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2024-04-30

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通用11篇)

篇1: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表现为:

1、合理分配路权资源。

通常城市道路都是以机动车道为主,而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公共交通使用的道路都是对城市道路来说,主要就是辅助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道路作用以及道路等级,来分配路权资源,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服务的对象,比如在现代城市,只有极少数人使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作,因此在建设自行车道是就不需要占用很多的路权资源;盲人是受保护的群体,在城市道路设计时,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来设计盲道,以保证盲人的正常出行。

2、合理用地的原则。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用地需求,不能为了城市交通而一味增加城市道路用地,而应该结合城市功能分区,充分了解功能分区后,再选择合适的交通模式进行设计。

3、根据城市风貌进行规划设计。

有些城市因为地形地势的原因不适合将城市道路设计得比较宽,有些城市绿化或者是自然景观风貌比较好,道路设计也要充分的结合这方面的特点。道路设计与城市风貌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空间组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的分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主要表现为:

1、城市道路规划的线形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道路规划的线形设计若良好,一方面能够带来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和沿线两侧的景色和自然环境融合,以这样的方式让乘客在途中的疲劳度能够的到缓解。从安全和景观角度去分析,半径偏大的圆弧曲线,一定会比短线或者直线使用。在交通性的干道和主干线的城市道路交通中,较多的转折处是不宜使用的。然而一般的城市道路交通中,能够使用恰当的转折,曲线也可以设置偏大,让自然景色和建筑物在沿线的量测有一定的变化,让较长直线的单调感觉得到消除,让司机的疲劳度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会降低。

2、交通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

交通功能性设施主要是以车行交通服务作为主要的目的,路灯、护栏、候车廊以及人行天桥这些设施的设计应该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为应该有一定的提前量,方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及时对前方的路况条件以及管理要求有所了解。

3、城市道路规划中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的分析。

(1)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交叉口竖向设计中,既要详细考虑排水的通畅性和行车的舒适性,还要与周边的键鼠标高顺接,合理确定交叉口的设计标高。在竖向设计过程中,处理纵横坡度的时候,要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进行处理:交叉口的排水想要得到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纵坡的坡向最少要由一条分离到交叉口的一侧。交叉后被主要城市道路交通通过时,在坡度的设计上要维持原状,针对次要城市道路交通的横坡随着主要城市道路交通的纵坡而变化,次要城市道路交通的纵坡要随着主要城市道路交通的横断面而变化。

(2)交叉口的纵断面与平面线形的规划设计。

平面交叉路线提倡使用正交的方式且要是直线,如果是斜交的情况不能够避免的时候,在交叉角中要控制在45°之下。路段上的交叉口要与平曲线的终点和起点,要按照城市道路交通和行车速度、城市道路交通等级进行确定,不能够太短。若有两条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相交的状态,次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在纵坡度上要做适当的调整,主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在纵坡度上要维持原状。

三、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要点的分析。

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要点主要表现为:

1、灵活运用线形指标。

线性指标的选用不仅关系到城市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在路线设计技术指标的运用上,应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特别是要注重总体设计。要注意保证前后路线线形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做到灵活运用技术指标。

2、平、纵、横同步的设计。

城市道路是三维的带状构造物,平、纵、横的设计信息集中在一起才能反映真实的设计情况。城市道路地形在很小的范围内也可能产生很大的变化,路线平、纵面稍微移动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路线设计应该平、纵、横步精细设计,以互相检验设计的合理性,这在局部路线优化时尤为重要。

3、曲线型设计法。

在当前的城市道路建设中多采用曲线设计法。所谓曲线型设计方法,即根据线形布设的技术标准要求、平纵线形组合的均衡要求、地形地物及自然环境的约束要求,采用曲线单元并选用合理的线型参数来布设路线。采用曲线型设计方法进行路线设计,既能使道路线形美观,也可以使道路本身和沿线景观相协调,更重要的是曲线型道路相比直线道路更容易让驾驶员开车时的注意力集中,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当然,直线设计法也并不是要完全杜绝,只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属于城市规划的范畴,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功能选择不同的交通道路模式,从而保障城市交通的正常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海俊,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2011(06)。

[2]高海斐。对以城市道路设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探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篇2: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城市道路规划的线形设计若良好,一方面能够带来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和沿线两侧的景色和自然环境融合,以这样的方式让乘客在途中的疲劳度能够的到缓解。从安全和景观角度去分析,半径偏大的圆弧曲线,一定会比短线或者直线使用。在交通性的干道和主干线的城市道路交通中,较多的转折处是不宜使用的。然而一般的城市道路交通中,能够使用恰当的转折,曲线也可以设置偏大,让自然景色和建筑物在沿线的量测有一定的变化,让较长直线的单调感觉得到消除,让司机的疲劳度得到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会降低。

2、交通性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

交通功能性设施主要是以车行交通服务作为主要的目的,路灯、护栏、候车廊以及人行天桥这些设施的设计应该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为应该有一定的提前量,方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及时对前方的路况条件以及管理要求有所了解。

3、城市道路规划中平面交叉口设计要点的分析。

(1)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交叉口竖向设计中,既要详细考虑排水的通畅性和行车的舒适性,还要与周边的键鼠标高顺接,合理确定交叉口的设计标高。在竖向设计过程中,处理纵横坡度的时候,要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进行处理:交叉口的排水想要得到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纵坡的坡向最少要由一条分离到交叉口的一侧。交叉后被主要城市道路交通通过时,在坡度的设计上要维持原状,针对次要城市道路交通的横坡随着主要城市道路交通的纵坡而变化,次要城市道路交通的.纵坡要随着主要城市道路交通的横断面而变化。

(2)交叉口的纵断面与平面线形的规划设计。

平面交叉路线提倡使用正交的方式且要是直线,如果是斜交的情况不能够避免的时候,在交叉角中要控制在45°之下。路段上的交叉口要与平曲线的终点和起点,要按照城市道路交通和行车速度、城市道路交通等级进行确定,不能够太短。若有两条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相交的状态,次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在纵坡度上要做适当的调整,主要的城市道路交通在纵坡度上要维持原状。

三、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要点的分析。

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要点主要表现为:

1、灵活运用线形指标。

线性指标的选用不仅关系到城市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和区域的自然环境。在路线设计技术指标的运用上,应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特别是要注重总体设计。要注意保证前后路线线形的均衡性和连续性。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做到灵活运用技术指标。

2、平、纵、横同步的设计。

城市道路是三维的带状构造物,平、纵、横的设计信息集中在一起才能反映真实的设计情况。城市道路地形在很小的范围内也可能产生很大的变化,路线平、纵面稍微移动就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路线设计应该平、纵、横步精细设计,以互相检验设计的合理性,这在局部路线优化时尤为重要。

