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

2024-05-27

观察植物(精选18篇)

篇1:观察植物

含羞草

我家养了一盆含羞草,长得可茂盛啦!爸爸都说它已经不是含羞草,长成含羞树了。

含羞草的叶子,非常短小,是椭圆形的,刚长出的叶子,又小又可爱,颜色嫩绿嫩绿的,叶子长大了就变成了橄榄绿色。含羞草的叶片一碰就会合上,夹得紧紧的,像一个含羞的小姑娘,低下了头,说:“别碰我,被碰我,我会含羞的!”大概过了两三分钟,含羞草的叶子才会自己慢慢张开。含羞草每天都需要浇水,因此我每天早上早早起来为它浇水,有一次我们全家外出旅行,几天不在家,回来后,看见因缺水而耷拉下来叶子的含羞草,我快心疼死了。

现在我的含羞草越长越壮,我在网上查找资料,要为含羞草摘心来控制它的高度,于是我和妈妈一起为它摘了心。我希望摘了心的含羞草每一天都能健康成长。

篇2:观察植物

我开始泡豆子。首先,我找了一块旧毛巾,剪下一小块,把它洗干净,再冲一下,使其存有水份。又找了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碗,冲干净,准备工作完成了。我用烫水泼一下豆子,刺激他们,好让这些豆子长得快,又用凉水浇一下豆子,就把他们放进小碗里,用湿毛巾盖住

用湿毛巾盖住豆子,就等待小豆子们长芽芽儿了。

我心里想着:小豆子们,要争气呀,一定要长出嫩芽来。我今天非常激动。

晚上,我给他们换水时,发现黄豆已经起皱儿了,也比原来大了许多。我真高兴!

20xx年10月2日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小豆子没什么大变化。早晨,我给小豆子换水时,有了新的发现:绿豆和红豆也轻微地起了一点儿褶儿。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也许你会说:“不就是起一点点褶嘛,又什么好高兴的!”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泡的豆儿,也许看法就不一样了。晚上,我给豆子环水时,竟发现绿豆出了一根嫩嫩的小芽芽儿!我越发得意了。下芽芽那么小,就有别针的针头大小,使嫩黄的,弯曲的。

我好高兴吆!

20xx年10月3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早上,我又给豆子换了水,发现绿豆的芽儿长长了一截。

我望着那些出芽了的绿豆,会心地笑了。黄豆也冒出了一点儿芽,我很高兴。然而那些红豆,却迟迟不肯抬起那嫩嫩的小芽,就像一位小姑娘害羞的连家门也不敢出。

我期待着三种豆子发芽、长叶、生根!

20xx年10月4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早上我又有了发现。

早上换完水,我发现绿豆已经长了两厘米长。有的芽是弯曲的,有的是绕着豆子弯曲的,还有的是直挺的。黄豆的芽也长长了些。令我高兴的还是红豆,他也长出了一点点儿小芽,是那样的小,也就有笔尖长短。晚上,我发现一颗绿豆长出了两片嫩绿色的、小小的、短短的新叶,那新叶很小,有笔头大小,嫩绿的,水滴状。

我期盼着小叶子长大!

20xx年10月5日星期五天气:小雨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一颗绿豆已经快坏掉了,但还很顽强地长出了嫩芽儿,我很感动。这种顽强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晚上,我看到更多的绿豆也长出了嫩叶,为此,我很高兴。黄豆虽然没有长叶,但芽儿已经很长了。红豆的芽儿也长长了许多。我真开心!

篇3:《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教学设计

本节《生物学》内容是《实验观察植物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细胞、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本节课在本章乃至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 学生具备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过程,为本节实验教学开展奠定基础。 由于学生才步入初中,刚刚涉及探究和实验,在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有限,因此,本节课的进行属于生物基础课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

1.学习并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并练习用显微镜观察 。

2.初步认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 , 并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 )能力目标 。

1.在练习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在练习和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 。

(三 )情感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

2.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发展创新思维。

3.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 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一 )制作临时装片 ,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

(二 )探究植物细胞的结构 ,并掌握各部分的作用 。

(三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规范地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七、教学内容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

八、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

提问上节课有关教学要点,反馈教学效果,巩固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进行教学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纠错、表扬。

(二 )新课导入 。

导言: 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 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大家不妨试试。

简要介绍切片、涂片、装片及永久(临时)装片的知识。

板书: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要先制成玻片标本)。

(三 )实验教学 。

1.介绍玻片标本

对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步: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第二步: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第三步: 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第四步: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 第五步:盖上盖玻片。 第六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第七步: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 、观察了解不同玻片标本的差异 )

