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2024-05-24

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共6篇)

篇1: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行政审批及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行政审批及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现就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和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行政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目标,应用信息技术,强化行政审批监管,积极推进网上审批,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努力构建廉洁、务实、高效、便民的服务型政府。

二、主要目标

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提高效率、加强监管和改进服务的方针,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资源和技术,通过系统的改造,完善行政审批软件功能和电子监管系统。构建设计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精细的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系统;建立基础性公共信息资源库,与行政审批工作有关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分步、分阶段开展网上审批工作,实现网上审批咨询、网上表单下载、网上申报、网上远程审批、网上政府资源共享、网上反馈、网上统计与监管;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行政审批过程的全程跟踪和监察、督办,使全市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三、系统建设的整体框架

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和电子监管系统整体架构由外网服务平台、内网服务平台、统计和监督平台、管理和数据交换平台四部分组成。

外网服务平台是面向社会的服务平台,实现审批事项相关信息的网上发布,社会公众对审批事项的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申报以及在线投诉和监督等功能。

内网服务平台是面向政府工作人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办理服务平台,完成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一次告知、审核、审批、反馈,并对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统计和监察平台是面向行政服务中心、监察机关、各级领导等管理者的服务平台,可以对审批和收费事项运行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考核信息,为社会和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监督功能。

数据和管理交换平台是面向系统管理员的服务平台,主要用于建立和维护正常业务处理所必需的功能,对系统设置及业务流程进行设定并对系统内人员、单位进行全新设置和管理,实现内、外网以及本系统和其他系统(如工商、税务网络系统)各种数据的交换、备份和本系统数据的导出。另外,依托市政府信息中心网络系统,实现对未进入中心的审批部门以及各县(市)区的信息交换、统计分析和上报件的受理审批。

四、系统建设的功能

(一)网上申请功能

申请人通过互联网可实现申办事项的申办表格或申请书示范文本下载、申请材料提交和补正、预审信息告知、事项办理咨询、对审批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同时,审批事项办结后,网络审批平台可以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在第一时间自动通知申请人。

(二)网络办理功能

审批网络平台将市县审批中心、窗口和进厅部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建立起跨县市区、跨部门的综合网络业务应用系统。窗口受理事项由网络内部循环,审核结果通过网络反馈窗口,减少办理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审批服务平台还可以实现与省直有关部门办公专网和市直部门独立办公网络的连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交换、传递,共享,有效地解决双网办公和数据重复录入的问题,提高审批服务工作效率。

(三)业务规范管理功能

网络服务平台对每个审批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服务事项的运转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程序化设计,对事项办理的各个环节设定最高办理时限,同时设定事项办理的各个环节必须通过网络平台运行的程序,对审批业务应进厅未进厅、两头办理、体外循环现象起到技术防范的作用。

(四)电子监察功能

网络审批平台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监督系统。通过网络视频对事项办理窗口的服务行为实时监控和视频监督,在行政服务中心、监察机关、各级领导办公室设置监控终端,直接监督窗口的服务行为;在外网服务平台设置“网上投诉”功能,申请人可以通过外网投诉栏目发送投诉信息,由系统自动转到中心或监察部门;设置网络“评价器”牞由当事人对事项的办理情况和服务情况进行“一事一评”,内网服务平台的评议模块按月自动统计评议结果,作为各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具体功能设置

(一)外网服务平台

外网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针对社会公众和企业。

网上查阅:公众和企业在网上能够查阅审批办事指南,相关政策法规,事项办理数量统计及事项办理有关情况。

网上咨询:可以就不清楚的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并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复。

网上下载:可以下载网上申报时所需要的表格、申请书或其他制式文本。

网上申报:能够提交审批预审资料,并在承诺的时间内得到及时回复。

审批进度查询:社会公众和企业能够查询审批资料在有关政府部门(单位)的审批进展情况。

审批进度提醒: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语音电话等手段,告知公众和企业审批办件通过与否。

网上投诉:在外网平台设置投诉栏目,对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二)内网服务平台

内网服务平台根据“统一调度、统一交换、数据共享、统一监督”的原则,为工作人员提供针对行政审批特点的、可跨部门并联办理的协同办公系统,为各窗口单位提供集中审批平台和统一办公环境。

1.窗口办公系统:主要提供窗口工作人员的收件、办件一体化,自动打印各类通知书,并具有定期提醒功能,对承诺件提供督办、催办、定时自动提醒、逾期自动报警。2.联办件管理系统:主要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事项过程中各部门间的协同办公,使原来需要到各个窗口分别办理的办件形式变为一次受理、多口协作、同步审批、限时完成。针对企业登记注册、建设项目等联办件,实行“一表通”,将联办部门各自的申请表格进行整合,简化为一张表格,共享事项申请的基本信息。实行“一条龙”服务,便于项目在各窗口高速、有效地运转。3.收费管理系统:根据管理员设置的收费列表,输入数量,系统自动计算收费金额,并打印缴款通知书。4.远程审批系统:主要供窗口单位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远程登陆中心系统,对窗口办件信息远程查询与统计、签发审批意见、通知等,做到及时沟通、提醒。5.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提供收发文管理、通知、交流园地、活动安排、通讯录、内部电子邮件等功能。6.触摸屏业务查询系统:主要提供审批中心的形象宣传、业务查询和事项办理服务指南,通过本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办理结果。7.手机短信告知系统:主要提供自动实时发送办件短消息和手工发送短消息等功能,方便申请人及时了解办理结果。

