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

2024-04-10

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精选7篇)

篇1: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

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

成绩:近些年,全国卫视节目出现泛娱乐化趋势,大量电视剧,娱乐节目充斥着电视频道。甘肃卫视将差异化定位成生活卫星频道,引领健康、绿色、智慧的生活方式,倡导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锁定时尚健康的生活主题,在节目体验上,更加注重节目的“贴近性”、“指导性”与“实用性”。

主要的成绩有:

一、甘肃卫视扩大自身的覆盖地盘,尤其是极具广告价值的重点城市覆盖,不仅迅速扩大了甘肃卫视的全国传播价值,为收视增长打造了英雄难过通路,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甘肃卫视经营的推进。

二、广告策略的调整使得收入明显上涨,重塑了甘肃卫视的品牌形象,增强了优质品牌吸附力,开阔了全国和甘肃本省市场。

三、对内容的供应质量和类型分化有了更明显的效果。依托生活类栏目及好剧拉动持续提升了晚间收视。

四、举办大型特色活动,给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经验效益更打破了地域限制,打造了品牌,实现了资源共享。

五、近年来,甘肃卫视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崛起中的甘肃卫视,在娱乐之风盛行的卫视竞争市场中开辟出一片蓝海,指引了中西部电视的变革方向,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不足:在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也伴随着种种不足:

一、不够本土化。节目中主持人所说内容许多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大家都在网上找,你方播罢我再播,这样一来“世界大同”,听众听与不听、听哪个台其实都无所谓,没有太大吸引力,没有听众“非听不可、不听不快”的理由。如果加入“本土化”元素,那这档节目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特有的,别人一听也就知道是甘肃象征,只有在甘肃台才能听到如此内容如此演绎的节目!

二、广告过于繁多。广告数量多并且播放时间长,导致受众的疲倦感和厌恶感。

三、节目形式单一,没有鲜明的特色。,

篇2: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

1以《武林风》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根植于中华武术文化的沃土

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河南所在的中原地区尚文尚武,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和形意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地区流行的就有40余种。 名扬天下的两大拳种,即嵩山少林寺的少林拳和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是中州的瑰宝。人们说“功夫”时会脱口而出“天下功夫出少林”,人们以武会友切磋“缠丝劲”时自然要去寻根陈氏太极拳。作为武术大省,武术文化已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河南地区的重要品牌形象。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做节目时并不说拿来就可用,它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融入现代节目元素, 运用现代的制作手法,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形式去表达;同时,要迎合现代受众的欣赏品位、知识结构、心理需求和生活习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2004年, 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集武术、娱乐竞技为一身的电视原创节目《武林风》,独特的创意、时尚的包装、激情的搏击, 即刻点燃中国原创电视最疲软的时代, 横空出世的《武林风》犹如一匹白色的骏马傲立于中国电视。这个立足于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武林风》在瞬间, 点亮中国电视观众的视觉,引发中国原创电视同行的关注。在这个资源丰厚、 机遇恰好的时间,将竞技体育与现代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的融合,原创性文化娱乐节目《武林风》风声水起,引起电视业内震荡。节目一出世,就取得了当时全国35个中心城市排名第七的成绩,在中原大地刮起了“武林”之风。

《武林风》一直把传播武术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栏目的口号是“目标清晰、思想统一、步调整齐、坚定不移”,这说明一个组织只有首先确定清晰的目标,才能有努力的方向,思想和行为才能一致,才能统一;步调和节奏才能整齐;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坚定不移的坚持,节目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2群众基础是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武林擂台面向平民百姓,既成就了一个个平民英雄,又拉近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培育了大批忠实的观众。《武林风》2004年开播,主要是展示绝技绝活, 邀请大师参加,展示武风舞韵,现场邀请观众参与和武术有关的小游戏,演唱武侠影视歌曲,推介传统武术。2005年调整创新,增加“百姓擂台”板块,民间习武的人都可以参加,不让专业人员参加,不分流派,不分级别,不分年龄。 2005-2006年,多以个人赛为主,不打团体,以散打为基础,没有级别,增加对抗性。2006年,栏目再次创新改版,少了绝活绝技的展示,开创“武侠梦工厂” 环节,提出口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侠梦”,向全国征集有武侠梦的年轻人, 开始全国海选。

百姓擂台先后打造出王洪祥、一龙等众多熠熠闪光的功夫明星。“平民英雄”王洪祥是在2005年《武林风》,“平民偶像”横行电视时代的幸运儿,他在 《武林风》推出了百姓擂台版块中,以超强的实力和外形,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继而《武林风》栏目精心打造并包装他, 在系列的《武林风中泰对抗赛》《武林风中美对抗赛》《武林风中墨对抗赛》 赛事中,王洪祥已经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对王洪祥本人,命运从此转变, 他由草根转变为一个职业搏击选手;由农民摇变为众人羡慕的明星;王洪祥的蜕变和成功与《武林风》栏目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从社会属性和个人价值属性上都真正的成为双赢。从而宣告搏击天下,《武林风》的搏击、造星功能, 也为《武林风》在原创的搏击电视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武林风》推出的武僧一龙,更是让整个搏击拳震惊,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僧人面孔的出现,是《武林风》打破传统的再次突破。用时尚电视元素包装人物,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打造的一个成功明星典型符号。一龙的天赋,一龙的出色,让观众对他的热情无比狂热,每次他出场时,栏目组的安保人员都要特别严谨,要充分保障队员的训练、休息和出场等系列活动,一龙面孔出现在擂台上,充分展示出栏目在常态性的节目下,寻找不同的路径,新的亮点和突破点,打造更具震撼力的节目和人物,尊重武者的个性纬度。这也让缔造明星的《武林风》更加准确和成功地找到擂台明星塑造的捷径。当然对他的栽培更是下了大功夫,送他到泰国、 美国、荷兰去训练;找国内的顶级选手给他当陪练,《武林风》栏目组一直给观众呈现队员的阳光、激情、拼搏、执着、坚强,让现代年轻人看到除了小鲜肉的美,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力量之美, 什么是所应弘扬民族之美。

