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校本研修总结

2024-06-29

学校的校本研修总结(精选8篇)

篇1:学校的校本研修总结

涧西区王祥小学

继续教育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洛阳市涧西区王祥小学

2014年3月

涧西区王祥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继续更新我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根据第四周期继续教育相关要求,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现将本周期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校本研修的认识。

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原则,确立形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制定了“通识教育与分科校本培训学习”的培训计划,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模范带头深入教学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各种研修培训活动。

在实施校本研修中,学校开展以理论培训、思想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展示为主的一系列研修活动。

1、开展师德师风学习创建活动。学校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的要求,以《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书为依托,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利用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介绍)、经验交流、未成年人教育法规、师德教育文件等学习培训。真正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业务技能培训。学校教导处每对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环节开展多次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评优、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后反思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与此同时开展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更新与拓展等专业培训。各项培训主活动贯穿于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各类培训、继续教育集中培训、薄弱学科市级集中培训等。还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到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参观学习活动。

三、扎实做好常规工作管理,落实校本研修实效。

1、号召全校教师开展读书活动。采取通读、选读、摘录读等形式,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修和反思相结合,以教育教学专著为内容,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每人每年记读书笔记,并撰写读书心得。

2、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和课程表上课,每一节课后都要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教案书写要规范、要有创新,要及时对学生的各种作业进行细

致批改。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写好心得。

4、认真组织教师积极按时参加学校每周组织的业务学习,做好记录,完成各种任务。

我校在实施校本研修中积极为教师搭建了三个平台。即 “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交流平台、领导班子与普通教师的交流平台、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交流平台;实现三个结合。即个人自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研究培训与专业人员引领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新理念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培带训,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年轻教师的激情、骨干教师的专业的三大群体力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提高。

四、问题与思考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需要得到相关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总之,在我校校本研修中一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按需施教,讲求失效,立足校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打造“学习型教师”为根本目标,促进我校校本研修的蓬勃开展,为促进我校全体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努力。

篇2:学校的校本研修总结

为了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继续更新我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了一系列追求成效、讲究创造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现将本学期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如下: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原则,确立形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制定了“通识教育与分层次校本教师教育”的培训计划,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教学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在实施校本研修中,学校开展以理论培训、思想教育、经验交流、制度 管理等方式,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以《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书,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利用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介绍)、经验交流、未成年人教育法规、师德教育文件和“八荣八耻”教育等培训。真正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实施校本研修中,我校教师积极申报了13个小课题,并得到了市教科所的立项批准。为此,学校特邀了西安市教科所专家阎瑾老师做了《让小题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的讲座。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在实施校本研修中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学习《用心做教研》、《高效课堂22条》和《有效备课》等书籍,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切实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学校教研组根据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安排,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在实施研修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专题系列培训、自学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使教师的业务学习常学常新,与时俱进。严格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档案,详细记载了每学期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资料,包括课后反思、论文、学习体会、教学点滴及研究的原始资料等。同时,在研修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查继续教育内容,从长远的角度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尊重教师的个性,每个人都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确定活动内容,与时俱进,走自身特色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教育教学的研修

1.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本学期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环节开展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评优、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后反思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与此同时开展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更新与拓展等专业培训。各项培训主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2.教育教学能力的研修。开展中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通过校本研训的方式,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武装教师,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 教育教学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研能力。并能紧密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及学科论文,探讨继续教育和中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五、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1、继续开展读书活动。采取通读、选读、摘录读等形式,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修和反思相结合,以教育教学专著为内容,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每人每年记读书笔记,并撰写读书心得。

2、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和课程表上课,每一节课后都要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教案书写要规范、要有创新,要及时对学生的各种作业进行细致批改。

3、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写好心得。

4、教师要积极按时参加教导处组织的业务学习,做好记录,完成各种任务。

我校在实施校本研修中积极为教师搭建了三个平台。即 “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交流平台、领导班子与普通教师的交流平台、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交流平台;实现三个结合。即个人自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研究培训与专业人员引领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新理念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培带训,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年轻教师的激情、骨干教师的专业的三大群体力量,实现新思维的突破、新模式的突破、新方法的突破。

