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

2024-06-28

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精选12篇)

篇1: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二物理第九章“力和运动”的第二节,是在学习力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力和运动”的初步知识,同时也是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以后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

本节教材特点是:

首先,是从抽象的“惯性”概念建立入手,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分析、推理和演绎,得出惯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个有趣的实验和生活中惯性事例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同时学会应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这既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惯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惯性现象的兴趣,培养其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其次,特别安排了惯性现象的危害。这部分内容主要联系了跟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通事故问题,还介绍了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注意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这样的编排突出了《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了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注意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着重“STS”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既提高了对物理问题的认知水平,又让学生感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另外,本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学生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力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后面“二力平衡条件”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本节需要达成“三个方面目标”:

l 知识与技能目标:即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且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性质。

l 过程与方法目标:即知道惯性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会利用特定的思维程序解释生活中惯性现象。

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惯性现象的兴趣,积极参与惯性现象的讨论,并对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引起关注。

重点是:对惯性的理解。因为学生常常把惯性跟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相联系,对理解惯性产生了一定的思维障碍,教学中要强调“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跟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以及怎样运动都无关。

难点是: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因为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同步,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知识的单向传授和接受式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较为欠缺,同时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相对贫乏,导致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本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精心教给学生分析和解释“惯性”现象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多列举和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

初中物理说课稿-(浮力),标签: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初中物理说课视频,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执教的对象是初二(2)班。该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参次不齐,客观上该班学生学习能力“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既有学习能力强,思维反映快的学生,约20%,又物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约30%。总体而言,该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较高,能感觉物理有趣,有学习物理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惯性现象又比较抽象,若一味采用简单的讲授和单向灌输,本课的达标会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本节课应当有所调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切入口,逐步展开教学。

四、教法选择

本课的课堂教学策略是:采用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实施“课内分层递进,分类指导”。

教学方法是:将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演示实验相结合,讨论和说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打算下发“导学提纲”,让学生课前预习本节,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惯性,惯性有何特点;同时布置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一些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报道和图片资料。

教学模式采取:“实验——体验——应用”课堂教学模式。

五、教学程序与过程:

1、复习牛顿第一定律,补偿基础知识

本节“惯性”概念是从牛顿第一定律分析推理和演绎得出的,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熟悉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惯性观念的建立。因此,在本课的开始,就设计和安排了与 “牛顿第一定律”有关的几个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牛顿第一定律知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所学新课

利用电脑播放一幅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的动画,告诉学生地球自转的速度为360m/s,这个速度非常大,紧接着提出一个设想:站立在地球上的圣诞老人能否迅速跳离地面,地球此刻一定转过一段很大的距离,等圣诞老人落回地面,就不会留在原处,这样圣诞老人通过不断的上跳,不就可以周游世界了吗?

让学生充分讨论上述情况是否可行?能否解释原因?

接着再演示一个实验:

先将一个鸡蛋放在一块硬纸板上,缓慢的拉动硬纸板,会发现鸡蛋与纸板共同运动;再将硬纸板放在一个空茶杯上,把一个鸡蛋放在硬纸板上,试问学生:若用手将硬纸板用力弹飞出去,鸡蛋与硬纸板一同飞离茶杯呢,还是留在原处后落在杯中?操作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引入本课的课题。

3、建立惯性概念,体会惯性内涵

引导学生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由牛顿第一定律得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上,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由于“惯性”概念是由牛顿第一定律推理得出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学生此时对惯性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两个问题: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还是一种力;物体的惯性跟物体是静止或还是运动是否有关?

重视“惯性”概念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逐步揭示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无论物体是运动或静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为了强化学生对惯性概念的正确理解,在充分揭示和归纳“惯性”的内涵以后,安排一道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反馈练习,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此时注意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努力引导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发表看法,从他们的回答中反馈是否全班已掌握了惯性的概念。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有惯性,受力时就没有惯性

B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E只有保持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简答题:

匀速行驶的轮船甲板上,有一个船员竖直向上跳起,当脚落地时,人落在何处?是原处,还是起跳点的后方?

4、关注惯性现象,重视知识应用

(1)为了说明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教师演示一个有趣的实验:锤打象棋子

将几个象棋子叠放在一起,在锤击打底部棋子之前,引导学生思考:象棋子是否全部飞出去?