3、曲线型设计法。

在当前的城市道路建设中多采用曲线设计法。所谓曲线型设计方法,即根据线形布设的技术标准要求、平纵线形组合的均衡要求、地形地物及自然环境的约束要求,采用曲线单元并选用合理的线型参数来布设路线。采用曲线型设计方法进行路线设计,既能使道路线形美观,也可以使道路本身和沿线景观相协调,更重要的是曲线型道路相比直线道路更容易让驾驶员开车时的注意力集中,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当然,直线设计法也并不是要完全杜绝,只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属于城市规划的范畴,因此在规划设计时,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功能选择不同的交通道路模式,从而保障城市交通的正常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海俊,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城市交通,(06)。

篇3:简议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的交通运输已变得四通八达了, 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随着人们对出行的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各地陆续的建立起了当地的公路网系统。然而道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载体, 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它的质量发生问题, 那么就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轻者财产损失, 重则危机生命。我们要想保障道路桥梁的质量, 就必须要严格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基础施工的管理和控制对后期道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 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1.1 混凝土裂缝问题

我们都知道混凝土是我们目前在建筑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 房屋的建设, 大坝的修建, 同样公路桥梁中也少不了这种材料, 虽然混凝土是我们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 但混凝土在我们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加以注意, 也会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问题, 严重影响着我们的道路桥梁的使用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混凝土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裂缝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大量调查, 不难发现道路桥梁中最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 我们知道, 混凝土要想保障其质量, 我们的养护必不可少, 在道路桥梁浇筑完成以后,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养护, 路面就会很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对混凝土的养护非常重要, 我们在养护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的保障其湿度, 使其水化反应得以充分进行, 同时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还能减缓水分的蒸发[1]。因此它可以推进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如果我们养护不及时, 就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快速蒸发, 水泥的水化反应不能充分进行, 使得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并开裂形成我们常见的混凝土裂缝。

(2) 同样, 季节因素和温度对我们的混凝土影响也比较大, 尤其是我国的一部分温差比较大的地区。我们查阅相关文献, 知道温度对水泥的水化程度和强度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外界温度过低将会影响我们的水泥水化程度, 当外界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时, 混凝土中的水将会结冰, 使得体积膨胀, 最终导致混凝土开裂, 形成混凝土裂缝。

1.2 承台混凝土腐蚀问题

承台混凝土腐蚀现象是我们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较为常见的另一现象, 承台在我们建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它起着传递荷载的作用, 因此承台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道路桥梁使用, 承台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因此我们承台的质量与我们的混凝土浇筑有很大的关联性。通常, 承台所处的位置一般地质条件都比较复杂恶劣。我们经过调查发现, 承台最容易发生损坏的地方都在接触位置。如果我们不对承台的质量问题加以重视, 轻则给我们道路桥梁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重则使得我们的道路发生瘫痪, 严重影响交通运输。

1.3 桩身不稳问题

我们都知道, 伴随着我们的科技不断发展, 打桩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们现在真的可以做到逢山开路, 遇海架桥, 对于很多地质不良地段, 我们通常情况下都会采用桩基础。桩作为基础部分, 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道路桥梁安全。因此对桩的施工绝不可马虎大意, 桩身不稳严重影响着我们的道路桥梁使用, 但是桩身不稳现象在我们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 而导致桩身不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打桩的过程中, 我们的桩身遇见了坚硬的地质构造。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我们先对打桩的区域提前做好地质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

2 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我们的道路桥梁很多施工质量问题都是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所导致的, 因此, 我们要想保障构筑物的工程质量, 就必须要对特殊的控制点进行严格的控制, 通过我们大量的施工经验得出, 我们在施工时, 应对以下的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2.1 支架搭设控制

支架的搭设是我们在工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部分, 因此, 它对我们的工程质量影响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广, 因此, 我们必须要严格按我们的设计要求来搭设, 确保我们的搭设质量。

2.2 围堰基坑开挖

因为道路桥梁是带状构造物, 所以它接触的环境来说比较复杂多样, 因此, 我们要时刻注意地理环境以及地下地质条件的改变是否有翻浆现象发生, 打桩时地下是否有坚硬的物质, 基坑开挖是否正常, 并且针对道路桥梁的基坑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

2.3 墩台和立柱通病处理

墩台和立柱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 首先是在模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 于模板的尺寸必须严格按照事先的设计进行操作, 尽可能减少误差[2]; (2) 我们都知道墩台和立柱的高度一般都是比较高的,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密切关注其垂直度的问题, 对墩台和立柱的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 不定时的进行检测, 确保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3]。

2.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极为关键的, 而要想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确实不容易, 也没有捷径可循, 需要我们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操作标准进行控制。

3 结束语

基础设施建设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 要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 道路的畅通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 目前我们的道路桥梁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的监管和控制, 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我们道路桥梁的安全, 促进我们经济的发展。相信有一天路桥会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汤美娜.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门窗, 2015, (12) :101.

[2]王欣.试析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9) :238.

篇4: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73-1

1 人性化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人是构成城市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是城市的主体。人们的习惯、行为、性格、爱好都对空间选择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群的不同需求,反映各种不同理念,为广大市民提供最佳服务。好的道路景观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从宏观到微观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吸引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2 尊重历史的原则

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现在中国很多城市街路绿化盲目模仿与借鉴其他城市的风格与经验,导致如今中国大多数城市街路看起来没有风格,都是一个类型,体现不了当地的特色,这就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3 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主要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目的,各种设施、设备及相关配置均应符合人性化,以最大程度地成为适合、适宜地设计,发挥景观的最大效能。经济原则是指合理地利用费用、空间。在费用上,合理花费,使用当地现有材料,因地制宜,比如植物可以使用当地、当季植物,这样价格会便宜许多。另外,对于不同品质、不同价格的建材多加比较、衡量。合理而充分地利用空间,可以考虑选择能节省空间的材料,如立体绿化的藤蔓植物或用草地,以充分利用空间。景观设计的美多偏重于视觉上的美观。具体设计时往往会优先考虑社会性、群众性以及经济实用性而后再论及美。这种美有时又是抽象的,对美的感受因人而异。景观设计方式应在统一中求变化,且表现出设计的独特风格。

在如今高度密集型的时代,信息以及物流传递的速度使适应现代潮流的大城市中心和一般城市中心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了,因而全国各地一些现代化城市和城镇正失去自身的个性,看上去都很相似,有一种城市建设标准化的趋势。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量保留城市10年以上的大树,重点保护30年以上有历史的老房子,重新开发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区,让这些城市的痕迹得到保护并保留。

4 道路设施的设计

快速路的立交桥和匝道会产生大量的“失落空间”。利用这些空间可以在城市有限的绿化空间内配以相应的乔木、灌木栽植与快速路自身的线型交织在一起,形成大尺度景观的和谐。做成高密度的植物群落,可以降低机动车对城市产生的噪声污染,尾气污染,热岛效应。

