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2024-06-21

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精选6篇)

篇1: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1、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2、施工单位资质(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资质证书、项目经理资质证书、任命书、法人代表委托书等)

3、施工管理人员资质

4、特殊工种及特殊作业人员资质

6、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报审

7、应急预案报审

8、工程施工创优实施细则报审

9、强条实施细则报审(附:强条执行计划表、执行记录表)

10、一般施工方案(钢筋、模板、砌体、绿色施工方案等)

11、特殊施工方案(爆破等)

12、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

13、三级进度计划报审

14、主要材料、构配件、设备供货商资质报审

15、主要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报审

16、试验(检验)单位资质(附:单位资质、试验人员资质)

17、主要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报审

18、主要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用具报审

19、大型机械设备进场申请

20、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审线路复测报审

21、开工报审表及开工报告

22、分包单位资质报审(分包申请)

5、管理体系制度报审(包括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及制度)

篇2: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备案登记表

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资料移交单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统计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拆装报审表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验收核查表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申请表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支付证书

安全隐患报告书

工作联系单

监理通知

工程概况表

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汇总表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表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汇总表

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汇总表

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总分包安全管理协议书

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冬雨季施工方案

安全技术交底汇总表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登记表

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

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资料移交单

地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验收记录表

安全防护用品合格证及检测资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及职责划分脚手架、卸料平台及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方案 钢管扣件式支撑体系验收表

落地式(或悬挑)脚手架搭设验收表

工具式脚手架安装验收表

工程项目安全防护资料

基坑、土方及护坡方案、模板施工方案

各项安全防护设施检查记录

基坑支护验收表

基坑支护沉降观测记录表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人工挖孔桩防护检查表

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

工程项目施工用电资料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资料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表

总、分包临电安全管理协议

临时用电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塔式起重机租赁、使用、拆装的管理资料 北京市塔式起重机拆装统一检查验收表格

塔式起重机拆装方案及群塔作业方案、起重吊装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 塔式起重机平面布置图

对塔机组和信号工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起重机械运行记录

机械租赁合同、出租、承租双方安全管理协议书

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电动吊篮拆装方案

北京市施工升降机拆装统一检查验收表格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电动吊篮)

打桩(钻孔)机械验收记录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混凝土搅拌机)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机动翻斗车)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龙门吊)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汽车吊)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挖掘机)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装载机)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物料提升机)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混凝土泵)

施工机械检查验收表(钢筋机械)

篇3: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1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的优势

传统的招投标制度下, 我国建筑产品价格普遍采用“量价合一”的管理模式, 即通过传统的工程定额, 采用工程预算的形式确定建筑产品价格。这种计价模式由有关政府部门确定各种价格和管理费, 考虑的是社会平均水平, 却很少考虑不同企业在技术专长、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它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价格的变化, 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技术、管理水平。

而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时, 招标人依据施工图纸, 在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工程量计算单位、统一项目名称、统一项目编码的原则下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的数量清单, 投标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统一的工程量清单,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 根据施工方案, 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 自主填报综合单价与汇总价, 实现建筑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它明确了招投标双方的工作内容, 招标人计算量, 投标人确定价, 不仅有利于承包商自主报价, 也有利于业主控制造价。

2 目前施工企业运用清单报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量清单计价情况下, 单位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措施项目费用、其它项目费用、规费和税金组成。除了规费和税金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上交, 属于非竞争性费用之外, 其它费用均属于竞争性费用。但是目前施工企业在清单报价时, 仍然存在“穿新鞋, 走老路”的情况, 虽然采用清单计价的形式, 在组价上依然沿袭着定额计价的思想, 没有体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清单计价的指导思想, 无法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特长、施工装备优势和采购优势。目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1) 分部分项工程费用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单价采用综合单价法, 其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 所有单价组成部分都属于竞争价性质。由于目前施工企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限制, 缺乏对成本测算资料的积累和相关经验, 而且大部分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已经习惯了定额计价模式, 在清单单价分析上仍然存在着依赖定额的思维模式。