六、问题与思考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 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在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程度不同,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相关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与帮助。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篇3:学校的校本研修总结

马里兰州师范学校创建于1866年,1976年更名为美国Towson大学。作为一所州立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便成为了Towson大学重要职能之一,具体由其下属的教育学院承担。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估,教育是Towson大学传统优势。马里兰州的K12学校教育质量一直在全美名列前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离不开Towson大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卓越贡献。

一、“临床指导”技术与马里兰州教师教育变革

事实上,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素养提升问题。因为,一个具有很高学术素养的人不一定就能够做一个好教师,所以,就在美国试图用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方式来解决教师培养问题的同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家科根(M.Cogan)和戈德哈默(R.Goldhammer)提出了教师教育的“临床指导”技术。“临床指导”是指指导者(教学研究人员、专业理论工作者、专家型教师、准专家型教师等)深入课堂,进行现场观察,诊断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困难,促进教师自我分析和反思,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然而,这门技术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没有在高校与学校之间架构起有效的合作平台,这门技术也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1986年,美国发表了两个非常著名的教育调查报告,一个是卡内基基金会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调查报告,另一个是霍姆斯协会发表的名为《明天的教师》调查报告。前者指出,“只有保留和造就最优秀的教师,美国才能摆脱所陷入的困境”。为此,美国必须“彻底地、全面地检讨自己在师资聘用、培训和工资等方面的现行方法”。报告还提出,要建立全国性教师资格审查机构,制定全国统一的高质量的教师资格标准。而后者认为“没有教师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也就不会有多大提高”“没有教师教育的显著改进,教师质量也不会有多大提高”,该报告对师资培养、聘用、考核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认为未来教师的培养应由大学引入到从事实际工作的学校,学校和大学一样也是教师学习的场所。教师教育应当像培养医生那样注重临床经验,中小学就像医学教育中的教学医院,应当在教师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后,美国各州纷纷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高校与K12学校合作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成教学临床学校培养教师的新模式。

二、公立学校的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常致力于扩大实习教师的发展空间,而正式教师则主要是通过校内的“评估一改进”的循环来实现专业持续发展。马里兰州公立学校系统对教师的评估分为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两种。所谓正式评估,就是由学校专门成立的评估小组依据郡里制定的评估量表(详见第127页表),按一定的程序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估,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一节完整课的评价。

评估小组一般由校长、副校长、教育专家(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外聘的专家)、教研组组长和若干位校内资深教师组成,具体何时对教师实施正式评估由学校定。评估报告需要教师签名表示自己读过报告,如果第一次评估结论是不合格,校长则会在校内指定一位资深教师做他的导师,帮助他制订并实施一个专业发展计划,四周以后做第二次正式评估,如果第二次评估仍然为不合格,学校会请教研员一起过来会诊,给他制订一个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后评估若仍不合格,则不管合同是否到期,校方均可与其解除合同。

所谓非正式评估则是校长或副校长个人(也可以是校长临时组织的评估组)对教师的教学随机进行五至十分钟左右的观察、评估,在美国,他们形象地将其称之为“Walkthrough Visit”。马里兰州的一堂课一般是90分钟,校长可以事先不与教师沟通,随时开门进入教师的课堂进行非正式评估,其目的是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那么,5分钟的观察能看到什么?美国的一些校长告诉我们,每节课分成若干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其特征,如果是一节课的开头进入教室,则重点评估教学环境的布置和教学引入,如环境是否有激励性?是否有方法揭示?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等。如果是课中进入教室,则重点评估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互动情况。如果是课尾进入教室,则重点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于非正式评估量表,有的学校直接采用郡里统一研发的课堂观察量表,也有的学校对其进行了改造。在评估中,若发现问题,评估者一般会在课后用小纸条的方式给评估对象提出改进建议,如有较大问题,则会与教师进行面谈,如果是带有普遍性问题,评估者会把问题带到每周一次的教师会议上,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方案予以实施。如果没有问题,评估者一般也会给评估对象一张写有鼓励性语言的纸条。