现在有些城市为了加速机动车的发展取消了非机动车行车专用路线,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一方面提倡节能减排,一方面取消非机动车的使用,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言,重要的是充分考虑道路沿线景观和视觉效果。保护原始景观,尊重河流、小溪及自然排水系统,充分认识到边界、护栏、树木形成的线条,尊重历史形成的小路,认识远山的景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及地平线。保护原始地貌,创造良好的视野。

道路设施的配置及设计尽量搭配清晰可辨识度并且位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可以配合景观起到醒目的作用。

一板二带的植物配植。这是最常见的绿化类型。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种植行道树(各栽一行乔木)。一板二带在城市内三级街道居多,和生活区接近,为了美化市容,净化环境,增强防护效益,一板二带的植物配置应考虑行人和行车的遮阴要求,还要不影响交通和路灯照明,这类街道一般人、车混用。由于街道狭窄,光线不足,要选择半耐阴树种,以形成和谐相称的绿色通道。在两株乔木间,可适当配置耐阴花木或宿根花卉,不经常通机动车的街道可设置花径,以丰富道路景观。住宅小区的街道两侧,可选用开花或叶色富于变化的亚乔木,为街道增色。城市小巷最好栽植落叶树种,以免在葱郁的树冠覆盖下,冬天得不到阳光照射,一般只宜在南北向街道上适当配置常绿树种。临街围墙和围栅要适当栽植些爬藤植物。

二板三带的绿化植物配置。二板三带就是除在街道两侧人行道上配置人行道绿带外,中间用一条绿化带分隔,把车道分成上下行驶的两条车道,这种形式仅在市区二级街道,机动车流量不太大的情况下适用。在二板三带绿化的条件下,一般路面都比较宽,且人行道一般是在两侧绿带中,因此边带绿化多根据路面宽度栽植1~2行乔木,两行树间有2~3m的人行道。如南北走向道路边带靠近马路一侧可选择观花、观果或观叶的亚乔木,靠近两边建筑物的一侧可栽植高大阴浓的乔木。这样,有较强的层次感。在亚乔木间(即靠近路边的一颗树间)可栽花灌木或剪形的灌木,外侧一行可间栽常绿针叶树,以增强冬季的防护效果。东西向马路南侧,要尽量选项择较耐阴的树种。为了不影响南侧靠近边一行树的生长,两行树木应插空交错栽植。为了美化市容,丰富街景,上层林冠乔木树种要栽得疏些,尽量配置成乔、灌、草复合形式,在绿化带较宽的条件下,尽量配植绿篱,显得街道绿化规整,有层次,对消减噪声、滞尘和吸收有害气体均为有利。中间分车绿带,尽量栽植叶大阴浓的树种。要尽量选择树形整齐的,如桧柏、云杉、冷杉等,间栽灌木、剪形灌木或花丛,以免影响交通视线,减小噪声和吸滞灰尘,还要适当配置绿篱,例如:行道树有黄槐、厚皮香;灌木有女贞球、女贞、叶子花、紫薇、竹子、塔柏、花柏、鹅掌木、黄金叶、天竹葵。

篇5: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动态园林景观设计特点

动态园林景观不同于静止的园林景观,静止的园林景观是以公园景观为代表的静态物体。但动态园林景观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具有相对性,道路两旁的景观静止不动,但道路上行使的车辆和人员却运动着,参考系的不同给与了运动者对于静态园林景观不一样的享受美感。

2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2.1动态美学

通过陀螺在静置和旋转不同状态下观看效果的对比试验,很好地诠释了有关动态美学的原理。影响动态美学呈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者的运动速率,既包括速度也包括方向2方面,这是由于速率直接关系到对于静态景观的视觉变化速度。因此,在进行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本路段的平均车速和实际行驶方向等问题。

2.2安全导向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遵循不妨碍正常行驶的重要原则,要时刻考虑正确的安全导向,以人为本。道路两旁的园林景观可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3因地制宜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多利用本地的树种进行栽植。

3动态园林景观设计趋势

3.1植物选择多样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动态园林景观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更为主要。因此,正确的植物树种选择很关键,要遵循多样化和时效化特点。众所周知,乔木的日常维护和种植都很简单,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对于中小型乔木来说,要少修剪、少移植、扬长避短地发挥其生理优势。植物选择多样化可发扬其茂盛的生长效果,又可降低远期的养护成本打造节约型社会。

3.2设计与环境相适应,最大程度促进生态效益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但要以美的显示为目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适应与融合当地自然环境。生态景观的设置,要选择多种植被来进行构建,要以此形成混合的植物空间结构。不同形状、不同花色、不同造型的树种都是进行全面美化的参与者,通过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等方式来突出城市的生态与景观效益。

4需要注意的设计误区

4.1重视生态效益忽略经济效益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但不意味着要不惜消耗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生态效益的发展要依靠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完善,要充分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不要为了生态而毁坏生态。

4.2美感不等同于生态

在设计领域普遍存在着美感胜于一切的观念,在于平面、产品的设计环节正确,但在实际的动态园林景观设计上却存在缺陷。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为了给城市增添美感,但要建立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5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5.1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是为了更好地从宏观上对长距离的景观进行分界,按照实际的地理环境对景观进行段落式的划分。各个路段上的景观配置要遵循整体的设计主基调,虽然每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整体上要具有一定的景观连续性。

5.2景观定位

5.2.1城市景观大道:城市景观大道的车速大致为<60km/h,是城市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重点。一般来说,城市景观大道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观赏性较高、大小相对适宜的植物,园林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风貌与景观特色。

5.2.2城市快速道:城市快速道的车速大致为80km/h。在设计环节与上文提到的城市景观大道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快速道的设计前提应该是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不是观赏性,植物配置强调大尺度的变化,使其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形成一种整体的景观基调。5.2.3一般道路:道路在城市中处于次干道的地位,设计时速不高,除非特殊要求,观景要求一般不高,因此园林设计应满足安全与生态的要求。

6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简要叙述了动态园林景观设计特点、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当前盛行的动态园林景观设计趋势以及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推动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篇6: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一、xxxx年主要工作

xxxx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精细化、智慧化”管理要求,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取得以下主要工作成效:

(一)市政管理法规标准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编制《x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办法》,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印发,填补我市地下综合管廊地方管理制度空白,标志着我市在实现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上迈出了第一步。编制了《x市检查井盖管理办法》,以市政府规章的形式颁发,至此,我市范围内各类检查井盖的监督管理和应急机制等有了明确的法规依据。此外,市城管委牵头制定印发了《x市地铁施工区域城市道路桥梁设施移交管理规定》《x市市政设施养护维修企业信用管理实施方案》等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道桥行业制度体系。