(2) 措施项目费用

措施项目费用是指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技术、组织、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实体项目所需的费用, 按照措施的特点分为技术措施项目和组织措施项目。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一栏中只提供措施项目名称, 报价时以项为单位, 一项措施报一个总价。施工企业目前对于措施费的计取同样存在着依赖定额的思想:技术措施费按照定额中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量后, 直接套用相应的定额的人工、材料、机械单价得出;组织措施费由预算定额提供的相应的费率和基数相乘得出。实质上, 措施项目费用是最能体现企业实力和项目方案优势的一项费用, 应该由施工企业自行按照自身情况和所采用的施工方案综合报价。

3 在清单模式下施工企业如何合理投标报价

(1) 研究招标文件, 明确投标范围。研究招标文件, 明确投标范围。尤其是计入总包工作范围的甲方指定分包项目, 如果出现错漏会使报价严重偏离。认真研究合同专用条款, 对合同类型、工期、质量、违约责任、付款方式、结算方式要充分研究。对工程量清单要复核, 尤其是固定总价合同, 复核工作必须细致。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有可能出现多算、少算、漏项现象, 对工程成本要全面了解, 对清单多算、少算、漏项要综合考虑, 为最终决策作准备。分析工程量清单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可能, 可选择适当的不平衡报价。对工程量不变的项目报价要适中, 对于有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项目报价可偏高, 对于有可能减少工程量的项目报价可偏低。

(2) 积累工程资料。清单计价环境下, 上面关于企业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以及相应单价的获取, 措施费用的组成, 都不能再单纯地依赖预算定额, 这样无法体现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个别成本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平和优势。那么现阶段施工企业要在报价上取得优势, 积累工程资料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在每一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 收集积累关于劳动力消耗、材料消耗、机械消耗的指标, 分类分析处理, 找出节约和浪费的原因。经过多个工程的积累, 经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建立起企业的消耗量定额, 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的更新, 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机械化水平。

(3) 制定企业定额。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以及有关构成造价资料制定的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以及其他生产经营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企业定额反映企业的施工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 是施工企业生产力水平的体现。完善管理制度, 编制出符合本企业实际、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或相关数据资料是各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积累的资料要达到可使用的目的, 根本的途径是根据积累的资料分析、处理, 制定出符合企业特点的企业定额。企业定额能真正具体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技术专长、施工的设备、采购优势、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措施, 反映的是企业的先进水平, 进而根据企业定额的报价才能体现企业个别成本。

(4) 提高造价人员素质。施工企业要实现清单计价的合理性, 在投标中占有主动权, 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本企业人员的素质, 尤其是编制投标文件的造价人员。通过各种方式, 包括继续教育、培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等多种办法, 使多年习惯于定额计价的造价人员尽快转换到清单计价的思维模式上来, 尽快熟悉清单计价的方法, 认识清单计价的本质和内涵。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取代传统定额计价的优势所在, 继而从施工单位的角度, 分析了目前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 施工单位如何合理地进行投标报价。

关键词:清单计价,招投标,投标报价

参考文献

篇4: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关键词】 施工技术资料 资料整理 规范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需要和各项重大建筑工程项目的展开,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建筑工程护项目多、内容复杂等因素,建筑企业内业资料需进一步规范完善。工程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基建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图等。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资料是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建筑工程资料的规范管理,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建筑施工工作的全过程。

1. 建筑工程资料的内容及作用

1.1审批及综合文件资料

包括上级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文件资料;征地、拆迁安置等文件资料;项目的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资料;规 划、消防、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审批文件资料;工程施工、监理中标文件及有关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鉴定文件资料;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计报告 等文件资料。

1.2土建、水暖、电气工程施工文件资料

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及材料代用单等文件材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 例会纪要等;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证明文件或试验资料;混凝土、砂浆等配合比及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1.3各种建筑图纸

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竣工图;室外各种管线竣工图;建筑工程竣工图;装饰工程竣工图;结构工程竣工图;给水、排水工程竣工图;强电弱电工程竣工图;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以及其他特殊专业工程竣工图。

