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导游词

2024-06-24

少林寺的导游词(精选6篇)

篇1:少林寺的导游词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掌管僧人和执事僧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如今我们起首看到的是:山门:山门便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天子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空门的气派,又意味着镇邪与祥瑞,山门外两侧另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各人看,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端庄山门喜看世间灿烂照,笑哈哈迎来人祝愿极乐无量”。山门殿佛龛背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掩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宁静。我们看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纪录着寺院的兴衰状态,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讨代价,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合计有碑刻108通。

天王殿我们如今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好友三废弃。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世。人们凭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天子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扬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天子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反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叙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根据。

篇2:少林寺的导游词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叙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反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下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应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表现了三教合流的紧张头脑。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绝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东西两厢辨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欢迎来宾的场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方丈僧(也便是方丈)起居、生存、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玄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环境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辨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天子御题。提及达摩亭另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释教经典纪录:达摩离开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客气向达摩讨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悲观。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摒挡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经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如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 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仍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徒弟教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

篇3:MBA治下的少林寺

1月24日下午4时30分, 原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微博宣布:“我皈依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永信大和尚为我起法名延舍, 特意举办仪式, 异常庄严。茶叙近五小时。”该微博同时还配发了三张图片:侯小强与释永信并排站立合影;侯小强面对释永信跪拜;侯小强双手合十站立, 周围多位僧人正在举行法事活动。

面对数万网友的关切, 当晚10时04分, 侯小强通过微博解释了自己皈依佛门的缘由:“1、是皈依, 不是出家。2、舍得的舍。3、和释永信投缘。21年前接触佛法, 阅人无数。永信大和尚通达智慧。我不管他人, 只追随自己的内心。”

商界名流皈依少林, 再次让人们把目光聚焦于这所千年古刹。

少林寺, 世界著名佛教寺院, 少林武术发源地。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 (公元495年) , 地处中原腹地, 交通发达, 与都城洛阳隔山相望。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 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之后, 少林寺就像圣地一样, 成为参禅礼佛的最佳去处。

传承千年之后, 尤其是商业化大潮异军突起后, 少林寺也拥有了多重功能, 既可以参禅, 也可以赚钱;少林住持既是法师, 也是CEO。

少林的经商史虽然短暂, 然而也像它传承的千年的经书一样异彩纷呈。商业化、世俗化是这本书的基调:少林寺不仅可以参禅习武, 还可以作为休闲度假区;少林和尚在皈依三宝后不仅斩不断红尘, 不仅忙碌的穿梭在世俗纷扰之中, 还可以做投资者, 比如重建飞机场;经书成了有少林商标的商品, 一本秘籍9999元就可以拿到, 甚至一柱香都需要6000元, 俨然的“高香”。

少林经商史的背面是弘扬少林文化, 护卫少林品牌, 是“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传播方法, 推广传统中国文化”, 信誓旦旦。

红尘中修行

佛家一直有四大皆空的说法, 修行者应该去除贪嗔痴, 才能得大自在。金庸笔下的历代少林方丈无一不是这样的人, 不看得失, 不执因果, 不惹红尘。

直到十年前, 释永信法师升座成为少林寺方丈, 开始了一段全新修行的历程。只不过, 这历程与自在无缘, 与红尘有染。

争夺少林商标, 使其在纷纷扰扰的商业竞争中独占鳌头;拆掉少林周围建筑, 让少林寺的古色古香更具魅力;申请世界遗产, 让古朴的少林多了一丝国际范儿;进行“功夫之星”海选, 让神秘的少林武术一次次在聚光灯下展示在世人面前。此外, 这位披着鲜红袈裟的大和尚还时不时与国外政要谈禅论道, 与世界小姐讨论佛学, 甚至评论世界杯, 极具创造性的把武术和运动有机的联合到一起。如若不是那一身行头, 你甚至会觉得他不是一位法师而是一名顶级的营销大师, 他成功的把带有少林二字的企业文化拓广到了世界各地, 少林CEO所到之处恰好佛光普照。