从最初的百姓擂台、武林帅哥、个性选手到如今的专业、实力和颜值的共赢,期间经历了许多的风雨、坎坷,但《武林风》一直将群众基础视为栏目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以坚强、激情、拼搏很奋斗的精神,在擂台上推出一个又一个观众耳熟能详的选手。

3 “以武会友”让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走出国门、走遍世界

《武林风》国际赛事的频繁举办已经成为武林风栏目的最大特点,它的国际性、个性化已经越来越明确,让参赛者聚集在《武林风》的擂台上,切磋技术、提高水平、增长见识,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提升,对国际赛事的技术要求和规则认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一个电视节目,既要实现观众、市场、 国际观众所认可的大统一,又要不断推陈出新,否则观众迅速会失去耐心和等待。但要想寻找新的欣赏方向,的确很不容易。因此,《武林风》依然坚定地走国际化路线,从2009年,《武林风》 真正的走出国门,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的演播厅,充分利用优势的资源整合, 发展的眼光、理性的意识、受众的需要、 市场的要求,对国际市场做出了评估和实施。《武林风》走进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德国、泰国、韩国、拉美、 迪拜、葡萄牙和希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世界的众多观众,而且每到一个国家,必定会受到大使馆或者大使的亲切接见,观众爆棚,《武林风》成功地将中国武术文化和精神复制到世界各地, 为双方的武术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而且《武林风》上的中国勇士, 如明星一龙、小虎铁英华、邱健良、魏锐、 董文飞等,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粉丝的热拥,《武林风》国际化的标签已经在世界各地落根,这为《武林风》国际化的路线更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品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体现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象征着中原武术文化符号的《武林风》,在国际化道路上锻炼了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为河南电视台国际交流积累了经验,也使中国本土搏击竞技在国际上的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扩大。

4赛事专业化、活动品牌化造就了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的“武林风模式”

借助外力、形成合力,以《武林风》 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在赛制规则方面努力与国际专业标准接轨;同时, 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将活动做出国际影响,造就了“活动- 赛事- 节目”的成功运营模式。

《武林风》这一运营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以下三个因素:第一是河南台的支持,作为品牌栏目打造,决策者给了很多政策支持,改革创新的各项措施都能付诸实施,举行各种大型活动都很支持; 第二是栏目组具备创新意识,始终处于领跑状态,认真研究观众、运动员,广泛开展业内交流;第三是国际化交流, 与国际专业赛事组织机构合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每年还会选派优秀运动员前去培训。

从民间赛事起步的《武林风》,走到今天成为世界职业赛事的引领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从2006年启动裁判职业化进程,2007年将开放式擂台改为圈绳擂台,2008将得分制改成减分制,《武林风》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与世界搏击的接轨。随后《武林风》相继推出“中国勇士”“新人王”“世界功夫之王”“WLF金腰带”“世界功夫王者”等赛事,一个完善的国内、 国际选手遴选、晋级机制逐步形成,国际性的赛事组织呼之欲出。

2013年8月,WLF世界自由搏击理事会宣告成立,成为中国首个世界性的自由搏击协会,会员涵盖四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WLF的成立既是以《武林风》 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搏击赛事对过去10年的总结和成果,也给中国的职业搏击带来良性发展的契机。同时,WLF的规范运行及国际化的道路也让中国的职业搏击参与者看到了自己与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

作为河南卫视的栏目产品,《武林风》的收益原本具有局限性,但很快一个庞大的市场就被《武林风》以另一种方式挖掘出来,那就是外场赛。《武林风》 外场赛将赛事品牌的电视影响力直接在商业市场兑现,且把握了中国三线城市娱乐产品缺乏的现状,组织明星拳手走进二三线城市进行巡回表演。由于切准了市场渴求搏击娱乐产品的特质,《武林风》外场赛不愁赞助商,甚至是供不应求,仅仅2013年9月的16天内WLF就辗转全国连办7场赛事,成为武林风最具特色的盈利模式。

由于《武林风》带来了竞技类节目的热潮,江苏卫视、山东卫视、山东经济频道、青海卫视、宁夏卫视、长春电视台和湖南经视等地都制作了同质化样态的节目,其他地方复制、克隆的节目更是层出不穷,风起云涌的同质化节目, 严重威胁到《武林风》的版权。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武林风》继续在寻找创新和突破:从2013年启动的“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已成为中国竞技武术的参照物和风向标和搏击届的年度春晚。 2016年1月23日,“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IV”在“东方巴黎”上海举行。至此, 《武林风》完成了在“北上广”一线城市举办比赛的壮举,在国际化大都市举办比赛,显示了《武林风》雄厚成熟的赛事运作能力。

《武林风》的赛事专业化、活动品牌化造就了“武林风模式”,已经不是单纯依靠克隆就可以做了。《武林风》的成功在于长期的积累和积淀,是专业和高标准,是执着和踏实的工匠精神。