(二)保障城市道桥设施正常运行。全市xxxx条、xxxx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及xxxx座城市桥梁日常管理、维护整治及应急保障等管理维护工作顺利实施。市城管委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季度考核,以及城市桥梁管理工作的专项督查,城市道桥设施品质不断提升,专业化管理工作成果显著,各区(市)县根据工作要求结合地方实际,不断完善城市道路桥梁突发事件、防汛等应急预案,应急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城市道路桥梁检测常态化开展。各区(市)县城市桥梁检测工作均按计划开展,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了桥梁检测专业化,xx家道路管理部门及单位自主委托专业公司开展了检测工作,全市城市道路检测工作有序推进,为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城市道路桥梁品质提升专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超额完成中心城区中小街道路面黑化维护整治民生目标任务。完成xxx条道路黑化维护整治收尾工作;xxxx年中心城区实施xxx条道路黑化维护整治,涉及xx个片区,超额完成xx条目标任务。二是超额完成城市道路“短平快”整治民生目标工作。该项工作是我市“科学治堵”的重要措施,按照“投入小、工期短、见效快”的原则,全年完成xx个点位整治,超额完成x个点位。三是市管城市道路桥梁维护整治项目高效完成。精心组织实施了凤凰立交A匝道梁体下滑复位加固工程,彻底消除了结构安全隐患;组织实施江汉路人行道、北星大道(绕城至新都段)车行道、东大路维护整治;完成人南立交桥栏杆提升,以及北星大道延线x座桥梁、二环西二段排洪渠等桥梁大中修维护项目。

(四)城市道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一是建立占道挖掘联席会议制度。提升审批、监管与执法联动效率,加强审批管理、强化执法保障,有效提升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的监管能力。二是强化挖掘占道方案审查及证后监管。召开占道挖掘技术方案审查会xx余次,拟定施工方案审查意见表xx余份;全年共对xxx件临时占道项目及xxx余件挖掘道路项目实施全覆盖的证后监管。三是开展城市道桥维护整治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组织对各区中小街道黑化维护现场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监督xxx次,发现并督促整改现场问题xxx处,下达现场检查通知单xx份、整改通知x份。四是加强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全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和单位先后针对低温雨雪、汛期洪水、大气污染等开展了应急工作,规范有效的应对了各类突发情况。

(五)城市道路检查井盖监管更加有力。一是完成井盖病害治理x.x万座,超额完成民生目标任务。二是组织开展“三防”井盖专项监督检查,包括车行道井盖病害问题、井盖产品质量问题排查、新型球磨铸铁使用情况调查等。三是高度重视投诉受理。市井盖监督中心共受理井盖投诉xxxx件,办结率xxx%,切实有效推动投诉事件的妥善处置。

(六)城市道桥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积极推进城市道桥管理信息化建设。完成城市道路桥梁监控中心建设,开发了道桥管理APP,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x市城市道路桥梁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二环路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形成从永丰立交至清水河桥完整贯通的BIM模型及资产信息模型;完成二环路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三期)初步设计。

(七)积极开展综合管廊前置管理工作。牵头制定了x市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建设方案,并上报市政府审定;配合制定《x市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技术导则》《x市综合管廊BIM技术导则》;参与编制《x省地下综合管廊维护管理规范》,为后期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八)新材料研发推广取得新成绩。研究推广在城市道路整治项目中使用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组织开展SMC新型冷拌、冷补沥青混合料用于井盖病害治理、道路维护的研发推广应用;组织开展新型球墨铸铁方形井盖的研发推广应用。

xxxx年,我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城市道桥管养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一线职工年龄普遍偏大;城市道桥养护市场化水平不高,市场化标准较低,监管体系不完善;区(市)县之间道桥设施管理维护及品质差距较大,个别区(市)县经费保障严重不足等问题。

二、xxxx年工作要点

xxxx年,全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道路桥梁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设施管理维护整体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道路桥梁管理维护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桥梁设施品质,不断提高城市道路桥梁管理“法治化、人性化、精细化、智慧化、常态化”水平,实现城市“安全、清洁、有序、方便”目标。

(一)强化城市道路桥梁设施管理维护。加强城市道路桥梁日常巡查维护,开展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城市道路设施病害等突出问题,确保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设施完好率达xx%以上,郊区(市)县城区道路设施完好率达xx%以上;开展行业考核及城市桥梁管理专项督查,进一步推动管理维护工作提升;加强检测工作对设施维护的科学指导,保持城市桥梁检测覆盖率达xxx%,进一步延伸城市道路检测工作覆盖范围;健全完善中心城区(xx+x)城市道桥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创新“东进”等区域城市道桥管理模式;加强城市快速路、进出城通道等骨干城市道路的管理维护工作统筹,积极主动开展设施移交监督工作,提升城市道路桥梁专业化管理覆盖率。

(二)持续推进城市道路品质提升工作。推动背街小巷综合治理、社区治理及城市道路路面黑化维护整治工作,中心城区完成xxx条中小街道路面黑化维护整治,郊区(市)县加强相关工作力度;组织实施xx个点位城市道路科学治堵“短平快”整治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双桂路高架桥桥面、东大街路面等市管城市道桥大中修维护整治;持续开展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等行动,让全体市民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具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进一步完善行业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配合做好《x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编制《x市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安装技术规程》等行业相关地方标准,并对既有地方标准进行修订;编制《x市城市道路占道设置设施管理办法》《x市桥下空间管理办法》《x市城市桥梁安全保护区管理规定》等行业管理文件;研究完善OGFC排水沥青路面、BRT公交站沥青混凝土修补、人行道球墨铸铁方形井盖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技术标准。

(四)大力构建“智慧道桥”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监控中心的运行机制,提高监控中心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全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指挥调度功能;全面完成“x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全市域内的推广应用;完成二环路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三期)、城市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一期)建设;推动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建设,开展管廊智能化系统建设。

(五)稳步推动城市道桥管护市场化工作。深入推进城市道路桥梁管理维护市场化改革,研究拟定《x市城市道桥管护市场化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准入机制,加强养护维修市场监管,完善x市城市道路桥梁维护市场化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健康的行业市场秩序,促进城市道路桥梁管理市场化良性有序发展。

(六)深入开展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工作。牵头制定印发管廊运维管理移交管理规定、考核办法、安全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指导管廊管理单位建立健全维护管理机制制度;分步分批完成xx.x公里管廊接管;大力推动《x省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规范》《x市地下综合管廊维护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尽快出台。

篇7: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引言

疏浚工程为水上作业工程,需要配备的施工船舶及配套设施复杂。目前国内用于疏浚工程的施工船舶分有耙吸船、抓斗船、绞吸船、链斗船等,其适用条件及施工工艺各不相同,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大岗――龙穴航道工程为例,介绍了抓斗船的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并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施工经验,并提出了合理建议,对类似疏浚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工程概况

大岗―龙穴航道工程起于黄圃水道与洪奇沥水道交汇口河段,往下游从洪奇沥水道沙仔洲左侧航道接入下横沥水道,出下横沥水道后经蕉门口转入枕箱水道,最后从枕箱水道右出口,航道全长约24.8km。航道按1,000吨级海轮双向航道标准建设,航道通航水深为4.7m,有效宽度85m,弯曲半径650m。本工程包括疏浚工程和清散石工程,其中疏浚工程位于枕箱水道,浅段长度约5,392m,设计水深5.2m,设计边坡为1:5。其疏浚土质主要为粉质粘土和淤泥,还有部分为粉细沙、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根据其地质情况和当地水文情况,选择了灵活性较强的抓斗船作为主要施工船舶。

