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五步教学法交流材料

2024-05-11

历史五步教学法交流材料(精选6篇)

篇1:历史五步教学法交流材料

对历史五步教学法的认识

教学设计是为了支持有效的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规划与组织,是对学生学习业绩的解决方案或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它是一种改进教学的艺术,也可

称为“教学策划”。下面我谈一些自己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我认为教学设计大体可分为五个步骤,分别为备课—讲授—提问—测试—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备课

1.备课时应认真研读课标,对教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整合与处理,主语也应以学生为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体验、认同、感悟、感受”等心态词汇。在课堂教学中,更要能始终贯穿目标,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不仅包括学生知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应包含学习方法与情感体验等方面。

3.教学开始时首先展示单元或本课总体结构。

4.新授课选用的方法可以是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5.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层次性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及开放性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第二点任务——讲授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等等。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具体来说比如“讲授法”是一种最传统最基本的历史教学方式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方式仍然有它的特点和优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可行性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步骤,而科学的教学设计则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选择适合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和媒体,因此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设计的第三点任务——提问

“提问”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要想成为学生主动参和的、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提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新问题是联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因为许多教师仅仅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而随意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入地思索运用时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在提问的科学性、启发性、目的性、交互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失误。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心理差异和教师教学的个人素质,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发,教师亟待对课堂提问的策略加以探究。

四、教学设计的第四点任务——测试

一是陈述性知识(即狭义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和主要回答“是什么”问题的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无

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包括两种能力,其中用于处理外部事物即对外办事的能力称为智慧技能,用于调控自身认识过程即对内调控的能力则称为认知策略性知识。对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也主要是检测上述二类知识。我们要想知道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学生是否已经获得了所教的知识,就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测量化。

五、教学设计的第五点任务——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教学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有“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之嫌。教学设计和“原生态课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这就需要我们对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从这意义上讲,反思教学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

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智在用法”。

篇2:历史五步教学法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今天有幸站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共同交流探讨历史教学的经验,我感到万分的荣幸。但说句心里话,在这么多优秀老师面前谈“经验”两字确实觉得自己还不够格,一些优秀及经验丰富的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文科的赵淑伟老师,理科的折红伟,张彦喜老师等。我总觉的这次成绩的取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下面我将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探讨一下,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在备课这个环节上,是不分基础科目和常识科目的;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时候,由于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本课,找出了重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了准备好的关于这一课的爱国人物的事迹的资料,让学生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也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做好学生的预习工作

要想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每天在上新课前,至我少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预习的问题达标后,才进行课堂教学。记得在上《辛亥革命》这课之前,学生先进行了预习,但当我检查预习时,发现好多学生都完成的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上课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我又给学生给了十分钟的预习时间,并给学生进行了指导,学生很快的就完成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课堂效果很好,尤其是在理解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的作用时,一些学生的见解确实非常独到。这样就很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开学初,我上第一节历史课的时候,就对学生说历史是非常有趣的,学好历史对我们大有裨益;比如说可以增长知识,增加见闻;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得失,也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这样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上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多给学生讲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并能体现教学重点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历史很有意思,并且还从中有所收获。记得在上《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我就给学生讲了谭嗣同说服袁世凯支持光绪帝的经过,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最后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们都能说出袁世凯的阳奉阴违和期骗是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好的方法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历史是常识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但是历史知识又比较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这些知识,我觉的用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比较好,在黑板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重点和难点问题,简单地提示一下,学生明白就行,不用花大量时间进行叙述,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记忆,然后检查,这样一节课就上完了,在上课前在用少量的时间提问巩固一下就可以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考试前几乎不用花太多时间复习,这样不但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节省了教师课余检查督促时间。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最担心的是记不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分析事件的意义,这让我很头疼;最后我想到了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吕珺琴。记得她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把一些重要的历史时间及事件编成容易识记的语句,我在教学中也尝试了一下,学生确实不容易忘记。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我就编了一句“看到南京条约我就生气,真想一把把它撕成两瓣。”(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后来我提问学生的时候,学生还开玩笑的回答我编的这句话。