5注重创新,加大品牌延伸效应,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的内涵可以更加丰富

在“武林风环球拳王争霸赛”的巨大影响下,以《武林风》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节目特别注重延伸效应,不断开发、创新出一系列衍生活动和子节目,更加丰富了节目的内涵。

《武林笼中对》是《武林风》进入2016年独创的衍生品牌节目。3月4日, 当晚比赛一经播出,收视率便一路攀高, 酷云EYE实时关注度显示《武林笼中对》 排名全国第六,超越了国内卫视同时播出的美国UFC比赛。比赛亮点十足,火爆激烈的格斗场面犹如欧美大片,既有站立搏杀快节奏的精彩刺激,也有地面降服慢部署的抽丝剥茧,让观众沉浸在你来我往的强悍交手当中。

2016年河南卫视以《武林风》为龙头, 《拳新一代》《武林笼中对》三档栏目和《勇士的荣耀》特别节目齐头并进,“四维一体”打造中国竞技武术的“矩阵效应”。 《武林风》的播出时长从60分钟增加至90分钟,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节目内容以每月初的180分钟直播到国内国际分站赛录播为两条主线;2015年开辟的栏目《拳新一代》为中国和世界青年搏击人才搭建了一个平台;2016年将实现与《武林风》赛事平台的无缝链接; “勇士的荣耀”将通过全年六场的大型直播,每场超过千万的投资,打造世界级的顶尖赛事。

加上《武林笼中对》,“四维一体” 的节目编排将以“中国功夫,竞技武术” 为主题,各自树标杆,整体聚合力,彼此参照、互为补充,呈现出模块化、集约化、功能趋向最大值的“矩阵效应”, 进一步提升河南卫视在全国武术搏击类节目的领袖地位。

随着电视市场的繁荣,以《武林风》 为代表的搏击竞技类娱乐电视节目,始终坚持着常新、常变,在近12年的探索中,将中国的搏击、竞技武术引领向真正的专业化道路上,开拓了中国搏击职业的先河,让这个原本小众的搏击,真正走向市场、日渐活跃起来,将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将中国精神带向世界各地,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在多维度、多层次的搏击市场大河里, 中国搏击竞技类娱乐电视节目必将旗帜鲜明地走在世界的前沿!

摘要:在各大卫视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中,以搏击竞技为主题的娱乐节目占据着收视的一席之地,其中形成规模与影响尤以河南卫视的《武林风》为典型。《武林风》这档创办了12年的节目,时至今日风采依旧,不断吸引着传媒业界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电视节目形态,搏击竞技,国际化,品牌经营

参考文献

[1]申腾卫.中国电视原创节目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4(8).

篇3: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以及电视传播的直观性、现场性的特点要求,主持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串场”和“控场”的作用。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就像解说员一样,面对面地对观众讲解已经发生或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主持人与观众似乎处于同一个空间中,不仅使观众感到真实、亲切,而且也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直接,更易产生共鸣。

新闻类节目中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新闻节目有其特殊的性质。新闻是一个高度互动的行业部门,它是社会所有群体交流的渠道。新闻被称为“不会被隔离的职业”,因而新闻类节目对主持人素质的要求就更加全面。

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首先需要有很好的新闻嗅觉,才能很好的识别新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新闻往往都是突发事件,主持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新闻嗅觉,才能够在紧张短暂的时间内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点、最好的报道角度。其次,还要具备很好的感悟力和思辨能力。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主要职责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成为受众的引导者。要敢于揭示社会矛盾,剖析人生;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和分析,能给人们的思想以启迪,留下一些有益的思考;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预示社会发展的动向。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不仅仅只是播报内容,还要对新闻进行评论,针砭时弊。只有具备良好的判断辨析能力,才能以独到的见地、精辟的分析吸引受众。第三,在新闻现场主持节目,还需要主持人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要机智地“救场”,把握住节目的发展。此外,新闻节目主持人最好要有记者的经验。一些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都具备深厚的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等能力,这都得益于他们的记者经历。

直播类节目中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1986年底,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率先启用直播,开启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珠江模式”。如今,直播已经大量的运用在突发新闻、晚会、庆典、体育赛事和科技航空报道等多个领域。

第一,直播节目首先要求主持人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面对重大新闻或者突发情况时能够临危不乱。直播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调节情绪。话筒前和话筒后要保持相对一致,不要因为耳机中导播或者编辑临时插入的话打乱思路,造成大脑空白或者思维混乱的情况。

第二,直播类节目要求主持人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强于一般主持人。有的时候,他们需要进行连线,这时他们充当的就是“总主持人”的角色,所以他们要牢牢把握着节目的运行方向。他们的文化积累也要比一般主持人要求高,需要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要努力成为“上知天文地理,下知古今中外”的“杂家”。

第三,直播类节目主持人要有良好的新闻采访功底和信息编辑筛选能力。有的时候,在广告插播间隙,导播会递进一大堆新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出最关键的问题,把握和控制好节目的时间值得我们思考。

第四,良好的应变能力对于直播类主持人相当重要。直播节目有很大风险,作为该类节目主持人无论是现场采访还是身处直播室,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或者突发事件,或是遇到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或是嘉宾由于情绪失控话语失度,凡此种种情况,主持人要迅速做出反应,保证节目流畅顺利的进行。

第五,直播类节目主持人要尤为注意自己的体态语和手势语,尽量保持稳定。因为是直播,所以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立即引起观众的注意。奥运会前,央视主持人文静和贺红梅在直播中连续出现了补妆画面,让人们为国家台的形象感到担忧,网民反映强烈。

