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2024-06-25

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共7篇)

篇1: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社会、文化与田野是民族学专业(编者注:作者就读专业)最令我着迷的地方,读书、走路和写作随之分配了我读研三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我经历了从转行到入门再到沉淀这一系列困顿而又渐进的过程,同时也于毕业论文的调研与写作中践行了学术生涯里不可或缺的一场成人仪式。

虽然我的毕业论文说不上多么优秀,也犯了许多错误,但我把自己的错误看得珍贵无比,希望能在写下一篇20万字的论文之前汲取一点经验教训,如果侥幸惠及他人,不胜荣幸。

前期的知识储备

摘抄笔记

既然选择了读研,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毕业论文肯定就不能像本科论文一样草草了事,不求写得如何出众,但起码要对得起这三年的光阴。刚一进校,导师就语重心长地的对我们说,三年不读够一百本书,想写出一篇好论文就不容易,研三挤牙膏似的写作应验了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补漏迟。由于我并不是民族学科班出身,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所以在步入研一时,上课感觉非常吃力,仅凭考研时急功近利的复习是无法应对课堂上老师层出不穷的提问以及接纳源源不断的新知识。迷茫和心急的情绪让我感到了胸无点墨的焦躁,于是我开始疯狂恶补,一方面旁听宗教学和历史学的课程,希望充实与民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大量看本专业的经典著作,即使第一遍不能完全领会主旨要义,起码先装出个顿学累功的模样。这一阶段读书不成体系,走的是条野路子,仅凭借兴趣爱好、难易程度和不同课程的要求到处涉猎,并没有从民族学的理论脉络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因此,我当时看书的策略就是必须在广泛的阅读中试图拓展自己的知识维度,以期为毕业论文中可能涉及的内容做好前期的知识储备。

到了研二上学期,毕业论文的方向终于敲定——研究塔城地区柯尔克孜族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的关系,乍一看这确实是一个研究问题,即塔城地区柯尔克孜人在其所信仰的宗教与保持的民族认同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直到写完论文我才意识到这不过是对现状描述背后的原因分析,而并非是一个在民族学经典理论脉络中形成的学术问题。当时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就带着伪问题意识开始针对性地看书、搜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以及尝试与田野点建立联系,但事后的调研证明这些积极的尝试都没有白费,前期庞杂的知识储备也在实践中拓展了我的视角和思考。所以我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的寻觅。

准备开题报告

研二下学期一开学,我便开始做文献梳理,按照史志资料、调查报告、期刊、硕博论文、汉文版研究著作、网络文章和相关研究的启发这七类板块爬梳与我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任何蛛丝马迹和可能涉及的理论,尽管我对所有参考文献做了综述,但是却忽视了彼此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未能从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理论方法的体系之中去进一步梳理这些文献背后暗含的逻辑关系,充其量将其以来源或载体的形式分类堆砌,简要评述一番。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硬伤是前期我并没有做过试调研。由于田野点选择在一个迥异于我自身文化的他乡,研究对象是我此前从未接触过的群体,对二者的了解仅限于网络资料和知情人士的介绍,开题报告中对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的设计也完全出于有限资料基础上的构拟,很多内容都与实地调研后的情况相出入,因此,前期文献梳理缺乏关联和体系、研究问题不明晰,加上两眼一抹黑地就踏入田野,这三方面原因直接导致了我正式写作中研究思路和行文框架与开题报告的分层,写一稿时不得不重新修改研究思路和设计行文框架,但也恰恰证明了“田野出真知”的必要性。所以,这一阶段我称之为在磕磕巴巴踉踉跄跄中的摸索。

值得注意的是,开题报告自成一套范式,从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论文大纲、进度计划、创新之处、研究意义到最后的参考文献等等分析维度都是对论文或课题所进行的一种程序化的管理方式,借以增强学术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计划性。这就如同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追女生套路,先暗中调查姑娘的身世背景,过去的情史和最新的情感动态,接着剖析她的心态,get到她万变不离其宗的需求之后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选择最佳策略开始攻坚,可以因循他山之石稍做微调,也可以另辟蹊径给人惊喜(姑娘一般喜欢不按常理出牌的套路),但在此之前务必形成一套详实计划和应急预案,并且通过实践不断检验—修改—完善—再检验,循环往复地向前推进,最后,还要在姑娘心中努力营造出你之于她的责任感、安全感和依赖感,如此这般,就有可能在有条不紊中追女成功。当然,不管是写开题报告还是把妹,前期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情商训练,否则再精心的设计不过是落伍的俗滥招式。

继续潜心看书

论文开题结束后,并没有急忙下田野,而是针对欠缺的知识点继续查漏补缺,并且将研究对象的历史概况梳理出来,因为这块内容通过现有的史志文献就能搭建起框架,写作时再将调研获取的资料和访谈案例填充进来,这就为我写研究对象的历史渊源一章节省了不少时间,而剩余的部分只有实地调研之后才能落笔成文。这一时期的学习让我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平和富足——作息有序,三餐规律,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的日子将我的生活规制得井井有条,我不必考虑太多未来的压力,也无需为眼前的苟且妥协,良好的心态和对知识的渴求为我的学术积累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信心,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我还能偏安一隅潜心读书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所以一周两本书加摘抄的效率使我不再像刚入门时那么吃力。要培养自己能持之以恒读完一本大部头著作的“腚力”,不要把读书看成负担,而且读书要带着问题,不能读完就完了,最起码要留下点烙印,可以做摘抄,写书评,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考和厘清问题的过程。

记得研一时看书非常慢,一本《菊花与刀》居然看了半个月,但当时写文章的速度却很快,不管是调研时的故事还是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都能洋洋洒洒地落笔成文,然而随着逐渐找到了民族学的门路,对知识的领悟以及对此前田野经历的反思就像一把悬在我感性头颅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断用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规训我的学术路子和调研体验,毕竟写论文不像写诗,浪漫随性或是多愁善感只能把自己带入不被这个学术圈所认可的逼仄角落。因此经过写开题报告时的训练,我内心的理性小人完全占据了上风,感性小人只有在醉酒后的夜晚才敢掀起我心底暗涌的波澜,于是我很少再看风花雪月的文章,每次写作也都尽可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为的就是培养自己科学规范的学术思维以及客观理性的行文风格,所以我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的积淀。

