告知保障家庭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住房保障部门应及时将变更情况报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备案。

(三)互换管理

1、实物配租家庭在保障期间内需互换承租房源的,互换双方应在平等自愿、房源面积相当且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向区住房保障部门递交《互换申请表》,同时递交双方同意互换的协议公证书等相关材料。

2、区住房保障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工作。根据核查情况做出是否同意互换决定:如同意互换,由区住房保障部门收回原合同后分别与申请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及时将变更情况报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 备案并告知相应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如不同意互换,由区住房保障部门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四)退出管理

1、实物配租家庭未按规定提出续租申请或提出续租申请但经审核不符合续租条件,超过年审期限6个月仍未参加年审的,应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2、不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准入条件的,实物配租保障家庭应腾退公共租赁住房并取消保障资格;租赁补贴保障家庭则从核实的次月起停止发放租赁补贴并取消保障资格。

3、上述应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情况的承租人应自收到腾退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搬迁并办理相关手续。搬迁期内租金按原标准缴纳。

搬迁期满不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确无其他住房的,应当按照市场平均租金缴纳租金;承租人有其他住房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档案管理

各区住房保障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范,将城镇中低收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家庭的申请、受理、审核、年审、合同、修缮记录等材料,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住房保障家庭档案。同时,对住房保障房源实行“一套一档”管理。

(六)诚信管理 对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人,并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诚信档案;对以欺骗等手段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或领取租赁补贴者,责令限期腾退承租房源或退还补贴款并记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诚信档案,自腾退房源或退还补贴之日起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七)信息管理

各区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录入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信息,满足管理、查询、统计分析的需要。

六、附则

(一)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受理、审核、配租程序中的各类文本、表单格式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监制。

(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住房面积均指建筑面积。

(三)本实施细则自2015年7月25日起施行。

篇2: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本人(身份证号:)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根据杭州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关政策,(身份证号:)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勾选一项): □ 一至二级智力、精神、下肢、视力残疾人; □ 年满70周岁; □ 烈士遗属; □ 见义勇为人士;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请填写):。

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优先保障,并承诺提供的相关材料真实有效,特此申请。

申请人(签名)年 月 日

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优先保障申请须知

对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申请家庭,可予以优先保障:

1.申请家庭成员中有一至二级智力、精神、下肢、视力残疾人的(提供残疾证);

2.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一人已年满70周岁的(提供相应身份证明); 3.申请家庭成员中有烈士遗属的(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烈士证明书、申请人与烈士关系证明);

4.申请家庭成员中有见义勇为人士的(提供公安部门核发的相应证书);

篇3: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住房是个人和家庭安身立命的基础,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住房问题历来是每个国家的一项大事, 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解决得好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近年来,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 大多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仍然存在, 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 房价快速攀高, 部分城市低收人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显。据调查, 到2006年底, 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而在全国城市低收入家庭当中, 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还有1000万户, 约占城市居民家庭总数的5.5%。[1]

二、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成因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 对其成因众说不一。本文认为:低收入家庭收入不高, 缺乏购租住房的能力, 这是导致他们住房困难的直接原因。如:低收入家庭一般家庭人口多, 就业者负担重、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低收入行业、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不高, 技能单一。[2]因而, 他们的人均住房面积远低于居民的平均水平住房质量和环境都比较差、房屋来源于早期单位的福利分房、政府直管公房或自己建造的私房、户型较差, 多为暗厨暗卫、基础设施差, 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存在消防隐患。[3]

(一) 房价暴涨

房地产价格过高且呈持续上涨趋势给低收入家庭带来巨大压力。目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过10倍, 2006年第三季度最新统计分析显示,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3.55、15.55、15.76、12.67, [4]这意味着即使一个普通家庭也得要用十几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一套住房。如此高的房价, 超出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自己出资购买商品房十分困难, 即使贷款买房也是一件难事。

(二) 住宅供应结构不合理

据悉, 目前我国住房供应结构与住房消费结构还很不对应, 商品房70%~80%是高档房, 低端住宅明显供不应求。[5]此外, 房地产开发商因追求高利润, 对小户型住宅、经济适用房开发动力不足, 使得适合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更为缺乏。

(三) 贷款门槛高, 特别是二手房贷款困难

我国住房金融的发展滞后于房地产业的发展。目前而言, 除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外, 我国尚没有直接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发放的低息或无息贷款。低收入家庭采用贷款货币购房时, 担保抵押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 无担保主体, 金融机构不给予贷款。以南京为例, 南京市二手房贷款条件如贷款年限、贷款金额比商品房严格, 如工商银行政策就规定“最多贷七成, 贷款期限与房龄之和最长不超过30年房龄, 一般不超过十五年”。[6]而据最新报导, 因贷款额度用完, 南京多家银行已暂停二手房贷款。这都阻碍了低入者购买二手房, 使得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更为严峻。

