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小课题

2024-06-25

校本研修小课题(精选6篇)

篇1:校本研修小课题

靖边六中校本研修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语文

1.通过编辑书(报)促进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2.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学研究 3.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4.古诗词积累的策略研究 5.初中语文课堂有效训练研究

6.优化课堂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实践研究 7.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 8.主体性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9.课堂随机写作实践研究

10.新课改中考语文试卷编制实践研究 11.从生活中获取语文信息素养方法探究 12.初中口语交际课教学的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 13.美育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4.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 15.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16.怎样培养边远地区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7.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8.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 19.让学生成为文学作品鉴赏的主人 20.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21.文言文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研究 22.新课程教学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23.作业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24.初中语文有效备课研究 25.愉快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26.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的研究 30.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 31.怎样让作文“亮”起来 32.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33.诗歌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升华 34.以名著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4.阅读课教学如何落实朗读指导 35.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36.口语交际的话题选择与活动组织

37.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处理好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关系 38.如何发挥日记在写作课中的作用

39.如何引导农村学生拓展写作空间,写好生活中经历的事 40.如何让作文互阅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41.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课模式研究 42.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研究 43.新课程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44.初中语文自主评价研究 45.初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46.课前五分钟演讲如何成为课外阅读的平台研究 47.如何提高阅读课效率的研究 48.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的研究

49.让作文评语成为学生习作的催化剂的研究 50.如何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研究

51.如何高效背诵文言文研究

52.如何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研究

53.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55.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调控 56.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策略研究 57.语文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58.经典诵读活动形式研究 59.经典诵读内容甄选研究 60.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养成研究 数学

一、数与代数

计算类教学中计算器使用时机和策略研究 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中的使用和适应性研究 计算类教学中情景使用的适应性研究 计算类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教学的方式研究 计算类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二、图形与几何

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策略研究 几何教学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研究 利用《几何画板》培养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三、统计与概率

培养初中学生统计意识策略研究 操作性实验在概率教学中的适应性研究

四、综合与实践

中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指导实践研究 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开展以“数学建模”为载体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五、教法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对“双基”教学的再研究 情景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研究(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中学数学课堂有效设疑研究)中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中理解、使用、创造教材策略研究 中学数学新课程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中学数学有效复习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小学、中学数学的衔接教学研究 数学中考试题的特点、规律研究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实践研究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及案例分析研究

六、学法研究

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策略和误区研究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不同内容中的思维障碍分析及消除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 中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初中学生数学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合理布置家庭作业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有效作业研究)有效开展初中学生数学学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适合学校及学生的中考目标制定及实现策略研究

七、其他

初中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备课制度改革的策略研究 英语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调查及策略探究 边远地区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中学生英语词汇量实际状况调查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活动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中合情评价策略研究

改变英语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实践研究 学生喜欢的英语学习方式研究 物理

物理教学中学生“前概念”的研究 物理学科“随堂实验”实践研究 物理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的实践研究 物理学科的图像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物理基本课型、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研究 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概念形成、规律掌握研究 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消解研究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实践研究 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研究 物理实验中转换法的研究 初中物理与小学科学课的衔接研究 实现物理教学中情感目标的途径探索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化学

化学课堂情景创建的实践研究 化学复习课的课型与教学实践研究

运用化学新教材中的定量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模式下探究点的设计方法研究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研究 中学化学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生物)

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 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研究 中学生物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初中生物图示教学实践研究

提高学生对生物坐标曲线解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设计实践研究 中学生物实验中的思维技能训练研究 政治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规范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化的表现形式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前准备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及时性评价的方法和形式研究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学习主题的选择与实践研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教案设计与案例研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思想品德评价测试题的编制研究

思想品德课课堂中意外情况的处理案例研究 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 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研究

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历史

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和研究性课题学习策略研究 历史专题教学方法与策略方法研究 历史教学方法的建构研究 历史新课程教案设计实践研究

历史学科讲座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中学生历史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初中历史:有效达成价值观目标的重要策略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有效导入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历史课堂:提高学生记忆效能感的策略与途径 地理

地理教材的图像系统研究(呈现形式、图文比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

充实教材内容,实现本土化地理教学内容研究 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板书、板画、板图(三板艺术)”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研究