田野征程

经历了四个月的准备之后,终于在研二下学期暑假踏上我朝思暮想的田野征程。我怀着像保罗•拉比诺“我要去摩洛哥成为一名民族学家”一样的豪情,进入了位于塔城市西南十公里处的奇巴拉尕什村开始做第一站的田野调查,当然,只空怀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其中得益于塔城市民宗局干事牛俊帮我提前与村里对接,他给我引荐了关键报道人阿勒腾巴特大叔,并且在驻村工作组里安顿好了我日常的饮食起居。人脉关系的搭建使我能够通过关键报道人来了解当前塔城柯尔克孜社会的实际情况,而驻村工作组的后勤保障不仅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还赋予了我一种值得信赖的身份,即村民能够接受我这个初来乍到的毛头小子在村里游荡、访谈、闲聊和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

刚进入田野点时还是有些不适应,除了水土不服外,经常会徒生一种莫名的恐惧、畏缩以及对日后写论文的忧虑,但我知道如果不及时扼杀这些初露苗头的负面情绪,那么它的结果只能是绝望,接下来的调研工作会更加困难重重。所以强迫自己做那些不愿意做但又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最终一定会让自己受益良多。既然恐惧,就熟悉村落的整体布局,我徒步丈量了每一条乡间小道,计划好从住处跑到警务室的最近距离,知道谁家门前栓的狗哪一只是狗仗人势,哪一只又虚有其表;既然畏缩,就壮起胆子与村民搭茬、聊天、交朋友,学习地方性知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吃酒肉;既然发愁在田野调查后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五万字起的论文,就每天晚上将当天的访谈录音和调查笔记整理出来,并且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记录一天的调研流水账和田野中转瞬即逝的灵感巧思,在结束一个田野点的调查后汇集成阶段性的田野日志,以此日积月累,在后期写民族志时丰富的田野资料自然能顺手拈来。当然,无论在书斋里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也不及复杂现实掷来的当头一棒。调研中我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如开题报告里陈述得那么简单,我前期提出的假设、分析模型还有调研计划被统统打乱,顿时陷入一阵迷茫,好在下田野前我就预设出各种最坏的打算,如果出现意料之中的糟糕状况,我也能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这种思想冲突反而是一个好的征兆,起码使我挣脱了预设理论的桎梏,能够更加贴近实际地重新制定研究计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调研策略,暂时的困顿与纠结不过是下一次出发前的洗礼。

在经过十天左右的迷茫期后,我终于克服了独自一人调研的恐惧、落寞与迷茫,逐渐找到田野调查的门路和技巧,并且通过关键访谈人的层层介绍打开了进入塔城柯尔克孜社会的局面,前文也已说到,塔城市民宗局干事的帮助,是我顺利进入田野点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当一个民族学菜鸟初涉田野时应该如何与田野点和调研对象建立联系?我用自己田野调查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人脉关系网络“点线面片”的搭建经验。

首先“由点连线”,即找准关键访谈人这个点,这个角色是连通调查者与田野点的中介,我的关键访谈人阿勒腾巴特大叔在村里很有公信力,他既是塔城市喇嘛庙的法人代表,也是其所属巴仁部落的精英之一,调研之初,他带我挨家入户熟悉情况,村民们对他的信任自然也延伸至对我的信任,通过他的引荐我也得以与其他田野点的调查对象建立联系,特别是他身上的头衔、地位、声望和亲属关系等象征资本为我在塔城柯尔克孜社会中的调研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庇护与方便。其次是“连线成面”,由于调研对象居住的比较分散,我必须在进入下一个田野点之前联系好新的关键访谈人和住所,而此前积累的资源和人脉恰恰为我疏通了这些新的关系网络。因此每次做完访谈后我都要同受访者合影留念,然后在下一站的调研时将这些照片分享给当地人,他们能从中迅速指认出自己的亲戚或是熟悉的场景,这不仅使调研对象放下了对我的戒备,同时也在促进我与他们之间的感情过程中,把我自己的身份和来历通过研究对象的关系网络层层传开。最后是“以面带片”。不仅要从塔城柯尔克孜社会内部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变迁,还要从其与周围的蒙古、哈萨克等其他民族的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这种变迁的外因,所以我仍然得以关键访谈人入手,在他们日常的族际交往中去认识那些哈萨克邻居、蒙古族朋友或者是汉族同事,以此来拓宽我的研究视角。由于塔城柯尔克孜人数不多,社会规模较小,亲属、部落、地缘等关系又将每一个个体紧密地串联在一起,所以“点线面片”的方法能够让我在这种熟人社会中快速高效地建立人脉关系网络,从而为每一步的调研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且当这种方法扩展到更大更复杂的社会中一样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联系上关键报道人、食宿有了着落并且端正好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要开始民族学田野调查中最有意思的环节——在与调查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参与他们的节庆仪式、学习他们的地方性知识以及了解他们的社会与文化。我讨厌以一种“领导视察”的方式跟调研对象打交道,因为建立在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以彼此人格独立与平等为前提的,绝不能拔高自己或降低对方,也不能被调研对象的奉承冲昏头脑。有些受访者会无意识地将我“新疆师范大学”的背景上升到“自治区”的高度,以至于有些人会误认为我是带着党的光辉和政策来基层微服私访,但我都会实事求是地向他们解释清楚我的工作和意图,切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利用老百姓的淳朴和善良。所以与其坐在屋子里跟调研对象拘谨的一问一答,我倒更喜欢投身于他们的田野,在诸如放羊、打草、喂马、劈柴这些共同的劳动中去了解他们对我、对自己以及对这个正在发生变迁的社会的认识,也介于此,我从他者的世界中反思着自我的经验及意义。这种在路上的期待和经历使我感觉自己像是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人物,充满了浪荡不羁的浪漫主义情怀,尽管我在后来意识到这是一种对民族学田野调查十分肤浅的理解,但我仍然要真实地将这一阶段称之为策马奔腾潇潇洒洒的体验。

论文写作

通过田野作业之成年礼而深入堂奥,这一许诺是具有诱惑力的,我完全接受民族学的这种教义。但两个月的田野调查对我来说并不尽兴,当我还没褪去“田野浪漫主义”的热度就匆匆回到了学校,也未能在一个完整的年度周期中观察调研对象的全部社会生活。由于田野点多而分散,前期的计划是先把十个田野点的概况和特征全都实地了解一遍,然后择一具有代表性的长期跟进,但是因为后期准备考博的事宜,不得不改变调研行程,仅仅把十个田野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民族构成、风土人情等社会文化生活的表层要素走马观花似的记录一番,而并没有真正地沉淀下去。写完论文我才后知后觉地开始反思,如果当时调研的问题意识清晰明确,我没有必要亲自跑完十个田野点,直接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点长期参与观察,同样是两个月的时间,这种调查方式就更为深入,起码不会只流于皮毛,而且搜集的资料对应到论文写作中也更加具体实用,在调研时就不会以“凡有疑惑,便搜集事实”的盲目态度搜集一大堆在日后写论文的过程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资料了。