(2)一辆平板小车载一个直立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突然运动,观察小车上直立的木块倾倒方向;

初中物理说课稿-(浮力),标签: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初中物理说课视频,

再拉载着直立的木块小车,在水平面匀速做运动,若突然遇到障碍物时,让学生注意观察障车上木块倾倒方向,并向学生提出生活中什么现象与此类似?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其逐步联想到生活中机动车突然启动和刹车的情景。

此时教师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能否用惯性知识来解释这两个现象呢?

让学生深度思考,在此基础上,请一个中等学生回答汽车突然启动人或司机后倒的原因?若能解释完整,可再一个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试试。

若不能,就用电脑课件模拟汽车突然启动的情景,并反复几次,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人与车的运动状态的不同。

由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做一次示范,较为细致地对惯性现象做出解释,并归纳出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表达程序。而后再请学生仿照老师指导的表达方法,进行尝试,解释汽车刹车时人为什么前倾。

继续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一些惯性现象:

l 用铁锹挖煤向锅炉中送煤,手和锹停止运动,煤为什么能飞进炉膛??

l 人行走中,被石头绊到,为什么向前跌倒?

l 电脑模拟轰炸机投掷炸弹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飞机要在目标前方提前投弹?

讨论结束,引导学生利用教师指导的方法和程序来解释惯性现象,并分组向全班汇报,其他组同学及时纠正和补充。

5、联系生活实际,强化STS意识

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课前收集和查阅的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哪些?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了避免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人前倒,公安部门都要求系司机和前排乘客使用安全带,通过收集资料和交流体会,使学生感受到惯性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6、归纳整理知识,及时反馈矫正

在理解了惯性,学会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节知识,问问学生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主小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目标与测试》,进行形成性练习,教师应注意进行分类指导,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

最后结束本课,分层布置作业。

篇2: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

关键词:浮力;中考热点;实验

一、引课采用生活实例激起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开阔视野

在引入新课时,通过把乒乓球、木块、泡沫、空矿泉水瓶等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分析这些物体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辽宁号、飞艇、热气球、潜水器等图片,知道不仅在液体里面有一个向上的力,气体中也有一个向上的力,引出本节要讲的知识——浮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二、采用学生实验,播放视频资料,演示实验,教师讲解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1.感知浮力的存在

学生提前准备水盆,给每个小组一个易拉罐,学生对实验都比较兴奋,不由自主地想动一动它。于是,我抓住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说:“想不想体验一下,我们来试一种新的玩法。先用手按住空矿泉水瓶,慢慢向下压,体会手的感觉。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后,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答案。(在尽情地“玩”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

2.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学生在体验浮力存在时,也体验到浮力的大小。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有浮力,下沉的物体有浮力吗?由此,引起学生讨论,自然引出演示实验。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对学生提出为什么示数变小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变小的原因是受到浮力的作用。(由浅入深,循循善诱,通过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知道测量浮力的方法,F浮=G-F拉。

3.浮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播放视频,把一个用橡皮膜包裹的长方体框架浸没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左右前后凹进的程度,学生会发现前后左右是一样的,上下是不同的。

其次由老师讲解;为什么四周相同,上下不同?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深度不同,压强不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上表面深度小,压强小,压力也小(面积相同),所以液体对上下表面压力不同,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最后演示实验验证浮力产生的原因,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直到水倒满后,乒乓球还沉在水底没有浮起来,因为乒乓球下部没有水,所以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只有水对乒乓球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乒乓球始终沉在水底。当用手指堵住瓶颈的出水口,使水慢慢流下并注满后,由于乒乓球的下部有了水,所以受到了向上的浮力,由于乒乓球所受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所以乒乓球上浮。

三、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合作的能力

结合前面的学习,提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开始猜想,总结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出几个问题。(初二学生猜想是不全面的,问题中有老师自己的引导。)(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2)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质密度大小是否有关?(3)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给学生提供以下参考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弹簧测力记、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以及塑料块和橡皮泥等。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篇3: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1.知道浮力的大小怎样计量;2.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的产生;2.通过交流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影响浮力的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教学难点】影响浮力的因素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教学器材】教师用:氢气球、柱状水桶、乒乓球、烧杯、天平、溢水杯、红色塑料球、演示弹簧测力计、石块、去掉瓶底的可乐瓶;

学生用:水槽、柱状水桶、矿泉水瓶、弹簧测力计、重物、小桶、溢水杯、烧杯。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了解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而且懂得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但是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跟什么因素有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为什么会产生浮力等问题是完全陌生的。所以, 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入手了解浮力, 体验浮力的存在, 并通过体验感受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然后通过演示、视频的方式完成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认识。整节课设计使学生对浮力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