2.实验目的要求

说明本节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鼓励探究和合作。

3.演示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启发学生观察,要求学生思考每个步骤的作用,启发学生用一个字归纳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中的每个步骤。

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滴。

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撕。

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开———展。

盖上盖玻片———盖。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染。

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吸。

板书:擦→滴→撕→展→盖→染→吸。

4.学生亲手制作临时装片标本

(学生亲手实验操作 ,练习临时装片 。 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可以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 )

引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并做辩证评价。

老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操作中的创新点,及时给予鼓励,并加以肯定。 对不正确的操作及时纠正,并讲清正确的操作要点。

5.实验反馈

实验完成后,请不同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描述。 初步了解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熟悉器材,相互评价。

(其他同学根据前面同学的表述进行必要的补充 。 同学间开展互评活动,老师及时进行客观评价。 )

6.观察植物细胞

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初步感知细胞,注意根据染色结果区分细胞的各个结构 (参考教材和教具),同时注意观察制片的效果。

(通过进一步熟练操作 , 加深对植物细胞观察的体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避免不规范操作, 力求熟练, 使实验圆满成功。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进行概括总结和归纳出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主要结构,体会细胞的整体性。

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并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感知细胞液里含有的物质。

7.认识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学生自学教材植物细胞的结构,对照观察的细胞进行结构辨认。 老师提出绘图要领:(1)真实;(2)规矩:大小、位置、点线结构(尤其注意点的画法)要规矩;(3)完整:名称标注齐全。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物像,按照绘图要领,跟随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四 )课堂总结 。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布置课后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明确课后和下节课的课前任务。

(五 )布置作业 。

课后思考:(1)有了污点怎么办? (2)细胞、气泡有什么区别? (3)染色剂对细胞有什么影响?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一 )贯彻新课程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在本节课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活动及动手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内互帮互促,较好地完成实验要求。

(二 )发挥了就是的主导作用 。

毕竟有少数学生对显微镜的操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因此,有的同学对临时装片的制作还不是很熟悉,甚至出现一些错误,这就要求老师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耐心指导,并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 )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观察细胞、 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进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不仅使学生初步具备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黄小燕.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教育,2004(09).

[2]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科学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07(09).

[3]梁松涛.浅谈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模式及其实践[J].教育研究,2010(12).

篇4:《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细胞;临时装片;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探究;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Q2

1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生物第二章第二节。引导学生在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教学上会有一定困难。这是因为细胞结构微小,功能相对抽象,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因此,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让每位学生都亲自动手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都能观察到动、植物细胞。

实验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本节采用“自主探究—展示归纳—再次探究—知识提升”的教学模式,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当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再引导他们解决。之后再次操作,总结提升。使学生做中学、乐于学、愿意学。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动手进行探究实验的操作,进入实验室学生已经跃跃欲试,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的细细交代,而是对安全问题进行了提示,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自己尝试探究临时装片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自己去發现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2 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初步学会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2.2能力目标 通过临时装片的制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3情感目标 通过参与实验,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教学重、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细胞结构,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4 教学过程:

4.1激趣导入 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现在请每一小组将你课桌上的显微镜快速的对好光,找到白亮的视野。

显微镜是生物实验常用的仪器之一,在它的视野内我们可以看到奇妙的生命世界。展示图片:电子显微镜下的红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你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在显微镜下一睹细胞的风采?引出课题:观察动、植物细胞。

设计意图: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快速复习旧知,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由图片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2初步探究 我们怎样才能看到洋葱的细胞呢?

学生: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师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报告的资料参考,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

临时装片要如何制作?小组讨论制作方法,可以参考课本。将你的方案简单总结在实验报告的第二页左侧:实验前(小组讨论交流方案)

教师:对于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观察植物细胞要滴清水,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滴生理盐水?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用牙签刮得位置是哪里?

先请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去简单讲解并且强调实验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学生小组自己分工,有的做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有的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大组之内再就近两人一小组动手实验。仍然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将会成为今天的实验技能之星。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留心学生出现的操作规范等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实验步骤,自己尝试探究临时装片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走在了学生的后边。

4.3展示归纳 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制作结果与大家分享?请学生将自己的临时装片放到数码显微镜下进行投影展示,并且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自己的优点是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在展示时会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一暴露,再让学生自己及其他同学讨论解决。

教师播放一段“不规范操作”的录像(包括学生在操作中的常见错误),请学生纠错。教师适时发出疑问和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应注意的问题:1.洋葱表皮取材不可过大,过厚2..取了外表皮,4.出现了好多气泡5.滴染液的位置不对,6.染色不充分或染液过多 7、刮口腔上皮位置不对;8.涂抹不充分,不均匀。对于暴露出的问题采取学生讨论解决,老师适当点拨的方法,并且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