(三)统计和监察平台

统计和监察平台主要为行政服务中心、监察机关、各级领导提供各窗口业务及大厅日常管理方面信息的统计和监察。各进驻窗口也可以对本单位的各类办件、收费情况进行统计,通过软件生成各类统计表格。中心人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实现对审批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并自动生成每月的统计考核数据和所需要的各类统计报表。监察平台的功能按照“同一平台两个门户”的原则进行电子监察系统设计,在内网平台单设专用的监察工作门户及使用界面,对进厅项目的办理进度和进厅工作人员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1.审批事项的统计:通过系统设定,在中心办公界面中将各个审批项目按分类进行列表显示。2.收费事项的统计:通过系统设定,在中心办公界面中将各个收费项目按分类进行列表显示。3.考勤信息的统计:该系统提供了对指纹考勤机的技术支持,可以将考勤机的信息传输到互连网络上,由系统自动记录工作人员的具体考勤情况,能够对任何人、任何时间的考勤历史进行统计。每月底由系统自动生成个人的考勤得分值。4.网络投诉的统计:外网平台的投诉信息传输到内网平台,与内网的“评价器”相结合,由系统进行投诉统计。根据系统设定的扣分分值,月底进行扣分统计处理。5.分析功能:通过对以上考核内容统计的基础数据,系统可以设定自动统计生成所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统计报表和各种类型的趋势图。实现任意月、年份之间的对比、比较和分析,从而为文字化处理打下基础。6.投诉、意见的处理反馈:通过网络反馈的对事项办理人的投诉信息在监察系统平台显示为红色灯,相关监察人员对事项办理人下达监察建议书,处理结果利用审批平台的“在线通知”、“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形式反馈给申请人。7.逾期件的监控:实现对逾期件或接近逾期件的提醒功能,并进行相应的监控。当审批系统的数据显示事项已接近规定完成办理时间,用黄色灯提醒警示;事项已经逾期办理,用红色灯提示,监察人员视具体情况下达监察建议书。处理结果反馈给申请人;事项已经办结,用绿色符号显示。8.业务现场的监控:对网络嵌入式硬盘摄像机的技术支持可以实现对现场业务区的监控。能够全方位、高清晰地采集现场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图像,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许可中存在的超时、违规、缺岗、吸烟、玩游戏等现象,并将结果反馈到内网平台作相应处理。

(四)系统管理和数据交换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主要是针对系统管理员实现对信息维护、角色权限、系统设置及业务流程管理而设定的功能,是整个网上审批系统的设置。数据交换平台主要为解决各平台数据库之间数据共享的问题,为跨部门、跨业务和跨系统的流程审批提供数据交换和共享。

1.信息维护:主要对部门信息维护、人员信息维护、事项信息维护、考核信息维护。2.使用权限管理:中心权限、窗口权限、部门权限均由系统管理员统一授权分配。系统管理员根据系统的授权进行系统初始化、系统备份恢复和业务流程的设定。3.表单管理:在业务平台表单管理系统中有独特的图形化“表单定制工具”,满足表格、发票、证件、批复文件的多样性、多变性的要求,可以方便快捷地定制出任意形式的表格、发票、证件、批复文件。4.数据交换:满足外部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和审批中心内网平台系统的数据交换,内网平台与外网平台可以进行网上申报、网上咨询、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投诉信息反馈等数据交换。审批内、外网平台采取物理隔离,通过网闸实现内、外网之间的数据摆渡,做到任何时候外网用户不能访问内网平台。同时,内网平台预留了与省直有关部门办公专网和市直部门独立办公网络的连接模块,做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内网平台预留了与县区审批大厅进行数据同传的功能模块,能够随时查阅县区中心收办件及收费等情况。

六、系统建设的预期效果

1.全方位、多角度对行政审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对审批项目的梳理和优化,明确每项行政审批涉及的环节、责任人以及办理的时限要求,并在网上进行公开,使管理的目标更加精细。系统通过设立防范指标,自动对涉及审批的每个部门及个人的审批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从政务公开、审批时限、审批过程、审批结果、收费管理等多角度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闭环管理并及时报送监督部门,即为管理者提供了真实的管理和考评依据,又为政府行政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障。

2.实现网络协同并联审批,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通过网络实施协同并联审批,打破政府原有的行政方式,重新定义业务办理的处理流程,改变由办事者循环往复地在各窗口填写、咨询、办理的现状,所有业务流程实现在网上流转,减轻办事者负担;同时,联审对各部门的受理时限在系统中进行严格设定,对超时件、异常件等未能限时办结的业务进行督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加透明,促使其提高办事效率。

3.为建立覆盖全市的行政审批服务及监督平台奠定基础。一是通过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推动市直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各审批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二是通过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监管系统,对县(市)区级及市直分“中心”等应部门业务审批进行同步监管,确保下放审批权力运作规范,推进审批窗口前移。