Towson大学的教授Mrs.Lois Witte告诉我们,对所有教师的非正式评估通常都是每周一次。由于0至3年教龄的教师取得的是初始教师证书(非终身教师资格),因此每年需接受四次正式评估,如果三年评估合格,则取得终身教师资格,第4年需接受两次正式评估,第5年需接受一次正式评估,以后每隔一年有一次正式评估,非正式评估还是每周一次。访学时,某校长告诉我们,非正式评估积累的资料也会转化到正式评估中。

三、学校评估案例与启示

那么,美国学校的教师评估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何作用?许多美国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意义。我们在巴尔的摩郡Parkville高中访学时请校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正式评估案例,被评估的对象是一位仅有两年教龄的教师,他在这所学校工作了一年半,从事科学和特殊教育。评估者除了对评估表中20项具体指标的达成度进行分项判断以外,还对四个大项分别给出了评语,首先是满意不满意的总体评价,然后是具体评语。为了便于大家自己解读这种评估的价值和意义,我把评语完整地转录如下。

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A先生持续实施关注学生成功和特殊教育人群成就的教学项目,同时使用‘Voluntary State Curriculum’作为他的教学框架,他清楚‘为理解而教’模式的重要性。A先生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并对评估小组的建议进行了公开的讨论,A先生展示出了他对教材知识的把握并努力挖掘课堂教学内涵,激励他的学生学习和思考。另外,他的教学项目遵循声音教育理论,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对学生的形成性、总结性评价,他明白有效教学发生在一天又一天的教学过程中。他获得成功的另一部分原因是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实施这些建议。A先生清楚评估学生学习、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意义。今年,A先生修了2门课程:课程设计/特殊需求学生的适应和教育评估/特殊需求学生的诊断。”

对人际关系素养评价:“A先生是一个懂得与学生、家长、同事和管理者直接交流的重要性的教师,A先生在课外主动帮助学生,满足每个学生在学术和情感上的需求。他与家长通过电话、会议、电子邮箱或者写信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A先生明白有效的人际关系和与家长沟通的技能会对学生、家长和教师有益,A先生为整个学校包括生物学会的成员做出了贡献。”

对管理能力的评价:“A先生建立并维护了一个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练习合作和自我控制,他对学生的需求有回应,实施的管理计划与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征相适应。A先生在责任心、计划和安排能力,以及IEP档案袋的运用上都符合学校的规定要求。自上一次评估以来,A先生保持了优异的出勤记录。”

总结性评价:“在Parkville高中的数学、科学和电脑科学中心的第2年教学中,A先生证明了他有着高效的课程实施能力、学生学习评估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在接下来的一年,我们期望A先生关注如下方面:第一,发展、实施2007~2008学年学校改善计划中的策略和活动;第二,围绕学校发展蓝图中学生的成功和成就,与其他教师一起实施专业发展;第三,继续为即将到来的HSA考试给学生做准备。总之,A先生是Parkville高中团队中有价值的一员。”

在美国研修期间,我们访问了23所学校,观察了近三百堂课,从中美两国对教师评估的比较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从评估内容来看:美国的教师评估直指教师专业的核心,20个指标反映了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协作、专业成长等多方面的要求,非常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明晰的评语也有很强的改进指导功能,教师一拿到评估报告就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是做得好、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改进的方向是什么。另外,评估很注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比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摆在第一条的就是教师了解学生吗?事实上,不了解学生怎么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我国每年对教师都有两次正式评估,一次是年终对教师的综合评估,一次是年中对教师的专业评估,无论哪种评估都既不关注教师是否了解学生,也不关注教师有无专业发展计划。

2. 从评估的方式来看:美国的教师评估强调课堂观察,强调用证据说话,强调发展性评价。在美国,非正式评估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以说教师每天的工作状况都在学校管理者的观察范围内,但学校不会要K12阶段的学生给教师打分。我国的两种评估方式都是由学校建立,评估组通过背对背的打分方式完成的(也有的学校事先要全校学生给教师打分,然后按比例折算),但没有哪一种评估是进入课堂这个现场去采集数据的,也没有哪种评估会给教师描绘出完整的专业形象,评估结论通常是三个等第,即优秀、合格、不合格,这显得缺乏激励性。