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 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缄默知识研究 地理学科作业改革的研究 艺体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研究 中学音乐教学的故事导入模式研究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研究 中学美术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中学体育运动会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研究 中学运动会规则、内容等指向教育目标的改革研究 中学一条龙课余运动训练体系实践研究 中学生体育运动处方研究 学校艺术节活动设计案例研究 美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艺体教育与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研究 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及实效性研究 大课间操(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的研究 器械体操教学安全措施与办法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集合队型、讲解队型、示范队型研究 体育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广播体操促进智障碍儿童粗大动作运动能力的康复研究 学生眼保健操效益研究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订学年、学期、单元体育教学计划的实践研究

体育课时计划有效性、实用性与设计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与学生主体性关系及其处置办法的实践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运动负荷评价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承受挫折、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评价研究 体育教学分组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中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各学段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层次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绩效研究 中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

网络虚拟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效益的研究 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开发研究

篇2:校本研修小课题

学年总结

英语组进行“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和策略”课题研究已经一个学年了。这学年内,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探索培养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这个具体问题为对象,注重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在这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研究目标。

一、所做工作:

1.申报了“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和策略”这个校本研修课题,作为本学年英语组的研修内容。

全组教师全员参加,共同学习研究,积极收集与研修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学习研讨,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学年中重点是调查和制定适宜的策略。

2.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通过课堂表现,课后问答。QQ联系等多种方式,真实地了解小学生的英语朗读情况,找出小学生在英语朗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便有效地实施课题研究,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朗读水平。

通过全组教师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小学生对于英语朗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读的时间不够充分,除了每周的早读和上课时间外,学生很少主动地去朗读。

②学生的朗读面窄,主动寻找课外朗读材料积极性不高,多是相对被动得接受朗读材料。③缺少有效的朗读训练技巧。

○4家庭因素对学生的英语课外朗读有重要的影响。

3.针对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实际情况,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过程中,从课堂入手,利用课本中的英语内容,精心设计朗读方案,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从基础开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朗读兴趣,从而激励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有效的去朗读。4.教师集体研讨,将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5.教师及时总结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集体研讨,根据实际情况有效作出调整,并写出总结。

6.教研活动中,教师进行素质再提升,开展了5次针对朗读的专题讲座,大家畅所欲言,积极研讨,共同提高。郑桂华承担了我校课堂展示月的公开课活动,得到领导好评。承办了区级英语新教师培训,赵菊英作了专题讲座,与老师们分享了在朗读和绘本教学中的心得。谢涛和郑桂华老师顺利完成为期两年的英语国培。谢涛老师在国家级刊物《教师教育研究》中发表两篇论文,其中有《小学英语朗读浅析》切合我校研修课题。

二、存在问题:

1、教师的理论知识到位,但理论与实践毕竟有差距。再者我们的实验对象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性格喜好的孩子们,他们的差距显而易见。如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难题。

2、教师在英语朗读教学的方案设计仍处于探讨实验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

3、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基础薄弱。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英语朗读材料只限于课本,课后的英语朗读材料几乎为零,当然更谈不上课后的英语朗读习惯。

4、小学生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在朗读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5、部分小学生对英语朗读不重视,缺乏兴趣。

三、改进措施:

1、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些合适的朗读方法,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开口朗读。

2、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把握朗读技巧。在师生、生生的朗读过程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探究朗读的语音语调,感受朗读的魅力,提高小学生朗读的兴趣。

3、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西方的文化与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4、要求学生进行课外朗读。鼓励他们适当利用零用钱购买英语课外朗读材料,相互交换课外朗读材料,做到资源共享,扩大朗读范围,养成每天朗读英语的习惯。

5、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提高家长对英语课外朗读的认识,让他们了解英语课外朗读对他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时间、物质上对学生进行支持,并做好督促工作,培养学生的英语朗读习惯。

篇3:校本研修小课题

一、背景

1.现状和问题

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笔者调研和观察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区普高和职高的一些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其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区普高和职高教研组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策划方面:有开课课题,无研讨专题;(2)备课方面:有个体准备,无集体参与;(3)听课方面:有个体感触,无共同视角;(4)评课方面:有零散建议,无系统整合;(5)效果方面:有即时效果,无持续效应。以上五个问题环环相扣,呈现出一种紧密的逻辑关联。其中,欠缺明确的研讨主题是这一问题序列的开端和归因,欠缺持续的教研效应则是这一问题序列的终端和结果。只有紧紧抓住这一头一尾两个环,才有望解开死结,赋予研修活动以生机和活力。