二、抓斗船施工工艺

抓斗船是通过抓斗自重切土挖泥,其过程是张开空泥斗抛入开挖点→闭斗切土→提升重斗→转动斗臂将重斗移至泥驳上方→开斗卸泥→反向转动斗臂再将空斗抛入开挖点。

三、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抓斗船定位采用“四缆法”进行位置固定,用锚缆或带岸缆方法实施。定位时主缆用两根,前进缆一根,左右各一根边缆。锚位根据施工需要确定,以便抓斗船可以前后左右移动。移动斗臂到开挖点处下斗,出水后将开挖斗料转运到抓斗泥驳上方卸料,将斗回到定位点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装满泥驳。

抓斗船挖泥采用分条开挖,在施工中,根据每个挖泥区域的实际范围划定条数,每两条之间保证有一定的重叠部分,斗与斗之间亦要重叠,以避免漏挖。同时,也要避免超挖,精确控制超深、超宽。

四、疏浚工程质量控制

1.施工精确定位

将GPS的定位天线安装在抓斗臂杆顶头,注意防震、防水的保护。根据设计图纸,将要需开挖范围的拐点坐标展绘到GPS定位软件上,屏幕软件开挖点的位置即实际抓斗船下斗的位置。移动斗臂使屏幕显示开挖点落在设计清除线上即完成定位。

精确定位的质量主要控制要点如下:①定期督促检查船机性能,保证正常安全运行;②及时检查核对GPS基站及接收机输入参数。

2.挖泥施工

抓斗船挖泥过程中质量控制应从施工方案审查、施工技术交底、经验实操、测量复核、数据资料整理等方面开展,保证施工质量。

①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并根据问题针对性的批复相关意见;②开挖前要求施工单位相关技术人员跟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摸底,并在现场见证其试挖结果,予以分析指导,提高抓斗船施工效率;③组织现场抓斗操作人员互相交流施工经验、下斗深度的.把握和对本工程的认识理解,统一操作技术和开挖规则方法,对施工船舶进行统筹安排管理,使施工现场有序化,减少疏浚后期扫浅的工作量;④复核水尺确保水位读取的准确性,督促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勤打水坨或用测杆进行开挖效果检验,并督促操作人员注意控制抓斗,防止超挖超深过多;⑤督促施工单位经常进行水深测量,3~4天测量一次施工范围的水深,按设计要求的平面控制系统和高程系统出图,对比计算分析,检查开挖方向、超深和浅点分布等施工情况,及时纠正偏差,调整下一步施工,做到信息化指导施工;⑥要求施工单位每日上报生产情况,并安排现场监理人员记录施工现场施工数据,防止施工单位虚报产量,严格把关,并以测量水深图、断面图为控制原则指导施工,每日产量仅作参考依据。

五、结论

篇8: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要点

道路是我们进行整个城市道路规划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框架, 还起到了将城市间的各个功能区进行联系划分的作用, 我们进行高质量的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对于城市气候的而调节, 以及降低因人流和车流造成的噪音以及扬尘的污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绿植本身还能够起到精华控制的作用。我们通常会在城市的交通道路系统当中采用绿色植物来进行城市交通线路的划分, 其还能够起到视线的诱导以及组织和分割交通的重要作用, 通过良好的设计我们还可以将其与周围形成整体, 最终起到美化街景的作用。另外, 如果植物的搭配和选择得当还能起到姜文以及遮阳的作用。

2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现状

目前, 我们对于道路绿化的重视在不断增强的过程当中, 但是在具体的规划过程当中, 由于我们对于设计的要求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道路开建甚至完成之后才会畸形绿化的设计, 进行道路的绿化也仅仅就是为了提高美观程度, 对于道路本身所应据有的相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势必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绿化的整体效果。就目前看来, 我们在道路的绿化设计上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1 功能性遭到忽视

我们当前的道路绿化往往只重视绿化的效果的提升, 对于道路本身的交通功能往往忽视, 最终可能对于行车安全造成较大影响。比如在有些道路上进行乔灌木的密植可能最终会对于正常的行车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2. 2 设计形式相对单一

很多道路绿化的设计方案都缺乏合理性, 与实际的状况不符, 比如在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当中, 往往硬套成功的经验要不就是千篇一律的进行主干道的统一绿化, 而且很少有根据道路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 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

2. 3 没有进行专业的搭配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当中, 必然会产生与其他的专业之间较差的现象, 但是由于一部分的设计在设计之前并没有进行实际的考察, 最终就可能导致很多方面产生不合理, 比如与架空的线路以及地下的管网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 在存在地下管网的地方进行乔灌木的栽种, 很有可能就会因树木的根系不能展开而最终导致树木死亡。另外如果在架空线的下面进行栽种, 就必须要求及时的对于树木进行修剪如果修剪不够及时很可能就会对于供电的安全造成威胁。

2. 4 外来品种种植

我们为了保证整体的绿化效果, 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在绿化当中引进外来的树种, 由于我们在进行植物引进的过程当中忽视了树种本身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 最终可能会导致植物死亡, 从而造成经济上面的损失, 另外对于道路整体的绿化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主要原则

3. 1 安全性原则

保证安全使我们进行绿化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考虑到的重要问题。因为道路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形成的安全, 并且最大限度上避免其与道路的正常应用造成影响。如果我们需要在道路交叉口玩到内科的规定范围以及三角形范围进行植物的栽种, 首先需要保证不会对于驾驶员的正常实现产生影响。另外我们在道路的弯道进行植物的栽培时应该保证采用整齐连续的方式来进行总之, 并且在路边向驾驶员提供道路变化的相关信息, 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系数。

3. 2 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 使我们交通环境创造过程当中首要遵守的原则。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党总我们需要对于行人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 并且对于相关需求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 从而在根本上达到提高绿化植物搭配种植合理性的基本原则, 而且我们需要首先确保道路系统的正常而且安全的运行, 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人性化的最终需求。

3. 3 适宜性原则

由于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只是道路的一个附属的部分, 因此其受到的限制相对也是比较多的, 这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空间的限制。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对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并且结合已建成的城市管网的限制, 与相关部门配合和寻求帮助, 搞清楚存在的障碍以及问题, 从而力求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内完成较高质量的设计。另外, 我们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绿化的效果, 并且保证所栽植的植物能够顺利的成长就必须要遵守适宜性的原则, 根据道路实际状况进行植物选择, 并且采用多种方式来对于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保证在不影响市政管网以及电网线路的前提下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