七、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

为了保障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应做好的基础工作:1.重新核定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事项。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事项重新进行核定牞凡是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都要进驻中心办理;凡是与投资项目相关的事项要全部进驻中心办理。2.梳理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分类管理和“一审一核”的原则,对审批流程逐一进行梳理与优化。3.确定网上审批事项。在进驻“中心”的事项中,明确实行网上运行的事项;明确实行网上预审的事项;明确实行网上全程办理的事项。4.整理各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的示范性文本。由各单位组织专门人员,整理各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的示范性电子文本,统一在网上公开。5.规范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自建系统。规范网上申报服务的界面,并提供操作提示;要按照电子监察、督查的发展需要,预留技术接口;对未建系统,要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建设;对已建的自建系统要按规范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6.完善基础设施,充实管理人员。对中心机房进行必要的装修和改造,满足目前实际运行和今后的发展需要;调整充实网络管理人员,保障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转。

篇2: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承压和载人设备、设施。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及其下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7个环节进行全过程专项监察管理。

特种设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备和设施,广泛应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每年消耗掉70%煤产量的锅炉,是工业生产的“心脏”; 石化装置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比重高达40%;长输管道是继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和航空运输之后的第五大运输工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血管”;起重机械作为现代生产物料的搬运设备,是支撑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主要产业的“骨干”;电梯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中必备的代步工具;气瓶作为最常见的压力容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燃气压力管道已经成为城市的“生命线”,大型游乐设施则日益成为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游乐工具,客运索道成为旅游休闲的运载工具。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据有关统计显示特种设备数量年增长速度已超过10%。面对庞大的特种设备数量、分散的空间地理布局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对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严重的危害性,如何以有限的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和检验力量,实现对各类特种设备更加及时、有效的监管,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监管系统已成为各级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建设目标

建立包括设备、人员和单位管理内容的特种设备监管系统,把业务系统中关于八大类设备、业主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单位、维保单位、改造单位、检验人员、监察人员、设备责任人员等对象的数据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展示,在电子地图背景下做大图形化查询、统计和分析,图形化预警,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应急预案图形化、可视化,使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章 建设内容

3.1 运行环境建设

在整体网络设计方面,系统将运行在电子政务网外网部分,电子政务外网与公众服务网通过网关和防火墙逻辑隔离,保证数据的安全。

上述二个网络通过数据交换服务实现业务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的交换共享。

3.1.1 数据中心服务器配置内容 在服务器配置方面,如下图所示:

门户服务器工作流程服务器应用服务器ESB服务器其他组件服务器Arcgis Server数据交换前置机结构化数据库文档及音视频服务器服务器网络平台逻辑结构图 结构化数据库服务器主要安装Oracle等关系数据库,文档及音视频服务器主要安装ftp等文档服务软件,这两类服务器与存储备份系统相连,实现各类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建议采用群集的高性能小型机或机架式PC服务器。

Arcgis Server服务器主要由一台SOM服务器和多台SOC服务器组成,为其他应用提供空间地理信息的WEB服务。SOM负责对SOC服务器的管理。SOC服务器主要存放和管理ArcObject对象。由于目前SOC对AIX操作系统的支持不足,建议采用群集的高性能机架式PC服务器。

ESB服务器安装ESB软件系统,主要提供各种服务的目录注册、发布、协议转换、路由选择等功能,是本系统SOA技术架构设计的核心服务器。建议采用群集的高性能小型机或机架式PC服务器。

工作流程服务器安装工作流程运行支撑软件,实现工作流程的运行、管理和监控。应用服务器主要安装原有的和新开发的应用系统,将各种服务和工作流程结合在一起帮助用户完成各种具体业务。

其他组件服务器主要安装各种基础组件软件。例如统计分析软件和统一消息软件等,从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中抽取相关数据,产生报表和提供邮件、短信、即时消息等服务。

门户服务器主要安装Web服务器软件和门户系统,提供各种网站服务,例如内容搜索,信息发布功能,并实现用户安全认证和单点登陆等功能。

数据交换前置机主要完成在政务网和公众服务网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

3.1.2 基础软件部署环境

集成后的项目开发与应用部署环境如下:

3.1.2.1 开发环境(1)C/S架构开发环境

C/S架构的系统管理系统、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使用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NET 2008开发环境,基于ArcGIS Engine 9.3和FME进行二次开发。

(2)B/S架构开发环境

B/S架构的电子地图基于Java EE的架构使用Oracle公司的Jdeveloper 11g的开发环境,基于ArcGIS Server 9.3 Java组件和TerraGate 4.1进行开发。3.1.2.2 应用部署环境

应用系统部署时,C/S架构的系统管理系统、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运行在x86的Windows操作系统之上,而B/S架构的电子地图则可以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包括的流行的Windows、IBM AIX、Linux等等。

(1)服务器操作系统系统

选用Windows,Linux作为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功能强大,安全可靠,适合于局域网和广域网应用。

(2)客户端的操作系统系统

应用系统部署时,C/S架构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运行在x86的Windows操作系统之上,而B/S架构的电子地图和各应用系统则可以运行在多种操作系统,包括的流行的Windows、IBM AIX、Linux等等。

(3)数据库系统

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采用Oracle 10g 数据库和ArcSDE 空间数据引擎对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数据库采用ArcGIS Geodatabase 概念来组织数据,在 Geodatabase 下将同类型的数据组织为数据集,数据集下组织要素类。

