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书作文

2024-04-11

买新书作文(精选5篇)

篇1:买新书作文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新书,书的名字叫小熊砍树。我很爱我的新书,妈妈说:“买了就要好好看,”我就按照妈妈的话去做了。我读完这本新书就感觉很有意思,里面有,小熊砍树、勇敢的山羊、神奇的镜子、小猪搬新家、小猴的红屁股······我感觉我学会了许多知识,我觉得我变得更聪明了,更活泼了,更可爱了。今天我真兴奋啊!

篇2:买新书作文

1。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7÷6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4.完成下面的题目

四、小结:

篇3:“买作文”和“电灯泡”

你的意思是,把茶座办成一个小小阅览室?

◆对,对。现在不是有“酒吧”和“书吧”吗?你可以把茶座办成“书吧”呀。

喂,赵飞飞,你妈妈不是经常带你去买书吗?就是这个星期天,你妈妈就给你买了三本呀。

◆(吓了一跳)你,你怎么知道的?

(微微一笑)小意思啦。你没听说这个歌谣吗?“胖叔叔胖,胖叔叔胖,胖叔叔心中一本账!”你的心里想什么,我早就知道了。

◆(不服气)哼,你只会哄哄低年级的小孩子……

这时,在一旁喝茶的其他同学生气了,一起嚷起来:“胖叔叔,胖叔叔,给他点颜色看看!”

可是胖叔叔仍然笑眯眯的,不愠不火地给赵飞飞倒茶。

唉,你妈自作主张给你买书,已经不是第一次啦。这个星期天,你想买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可是你妈偏不给你买。你妈还拽着你的手,偏要拉你去“买作文”……

一旁喝茶的同学哈哈大笑起来:“买作文!作文还能买呀?”

◆(气恼地)笑什么笑!我妈买的是《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可是你已经有好几本“优秀作文选”了,而且都是你妈买的。

◆(嘟囔着)……我妈给我买书,就像完成任务似的。数学呀,外语呀,她又不懂,她只知道买“优秀作文”。随随便便地买了一本后,就说:“书我可是给你买了,下一次作文写不好,可别怪我没给你买书!”

赵飞飞呀,我告诉你,像这样“完成任务似的”家长,也不是你妈妈一个人。他们只知道给孩子买一些他们也不懂的学习辅导书籍。就像给农作物施肥,他们只知道买一袋化肥表示对农作物的关心,至于这些化肥合适不适合,他们就不管了。

◆哇,我成了“农作物”了!

其实,有些所谓的“优秀作文”,是一些老师或者编辑按照“应试”的模式选编的。就是说,能应付考试,能在考试中得高分,就是“优秀作文”了。至于有没有真情实感,是不是自己用心写的,那就不管了。

◆(笑了起来)胖叔叔,我告诉你哦,我们班上有一个调皮生,总是泡在游戏机室里。写作文呢,他就找一本“优秀作文集”来抄。结果……

结果还得了高分,还得了老师的表扬……

◆还有!还有!

我知道,结果还作为“优秀作文”,被你们的老师推荐到报纸上发表了。最后,还被编进一本“优秀作文集”中去了,对不对?

◆(大笑)哈哈!太对了!我妈妈给我买的一本“优秀作文集”中,就有这篇抄来的“优秀作文”!

一旁喝茶的同学也笑着说,照抄“优秀作文”,或者稍微改动一下原文,这样的事多着呢。有的老师明明知道,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成绩”上去了,也就不管了。

(长长叹了一口气)唉,你说这样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吗?最可怕的是,这些“优秀作文”都有一个模式,就是在作文中安放一个“光芒四射”的中心思想,有的同学把这叫做“安电灯泡”……

茶座的同学们大笑,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对!对!”

“不论写什么事,老师都要求‘点题’,就是要我们‘安电灯泡’!”

“芝麻大的一点小事儿,也要‘安’一个100瓦的‘电灯泡’!”

“反正就是说一些大话呗!”

“假话!”

“吹牛!”

“哈哈!”

对呀,这样来要求学生在每一篇作文中都“安”一个“电灯泡”,不是逼着学生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吗?不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吗?

◆可是“优秀作文”中尽是这些“电灯泡”!

你看,你妈妈为你买书,是好心,但是,她也没有想到,胡乱买这些学习辅导书籍,一方面,加重了你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害了你啊。

◆胖叔叔,我想看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你说这样对吗?

怎么不对呢?我从小就喜欢看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我建议大家在课余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有选择地读一些。赵飞飞呀,你回去跟你妈妈说,要想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广泛地阅读报纸、杂志,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倒是一条正路。

◆唉,我妈呀,她不听我的。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跟她说……

◆我有一次说过,我妈问:“那个姓高的是谁?是你们老师吗?”我说不是。我妈说:“不是老师,就别听他的!”