4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实例分析

4. 1 工程介绍

304 国道泉州段与洛阳大桥及北迎宾大道相连, 北迎宾大道道路等级设计标准为城市快速路, 主线将拓宽为68 米, 双向8 车道, 包括主车道单向宽15. 5 米, 中央绿化分隔带5 米, 辅道宽10 米, 辅道和主线间设2 米的绿化带, 人行道宽4 米。目前尚在施工。北迎宾路道路道路形式为四板五带, 绿化带以花灌木模纹色块构图为主。

4. 2 绿化设计方案

( 1) 设计要求。通过绿化种植, 沿道路形成统一的城市界面; 营造一个舒适且绿量充足的林荫慢行空间; 结合不同空间, 不同用地性质, 打造不同氛围的景观风格。需要保证道路绿化与周边环境整体协调性, 遵循不同季节叶色变化特点, 在选择绿化植株时, 兼顾生态原则与美化原则, 通过合理搭配, 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 搭配好各色植物。 ( 2) 设计措施。道路两侧绿化控制带为利用现状空闲地进行预种植大、小乔木, 同时为将来道路扩宽预留空间。总面积约13680㎡。绿化控制带乔木品种主要有凤凰木、香樟、麻楝、蓝花楹、刺桐、紫楠、桂花、小叶紫薇、大花紫薇、含笑、鸡冠刺桐种植方式为品字形多层种植, 间距3 米, 苗木采用较小的规格, 一方面降低造价,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以常绿乔木香樟、常绿重阳木、盆架子、小叶榕、白兰为基调树种, 大花紫薇、黄花风铃木、碧桃为骨干树种, 统一协调324 国道台商投资区路段的全线植物景观。配以鸡冠刺桐、花叶榕、紫薇、红车、红叶石楠、龙船花、毛杜鹃、红花继木、黄金榕、金叶假连翘等色花色叶小乔木、灌木为其添加斑斓的色彩, 最后形成“绿色干道, 红绿相映”的植物景观。和相接道路的绿化景观相互承接、呼应。

5 结束语

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设计, 需要明确设计要点与要求, 基于城市整体规划要求, 分析各项影响因素, 遵循专业设计原则, 确保所选植株品种的合理性, 并通过科学搭配种植, 在满足道路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同时, 提高景观美化效果。

摘要: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的过程当中, 我们不仅需要保证道路周边能够具有良好的景观绿化效果, 另外还要求其不能对正常的道路系统运行产生影响, 另外我们还要尽量使其能够与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具有良好的协调性。由于城市的道路本身将不同的城市功能区进行了联系, 而且作证整个城市的规划过程当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 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的过程当中应该基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及西宁分析, 从而更加明确设计的整体方向以及降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 最终达到提升设计效果的目的。文章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相关要点为出发点, 并且提出相关的参考措施。

关键词:道路,绿化,设计,景观

参考文献

[1]王亚茜.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2]田青.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关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篇9:分析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

关键词:城市;思路;道路设计;技术要点

立足于城市道路建设角度,城市道路设计主要将市政工程、道路工程以及景观绿色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设计。为此,城市道路设计中往往包括较多方面的知识与内容,属于一项复杂的市政工程。但是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仅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进行了考虑,忽视了人的主体需求。为此,城市道路设计中还有很多缺陷问题表现出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城市道路设计基本要求探究

城市道路设计属于复杂的工程体系,要确保其设计更加有效,必须重视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能够与用地要求相符合,立足于城市用地与功能,向城市提供不同的交通服务。

其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确保能够与空间要求相符合。在城市道路设计期间,需要对城市道路空间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能够为道路使用人员提供有效的综合性服务,同时需要满足传统交通功能要求,并能够结合景观功能、生活功能以及管线等方面的功能,为城市人民提供最为有效的服务。除此之外,还需要立足于整个空间分布范围,明确城市道路所需的承载功能,合理分布相应的设施,将传统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内涵缺陷问题解决,实现城市道路功能最大化的目标。

另外还需要明确路权分配方面的要求。在城市道路设计期间,往往考虑的是机动车交通中心。为此当前的城市道路设计必须重视路权分配方面的要求。依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和优先权,对道路交通设施的路权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整体上为交通参与主体的安全提供保障,并将路权资源合理分配情况充分的体现出来,确保公共交通、行人以及机动车等交通方式更能满足城市道路供需方面的要求。

最后还需要从交通设计角度上看。在交通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交通功能进行全面的考虑,将交通功能作为交通设计的重要环节与内容。传统道路设计过程中,通常对各个设施功能等进行充分的分析,将设计重点凸显出来。这与车庆龙在《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探讨》一文中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另外,在交通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两化分析策略对交通系统设施中的供应能力进行研究,给予相应的组织设计方案,最终为后续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供保障。

二、城市道路设计技术要点探究

城市道路设计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要点

1、道路平面设计要点。道路平面主要指道路中心线与边线等在地表上的垂直投影。它主要由直线、曲线以及缓和曲线等各个部分组成,该部分能够将道路在地面上所呈现的形状与沿线两侧的地形、地物等位置充分的显现出来,同时也能够将道路设备、交叉以及人工构筑物等布置情况展现出来。在设计工作中,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工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该部分同时也容易在设计中被忽视。为此,道路平面设计前,需要工作人员对相关规范等进行充分的理解,明确平面线性设计的要求,了解其设计的意图。

2、道路纵断面设计。纵断面主要是沿着道路中心线纵向垂直剖切的—个立面,它能够将道路沿线起伏变化情况表现出来。而在设计道路纵断面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规划与使用方面的要求,将道路的性质与等级确定下来,并对汽车的类型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道路沿线的地形和周边建筑等情况,与当地气候、土质等方面的因素相结合,在确保能够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相满足的基础之上,将路线控制点标高以及纵坡的大小等确定下来,这样道路纵断面设计便会更加有效。

(二)道路绿化设计要点: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还需要重视道路绿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重视道旁的建筑以及绿地等方面的条件,确保能够符合道路设计各方面的情况。交通干道以及快速路的景观构成,能够增添道路的美观程度,同时也会有效的控制汽车速度,道路绿地尺寸以及方式等必须要给予充分的考虑,植被种植过程中,不能过密,如果植被过密会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同时商业街道的繁华特点也无法反应出来。总而言之,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常常受到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因素,道路景观才能够保持长期的优美,交通安全也能够得到保障。

(三)道路路肩设计要点:路肩主要在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拥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为了确保车行道的功能以及临时停车使用,将其并为路面的横向支撑。在道路路肩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重视铺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必须要确保该部分的结构组合能够与材料选用、行车道路等方面相协调,同时还需要确保,一旦有水进入到路面,能够及时的将其排除,从而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在铺设路面的过程中,可以选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或者是沥青面层,这两个面层能够保障路肩建设的质量,同时对于提升道路整体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结:在我国经济环境发展下,城市道路设计是其最为重要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人们对城市交通供应提出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探究了城市道路设计技术要点。通过分析明确,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常常有些设计部分被忽视。为此,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多方面着手,为城市道路更好设计提供有力的保障。