少林寺俨然成公司了吧?要不怎么会在地球的另一面有分寺呢?怎么会有CEO忙着四处旅行, 周游世界, 参与策划商业活动?没错, 在路上, 成为了少林公司CEO的常态, 一年之中多在飞机上度过, 而且还配有专职司机;与他交往多是媒体上最常见的人, 每次合影都仿佛一次别有格调的混搭, 惊艳而诡异。

很多人都固执的认为, 如果大法师不出家而从事真正意义的商业, 或许能成为柳传志、马云第二;从政的话, 想必也是紫绶金章, 炙手可热。

终于, 这位披着袈裟在红尘中修行的CEO成了非议的对象。

一炷香6000元, 最高甚至10万元, 什么样的香什么样的宏愿可以达到这样的价格?究竟是礼佛还是借礼佛之名敛财?身处极乐世界的佛陀们要世俗的钱何用?

少林用来练功参禅的禅台、护具、禅香成为了带有少林制造的商品, 不仅在市场中流通, 甚至还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高仿替代品, 风头之盛, 一时无两。

曾经在武侠小说、武侠电影电视中出现的72绝技、秘笈等开始大量印刷, 武侠爱好者很早很早那个江湖梦开始看见曙光, 飞檐走壁徒手碎石不再是奢望。不仅如此, 少林公司还紧跟时代节奏, 把这些独有的商品放到了网上去销售。泛黄的古籍一点点开始变色, 直至面目全非, 是发扬还是糟蹋?

新出的大众途锐成为了少林住持的专用座驾, 内饰豪华, 价格不菲;大和尚的手机是时下的流行机型, 手机尾号是6688, 时尚而威武。佛家的苦行被演绎成乐行, 清净的佛在红尘中无处安身, 春风得意, 养尊处优, 这也算修行吗?

商业治寺成为正反两极, 出世还是避世一次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是中兴还是堕落, 人们各执一词。

其实, 所谓红尘中修行是由万嗔到一嗔, 由微嗔到无嗔, 是见惯了灯红酒绿、珠光宝气而依旧不动如山的过程, 比之只在庙里参禅礼佛要艰难得多。置身红尘, 是一种磨练, 是对信仰的坚持。

避世还是出世?

释永信在《禅露集》中有这样的观点:“佛教不避世, 佛教如果避世, 早就自取灭亡了。”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来治理少林寺,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 寺院既然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那么就可以在管理中引入企业机制。他认为, 全球化的浪潮不仅是商业上的, 还是文化上的, 少林寺想要继续保持影响力, 就必须有所革新。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 无愧于民族。

所以, 在出世和避世之间, 他选择了出世。

佛教是避世还是出世用时代眼光来看仿佛是一个难题, 选择避世, 无法发扬光大;选择出世, 有违佛门清净无为的精神, 咋一看, 无论怎样选择都很尴尬, 其实不然。

达摩大师生于印度, 为了传道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与梁武帝面谈不契, 继而一苇渡江, 再度背上, 定居于洛阳继续传道。当时佛门俊才如林, 有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二人妒忌达摩祖师的学问进而百般加害, 前后下毒共六次, 大师在觅得传人之后不在自救毅然圆寂。此后, 禅宗成为了影响中国佛教深的教派, 达摩大师也被尊为禅宗第一人。

弘一法师, 原名李叔同, 年少时期风流倜傥, 鲜衣怒马。39岁时在虎跑寺拜了悟和尚为师, 此后苦心修炼, 终成一代大师。他苦心向佛, 过午不食, 精研律学, 弘扬佛法, 普渡众生出苦海, 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佛教所谓的出世, 不是游走与灯红酒绿, 不是陶醉于纸醉金迷, 而是发善心, 行善事。笔者认为, 社会无论发展到何种阶段, 信仰和追求终究会如同真理的一样不会泯灭, 比如行善积德, 比如普度众生。

多种善因, 必得善果, 无论何时何地。千年古刹少林寺走到今天, 传承下来的不是红砖白瓦上岁月痕迹, 更非武功秘籍, 而是一种精神, 只要这种精神在, 何论出世与避世?