同时,直播类节目主持人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12”汶川地震期间,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多次深入灾区一线进行报道,有时就在报道的同时余震来临,她也没有丝毫慌乱。她甚至顾及不了自己的个人形象,戴着眼镜穿梭在营救点,和救助战士一起跋涉奔跑;还有赵普那真实而又透明的眼泪,让亿万百姓看到了他在危难时刻的出色表现。

篇4:娱乐新闻类节目浅析

一、浅析娱乐新闻节目现状

(一) 娱乐行业发展概述

是娱乐点缀生活还是生活娱乐化,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近些年, 中国的娱乐行业发展迅猛, 娱乐新闻也随之水涨船高, “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的职业词汇, 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从学术角度看, 电视娱乐新闻肯定不同于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新闻, 甚至与我们通常说的社会新闻也有很大区别。电视娱乐新闻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大的新闻品种。

(二) 我国娱乐新闻类节目的发展概述

时间进入21世纪, 长沙、广州、深圳等南方娱乐势力重新振作并发展起来, 初步形成以北京为基地的华北娱乐、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娱乐、以香港为中心的粤语娱乐, 而在华中, 以长沙为代表的娱乐势力异军突起, 一个《超级女声》席卷全国。

二、娱乐新闻类节目与新闻娱乐化的区别

新闻娱乐化现象在我国的出现是近两年的事儿, 关于它的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 视其为洪水猛兽, 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 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 甚至危害社会风气;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在我国新闻娱乐化近年来发展迅速, 受众的欢迎、市场的追棒, 无不透露出社会对新闻娱乐化的认可。

那么, 电视娱乐新闻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 它与一般社会新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学术角度来看, 从新闻到社会新闻再到娱乐新闻是有一种逻辑关系的, 如果说受众需要的就是新闻, 那么娱乐新闻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但是, 假如用经典的新闻定义来看, 娱乐新闻不只是要素不全, 甚至更像是制作出来的新闻, 它描述的新闻常常是静态的, 是关于某些人物的某种变化, 比如某个明星的头发形状又变化了、某个名人又有什么言论了,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绯闻。

三、娱乐新闻类节目的发展要与娱乐产业化相结合

相对内地来说, 娱乐产业化比较超前的台湾在娱乐新闻节目的制作模式与思路上还是值得借鉴的。台湾的电视媒体基本上都实现了集团化、产业化, 目前岛内的电视传媒机构就有:台湾电视台、东森电视台、公共电视台、台北国际卫星频道电视网、中华电视公司、中国电视公司、民视电视公司、纬来电视网等等, 而每个公司旗下都有签约艺员, 其中包括主持人及演员等等。为了整体化包装其频道, 所有签约艺员都将在公司的安排下完成一系列的工作, 其中就有完成影视剧或专辑制作以及所配合的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而这些惯用的手法并非是原创的台湾风味, 也是舶来的, 应的是崔永元的那句:大陆学港台, 港台学日韩, 日韩学欧美……

四、娱乐新闻类节目应适当扩充其内容

(一) 娱人———娱乐新闻节目的设置要求

电视娱乐节目的内涵和外延一直不是特别清晰。电视本身就有娱乐的功能, 从这个角度出发, 任何节目都可以称为娱乐节目, DISCOVERY就宣称它播出的纪录片能为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视听娱乐。而大陆的明星实在不够娱乐, 于是当观众妄图在明星身上找到笑点的时候, 发现他们也不过如此, 于是大陆台前的娱乐工作者们不能称为艺人或是艺员, 而应缩小到演员、歌手与主持人。观看台湾的娱乐新闻往往会有惊喜的发现, 艺员们幻化成明星, 促成了所宣传剧集的高收视与所销售专辑的大丰收。

(二) 自娱———娱乐新闻主播如何身体力行

娱乐中人如果单单为了娱乐大众而陶醉于娱乐, 那样难免做作, 台湾的娱乐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显得娱乐得多, 无论是TVBS的《娱乐新闻》还是台湾八大电视台的《娱乐百分百》, 主持人的自娱精神都值得推崇。当然, 在大陆媒体“性与政治”是不能轻易玩笑的, 于是在大陆的娱乐新闻中, 主持人费力讲的某些玩笑很难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

光线传媒的两位娱乐新闻主播李霞与索尼是大陆娱乐新闻主播的典范, 大气与沉稳的主持风格使得大家对娱乐主播的定义持重化了。而台湾娱乐新闻不能越过的徐氏姐妹成就了娱乐新闻主播的又一类型, 故精怪的姐妹哼哈二将的搭配成就了台湾娱乐新闻节目的独特风景。风格化的必然与避免雷同的风格, 使娱乐新闻主播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五、娱乐新闻节目的把持

篇5: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

【关键字】 凤凰卫视;央视;电视新闻节目;对比分析

一、对比两档节目,提出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两档节目主持风格的不同,呈现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够全面的问题。

1.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主持人语速很快且语音语调变化明显。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大都相对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这可能是由于凤凰卫视地处香港,受开放的文化环境影响较大。主持人更倾向于“说新闻”而不是“播新闻”。主持人常常利用身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为节目营造一个交流沟通的氛围。除此之外,主持不再以传统的播报方式端坐在镜头前,而是在演播室内边走边说,通过直白、简单的语言增加新闻的亲切感。有时甚至有意模仿网络用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比如,主持人在向观众提问时会说:“亲,你也来发表一下看法啊?”这种主持方式的改变是吸引广大电视观众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年轻的电视观众。这也是电视新闻表达方式改变的一种探索。