【教学策略】

(一) 教学方式:引导—探究与参与—合作相结合。

(二)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三) 教学手段:以实验为依托, 实现设疑与释疑, 探究、体验、构建与方法的有效整合。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五节:浮力

一、浮力的概念:

1.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浮力的大小

(一) 漂浮条件F浮=G物

(二) 称重法F浮=G-F拉

(三)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V排g

(四) 浮力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40分钟全面认识“浮力”这个物理量。授课的方式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 采用问题设置法引起认知上的矛盾点, 激发学习兴趣, 得出正确的观点后继续以追问的方式,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采用体验浮力、感受浮力、猜想浮力的影响因素、设计探究实验等环节, 符合学生的认知事物的特点。所以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但是学生对于浮力的概念的理解应用还不到位, 仍然需要继续练习。

【点评】

【从认识论角度看知识构建】

1. 注重情景的创设。每一个知识层次恰如其分的利用实验创设情景, 通过问题驱动, 将学习者引入到“愤悱”的认知矛盾状态,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 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科学合理,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建构, 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构主义思想, 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从系统论角度看设计思路】

从系统论看教学设计的思路。本节课课堂结构的展开按四个知识层次, 即“认识浮力——感受浮力——探究浮力——浮力产生”的递进设计, 从每一层次的处理, 又按照“问题提出——实验探究——应用”顺序进行, 既有对浮力知识的拓展, 又有深层次的挖掘, 实验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 思路清晰, 结构严谨, 密度合理。

【从方法论角度看方法渗透】

1.教学策略。以问题为主线, 以实验探究为依托, 借助多媒体的优势, 实现设疑与释疑, 探究、体验、构建与方法的有效整合。

2.学法指导。一是教育学生养成利用身边的材料, 养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惯, 如利用空的矿泉水瓶和盛水的水桶, 体验手的感觉;二是让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总结物理规律, 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探究的全程思维。如浮力产生、测定, 以及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G排和G液的关系, 推广到漂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 G排和G液的关系, 并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浮力的大小G排和G液的关系。

【从实践论角度看学习效果】

(一) 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目标制订全面、具体、适宜。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难易适度。从目标达成来看, 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 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 为实现目标将物理知识、操作技能、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相融合, 有机地渗透于学习的情景中, 激励学生自主的探究,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 有成功感, 让学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 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重点与难点的落实

重点:利用实验让学生探究浮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 突出教学重点。

难点:利用实验教学, 澄清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突破了阿基米德原理难点。

(三) 看传承与创新的效果

1.凸显“三主”原则, 突出知识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与知识的建构, 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内容、实验的有机结合, 优化了教学过程, 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开放的状态 (从方案的设计、器材的选取等环节可说明这一点) , 且生与生、师与生的设疑与质疑, 相互交流, 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帮助及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 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由兴趣——动机——欲望——获取, 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对话关系, 互相合作交流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 倡导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有“引导——探究”、“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 又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有机融合。

【商榷之处】

1.从教学设计看, 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 学生活动基本按教师设计的思路开展, 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仍然受到教师的束缚, 学习的权利没有完全放开。学生在本节课中想学习什么知识, 想探究哪些内容, 课堂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

2.从教学过程看, 本课缺少评价、交流与小结的环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没有充分交流, 缺乏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从教学内容看, 教师对影响浮力的多种因素处理的欠妥, 没能真实的暴露学生的认识误区和实验的澄清, 笔者从多年教学经验看, 学生往往会认为 (1)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2)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3)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5)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6)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7) 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等等, 所以, 澄清其中的误区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实际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篇4: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62-0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浮力的大小怎样计量;2.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的产生;2.通过交流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影响浮力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教学难点】影响浮力的因素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教学器材】教师用:氢气球、柱状水桶、乒乓球、烧杯、天平、溢水杯、红色塑料球、演示弹簧测力计、石块、去掉瓶底的可乐瓶;

学生用:水槽、柱状水桶、矿泉水瓶、弹簧测力计、重物、小桶、溢水杯、烧杯。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了解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而且懂得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但是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跟什么因素有关、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为什么会产生浮力等问题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入手了解浮力,体验浮力的存在,并通过体验感受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然后通过演示、视频的方式完成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认识。整节课设计使学生对浮力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

【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式:引导—探究与参与—合作相结合。

(二)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教学手段:以实验为依托,实现设疑与释疑,探究、体验、构建与方法的有效整合。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五节:浮力