电影《少林寺》中主持因卫道而身死, 所有房舍被付之一炬, 千名僧侣无家可归, 蹒跚在逶迤的山路上, 其中一人道:少林寺没了, 一位年长者回答他:少林还在, 在我们心里。此言得之, 世俗的佛像可以被摧毁, 但心中的信仰却是不死不灭的, 而且终将流传。

MBA和永信大师

如古代高僧讲经一般, 拥有MBA身份的永信大师自然要著书立说, 把辩才无碍, 诵读无双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禅露集》承担了这个任务。

释永信在《禅露集》开题里这样说道:佛说了些什么?容易理解吗?我告诉大家, 佛所发现的人生真理, 非常的简单, 甚至简单到我说出来大家都不敢相信。书上说, 佛悟道后, 不想也不愿把自己悟到的真理传授给别人, 怕被别人耻笑。佛所悟的真理, 以及49年说法传道的内容, 其核心就是五个字:别胡思乱想。佛经上说, 人身难得。世俗人生尽管没有意义, 但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时间, 却是很珍贵的, 我们通过学佛, 通过努力修行, 可以过上与世俗生活方式有别的另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那就是成佛。

如此辩诵, 实在不敢苟同。“别胡思乱想”, 就是当年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悟出的道吗?

修行要出家, 隔断红尘, 在庙里打坐、诵经去除心魔, 忘掉七情六欲, 解除烦恼, 达到内心的圆满境界是所谓的解脱道,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别胡思乱想, 以清净无为而乐。然而一直以来, 佛教就有大乘和小乘之分, 修行也有解脱道和菩提道之分, 隐隐相对儒家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少林作为禅宗祖庭, 奉行的一直是菩提道, 发宏源, 以大慈悲心修道, 济世行善, 乐善好施, 行在言之外, 所以才有顿悟一说。别胡思乱想的解释, 可谓南辕北辙。

此外, 释永信在书中强化“佛教一定要信”的观点。他在《信佛与懂佛》一文中说:在寺院里或出门在外, 经常会有居士或朋友带人见我, 说:永信师, 这是谁谁, 很信佛, 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我听了就满心喜欢。但也经常会遇到另一种情形:永信师, 这是谁谁, 他对佛教很有研究。这时候, 我一般都要问对方:你信佛么?我认为, 佛教最根本的一条, 就是要起信。要一心一意信, 不能三心二意信, 想起来才信一下, 那是不行的。

看完这段文字, 第一感觉事信佛很难。信佛难吗?众生皆佛, 立地成佛, 其实不难, 一心向善就是佛, 好人好事就是佛。佛和众生的区别在于悟, 佛是觉悟了的终生, 而终生是未觉悟的佛。一个坚持真理对宇宙人生的有透彻觉悟的人, 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自然心中有佛, 莫非此佛非彼佛?

真正的信佛不是把佛奉为神明, 不是为信而信, 否则难免有叶公好龙的嫌疑, 始终把信与不信作为出发点, 岂不是执迷不悟?

古时, 禅宗五祖弘忍集合门人, 要大家作一首偈, 察看各人的见地, 以便付法。神秀写偈曰: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六祖的偈语为: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高下立判。

所谓礼佛应该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应该是把佛说的道理用来修身, 用来处事, 如此, 佛自然在心中。

读完一本《禅露集》, 总感觉通而不透, 学问首先讲逻辑, 逻辑贯通自然让人掩卷沉思, 之后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所谓的大德高僧, 流芳百世的都不会是赚钱本领, 而是高山仰止的道德风范。《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聪明绝顶, 前半生执着于名利, 纵横捭阖, 无人能当, 但是作为一代高僧被人铭记的却是枯井悟到之后的所作所为。以身作则, 积德行善, 净化终生的心灵其实比赚钱的功德要高的多。佛教的传承最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 而不是一味彰显少林品牌。花大力去推广品牌而不践行佛理, 不仅顾此失彼, 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毕竟, 很多东西是无价的。