2.央视《新闻直播间》主持人总体语调平稳,态度谦和,端庄大气,富于文化品位和知识性。例如,女主持人欧阳夏丹总是以沉稳大气的姿态出现,而郎永淳则是以睿智干练的形象出现,只有最初的赵普的总是感性亲切,但那次“落泪”事件,他却被评价是缺失专业精神,现在赵普也离开了《新闻直播间》。新闻直播间的主持人确实非常的优秀,但是总体感觉节目缺少变化也缺少语速及语调上的节奏感,虽然也有比较活泼和具有人文情怀的新闻出现,但是整体来说气氛比较严肃、沉闷,不够亲切。这可能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种要求和体现。就主持人对新闻直播的应变能力来说,也不如凤凰卫视的主持人灵活自如。

(二)时效传播有差异,突显了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难以时刻保证的问题。

1.全媒体报道,全社会参与的方式是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的一大特色,该栏目整合不同媒体信息资源,融入多种报道方式。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电视媒体记者的现场采访、节目中还会出现微博、微信爆料,电话采访等等方式,这样多面的呈现新闻事件,使报道更加真实、全面,可信度增加。另外,《全媒体全时空》不仅仅只采用专业记者拍摄的照片、视频,也常常在节目中采用了老百姓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更显节目的丰富、真实。《全媒体全时空》专门设立了一个特色板块:名为《全民街报》。这个板块上的新闻都是通过”网友记者“提供的。这不仅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也拉近了记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观众积极参与与专业记者互动是该栏目成功的原因之一。

2.对于央视的《新闻直播间》来说,因为是八小时的直播,因而在有最新的事件发生时,常常会插播“最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带给观众。在报道时机的把握上一般能够快速的进行播报,然而,有的新闻却未能在第一时间播报。例如,时任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土耳其的新闻,当天北京时间晚上七时许,习近平副主席在当地进行了访问。当天晚上的新闻节目中并没有出现,直到第二天上午在《朝闻天下》节目里主持人才播报了此条消息,发回了记者的连线报道:“习近平会见土耳其议长奇切克”。可见,央视新闻频道的时效方面有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报道内容程度的差异,体现了电视新闻节目深度广度不够的问题。

1.凤凰卫视的《全媒体全时空》电视新闻节目整合了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各类媒体的资源,既有电视媒体的现场连线,又有网友的互动参与,更有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互动留言等内容,充分打造了多梯度、多角度的节目内容。《全媒体全时空》不但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进行了跨媒体整合。《全媒体全时空》还能够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同时结合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向广大受众传播无死角、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的需求,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以尼克松访华为例,尼克松访华40周年纪念日的新闻,《全媒体全时空》事先策划了对尼克松的弟弟的独家访问,结合历史资料,并现场连线了专家,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及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进行了探讨。让观众能够以史看今,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与分析。

2.央视的《新闻直播间》的日常报道都缺乏一定的深度,节目更倾向于资讯的即时播报,对于新闻的解读则放在之后《东方时空》或《共同观众》等节目。同样是尼克松访华的报道,尼克松访华40周年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话题,《新闻直播间》并没有太多的深入报道,只是交代了一下历史资料,并以当时我国的外交官的视角来讲述自身经历的最难忘的这一历史事件,阐述了它的历史意义。总体感觉央视只是叙述事件,并没有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解读,没有将事件报道深入进去,提高信息的价值。这样报道不够深入有时会造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浪费信息。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主播,多面型主持人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可以说是一个节目的灵魂,作为记者和观众的“中间人”,是事件的旁观者更是记者和观众以及当事人三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期节目,以何种风格呈现给观众,影响着栏目的传播效果。亲切的主持风格更易于接近受众,传播效果也更好。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可以适当穿插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主持和外景栏目能够相得益彰,这样受众才能感同身受。在媒体融合的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也必将向多媒体平台转变。因此,电视新闻主持人也要具备成为“多面型主持人”的能力。[1]“多面型主持人”对于新闻主播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要求将更加严苛。在电视新闻节目,特别是直播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需要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突发情况的临场反应等这些传统电视媒体需要的技能外,还应具备对多媒体设备的操作能力。

(二)注重时效性,注重节目互动

《全媒体全时空》的每期节目都会选出热门的新闻话题,通过民意调查、上街采访、新媒体评论等方式积极吸引不同需求的受众参与其中,通过节目全面反映民众的声音,营造一个全民讨论的气氛,顺应受众喜欢参与其中的心理。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提高自身的话语权,就必须重视与观众的互动,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借助一切手段打造一个全民参与、全民记者的媒体平台。[2]传统电视媒体因其单向传播方式的缺陷,受众的参与诉求受到限制,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多的是把关人自己的观点,民众没有话语权,而新媒体的诞生为受众互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因此,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弥补自身互动性弱的缺陷。

(三)内容融合,广度加深,电视直播常态化

以《全媒体全时空》为例,节目通过对多种媒体的内容融合,增加了报道新闻的丰富性、多样性、全面性,因此更加吸引受众。虽然媒介融合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多元化,但是,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并非仅仅融合各种媒体的内容就可以,因为比内容丰富、信息海量,网络媒体无疑应该排在第一位。[3]电视新闻节目应该结合自身的特性,将报道比重倾向于声画兼备的现场直播,这才是电视媒体竞争力的体现。电视直播常态化将是未来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晋世芳.央视新闻直播节目与凤凰卫视新闻直播节目对比研究[D].渤海大学,2012.

[2]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J].中国电视,2013,07:91-93.