三、解决城镇低入收家庭住房保障的重要性

住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权利。住宅是个人和家庭安身立命的基础, 不仅保障个人的生活需要, 而且是保障其赡养家庭、培育后代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

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问题是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住房不仅仅是为社会成员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它会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否则穷人无处住、富人有房无人住的不公现象, 将导致居民心理失去平衡, 引发社会矛盾, 从而影响社会安定。所以说, 住房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涉及社会安定、政治稳定。我国13亿人口, 其中有约4亿人口在城市, 中低收入者1.8亿, 占城市人口的40%。[7]因而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形势极为严峻。

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发展, 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水平, 其中包括人的生活水平;二是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在承载能力方面可持续。住房是人力资源再生产的场所, 也是人的健康和生活水平的直接体现。在城镇化过程中, 由于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的上涨.超越了低收人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 将会形成大量的贫民窟。在这些地区, 住房问题、贫困问题、犯罪问题、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约束下降等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 既危害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也影响着整个城镇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也将变得不可能。

因而, 如何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 使居者有其屋, 是当今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安居才能做到民心稳、政局稳、经济稳。

四、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策略探讨

住房问题历来是每个国家的一项大事。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 近年来, 政府先后出台了多种政策与措拖, 本文认为, 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实行税收调控政策

国家可对低收入家庭住房实行税收优惠。如中低收入家庭购买自用普通住宅, 减免契税;对个人购买并居住超过一定年份的普通住宅, 销售时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转让自用一定年份以上, 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 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 多渠道筹措房源

一是发展经济适用房, 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是中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住房者的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通过免收土地出让金、其他应征收的各项收费减免等措施, 降低开发建设成本, 同时对成交价格、购买对象和开发建设单位的利润进行限制。过去多年来, 经济适用房是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 “审时度势”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

二是推行廉租住房。廉租住房是针对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助。购买经济适用房需要一定的购买力, 而对于处于生活最低保障线的人群, 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买房子, 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地方住, 因此, 应坚持“低水平、广受益”原则, 大力推行廉租住房。

(三) 发展住房金融

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 一是要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二是降低贷款门槛。通过银行对低收入者购房贷款, 提高他们住房消费的主动性, 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三是做好贷款保险工作。如购买贷款保险, 以来规避还款期间贷款者的收入发生大的变化、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总之, 发展住房金融, 不能仅依靠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 还需要居民、金融机构加以配合。建立一种政府监控、社会参与、有保险基础的风险担保系统。

(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保证住房的同时, 低收入家庭也应转变自己固有的住房消费观念, 摒弃那种依赖政府的想法,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一是不能因为有政府的资助而“等、靠、要”, 应更积极主动地去解决住房问题。二是树立买房与租房都是住房消费之合理形式的观念。

(五) 加大监督

近年来, 房地产市场发展极快。对中低收人家庭而言, 住房问题不可能仅通过市场来解决。因此, 解决城镇低心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应确立政府的主体地位, 对房地产进行干预监督。如如何确定保障对面, 使住房保障真正落实到实处, 充分体现保障对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综上, 政府发挥主体作用, 社会力量协调一致, 采用科学合理方式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 不仅能“居者有其屋”, 还能“居者优其屋”, 真正实现和谐人居。

摘要: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解决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问题是百姓的基本需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剖析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问题的成因, 论述住房保障的必要性, 试就城镇低收人家庭住房保障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镇,低收入,住房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路兴.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收入线[J].住房保障, 2006.

[2]徐霞.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问题的思考[J].江苏商论, 2004.

[3]蒋叶.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6.

[4]万婷.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建议[J].中国房地产, 2005.

[5]董藩.住房保障亟须纳入法制管理[N].中国日报海外版, 2007-01-22.

[6]闫洁.天津市低收入者的住房现状及对其的保障[J].社会保障, 2007.

篇4:温州市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本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已仔细阅读《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管理暂行办法》、《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受理公告等相关住房保障政策规定,组织职工申请杭州市区公共租赁住房,负责做好职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资格准入、日常经租管理等工作,具结如下:

1.指定专人受理职工提交的申请材料,并对提供材料规范性、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核;

2.将申请家庭相关信息在单位公示栏或明显处进行张贴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接受单位职工监督,对有举报的,予以核实处理;

3.及时将申请材料按户整理后交至所在区住建局,配合住保房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核;

4.根据《选房公告》规定,指定专人组织单位职工按时参加选房,确定合租人员名单等;

5.会同住保房管部门对承租职工保障资格进行动态管理等;

6.会同经租管理部门对承租职工进行日常租赁管理等;

如我单位协助或伙同职工采取隐瞒事实情况、提供虚假资料、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自住保房管部门发现之日起5年内,不再具有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住房资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并愿意接受新闻媒体暴光;如责任人为监察对象的,同意住保房管部门将其行为通报单位监察部门,并由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特此具结。

(单位公章)

上一篇:第一章 第2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下一篇:《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