篇10:城市道路设计方法与技术要点分析

当前, 我国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 同时, 城市道路建设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城市道路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在设计中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城市道路建设必须具备交通、公路设施、绿化城市、美化城市等多种综合功能。所以, 在对道路进行设计建设之前, 必须对现场进行实际调查, 测量出一定的数据, 根据相关信息做出设计的方案。

1 工程案例

某市交通非常发达, 南北贯穿了国道线路和该市的高速公路, 东西方向有省道公路和该市的城市公路, 并且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还铺设有多条县乡公路和村公路, 组成了非常发达的公路网。到2008年底, 该市区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了573.78 km, 公路网密度达到了74.15 km/km2, 7.16 km/万人。二级及以上公路的历程达到了137.11 km, 占通车总里程数比例的将近29%。

2 城市道路交通环形交叉口改造设计方法分析

2.1 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设计注意事项

所谓环形交叉口, 就是在路口的交叉中心处搭建一个中心岛, 通过该中心岛来组织渠化交通。当车辆经过交叉口时, 必须沿着中心岛进行逆时针绕行, 直到绕到需要出去的路口时才驶离中心岛, 进入目标公路段。车辆进、出入环形交叉口后, 在中心岛的行驶过程中, 能够实现车辆之间有条不紊的运行[1]。但是, 如果环形岛半径设计不合理, 则会出现等车或者避让的现象 (见图1) 。因此, 在设计中心岛时, 中心岛的半径大小满足最小交织断长度的标准。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环形交叉口交织段的处理。只有做到科学、合理, 才能够提高路口车辆的通行能力。

2.2 当前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存在问题

目前, 我国多个城市的道路环形交叉口在设计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导致了交叉口交通容易出现拥堵等现象。

首先是技术标准比较低, 很多城市的环形交叉口处的中心岛只是具有简单功能的平面交叉口。中心岛上设置了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 或是种植了一些植物等具备了绿化功能。而且, 中心岛的半径尺寸多是在普通平面交织标准数据上进行了一定的放大, 所以, 交织段的问题仍然存在, 交织无法有效形成, 会造成穿插矛盾, 所以这样的设计不符合环形交叉口的设计规范。其次, 很多城市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半径过小, 但是环岛车道数较多, 这样就显得二者不匹配[2]。再者, 过往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通行过程中相互干扰。很多分机动车以及行人在通行过程中并不按照交通标示和标线要求通行, 经常违反规则驶入机动车道。这样不仅造成了机动车通行的障碍, 同时还会对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致使环形岛的服务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目前很多城市的道路环形路口还存在着通行能力低, 交通组织水平低的现象。因为环形交叉口并没有安排专人控制, 所以交通组织方案比较欠缺, 而且配套的交通设施也不够健全, 所以通行能力不高, 尤其是当车流量达到一定的程度, 达到通行饱和度时, 交通矛盾问题会更加尖锐。另外, 道路网规划不合理的现象较多, 很多城市由于在道路设计前期规划存在问题, 所以出现了畸形较差以及多路口交叉等多种问题, 所以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保持交通畅通。

2.3 环形路口优化设计的技术方法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车流量和人流量不断增加, 所以传统的无控环形交叉口在应对不断增加的交通流量时,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拥堵问题。目前, 对环形岛进行优化设计, 能够有效的提高环形交叉口通车能力, 比较有效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 拆除或者缩小中心岛, 用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来替代环岛交通组织方式, 这也是比较普遍的做法。拆除中心岛后, 交叉口渠化的车道数也能够明显增加, 将环形的交叉口改变为普通的由信号灯进行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第二, 保持原有的环岛交通组织方式不变, 增加交通信号灯, 对通行的车辆进行管制。这样做的方法并没有改变通行方式, 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信号灯来维护通行的秩序。如果路口左转的车流量较大, 使用这种方法对于车辆通行能力的提升仍旧比较有限;第三, 采用二次停车和多相位控制的方法, 不仅增加信号灯, 同时还改变原有的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这种设计方法也是近年来公认的效果比较好的一种创新性设计方法[3]。当左转的车辆进入环形交叉口后, 要根据信号灯的指示进行二次停车, 这样避免了与直行车辆之间的交织冲突, 保证了环形过程中, 车辆之间有条不紊的通行。

3 城市道路交通交叉路口渠化设计方法

3.1 渠化设计方法的涵义

所谓渠化, 就是在道路上使用各种方法保证通行的车辆受到管制后像渠道内的流水一样顺利通行。未达到渠化设计的目的, 通常会在道路上标注各种标志, 标线, 或者使用一些标志物, 小岛, 或者使用不同颜色对道路进行区别, 有时还会采取护栏、隔离墩之类的设施来对不同行驶方向的行人和车辆进行交流引导、隔离和管制。目前, 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最好的方法就是为不同道路建设专用系统, 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常规平面交叉口交通混行所引发的交通通行冲突和矛盾。然而, 由于采取这样的方法不仅需要耗费较大的资金, 同时, 对城市整体规划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而且道路的限制也使得该方法不利于实施, 因此, 采取建立立交桥来改变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的问题操作性不强。所以, 在交叉口组织渠化交通的方式才能合理降低平面交叉口交通流之间发生冲突的问题, 并且还能够提高交叉口交通的安全性。城市道路渠化设计中, 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汽车的行驶特点, 交通工程原理等, 只有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 设计出的方案才能够有效提高交叉口车辆通行能力, 保障行车速度, 提高交通安全。

3.2 道路交通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技术分析

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来执行。首先, 渠化设计中需要使用到的一些设备如划线、中心岛、不同标志等, 操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规定,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设计。同时其中的尺寸要求、形状大小、位置关系、颜色和高度等都必须严格贯彻相关的规定, 不能在设计中随意调整。其次, 要合理的选择位置。比如在交通岛位置的选择时, 要选择行车轨迹通过最少的地方, 这样设计不仅对过往的通行不会造成影响, 同时也合理的利用了交通口的多余面积, 科学地限制了车辆通行时的活动范围, 有利于固定行车轨迹, 减少了冲突区的面积。要坚持直行方便的原则, 渠化设计过程中, 要保证行驶的车辆和过往的行人经过交叉口的路程最短, 时间最短, 尽量避免迂回、急转弯、逆向行驶等, 避免发生碰撞[4]。针对速度不同、流向不同的交通流, 最好分道行驶, 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和碰撞。最后, 在道路渠化设计时, 要保证交通路口处的植被和公用设备不影响行驶司机以及行人的视线, 保证过往的车辆行人能够看到各个方向交通行驶的状况, 保证视距, 如果存在影响视线的建筑或者绿化植被应该及时拆除或者移植到其他地方。

4 总结

当前, 我国城市化进行速度越来越快, 作为城市骨架的道路网, 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城市在进行各种道路大规模建设的同时, 也存在着较多的旧公路,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 必须重视对旧公路的改造设计。[ID:001082]

参考文献

[1]于凤河, 张永明, 宋金华.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34-35.

[2]杨晓光, 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29-30.