[3]王枭勇.我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篇6: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成功与失败探微

迄今为止, 湖南卫视的节目几乎尝尽了中国电视娱乐的一切可能, 并由节目创新、活动创新走向品牌创新, 从单频道走向跨媒体组合, 频道已经从凭借重点栏目的点状影响转为凭借频道整体内容的面的扩展, 已经成为在中国大陆地区具备强大传播实力的重要卫星频道。但从这些光彩的背面也不难看出它同样存在着与中国现在电视娱乐节目相同的问题。

1. 创新与时代相结合, 打造个性品牌节目。

自2009年始, 湖南卫视强力推出了以年轻观众为目标受众群, 备受大众关注的娱乐选秀节目“快乐女声”, 倡导“想唱就唱”的比赛理念, 蕴涵了受众对主动参与节目的渴望和需求, 旨在挖掘每个女孩身上的闪光点, 采用大众参与方式和淘汰方式, 走群众路线, 为每个喜欢音乐的女孩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给每个憧憬未来的女孩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正是这种崇尚能够确认自我、迅速实现梦想的方式迎合了目标受众群的需求, 从而激发了目标受众对主动参加节目的兴趣和渴望, 同时也赢得了大众的关注。湖南卫视的《越淘越开心》融脱口秀、歌舞、游戏、秒杀互动及益智竞猜等多种元素于一体, 成功地把电视综艺和网络购物相结合。

湖南卫视的主持人队伍体现出较强的创新行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谢娜的四川中江话、杜海涛的沈阳话、田源的唐山话、钱枫的上海话等都各具特色以及多元化的主持风格汇聚成了独特的媒体气质, 恰恰是这种难以复制的气质, 因为节目独特而吸引大众。节目的个性来自于人的个性, 作为节目的人格化标志, 主持人是决定节目个性至关重要的因素。湖南卫视招聘实习生时不限学生专业, 因此, 其节目编导文理科兼有, 不同学科人才的差异化思维方式和文化视野碰撞, 令节目创意迭生。

大众文化具有平面性、快餐性、娱乐性和解构性的特点。主打娱乐的湖南卫视体现出鲜明的大众文化特质, 而湖南卫视的创新也从大众文化内涵出发, 在内容上彰显草根精神、反叛传统、消解深度、游戏狂欢, 在形式上节目形态趋于模糊。《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就是典型代表, 不仅娱乐大众、充分草根化, 而且节目形态也突破传统界限, 融合了访谈、歌舞、表演甚至群口相声等因素。

2. 市场与营销相结合, 开创三栖明星招牌。

创新栏目一旦形成品牌, 便拥有了稳定的收视人群, 从而拥有稳定的收视率, 获得了极高的信任度和美誉度, 对巩固频道的观众忠实度有重大意义。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等节目, 能够提供主持人施展才艺的舞台, 培养自己的著名主持人, 极容易被观众所认同、选择和记忆, 增加了频道的可识别性, 进一步强化了频道品牌的塑造。湖南卫视继2005年“超级女声”之后举办了“闪亮新主播”, 吴昕和杜海涛在观众的目送下走上《快乐大本营》的舞台, 为湖南卫视赚足收视率。众所周知, 湖南卫视“天天兄弟”中的俞灏明从“快乐男声”走进《天天向上》的主持群, 帅气的外表赢得了当下女青少年的眼球。李湘、何炅、谢娜等三栖明星更是在湖南卫视的协助下扶摇直上。

节目制作与播出的脐带一旦被剪断, 节目市场成为制播分离后制播双方的交流中介, 节目营销也成为当代电视节目生产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湖南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 营销必须先行, 营销的好坏决定了制播分离的成败”, 进而提出“以销定产, 以营销带制作, 实现节目生产的大策划、大制作、大营销”的观点。湖南卫视多会播放从“快乐女声”、“快乐男声”走出来的艺人所代言的广告, 不仅提升了艺人知名度, 无形之中也提高了频道的可辨识性。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的做客嘉宾多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名人, 节目中所谈及的话题多为大众所关注的, 从而拥有了广泛的、稳定的受众, 提高收视率。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红遍大江南北, 此时电视剧的演员齐聚《快乐大本营》为观众讲述不为人知的台前幕后;《新还珠格格》还未在湖南卫视热播, 就被《播报多看点》、《娱乐无极限》炒作的大红大紫, 可见《新还珠格格》剧组来到《快乐大本营》后给湖南卫视带来的收视率。

3. 冷媒介与热媒介相结合, 打造娱乐盛宴。

“热媒介”与“冷媒介”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对这两种媒介的分类标准, 麦克卢汉本人未作出明确的界定, 人们只能根据他的叙述进行推测。一种解释是:“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 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它本身是“热”的, 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 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 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器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一般而言, 观众喜爱有众多明星参与的脱口秀节目。节目中嘉宾与主持各显其长, 嘉宾以专业才能征服观众, 甚至使观众产生叹为观止之感。主持人则使出浑身解数, 在节目中融入更多娱乐因素, 引得观众开怀大笑, 乐于积极参与。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 嘉宾不仅展示才艺。而且, 要求主持人或观众进行现场学习和表演, 节目所展示的不是某一嘉宾的形象鲜明的演示成果, 而是通过学习, 普通观众都可以参与并进行表演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主持人和嘉宾都做出巨大努力以维持与观众的联系。“电视图像中自己动手, 深刻介入过程的突出特征, 延伸到电视演员的表演艺术中, 在拍电视的条件下。他必须机警借助详细的姿势和体态来改善和修饰每一句话和言语的响亮度, 以维持他与收视率的密切关系。”为了完善剧情, 节目导演也会客串其中, 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为节目中增添了许多无厘头成份, 由此构成整个节目轻松愉快的气氛与随和的平民化姿态。受众参与其中, 热情高涨。这样, 节目内容的一切符号都被加入娱乐因素, 煽动起观众的高涨的热情, 通过极具趣味性的内容渗入集体的公共头脑。

