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

2024-06-27

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浸没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③初步了解浮力在轮船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体验浮力的广泛存在; ②通过探究理解F浮=G排;

③体验由“实践→理论→实验→实践”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轮船搁浅的实例,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 2.探究式教学。

四、教具和媒体

氢气球、乒乓球、土豆、弹簧秤、阿基米德演示器、水桶、盆子、盐、鸡蛋、饮料桶、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一、设情导入

师:演示实验,乒乓球从水中浮起来,氢气球离开手上升,是什么力使它们上升? 生:浮力。 师:(出示课题:浮力)生活中还有那些受到浮力的物体? 生:(举例)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这儿有两例受浮力的例子(投影图片)这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能受到浮力,那么放入水中要下沉的土豆受不受浮力呢? 生:(思考回答)

师:下面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想想做做: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土豆,再把土豆浸在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

生:(实验、讨论、发现) 师:(归纳发现投影)一切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的大小:弹簧秤两次的读数差;(获得了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换上其它的物体,浮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下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想想做做:

1.在水桶中装大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瓶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瓶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2.将鸡蛋放入清水里,然后不断加盐,观察鸡蛋怎样运动,思考浮力有无变化。 生:(实验、思考、发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 大小与浸没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归纳学生的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师:我们能不能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归结为一个因素呢? 生:质量。

师:质量越大?什么越大? 生:重力。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小组讨论:设计思路、如何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 生:前台展示实验方法。 师:(投影实验设计方案:如果水没有溢出,我们怎样判断塑料块排水的多少?两种设计图,引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分发记录数据表格,说明

1、2分别是浸没、部分浸在) 生:实验。

师生:分析得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师:(过渡)由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发现,物体排开的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下面来做游戏:造“船”比赛,怎样获得最大的浮力? 生:做游戏,获胜小组谈做法。 师:(投影)“轮船搁浅”──谈环保

三、总结深化

1、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新收获? 生:略

2、师生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四、拓展延伸

列举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篇2: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

从新课程“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理念出发。在设计时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测出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设计存的不足也有很多,在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也可再挖掘,以突出浮力与被排开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体积的关系,在过程中应多点及时积极的过程评价。

二、教学过程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

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3、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篇3:统计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

根据问题的不同, 所要采用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但是要建立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基本原则是:采用能够获取“好”的数据的方法。为了获取好的数据,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对于实际背景已有的先验知识。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身高, 先验知识是“年龄之间差别很大”。因此, 最好是根据年龄段学生数的多少按比例抽取样本, 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分层抽样”。可以看到, 统计方法的直观想法是很明显的。如果对于实际背景一无所知, 那么, 一定要随意抽取样本, 这便是“随机抽样”。当然, 也可以用“分层抽样”, 但是要麻烦得多。第二个基本原则是:采用简单的方法。能够基于上述两个原则的方法就是一个“好”方法。我们不要小看第二个原则, 一个好的方法往往能够节省很多调查经费。这就是为什么咨询公司非常欢迎统计学家的原因。

样本实质上就是数据, 但是, 统计学中涉及的数据往往是具有随机性的。还是回到“学生的身高”这个问题上来。在抽样之前, 我们并不可能知道具体数据的大小, 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是随机的;为了讨论出一个好的方法, 我们假想能够得到这些数据, 并且假想这些数据的出现是依据某种规律的, 这种规律就是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我们称之为“概率”。但是, 只有当抽样之后, 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数据, 才能进行实质的计算与分析。这样, 我们所要研究的数据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真实性。为了方便起见, 我们称这样的数据为样本。

基于以上论述结合我校实际做出以下统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静态情境的创设, 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记录数据, 认识简单的条形图和统计表,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2) 能根据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渗透可能性预测的思想。

(3) 在合作, 交流中学会倾听, 尊重别人的意见, 并培养合作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3)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的动物、水果统计图和统计表彩色笔

(4) 教学流程

(1) 课前谈话

T:这节课我们四组来赛赛, 看哪组积极动脑, 积极举手发言。

1创设静态情境, 初步感知统计

a.故事引入激趣。

T: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 将要举行一场跑步比赛, 很多动物都来了, 其中有谁? (小猴、小狗、小免、小松鼠) 它们排得这么乱, 如果想知道它们各来了几只?怎样又对又快的数出来?