(4)GIS应用环境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主要在ESRI公司ArcGIS产品上建设,主要使用了ArcGIS Engine、ArcGIS Server等产品,3DGIS系统部分主要使用Skyline公司的TerraSuite,可量测实景影像采用Truemap Engine系统支撑,数据转换部分使用Canada Safe Software Inc的数据转换产品FME Suite,保密处理集成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地图数据保密处理控件。

3.2 特种设备监管系统建设

主要在基础数据和质监专题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利用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扩展地理信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系统建设将围绕济宁市质监局的办公业务进行,主要实现质监基础信息空间查询分析、安全监督监控视频地理空间查询、各类数据叠加进行空间分析、重大危险源地理空间查询分析等,将质监专题信息和地理空间信息整合,实现济宁市特殊设备动态管理,提高监管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3.3 特种设备监管系统数据库建设

特种设备监管系统数据库建设包括:基础数据库建设、专题数据库建设两个方面。其中基础数据库数据由济宁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提供,专题数据库数据由质监局现有业务系统提供。

基础数据库建设包括:济宁市电子地图数据、三维数据、影像数据、视频录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等;专题数据库包括: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安全生产监督监管企事业信息数据、重大危险源数据等;

第四章 总体框架

济宁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在现有济宁市安全的监督管理业务系统基础上结合数字济宁建设的数据和系统成果进行建设,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信息资源库查询、安全生产监督监控、重大危险源查询分析、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空间查询分析等。

第五章 功能设计

5.1 地图操作

5.1.1 地图浏览

提供矢量、影像和三维电子地图的显示浏览、缩放漫游、前后视图、刷新地图等功能,能方便地实现二维和三维环境下的图形放大、缩小、全图显示、漫游、平移等基本操作;提供鹰眼功能使用户随时了解当前图形缩放的区域在整个地图中地位置。5.1.2 查询定位

实现空间目标到属性信息的查询功能,可以通过鼠标在地图显示窗口的移动或点击,查询对应要素点的名称、电话、地址等属性信息。实现属性信息到空间目标的查询功能,支持模糊查询,根据用户输入的属性逻辑表达式来确定某一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

5.2 图形及属性数据的维护

5.2.1 地图数据

 地图要素的显示效果参考国家地图配色标准。

 提供地图图形的编辑,修改,删除功能:提供专用的地图管理工具,能对地 图进行批量更新,修改位置移动,名称修改,长度变化等和删除操作。5.2.2 地图属性数据

 用不同的符号显示不同的设备类型八大类特种设备和单位类型,用不同的 颜色表示不同的对象。

 能对设备数据进行添加,移动和删除。能查询目前没有图形的设备详细记录 有属性记录,提供多种灵活的设备维护方式。5.2.3 单位数据

 用不同的符号显示不同的单位业主单位,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改造单位等。 能对单位数据进行添加,移动和删除。能查询目前没有图形的设备详细记录有属性记录

5.3 GIS应用功能

5.3.1 信息查看

鼠标移动到设备或者单位上面,弹出此设备或者单位的简要信息框。信息框上带“详细信息”“图档”。点击“详细信息”可以查看更多的详细信息,如设备基本情况表和设备参数表。点击“图档”可以为本设备或者单位添加图片、应急预案、视频文件等相关文档。

5.3.2 图形数据和设备数据互查

查询设备、单位的属性,可以找到此设备或单位在地图上的位置。选择地图上的设备、或者单位,可以查看其属性信息。

5.3.3 空间查询

提供在地图上进行特种设备、和各种单位的圆选,框选,多边形选择和行政区域选择的功能,查询结果可以输出成 Excel 文件。

5.3.4 统计报表

系统在管理人员的指令下,自动完成各类数据和图件的运算、统计、分析,生成结果图表,并可存入系统数据库,供用户查阅。

5.3.5 图档管理

管理设备和单位的照片,预案以及相关的文档、视频资料。

5.4 特种设备业务管理

5.4.1 数据要求

GIS 系统的属性数据来源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系统和检验管理系统”(简称:管理系统),两者在数据上完全兼容,可以将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方便、快捷地引入 GIS 软件中,数据项以业务需求提出的内容为准。其中包括:机电类和承压类两大类,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厂内车辆、游乐设施、压力管道、客运索道等八小类业务数据;以及(业主、使用、改造和维保)单位信息,并可放入图片信息以及相关的文档信息。

要求 100%的设备要在地图上生成图形,生成的图形 100%能定位。

5.4.2 特种设备查询统计

特种设备 GIS 系统首要的任务是将特种设备查询统计图形化,关联设备相关属性信息,并能动态更新。能对特种设备进行单条件,多条件,默认值查询。能够按照业务分类进行查询和统计,建立机电类设备图层(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和承压类(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图层,其中锅炉又有小型锅炉、工业锅炉、电站锅炉、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等子图层,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压力容器下又有一类、二类和三类容器等子图层,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压力管道下又有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等子图层,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5.4.3 特种设备检验量化分析