当我再次面对已经离开两个月的城市生活时,一种奇怪的疏离感在我心头始终挥之不去,并不是周遭的事物发生了改变,而是我眼中所见的一切在与田野点留给我的烙印和幻觉对照时,显得不再像从前认为的那么天经地义或者理所当然。最显著的症状就是我似乎有些恐惧城市里密集的楼宇和人声鼎沸的场景,走在大街上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生活在异乡的外来者,而周围的一切又是那么的熟悉。这种感觉在民族学中称之为“文化震撼”(这一概念有待商榷),但用朋友的话说就是“真矫情”,所以在狐朋狗友给我安排的各种花天酒地中又慢慢回归了从前的真实生活。接踵而来的是厌学的情绪、考博的压力和吊儿郎当的态度,这些都是催生拖延症的不良状态使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直无心整理调研资料,更无头绪写作论文。

直到十月底的某一天夜里,压抑已久的感性之情再度爆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可以说是我三年调研过程中写过的最为用情、走心的田野日志——《喇嘛昭的姑娘》,记录了在额敏县喇嘛昭乡一位柯尔克孜族姑娘家中观察体验的故事。这篇文章中我几乎释放了田野调查时心底积压的对调研对象所有的感情,尽管对我论文没有任何帮助,但总算是为我接下来的正式写作腾出了客观理性的思考空间。因此,我开始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重新谋篇布局——厘清写作思路的过程让我感觉非常痛苦,我不得不否定开题报告时的分析框架而再次调整论文的大纲结构,这就意味我田野调查的材料和我所要写的内容完全分成两张皮,一方面我必须不断回访调研对象,弥补此前没有涉及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庞杂的资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出对我进一步行文有用的资料。与此同时,我写作的感觉也极不稳定,有时一晚上能写四五千字,有时三天才憋出一千字,这种黔驴技穷的状态让我十分害怕,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田野点与调研对象喝酒时把脑子喝坏了,那段日子对我来说已经不是论文写得好坏与否的事情,而是一种失能的恐惧和内疚,这种失能感让我质疑自己三年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又究竟能在这篇毕业论文中用到了多少,压力之下我中断了写作,开始复习起考博英语,但每每做完一套真题之后看到通篇的×时,我意识到还是得将这篇拧巴的论文继续坑巴完,否则两头都无法保全。在这期间,我的老师亦好友刘明先生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虽然当时这让我的思路更加混乱,但是经过一段时日的消化后,我完全理解了他的用意,也正是在他的关心和鼓励下,我逐渐恢复了写作的自信,终于在2016年的一月中旬苟延残喘地给我的毕业论文画上了句号。所以我将这一阶段称之为断断续续坑坑巴巴的憋字。

往事即便不堪回首,也必须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与不足。首先,在前期的知识储备中,我的理论基础并不扎实,最直接的体现是我在写塔城柯尔克孜人的亲属关系和部落组织一节时不停地翻看民族学教材中关于“亲属称谓制度”的概念,这严重干扰了我的行文思路,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不占少数;另一方面,我实质上写的就是一个民族志,但此前阅读过的经典民族志屈指可数,更不用说对民族志常见范式的把握,所以写论文时不得不一边重读经典,提取要义,一边现学现卖,重新排章布局。其次,在田野调查中,没有搞清楚研究问题就下到田野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各种访谈、搜集资料,每天的工作看似忙碌充实,其实都只是事倍功半,真正重要的问题当时反而没有涉及,同时调研方法并不规范严谨,与其说是做了两个月的田野调查,不如说是践行了一场酷似民族学调研的旅行体验,因此后期遇到的各种拧巴问题也不足为奇。第三,在论文写作时,除了上文总结的思路不清、逻辑混乱外,我过于注重对词句的雕琢,即同一个词语不会频繁出现、用过的句式不会在同一段落中反复使用,舍本逐末使我忽视了对论文整体进度的掌控,这也是导致我论文拖沓冗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可否认,我论文中存在的毛病不仅限于此,就像三年的学习中肯定还有很多我尚未意识到的问题,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我目前有限的认识和能力范围之内正视并完善我身上缺点和不足,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幸事。

篇2: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起名称要求准确、规范,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

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 通过分析本地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篇3:硕士研究生论文撰写研究综述

一、如何撰写开题报告

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 学者们研究一致认为, 开题报告是硕士论文研究展开的基准点, 对研究工作起着定位作用, 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是论文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张红在《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中就以复旦大学硕博开题通过率低来突显开题的重要性, 同时简要介绍了开题报告的构成要素的写作技巧与方法;而陈振发、邱明义等合写的《如何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则着重强调了选题的原则性与可行性分析, 并对资料的收集提出了建议性措施。

笔者认为, 开题报告乃论文写作之基, 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切不可随意处之, 敷衍了事。同时, 对于资料的收集要善于分析学科兼性, 合理利用文献资料。再则, 课题研究要注重创新, 要能够结合现实的需要、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最后要注意避免一些问题与误区, 研究要做到科学实用。

二、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原本属于开题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处在论文的后面, 但所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文献进行综述, 是了解各种学术观点, 进一步把握自身科研方向与创新的基础, 对于整个课题的研究乃至学科的发展起着引领性作用。对文献作出细致到位的综述, 往往能使接下来的论文撰写更能得心应手, 事半功倍。苏敏在《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一文中全面介绍了文献综述的概念、写作意义、资料收集、格式与写作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可谓是对文献综述做了一个细致的知识梳理;郑召民、刘辉则在《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中着重阐述了文献综述的类型及其与之相对应的资料收集与分析, 重点突出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笔者认为, 文献综述的撰写是对选题与所查阅文献资料的一个衔接性的综合分析, 综述应紧扣选题, 如此对于文献的帅选与运用方能恰到好处。同时, 文献的引用也反映着本课题研究的新意程度与价值, 所以在撰写的过程中务必予以高度重视, 尽可能的做到全面、细致。