就笔者调研和观察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区的一些课题在研究中存在“过程缺失”的现象,表现在课题研究“两头重、中间轻”,如“哑铃”状。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价值主要是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没有“做研究”和“中期研讨”的过程,课题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只有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才有望真正发挥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假设与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研组校本研修中的关键问题是过程具备但“主题缺失”,课题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问题具备但“过程缺失”。于是,笔者提出这样的假设:把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整合起来,实施校本研修课题化,课题研究校本化,有可能同时解决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的问题。具体思路是,把课题研究的问题作为教研组校本研修的主题,以校本研修为“过程载体”逐步破解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试图通过一次或几次校本研修活动解决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开展系列化的校本研修活动来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从而在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中达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二、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笔者选择了瓯海二职财会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指导教研组开展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的实践。到目前为止,笔者指导瓯海二职财会组开展主题研修活动三次,活动的模式已初见端倪。

(一)参与并指导财会组第一次研修活动

2009年4月23日。笔者参与这次活动的目标主要是与瓯海二职财会组一起讨论,把《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方案修订为实施方案,并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定财会组研修活动计划。

笔者和课题组成员一起讨论并修订了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课题研究的问题,我们一起制订了《瓯海二职财会组2008学年度第2学期研修活动计划》。

(二)参与并指导财会组第二次研修活动

2009年5月7日。根据计划,财会组开展了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分为三个环节:

1. 活动准备

教研组长应冬兰在与组员协商的基础上,制订了《财会组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安排》,挂在学校网站上。活动安排要求开课教师和中心发言人做好相应准备。活动安排如下:

财会组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安排2009.5.5

一、事前准备:

1.开课教师准备上课的教案、课件、熟悉学生情况;

2.中心发言人马国燕搜集有关课堂笔记的资料、制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二、活动安排:

1.研修主题:中职财会教学中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 (与课题相结合)

2.上课安排:

开课教师:林晗

上课时间:周四 (2009.5.7) 下午第一节

开课课题:应交税金———增值税

开课班级:08财会 (1) 班

3.课堂观察: (记录与主题有关的情况)

应冬兰、诸葛筱戬、郑晓利、马国燕

4.评课交流:

主持:应冬兰

议程: (1) 开课者围绕主题谈个人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预设的情况;

(2) 中心发言人:马国燕谈有关课堂笔记的知识及课堂观察表设计的一些想法;

(3) 组员围绕主题评课;

(4) 瓯海教师发展中心杨荣波老师点评指导。

5.开课者的课后反思:上课者围绕主题进行课后反思、将反思上传到个人的瑞博网站。

6.听课者的课后反思:听课者围绕主题进行评课稿书写, 将评课稿上传到个人瑞博网站。

2. 活动实施听课

听课前分给每位听课教师一张《财会教学中学生课堂笔记情况观察表一》,要求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与主题有关的情况。

评课。开课教师围绕主题谈个人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预设的情况,接着由中心发言人马国燕谈有关课堂笔记的知识及课堂观察表设计的一些想法,然后组员围绕主题评课。

点评与指导:据我的观察,评课时大多数话题涉及课堂笔记观察结果,是围绕“主题”进行的,也有一些涉及教师基本功、师生互动、学生发言等方面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预定的研讨主题。

3. 活动总结

主持人应冬兰要求开课教师围绕主题撰写课后反思,并将教后反思上传到个人的瑞博网站。要求听课教师围绕主题撰写评课稿,将评课稿上传到个人的瑞博网站。

点评与指导:全程参与这次研修活动之后,我充分肯定了研修活动的优点,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活动安排表的名称问题。建议由《财会组本学期第8次校本研修活动安排》修改为《财会组2008学年度第8次校本研修暨第2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

(2)研修主题的表达应更加明确。研讨主题由“中职财会教学中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与课题结合)”改为“观察常态下学生做笔记的情况”。