一、 浮力的概念:

1.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浮力的大小

(一)漂浮条件F浮=G物

(二)称重法 F浮=G-F拉

(三)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m排g=ρ液V排g

(四)浮力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40分钟全面认识“浮力”这个物理量。授课的方式采用教师演示、学生展示、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采用问题设置法引起认知上的矛盾点,激发学习兴趣,得出正确的观点后继续以追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采用体验浮力、感受浮力、猜想浮力的影响因素、设计探究实验等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事物的特点。所以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但是学生对于浮力的概念的理解应用还不到位,仍然需要继续练习。

【点评】

【从认识论角度看知识构建】

1.注重情景的创设。每一个知识层次恰如其分的利用实验创设情景,通过问题驱动,将学习者引入到“愤悱”的认知矛盾状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建构,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构主义思想,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从系统论角度看设计思路】

从系统论看教学设计的思路。本节课课堂结构的展开按四个知识层次,即“认识浮力——感受浮力——探究浮力——浮力产生”的递进设计,从每一层次的处理,又按照“问题提出——实验探究——应用”顺序进行,既有对浮力知识的拓展,又有深层次的挖掘,实验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密度合理。

【从方法论角度看方法渗透】

1.教学策略。以问题为主线,以实验探究为依托,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实现设疑与释疑,探究、体验、构建与方法的有效整合。

2.学法指导。一是教育学生养成利用身边的材料,养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惯,如利用空的矿泉水瓶和盛水的水桶,体验手的感觉;二是让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总结物理规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探究的全程思维。如浮力产生、测定,以及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G排和G液的关系,推广到漂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G排和G液的关系,并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浮力的大小G排和G液的关系。

【从实践论角度看学习效果】

(一)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目标制订全面、具体、适宜。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难易适度。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将物理知识、操作技能、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相融合,有机地渗透于学习的情景中,激励学生自主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有成功感,让学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的落实

重点:利用实验让学生探究浮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突出教学重点。

难点:利用实验教学,澄清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突破了阿基米德原理难点。

(三)看传承与创新的效果

1.凸显“三主”原则,突出知识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与知识的建构,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内容、实验的有机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思维在探究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开放的状态(从方案的设计、器材的选取等环节可说明这一点),且生与生、师与生的设疑与质疑,相互交流,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帮助及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 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由兴趣——动机——欲望——获取,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对话关系,互相合作交流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倡导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照顾学生的个體差异,既有“引导——探究”、“参与——活动”的教学方式,又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有机融合。

【商榷之处】

1.从教学设计看,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生活动基本按教师设计的思路开展,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仍然受到教师的束缚,学习的权利没有完全放开。学生在本节课中想学习什么知识,想探究哪些内容,课堂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

2.从教学过程看,本课缺少评价、交流与小结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没有充分交流,缺乏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3.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对影响浮力的多种因素处理的欠妥,没能真实的暴露学生的认识误区和实验的澄清,笔者从多年教学经验看,学生往往会认为(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5)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6)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7)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温度有关,等等,所以,澄清其中的误区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实际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篇5:《浮力》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四个部分对本节课做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第5节内容,是继水的压强、水的密度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既是对前面压强与密度知识的生化和具体化,同时它又为后面学习力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

学习浮力的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4.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1)由于人们掌握了浮力的知识,从而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制定为: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则为: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二:说学情

当然,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学情。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了通过预习,明白浮力的基本概念,对常见的船漂浮在水面、皮球浮在水面、水受到向上的力的现象也较为熟悉。在能力方面,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实验、观察、描述、区别、判断总结能力还较为缺乏,另外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控制力还较弱,针对以上情况,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学、热爱科学,在课堂上应加于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三: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铁块会沉在水中,而铁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同样由铁制成的潜水艇就能潜入水下航行。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死海里,人们却能悠闲地躺在水面上看报。水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现象呢?

生:有浮力的作用,死海的浮力更大。

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怎样?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

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二)科学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1、液体的浮力。

将一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

上推。

当放开手后,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由于水的浮力,瓶子将上浮最后浮出水面。

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吗?

实验: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再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体,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提问:弹簧秤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

回答:因为物体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将弹簧秤下的物体浸没在水下。你又发现了什么?——弹簧秤的读数也变小。

弹簧秤的读数变小又说明什么?——说明水对物体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

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水的浮力就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这个实验实际上也提供了一个测量浮力的方法,即将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在空气中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G,再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则浮力的大小就是F浮=F-F’。(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那么,气体也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吗?