三、如何撰写研究生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对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我科研水平的一个综合考量, 是对研究生学习、科研成果的一个终极检验, 在整个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重中之重。石云霞在《谈谈如何撰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着重强调了高校“两课”教师撰写研究生论文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当然这对一般研究生而言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毕竟, 就文科性论文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性论文而言, 指导思想上是绝不容许有失误的。钟斌的《硕士论文撰写浅议》、王德胜的《浅谈学位论文的撰写》则主要论述了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规范与方法, 并根据论文评价原则, 提出了论文撰写所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笔者认为,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定要把握住学科的发展规律,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能够准确的把握课题乃至学科发展的方向, 选题要具有前瞻性而又不失现实适用性。同时, 撰写论文要紧扣学位论文撰写细则, 在遵循原则基础上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而不能循规蹈矩, 那样论文虽成而不具价值性, 也就达不到论文撰写的意义。再则,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思想上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 不能够马虎大意, 随心所欲。一定要注重方法, 正所谓方法到位事半功倍。总之, 论文撰写是整个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研究者务必要全身心的投入方能获取满意的成果。

四、如何进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既是研究生个人学习的最后阶段, 个人科研与表达能力的一次综合展示, 也是对于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导师指导水平的最后检阅。所以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也日已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当中。陈燕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要领》一文中就从论文答辩的目的与意义入手, 重点阐述了论文答辩的准备工作和答辩报告技巧;周新年、张正雄、邱荣祖合写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与技巧》则在简述论文答辩的目的、意义与一般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了论文答辩的技巧, 对于论文答辩各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分析, 很具指导意义。邢茂迎、杨美华等人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着重分析了论文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而朱勇在《严格答辩程序、完善答辩救济》一文中更是从法学的角度重点阐释了论文答辩应具备严格、完整的程序体系, 同时还应形成完善可行的救济措施。

笔者认为论文答辩的质量直接关切着论文的最终质量, 所以不论是学生, 还是学校都必须予以高度关切, 严把答辩质量关;同时要作以细致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 以使得论文具有最终成效性。

五、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 如何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尚存在着不足之处, 但这也与每个学校或研究生培养机构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别是分不开的, 这也就形成了研究的困难性。但是在规律性、原则性的把握上还是存有深入、上升的空间的。因此以规律性、原则性为基础, 深入研究撰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各要素环节之间的联系,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撰写将会是一个新的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以CNKI、汇雅电子图书期刊数据库为检索源, 对近十年内关于硕士研究生论文撰写的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 从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文献综述、撰写、答辩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之后发现, 从论文撰写的整体角度去进行思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即使有个别文章也多是点到为止, 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 尚有待进一步的强化。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论文撰写,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张红.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 (5) .

[2]苏敏.如何撰写文献综述[J].重庆中草药研究, 2005, (1) .

篇4: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关键词】免费师范毕业生;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习动力

【Abstract】Research of education master learning motAbstract: T quality training of free-normal education candidates of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if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ingent of teach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improve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guarantees the premise and is the key of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This paper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education master learning motivation problem of Free Normal Graduates,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Free Normal Graduates; free-normal education candidates of masters degree in educ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一、背景

從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国家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自2012年起,国家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从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是我国教育实行的重大举措,关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教育问题的根基和关键。只有把教师队伍建设好,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提高免费师范毕业生(以下简称“学生”)攻读教育硕士的学习动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在攻读教育硕士的学习过程中存在态度不够端正,动力不足的现象。本文以西南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为例,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动力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和举措,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调查结果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012级、2013级和2014级三个年级772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根据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问卷设计包括: 政策解读、理论课程学习、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学生疑惑比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政策解读方面

(1)《实施办法》指出“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符合要求到底是什么标准?是不是说工作一年后就可以来攻读教育硕士?

(2)“任教合格”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算是任教合格?考核方式又是什么?

(3)“双导师制”学业导师怎么样指导学生?具体的指导方案是什么?实践导师怎么样指导学生?具体的指导方案是什么?

(4)“将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实际表现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成绩考查的重要内容”,考核采取什么方式?由谁来实施?具体标准时什么?

(5)学生的具体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是否一致?怎么样体现基于实践?

2.理论课程学习方面

(1)课程学习为了什么?课程学好和学坏的区别何在?60分与100分有什么不同?

(2)课程学习中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与本科课程学习内容的有什么不同?

(3)同是教育硕士,同一学院不同专业的教育硕士区别在哪里?比如计算机专业教育硕士和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硕士有什么不同?

(4)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就是通过课程,得到学分吗?

(5)理论课程学习的内怎么样与实践结合起来?

3.实践能力方面

(1)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和提升?

(2)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标准是什么?

(3)导师在实践能力方面是如何进行指导的?

4.专业发展方面

(1)取得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后对以后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

(2)教育硕士学位是否能得到各个中小学的认可?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3)是否可以考博?是否可以出国,十年内出国深造算不算违约?

(4)如果读博士可否读专业性的博士?是否必须读教育博士?

三、调研情况分析

1.政策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实施办法》中提到“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各个学校就很难把握,没有考试的选拔,只是使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就是他们只要拿钱就可以读,学习机会来的太容易就会不珍惜,所以很多同学根本就不去上课学习;当前的政策一再强调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考核,学生认为我天天都在上课,学校领导和学生对我的评价还不错,实践能力的考核肯定没有问题,实践能力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如果不严格,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就目前政策而言,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出国深造,很多学生认为我也不教外语学了也没用,所以对外语的学习动力也会下降。

2.理论课程引导的力度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攻读教育硕士采用在职学习的方式,大部分的课程必须采取网络课程的方式开设。网络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是各专业学科带头人或者全国知名教师,课程资源很丰富,但是课程建设方式有待改进,现在的网络课程主要是资源的堆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哪些内容,从而造成很多学生认为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完成了,就算完成了课程的学习。还有很多专业的专业课程,在本科阶段都有开设,在硕士学习阶段又在开设,甚至任课教师都是一样的,很多学生感觉本科都学过了,现在又要学。任课教师,没有提供有力的引导工作,使学生形成课程学习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错误观念。

3.导师指导工作有待加强

学生在攻读教育硕士时,学校确实为其提供了“双导师”。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没有按照要求如实展开,还是让学生感觉处在没人管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学生要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是谁。理论导师一般就是审核下开通报告,帮学生修改下毕业论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的指导。在为学生分配实践导师时,虽然本着就近原则,但实践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更是甚少,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在问,实践导师是指导什么的。当然,学生能主动联系导师最好,对于那些没有主动联系导师的学生,导师应该主动联系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导师管理指导,加强导师的指导工作。