3. 从评估结果的使用来看:美国学校每周的非正式评估是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服务的,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原则。基于每周非正式评估的教师持续改进,保证了教师在正式评估时都能顺利通过。因此,虽然正式评估名义上与教师的聘任直接相关,但实际上,美国学校已将教师与学校可能存在的因解雇带来的极端冲突消解在教师平常的行为改进当中,也把学校对学生的责任融化在每位教师的日常进步中。教师们知道,评估不是为了难为他们,而是对他们负责。由此可见,非正式评估既是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器,也是教师和组织冲突的减震器。

篇4:校本研修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精心谋划,健全机制

领导到位,科学规划  学校成立了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责任。领导小组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大连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仔细研读了《大连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教育实施意见》《大连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教师教育规划》,为实施正确的领导奠定了基础。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学校根据校本研修的要求,分别制定了《集体研修制度》等15余项规章制度,确立了校长是校本研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规定了各个研修项目和研修活动的责任者,使研修的任务落实到人。这样,就形成了校本研修的良好运行机制和完善的领导体系,保障了校本研修工作的顺利实施。

全员发动,具体指导  校本研修是“十一五”教师教育的一个主要策略,其项目、内容、形式跟“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仍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和工作状态上,肯定完成不好研修的任务。所以,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对校本研修的认识,端正态度、明确任务和要求、激发自身的发展欲望,是学校开展这项工作的当务之急。一是召开教师大会,传达动员会精神,学习文件,部署校本研修工作;二是对教师进行全员指导;三是定期检查、调度指导,保证校本研修的有效运行。

以校为本,研修一体

学习培训,专业引领  在学习培训的内容选择上,一是完成《大连市“十一五”期间初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二是根据学校校本研修主题的需要,选学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三是让教师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满足教师个性发展的要求。

在学习培训的形式上,做到“五个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应需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学习经验相结合、校内学与走出去学相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

充分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效地实施专业引领。一是举办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二是通过学校领导或请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深入教研组参与研究、进行指导。三是充分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同伴互助,沟通交流  教师的发展需要一种情景激励和氛围陶冶,需要同伴间在实践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研修机制,形成一种合作共振的群体效应。

每个学期初,各个研修组都确立一个或几个专题,按计划分阶段进行研究,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平等交流,实现了智慧的碰撞、理性的升华和资源共享。学校坚持研训组集体备课制度,给教师创造一个同伴互助、平等交流的平台。集体备课,做到“两全”“三有”“五议”。通过集备不仅学习与研究了课程标准和教材、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探讨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而且实现了思想上的沟通、理念上的融合、方法上的借鉴和资源上的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备课的实效性,发展了教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给教师搭建锻炼和提高自己、展示自己教育思想和智慧的舞台,学校实施了“开放课堂,研讨交流”策略,为教师创造了一个同伴互助共探究、平等交流促发展的研究情景。

自我反思,自主实践  教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的参与。在研修的过程中,学校注重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与实践研究,引导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培养自主研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形成自我反思、自主实践的自觉性。

学校主要引导教师进行了三个环节的反思:课前反思就是在备课前反思以往的教法,借鉴他人的经验,根据教材、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思考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等,做到三思而后行;课中反思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即时性反思,要做到六看:看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了激发、看学生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看学生是否在探究中获得了新知识、看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得到了唤醒、看学生是否闪现出了智慧的火花、看师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彰显。学校要求教师经常写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教师在探索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实现理念创新,在自主研究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创新教学实践,提高专业化水平。

校本研修,课题牵动  学校以“研修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为指导思想,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和学校“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深刻和全面的反思,让教师在体验过程中得到发展,由“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促使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去主动学习、自主研究,形成了问题意识与研究意识,提高了校本研修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校本研修需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使之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并以此滋养教师的心灵、丰富教师的头脑、增长教师的本领、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篇5:学校校本研修培训总结