MBA治寺之后, 少林开始走样, 随着一系列现代企业理念的实施, 少林寺成为了贩卖宗教贩卖信仰的企业集团, 青灯古佛只是这家企业的一个装饰。我们充分认可释永信的商业才华, 品牌建设及推广能力, 杰出的公关能力、营销能力, 虽然这些能力都与礼佛无关。

少林寺想要生存想在新时代宗教发展中独树一帜无可厚非, 采取的方式却值得商榷。从烧高价香到免费赠送陷阱, 俨然一副黑心企业的样子, 游客被动地变成弱势的消费者, 跟佛光普照下的僧侣讨价还价。一串串醒目的价格单都在提示着世人, 这里跟市场没有分别, 一切物品都明码标价, 施舍、善缘之类的东西只存在于电影和远古的记忆里。

此外, 冷静下来的游客往往会从醒目的价格中看到名不副实, 进而看到两个字:贪欲, 虽然这个词跟神圣、虔诚无关而跟世俗有关。

选秀也好, 申遗也罢, 甚至巡演, 无一不是企业行为, 人们总能看到光鲜亮丽的少林寺, 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企业, 而不是功德, 更不是慈悲。

假如少林寺是一家文化公司, 这样堂而皇之的去盈利自然无可非议, 甚至人们会把这家企业的老总当成马云第二去膜拜。然而事实上少林寺是佛教圣地, 千年以来这里一直被经声佛号所萦绕, 是混沌尘世中的一片净土, 置身于此, 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 心灵深处的安静。这个地方曾有达摩祖师的足迹, 出过慧能这样的高僧, 时刻伴随的应该是声声梵唱, 是直指内心的顿悟, 是拈花一笑般的自在。

此刻, 少林公司更加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 沿着商业化的方向呼啸而去, 车上装满了名利, 诱惑。

产业化经营没有错, 但是不能背离初衷, 比如医院, 救死扶伤才是第一要务, 佛教在产业化之时更不要忘记修行, 种善因才能得善果。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扎根于中华大地的佛教早已跟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 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食粮, 不是用来大肆圈钱。

星云法师创办的佛光大学, 远离台北闹市隐于山林之间, 被誉为“台湾最美的大学”。校园内蜿蜒曲折的景象, 颇似星云法师故乡扬州的园林。校园内非常安静, 醒目的标语牌上是星云法师倡导的校园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佛教信仰在台湾的盛行, 使得整个台湾差不多都变成了“人间佛教”的大道场。“人间佛教”改造了台湾, 升华了台湾人。

台湾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信奉“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不仅从不接受信众的供养, 还将劳动所得捐赠给慈济的事业。2008年底, 证严法师特别提出年终感言与建议, 呼吁台湾社会以“清平致富”精神对抗不景气, 在不景气年代回归平平淡淡、克勤克俭、少欲知足、务实顾本, 生活自然变得富裕, 台湾社会自然能够渡过难关。“为了消费而消费, 只会让心灵越来越空虚, 少欲知足, 生活自然变得富裕。真正的幸福, 就在人人彼此的感恩之中。”

“道心之中有衣食, 衣食之中无道心。”只要有菩提心、有愿心, 有为众生奉献的心, 而后以身作则, 现身说法,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净化人心, 去影响别人的言行, 用爱去感化人, 拯救人, 传递正能量, 才是真正的弘法。

少林经商史的背面是弘扬少林文化, 护卫少林品牌, 是“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传播方法, 推广传统中国文化”, 信誓旦旦

篇4:少林寺的传说

紧那罗王退红巾军

元朝末年,元顺帝昏庸无道,各地义军风起云涌,纷纷揭竿而起。在这个天下大乱的年代,少林寺也受到了农民起义军的冲击。

据说,元至正初年有一位僧人来到少林寺当烧火的和尚。他长得十分丑陋,蓬头、裸背、跣足,整天少言寡语,只是在厨房辛勤劳作,闲暇时则闭目打坐。少林寺中谁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和来历,也没有人注意他。他偶尔手持棍棒操练几下,也没有人注意他练的是什么功夫。