4.考核制度和标准有待完善

考核,即考试,考定核查。学习效果的评定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要想“以考促学,以考促教”通过考核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更要有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明确的考核标准。目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不够具体,学生在学起来也比较迷茫。现在的学生,认为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能考60分,拿到该课程的学分就可以了,考的再多也没有意义。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对策和建议

1.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从学生攻读教育硕士的选拔的考核开始都要有合理、具体科学的考核制度,使学生感觉多得攻读教育硕士的机会是有难度的,必须经过努力才可以达到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并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不能仅仅通过几个作业,就给予通过。实践能力的考核,更应该具体严格,考核在平時的课堂,比如形成专家组到学生所在的课堂进行听课或者在毕业答辩时加一讲课环节,同时应该加上学生所在教班级同学以及家长对其的评价和所在学校领导的评价。最后实践能力的考核必须具体,深入和全面,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2.构建合理的网络课程模式

现在的网络课程主要采用的是精品课程的方式,主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展示,对于现在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并不适用。网络课程应该向慕课和微课方向转变,大的框架可以采用慕课方式,加强教学团队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小的单元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是完成作业。

3.制定高效的导师管理制度

为学生安排了“双导师”,同时要对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分别制定具体详细的指导方案和工作。并与他们的工作量联系起来,比如,一个学习要对学生集中开几次会,并指导完成一篇论文或者一节精品课程,只有他们的指导任务完成,才算完成工作量。只有导师的积极性上来了,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加强培养方案的建设

各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详细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清了解到自己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对国家相关政策不清楚地方,进行详细说明,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总之,现在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的学习动力不够,随着相应制度的完善和资源的建设,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也会逐渐被调动起来。才能保证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保证我们教师队伍得到很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EB/OL] (2007-05-09). http://www.gov.cn/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2]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EB/OL] (2010-05-21). http://www.gov.cn/zwgk/2010-05/27/content_1614565.htm

[3]百度百科. http://www.baidu.com/s?word=kaohe&tn=sitehao123&ie=utf-8

[4]崔世莹.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 2009,(10).

篇5: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论文开题报告时间规定:

1、各教研室必须统一组织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2、开题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3、开题报告由教研室主任统一交给系教学秘书

毕业论文撰写时间规定:

1、论文初稿提交时间:

第一批答辩的学生论文初稿必须在三年级上学期11月底前交给导师第二批答辩的学生论文初稿必须在三年级上学期结束前交给导师

第三批答辩的学生论文初稿必须在三年级下学期结束前交给导师

2、论文定稿提交时间:

第一批答辩学生论文定稿必须在三年级下学期4月20日前提交到系第二批答辩学生论文定稿必须在三年级下学期5月20日前提交到系第三批答辩学生论文定稿必须在三年级下学期10月20日前提交到系 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规定

1、由教研室确定匿名评审论文,系统一送审

2、第一批提交定稿论文在三年级下学期6月5号前完成答辩工作。

3、第二批提交定稿论文在三年级下学期7月20号前完成答辩工作。

4、第三批提交定稿论文在三年级下学期11月20号前完成答辩工作。

5、论文答辩过程中,论文指导老师实行回避制度,不准参加论文答辩会。

6、优秀毕业论文数量不得超过毕业论文总数的15%。

7、严格答辩制度,对不达不到硕士毕业论文水平的论文,要坚持修改通过或不

允通过

篇6: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2011-12-10

一、选题要求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采取“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需为同一题目,选题应来源于工业设计实践、工业设计应用课题、艺术设计实践、艺术设计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且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可以在校内或相关企业完成,具体由导师和学生自主确定。

二、内容要求

1.毕业设计必须以设计作品形式完成。学位论文须围绕毕业设计及其相关课题独立完成。

2.学位论文应是对毕业设计作品的调研、分析、理论阐述和创作思考,可以按照艺术创作和设计开发的过程组织论文。

3.字数为1-2万字。

三、论文主体内容参考

(一)某交通工具产品外观改型设计与研究(产品设计课题)项目背景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课题来源

1.4 论文框架结构和工作流程设计要求和分析

2.1 甲方项目任务要求书

2.2 项目要求书的评估和分析

2.3 项目流程与主要任务简介市场调研与前期分析

3.1 现有产品调研

3.2 用户调研

3.3 趋势分析

3.4 形态分析草图与概念设计

4.1 草图设计

4.2 分析与评估

4.3 结果与输出物方案与效果图设计

5.1预选方案的彩色效果图设计及说明

5.2 分析与评估

5.5 阶段结果与输出物模型设计与制作

6.1 模型前期

6.2 模型制作

6.3 油泥效果结果与输出物数字模型设计

7.1 数字建模前期规划

7.2CAS面数字建模

7.3数字建模结果与输出物项目总结

8.1项目流程总结

8.2造型中工程和造型关系分析

8.3设计中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分析结论

附录:完整作品展示(彩色大图)

(二)某互联网交互产品设计与研究(交互设计课题)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现有产品开发研究现状及趋势

1.4 课题研发工作的主要流程

1.5 课题研究意义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2.竞品分析与用户研究

2.1产品竞品分析

2.2 前期用户研究

2.3 调研分析与设计策略产品交互界面设计

3.1产品信息架构设计

3.2 针对手势交互的界面原型设计

3.3 产品界面视觉设计产品的实施及难点问题探讨

4.1 产品的实施与工程化

4.1.1 前端开发

4.1.2 质量检测

4.2 产品实施和运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探讨

4.2.1 版权纠纷难题的应对策略

4.2.2 附属功能的研发结论

篇7: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进行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专家汇报自己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目的是请专家帮助判断:自己选择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选用的研究方法可不可行、自己的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然后由专家给出具体的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同时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

因此“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是开题报告的重点,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进行深入论述,一带而过,评审专家将无法判断你的研究前景,也就无法对你的研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

二、研究水平的定位

国家对授予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人员所具有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硕士学位人员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因此硕士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应适当确定自己的研究水准,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科学研究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对试验结果或调查数据的分析应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以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基本内容和要求

因为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汇报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因此研究生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达到的目标等进行全面、深入地介绍、说明,并接受专家的批评和建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的确定。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3、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