为落实校本研修实施任务,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上级有关校本研修培训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把《PPT的教学应用》定为此次校本研修培训的主题,制定了《Xxx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计划》,共创建了5个学科组,把36位教师分别安排到“初中政文学科组(5人)”、“初中数理学科组(4人)”、“英语体艺学科组(6人)”、“小学语文学科组(11人)”和“小学数学学科组(10人)”中参加研修培训活动。各学科组长根据学校的研修计划制定了本组相应的研修计划,发布每阶段的研修活动,并督促学科组成员参加每阶段线上线下的研修学习、交流和研讨。各学科组成员根据研修计划参加了每阶段的研修活动,能自觉参加并完成线上线下教学研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观摩和培训反思及总结等活动。校本管理员和各学科组长对老师参加活动情况能做好记录、汇总、发布活动简报和培训总结。

此次校本研修培训,我校共发布35个研修活动,共建设209个校本资源,参与建设教师36位,上传文件210,其中10个校本资源被选为优秀。参与此次校本研修培训的36位老师获得分值(待评定)均达到或超过80分。

为了使校本研修培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校今后将继续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培训内容、探索校本研修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融汇到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6: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回顾一年来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总的感觉是最初茫然跟风、迟疑犹豫,如今得心应手、习若自然。校本研修由最初的强行推进到如今处处有研修、时时有研修,一路下来,因为扎扎实实开展了,所以有言之不尽的心得;因为每一项工作做到了缜密谋划,所以收获了沉甸甸的成绩和经验。

现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为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我们成立了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教务主任为成员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这样强烈的信号,把校本研修工作推倒一个高位。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有时间、有内容、有记录、有图片、有安排。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有反思,自主学习有记录、每月有教学博客原创的流程模式。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许多帮助教师成长的书籍,如《》、《》,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成功教育奖励办法》、《小课题奖励方案》、《校本研修学分考核办法》、《教学过关评价奖励方案》、《教学博客奖励方案》、《网站作品发表奖励方案》,把研修提升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模式。学校重视青年教师成长。于是把老生常谈的师徒结对做细做实。一是举行了师徒结对启动仪式,徒弟正式拜师,签订师徒结对承诺说,明确双方任务,实行奖励机制。二是定期安排师徒同课异构课。例如我们首先让七年级数学结对师徒上同课异构课。双方选上同一节课,各自构思,然后上公开课,做成课堂实录,然后议课,双方说课程设计思路,专家点评,师徒共坐一起观看授课实录,边看边反思,师傅介绍构思技巧,徒弟谈心得感想,然后再次备课,形成修改后课例,再有徒弟在平行班上课,课后再以。就是这样,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插入师徒结对仪式图片)

2、专家进校园培训活动使教师受益匪浅。教师热议感觉很受用。本学期,请教研室主任、西安高新二小省级教学能手/区内省级英语学科带头人刘娟进入进校园分别指导课题专项培训和课堂诊断。南主任的课题选题培训令我们老师豁然开朗,高新二小一行4位省级教学能手指导我们六年级语文课堂,4为省级能手的评课角度、语文的素养给我们语文老师上了一堂无声的课,从她们身上我们很多老师感慨良多,觉得应该立刻学习充电。省级学科带头人刘娟老师为我们展示的精彩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令我们感到“做老师就要做这样具备专业魅力的老师。”(插入三张专家进校园图片)

3、课题研究模式。

学校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

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

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

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以教研组为核心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从选题到申请立项,学校校本研修小组高度重视,请教研室南主任把脉,筛选课题,召开课题立项会议,颁发立项证书,并与年终小本研修学分挂钩,与奖励挂钩。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至目前,学校校级立项课题10项,申报区级立项课题3项。

(插入小课题立项图片)

4、自主学习模式。学校引发“校本研修记录本”,购置书籍,推荐教师看。开辟教师阅览室供教师学习。

5、网络交流模式。学校建立“美丽道南”QQ群,供教师交流学习。开辟“新浪博客群”,鼓励教师撰写博文发表,并进行月公布月评价,极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咸阳市教师十条戒令》等规章为依据,以习近平总书记是讲话《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依据,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通过课标考试强化教师理解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插入课标考试图片)