[3]刘志明.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论文集[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92-93.

篇11:简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要点论文

【摘 要】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各类立交桥的建设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立项上马。下穿立交桥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部分,对城市的外部景观影响较小,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排水系统是下穿立交桥建设的一个重点环节,对立交桥的安全和畅通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下穿立交桥排水设计的标准做了简要介绍,深入分析了排水设计方案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桥;排水设计;标准;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立交和地道桥不断增加,在下穿立交桥的低点往往会形成盆地,且坡度较大,雨水及其他水源很容易在此处形成汇集,造成积水影响交通安全。故而,探究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桥排水设计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1.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桥排水系统设计标准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桥的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了径流系数、汇水面积、重现期等。这三个参数在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中均有详细的规定,其中重现期跟所处地区的交通量以及汇水面积都具有直接联系。在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对下穿立交的雨水泵站进行设计。只有考虑到各种最坏因素,并在设计中制定相应的应对机制,才能在下穿立交桥发生实际的排水问题时迅速解决。汇水面积需要尽量减小,以缩减排水泵站的设计流量。一般采用低水低排、高水高排,互不连通的排水系统,并且设置避免高水进入低水系统的防护措施。在进行排水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排水区域,将可以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道的水分为一个排水系统,不能依靠重力流排入市政管道的会分为一个排水系统。

2.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桥排水设计方案

2.1上跨桥排水设计

对于下穿立交桥排水设计而言,立交桥的不同部位应该具备不同的排水的方式及标准。对上跨桥而言,一旦上跨桥的道路坡度较缓(小于2%)时,雨水能够从坡道向下自主流动。由于路面的横坡不大,水面的实际宽度将会大于雨水口的宽度,一部分雨水会在雨水口被收集。一部分雨水则会顺着路面继续向下流动,在道路的最低点进行汇集;当上跨桥的坡度较大(大于2%)时,雨水在路面的流速较快,能够进入雨水口的雨水量大大降低,导致道路最低点的积水量不断上升,这种情况在发生暴雨的时候尤其明显。

解决上跨桥的雨水排放问题,可以从高架和桥台两个部分入手。高架桥部分排水系统由排水管、进水口和地面井组成,雨水经过泄水孔后被收集,通过悬吊管和立管排入雨水检查井中。为了保证良好的排水效果,雨水口应该采用顶向式雨水口,加强收水效果。其次,增大排水管直径强化排水效果。桥台部分长度较大,可以沿桥台设置雨水检查井,收集桥面雨水。雨水检查井的间距可以根据水流特点、在高出少量布置,在低处大量布置,确保雨水检查井能够大量排除桥面存在的雨水。

2.2下穿立交一般道路排水设计

下穿立交中与周边地面标高相差不多的道路可以与城市综合排水系统进行结合,利用城市综合排水系统进行排水。这需要优先确定下穿立交雨水流域的汇水面积,从而确定排水规模。然后根据下穿立交的基本特点,选择合理的排水流向,确保排水管道铺设最短,整体埋深科学合理。立交桥具有诸多匝道,而且各个匝道弯道较多,竖向变化复杂,纵坡变化很大,所以雨水口的位置选择就十分重要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一般是根据专业的道路竖向图来确定雨水口的分布位置,最大程度避免雨水口位置不合理而引起积水。

2.3下穿道排水设计

下穿道排水一般有自流排水和泵站排水两种方式,当下穿道周边有地狱下穿道最低路面的市政排水管道时,可以采用直流排水法,将下穿道的雨水引流至市政排水管道,让其自然排除。自流排水不需要专业排水设备和专人管理,不仅能够满足排水需求,而且经济安全。在下穿道不满足自流排水的条件时,就需要通过泵站来排除雨水。泵站设计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泵站规模受到下穿道汇水面积的直接影响,需要将汇水面积控制在最小范围,并预留一定的缓冲系数,最大程度减少下穿道的雨水量;第二,为了保证下穿道行车安全不受到积水影响,暴雨设计重现期应该按照最高标准进行;第三,根据暴雨计算流量选择合理的排污泵型号以及组合方式。下穿道纵坡一般坡度较大,以前的设计一般采用坡道截流的方式减少进入下穿道的雨水量,其具体方案就是在下穿道入口处设置横向的截水沟。

2.4排水系统管材选择

适用于排水系统的管材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也有新型的聚合塑料管道,还有夹砂玻璃钢管、聚乙烯径向加筋管等新型管材。新型管材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保证排水系统的排水安全。但是新型管材造价较高,而且管径越大,造价差别极大。所以在排水设计过程中,排水管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以排水需求为前提,在所需管材直径较小时选用新型管材。

第二,在所学管材直径较大时仍然选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材。

第三,排水管在铺设时,应该考虑行车情况,保证其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一般来说,人行道下的排水管环刚度不小于4kN/m2,車行道下的排水管环刚度不小于8kN/m2。

3.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系统管理措施

3.1下穿立交桥排水系统的管理对象及内容

排水系统的管理是维持排水系统具备稳定正常排水功能的基本前提,只有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排水系统在遭遇问题时能够发挥作用。排水系统的管理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路面排水渠道。下穿立交桥都具有部分路面排水渠道,比如排水口、排水沟等。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这些基础排水渠道的管理,及时进行清污清杂工作,确保排水渠道一致保持通畅。

第二,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排水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尤其是不能通过自流排水的雨水更具依赖于排水管排水。日常管理工作应该以检查排水管是否存在堵塞、是否漏水、是否老化、破裂等情况,在发现问题之后要进行及时解决,及时维修或是更换排水管道。

第三,排水系统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主要是对泵站的排污泵和水泵进行管理,定时检查排污泵和水泵的运行工况,对存在故障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确保泵能够在需要排水时正常运转,起到排水作用。

3.2下穿立交桥排水系统的管理措施和原则

针对不同的排水系统,具体的管理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需要遵循的原则也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排水系统的管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维护排水系统排水设施的正常顺畅。排水系统的大部分设施都具有引水排水的功用,因此维护排水系统设施的正常顺畅,对排水系统发挥切实的排水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优化排水系统各个环节设计结构。设计毕竟只是根据已经发生的现实情况以及对未来的预想进行的设计,无法准确贴合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排水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根据发生的现实情况对排水系统进行不断优化,使其能够更加符合下穿立交桥的实际排水需求。排水措施的实施应该满足排水需求和安全要求两个原则。

4.结束语

排水设计是下穿立交桥的重点环节,能够在遇到水患的时候切实将水从道路系统中排除,保证交通顺畅和行车安全。排水设计需根据下穿立交桥的特点,从不同的结构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排水设计,确保排水设计满足排水和安全的双重需求。 [科]

【参考文献】

[1]周宇.浅谈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桥排水的设计要点[J].建筑技术研究,2012(06).

[2]吴海峰.城市道路下穿立交设计要点探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09).

上一篇:廉正大讲堂活动方案下一篇:现场看护劳务协议范本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