4、主要研究内容与写作大纲。

5、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着重查阅的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

开题报告公开论证后,研究生一般应根据专家小组的评议意见,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提高,修改方案通过后可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工作。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是详细的看人家如何叙述什么是开题报告以及怎么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广为运用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所以,在美国,许多科学家每年几乎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课题建议书(即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都已经处于实施之中。今后,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在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3.2“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的填写方法

综述(review)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填写本栏目实际上是要求开题者(学生)写一篇短小的、有关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以说明本课题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研究本课题有什么学术价值。

3.2.1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3.2.1.2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3.2.1.3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3.2.1.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置于开题报告最后面,此处从略。3.2.2 综述写作步骤 3.2.2.1确立主题

在开题报告中,综述主题就是所开课题名称。3.2.2.2搜集与阅读整理文献 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有的课题还需要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调查,取得所需的资料。

阅读整理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的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3.2.2.3撰写成文

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提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成文,最后抄入开题报告表的“综述本课题国内外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内。3.2.3 撰写综述的应注意事项

3.2.3.1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资料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3.2.3.2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入参考文献。

3.2.3.3 坚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避免介绍材料太多而议论太少,或者具体依据太少而议论太多,要有明显的科学性。

3.2.3.4 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文章,必须忠于原文,不可断章取义,不可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3.3“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栏目的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内容上虽然紧密相关,但角度不同,在填写时,可以分别表述。3.3.1 “研究的基本内容”的填写方法。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论文(设计)正文部分的内容,是研究内容的核心。正文内容又分为若干部分和层级。填写此栏目实际上是编写论文基本内容的写作提纲。

基本内容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标题法,即用一个小标题的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标题法的长处是:简明、扼要、能一目了然。短处是:只能自己理解,别人看不明白,而且时间一长,自己也会模糊。另一种是句字法,即用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句子法的长处是:具体、明确,无论放下多久,都不会忘记,别人看了也明白。短处是:写作时不能一目了然,不便于思考,文字也多。上述两种写法,各有优缺点,用哪一种好,还是混合使用好,这由作者自己确定。

不管是文科论文,还是理工科论文写作提纲,都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一切视研究内容的需要而定。

3.3.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填写方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论文的主攻方向、研究目的。具体是指开题者预先设想的、将要在论文中证明的某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或某一个新的方法问题等,以及开题者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填写此栏目,就是要求开题者用明确、具体的文字(力求用

一、两句话)把论文题目中的上述信息传达出来。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论文正文的各个部分都是为了论述这一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解决,将得出研究成果。

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不管文章长短,材料多寡,但主题只有一个。集中也是深刻的保证,只有集中于一个主题,才能论述深刻。如果一个课题,要解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主攻方向不明确,在论述过程中发生种种困难,或观点冲突,或逻辑混乱,或主次不分。所以,一般情况下,一篇科研论文论述一个基本观点,解决一个主要问题。3.4“研究步骤、方法和措施”栏目填写方法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要求回答本课题怎样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表述:即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措施。3.4.1 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也称写作步骤、写作程序等,具体指从提出问题到撰写成文的各个阶段。填写时可以如下表述:第一步,选题;第二步,搜集、阅读和整理资料;第三步,证论与组织(拟写开题报告);第四步,撰写成文;第五步,论文修改与定稿;第六步,外文翻译。为了使同学们对六个步骤有一个明晰的印象,以下逐个给予简单的介绍。第一步,选题。

即选择研究课题,确定主攻方向,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选题必须符合选题原则。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选题有导师命题分配和学生自拟自定两种方法。题目选择恰当,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第二步,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

论文题目选好以后,接着就要搜集资料,进行知识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搜集资料要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二是科学实验、观察、调查。

先谈谈文献资料的问题,文献资料是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总结。科学研究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我们要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掌握动向、吸取经验教训、开扩思路、进行比较、做出判断等等,都需要参考资料,从中得到借鉴、印证、补充和依据。这些都是写作论文的必要素材。

再谈谈搜集科学实验、观察、调查材料的问题。科学实验是人们为暴露事物内部矛盾,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发现其内部的矛盾而进行的变革研究对象的一种操作和活动。由于实验是在受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将尽量排除外界的影响,因此,人们有可能对研究对象做细致、周密的观察,从而找出事物内部的联系。我们要取得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就要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应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保密性。客观性,是指不要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看待事物,而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系统性,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连续、完整地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而不至于漏掉重要的细节。严密性,是指观察要一丝不拘,注意任何微小的变化。在观察中,往往会发现意外的情况,这种偶然的发现叫机遇,这种机遇我们不要轻易放过,在其中可能蕴藏着重大的科学发现。观察要及时、准确地把观察到的现象、数据、结果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们写论文的素材,科学实验必须借助实验原料、仪器、设备等才能进行,不同的材料、设备,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这些科学实验使用的器材,同样属于写论文需要体现的素材。

不论是社会科学的课题,还是自然科学的课题,有的素材必须通过调查才能取得,它是对客观事物自发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科学研究活动(参见任务书中有关“调查研究类型”的介绍)。

从各种途径获取的资料,必须加工整理,包括:检查资料是否齐全,重不重要;对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最好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方法分类,以使资料分类标准化,如果按自己方法分类,最好能坚持始终);编制资料索引,进行加工,做到统一化(如数据、年份、术语要统一,便于比较)、序列化(如年代中断要想办法排齐)、典型化(即对同类资料进行筛选,找出有代表性的资料)、形象化(即把一些数字通过图和表表示出来)等。

搜集和整理资料是异常艰苦和细致的工作,要具有吃苦精神。达尔文曾经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规律或结论。”他自己就是在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了大量的动物标本之后,才写成了伟大的著作——《物种起源》的。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花了四十年心血,他阅读了浩如烟海的理论著作、事实材料、统计数字等等。钻研和摘要过的书籍达1500多种,为此他还学了好几种外国语。在《资本论》中引用和提到过的著作达505部,所有英国的议会报告和其他官方文件59种,报刊56种。列宁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产生过程作了精辟的说明,他说:“《资本论》不是别的,正是„把推积如山的实际材料总结为几点概括的彼此相联系的思想‟。”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要学习这些伟人的科学精神、吃苦精神。第三步,论证与组织。

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方法论。其次,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第三,确立论点,其中包括中心论点(或总论点)与分论点。第四,选择材料拟写提纲,对全文的内容作通盘的安排,对结构格式作统一的布局,规划出论文的轮廓,显示出论文的条理层次。论证与组织的过程,也是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第四步,撰写成文。