二、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缺陷

竞争理论大师迈克·波特对一个完整战略的阐释是———战略的目的是为了持续的盈利, 核心竞争力是盈利的保证, 任何战略都不是只是要把产品做好、把企业做大、使技术领先。任何过于具体的目标都不能成为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 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建立持续盈利的价值链。湖南电视在节目生产、资本运营等方面做得都很好, 但就是效益不好。

1. 缺乏长久战略。

湖南卫视举办的娱乐选秀节目, 最引人注目的是2005年的“超级女声”, 第二年举办同样的选秀并没有得到如期的效果, 这种选秀的收视率每年都在下降。跨年演唱会上很多的艺人多为选秀选手, 虽然降低了晚会的成本, 但是这档晚会并未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媒体的竞争在一定阶段和程度上已经到了资本竞争的高度, 而在此方面, 湖南卫视则拥有几乎任何一个省级卫视都没有的资本优势。

2. 精品节目过犹不及。

众所周知, 湖南卫视开媒体选秀先河, 自此之后兄弟媒体纷纷效仿。“快乐女声”因为播放超时而被广电总局处罚, 湖南卫视缺乏长远发展策略, 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 应该懂得学会与中央步调一致, 保持媒体的党性原则, 而不能脱离中央广电媒体发展的主旋律, 不能吹毛求疵。要树立媒体的责任感, 从而起到科学的导向作用。

3. 节目整体不协调。

一个合理的卫视应该是各类节目的协调一致, 有机统一。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出现极端化倾向, 且极其明显。其节目的设计明显针对青少年群体, 对于中老年群体的节目需要挖掘明显不足。青少年群体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尚未形成, 过于播放此类节目, 不仅超出广电总局规定的时间, 也容易滋生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 滋生虚荣心, 从而荒废学业, 不利于中国青少年群体的健康发展。而演艺事业并非社会建设的主流和支柱, 社会建设的主流和支柱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国防等, 相对应的是理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社会活动、社会思潮应当引导大部分青少年向着上述目标去追求和努力, 而不应当过多地偏向其他方面。

4. 炒作性严重, 广告过多。

首先,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现在的快乐女生的极具功利心, 甚至参赛动机不纯, 已经失去了去举办“快女”的最终目的以及一名快乐女生应该独有的风格。另外, 湖南卫视快女类选秀节目播出时段和播出时长, 受益最大的是广告收入, 停播后损失最大的更是广告收入。十点半后播出, 广告价格将大打折扣, 播出时长被限制, 意味着广告插播次数减少。作为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风向标, 湖南广电的体制改革迄今已历经三轮。2010年6月28日, 芒果传媒有限公司与湖南广播电视台正式挂牌, 统称为“芒果新传媒”, 这被湖南广电自称为第三轮改革的破题之果。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欧阳常林表示, 湖南电视湘军2011年将加大内容资源整合力度, 顽强挺进芒果新传媒, 立足创新大型活动, 纵深发展自办栏目, 覆盖网络全面扩张, 进一步提升湖南电视品牌的传播价值。这对于投入巨大的节目制作而言, 无疑极为不利。这些虚幻的方面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这也是其发展的巨大软肋。

三、结论

任何娱乐节目都应该紧紧围绕电视节目这一消费者群体展开活动, 如果脱离了电视群众将会万劫不复。当然, 这一群众主题是全体社会大众, 无论是湖南卫视还是其他卫视都应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以人为本, 坚持合理性原则, 同时也要坚持育人为主, 道德感化等理性观念。相信不久的将来娱乐节目将会以全新的面孔登陆各大卫视。各大电视台应多从专业角度宣传音乐知识、演唱知识, 阐述演唱艺人须具备的特殊素质, 增加一些文化知识的考核和比拼。要帮助青少年群体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 不要提倡个人偶像崇拜, 要通过节目明确告诉年轻的观众, 一切成果都需要天赋加知识加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些优秀选手都走过一段不同寻常的艰苦奋斗之路, 并非一夜成名, 一炮走红。这样的娱乐节目才会帮助人们走出思想困惑, 也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Admin.从传播学角度看《天天向上》[EB/OL].http://www.san000.com/tech.asp?hid=1667.

[3]张云, 方世彤.湖南卫视的节目突出, 电视品牌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篇7:甘肃卫视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的成绩与不足

究竟什么是多模态话语分析,国内外学者针对其定义主要有两大类。一类认为是感官种类的多少。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5种不同感官通道相对应下的生命体与周围世界进行信息传递的5种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和触觉模态。另外一种认为是符号系统的多少。国内外学者对其也有不同的解读。如国外学者认为,这种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就叫多模态话语。又如多模态是指,在一个交流成品或交流活动中不同符号模态的混合体。在国内学者看来对其也有相近且不同的理解。比如,李站子认为交际和再现意义需要多种符号编写,即多模态、多符号,如图像、手势、身体语言等。笔者认为,多模态话语只要在语篇中具备多于一种以上交际符号的且具传播交际意义分析价值的合成体即为多模态。简言之,多模态话语研究就是一种不同语法体系在同一信息负载体中相互作用产生交际目的的解读方式。