检验人员数量是一定的,如何根据城市道路距离、设备数量、设备分布、路途时间、检验时间等因素综合计算,使工作安排更公平合理,是本功能实现的重点。

可实现按照检验人员查询所检验设备的分布、数量和结论;可生成检验工作地图(路线、设备数量和分布、设备到期检验日期、检验顺序、总工作量)。

5.4.4 特种设备指挥调度管理

通过一定通讯手段实现对特种设备的悸动监管,对现场监察数据灵活上传、下载,设备属性信息的随时调用,历史数据可随时随地查询比对,为动态执法提供便利和依据;完成执法过程中人员的动态调度等;为野外跟踪、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

5.4.5 特种设备动态更新

特种设备动态更新系统保证整个特种设备属性数据的现势性,动态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特种设备的属性可以从已有的管理系统数据库同步到 GIS 数据库中。情况。特种设备的属性可以从已有的管理系统数据库同步到 GIS 数据库中。

5.4.6 特种设备预警

在实施动态数据更新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科学的预警系统,设立特种设备到期检验提示(一月、三月、三月以上)、超期未检提示(已受理、未受理)、设备安全状况等级提示(重大危险源)、设备使用年限提示(飘红、未飘红)、设备状态提示(在用、停用、注销)、检验结论提醒(不合格)、重点设备提示等图形展示。用地图分布、统计表和详细信息表的形式进行业务预警。

5.4.7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系统能够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直观、形象地提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信息,以及发生事故后抢险、救援信息、有利于有关领导及时、准确地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造成的各项损失。需要提供爆炸模拟,周边信息查询,周边救援机构查询,应急预案管理,最短路径分析等功能。

5.4.8 应急救援分析

设备爆炸及气体扩散地图模拟分析,应急预案管理,环境信息查询,救援机构查询,最短路径查询,工质库(危险化学品)查询等。5.4.9 在线监测

包括业务预警和设备在线监测功能。业务预警是指按照主题设定条件的设备预期未检、设备到期该检、重大危险源设备等的专题地图预警。设备在线监测包括GPS车辆在线监测、电梯参数在线监测和重点场所视频监控等。

5.4.10 气站选址

从相关规范规定的加气站与一类居住区、二类居住区和重要民用建筑、城市道路、电力、通信线路等的安全距离,对加气站的现状位置、服务半径进行缓冲分析。从各个专题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可建范围,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其进行叠加分析,据此可以判断最终区域范围内可见加气站的范围,为区域范围内空白所示区域。

5.4.11 专题数据展现

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大危险源、人员密集场所、高危行业、气瓶充装站),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和检验单位在地图上可独立显示。也可建立重大保障活动专题图如城市运动会、大型招商活动、重要领导访问等活动时,对涉及到活动场所的单位、人员和设备等数据进行专题展示。软件可由用户建立图层,根据需要,独立显示一些设备和单位等。

5.5 特种设备管理

5.5.1 设备信息录入

八大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客运索道、厂(场)内机动车、游乐设施)按各类再细分类参数进行信息录入。

5.5.2 设备信息维护

 提供基本图形、图元的绘制,如点线面等  绘制特种设备相关图形,如锅炉剖面等

 提供可编辑的管道符号库。用户可将自己绘制的管道符号存入符号库,备以后使用或与他人共享

 提供设备图形库,用户可将自己绘制的图形存入图形库,备以后使用或与他人共享

 图片加载,支持bmp、jpeg、gif等常规格式的图像文件  图层管理,按照图形层次管理进行图形显示,同时可编辑各个图层。

5.5.3 设备告知申请

包括安装告知、修理告知、改造告知、修理改造告知,完成告知申请从使用单位申请开始到监察机构批准管理的全部流程,完成告知全部业务,并有申请补充材料的处理功能,对处理功能全过程中因缺少提供材料被退回,在原申请直接添加资料提交,避免完全重新填写资料。

5.5.4 设备检验约请

包括定期检验、安装监督检验、进口设备检验进行检验约请。通过检验约请完成各检验约请从申请单位起草开始到监察机构批准受理,通过此过程为设备检验做准备。

5.5.5 设备注册申请

包括普通设备注册、压力管道注册、气瓶注册。完成各种设备注册申请从使用单位起草开始到监察机构批准受理,准予发证的全部流程。压力管道注册要先生成压力管道汇总表,再选择多个汇总表生成压力管道注册申请书进行申请。气瓶要先生成气瓶汇总表,再选择多个汇总表生成气瓶主持申请书进行申请。

5.5.6 设备变更申请

包括设备停用、设备报废、设备移装、设备过户、气瓶和压力管道重新发证。要求完成设备信息相关的变更处理全过程,并对变更信息进行记录,将设备原始信息记录到历史记录信息中以便今后进行查询。

5.5.7 设备使用申请

包括修理、改造、修理改造、移装、停用、过户、过户移装后的使用、气瓶和管道的重新发证。完成各设备使用申请从申请单位起草开始到监察机构批准受理的全部流程,即完成从申请单位开始到监察机构批准的流转管理、记录设备的使用状态的过程。