搜集了资料、确立了论点、选择了材料、填写开题报告之后,就进入了论文的撰写阶段。第五步,论文(设计)修改与定稿。

论文(设计)写好初稿后,必须从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上进行修改。修改论文是很细微深入的工作。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就可以打印定稿,在排版时一定要符合文面的要求。第六步,外文翻译:

翻译是本科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翻译的主要用途是获取和传播最新的学术信息,一般要求做到忠于原文、通顺流畅。3.4.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指分析论证课题时的思维方法,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客观规律。没有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自然也就不能获取研究成果。因此,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选择了好的研究方法,也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

科研方法很多。按照人的活动区分,可以分为两类:即实践(经验)性方法;理论性方法。前者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后者如抽象方法、假说方法。各种科研方法按照适用范围区分,可以分为三类:即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的哲学方法;适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一般方法;适用于某些具体学科领域的特殊方法或专门方法。这里只能列举部分研究方法,并按适用范围将科学研究方法分三大类介绍,其中有些方法是所有专业适用的,有些是部分专业适用的。3.4.2.1 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适用于各类学科,各个专业。3.4.2.2一般思维方法

一般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与专门分析方法的中介,是取得经验性知识及发展理论性知识的一般方法。又分为: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3.4.2.3 专门分析方法

又称特殊研究方法。专门方法很多,不甚枚举,各个学院、系甚至专业可以结合院、系、专业的研究特点,介绍一些专门的研究方法,例如:

理工类专业的常见专门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而在物、化、数、生等学科中又有各自的更加专门的方法,如物理学研究中的光谱分析法,化学研究中的比色法等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计量经济法。

法学专业常见的专门方法有历史考证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分析法、规范解释法、经济分析法等。文艺学类专业常见的专门研究方法有“文学——历史”批评法、社会批评法、传统研究法、精神分析法、原型批评法、符号学研究法、俄国形式主义研究方法、英美新批评法、结构主义法、阐释学法等等。汉语言文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推理与议论法、证明与反驳法、传统考据、考证、考订、点评等方法。心理学专业专门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等。

在同一论文中,各个部分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协调,才能揭示研究对象各个侧面或各个层次的特殊规律,进而证明总论点。

对于初学写论文的本科生来讲,有的不知道有哪些研究方法,写论文不讲方法;有的不问清红皂白,生搬硬套,乱用研究方法;有的虽然知道一些研究方法,但在论文中往往只局限于一种方法,思维单一,视野狭窄。为此,开题者(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第二,开题者(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使用各种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对各专业共用的研究方法略作介绍,以使开题者(学生)对研究方法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①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从世界观上详细研究课题成果的出发点。哲学方法对其他研究方法具有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方法又是其他研究方法的方法。哲学方法又分唯物、唯心主义哲学方法。人类认识的历史表明,最科学的哲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作用在于它揭示了认识的最普遍规律,使研究者立足于客观现实,在选择和解释事实时,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事物是发展的观点,坚持一分为二即全面看问题的观点,避免主观武断和片面性,遵循客观规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总之,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我们论文写作中方法论的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研究课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结论。②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归纳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是各门学科在积累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科学定理或原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归纳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个别事实的基础上,事实不可靠和不充分,都不可能通过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与原理。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因而它是一种扩大知识的方法,但它又总是不完全和不严密的。因为我们永远只能观察到部分事物,不可能穷尽个别。所以列宁说:“以最简单的归纳方法所得到的是最简单的真理,总是不完全的,因为经验总是未完成的。”通过归纳人们只能知道“是什么”,不能知道“为什么”。演绎的主要形式是三段式,就是以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来。推出的结论能否正确,取决于推理的前提是否正确,推理的形式是否合乎逻辑规则。因此,进行演绎推理的前提必须真实,演绎过程必须遵守严格的逻辑规则。

归纳与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两种相反相成的推理方法。它是科学研究工作都必须应用的逻辑方法。

③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分析的过程是要着重弄清事物在运动变化中各方面各占何种地位,各起何种作用,又以何种方式与他方面发生制约和转化。简言之,分析的过程,就是揭露矛盾和认识矛盾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分析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所分析的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分析方法最基本的职能就是深入事物内部了解它的细节,搞清它的内部结构、内部联系,抓住事物基础的东西。

要科学地、正确地分析事物,必须做到:

第一,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要分析客观事物矛盾的多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把握肯定方向,也要理解否定方向;既要分析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否则就会出现片面性。第二,对事物做历史的分析。考察事物,应该分析它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态。从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揭示事物的本质,预见未来的发展。

第三,对事物作具体分析。就是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调查研究,实验,观察。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分析方法。但是分析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它着眼的是事物的局部,就可能出现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就必须用综合的方法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

综合是同分析相反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客观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特性和因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统一认识,从而达到把握事物的有机联系及其规律性。综合不是把各个部分、各方面简单的相加和随便的凑合,也不是任意的、主观的臆造,而是按照对象各部分间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的特征。

总之,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逻辑方法。

在理论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认识方法,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它们同归纳和演绎是密切相联的。归纳是演绎的出发点,但要为演绎提供可靠的前提,还必须运用分析的方法。在归纳推理中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借助于分析的方法。马克思指出“我们用世界上一切归纳法都永远不能把归纳过程弄清楚。只有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才能做到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48页)分析可以弥补归纳的不足。然而,单靠分析还不能为演绎提供确实可靠的前提。只有借助综合的方法,把各方面的本质联系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个别和特殊的具体真实的联系。因此,在分析与综合中,离不开归纳与演绎。④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

为了更准确、更深刻地在思维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还要考察事物发展的历史。如果不了解客观事物的过去,就不能深刻了解它的现在,科学地预见它的未来。在科学研究中除去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还要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它是形成科学认识和建立理论体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历史”既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又是指作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是指人的思想对上述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和反映。逻辑和历史的相互关系,归根到底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科学认识中的具体体现。“历史”是第一性的,“逻辑”是第二性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客观基础。逻辑的东西是由历史的东西所派生的,是对历史的东西的理论反映和概括。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