2、气体的浮力。

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生活中什么现象可以说明气体对物体也有浮力呢?(热气球、烟上升等等,注意风筝、直升机、飞机不是浮力的应用)

怎么才能证实气体浮力的存在呢?

实验:一个充足了气的球,气孔上插有打气针,打气针的另一端连着气囊,一开始打气针还没有完全插入排球的气孔,排球不会漏气,此时的杠杆是平衡的。

当把打气针插入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气从排球跑到气球里面,气球体积变大,杠杆失去平衡,左边(球)上升,右边下沉。

杠杆左边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排球里的气体压强大,传到了气球里面,这样排开大气的体积增加了,浮力也增加了,所以杠杆失去了平衡。

得出: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结论: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浮力的单位:牛。

篇6:《浮力》说课稿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和气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来展开的。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概念的认识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为学习下一章物体的浮沉、二力平衡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浮力大小的探究过程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识确定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设计理念

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针对本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确定本节课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现象引出课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教师点拨 解疑释惑──创意设计 应用实践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具体教法包括:提问法、谈话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法等。

五、学情分析

任教的学校属于普通农村中学,有些学生上进心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宜低起点入手。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程序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四副图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

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构建浮力的概念。通过图9-29这个探究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到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这里我增加设计了一步用手托石块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这样一个步骤,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托力”的存在。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概括总结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从日常生活和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举例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先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说出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然后出示图9-30的器材,提出问题:如何测量装水的塑料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根据课文的步骤进行实验。实验时要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实验,得到科学的数据,将一组较好的数据板书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一个让学生信服的结论。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家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

最后,利用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讨论验证得到的结论。

3、反馈和巩固:

这节课教学容量大,所以反馈和巩固主要留待课后完成。如果课堂上有剩余时间,可请同学回顾板书内容,归纳出通过本节课学到的二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称量法,二是阿基米德原理法,归纳出两个探究过程。

4、布置作业: 课本 P771、3、4

篇7:浮力说课稿范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力》。

一、教材分析

通过研读教材,对浮力这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这一常识的基础上,综合的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而展开的。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浮力,如何测浮力的大小及阿基米德原理。为接下来物体的浮与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的内容及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将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3、理解阿基米得原理

4、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定性认识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学习使用探究学习常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关观:

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并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如下:

1、重点:1)浮力的概念,经历探究过程,了解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1)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教材的特点,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及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讲授法为辅的方法。即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基础上,辅助以观察、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真正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测量,明确浮力的大小,然后通过简单的生活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的思维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的具体,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争取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五、教学过程

1、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概念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后归纳得出,生生交流后,学生汇报,教师点评。1)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浮力;2)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3)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4)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感受,准备2个小实验,一个是释放氢气球,一个是往水里压空矿泉水瓶。

在这一环节,也许有各种问题出现,特别是概念的建构与生活经验的冲突,比如正在下沉的物体不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另一个生活经验去反驳,比如在水里提物,比在岸上提物轻松。从而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浮力的测量:

明确了浮力的概念之后,在手压矿泉水瓶的实验中,提问学生有没办法测得浮力的大小。给出器材,小组讨论,得出方案。

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细绳

实验步骤:在空气中称出石块的重力,将石块浸没在水里称出此时的视重。

根据现象能说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

除此,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会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正好等于浮力的大小。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

关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利用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体、盛有纯水和浓盐水的容器各一个。实验步骤可以参考书上P92。学生按照步骤记录数据,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这个实验比较简单,计划让同学们自行完成,有问题的举手示意,完成后一起交流。

关于探究浮力的大小,在已经知道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重力)有关。

篇8:初中物理《浮力》说课稿

我们知道, 逻辑性强, 精确性高, 将观察实验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是初中物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仍然处于萌芽阶段, 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困难。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能引导学生及时、细致地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与梳理, 便可以使其建立起一套高效立体化的学习模式,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本文旨在以浮力为例, 探讨在物理学习中对知识的分析与点拨。