转眼到了至正十一年三月的一天,颍州红巾军的一股突入少林寺抢掠,寺里的僧人措手不及、四散逃走。这时那个平日少言寡语的烧火和尚突然手持长棍跳了出来,他的身体突然变得有数十丈长,朱发靛面,立于山峰之上大叫道:“吾乃紧那罗王也!”红巾军众人望见,惊恐地退走了。

紧那罗神歷来被奉为少林寺的护伽蓝神。有人说这个烧火的和尚就是紧那罗神显灵来保护少林寺的。

锁塔烧蟒

嵩岳寺佛塔高大挺拔、雄伟壮观,却没有塔棚木梯,游人无法登上塔顶。塔棚和木梯哪里去了呢?传说是寺里的和尚放火烧掉了。

据说寺里有个小和尚专管清扫塔房。每次到塔房打扫卫生时,他就会两只脚离开地面徐徐上升,全身升到空中,然后又慢慢地落在地上,一次比一次升得高。小和尚心想,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会得到西天古佛的超度修成正果,自己越升越高,这是佛祖对自己的恩典,到西天去一定是为期不远了。有一天小和尚对他的师父说了这件事,老和尚感到非常惊疑,说:“你在这里升一下让我看看。”但是在老和尚的房里,小和尚又是振臂又是蹬脚,却总是不能离地腾空。于是,小和尚对师父说:“在这儿不行,得在塔房才行。”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打开塔门进去,老和尚在外面观看,果然小和尚两脚慢慢离地越升越高。老和尚仔细观察,发现塔棚门口有一条巨大的黑蟒。老和尚大喝一声,黑蟒缩回了头,小和尚“扑通”一声落在地上。

为了除掉黑蟒避免后患,老和尚急忙把塔门锁上,堆起柴禾烧塔,大黑蟒死于烈火之中,从此以后塔里便没有塔棚了。唐白居易《夜从法王寺下归嵩岳寺》诗云:

可怜狮子座,舁出净名翁。

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

似从忉利下,如过剑门中

双刹夹虚空,缘云一经通。

燕子李三访少林

相传有一轻功很好的人仰慕少林之名,不辞劳苦来到少林寺。这人到寺中参拜佛像之后,要求见识一下少林武功。寺中武僧予以接待,先到方丈室献茶。武僧说道:“施主高姓大名,何方人氏?”“姓李,排行第三,人称李三。”武僧见李三行动轻灵敏捷,暗暗点头。

篇5:介绍河南省少林寺的导游词

大家好(致欢迎辞)

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在我国佛教禅宗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的著名寺院:少林寺。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登封市和少林寺的概况。

由于历史原因该寺曾被毁坏。目前大经堂已基本按原118根柱子的规模修复。现在我们来到杜康大殿,也就是大经堂,这里面积为800平方米,上下两层,规模宏大,令人费解的是,佛教寺院中的两部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也成了这里的重要藏书。大殿两侧有“甘珠尔殿”和“丹珠尔殿”。我们在寺里见到转经人的转经方向和手持转经筒的转轮方向与佛教的方向完全相反,也就是所谓“苯教逆转非佛门之道”之说。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登封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登封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阳城(今告成镇)建都禹都阳城,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代改为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83年起隶属郑州,1994年撤县设市。

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如周公测景台、中岳庙、嵩阳书院、中岳嵩山等。其中嵩山分太室山和少室山两部分,传说为禹王的两个妻子。少室山山势险峻,不易攀登,闻名海内外的少林寺就是因建于少室山的密林之中而得名的。