学生在投影展示的过程中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学生展示的时候描述自己看到了哪些细胞结构,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的理解。

展示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将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调。步骤总结如下:

观察植物细胞:1擦、2滴、(清水)3取、4展、5盖(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

观察动物细胞:1擦、2滴、(生物盐水水)3刮、4涂、5盖(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

并将两个实验步骤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交流展示的过程即让学生表达的过程。学生实际操作,发现并解决问题之后,对于制作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引导学生总结出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并将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强调,为再次探究制作做好了铺垫,充分体现了学生做中学,教师来点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

5.4再次探究步骤规范之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换继续实验,刚刚做过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再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做过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再做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做的快的可以自己选择老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再次制作探究。如果选择黄瓜和西红柿,注意黄瓜和西红柿不需要染色。)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避免上一轮出现的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请学生再次在数码显微镜下投影展示自己的制作,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本轮展示请前一轮制作出现问题的同学进行展示,并且交流自己是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

设计意图:一切技能,都是熟能生巧,以有限的时间实现学生的充分实践,至关重要。再次探究是对实验技能的提升,也是在新情境下的向前推动,使重复实践富有新意、富有意义,使每个学生有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两次实验都是自主式探究实验,既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又实现了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上的加深,强化和熟练。

5.5总结提升 两轮操作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观察完成实验报告。

设计意图:实验结束,根据自己实际的观察完成实验报告,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实验报告是在完成实验后所作的简明总结,也是实验成果的书面反映。绘图有一定难度,需要进行适当引导,同时还适时的渗透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看到了什么就画什么。

(配乐)展示图片:各种各样的细胞,感受生命之美!师总结。

6 教学感悟:(一)、小组比赛,激励性评价

采用小组比赛,贴笑脸奖励;评比实验技能之星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分组实验,既实现了合作,又突出了竞争,竞争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玫瑰卡——创意实验报告

用彩色卡纸设计的实验报告,改变传统方式,提高了学生兴趣,因为这里面有他们自己细胞的风采(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学生喜欢就会爱惜,爱惜就会用心去完成

(三)设计理念——自主探究式教学(先学后教)

篇5:小学观察日记200字观察植物

观察植物

我家有一棵含羞草。我只要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它就会自动合拢,好象在说:“小主人。别碰我,我害羞。”我只要看见含羞草的泥土干巴巴的,就会拿起水壶,马上让他喝个饱。每次含羞草都会摇摇嫩绿的叶子,好象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我看着含羞草,总觉得她是那样可爱,那样娇嫩。

有一天夜里,我吃完饭准备睡觉,看见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我大吃一惊,我并没有碰他啊!我决定自己找答案。

篇6:观察植物周记

走近一看,吊兰的叶子又细又长,摸上去柔柔的,就像柳树的枝条,它浑身碧绿碧绿的,在阳光的映衬下,绿得发亮,好似一块翡翠。到了秋天,别的植物都枯萎了,吊兰可是四季常青的。当它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藤蔓就从茂密的叶中抽出来,上面垂吊着一些小吊兰,多么像一只只小蝴蝶啊!据我所知,吊兰的品种可多了:有金边宽叶吊兰,金心宽叶吊兰,银边宽叶吊兰……

夏季是吊兰开花的季节,一朵朵雪白的花朵加上几点橘黄的花蕊,美丽极了。

这娇小可人的吊兰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如果你想把踏移植,只要把吊兰叶边细梗上的小吊兰剪下来,养在水里,没几天就会成活。吊兰还是一种良好的屋内空气的净化花卉,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呢!

篇7:观察日记植物荷花

星期x

上午,我又来看荷花了,咦?今天的荷花怎么开的这么早呢?管他的,这可是一个千年难逢的好机会呀!因为荷花在6—9月份才是最旺盛的季节,现在9月份都快过完了,就很难见到开放的荷花了。

开放了的荷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一样,亭亭玉立,阿娜多姿,美丽极啦!荷花的颜色是粉色,粉的是那么娇艳欲滴。而田田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随风摇摆。我不禁想起书上的一句话:荷花花大叶丽出污泥而不染,果真如此!

篇8:整合资源提高观察植物效果

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观察植物的一生,亲身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与植物共成长呢?