在此统计的语料是以“行进+语言·副语言+多景别+多媒体信息负载样态+评论”这种新型形态的新闻评论类节目。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最为典型。《全媒体·全时空》是凤凰卫视2013年1月1日推出的一档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节目,每周一至五晚上18:30在凤凰卫视中文台、美洲台、欧洲台、凤凰新媒体、U-Radio五大平台同步直播。节目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平台,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报道节目内容。《全媒体·全时空》分9个部分:时空要闻、微言送听、全城热连、全民街报、有话直说、全新全议、周刊抢先报、凤凰最TOP。主持人刘芳、杨舒、杨娟。

从多模态话语产生运用以来,在此研究领域相关的理论有很多。在多模态发展的进程中,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1987)把语篇作为一个语义单位进行深度分析;Kress&van Leeuwen(1996)的著作《阅读形象》中,在综合分析和研究韩礼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三大元功能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Iedema (2001)借鉴前人,对影视语篇做多模态理论分析;国内学者结合国外发展理论,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多模态理论框架。本文在此就多模态领域这四位学者的主要理论框架作简要分析和总结。

1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

韩礼德(Halliday)认为(1978),语篇是一个话语语义单位,语篇是话语意义潜势的表达方式。其中的语言语法结构反映了发话者所处的当下社会环境、立场观点和交际目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语义意义的读写又分为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和语言再现现实生活和当时世界。韩礼德(1985)又把这些不同的过程分为六种,即物质进程、心理进程、关系进程、行为进程、言语和存在进程。其中以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为主。人际功能简言之就是讲话者以语言为表达工具进行人际交际的过程,是语言作为一种模态参与人类交际的功能。语篇功能是把语言成份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运用语言这种表达模态进行信息传递、信息组织、信息加工,继而形成一个完整语义的功能。在此功能之中又分为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

2 Kress&van leeuwen“视觉语法”领域理论体系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篇进行分析,这样其实忽视了诸如声音、图形、图像、颜色、音响、动画等其他意义的表现形式。这种分析的形式使得人类交际意图具有一定的单一性。Kress&van leeuwen以韩礼德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将语言学领域延伸到视觉模态中。创建了分别对应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再现意义对应概念功能,主要研究不同符号系统之间或同一符号系统之内的各个成分、各个部分的关系,其中包括叙事图像和概念图像。互动意义对应人际功能,主要研究视觉模态的解读者与视觉符号的关系以及图像内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构图意义对应语篇功能,主要研究不同符号系统或同一符号系统内部不同组成成分之间的布局和结构。其中包括信息价值资源、突出度资源、分格资源。

3 ledema“影视圈层”理论体系框架

在此研究中,Iedema结合了电影中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具体分为6个层次,分别是帧、镜头、场景、程序、类型步骤和整体作品。其中,帧是影视构成的最小单位,1/24秒,指在电影镜头中定格单副图像。此图像分析可以按照Kress&van leeuwen“视觉语法”的理论进行分析。镜头是影视中语义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法,在镜头语言中有景别之分,远、全、中、近、特等;有拍摄方式之分,推、拉、摇、移、跟、升、降、甩等,景深之分;其具体研究手法根据研究语篇与研究者的不同研究方式方法不同;场景,用一个或一系列镜头表现一个地点、一段时间内的连续画面。场景的设置也有很多,内外之分,真假之分等;程序即连续的场景;类型步骤,即指不同的影视其中的叙事规律不同,大体分为开始、高潮、结尾或者介绍、论点、事实、结论等分化;整体作品,即是在类型步骤的基础上,整体作品即为一种语类,如叙事语类、说明语类、纪实语类等。

4 国内学者多模态研究理论体系框架

我国对多模态语篇分析始于李站子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国内的学者对多模态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其结论亦不同。从系统化角度与完善全面化角度出发,学者张德禄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较为合理具体。此理论框架分为四个层面: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层面。

文化层面是最重要关键的部分。包括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人类意识形态。语境层面指人们在交际中要受到语境因素的限制,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内容层面又分为意义层面和形式层面。在形式层面中,较为系统的提出了各模态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每个模态有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语法结构,如语言分析、图像分析、声音分析等。但尤为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最后是表达层面,即语言和肢体语言以及人类借助的表达工具。

5 前人理论体系总结

在多模态研究领域当中,中外不同的学者对其做了不同的解读。其中,在此分析了主要的几位代表人物的理论框架。他们的理论较全面和系统,但也各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在我国学者张德禄教授的多模态理论框架中,更好的总结前人并更系统完善的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多模态分析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层面较为系统的进行理论的解释和分析,但是就对于不同模态的语法表达还需要补充。

6“多模态话语分析体系”理论框架

多模态话语分析体系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借鉴了多模态理论和传播学中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前人理论的分析,电视节目不能完全套用影视层的分析方法,因为电影艺术的镜头以主观镜头为主,主要是镜头语言蒙太奇的分析,讲究镜头的组接方式。电视节目是一种说明类的艺术形式,蒙太奇的运用比较少。对于Iedema的理论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为此,针对本文的分析语料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体系”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文化层面与语境层面合二为一,归为文化背景语境层,不管是意识形态还是情景语境都是一种隐性的因素影响着交际意图的传递。内容包括语篇的意义和形式与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语言和非语言。由于多模态话语负载着人类交际意图和媒介,所以将内容层面与表达层面合二为一。就形式层面的各模态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单列出来。在张德禄先生研究的理论框架中,将讲话者的视觉模态的语法元素,主要归结为图像,对动态影视语法没有涉及。这些都是在借鉴张德禄先生的理论基础上,需要进行完善的部分。

上一篇:以u开头的单词加an下一篇:校园文化墙宣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