色果佛殿,里面供的是能仁王管水神,这是佛自己开光的灵验佛像,此外尚有三世诸佛、胜王衮噶仁青等塑像,还有《甘珠尔》、《丹珠尔》经书。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安顿印度高僧沙门跋陀而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它创自北魏,兴于隋唐,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少林寺和尚13人因助战有功,受到李世民的封赏。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很快,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获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元代少林寺“众常两千”,明代是少林寺鼎盛时期。从清朝末年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特别是1928年军阀混战,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主要建筑和寺内珍藏的经黄、文物全部被付诸一炬。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经过整修,焕然一新。上个世纪80年代,影星李连杰在这里拍摄了著名的电影《少林寺》,再加上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近几年来的推广,使少林寺又逐渐恢复了过往的盛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少林寺的山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跟我下车,游览少林寺常住院。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寺门即为少林寺的山门,因佛寺多位于深山之中,所以称山门,又因他们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又称“三门”、“三解脱门”山墙上的禅武两字是对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注解,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退则参禅习武修道行”。

进入山门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欢迎大家的到来“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永无穷”,一幅对联代表了只有平常心,用满面笑容来接待一切大众,才有资格入佛门。来到背后是韦陀菩萨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的佛法僧三宝。

走到甬道上,在东侧是碑廊,少林寺自建寺以来有1511年的历史,在其中的108通石碑中既记载了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的盛世,也有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国、文革的焚毁与劫难,其中在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寺院40余天,烧毁的是地面的建筑,而少林的禅武精神扎根于嵩山,扎根于全国人民的心目中。

请大家随我进入山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栋建筑是天王殿,面前这两尊是警卫佛,传说佛出行有500随从,而主要就是这两位密迹金刚和那罗延金刚,不过人们根据《封神演义》中的戏言和他们的口型,称两位金刚为哼哈二将,少林武僧练功时发出的哼哈的声音就源于此。里面供奉的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光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职责是扶危济困,降福人间。手中的法器代表了风调雨顺,这也代表了封建农业经济下人们最朴实的愿望。

“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现在我们来到了锤谱堂。这里共有4组216个锤谱象,用泥塑木雕形象地展示了少林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绩等内容,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和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瞧大家伙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妨趁热打铁学俩手正宗的少林功夫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他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前方东南角是钟楼,西南角是鼓楼,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僧人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六祖堂在瘗发塔的旁边,建于北宋真宗年间,是为纪念六祖惠能而修建。堂内有座六祖惠能的雕像,为近年所雕,神态安祥,表情中充满了智慧。而在六祖堂前还有一只大木鱼,木鱼为佛教法器之一,刳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扣之作声,鱼头是朝外的。按佛寺里的规定,只有十方丛林才能将鱼头朝外,由此可见光孝寺地位之高。木鱼是和尚们做法事诵经时撞击用的法器。又因为鱼日夜都不会合眼,所以专意用它来警醒众僧,白天黑夜都不要忘记修行,才能“以至于道”。[6]

在钟楼旁边有三通重要的石碑,这一通石碑《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是李世民为表彰僧人协助唐朝平定乱党王世充的战绩,背面是《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说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当年少林寺僧人救出的就是那时的秦王李世民,帮助平定了王世充、王仁则叔侄的叛乱,最后昙宗被任命为大将军,并且还允许少林寺自建兵营筹备五百武僧,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拍摄的依据。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说的是他挂帅出征、重振少林禅宗的公德,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从不同方面分别可以看到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的塑像,巧合的是这三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孔子曾到周国向任柱下史(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的老子学习礼乐,现在周朝都城洛阳有孔子入周问礼处的石碑。而释迦牟尼又比孔子大12岁。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也体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请大家跟我进大雄宝殿参观,大家看,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现实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边为过去佛——东方静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方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在两边还有菩提达摩祖师和被称作少林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的站像,为什么呢?答案就在接下来的参观中。好奇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大殿的柱子下有麒麟的雕像,这代表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走进紧那罗殿,在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持法、护法和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紧那罗在梵文中的意思是佛教天神中的飞天。传说,在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3月26日(在元朝时有一天),红巾军突袭少林,众多的武僧纷纷被打退,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从厨房中跑出一个蓬头垢面的烧火和尚,拿着一根烧火棍,声如吼、动如闪,退敌于一瞬间。之后,自称“紧那罗”飞仙而去。寺僧尊称他为“棍仙”和山门显武第一人。