5.5.8 设备补证管理

为使用单位提供银异常原因(丢失、损坏等)需要补发设备使用证的功能,实现已注册设备的使用证的重新发证打证的要求。

5.5.9 设备报废恢复 5.5.10 气瓶检验

要求完成气瓶定期检验记录的生成、汇总气瓶定期检验记录生成气瓶定期检验报告、流转气瓶定期检验报告、下发气瓶检验单位检验报告等功能。

5.5.11 待查设备、隐患设备、重点监控设备管理

各项任务能够起草到任务指派,任务回复,并能在地图上显示这些设备的分布情况和数量,以帮助单位和监察机构了解设备工作的状况及时发现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5.5.12 设备信息查询

能对八大类设备使用单位信息、设备信息、设备注册信息、设备使用者信息、设备检验信息进行模糊查询。针对设备的具体项能随机查询,查询后列出报表和导出Excel文件,并可以在地图上查看设备所在位置。

5.5.13 设备信息统计

能对八大类设备加上气瓶,按照横纵坐标组合方式打印出报表并导出Excel文件,对于权限内所管理单位可按条件限制进行随机统计。

设备范围: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厂(长)内机动车、游乐设施、气瓶。

横坐标:按品种、按使用状态、按待查原因、按级别、按监管级别、按隐患级别、按检验结论(不同设备检验结论不同)、按使用年限。

纵坐标:按使用状态、按级别、按待查原因、按隐患级别、安监管级别、安定期检验结论、按使用年限、按、按单位。

5.5.14 设备定检率、未检率统计

定检率:某种设备在某实际检验数量与应该检验数量的比*100% 未检率:某种设备在某实际检验数量与应检未检数量的比*100% 设备类别及检验类别:

锅炉: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检验;

压力容器、特殊压力容器:检验、全面检验、耐压试验; 压力管道:全面检验、在线检验 厂车,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客运索道,气瓶:定期检验 5.5.15 设备定检计划

年初可形成需要减检验设备的定期检验计划,发给有检验资格的检验单位,检验单位把任务分给有资格的检验人员。

5.6 单位管理

单位管理主要功能是管理各种类型的单位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监察机构、检验机构、其它单位(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

5.7 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和人员培训考核管理两个模块。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包括作业人员的人员基本信息的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包括各类型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

5.7.1 人员基本信息管理

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监察人员、检验人员、无损检测人员、作业人员、其它人员等人员基本信息的管理。

5.7.2 人员培训管理

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包括各类型人员的培训考核管理。 培训班信息维护  中介报名  申请导入  汇总审核  成绩录入  审核发证  证件打印  人员证件到期预警  培训报表查询

篇3: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近年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过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 (“金安”工程) 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一批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 初步形成了基于政务外网的专网平台及其数据库, 为安全监管监察、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保障。新疆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积极推进全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采用先进、高效、适用的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全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笔者从新疆自治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回顾、基本现状、存在问题、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和思考, 谨供全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参考和借鉴。

1 信息化总体规划情况

为推动全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 加强宏观指导, 2010年7月, 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组织编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信息化总体规划》, 经多次征求各地州、各处室意见和专家认证, 于2011年7月经局办公会审议通过。

我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是:统筹规划、分期实施;需求导向驱动、急用先行;保护原有投资、整合现有资源;平台上移, 服务下移;统一标准规范。

总体目标是:建成覆盖自治区、地 (州、市) 、县 (市、区) 、乡 (镇、街道) 四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直属机构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平台, 集成预测预警、分析决策、应急指挥、监管执法、协同办公、公共服务等应用功能, 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全面提高全区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目前, 全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开发、集中部署、分级应用”的工作思路, 以需求为导向, 坚持顶层设计, 各应用系统统一由自治区安全监管局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 将数据库、服务器等集中部署在自治区级中心机房, 应用系统可实现各级安全监管局独立运行且数据统一。全面建成使用后, 视数据量大小, 在数据较集中的地州设立数据分中心, 减缓数据流压力。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可分别运行应用系统, 乡镇街道和各企业可登录使用, 实现自治区、地、县、乡、企业五级应用。

在我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中, 应用系统等软件开发由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统一设计、开发, 各地、县不需再次进行应用系统方面的开发, 只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适时投入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终端和安全防护等设备设施, 避免重复投资, 提高应用系统的统一高效性。

2 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进展情况

2011年12月, 新疆自治区安全监管局与深圳天维尔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其开发全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各应用系统开发工作, 2012年2月, 开发工作正式启动。主要建设“企业分级分类监管系统、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系统、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系统、事故管理系统”等6大应用系统;建立相关的“企业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隐患数据库、事故管理及档案数据库、行政许可审批数据库、行政执法数据库、安全专家数据库、案例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等10个数据库, 建成覆盖自治区、地、县、乡镇四级安监机构和各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平台。

(1) 企业分级分类监管系统:对全区企业按行业类型进行分级, 实现分类监管、分类指导。

(2) 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由企业进行网上填报,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进行确认, 实现重大危险源网上申报认定, 实现动态管理。

(3) 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系统:实现实现网上“统一窗口受理、统一申报平台、统一咨询反馈、统一办理审批、统一时限办理”等功能, 建立集部门审批、效能监察、综合管理于一体的“一站式”行政审批信息系统, 促进行政审批网络化,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4)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适合于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日常安全检查及行政执法工作, 对安监部门的安全检查及行政执法程序、文书、案件及办案过程等实施程序化规范管理, 具备在线帮助、自动生成、跟踪督办、统计报告、网上查询等功能。