3、以质量为目标,定期召开教学研究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每月一次进行教学过关评价的反馈分析。反思教学、反思不足,交流探讨。

4、校本研修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假期布置的研修任务,如期进行了跟进。数学5分钟课前导入练习册、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师论文皆有模有样。

5、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刷新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建立了教学博客评价机制,制定教师成长三年规划及教师个人成长三年规划。

6、开展了学区盟校同课异构活动。至目前为止,本学期已安排了三次学区联盟活动,每一次活动盟校校长都积极参与,每一次活动后都要进行反思教学,将活动反思材料上交盟主,盟主学校给各盟校下发刻录的活动光盘供其研究。(插入同课异构议课图片)

7、对教师进行各类培训。白板培训是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新添白板,电教组持续进行培训,培训分初级—中级---高级,教师对白版的掌握越来越娴熟,此项培训深受教师欢迎。本学期共计进行白板培训4次。提高教师使用白板教学能力。(插入白板培训图片)

此外,我们还进行博客培训,培训教师如何登陆使用博客,如何发表博文、如何添加博友等,目前,我校开通的博客专栏成为教师网上教学交流的美妙途径。

(五)、特色与成效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六)、问题与思考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篇7:芦溪中心学校校本研修总结

笔者:胡海(2012年10月)

2010年9月我从祁红学校来到芦溪中心学校,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所重点负责的工作内容就是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在这三年的工作中,我深感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因此我本着一颗坦诚、谦虚、谨慎的心去从事这项工作,力求在将这份工作做真、做实、做好、做细的基础上体现出芦溪中心学校的特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和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我校教师队伍年龄偏老化、知识水平和能力也有所退化,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学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学苗外流现象。为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我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开展了一系列追求成效、讲究创造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

一、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1、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以校长为组长,由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原则,确立形成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网络”,制定了“通识教育与分层次校本教师教育”的培训计划。

2、学校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实效的过程管理,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大计来抓。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专题系列培训、竞赛、自学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使教师的业务学习常学常新,与时俱进。严格检查,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个人档案,详细记载了每学期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的资料,包括课后反思、论文、学习体会、教学点滴及研究的原始资料等。

3、调查反馈,整体规划。随着时间的发展,总会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不断出现,为此,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查继续教育内容,从长远的角度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尊重教师的个性,每个人都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确定活动内容,与时俱进,走自身特色发展的道路。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开展以理论培训、思想教育、经验交流、制度管理等方式,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以《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书,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宣传,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利用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介绍)、经验交流、未成年人教育法规、师德教育文件和“八荣八耻”教育等培训。真正把师德教育落实在培养教师事业荣誉感、岗位责任感、生活幸福感和对学生充满爱心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三新”教育的培训

“三新”教育,即新理念、新教材、新课程的培训,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师新课程培训,提高其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教学设计与典型案例分析,学习《走进新课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和《教学工作漫谈》等书籍,通过多种形式的通识性培训和自学教育理论专著,切实更新了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增强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加强教育教学的培训

(1)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本学期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环节开展培训,主要通过教学评优、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课后反思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并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与此同时开展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更新与拓展等专业培训。各项培训主活动贯穿于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2)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开展中小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通过校本研训的方式,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武装教师,使他们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教研能力。并能紧密结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及学科论文,探讨继续教育和小学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4、校本培训工作

(1)、成立了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

(2)、通过学校行政、党务、群团的整体联动,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及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依法执教的意识。

(3)、以理念培训为核心,以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培训重点,实施对教师的培训。

(4)、首先加强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各种校本教研制度,并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得意顺利开展。

(5)、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的校本培训采取了师带徒模式、案例培训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等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1、继续开展读书活动。采取通读、选读、摘录读等形式,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自修和反思相结合,以教育教学专著为内容,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每人每年记读书笔记,并撰写读书心得。

2、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和课程表上课,每一节课后都要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教案书写要规范、要有创新,要及时对学生的各种作业进行细致批改。