学生在此过程中都用到了先分类, 再数数的方法。

b揭示课题。

T:下面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涂小格的方法分别表示出小松鼠, 小猴, 小兔, 小狗的只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教师有意识的巡视, 搜集不同的表示方法展示。

T:像刚才我们先数出每一种动物的只数, 并用涂小格的方法表示出来,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在统计, 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研究统计。 (板课题, 齐读两次)

4创设动态情境, 理解统计的不同方法

d根据需求,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

T:跑步比赛要开始了, 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要到大象那儿报到, 在大象点名之前, 老师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 请你竖起耳朵仔细听, 参加跑步比赛的小动物各有几只, 待会儿告诉大家?

第一次报完:学生记不下来。

T:光用脑袋记不下来, 怎么办? (同桌讨论......汇报)

汇报: (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

S 1:我是用数字来记的。

S 2:我是用打勾来记的。

S3:我是用画三角形来记的。

(如果学生没想到正字)

老师介绍用“正”字来记的方法。

第二次报:学生选取认为方便的方法进行记录。

展示: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的, 结果又是怎样?

学生汇报各种方法。

T:有没统计的结果不一样的? (渗透统计要细心, 统计的数据要准确)

b.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T:虽然统计的方法不一样, 但是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让我们将答案填在这样的表格上。 (学生填统计表......汇报)

再独立填统计图。

T:看着这张统计图, 你能知道什么? (指名)

小结:看来统计图不仅能知道参加跑步的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还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b学以致用。

学了今天的知识, 让我们来解决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T:再过一两个星期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老师准备在我们班开个联欢会, 想买些水果, 怎么买好呢?谁能来帮帮老师? (统计)

小组分工合作。

提要求:选取自己一项最喜欢的, 用上你身边的三份材料, 统计自己组里喜欢的水果。

展示。

T:通过这张统计图, 谁能告诉大家老师怎么买水果呢?

(4) 总结。

T:这节课学了什么?统计在生活中还可以统计什么?

其实老师今天也在统计, 瞧, 你知道哪组表现最好啊? (黑板的四组星星比赛)

假如我们得到了数据, 由于数据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 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整理, 整理的实质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压缩”。根据问题的不同, 压缩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 希望知道学生的平均身高, 称之为“总体均值”。我们可以计算样本的平均数, 然后用样本的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均值。样本平均数就是对于数据的一种压缩方法。当然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比如计算中位数, 或者计算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平均数。那么, 哪一个方法要好一些呢?虽然我刚才谈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使用条件, 但这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对于数据压缩也有一个原则, 就是不能失去我们所要研究问题的信息, 满足这个条件的压缩后的值被称为“充分统计量”。这个原则的数学表达需要借助“条件概率”, 涉及很深的数学。因此, 统计学需要哲学的思考, 也需要严格的数学推理。事实上, 对于总体均值, 上面的三个压缩后的量中只有样本平均数是充分统计量。直观地想, 样本平均数以局部的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 可能要好一些。这是因为, 虽然样本平均数依赖样本的选取也是随机的,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当我们反复取样本计算时, 这些样本平均数应当在总体均值附近摆动。当然, 我们还可以建立其他的准则来判别方法的好坏, 只要这个准则是合理的。

摘要:统计已经成为当今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小学统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的主线应该是, 体现从收集数据到统计推断的全过程, 建立统计直观。

篇4:人教版九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用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探究,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发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

2教材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主要内容是浮力概念的建构以及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力现象,并结合学生已有的力学知识结构,综合应用密度、重力、平衡力、合力和受力分析等知识来展开,因此本堂课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又由于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又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3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2)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观察、交流,了解浮力的存在;(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与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5重点难点

重点:(1)建构浮力的概念;(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6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综合应用了直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突破本堂课的难点,设计了两个相关的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多,实验方法较多,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各小组进讨论,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的优势,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这样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分组实验的成功完成.

7教学仪器

弹簧测力计、细线、圆柱体、小圆柱体、小石块、水、盐水、酒精、小桶、乒乓球(2个)、烧杯(大小各1个)、矿泉水瓶(大小各2个)、跳棋子、溢水杯、口服液瓶、水槽等.

8教学过程

8.1新课引入

活动一:观察对比实验

师生共同分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与放置在水面的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回忆浮力现象,从而引入新课——浮力.

8.2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浮力

活动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挖掘学生生活记忆——直接引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那么,石块、铁钉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说出猜想的原因,强调猜想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初中物理课堂中浮力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找到间接测量浮力的方法.

交流与评估:(1)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2)点明这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活动三:讨论浮力的方向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概念.

第二部分:阿基米德原理

活动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提出问题:有些物体受到的浮力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那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猜想与假设:设计一个小船载重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难点:如何测量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F浮? 如何测量此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收集数据: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F浮=G排;点明这是阿基米德原理.