一、基础知识点点拨

对于物理学习而言, 打好基础是关键, 因为就平常的测验以及中考而言, 物理中的难题都是通过基础知识变化而成, 有的是多个基础知识点的叠加, 有的是知识点的引申。针对这一特点, 笔者认为,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注意对基础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与点拨, 对其反复强调, 对基础知识点进行拓展, 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让原本单薄的知识点变得更加丰满, 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帮助学生更好更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例如在浮力这部分知识中, 浮力的产生原因是其基础知识点, 围绕这一基础知识点, 可以变化出很多题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我们知道, 所谓浮力, 指的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即F浮=F上-F下。其压力差越大, 物体所受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 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 即F浮=F上。对于沉浮状态有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等状态, 其有不同的条件, 比如漂浮的条件是, F浮=G物, ρ物<ρ液。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两个正方体物体A与B的质量皆为m, 边长分别为, b, 密度分别为ρA与ρB, 且物体A悬浮在水中, 物体B漂浮在水中, 如果将物体A垂直叠加在物体B上, 两物体之间的压强是多少?

就本题而言, 其具体的解题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物体B所承受的压力为物体A的重力, GA=ρAgv;然后计算受力接触面积;接触面积不能直接从题设中看出来, 只能通过题设条件进行推理算。从悬浮与漂浮来看, ρA>ρB;通过质量相同, 可以推算出, VA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运用浮力的知识点, 笔者在对学生讲解该基础知识时, 结合压强以及以往的中考题型, 进行了知识的叠加点拨。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 学习物理的重点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考试题目大都是对基础知识的变化考查。

二、难点知识点点拨

教学中的难点, 往往是该部分最为重点的内容。之所以难, 是因为该知识点的变化以及拓展较多, 通过一个知识点可以变化出多种题型, 学生如果没有熟练地掌握与理解这个知识点, 在面对千变万化的物理习题时就很难找到切入点。教师在进行难点讲解时, 要抓住其最为核心的内容, 帮助学生找到其关键的解题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可以是一个公式的引申, 或者是对某个题型的变化, 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 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模式。

例如在浮力这部分知识中, 阿基米德原理是难点, 其内容是浸在液体 (或气体) 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 (或气体) 的重力, 即:F浮=G排=ρ液gv排。

许多习题都是围绕这一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变换展开的。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基于该教学难点进行点拨教学, 帮助学生获得对这一公式更深刻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信冷静地分析问题, 把握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内容。

如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水中浸没越深, 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小。

D.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就此题而言,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得:

第一, 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只与液体密度以及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第二, 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物体密度、物体质量均无关。

所以A、B、C项均不正确。体积相同的木块与铁块浸没在水中, V排以及水的密度ρ相同, 所以两者所受浮力也相同。所以D选项正确。

对本题而言, 重点是考查阿基米德原理, 只是让学生得出答案是不够的, 还可以对该题型进行变换, 以该题为依托, 进行讨论。

比如可以提出问题 (密度小的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较大?质量越大, 其浮力越大?体积相同的两个球体, 内径为外径R, 分别在内径r的空心处灌入水银和水, 问谁受的浮力较大?) , 让学生分析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旨在对该题进行引申与点拨。

三、易错知识点点拨

每一部分知识之中都存在易错点, 也往往是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失分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初中物理来说, 将易错点梳理通顺至关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注意将容易混淆的易错点有条理地进行疏通理顺, 帮助学生攻克物理难关,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前文所述, 在浮力这部分知识中, 物体的沉浮条件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 并容易进入误区的难点。鉴于此, 笔者对知识点进行了总结, 使其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物体上浮条件:F浮>G, ρ物<ρ液

物体下沉条件:F浮ρ液

物体悬浮条件:F浮=G, ρ物=ρ液

物体漂浮条件:F浮=G, ρ物<ρ液

通过总结, 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识记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分出错。结合题型, 针对易错点进行点拨, 学生方可牢固掌握知识点。当再面对相关物体沉浮状态的题目时, 学生一般就能迎刃而解, 可见这种点拨效果显著。

四、技巧知识点点拨

就解题而言, 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点越来越多, 题目也越来越丰富多变。题目的多样化, 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因为有些题目并不是仅仅熟练掌握知识点就可解答的, 而是需要一定的解题技巧。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 除了对知识点拨外, 还应该对解题技巧进行点拨。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解题技巧, 并将其总结传授给学生, 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高效的解题方法, 优化其解题思路, 帮助其快速巧妙地解决物理问题。

以浮力为例, 笔者根据教学测验, 以及以往遇到的题型进行研究, 对有关浮力的计算题的解法随堂进行了总结:

一是阿基米德原理法:若已知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便可根据F浮=G排=ρ液g v排求出浮力。

二是受力分析, 压力差法:如果已知或能求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 可根据F浮=F上-F下= (P上-P下) S, 求出浮力, 对于复杂的变化, 还须进行受力分析。

三是显重差法: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显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F浮=G空-G液。

五、结束语

篇9:关于初中物理浮力问题的探析

1从浮力概念的角度出发求解浮力问题

物理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物理学习的基本要素,初中物理最基础的考查也是从基本概念开始,这也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例1已知铁的密度为7。9 g/cm3,试求:质量是79 g的铁块重量为多少?若将其完全浸入水中,则排水量为多少?铁块所受浮力大小?