(3)减少评课时“偏离研讨主题”的情况。应围绕主题进行点评,忌游离,忌面面俱到。提倡每个人抓住一个点,小切口、深分析、细说明。

(4)活动后材料的收集问题。活动后至少要收集以下6个材料:活动安排表;观察量表;开课教师的教案和反思;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材料;听课教师的评课稿;活动照片等,加上目录后装订成册存入教研组资料盒。既可作为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的材料,也可作为课题研究的原始资料。

(三)参与并指导财会组第三次研修活动

2009年5月21日。笔者在活动开始前到达瓯海二职,首先查看了上一次活动材料的整理情况。教研组长呈现的材料目录如下:1.活动安排表;2.观察量表;3.开课教师的教案和反思;

4. 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材料;5.听课教师的评课稿;6.活动照片。

点评:研修活动原始资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根据计划,财会组开展了本学期第9次校本研修活动,共三个环节:

1.活动准备

教研组长应冬兰老师在与组员协商的基础上,制定《财会组2008学年度第9次校本研修暨第3次课题研讨活动安排》,挂在学校网站上。活动安排要求开课教师和中心发言人做好相应准备。

2.活动实施

听课。听课前分给每位听课教师一张《财会教学中学生课堂笔记情况观察表二》,要求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与主题有关的情况。

评课。开课教师围绕主题谈个人的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预设的情况,接着由中心发言人郑晓利谈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方法,然后组员围绕主题评课。

点评与指导:据我的观察,与上一次研修活动相比,这次评课汲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评课教师都能紧扣研讨主题进行点评,每个人发言时间不长,但意见更为集中,也更具针对性。

3.活动总结

主持人应冬兰要求开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按要求提交有关资料,像第2次活动那样整理后装订成册。

点评与指导:全程参与这次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研修活动之后,我从研修方式的角度谈了我的看法,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1.这次研修活动的亮点是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校本研修三者加以整合,既是教学研究活动,又是课题研讨活动,还是教师培训活动,变成了“教”“研”“训”一体化的活动。从这样的研修活动中提炼一种教研组开展校本研修的模式,暂且命名为:“基于课例的教研训一体化研修模式”,其内涵是以课例为载体,把教学、教研、科研、培训整合起来。

2.改进建议:围绕“教研组”三个字,进一步提高研修质量,实现共同成长。突出一个“教”字,向课堂要质量;抓住一个“研”字,向科研要效益;落实一个“组”字,向团结要合力。

三、思考

校本研修课题化,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细化为校本研修的主题,解决校本研修“主题缺失”的问题。课题研究校本化,以校本研修为过程载体逐步破解课题研究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过程缺失”的问题。主题研修系列化,通过开展系列化的主题研修活动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解决研修活动“连续性缺失”的问题。与无主题、一次性的研修活动相比,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在研修目标方面更具针对性,在研修过程中更具参与性和生成性,在研修效果方面更能体现连续性与渐进性。同时,“系列化主题研修”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广泛的适应性,只要操作得法,目前大多数教研组的传统研修活动能比较顺利地转化为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

1.校本研修课题化

当前一些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缺乏实效性的关键在于“主题缺失”。校本研修的主题如何确定?校本研修是“在学校,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活动,校本研修的主题只能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校本研修倡导教学研究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它的主题不再是学校领导、专家学者、行政部门从上而下强加给教师的“他人的问题”,应该是教室里、教学中发生的真实问题。

如,笔者在指导瓯海二职财会组第1次研修活动时,主要是与组员一起把《中职财会教学中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方案修订为实施方案,并分解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学期研修计划。我们把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问题分解为4个小问题:观察常态下学生做笔记的情况(前测),指导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与改进,分析笔记指导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把这4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作为本学期4次校本研修的研讨主题,为实施校本研修课题化指明了行动路径。

2.课题研究校本化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校本研修的过程,都是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过程,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课题研究校本化至少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课题研究的选题必须是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二是要求问题的解决要主要依靠本校的力量。教师是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主体,他们参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研究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的程度,决定着问题解决质量的高低。因此,课题研究校本化要求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以本校的教师为主体,通过本校教师的力量来完成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让教师在研究中借助于反思、实践等手段实现问题解决和自身发展。课题研究校本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重要特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瓯海二职财会组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依托教研组的校本研修活动来推进的。参加课题研究活动的成员是教研组的成员,课题研究过程是教研组成员集体攻关的过程。他们的初步实践证明,实施课题研究校本化,以校本研修形式推进课题中期研究是可行的。