五、复习要注意分类归纳,抓住重点

大家都知道,常识课复习的时间很有限,如果每课都进行复习也不现实。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分类归纳,如我在复习历史的时候就分为战争类,条约类,作用影响及图片类等,然后归纳出各类的重点进行识记,再进行过关,这样以来大部分学生就把复习的重点掌握了,最后通过一两份试卷测试一下就行了。

总之,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存还在不少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时还是讲的有点多,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等,这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方法进行克服。以上只是我个人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及浅薄的认识,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正。

篇3:初中历史课“五步教学法”初探

第一步, 导读这里说的导读不仅仅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 而是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读和课后自学三方面。课前预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前, 自己先主动学习新知识, 并作一定的预习笔记, 如划出重难点、提出有疑惑的问题、解决书上的习题等。进而带着预习结果听课。实践证明, 学生有备而来, 主动接受知识的效果明显优于没有预习, 被动接受知识。课堂自读是指教师在讲课时, 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内容,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课文的重要方式。当前历史教材编写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图文并茂, 并补充了大量的材料内容, 但这些内容,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述, 因此, 就需要学生自读, 以便加深对教师讲述的理解。自读的方式有默读思考、朗读讲述和朗读记忆等。课后自学是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 给学生发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 或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 如让学生写历史小论文、调查当地历史地理的变迁、收集历史老照片、上网查找和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等。这样做既寓教于乐, 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步, 导思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 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工夫, 吃透教

(泾川县第二中学, 甘肃泾川744300)

材, 并根据教学目标, 针对每一课, 提出一些层层推进、不断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诱导性问题。以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 我在上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这一课后, 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关拿破仑的更多知识, 以便给予拿破仑一个客观的评价, 我打破常规, 马上把本册第23课《世界文化的杰作》中有关“著名音乐家”的内容提前进行讲授, 让学生自己学习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并回答问题:这首交响曲是专门为谁而写的, 后来贝多芬为什么把总谱扉页上写的“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呢?通过前后两课知识的学习, 学生就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拿破仑了。然后, 我引导学生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三个步骤:1.他是什么时候的人;2.他做了什么事;3.给他一个恰当的结论。这样,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学任务就在师生交融的氛围中愉快地完成了, 也使“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旧有教学模式成为了历史。

第三步, 导议这是发挥教与学两个环节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及将一节课推向高潮的关键。在诱导学生思考阶段, 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诱导学生向教学目标靠近时, 学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让学生各抒己见, 并对学生的发言也应予以适当的鼓励性评价。

第四步, 导结即教师简明扼要地引导学生将所学过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方式可以是教师唱独角戏,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总结等。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的《甲午中日战争》为例, 我是这样唱“独角戏”的:“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一场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 (用彩色粉笔划出战争性质) 。在战争过程中, 虽然也涌现了一批爱国将士, 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 致使中国战败 (划出重要历史人物) 。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划出战争结果) 。从条约的四个内容我们可知其给中国造成的巨大危害, 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划出《马关条约》的影响) 。后来又是什么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呢?下一次课我们再了解 (留下悬念,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时应以板书为基准, 边总结边用彩色粉笔勾勒出应理解的、应记忆的知识点。这样做既给学生留下了直观的印象, 又使其理清了知识间的因果、逻辑等关系, 最终对知识线索、内容的理解记忆也就加深了。

篇4:历史五步教学法交流材料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切实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优化课堂结构,减少课堂消耗。以学习小组管理为抓手,优化课堂三驾马车“预习、展示、反馈”的结构。积极构建“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

一、历史课堂“五步三要素”教学模式

基本模式为:预习自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拓展延伸(或小结)。

(一)预习自测环节

1.预习自测完成时间

新授课之前,导学案必须发到学生,学生必须在上课前完成,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用5分钟时间进行检查(可督促各组长一起检查,检查情况反馈到学习小组记分),检查中也可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比如:讲述《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我就会课前下发这课的导学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课在自我学习的状态下完成这份导学案,课堂所讲的重、难点、考点、都浓缩在这张导学案中。这也是课堂中实行“五步三要素”的根本载体。