一、选定观察对象,整合教学内容

植物的种类繁多,如果在植物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植物,不利于学生认识植物的一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植物作为主要观察对象。

根据教科书的安排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蚕豆很适合学生种植、观察。之所以选择蚕豆,是因为它自身的许多特征有利于学生观察研究,达成教学目标。在《果实与种子》中,选用种子较大的蚕豆,便于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认识种皮、子叶、胚。用它来研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借助工具就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种子发芽的全过程。在《根和茎》一课中,可以用它来研究根的形状、茎的运输作用。在《叶和花》一课中,可以用蚕豆来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蚕豆的果实可以食用;蚕豆的秸秆可以作为燃料;蚕豆的茎、叶、花、豆荚都含D-甘油酸,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可以入药。在《植物和我们》时,可以通过了解蚕豆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虽然用蚕豆进行观察研究有许多优点,但是蚕豆的生长期较长,在南方一般是秋末冬初播种,来年的四五月份才会开花结果。所以,在第一学期就应该在校园开辟出种植园或在花盆中种下蚕豆,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为第二学期的观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内指导与课外种植、观察相整合

教师要在完成好课内科学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观察研究。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让他们进行长时间种植、观察蚕豆,难度太大了。因此,教师有必要把课内与课外有机整合,提高观察效果。

首先,明确课内、课外探究的内容。课外种植、观察植物是课内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又一重要阵地。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种植、观察的主体是三年级学生,能力相对较弱,自主选择科学探究的内容,对他们而言要求明显偏高。因此,要使他们明确所要探究的内容。如在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在课堂上做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步骤,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由于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堂上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做相同的实验,观察套在植物各个部分上塑料袋内的变化,感知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发。

其次,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仔细、有序、科学地观察记录。如在探究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观看子叶的形状、颜色、纹路,感知子叶表面的粗糙与光滑,然后闻一闻它的气味,再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特征,并指导学生把在课内学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观察蚕豆的一生中,科学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最后,要编写适合学生记录的种植手册。由于参与观察的学生是三年级孩子,他们的能力相对较弱,教师有必要设计一本便于学生记录的种植手册。手册上的内容应以选择、填空、画图(拍照)为主,文字记载为辅,降低学生记录的难度。例如,对于植株的高度、叶片的数量、花苞的数量、花朵的数量、果实的数量等定量观察任务,学生只需填写数字;对于种子发芽情况、植株的形态等定性观察任务,学生可以用图画或拍照的方式完成。文字介绍仅限于植株的变化、自己的观察感受,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提高了任务完成率。

三、教师示范引领与学生自主探究相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在种植、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教师应切实起到示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习《植物的一生》已经是四月份,蚕豆早已开出鲜艳的花朵,学生不能体验到蚕豆生长的全过程,所以仅仅观察第一学期种植的蚕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观察到蚕豆一生的生长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把一些蚕豆种苗带回去栽种在花盆中,每天观察、记录,也可以用蚕豆种苗做一些感兴趣的探究实验,如研究蚕豆的花与常见的桃花、油菜花之间的差异。剩余的蚕豆种苗栽种在学校的种植园或花盆中,由教师进行日常管理,这样既可以与学生的种植观察进行对比,又可以把这些蚕豆种苗用于其后的课堂教学。

四月份,气温逐渐升高,植物生长很快,大约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蚕豆就能够开花了。此时,原先种植的蚕豆也结出了果实。通过对比观察,直观地了解蚕豆的一生,还把观察的时间压缩到大概两个月左右,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到蚕豆的一生,提高了观察效率。如果想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蚕豆在不同阶段的特征,教师可以每隔两个星期种植几株蚕豆,最后把浓缩蚕豆一生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不同阶段的植株,展示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零距离感知蚕豆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提高观察效率。

四、观察活动与新媒体相整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一些新媒体运用到学生种植蚕豆、观察蚕豆生长过程的活动中,解决在种植、观察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交流种植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在种植之初创建一个QQ群或微信群,让学生通过在QQ群或微信群上传图片、文字等,分享自己种植的经验,成功的喜悦,解决遇到的困难。对在QQ群、微信群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教师应在课堂上予以及时表扬,鼓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观察蚕豆的活动中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总之,观察植物的一生,是一项耗时较长的活动,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学生的观察、记录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活动顺利完成,让学生在种植活动中收获成功,收获快乐,与植物共同成长。

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植物的一生,亲身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时,一要选定观察对象,整合教学内容;二要坚持课内指导与课外种植、观察相整合;三要教师示范引领与学生自主探究相整合;四要观察活动与新媒体相整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篇9:观察植物