8.3课堂练习(略)

9设计特色

特色1: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设计课堂架构

特色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本堂课共设计了16个问题,提问学生达35人次,组织学生讨论6次,交流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2次,交流学习经验1次,课堂演示实验3个,学生分组实验2个,学生设计及实施的实验方案6个,课后小制作2个,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回忆、观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与交流的思维操作,非常巧妙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了的主体地位,这深刻地展示了教与学的主体关系和辨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的现代物理教学观.

特色3:体现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标理念

篇5: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

长岭县大兴二中 唐铭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及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三、难点: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方法:实验演示、谈话、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对比等、四、教具:

教师:铝块、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槽、乒乓球、去底饮料瓶、水等、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浓盐水、弹簧测力计、铝柱、铝块、空塑料桶等、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出示“死海不死”的故事,提问:“为什么淹不死他们?是神在保护他们吗?”通过故事导入本节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出示浮在水面的船和人,分析受力情况,从而导入浮力,并板书课题“10.1浮力”。

(二)新课教学

1、概念揭示:观察幻灯片“浮力的广泛应用”,师引导生概括概念,符号级单位。

2、浮力的方向:是将一段带有颜色的线将乒乓球与杯底相连接,向杯中注入水,请大家观察细线的现象,再将烧杯倾斜,再次观察细线仍被拉直。结论:浮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板书)

3、板书:施力物体:液(气)体

4、浮力的产生:师问: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也许下面这个实验会给大家以答案。

师演示: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盖拧紧,乒乓球瞬间就浮起。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以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为例,结合图示进一步分析一下。得出结论: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力=F向上—F向下

5、(出示幻灯片)讨论:深入水底的桥墩受到浮力吗?使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6、师提问:乒乓球、木块放在水里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那么会沉入水底的铁块有浮力吗?怎样才能证实,在这里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师边演示边讲解)、测出空气中铝块的重力G; 、将其浸入水中,观察并记录F; 、得出:F浮=G—F(称量法)

7、指一生上前将空塑料桶按入水中,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谈谈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由此你会想到什么问题?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8、师引导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如: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9、学生分组分类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学生分工协作是否合理;如何设计表格;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10、展示数据并归纳结论。此处展示学生的成果,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11、师再归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与液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12、师生共结本节所学内容。

13、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10.1浮力

1、浮力:浸在液(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符号:F浮 单位:N

3、方向:竖直向上

4、施力物体:液(气)体

5、原理: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力=F向上—F向下

篇6: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

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演示: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

同学们,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物体所受重力,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生:可以用手向上托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减小了。

对,那么这时我的手给物体的托力大小怎么计算?托力的方向呢?

生:用物重减去手施加托力后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竖直向上。

除了以上这种方法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之外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可以把物体浸没于水中,这样示数也会减小。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水也同样给了物体一个向上的托力,那么这个托力的大小你会计算吗?方向呢?

这个力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把它称作浮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浮力的概念。

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节日放飞的氢气球会浮在空中;人游泳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鸭子、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潜水艇可以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等事例,你们思考过它们为什么能这样呢?

生:因为它们受到了浮力.师

物体在哪些情况下会受到浮力呢?请大家自己举例子说说.学生踊跃发言:还可以发现,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师

我们下面就来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浮力的产生和方向

1.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教师提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学生结论: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上的类似于人右手对乒乓球的支持力.板书: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探究二:浮力产生的原因.师

下面我们以浸在水中的正方体物块为例进行探究,分析比较浸在水中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

板书: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因此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知识点2

用称重法测浮力、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用称重法测浮力

大家想想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浮力呢?

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实验方案: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F1,再将物体浸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则浮力=F1-F2.教师鼓励学生,并演示实验.教师总结:这种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叫称重法。

2.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我们知道水中的鱼儿可以自由地上浮与下沉,说明它们自身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一定有某种因素可以影响浮力的大小,请大家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图片展示和举例分析来引导学生们猜测:将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死海—液体的密度;煮熟的汤圆个头大—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木块的上浮和铁块的下沉—物体的密度。

学生猜想: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控制变量: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同一物体,同种液体中.图示:

现象: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差相同.分析: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实验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控制变量: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同一物体.图示:

现象:乙、丙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分析:根据F浮=G-F拉,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控制变量:液体的密度相同,同一物体.图示:

现象: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分析:根据F浮=G-F拉,两种情况所受浮力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实验4: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控制变量:物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图示:

现象: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差相同.分析: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板书: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所以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B.只有浸入水中的物体才受到浮力,浮在水面或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

C.空中飞行的篮球最终落回地面,因此篮球飞行时不受浮力

D.游泳时,感觉身体轻飘飘的,那是受到浮力作用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浮力的概念、方向,掌握了用称量法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浮力的实质即浮力产生的原因,还通过演示实验共同探究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我们将在今后的几节课中继续学习浮力。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篇7: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钩码在水中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的过程,绘制并分析“折线图”,引导学生发现“钩码在水中占据的空间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2、通过探究“钩码在水中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并分析“折线图”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绘制折线图、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数据、严谨求实”的科学求证的态度;发展学生探究浮力秘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学生探究“钩码在水中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的过程,绘制、分析“折线图”。

三、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分析“折线图”得出“钩码在水中占据的空间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引出探究的问题

1、谈话:通过上节课研究,我们知道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一个来自水的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作浮力。

2、幻灯片演示:先出示在空气中挂在测力计上的钩码图,并读出测力计所显示的数值,然后出示钩码放入水中图片,读数,请学生说一说“你认为钩码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怎样算?”并询问:你同意这种算法吗?

3、解释:我们可以将“下沉钩码所受水浮力的大小”用“空气中测力计读数”—“进入水中测力计读数”的差值来表示。

4、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求浮力的方法来研究下沉钩码所受的浮力还有哪些秘密。

(二)探究新知

1、演示钩码入水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猜想。

(1)演示、猜想:出示一个钩码、小水杯,当钩码在下沉的过程中,你认为它受到的浮力有没有变化?如果有,会有什么变化?(2)用折线图记录学生的猜想并理解折线图各要素的关系及意义。

讲解:“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你能把你的猜想用折线图展示出来吗?”(先认识图)请一个孩子语言描述他的猜想,教师绘图演示。介绍表单上横、竖坐标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让孩子来猜想如果用具体数据绘成折线图的方式如何表示。让孩子边说教师边描点连线,注明颜色表示的图例,再说一说这个折线图的趋势表示什么,为什么这样猜想。然后各组孩子小组讨论,在表单1上画出猜想。

过渡谈话:钩码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的过程是不是像同学们猜想的这样呢?我们还得经过亲身实验验证才可能得出结论。

2、组织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1)组织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谈话:为了研究钩码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变化,我们都需要知道什么?(空气中钩码测力计读数,钩码进入水中不同深度测力计读数。)

A、对照实验表格,简单说一说实验方法。(按记录单要求分别测量记录钩码在空气中,入水不同深度:1cm到5.5cm完全进入水中,到继续下沉到水下9cm,显示测力计的读数)。

B、课件出示注意事项:说一说,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用移动铁架台高度来控制钩码入水深度,等测力计停稳再读数,入水深度以钩码上的刻度为准,严格控制入水深度。要求学生把看到的数据如实地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格,说一说浮力求法等。

C、组织分工:想一想:为了完成好这次实验,我们应该怎样分工合作?(明确一人移动铁架控制入水高度,一人读测力计读数,一人读入水深度,发令何时移动钩码、何时停,一人负责记录等。)

实验要求:(出示记录表单)先计算出不同高度所受到的浮力。完成的组把实际测量出的浮力汇成折线图,用另一种颜色笔表示,可以尝试对折线图进行分析写在折线图下方。

(2)组织学生实验,获取数据

此时,对孩子出现操作不够规范的及时给予指正帮助。如:孩子在升降铁架台时可能造成钩码碰壁引起实验数值不准确,则马上提醒学生正确操作方法。又如:有的孩子出现读数问题,造成数据出现较大差异,完全入水后数据完全不同。针对策略:立即提示学生再做几次,大家一起来读数,看是刚才这样吗?期望让学生发能现错误并马上纠正过来。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绘制折线图,尝试进行分析。

(1)教师提出要求:停下手中的实验材料,放回原处,用三分钟时间把没有绘制的折线图绘制完,并尝试把验证结果与猜想进行对比分析。

要求:对照猜想与验证折线图,分析和猜想一样吗?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2)学生整理数据

为避免孩子把测力计读数直接绘成和浮力相反的图,教师则提示孩子观察原始数据:你们绘制的是浮力折线吗?„„

4、组织学生分析折线图

(1)提问:对照猜想与验证折线图,汇报:你的验证结果和猜想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由各组共同发现梳理出

钩码由水面到完全进入水中,浮力增大;完全进入水中,浮力不变

(2)讨论思考:何你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由水面到完全进入水中,浮力增大,而完全进入水中后,浮力不变呢?回忆你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什么?