听完了紧那罗王的故事下面来看一下达摩祖师的历史,随我走进六祖堂,供奉的是六祖拜观音,是初祖达摩、二组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当到五祖弘忍时,时间到了盛唐,禅宗分为南北两派,“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免使惹尘埃。”是北派代表神秀的主张,认为禅宗需要长期不断的修行。而南派的慧能则主张顿悟,认为只要心诚,谁都可以立地成佛,所谓“心外无佛,我既是佛”佛不在尘世,而是在人们的心里。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奠定了他六祖的地位。在西面的山墙上画的是达摩只履西归图。魏宣武帝时南天竺僧人、释迦牟尼的第28代传人菩提达摩渡海三年来到了南梁金陵与梁武帝话不投机,后用一支芦苇渡过长江,北上洛阳后入少林寺面壁九年,首传禅宗。当他去世后有人在旅途中发现了穿一只鞋子的达摩,打开墓室里面只有达摩的一只鞋子。

下面我们来到了寺院的图书馆——藏经阁,在后面是方丈室,当年乾隆皇帝游少林时曾下榻于此。

禅宗到南宋时与儒学结合,在嵩阳书院形成了理学,程门立雪的典故被广为传颂。而在佛教中也有断臂求法的故事。话说当年我们的达摩祖师在少林首传禅宗,学徒众多,其中一个叫神光的洛阳僧人,学法心诚。在下着大雪的一天,神光在方丈室前说:请大和尚传授佛法,普渡众生。当时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没多久神光就成了雪人,达摩说:传法可以,等到什么时候天降红雪,才可以。说时迟那时快,神光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左臂砍去顿时染红了身下的雪,达摩说:慧——可,成了他的法号,也成就了他禅宗二祖的地位。也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主张的体现。从此少林僧人右手行礼、斜披袈裟的由来,建造立雪亭来纪念他学法的诚心。

首先大家集体随我向后转,庙门正额上方浮刻极乐寺”三个一米见方大大字,笔力苍劲浑厚,落款有民国十三年七月南通张謇”字样,张謇是清朝末年江苏南通的最后一科状元,后来下海”办实业,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

来到右侧的文殊殿,里面除了供奉有文殊菩萨外,还有少林寺的镇寺之宝,达摩面壁影石。我们的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入定后小鸟在他的身上搭建鸟窝,他都浑然不知,眉毛脱落形成了一种银眉茶。水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而我们的达摩祖师的影子也可以在上面留下影子。实际上是他的身体透过紫外线的反射和深山中放射性镭光,天长日久影子就刻在了岩石上。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寺院最大的一栋建筑——千佛殿,面阔七间,高20米,神龛上的“法印高提”为乾隆题写。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毗卢佛。在他的背后是大型彩绘“五百罗汉朝毗卢”,神奇的是这些罗汉面部的颜色随时都会变化,每12年就会有一个罗汉的面貌发生变化。

好了,各位朋友,少林寺常住院的游览到此结束,请大家自由参观,半个小时后我们到车上集合。

甘丹寺不仅荟萃了大量建筑与艺术珍品,无论在宗教、政治方面、建筑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在文化太革命期间,由一于混乱,曾残遭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从1980年开始,国家相继拨款予以修建,1987年,第十世**将原藏于该寺的国家特级文物、纯金书写的整套《甘珠尔》经和十六尊者锦缎、唐卡佛像等镇寺之宝,由北京迎请回该寺保管,受到各界群众和寺僧的热烈欢迎。现在甘丹寺已恢复了原有的模式,重新耸立在汪渡尔山。

篇6:少林寺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相聚在一起。我是来自阳光旅行社的导游,姓胡,大家可以称呼我小胡或胡导。我身旁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常年驾驶这类旅游车,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有了他为我们保驾护航,大家可以高枕无忧了。今天的少林之行就由我和王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有需要的地方您尽管提出,我们会竭诚为你们解决,您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预祝大家旅途愉快,也希望大家能游的尽兴,玩的开心。