3.主题研修系列化

当前一些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还存在“连续性缺失”的问题,活动表现为“一次性”“临时性”的游击状态,严重影响了研修效果。如何改变研修活动“有即时效果,无持续效应”的局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对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策划。

校本研修主题化,主题研修系列化,要求实现校本研修每个环节和细节的精致化,做到说课、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修活动的各环节是冲着破解“研讨主题”而去的。当研修活动游离甚至偏离主题时,需要组长及时拨正航向。如,瓯海二职教研组的每次活动围绕一个小主题,解决一个小主题后,然后再去解决与之相关的下一个小主题,若干次活动后就形成了主题研修系列化的局面。当研讨活动出现“面面俱到”,“脚踩西瓜皮”式的“散讲”情况时,组长通过及时提醒使研讨聚焦在主题上,保证了研修效果。

以上是基于笔者指导瓯海二职财会组开展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初步实践的粗浅体会,在今后的指导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积累经验、深化认识、总结规律。

摘要:把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整合起来, 实施校本研修课题化, 课题研究校本化, 有利于一并解决当前教研组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无主题、一次性的研修活动相比, 系列化主题研修活动在研修目标方面更具针对性, 在研修过程中更具参与性和生成性, 在研修效果方面更能体现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键词:教研组,校本研修,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洁, 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丰.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冯锁堂.校本研修模式与案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4].吴宁建.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河北教育, 2007, (7~8) .

[5].胡春林.当前小学校本教研几种现象的反思[J].福建论坛, 2007, (1) :33~34.

篇4:开展基于问题即课题的校本研修

我们知道,在教育教学中没有问题也就谈不上反思,即反思的起点是问题,而教师所反思的问题大多是课堂教学中显性的东西,如:教学计划是否完成、教学进程是否顺利等。反思是否仅停留在课堂层面,对于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反思些什么?

案例1:“金属材料”(人教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观点。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分析:教材的课题下面有两幅图片:东汉晚期的马踏飞燕和铸造于公元953年的河北沧州的铁狮子。其中的马踏飞燕已成为我国的旅游标志。在情感目标的设计中是否应该无视教材中这种醒目的安排而失去一次对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呢?

案例2:一个引课的情境

上课开始,老师展示了一幅图画:画面的下部是拖着尾气的汽车,上部是流汗的地球。当大家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会想到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肯定应该是与环保、污染等有关。然而,这节课的课题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后,向这位老师询问,既然CO2给地球带了温室效应,我们还制它干什么?这位老师坦诚地回答:我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此种种,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面对这种局面,要发挥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在教师中广泛收集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将研究与反思融为一体,使反思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把这种行为界定为“问题牵动”“微型的课题研究”,即:研究的内容出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专家指定;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依据解决的程度;研究的内容可多可少自己选择,重要的是要见成效。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断发现问题、创设问题,以补充我们的“课题”,提醒思考,引发研究。例如:针对常规教学,我们提出:备课应该备什么?你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你的教学中是怎样体现的?在“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上,你有过怎样的探索与尝试?课堂上你的提问是有意义的吗?你注意到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了吗?怎样留作业才有意义?你检查过你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多少吗?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是什么?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备课的有效性是怎样体现的?怎样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你创设了哪些有效的教学情境?什么样的提问更有意义?课堂上怎样正确评价学生?怎样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后反思?怎样使复习备考更有效?

在改革教学方式之初,我们提出:哪些教学内容适宜学生探究?怎样上探究课?实验就一定是探究吗?怎样认识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课改了还要不要讲授式教学?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我们提出:使用多媒体的意义是什么?课件能否代替实验?使用多媒体时是否板书?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教室的光線是否符合学生的用眼卫生标准?