建设项目分为项目启动、需求调研、软件设计开发、环境部署、项目验收等6个阶段。目前, 项目正处于边需求调研、边设计边开发的阶段, 已完成系统基础框架的搭建, 结合需求调研情况, 对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安全生产行政审批、重大危险源监管三大系统进行了功能优化;制订了《自治区安全监管系统设计说明书》 (初稿) , 制订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信息化体系建设技术指导书》 (初稿) 。整个应用系统预计2012年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摘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快速、准确、高效管理的根本保障。通过新疆自治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回顾、基本现状、存在问题、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和思考, 更好地推动全区安全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篇4: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按照国家农业部提出的“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原则,以在2012年实现全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全覆盖为基本目标,以全面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目的,切实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队伍、设施、机制建设,认真履行监管服务职责,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推进标准化生产,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建设目标

2.1总体目标 到2012年底,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建设任务,完善监管服务设施,建立健全“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

2.2 2011年建设目标 在全省选择双阳区、舒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县、洮北区、东辽县、宁江区、浑江区9个县(市、区),开展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试点工作。

2.32012年建设目标 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3.建设方式

主要采取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的方式实行联合建设,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鼓励产业集中度高、有条件的乡镇单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也可跨乡镇建立区域性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具体建设方式由各地政府根据产业特点及工作需要确定。

4.建设内容

按照“有机构承担职责、有具体人员承担监管任务、有检测服务手段、有监管经费支撑”的要求,重点强化监管职能、充实人员力量,提高监管服务能力。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上,确保有2名以上人员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每个乡镇要建设一个快速检测室,配备2~3套速测仪器及相关工作设施,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乡镇监管队伍要相对稳定,并明确一名站长负责,报县级农业部门备案。

5.工作步骤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分为调研发动、制定方案、推进实施、考评整改和总结验收五个阶段。

5.1调研发动阶段 2011年9月15日前,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本地、本行业实际,认真学习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争取工作支持。同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探索工作推进途径。开展专题宣传发动,利用各类舆论媒体,通过召开培训宣传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5.2制定方案阶段 2011年9月底前,在抓好调研发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研究制定全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建设内容、方式和步骤,并下发各地执行。按照全省总体方案要求,2011年列入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县(市、区),要在10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工作。2012年整体推进工作将于明年进行全面部署。

5.3推进实施阶段 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2011年12月底前,在双阳区、舒兰市、敦化市、公主岭市、通化县、洮北区、东辽县、宁江区、浑江区9个县(市)区,开展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试点工作。2012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5.4考评整改阶段 整改建设分二次进行。第一次于2011年底前,对首批9个县(市、区)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进行考评,提出整改意见。第二次于2012年10月前,对全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再次进行整改提高。

5.5总结验收阶段 2012年底前,对全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验收。

6.工作要求

6.1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推动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进一步明确职责、周密安排、科学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6.2加强协调沟通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现代农业建设和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议事日程,依法将有关人员经费和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所需日常经费统一纳入公共财政年度预算,保障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正常运转和监管人员的福利待遇。

6.3加强指导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细化制定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方案,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县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

6.4加强督导检查 各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管理的日常检查和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各地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农委将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列为对各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年度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采取适时督查、专题督办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查督办和通报。

篇5: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大全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根据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农村推行“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庆政发

[2011]58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在乡镇和村两级建立健全“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监管作用,构筑农村食品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二、“一专三员”的基本职责和任务

“一专”即食品安全监管专干。“三员”即食品安全联络员、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食品安全监管专干由乡镇1名在职工作人员担任或乡镇卫生专干兼任,承担本乡镇食品安全监管职责。食品安全联络员由乡镇各包村干部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员由村委会主任担任,食品安全信息员由村委会村文书担任。“一专”和“三员”根据各自职责,认真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

(一)食品安全监管专干职责和任务

食品安全监管专干承担本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责“一专三员”工作计划、总结、组织协调和请示报告等日常工作;宣传《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定期对“三员”进行有关业务培训;掌握乡镇食品安全形势和生产经营单位、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定期向镇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反馈市场动态,提供监管信息,举报制假售假等各类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销售行为;向镇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反映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并上报食品安全事件信息,每季度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计上报镇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工作。

(二)食品安全联络员、村级协管员、信息员的职责和任务

食品安全联络员负责与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的协调联系。定期开展联络交流工作,发挥好镇政府、村级组织与广大农村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管专干反映群众投诉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每季度对本村内食品流通领域开展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活动。

食品安全协管员承担本村的食品安全协管工作。贯彻落实、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每月组织一次食品安全巡查;及时掌握、记录本行政村食品安全情况和食品生产经营单

位、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及经营动态;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食品安全事件的查处;当地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及时报告,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食品安全信息员负责本村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协助食品安全联络员、协管员向所在行政村群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每月对本行政村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体经营户开展1次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并建立记录和统计台账,汇总上报相关信息;负责本行政村30人以上自办宴席的备案上报和检查指导;承担收集本行政村内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食品安全事故、隐患和问题的投诉以及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管专干汇报。

三、“一专三员”工作重点

(一)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一专三员”要熟练掌握速测仪的使用方法,对村内农产品生产的蔬菜、水果在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有质量安全问题的要停止销售;对蔬菜、水果、畜禽肉蛋、生鲜乳等农产品要定期进行巡视,发现违规使用禁限农药、饲料添加剂等行为要制止,对劝告和制止无效的,要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报告。