关键词:校园植物;植物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Q94-33

校园植物是校园绿化的主体,同时在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美化和科普人文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1]。《植物学实验》对课外实践要求较强,其户外、野外实践要求高,而高校丰富的校园植物种类,是植物学实验最好的户外课堂[2],学生长期接触校园植物,印象深刻,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植物形态特征,同时,校园植物识别与观察能植物种名及实物紧密连接,便于记忆。笔者对开展植物学实验的重庆市高校调查中发现,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都安排了校园植物识别与观察,足以显示校园植物在植物学实验中扮演重要角色。

1 校园植物识别与观察

1.1校园植物形态特征观察

学习植物分类的基础要求是解其形态特征,能准确描述其形态特征。而植物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这便要求学生在观察校园植物时,首先需了解其形状,如:乔木、灌木、草本等。然后观察其叶,主要涉及单叶、复叶,叶形,叶柄,同时记录叶着生方式,如:对生、互生、轮生等。最后记录花或果实等。这也要求学生在对植物形态记录过程中,先记录其营养器官,然后记录其生殖器官。

1.2校园植物种类识别

学生认识校园植物种类,主要依赖专人讲解、工具资料查询和植物标牌。专人讲解主要为植物学教师,或校园植物识别种类较多的高年级学生,而多数院校开展的植物学实验,都有教师带队讲解校园植物,部分有条件的院校还邀请植物分类的研究生进行讲解。查阅相关资料,如植物志,校园植物目录等,也是学生识别校园植物的方法之一。校园植物挂牌已成为众多高校的一种校园文化,植物挂牌主要涉及植物名称、隶属科属、产地、用途、习性等,多数学生识别植物主要依赖植物标牌识别[2]。其实,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学生分组,每次上植物学实验都采集5-10种校园植物,告诉学生学名,不断重复和讲解,既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植物,更能培养学生对植物学分类的兴趣爱好。

2 校园植物识别与观察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2.1 现场直观教学

实地观察植物实体,能让学生容易掌握植物形态特征及其植物隶属科的形态特征。如:讲解一串红时,通过观察可发现,其茎4棱,叶对生,唇形花冠,二强雄蕊,4小坚果,这是其形态特征,同时也是唇形花科的特征,同时还可将一串红的花进行解剖,让学生了解二强雄蕊的概念:雄蕊共4枚,2个较长,2个较短,即为二强雄蕊。

利于消化一些书本上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如:木兰科植物有托叶环痕,课堂讲解时,学生听取可能觉得比较枯燥抽象,但实地调查中,老师只需选一种木兰科植物和学生现场讲解环痕,学生便能记住。

校园植物应用于植物分类教学具有优越性。一方面,校园植物长期接触,是学生最熟悉植物种类,学生观察记忆后,印象深刻,容易记住。另一方面,校园植物具有一定代表性,校园绿化植物和野生植物,基本囊括了当地常见的植物种类。刘东等[1]对重庆市123个校区展开校园植物种类调查中发现,常用景观植物就有70种,这些植物是重庆气候条件下园林、野生植物的一面镜子,学生只需将这些典型植物记住,日后工作中定有所用。最后,校园植物种类繁多,当前教科书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科属种类,多数种类均可在校园植物中找到,校园植物都有一些种类隶属于这些科。说明校园植物是植物学实验教学重要的"活标本",植物学实验中,可选择性的选取这些校园植物识别,观察其典型特征,让学生将实物与理论知识相融会,举一反三。

2.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植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记忆知识点较多,学生学习中常觉得枯燥无味,在分类教学中,学生很难将学名与植物实体相结合,开展校园植物识别,能将课堂上"死"的植物变成"活"的植物,利于学生当场消化吸收,提高学习积极性。

3 构建校园植物信息系统

3.1 校园植物挂牌识别

传统的校园植物挂牌,一般都仅对校园乔木挂牌,涉及灌木的很少,并且校园植物挂牌一般都是由学校生物学会相关人员挂牌,种类鉴定不是很准确。学校管理者多数仅注重校园绿化和美化,忽视校园植物挂牌为学生提供植物分类学习的服务价值。教师在展开校园植物教学中,多次调查鉴定,为学校的乔木、灌木挂牌,甚至为草本植物挂牌,尽量为校园植物挂上识别标牌,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积累有关植物学知识。

3.2 编写校园植物识别手册

校园植物识别手册主要通过调查校园植物,整理出校园植物目录,涉及植物学名、隶属科属、形态特征、用途、分布地点和照片;最后按照相应的分类系统印刷为册。

3.3 构建校园植物网

校园植物网是依靠网络技术,拍摄校园植物图片,附加文字说明,按植物分类系统的排列顺序建立而来。建立校园植物网,能较全面摸清校园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更好为教学服务。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让学生利用手机和照相机拍摄校园植物,将图片共享在QQ群类交流,由同学们一起鉴定,教师最后把关,对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后期的植物识别考核中,从学校选取50种植物,90%的学生能准确写出40种植物种名及科名。