2.预习自测的主要任务

确立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初步达成完成导学案的预习自测题。

3.预习的主要形式

学生自学,互学,讨论。

4.预习的主要方法

(1)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对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文本的理解,以及学生情况的了解,预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2)向学生发放导学案,指定预习内容;

(3)指导预习方法,教会学生自学教材、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相关教学信息以及如何讨论交流;

(4)学习小组在课后或自习期间组织自学;(小组可以四人或六人为单位)

(5)上课时老师检查学生预习笔记和预习自测题完成情况或学生板演展示,借此掌握预习情况。

(二)合作探究环节

1.根据导学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相关问题和任务进行初学课文;

2.完成导学案相关问题及任务,完成导学案中讨论分析及相关互动活动;

3.在此环节中,学生进行讨论及互相指导,以“兵教兵”的形式促进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展示质疑环节

1.各小组统一学习之后,安排成员展示板演或口头表达对各个问题的理解。

2.小组对合作探究中的问题提出质疑。

(要求每个小组都有任务)

(四)教师精讲点拨环节

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点拨,对重点进行讲解补充。其中注意要关注中差生。

(五)当堂训练反馈环节

通过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堂练习和拓展知识,考查各自对教材内容的学习程度,教师辅导答疑。

主要方法有:

(1)巩固练习,可采取提问、测试等方法组织实施。

(2)查缺补漏,对学困生可以进行互学互教、生生互动、分层训练等手段进行组织。

(注:在学生完成后必须回收检查并批改,及时了解学生上课学习情况,也可组织小组长进行批改,但批改后必须列出学生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让教师是掌握学生未懂的知识点,以此在下次讲解可适当补充。)

(六)拓展延伸(或小结)

知识拓展,对学优生进行知识拓展、深化。

学生在导学案的学习中准备到三件用具:一本纠错本;一个存放导学案的文件夹或其他东西;一支双色笔(在上课时改正自己做的预习题目,便于教师检查)。

二、今后课堂教学的方向与思考

“改革是永恒的主题,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还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课改基本经验,丰富课改理论和实践模式,推进历史课改纵深发展,培育历史课堂文化。同时,加强对课改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生成、达标测评等普遍性节点问题的攻坚,形成基本经验。

譬如,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五步三要素”教学法在课改起步阶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帮助学生和我重新认识了课堂,让学生回归主体,让课堂充满活力。但在课改的纵深推进下,这种课型只注重课堂的模式,而忽略了老师教学个性的彰显,桎梏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巩固原有课堂模式的基础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应有所突破。

两年多来自我实践,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主动的草根“自救”,在经历一场课堂“骚动”之后,看似无序的课改正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找到了课改的支点,就能撬动整个课堂教学的变革。事实的验证告诉我们,与其将这份事业说成是“课改”,不如说是“课变”。“揪住问题严反思,找出办法抓落实”,任何改革都不能倒退,惟有如此才能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篇5:历史五步教学法交流材料

――历史教学重在赢得课堂

薛村中学贺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今天的这个会是工作交流会,经验谈不上,我是做历史教学工作的,就历史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历史要实现其学科价值,必先赢得学生。而有限的课时,超强的跨度,决定了要赢得学生必先赢得课堂。

1.目标设定,主题确立。

设定目标无需太多,毕竟一节课时间有限。目标多则注意力涣散,致使主题不集中。分清目标主从,确立课堂主线,使目标任务在动态过程中得以实现,是课堂有效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如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般教案目标如此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流;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概况,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客观分析问题;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正确评价戚继光。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写一篇游记,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很显然,上面设定的目标是必要的,但目标繁琐,让人无所适从。真正操作起来,很难避免顾此失彼。其实,三维目标无法分割,犹如人之血肉。一切目标的达成与实现,源自史实本身,自然而然,绝非刻意为之。经过分析,我最终确立了本课的主题:国力。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倭寇、明朝中后期,欧洲殖民者入侵。明朝的对外关系围绕国力强弱而变化:郑和下西洋,突出其强;倭寇、欧洲殖民者入侵,凸显其弱,一强一弱,三维目标动态生成。