案例3:一个没用的化学方程式

听课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师让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家写得都很顺利且正确,只有其中一位同学写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化学方程式: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学生们回到座位后,老师除了这个反应以外的所有化学方程式都打了对号,唯对此反应置之不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仅仅因为这个反应超出了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范畴吗?一个没有学过的反应,学生能记住而且能准确地把它写出来,这说明什么呢?我们的老师没有看到。由此,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课堂上,你真的关注学生了吗?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又搜集到了一些与此相似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课堂上你与学生的交往是形式化的还是有实效的?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缘于什么?怎样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其实教学细节也好,问题也好,其目的是实现从提醒到提高的转变。只要着眼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作为研究课题对问题进行讲解与阐述。当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了反思的意识,才会注意,才会调整,才会研究,才能改变,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严田中学)

□责任编辑 潘毅鹏

篇5:校本研修课题总结

这是我们网上培训的第二年,当我们再次在滑县教师进修学校相聚时,我们的坊主郭丽歌老师、薛永杰老师又为我们推荐了一款“新武器”——“小课题研究”,真是感谢两位年轻的老师,他们永远知道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课题研究已经成为热点,也是每位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必须要经历的,它已经不再是专家、学者们才能参与的活动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不断得出经验,然后用于教学。这个过程反复、持续不断,我们才能在教育这条路上一直成长、驰骋!

当我看到我的“课题立项申请”得了“良好”,而大多数老师都得了“优秀”时,那一刻我是懵的,“怎么回事?”......自从两位老师宣布了这次的培训内容那一刻,我就在想:借着这次培训,我要挑战自己,去研究教学中我认为最难的一个问题——小学生习作的研究,选题以后利用工作之余,利用孩子睡了以后的时间,打开电脑,准备好手机,双向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小学生习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定研究目标;精选了研究方法;拟定了研究思路;假设了研究成果。然后一项项输到了“课题立项申请表”中。反复思考,认真检查,唯恐出错......

小课题研究刚开始,为了我们这次培训能“真正”有所收获,心细、而又考虑周到的郭老师在奥鹏教育培训微信群里向我们推荐了公众号(订阅号)“项城课题”,我立马关注了。这里面的内容与我们小课题研究同步,里面不仅有课题方面的指导,还有很多老师做课题的心得感悟,一边参与培训,一边以“项城课题”为理论指导,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除了完成国培计划的课程培训外,关于小课题的研究先后交了五项作业。一点点学习,一点点积累,当我在项城课题中看到了这样一篇立项指导后,才真正知道了立项申请时课题论证的重要性,才明白了立项申请时课题论证的五级信息。其中最主要的第一级信息,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基本思路、研究计划、研究过程等。这些信息才是体现研究设计科学有效,有水平的信息,是要向评审团专家说明课题是要做什么的、打算如何做的信息,这是专家重点看的信息,是决定课题申请书是否能通过的最重要的材料,所以申请时一定要认真撰写这一部分信息。

当然,我足够认真,当我看到课题立项申请的重要性和如何填写时,我再次审阅了我的填写的立项申请表,写得有太多不足,还有对研究成果的错误理解,其他的一切都过于简单。能得到郭老师的“良好”,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这短短的两个月,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随着一步步研究,我也把我得出的一些小成果用到了我的习作课堂,在教材中,每个园地里的一个板块“口语交际.习作”,之前我总是把他们分开,其实这是一个整体,现在,我把这部分教学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先准备,然后到讲台上跟大家分享他的精彩讲说,第二课时针对第一课时中的亮点,及时习作,这大大提高了孩子们习作的欲望,因为他们有了习作的素材,趁热打铁,每个孩子都能顺利完成习作任务。另外,新学期,我还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并实施了一个有助于提高习作水平的方法,周一至周五,每人每晚写一篇《我班的那些事》,相同的题目,不同的版本,我会把精彩的在全班分享。这也大大提高了孩子们习作的积极性,还有想把作文写好的念头。

还有十多天,这次培训就结束了,但是我对“小学生习作的研究”一定会坚持下去。对“项城课题”,一直会关注下去,因为它就是我随叫随到的指导老师。

另外,学习任务中专家们的讲课,能为我们时刻保留着,论坛时刻开放,专家们时刻在线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实在感谢。除了感谢,无以言表!只有把感谢变成行动,让我们一起,“活到老,学到老”。

篇6:小学数学校本课题研修题目

小学数学大班额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其评价方式的研究

以“智慧放手”的教学特色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评价模式研究

小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培养与评价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的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读懂学生错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

依托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实验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模型思想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上一篇:最美南粤少年活动方案下一篇:构建融洽愉悦的音乐课堂――低年级音乐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