(3)学生思考发言。课前预设方案有三:

如果学生认为和水的多少有关,可以给一大盆水简单验证一下。如果学生认为和钩码重量有关系,则让学生自己辩驳,认识到钩码重量不变。如果学生认为和更深有关系,则向水桶倒入更多的水,让孩子观察测力计读数是否有变化。

(三)活动:想办法让橡皮泥在水面浮起来(随机)

1、出示材料:橡皮泥

研究问题:根据今天研究,这块橡皮泥沉在水下了,那它有可能在水面上浮起来呢?各小组讨论。有时间可以动手试一试,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板书设计 浮力

占据水中空间越大,浮力越大

钩码

篇8: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反思

一、要多深入研究教材,掌控好新教材的“度”

新教材的教学中“度”难以把握,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包括两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选修模块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而老教材的编排是一步到位。在新的知识体系里,必修模块具有化学基础知识普及性、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延伸不深入的特点,很多知识的拓展留给选修模块来完成。

探究和研究是新教材的特点,其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启迪突出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因此造成理论知识比较少,课本中只提供了基本知识框架,而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必须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完成,这对教师整合、处理教材内容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添补哪些知识,补充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严格忠实于教材,什么都不补充,可以教得很轻松,但会造成容量不够,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困难;若凭借自己的高考复习经验大量进行补充,这将会造成课堂容量大,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

例如:在“物质的量”的教学中,我就是严格忠实于教材,结果造成学生解题困难,无法解决配套练习上的习题。只好在后续教学中又加以必要的增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很被动,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我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又完不成教学任务……经过不断摸索,我觉得,对“度”的把握,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好的一环。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高一年级教学应该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准绳,适当添加部分内容,切不可“一步到位”。

二、要多研究探索,寻求最佳教法

新课改要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构建一个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物质及其变化现象为切入点并在化学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的化学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化学备课小组经常交流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每节课四位老师多方面查找资料,以学校“三三五”导学案为模式编写好导学案,科任老师再根据所带班级进行微调、二次备课后再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探究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判断和鉴赏能力得以训练,科学素养得到提高。例如:必修一“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教学中,我设计从铁元素与人体健康入手,介绍铁及其化合物,再复习引入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概念,最后延伸至分析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这样师生共同探究有关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技能间的转化,并将探究的结果加以整合,及时矫正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此模式优点为:提供了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环境,创设了融洽的教学氛围,实现了提高科学素养的目标,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要充分挖掘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要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知识技能基础和学习动机,既要了解学生智力因素,还要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习惯及态度、情感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情感需求、性格心理特点等。在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为了解:高一年级新生主要特点是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自我表现欲望高。但是有一点制约因素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化学学习的要求相对较低,很多的知识点就是了解而已,因此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是特别扎实,经常出现表达概念不清或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都模糊不清、一知半解。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仍然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点。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同时一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轻视化学的学习,觉得化学是非常简单容易的学科,没有真正在化学学习中做深入的思考与练习,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来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我们要不时贯穿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认识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要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重在理解,贵在记忆,细微处见功夫”的学习态度。

篇9:人教版浮力教学设计

关键词:浮力;教学设计;教学思考

一、教材特征

该章节主要可分为三节,首先以浮力概念及大小因素为教学重要内容对浮力产生的具体原因予以分析总结,后在此教学基础上对物体浮沉基础条件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予以探究。

该章节教材具有综合性及理论性特征。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浮力的研究需依托于力、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液体压强的基础概念之上,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相关浮力内涵以及其综合性质的研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理论性特征主要是指该章节所需掌握及可有效应用的理论性知识较多,其中浮力产生原因等主要是在抽象物理模型基础上实现,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及概括总结能力,可有效地应用数学工具,但大多学生在“浮力”知识点学习中,特别是在抽象物理模型等学习中具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主要对“浮力”章节相关教学内容予以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实现。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实施前

(1)设计理念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是对各类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予以分析,后针对此实现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在教学项目中将不同内容予以连接,结合情境设计相关任务,并在任务合理基础上使学生围绕任务予以相关知识点探究。以乒乓球及小石块为主要研究工具,首先可通过漂浮乒乓球使学生产生疑问,认识浮体,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浮力”的基本定义,后以沉于水底的小石块为例,引导学生实现对相关实验的设计及认知,引出空气浮力,最后得知浮力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分析及思考。