(二)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疫病防控监管。积极协助推进牛、羊家禽定点屠宰,及时报告私屠滥宰、加工销售注水肉、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农村动植物疫病疫情,并协助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部门落实监控措施。

(三)加强农村食品生产加工业监管。协助质监部门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对生产加工食品的小作坊,要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上报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

(四)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监管。以农村集贸市场和食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监管区域,以农村流动食品摊点、小商品、小食店、小餐馆等为重点监管对象,以米、面、油、盐、酱、醋、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等为重点监管产品。

(五)强化农村食品消费环节监管。协助食药部门对农村餐馆从经营场所、生产设备、卫生设施、原料采购、从业人员体检等方面严格监管,加强对农村家宴的卫生管理和技术指导,强化对农村厨师健康体检和培训监管,对农村红白喜事宴席要建立备案制度,提前上报乡镇食品办公室,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四、执行“一专三员”的工作方法

镇机关和各村在执行“一专三员”过程中,要主动取得村委会的支持和配合,有效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采取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法,确保“一专三员”工作有序、高效、深入推进。“一专三员”

施行工作要涵盖辖区所有的乡镇和农村,扩大覆盖面,把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达到全覆盖、无盲区。

四、执行“一专三员”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1日至5月20日)

各村要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转发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吃透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措施,成立领导机构,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施行工作。在施行过程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一专三员”重要意义,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通过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使“一专三员”制度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保证“一专三员”施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20日至6月20日)

各村在施行过程中,对照本《实施方案》中“一专三员”的主要任务,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具体量化工作任务,制定完成任务时间表,人对人、点对点,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具体实施进度是本阶段第一周每个村“一专三员”制度施行覆盖落实率达到30%;第二周达到60%;第三周达到90%;第四周拾遗补缺,完成剩余10%的进度,确保此项工作在6月20日前全面完成。各村要对施行“一专三员”工作的进展情况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高度重视“一村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责任意识,按照稳步推进、全面实施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覆盖所有村社。各村要将“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及时调整不合格工作人员,为“一专三员”制度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二)落实工作责任。施行“一专三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逐步建立健全“一专三员”的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培训落实、信息传递、申诉跳出、应急处置、日常检查等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村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共同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篇6:安全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实施方案

为提高全局的环保意识,搞好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

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改善办公条件,实现低碳生活,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

统领,以植绿护绿、美化环境、文明办公、勤俭节约为重点,充分发挥机关部门的示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为创建生态黔东南做贡献,以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精神风貌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1、室外绿化、净化。单位庭院植树种草和摆放有规模、有造型的花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责任区洁净。

2、室内养花、整洁。办公室内要摆放盆花,保持四季有

绿色,保持办公环境清新整洁。

3、办公文明、有序。创建文明单位,推行无烟科室,加

强机关作风建设,建设优化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机关。

4、管理节约、降耗。在节能、节电、节水等方面建立严

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办公用品重复利用率,抵制造成资源浪费的一次性用品,推行现代化办公方式。

三、创建内容

(一)开展“绿色家园行动”,推进生态黔东南建设。

一是围绕全州“建设绿色家园、改善生态环境”总体规

划,着力抓好绿化任务的落实。二是在单位门前摆放盆花、盆景,并要造型美观,形成一定规模。单位办公室内要摆放盆花,保持常年有绿色。三是落实门前三包工作责任制,保持门前卫生清洁。

(二)开展节约降耗活动,推行现代化办公方式。要积极宣传创建绿色机关的重大意义,努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提倡重复使用办公用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制品,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的良好习惯。大力倡导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风气,把节约降耗变成机关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加强机关管理,普遍采用节水设施、节能灯具和电器,建立水、电、油等能源管理、统计、定额考核制度,定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本着节能降耗的原则,合理使用空调、饮水器、电脑等电器设备,减少电器待机状态;提倡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节电、节水、节能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行现代化办公标准,除涉密内容外,要充分利用局域网交流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向无纸化办公的方向努力。要节约用纸,提倡双面用纸,用再生纸印制公文、文件袋、名片等,使用可换笔芯的书写笔,用自动铅笔代替木制铅笔。要注意回收资源,办公楼院内设有规范的垃圾分类设施,如废旧电池、废纸等回收箱,定点回收,定量清运,实行源头分类,加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

(三)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进机关作风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以“讲文明、促和谐、树形象”为主题的和谐机关创建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建立并完善作风建设制度,广泛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铸造政务诚信,推行优质服务,建设优

化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机关。大力推行文明办公,办公室要及时粉刷,保持室内整洁,推行无烟科室,杜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现象。机关内要设有明显的保护环境、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禁止吸烟等文明举止提示标牌。治理“八乱”,机关要发挥带头作用。要大力倡导机关党员干部,在居住楼院的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行动迅速,强化考核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把创建绿色机关活动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摆上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建立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完成任务目标。开展“创建绿色机关活动”是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开展“创建绿色机关活动”作为文明单位评比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单位申报、晋升考核之中。

上一篇:安全快乐下一篇:周岁生日宴会致辞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