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是有侧重的。有的主要采用逻辑的方法,有的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历史的方法决不能只限于对历史自然进程的描述,而是要揭示其发展规律,这就不能离开逻辑分析。逻辑分析必须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历史的描述必须以逻辑为依据。离开逻辑来描述历史,就分不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把历史看成是一些偶尔事件的堆积。同样,逻辑分析必须以历史的实际发展为依据。逻辑离开历史,也就会使人的认识失去了客观依据,达不到对事物的系统的历史分析。因此,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都必须采用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一个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应该既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历史过程,又符合人们逻辑思维的规律。只有遵循历史的线索,才能建立具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主观结构的逻辑系统;只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才能抓住历史的根本,具有令人信服的论证的力量。科学的认识和方法论要求把“历史与逻辑”辩证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理论科学永远立足于历史和现实的坚实基础之上,才能使历史科学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因此,我们在科学研究中,既要按照科学本身的逻辑体系,努力掌握前人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又要在掌握逻辑体系的同时,学习本学科发展的历史,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进行研究的借鉴。⑤矛盾分析法

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认识的辩证思维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一是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即研究认识任何事物或矛盾,不能孤立地只看到一个方面,还要看到和它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其他方面,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必须坚持“重点论”的观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因此,我们在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种的问题时,一定抓住主要矛盾,要认清主流和突出重点,切忌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三是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的观点,既要分析具体情况,也要注意不能把具体的事物从普遍联系中割裂开来。⑥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就是按照事物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化目的的一种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有:①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研究对象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研究整体的构成及其发展规律。②综合性原则。它要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成份、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考察。③相互联系的原则。它是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具体体现。质量和能量的相互转换及守恒定理揭示了各种运动物质状态之间的普遍联系;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联系;控制论的出现揭示了各种系统之间的普遍联系;信息论的出现揭示了各种截然不同物质形态之间的信息联系。④有秩序原则。任何一个系统,都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较大的系统,又是较低一级系统的总系统。系统都是有序的。系统的发展一般是从低级的有序状态走向较高级的有序状态的变化。⑤动态性原则。它反映了辩证法的发展原则。任何系统内部都存在着矛盾,解决了原有矛盾,又出现新的矛盾来推动系统发展和变化。因此,系统是动态的。⑥结构性原则。系统实现联系是以结构形式来实现的。系统的整体决定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有什么样的功能。同样的功能系统使人力、物力、结构合理,经济效益高。⑦最佳化原则。这是系统方法的根本目的。它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出系统的最优方案,取得最好的效果。⑧模型化原则。要对系统进行定量描述,必须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出相应的系统模型,据此进行模拟实验,再不断检验和修正。⑦因果分析法

就是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引起结果的辩证思维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到真正的内因与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要注意结果与原因的逆关系,一方面包括“用原因来证明结果”,同时也包括“用结果来推论原因”。不同的事物,一般都一身二任,既是原因,又是结果,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有不同层次的几个原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分析的问题必须寻根究底。⑧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比较有多种形式,如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经验教训比较、正反比较、各种异同的比较。采取哪种形式,可视需要而选择。⑨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

就是通过确定事物的质的关系和数量关系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方法。任何事物或任何问题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事物的质量,既表现为一定的量,又表现为一定的质。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只有弄清质的方面,又弄清量的方面,才能找出其中规律性的问题。在研究中,定性分析就是据事论理,划清事物质的界限。定量分析就是对问题的规模、范围、数目等数量关系的情况及变化,进行精确的统计,计算、分析、对比,就是弄清事物发展中量的变化关系。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对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二者必须结合,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完整的结论。⑩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从整体上研究大数现象的规律的方法,并用统计数字语言予以表述。大数现象指大量物质微粒的运动(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生物群众的运动、社会的人口过程和经济过程等等现象。它们是由为数众多的元素构成的大量集合,这些元素并非质完全相同。它们各自以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现自身的属性。但这些元素在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统一规律性。这一规律可以用统计方法揭示。

统计方法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统计分析。统计调查:

它又称为统计观察。统计与大数、大量现象是不可分的。统计调查是对大数现象的调查,是一种大量观察法,故必须着眼于总体。如抽样调查法,就是以概率论的大数定率为理论基础,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普查法、统计报表法等也都是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统计分组:

它是整理大量统计资料的方法。分组可以按资料的品质特征和数量特征两种标志进行。先确定分组界限,然后将数据分别按组列成分配数列。在分组基础上进行统计汇总,使统计资料从原始形态转化为可供综合分析的形态。现代的统计汇总已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经过汇总整理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统计图、表既是资料汇总的结果,又是统计分析的重要工作。图、表的编制过程已进入统计分析的过程。统计分析:

它是揭示大数现象规律性的方法。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指标法、动态法、平衡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及抽样分析法等。○11计量经济分析法

它是理论经济学、数学分析和统计三者的结合物。

计量经济分析法的基本程序首先是建造理论模型。理论模型通常用联立方程式表示。理论模型方程式包括两类要素:变量和结构参数。变量又分内生变量和外发变量。内生变量是未知要素,外生变量是已知要素,结构参数是常数。计量经济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根据现有经济统计资料确定结构参数值和外生变量值,然后据以推算内生变量值。3.4.3 研究措施

研究措施侧重于完成论文(设计)工作的条件方面,涉及范围很广,应结合自己的各种现实需要及困难来写。例如:

写论文要充分占有文献资料,要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材料、场所等,可是在这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你将采取什么办法加以解决。

要提高认识,正确处理课堂学习、考研、实习、就业等与论文写作的关系,不怕困难,抓紧时间,有序守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不耻下问,等等。3.5“研究工作进度”栏目怎样填写?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本栏目与任务书的“计划进度”栏目基本相同,其填写内容也包括各阶段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填法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如有调整,则按调整的内容填写。3.6“主要参考文献”栏目的怎样填写? 本栏目由开题者(学生)填写。

这里的主要参考文献,是指在撰写综述时阅读并直接引用过的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的“主要参考文献”栏目与任务书的“主要参考文献”栏目填法相同,不再赘述。至于篇数,应比任务书中导师规定的主要参考文献略多,因为还要包括自选文献中的主要文献。在填写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时,可以在抄转导师规定的主要参考文献篇数基础上,再列出2~4篇自选的中外文主要的参考文献。4.“系(教研室)评议意见”栏目怎样填写?

一种评议意见:该生对本课题有深入的认识,准备充分,完全达到开题要求。或者评议意见为: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完全符合要求。

二种评议意见:该生对课题认识有一定深度,准备工作较充分,需进一步修改完善。或者评议意见为:开题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基本符合要求。

上一篇:组织部部长检查材料下一篇:参观消防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