(2)教学目标

在教授过程中,主要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实验工具,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及认知基础上树立探究意识,找寻科学规律。在本次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验过程主要使学生清楚生活中的浮体类型,掌握基础性浮力定义、施力物体及方向,明白液体表面、内部以及空气均存在浮力,知晓不同物体、不同类型的浮力成因;后在实验教学期间及教学后使学生动手自行操作,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与浮力相关的现象,留心生活,提升观察能力,促进学习兴趣增长。

(3)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浮力”课程授课之前,学生已在之前的教学中掌握力的概念、作用以及测量,同时掌握压力、压强等力学基础知识,学生在本次课程学习及设计研究中便可应用。其次,学生在学习浮力相关课程时,需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及理解能力,可在理论知识及思维理解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点的分析及扩充。再次,学生均已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基础探究方法,可在本次教学中予以合理应用。最后,初中八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生活探知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解基础,因此在本次研究中,结合生活现象向学生予以浮力等知识的介绍及讲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提前准备好小石块、乒乓球、塑料泡沫、曲别针、水槽、水等,后将小石块、乒乓球、塑料泡沫、曲别针一起投入水槽,让学生认真观察各个物体,看其会发生哪些现象。

(2)深入引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水槽,看哪些物体浮于水面,并让学生比赛看谁所观察并说出的物体类别多。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向学生提示,并告知学生漂浮在水面上或其他液体中的物体均称为浮体。在此期间,教师可向学生以江河湖泊中的船舶为例进行分析,将湖泊中的船舶作为浮体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船舶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树立课程研究意识。

(3)感知浮力

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观察并延伸的塑料瓶、乒乓球及小木块等进行引导分析,后向学生介绍水面漂浮的物体均为浮体并向学生提问浮体漂浮于液面的原因。学生可分组并将乒乓球向下按,感知球对于手部的作用力,引导学生感知力的方向及大小(预设:乒乓球受上托力,力在未浸没前越往下力越大),松手,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研究力的方向特征(初步:竖直向上跳出);后将水槽倾斜,重复上述操作,得出结论。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乒乓球是否都是竖直向上跳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予以回答,教师可给予不确定答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予以证实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结论整合:浮力指漂浮于液面物体受液体垂直向上的托力,浮力施力物体为液体。在实验中,乒乓球越往下按其浮力越大,在往下按的过程中乒乓球逐渐取代原有水的空间,越往下,水排开面积越大,浮力越大。

(4)浸没水中物体浮力

提问:沉在水底的小石块会不会受到浮力?

实验:细线、弹簧秤挂重物,显示示数,若向上手托,数字减少。

讨论:学生可结合实验进行讨论,上台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并询问有无其他方案。

总结:浸在水中的物体均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5)气体浮力

提问:气体是否存在浮力?氢气球为什么可以向上飘,原因有哪些?

学生根据上述研究可答:受到浮力,而气球在空中也会受到相应的浮力。

提问:若自由释放下端附有勾码的氢气球,学生可发现什么?

学生:勾码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氢气球可保持平衡,而其竖直向上的托力便是浮力。

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

(6)浮力产生原因

实验:将一个乒乓球放置于自制漏斗并向内倒水,水由漏斗下流出,后将漏斗口堵住,观测两次此操作现象的差异。

结果:乒乓球前后具不同运动状态,结合液体压强分析可知上下表面压力差便是浮力。

3.教学反思

首先,在课程引入过程中大多会以故事或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予以课程讲解,使学生更易了解相关概念及内涵,而在故事选择中,教师需注意对典型及代表性强的事例进行选择,且仅可选择一个,避免事例的分散性导致课程主题的削弱。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话语的凝练,对于无意义的话语可选择尽量不说,在课程教授时,需提前写好详细的课程教学内容,避免课程教学杂乱无章现象的出现。

再次,教师还应注重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选择合理的、新型的实验操作方法向学生展示,使之发挥更加明显的实验效果。如可将多媒体视频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向学生予以课堂现实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资源的高效性利用,挖掘课堂资源,合理组织应用形式,充分发挥效用。

最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对重点知识的教学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在实验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一起实验、一起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凡生.基于学生理解情况研究的浮力教学设计[J].贺州学院学报,2011(3):93-95.

[2]露森.关于初中“浮力”典型相异构想的教学设计[J].学苑教育,2012(17):52-53.

[3]吴建兵.“做中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之路——关于《浮力》实验教学设计的课例反思[J].中学物理,2012(24):7-8.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下一篇:安全监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