总之,校园植物于植物学实验而言,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植物形态特征,同时达到识别周围常见植物的目的。让学生学好植物学,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以学生为主导,为学生提供一切可提供资源。当然,1-2次的校园植物识别,不能让学生充分的识别校园植物,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整合书籍、图片和教师力量,才能让校园植物为植物学实验充分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东, 李运婷, 伍燕玲, 凌征丽, 林彩玲, 邓洪平. 重庆市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9(4): 77-82.

篇10:观察日记植物芦荟

一般芦荟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如果一盆出现两颗芦荟的话,只能在初春之际移盆分栽。

我查了资料后知道,这种芦荟名叫库拉索芦荟,又称蕃拉芦荟,蕃拉为其种名的音译,又称美国芦荟。下面是我观察的结果:

它茎干短,叶簇生在茎顶。叶呈螺旋状排列,厚肥汁浓。叶长30―70厘米,宽4―15厘米,厚2―5厘米,顶端渐尖,叶根宽阔;叶子呈粉绿色,布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的生长斑点逐渐消失,叶子四周长着象菜刺一样的小齿。

芦荟能应用在食品、药品、美容品等方面。主要是提取芦荟原汁、浓缩汁、结晶粉,部分亦作家庭盆栽。

篇11:观察植物小学作文

星期五,老师布置作业,有一项是让写一篇关于植物或动物的生长过程。可是我没有亲眼看见过,妈妈就提醒我,春天来了,你看咱们家里的花有没有什么变化?

我听了后马上去仔细观察,平时不注意,现在发现家里的几种花果然都有变化了。冬天时耷拉着“脑袋”,无精打彩的小花们,现在变得生机勃勃,挺拔着往上长,叶子都变得水灵灵的。原来吊兰长得小叶子开始是卷着的,长大之后才变成了一条条、长长的尖尖的流线型叶子。“小榕树”长的叶子小小的圆圆的,个头矮矮的,长大之后就像灵芝的形状一样很漂亮。而龟背竹长的叶子和它的同胞刚开始是不一样的,只是一片尖尖的小叶子,妈妈告诉我长大以后就会变成龟壳的形状了,要我这几天注意观察。另外我还发现刚长出的小叶子,颜色有些浅,妈妈说经过太阳公公的光合作用就会一样的。小叶子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也要有生长的过程哦!我这时才发现春姑娘好神奇啊!无处不在!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刚看到的一句古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植物的生长过程原来这么有趣。小朋友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奥秘呦!

篇12:观察植物小学作文

种子的样子各不相同。鸡冠花种子的个头很小,只有芝麻那么大,全身黑魆魆的,谁能想到这普通平凡的种子,可以开出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鸡冠花呢?看着种子那光溜溜的圆脑袋,好像在对我说:“你要认真培养我哦,我长大可是美丽的鸡冠花!”

黄瓜花种子的模样与鸡冠花种子截然不同。它的体型是修长的纺锤形,显得十分美丽娇艳,粉色的外皮犹如一件天然的纱衣,这位害羞的姑娘将在土壤下萌发期望,长出幼嫩的芽苗,我十分期待。

篇13:观察植物

关键词:油茶,叶下表皮形态,气孔形态,系统分类研究

山茶科(Theaceae)为热带亚热带分布科,广泛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尤其亚洲最为集中。中国山茶科植物有15属480余种,均属于比较原始的山茶亚科和厚皮亚科。山茶科植物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科,许多种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该科植物系统学研究包括花粉形态学研究,个别种的种皮形态学研究和叶表皮形态学研究,但以山茶属植物的研究最为深入。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对山茶属(Camellia) 14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植物叶下表皮的细胞形态进行比较,探究叶表皮形态特征在油茶品种分类学中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采用种植于80年代初、从全国各地收集的14个优良农家品种当年生叶片。品种有常山霜降籽、石市红皮中果、龙眼茶、宜春白皮中籽、连县大红、衡东大桃、望谟油茶、岑溪软枝油茶、龙胜毛茶、孟江油茶、玉凤油茶、葡萄油茶、鄂东大红、安徽大红。

1.2仪器和药品

青霉素瓶,5%的氢氧化钠、新鲜叶片。

1.3方法步骤

1.3.1取植物的叶剪碎放到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一周。

1.3.2每两天置换一次氢氧化钠溶液,置换时用清水冲洗3~5次,再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材料浸泡变软时即可。