3、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写好心得。

4、教师要积极按时参加教导处组织的业务学习,做好记录,完成各种任务。

我校实施继续教育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点:以校为本,搭建四大交流平台(“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交流平台、中心学校与村小教学点的交流平台、领导班子与普通教师的交流平台、老教师与年轻

教师的交流平台)实现三个结合(个人自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研究培训与专业人员引领相结合、新课程标准学习与新理念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培带训,发挥三大群体力量(老教师的经验、年轻教师的激情、骨干教师的精彩)实现三大突破(新思维的突破、新模式的突破、新方法的突破)。

篇8:学校的校本研修总结

◎浦东新区“以校为本”的历史发展轨迹

浦东新区在校本研修道路上的行走脚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培基地、校本培训、校本研修。

“十五”前期,自培基地将一部分教师培训的自主权下放给学校,然而不得不承认自培基地的培训内容存在针对性、系统性不强,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十五”后期,我区组织全区学校开展了校本培训,突出“以校为本”——以各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境界。但很多学校找不准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开展校本培训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导致校本培训出现了散漫、无效等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我区拓宽校本培训的概念,提出校本研修,将学校教研活动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即只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任何活动都是培训。我区提出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的校本研修、基于专题研究的校本研修、基于教师个人教学改进计划的校本研修、基于校际合作的校本研修等四种校本研修模式。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延伸校本研修的内涵,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即在原有学校建制内,通过对学校功能的拓展,帮助教师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养成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并积极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区域其他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和难题破解的需求为出发点

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我区在对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后,确定的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方向。

1.教师专业精神引领和专业幸福体验的缺失,需要进一步激发专业发展动机

教师专业精神的品质对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最为重要的内因。而每个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专业体验,如新手时期的紧张无助、“蜜月”时期的得心应手、“高原”时期的倦怠和再次突破时期的“自我实现”。相比之下,最后一种专业幸福体验层次最高,也最难实现。我区从政策设计出发,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概念,正是为区域教师打造“以校为本”的优质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让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本校、本专业的实践中就能得到专业精神引领,获得专业幸福体验。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还强调区域分享、示范辐射的功能,可以为更多区域教师提供专业精神的引领,激发专业发展动机,使他们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2.教师多维专业支持和专业团队砥砺的缺失,需要打造教师身边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是国内首家区域性教育研发机构,一直尽己所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如教研系统的教研支持、科研系统的科研支持、培训系统的培训支持。但这些支持是单一维度的,不易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我区中小学都有教研组、备课组等,但真正意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不多见。我区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正是从学习型组织的机制设计上寻找创新的可能,将区域层面、学校教研组层面的各类教师专业支持组织打通,实现多维、立体的架构,努力打造教师身边的专业发展共同体。

3.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揭示和实践指导的缺失,需要加强针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教师在实践经验与智慧的积累过程中,需要精准的临床型诊断技术来帮助其认知专业发展的瓶颈,需要符合其特定发展阶段需求的个性化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正是这样一种具有临床型教学研究功能的机构,它的设立激发了浦东新区优质学校开展临床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研究的积极性,为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上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需要破解的教师教育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区于2006年初启动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项目,引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个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人首先提出的概念,并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功能进行拓展,探索更为有效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平台。

◎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施要点

1.拓展概念内涵,确立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目标

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汲取了国内外研究成果,但不拘泥于前人的研究,而是针对本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需求,进行了如下的内涵拓展。

两大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宗旨。我区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教师、学校这两大发展主体,强调学校发展要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中心,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四大原则: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创建应本着“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课题中促研究,在研究中促反思,在反思中求提高”的工作原则,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真正成为本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成为他们体验专业幸福的精神家园。

基于以上内涵定位,“十一五”期间,我区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通过制订《浦东新区“十一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合理确立“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目标。自2007以来,共有52所学校通过评审,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功能定位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创建活动,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三方的共同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区将努力做到各类学校、各个学段、各个教育署都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继续推进教师继续教育重心的分层下移,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主完成的研修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70%;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修能力,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与区域学科基地建设相整合,促进先进经验向区域课程的转化,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分享。