解析m铁=79 g=0。079 kg,

则G铁=m铁g=0。079 kg×10 N/kg=0。79 N,

V排=V铁=[SX(]m铁[]ρ铁[SX)]=[SX(]7。9 g[]7。9 g/cm3[SX)]=10 cm3,

即m排=ρ水gV排=1 g/cm3×10 cm3=10 g=0。01 kg,

则F浮=m排g=0。01 kg×10 N/kg=0。1 N。

思考本题题干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少,设置的问题层层相接,环环相扣,需要按部就班的解决;其实仔细分析发现题中主要考查物体重力和浮力的计算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计算公式分别为:G物=ρ物gV物和F浮=ρ液gV排;计算方法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是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本题在解题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分清两者的区别。

2以物理小实验为平台探究浮力问题

物理是一门实验型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浮力知识与物理实验的完美结合有助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与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例2如图1所示为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的重力为[CD#3];

(2)比较图B与图[CD#3]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比较图C和图D得到的结论是[CD#3]。

[TP5CW106。TIF,BP#]

解析(1)根据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知物理的质量:m=4 kg,则重力

G=4 kg×10 N/kg=40 N。

(2)从该实验的总体来看,本实验采取的是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在浸入液体种类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分析比较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物体体积的大小关系,显然答案是:图B与图C比较符合题意;

(3)从图中可以发现图C和图D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但是浸入的液体的种类不同、密度不同(水和盐水),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相同,说明两种情况下浮力的大小不同;可见,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思考:本题是以实验为探究载体,通过实验的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题中让学生体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策略,有助于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3处理与日常生活常识相联系的浮力问题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科虽然比较抽象,学生感觉难学,但是由于物理学科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处理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对我们正确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和好处。

例3下列关于浮力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在水中浸没的物体,其深度越深,那它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

B。对于物体来说,它的物体密度越大,那么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

C。对于物体的浮力大小来说,越重它受到的浮力就会越小

D。对于同样大小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来说,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知道: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无关,只要水的密度不变,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不变;则选项A和B错误,对于C选项而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会影响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体积大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则浮力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

反思本题涉及日常生活常识与物理定律相结合的问题,主要考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阿基米德原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具体公式为:F浮=G液排=ρ液gV排,从命题的角度要求学生注重物理基本原理和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提醒一线的物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物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讲解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篇10:浮力实验教学说课稿

阜宁县明达初中 邓成军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第×号选手,今天我带来的课题是“浮力”,它是苏科版物理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

下面我就从实验教学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这五个方面来说这一节课。

一、实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我确定本次实验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实验体验浮力的存在,建立浮力的概念。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⑶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以及准确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实验内容设计

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学生认知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

1、体验浮力存在的的实验,如放飞气球实验、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的实验;

2、验证下沉的物体受浮力作用的实验,即称重法测浮力的实验;

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三、实验方法设计

根据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的原则,本节课我应用的实验方法有:

1、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动手体验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并通过演示实验的感知浮力的方向。

2、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作用,并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的方法,归纳总结出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

3、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四、实验过程设计

本节课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个环节:设计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思考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打算通过三个活动帮组学生建立浮力的概念、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活动1:体验浮力的存在。

将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体验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作用。

然后通过自制的教具演示浮力的方向:在细线一端系乒乓球,另一端粘在水槽底部,让乒乓球静止在盛水的水槽中,将水槽倾斜,观察细线的方向,与重锤线对比,从而发现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活动2: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的作用。

把密度较大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再浸入水中,比较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示数变化的原因,从而认识到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学会使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活动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过刚才体验浮力存在的实验和称重法测浮力的实验,学生不难猜想到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死海不死这个图片学生还可以认识到浮力大小还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对于这些猜想我将利用这些器材,引导学生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予以验证,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变量的控制,然后相互交流,总结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到底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个环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三个环节:引入原理,初步应用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阿基米德原理,并推导其数学表达式,然后加以简单的应用。