1.3.3将一小片叶片放入载玻片上,轻轻刮去上表皮细胞及叶肉细胞,留下单层细胞就是下表皮。

1.3.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表皮的细胞结构和气孔。

2结果与分析

2.1叶下表皮特征

14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植物叶下表皮的细胞形态,发现所观察植物的其下表皮细胞表面形状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叶下表皮无单细胞毛(见表1,图1)。

2.2气孔复合体类型

山茶科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复合体仅分布在下表皮,可分为四种类型[8]:(1)平列型(paracytic):两个副卫细胞完全包围保卫细胞,大小不一,与保卫细胞的长轴平行。(2)环列型(cyclocytic):保卫细胞被3~5个副卫细胞围绕,副卫细胞大小不等。有些副卫细胞常为发育较好的角质覆盖,因此由他们所组成的围绕保卫细胞的环界限有时不是十分明显。(3)无规则型(anocamcytic):围绕着保卫细胞的细胞与表皮细胞无区别。(4)辐射型(antinocytic):保卫细胞被多个放射状伸长的副卫细胞包围。辐射型和环列型的副卫细胞排列相似,但环列型的副卫细胞窄,辐射型的副卫细胞宽。

注:1.常山霜降籽;2.石市红皮中果;3.龙眼茶;4.宜春白皮中籽;5.连县大红;6.望谟油茶;7.岑溪软枝油茶;8.龙胜毛茶;9.葡萄油茶;10.孟江油茶;11鄂东大红;12.玉凤油茶;13.衡东大红;14.安徽大红

14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植物叶下表皮的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和环列型(见表1,图1)。

2.3本实验研究显示,叶下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样式在各个种间有一些差异,有的品种垂周壁为波状,如常山霜降籽、石市红皮中果、龙眼茶、宜春白皮中籽;有的垂周壁为浅波状,如连县大红、葡萄油茶;有的垂周壁为平直状,如望谟油茶、岑溪软枝油茶、龙胜毛茶、孟江油茶、玉凤油茶、鄂东大红、衡东大桃、安徽大红。这些差异可作为区分品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宏达, 任善湘.中国植物志:第49卷, 第3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2]付立国, 陈潭清, 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4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0:572-656.

[3]熬成齐, 陈功锡, 张宏达.山茶属的叶表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所, 2002, 24 (1) :68-74.

[4]韦仲新, 闵天禄.山茶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所, 1997, 19 (2) :143-153.

[5]张宏达.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论丛, 1981, (1) :1-12.

[6]李凤英, 王玉国, 唐绍清.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9 (4) :75-79.

篇14: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一、说教材

该实验出现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探究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并根据假设来设计实验。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2.能力目标: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验该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2.教学难点: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说教法

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思考评价法、总结反思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

具体过程包括以下6个环节:

1.创设情境,直入主题

上课开始时,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白菜,在白菜表面撒些盐,过一段时间就会在白菜表面看到有水分渗出,针对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

同学们提问题很积极,提出的问题也很多,其中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白菜表面的水分是从哪里来的?

3.分析现象,做出假设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做出的假设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水来自于細胞间隙,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是来自于细胞液。

4.具体实验,探究发现

(1)材料用具的选择。

紫色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滴管、吸水纸、0.3 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2)设计并操作实验步骤。

①洋葱外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②洋葱外表皮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操作与观察。

(3)分析并解决部分同学未作出理想装片的问题。

对于初学者来说极难取到只有单层细胞的外表皮,后来发现内表皮容易撕取,但是却无色,不利于观察;接着就想到了给内表皮染色,但发现实验室没有中性红染色剂,然后又想到用加入红墨水的蔗糖溶液代替中性红染色剂,最后制作装片,观察装片。

5.整理实验台

6.实验评价

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同学们都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实验成功和未成功的原因,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篇15:观察植物生长作文

我把那盆土放在桌上,仔细观察。嘿,倒是与买来时大有不同了嘛。它刚买来时,表面上是一盆寻常至极的泥土,实际上它可以种出满盆的秀珍菇,而且还能种两回呢!刚开始,它由一个塑料袋紧紧地裹着,全身上下都是黑乎乎的,中问有一个洞,直达底部,里头塞着一块海绵,别提多丑了!它全身大概有15厘米那么高,9厘米那么宽,是个实打实的“大块头”。我半信半疑:它真的可以种出秀珍菇那么精致、好看的东西吗?