2.重视机制建设,明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权利与职责

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以准入机制、聘任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示范辐射机制等五大机制建设为抓手,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享有的权利和职责。比如,建平中学严把教师入口关,通过规范管理流程,用程序控制的办法把好师资入口,保证学校师资质量;上海市实验学校完善了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构建立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框架,即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对教师评价、教师电子档案量化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五大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有力地保障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自主建设。

3.加强研究,提升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品质

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过程历时八年,在评审、监督、管理等方面总结的一套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区研制开发的《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估方案》《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估指标》等,为上海市开展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估提供了先行的经验。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课题研究,其中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以合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基地”的形式,开展“教师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区域与学校”研究,申报成为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在此基础上,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协同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主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见习教师规范培训的临床型指导研究,并申报重点课题《支持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的临床型组织建设研究》。

◎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突破与案例

1.五大机制创新,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动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浦东新区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中的五大机制创新激发了学校自主发展的动力,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形成了多种形态的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风格。

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例,该校建立教研组层面的“学科发展月”研究制度,以教研组为核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理论学习、实践探究、总结交流等活动。该校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学习。该校还根据不同年龄教师的特点分别设计了层次不同的教学展,每年举办“四课展示”,即“新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能课、中年教师特色课和资深教师示范课”。“四课展示”环环相连,引领各类教师专业发展,增强不同层次教师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2.以临床型诊断为抓手,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打造成教师的临床型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最大的特点在于临床型,作为师范生、职初教师临床型教学的基地,既可成为教师职前教育的摇篮,也可在教师入职教育中发挥作用。

2011学年,在上海市教委推出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中,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挥了重要的临床型教学基地功能,所有见习教师除了完成集中培训外,50%的学时放到了基地学校。同时,针对《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要求》统一规定的4大方面18个培训要点,我区认真地逐条消化、分解,使见习教师浸润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浓厚的成长氛围之中。此外,52所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其他受聘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的校本研修学校,均组建了带教与诊断工作小组,开发了临床型诊断工具,将实践带教与专业诊断有机结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洋泾中学为例,学校建立了一整套数字化课堂教学诊断系统,它由软硬件系统两方面组成。硬件方面由数字化的课堂观评课系统和网络化的教学研讨、反思系统组成;软件保障包括现场教学视频切片技术标准、视频课例诊断技术标准,以及数字化课堂教学诊断系统的运行、维护等一系列规范。数字化的课堂观评课系统由数字化高清录播教室和听评课教室组成,两间教室之间隔着单向玻璃与隔音墙。教师在数字化高清录播教室中进行课堂教学,教室中配有多角度、多探头录摄装置,在录摄教师教学行为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实时反映。听评课教室是听课者现场听课的场所,由于与数字化高清录播教室之间隔着单向玻璃与隔音墙,听课教师可以及时展开交流,也降低了听课活动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干扰。

以洋泾中学为代表的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正在深入开展临床型教学诊断的技术研究,期待再花三年时间,开发出各学科适用的“临床诊断书”,届时,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临床型学校性质将更加明确和突出。

3.采用理念认同的方式,自主结对辐射经验,带动兄弟学校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中,我区高度重视其示范、辐射作用,其中与兄弟学校结对的过程强调理念认同、自主结对,确保辐射的作用和效果。

以南门幼儿园为例,这所地处城郊的示范性幼儿园联合10所幼儿园,成立了“CHW”幼儿园发展共同体,以合作、互助、共赢为宗旨,通过教研联合体、城郊结对、委托管理等形式开展交流。根据发展主旨,共同体内各园商议并通过了发展共同体章程。对于共同体内发展相对薄弱的幼儿园,共同以“调研式”诊断为主,组织各园骨干教师成立专业指导小组,以观摩保教实景为重点,深入各园,帮助其寻找发展中的问题。

4.重视临床型导师标准的开发与队伍培育,为临床学校建设保驾护航

上一篇: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管理制度下一篇:XXX社区四权实践活动——书香文化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