例题:(?)可让学生在交流、比赛中完成。

第四个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1、浮力概念

2、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阿基米德原理

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节课的关键是做好学生动手实验,把对浮力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含义、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在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时学生的猜想很多,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能保证所有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从而获得良好的亲身体验,继而达到教学目标。

篇11:初中物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物理专业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将从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的学法,小结,板书,作业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下面就我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进行简单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使用

这节课选自版,年级物理册第章第节的内容,在教学中这一课叫“”教学对象为初中年级学生,本课针对初中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

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③ 情感目标

主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生的思想,树立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4、教学与学具

(1)电教器材:

(2)教师演示用:

(3)学生每组器材:

二、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 分组实验”,“自主学习能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变被动为主动,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三、学法指导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从学生的学法来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有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每组中设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组的一切事

务,学生的答疑和管理本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建立的概念。

设计意图:将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学习对象孙速产生产新近感,课堂教学在气氛中展开。

2、任务驱动、自主预习及展示:(5分钟)

学生阅读课本px页---py页,独立完成下发的学案上的自主预习题。为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实际和已确定的目标,本节课设计的预习题如下: 问题

1、问题2、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钟)

同学们针对学案中设计的探究问题,分小组先讨论解决后再上黑板分别进行板演,为展示交流做准备。然后本小组讲解,其余小组聆听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注意归纳思路、渗透学科理念。

六、小结、按学生先总结,然后老师在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易记忆。

七、板书

八、作业

篇12:初中物理说课稿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春寒料峭,却阻挡不住我们业务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七大方面,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讲的是新人教版初二物理课本第十二章内容,教材第七章

第八章分别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杠杆平衡条件是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初步理解力臂的感念,能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一些应用。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本节内容编者意图是体现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

体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有探究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图文并茂,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使用过杠杆类工具,例如剪刀、筷子、钓鱼竿等等,对平衡已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熟练使用实验所需测量工具,但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缺乏较为系统的科学认识,对杠杆的作用更是模糊不清。这就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物理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本章其他几节所述物理规律的理论依据,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杠杆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和画法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科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新知探索课模式是以“实验探究”为引领,“小组合作”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包括: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部分

教学设计

⒈创设情景,引入问题(2)

教师通过让学生捏粉笔头的比赛,提出疑问,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并由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和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物理问题:杠杆是什么?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⒉研究发现,展示新知(5)

结合教材中的几种杠杆示意图,黑板上画出撬棒撬石头、跷跷板的杠杆示意图,引导学生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杠杆。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认知食物的能力。

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几个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及阻力臂。对于动力臂及阻力臂作图,学生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反复地讲解和强调,因为在初中教学中已经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那么从这里入手,讲解作图过程,在过渡到力臂的画法中来,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⒊探究活动增强体验(25)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

可行性和合理性。在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F与的乘积和F与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较大,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处理的数据讨论、总结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F×。

⒋拓展分析发散思维(实验结论推出部分5历时)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看出,影响杠杆平衡的不只是力,也不只是力臂,而是力和力臂的乘积。力再大,力臂若为零,则对杠杆的平衡不起任何影响。

最后让学生通过画出杠杆的示意图,明白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优缺点,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增强解题能力。

5.深化概念,拓展思维(小结部分历时3)

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要点进行回顾,加以总结,训练学生归纳物理知识的能力。

6.夯实基础,巩固提升(5)

课堂同步,找出几个针对性习题,重在检查学生对不同杠杆的分类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掌握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深入认识大好基础。

板书设计:

杠杆

一、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⒈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一般用O表示。

⒉动力:是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

⒊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里,一般用字母F表示。

⒋动力作用线: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⒌阻力作用线:过阻力作用点沿阻力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

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表示。

⒎阻力臂:从纸雕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表示。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F

三、杠杆的应用

四、课堂评价

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评价表格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我从合作意识,参与积极性,

实验技能,观察描述能力,处理实验结果能力,基础达标和拓展提升六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对学生本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作出评语给出等级,激励学生再接再励。评价关注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照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想想做做”、“科学世界”等栏目来开辟一些新栏目,例如:本节课后我会让学生做一个身边的生活用品—杠杆的统计,并分别对杠杆进行分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课外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例如我会让学生们上网查询在生产生活的杠杆有哪些应用等。还有开发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进行课外小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学习物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的学习材料更富有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上一篇: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下一篇:校园购物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