不过现在可真是“土”大十八变啊。瞧,原本黑不溜湫的泥土,现在己经变得白了,像是下过雪了一般,间隙还留有棕黑色的星斑。远远望去,像极了牛奶搭配巧克力的冰棍,令人馋涎欲滴,口水都无处可藏哩!从上往下看,旁边的一块密密层层,好多小点聚集在一起,像是一个珊瑚丛一样,漂亮极了。再往洞里瞧,那一个个“小珊瑚”,全部挤在洞里安家落户了呢,若是再过些时日,等它又胖了,到时能给它挤破都不一定。不过,这些小个子,可没办法与那片相提并论,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小点。而那片,已经依稀有个秀珍菇的样子了!它的帽子是灰黑色的。柄粗而大。好几枝长在一块,也分不清什么这株呀那株呀,就好似亲密无间、不可分割的家呢!

篇16:植物生长观察作文

温暖的阳光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抚摸着这个新家,给里面的小主人们送来了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光和热,小绿豆们开心地在家里轻轻飘荡。

过了两天,我忽然发现小主人们都发生了变化:有的绿衣裂开了一条缝,有的把外衣脱了一半,有的干脆脱下了绿色的外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头上都出现了一个个小芽。这使我非常开心,又过了两天,小芽已经不再那么短了,长长了许多;有的直直的,有的弯弯的,好不可爱!为了让它们长成健健康康的豆芽,我把那有点混浊的水换成了清清爽爽的凉水。风姑姑也来看望它们了,她给它们唱呼呼曲,让它们跳舞,别提多热闹了!

篇17:植物生长观察作文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蒜宝宝们。我惊奇地发现,有一个蒜宝宝崩出了小芽,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探出了头。我高兴地差点叫起来,真的好神奇啊!

蒜宝宝们接二连三地冒出了芽,大蒜根部也发生了变化。只见根部长出了白须,而且白须越长越长。我拿出大蒜一看,根部像扫把一样密密麻麻,原来大蒜的水份都是靠根来吸收的,它像母亲一样培育着上面一群孩子。一周后,蒜苗像“冲天炮”一样,长得有我手臂一样长了。蒜苗的根部像母亲的长发飘在水中,我高兴极了,心想:看来我的功夫没有白费呢!

篇18:观察植物

1 基本地理情况

黑河地处北纬47度42分至51度03分, 东经124度45分至129度18分之间。年平均温度-2℃-1℃, 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长夏短。冬季-10℃--30℃, 夏季15℃-32℃, 年降雨量450~650毫米。

黑龙江公园位于黑河市东北角, 滨临黑龙江, 面积54.5公顷, 是黑河市最大的开放式公园。气温变化幅度相对市区变化较大, 因此我们在其中选择观察几种常见园林植物, 更能体现黑河树木的基本生物特性。

2 名词解释

芽萌动期:芽开始膨大, 鳞片已松动露白。

开绽期:露出幼叶, 鳞片开始脱落。

展叶期: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25%的芽的第一片叶展开。

落叶期:全树有5%的叶片正常脱落为落叶始期, 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花蕾花序出现期:花芽裂开后现出花蕾或花序。

花始期:开始开花。

盛花期:25~75%花开。

3 结论

经过三年的连续观察, 我们基本掌握了我市黑龙江公园内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物候变化。观察结果如下表。我们发现, 在黑龙江公园内的乔木中, 展叶最早的是白桦, 5月2日 (2007年) , 其次是落叶松、糖槭等, 最晚的是水曲柳, 5月26日 (2007年) 。落叶最早的是水曲柳10月7日 (2007年) , 最晚的是银中杨, 10月26日 (2007年) 。在花灌木中, 最早开花的是连翘, 4月19日 (2008年) 或4月28日 (2006年) 。其他花灌木落叶期基本相同, 为每年的10月10-15日。大多数果树的花期是在五月中旬。

植物的物候期会随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相应的改变。2008年我市的春季气温先升后降, 以致后来发生的倒春寒现象, 致使许多植物的物候期发生一些改变。例如连翘4月19日开花, 因为温度骤降, 影响了花期, 致使花期延后, 开花末期推迟到5月9日。因此,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植物的物候期会提前或拖后。归结原因, 黑河园林植物的物候期的改变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掌握这一生长规律, 给我们园林绿化工作带来了便利。可以依据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相应的树种应用到绿化设计中, 或根据植物的物候期对植物进行抚育管理。

总之, 我们通过对植物物候期的观察, 积累了宝贵资料, 为黑河园林植物物候期的观测填补了空白, 必将为黑河创建旅贸、生态、园林城市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植物的物候期会随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相应的改变,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植物的物候期期会提前或拖后。

上一篇:优秀财务工作者下一篇:《简单地喜欢你》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