2.切入与过渡

切入点即爆破点。一个好的切入,往往能凸显主线,易于突破重点。以《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为例,本课着重讲述了三件大事:郑和

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如何让三个事件连贯成一个整体,上下贯通一气,而不是突兀地切入,这是个难题。很显然,“郑和下西洋”需要一个切入点;“戚继光抗倭”需要一个过渡。我试着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方式演变上切入(即:丝绸之路~海路)结果发现耗时太多且对本文重点突破作用不大。于是,调整为视频切入,直击主题:郑和下西洋。用时一分左右,宏大的场面、神秘的船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继而,辅以视频中的语言设问:“‘郑和要率领他的船队穿越海洋而驶向彼岸,去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郑和与他的船队要去哪?他要完成的这个使命又是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到答案。”这样切入、点题,可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去阅读、学习教材。

一个好的过渡不仅能使前后浑然一体,上下文气贯通,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其间,情感的渗透与渲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欧洲殖民者入侵”间的过渡最能体现这点。一般教案在设计上往往从戚继光或澳门上寻求突破,但往往会割断前后联系,使事件显得突兀而孤立。“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欧洲殖民者入侵”是盛与衰的对比,水火不相容,必须有个必要的铺垫。我尝试着这样处理: 先铺陈渲染郑和下西洋之盛,并随之作一设想;然后,语气一转引出海禁,遗憾、慨叹,切入正题。过渡语如下——“我们可以这样设想: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与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中国已打通了与亚洲和非洲的贸易通道。而且不久,欧洲的航海家们也开始了远航,亚非欧三大洲通过海洋已紧密地连成了一个整体,人类正在进入大航海时代。当时就有人断言: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请问同学们:当时的世界,谁更有实力拥有海洋?当然是中国。中国的造船业在宋代就已经居世界首位。中国发达的造船业、发达的制瓷业、发达的丝织业以及繁荣的商业,再加上这么庞大的一个国际市场,想想看,中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至少是一个超级大国。可惜的是,随着明成祖与郑和的先后去逝,明朝的后代皇帝终于被守旧的儒家大臣们说服,实行了海禁。就是不许中国人通过海路与世界来往,中国向世界关闭了国门。那支曾经纵横四海给大明朝带来无限荣耀的超级舰队,中国刚刚起步的航海事业,连同一个超级大国的美好梦想一同烟消云散。明成祖与郑和用时二十八年,耗费了巨大国力开创的二十多条海上航线连同一个庞大的海外市场,拱手让给了后起的欧洲国家。郑和下西洋,竟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事,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倘若郑和泉下有知,不知心情会

怎样?唐代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或许是对郑和心情的最好描述吧。之后的明朝,陆续闯入了一些不速之客,有来自日本的„„”无可否认,情感的宣泄会占用一些时间,甚至会延缓整节课的进程,但隐匿于历史事件本身的情感倘若不能及时激活,历史又怎能实现其人文功能呢?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追问人之为人,而适宜适时的情感激发所引起的共鸣,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课堂效应吗?

3.方式与方法

首先说说设置情境,体验感受式。学习科举制时,为了让学生领会科举与推举的优劣,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我可以推荐一名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就能直接到临沂一中就读。随即点了三名同学,其中一个是我的历史课代表。请同学们猜一猜:在同等条件下,我会推荐谁呢?很快,结论出来了:我的历史课代表。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历史课代表肯定与老师的关系要近一些。这个结果对于其他两名同学来说,公平吗?自然不公平。怎样才能公平呢?考试呗。历史离我们很远,因为时过境迁;历史又在我们身边,因为事在人为,人有共性,它不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有所改变,比如: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历史与我们,唯一缺少的是情境。只要能创设一种情境,我们就能与历史人物息息相通。