接下来,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我们现在正行驶在郑少高速上,途经新密、登封,大约90分钟后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的。因其坐落于少室山的密林中,故命名为少林寺。少林寺享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的美称,又因其独特的少林功夫而赢得了“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

少林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现已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少林寺景区主要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旅游景点。

说话间,车已过了新密,到了登封境内。登封因武则天封禅嵩山而得名,公元696年,武则天为纪念其登嵩山封中岳之礼大功告成,将嵩阳县改名登封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94年5月30日撤县建市。登封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可以说“抬脚踢到秦文化,伸手摸住汉砖瓦”。在登封,有禅武的胜地少林寺、道教的第六小洞天中岳庙、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最古老的佛塔北魏嵩岳寺塔,这些都是嵩山古建筑群的代表。

提到嵩山,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山。首先,它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它早在30亿以前,中华故土还沉浸在汪洋大海深处时就横空出世了,而且他又经过多次剧烈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五世同堂”的地质现象,使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代汇聚于一处。其次,他自古就有“奥岳嵩山”、“嵩山天下奥”之称。奥呢?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他地形封闭,空间环境深奥,二是他文物古迹众多,其文化内涵十分深奥。如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那么什么是禅呢?嵩阳书院是理学发源地之一,那么什么又是理学呢?中岳庙的“天中”又是何道理?这些都具有很深奥的内涵。也正是这些深奥的内涵使今年我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十分顺利的通过了申遗,成功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少林寺景区停车场,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在进入少林寺之后呢,我希望大家跟紧团队,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扰了佛门的清净;也不要抽烟,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好了,朋友们,我们在寺内的活动时间是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后在寺院的大门口集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参观游览吧。

景点导游

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群就是少林寺常住院,它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进行佛事的地方,总面积有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大家请看,这就是少林寺常住院的第一进建筑:山门。它是清代建筑,在1975年被翻修过,门额上的“少林寺”三个大字是清代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上面还有“康熙御笔之宝”的方印。山门又作“三门”,寓示佛教中的“三解脱”,佛教认为人有”三毒”,即“贪”、“嗔”、“痴”。贪,就是贪心;嗔,是指心胸狭窄,愤世嫉俗;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太放不开。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理上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

来到山门殿,大家首先看到的就是慈眉善目,整天乐呵呵的大肚弥勒佛了。他袒胸露腹,喜笑颜开,手携布袋席地而坐,一副快乐无比的神态。大家可知道弥勒佛的这一形象来源于我们现实生活里一个叫契此的和尚。据《宋高僧传》记载,契此是五代明州人,也就是今天的宁波。号长汀子。他体态肥胖,大腹便便,常常锡杖上挂着布袋,游走四方化缘,故人们常称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常用杖挑一布袋,走街串巷,遇见物品就乞求,把别人赠与的东西全放进布袋中,却从来没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然而,那布袋又总是空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教佛法,特就把布袋放下。如果不明其意,再问他,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若还不明其意,他就捧腹大笑。传说后梁贞明二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芜下磐石之上,圆寂时留下一谒: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在宋崇宁三年,岳林寺主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后来,大肚弥勒形象就流传开来。从此天下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而且把他尊奉在寺庙的前面,一进建筑山门的地方。大家知道为什么把他供奉在此处吗?在回到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大家另一个问题:在大家看到米勒佛时是否有心情一下子明朗起来的感觉,米勒给我们的正是这种感觉。他除了形象化的代表了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外,更重要的是他带给我们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使本来庄严的寺庙有了欢悦的气氛,对我们的游览欣赏也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大家可多拜拜他,保佑我们以及家人天天开心。

山门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他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接下来,我们即将穿过天王殿来到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它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善男信女拜祖师行善布施的地方。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好了,朋友们,少林寺的讲解就先到这里,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参观,谢谢各位的支持。

(8月1日零时,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我国今年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的内容主要有8处11项,包括观星台、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其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两千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于去年11月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国内预备名录,并且位居35年重点项目之一。)

上一篇:月亮描写的精彩段落下一篇:员工管理规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