(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那你回去说,是一位姓“胖”的老师说的啦。

◆哼,我妈才不会上你的当。我妈就很胖,人家都笑着说她姓“胖”呢。

(一下呆住了)哦,原来你妈也姓“胖”啊?……

胖叔叔语录

◆现在的家长也真是的,他们只知道给孩子买一些他们也不懂的学习辅导书籍,就像给农作物施肥,他们只知道买一袋化肥表示对农作物的关心,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这些化肥合适合不适合,他们就不管了。

篇4:买新书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买新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连除和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本学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知道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用三个环节处理这个问题,首先采用看图找信息、根据信息提问、读题、找关键句子等过程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上;其次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汇报思路想法,教师点拨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很多有关应用题的问题,如:比多比少问题、连乘法问题等;也曾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有关计算。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最大的困难不是计算的问题,而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学生由于个性的影响,遇到解决问题的题型,个别学生没有搞清题意就着急动手计算;再有部分学生不分析数量关系,因此理解题意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运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管理图书室的刘老师在整理图书时,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板书:“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根据这几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适时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刚才的问题完整的描述一遍。

(先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题目。)

4、师: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有思路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5、汇报:找不同的写法到黑板板书。

(1)200÷2=100(本);100÷4=25(本)。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请结合这道题的信息,给大家讲讲。

(2)200÷2÷4=100÷4=25(本)。

师:这样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1)这种想法一样吗?

(学生仔细观察两种算式的写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这种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第一种方法(一)。

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连除的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

(3)2×4=8(层);200÷8 =25(本)。

师:这样列式的同学请起立。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200÷(2×4)=200÷8 =25(本)

师:观察综合算式,思考: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必须先算2个书架有多少层,如果不加小括号,就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就不符合题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除混合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这两种算式的思路也是一样的,就叫第二种方法(二)。

师: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样不一样,分别先求什么?

师:观察两种思路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

[在此环节采用让同学互问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解决问题的办法,澄清模糊的认识,进而达到解决的目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

6、练一练:1题

要求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反馈。

问题二:看完书我们得运动运动了。(练一练2题)

1、学生自己读题目,理解题意。

2、这道题中,哪句话你不明白?(请理解题意的学生讲讲他自己的理解。)

3、师:那你能不能解决?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吧。(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4、汇报: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师:谁和他的思路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怎么列算式?

三、小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

四、习题设计

在“亚东会”来临之际,学校把做240朵花的任务,交给了三年级的2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做多少朵花?

篇5:三年级数学《买新书》教学反思

在三(3)班教学这一内容时,课前的口算复习完之后,问题情境导入: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算出平均每个书架放了多少本书吗?课本配有实物图,在课件上出同样设计出实物图。我的设计是先让孩子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黑板展示讲解自己的解法。当然这节课的另一目标就是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当任务布置完后,我开始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视他们解答的情况。让人欣慰的是全班没有一个人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而且大家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只有一个后劲生在做的时候,出现了偏差,但他也知道用“200÷2”先求出每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学生做完后,顺理成章的我让学生上黑板展示讲解,而且讲得也非常好。看来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下午第二节课到三(4)班后,却出现了另一种状况,而且反差较大。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导入问题,布置任务。然后我同样下到学生中去巡视。这不看还以为如三班一样,真是一看吓一跳。好几个学生不知道如何动笔,等时间长了一会儿,我再次走到几个后劲生的旁边看了看。有些答案真让人生气:200÷2×4=400(本)、200×2÷4=100(本),甚至还出现了加法的算式,真是有些离谱。两个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绩是有差异的,这在之前我是知道的,但是没有想到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反映出这么大的差别。我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方法能够缩小两个班的差距呢?

这让我联想到了两个班的语文学习了。三班一直是由语文老师作为班主任,而四班在我接手之前一直是数学老师作为班主任的,难道与这个有关系。解决问题肯定是需要理解题目的意思,而学生审题的能力,直接与他领悟句子的能力是很大的关系的。可是我们数学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注重了审题的习惯了呀?这与孩子的阅读语文能力有关吗?我隐约觉得还是有影响的。

那有什么方法缩小这个差距呢?除了让他们加强语文阅读能力之外,在数学教学中,我能用什么方法能提高四班孩子的审题能力呢?当然,碰到四班的这种情况,我肯定是要转变教学设计了。后来,我引导四班的孩子,理了一遍的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多用了些时间,让学生想办法能不能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后来用简易的书架表示这个图形后,一个学生上黑板展示讲解后,那些不明白的孩子,这才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了。看来四班的孩子在抽象事物的理解上不及三班,那么今后的教学中还真要区别教学了。

而让我在今天教学中收获的另一个就是“直观图形”对孩子审题的重要性。下午那节课在出现了那样的情况后,我为什么想到突然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更多地缘于上午在三班时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上黑板利用直观地演示,将很多的学生给“征服”了。在三班教授完新课后,课堂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泳道有多长?这个问题如果不认真理解“来回”这个词语,那么肯定会出错的。果不其然,三班的孩子都认为非常简单:100÷2=50(米)。在我的统计下,仅有六七个学生不是这样做的。其中有个孩子很着急的想上黑板给其他同学展示,他在先是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看上去平行的线,然后假设是泳道,结合题中的“来回”他把问题讲得清楚明白,其他学生一听就明白了,不由自主给了他掌声。这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题目,但题目中的两个数据极易诱导学生发生错误,但是上黑板的那个孩子用一个图形就把那么多坚持自己道理的、不清楚的学生给扭转了他们的思维,可见这个图形在这里的辅助作用可真大!所以在下午四班的教学中,出现了那个差异后,我想到了直观的图形表示,同样带来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一个过程,让我感受到直观图形的演示,给孩子的认知和理解上能带来较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思维不是很强的学生,他就是一种“眼见为实”的思维方式。不然他是不会理解的,这时有效地图形表示,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与哥哥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下一篇:留固镇成人教育学校情况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