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当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到爪哇小国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和西王正在打内战。西王打败了东王并占领了他的地盘。当郑和的船队上岸到集市上与当地人进行贸易时,被西王误以为是东王的援兵而杀害了一百七十名将士。西王得知是误杀后,非常害怕,要出五万两黄金赎罪。你若是郑和,会怎样处理这件事?讨论随即展开。让学生和历史人物换位,是感受历史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再说说比赛竞赛式。学生都是有好胜心的。有些内容,比如文化类,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倘若教师再讲,一是枯燥乏味,二是浪费时间,不划算。不如把机会让给学生,在其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抗方式展示出来。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信心,而组内合作组间对抗,还可以强化荣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嫌学生把握得太肤浅,你大可以提高对抗的难度,相信学生的表现会超出你想象的。比如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课本讲述的够具体了,可这样设计:首先给学生时间准备,然后展示:比比看谁说的信息多。在把握得差不多的时候,通过视频《郑和下西洋》重温历史,加深感受。还可以把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制成动态课件,和学生一起沿着郑和的足迹,重下西洋,去感受这段航海传奇。最后说一下“调侃”式。“调侃”式教学,往往能在历史学习中发挥意想不到作用。笑声中的历史更迷人,印象更深。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我在讲《戊戌变法》时是这样说的:光绪皇帝虽然亲政,但国家的实权仍然掌握在已经退休在颐和园的慈禧那个女人手里,这也注定变法会失败,何况新法要人家丢饭碗,不能享受低保。所以袁世凯会出卖维新派。同时光绪帝的一生都是一个悲剧:4岁做皇帝就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从此一辈子被人控制,变法失败又被囚禁失去自由,最后,还被慈禧拉去陪葬,先于慈禧一天死。光绪和慈禧他们是亲人、恩人、敌人的关系。调侃宋:无论输赢,都送岁币,送(宋)呗!哪里弄钱?发展海外贸易啊,赚外汇。瞧,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嘛。历史更需要幽默,会心一笑,拉近了距离。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

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篇6:中考历史交流材料

政史地教研组

赵志勇

随着离中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迫,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最大的提高,我认为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复习,打好基础

我们学校的现状是,历史成绩全靠初三这一年提高,学生在初一初二把历史当副科,不重视,所以学生的基础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初三复习最重要的就是力求系统全面,打好基础。在复习基础知识之前,首先是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复习的掌握程度。由于复习阶段焦虑忙乱等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太重视,会出现复习效率低下的现象,甚至越复习错误越多。所以复习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基础不牢,成绩注定无法提高。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打好基础,勤于检查、严格把关。

九年级历史要面对时间少,内容多,任务重但分数少的问题,很多同学不重视,课下很少有主动学习历史的。所以,复习中老师首先要抓好课堂时间,向课堂要效率,争取把问题在课堂上解决掉,减轻学生的负担。其次,要把握好重点。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依据课本,对每课、每单元进行全面复习。按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梳理知识点,老师强调每课的基础知识,理清每课的基本线索、史实和概念, 让学生看目录、看提示、看正文、看图表、看资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每课的大事年表,抓线索、抓重点。专题复习,归纳比较纵横联系。

二、发散思维,善于联系

专题复习时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打破时空的分界,实现知识的重组,把局部的,零碎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系统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如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列强侵华史(由鸦片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史(由虎门销烟到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几个专题。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斗争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等几个专题。

在专题复习中由老师拟定题目,引导学生以列举题的形式从课本中找出相关 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专题知识并不深奥,而是从课本中提炼出来的。既提高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形成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又进一步巩固了基础知识。

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如在复习美国的历史时,以美国的经济发展为线,以史实为点,把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两次工业革命、一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美苏争霸等内容串在一起。

三、强化训练,掌握做题技巧,提高应变能力

可以说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试做题技巧的掌握,不是中考前做几套模拟题就能达到的,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把功夫下在平时。所以在平时的测试中,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练习和评讲,使学生巩固知识,掌握做题技巧,提高应变能力。在做题过程中强调用准确的语言叙述历史。另外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如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分析、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先浏览问题,在阅读仔细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的阅读材料,注意材料的出处。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紧扣题意,认真回答相关问题。

四、做好备考心理辅导,从容面对中考

上一篇: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及简介下一篇:汉字听写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