1.4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

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依据之一。工程技术规划和设计人员必须详细地了解工程下面的各种工程管线的布局和走向,以便做出正确的规划和设计,这些资料可以通过查阅该工程的技术资料档案。施工技术资料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工程质量在形成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技术资料作为见证。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建筑单位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它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不全

建筑工程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料不完整。工程项目归档率较好的单位能达到80%左右,较差的单位情况就不同了。很多工程项目竣工后没有工程资料,或只有工程主体资料,没有配套工程资料,锅炉房、地下管线、园林绿化等资料寥寥无几。

2.2建筑工程资料填写不规范

工序质量评定表,表中的检查项目及外观、实测项目及允许偏差、质量等级、工程数量等均有遣漏现象。施工表格填写中会签栏签名不全,各级审查意见填写不全,或空白的。工程名称有漏填的,或各个表格填写不统一的现象。在竣工图中存在标注不清晰,或有的关键尺寸未标注的现象,竣工图中出现“设计”等字样的。

2.3 装订格式不规范。

一些建筑施工技术资料原件、复印件出现混装现象、分类不清、装订混乱、无编号等问题;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中无合同原件,预算书、中标通知书等装订入册的现象。

3. 完善建筑工程资料整理的建议

3.1 重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应付整理,这给资料整理带来很大难度。其主要原因 在于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企业对建筑工程资料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资料整理琐碎,不产生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现场又非常繁忙,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精力 集中在工地,对资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动应付。

3.2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需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

3.3 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真实性、准确性是整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技术资料中所出现的数据及相关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且反映工程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或资料员必须有熟悉图纸、设计变更及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施工操作面及实体质量具备一定的目测中估能力,详细具体填写检验批中的保证项目和一般项目,不能以符合要求或满足规范概而论之。

3.4 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工程项目有很大部分的内在质量和功能质量是不能系统测试和显示出来的,这就要靠用一些质量记录材料来证明。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证明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和保管工作。

4. 建筑工程竣工前后的资料整理问题

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是竣工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的前提,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是使竣工档案完整、准确的重要措施。建筑工程接近尾声,主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汇总资料,填写工程竣工报告、工程交工验收证书和质量保修书,必须是原件,签字、盖章手续完备。在收集工程竣工资料时,要积极运用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储存资料,这是多快好省收集与储存资料的有力措施。由录音笔、数码相机摄取的资料便于用计算机处理,将为后续的资料整理与保存带来很大便利。

竣工验收会议结束后将竣工会议记录放入竣工资料中,就基本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了。检查报验资料中有无报漏、书写错误等情况;将所有工序评定表的点数汇总并计算填写工序质量评定汇总表、部位质量评定表、单位 工程质量评定表,所有工序、部位和单位工程的合格率都在这三种表格中反映,完成后需监理及业主方的签字盖章手续。将所有施工技术、质量保证、评定资料和竣 工图按城建资料馆统一的资料清单顺序整理、汇总到一起。将相关的技术资料复印装订成册。送备案馆的一套需用牛皮纸装订,送资料馆的一套为不装订的原件,且资料馆对竣工图有特殊要求,编制竣工图目录,有监理盖章。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资料必须真实,为核定工程质量等级提供重要的依据。建筑施工技术工作过程的文件、圖片、照片、录音(像)、数据电子文件等声像资料,是建筑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反映了工程内在质量的管理水平。资料人员要对工程技术资料内容更加规范、全面、完善整理,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整理方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庾季英;;浅谈建筑工程竣工资料整理[J];山西建筑;2008年19期.

[2] 张亚红;;浅谈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3] 李志强;赵海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改进意见[J];科技资讯;2008年24期.

[4] 牟海燕;卢爱明;;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篇5: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上报监理单位哪些资料?

合同书复印件、开工申请报告、图纸会审记录、施工单位的资质(如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施工许可证、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施工组织方案、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等

篇6:施工单位前期上报资料清单

这里有两个概念:

1、施工单位上报质量控制资料,由监理来进行核查是否完整。核查从单位工程的各个分部质量验收记录开始,核查分部、子分部、各分项、检验批验收记录,核查材料进场合格证、检验报告、复检报告,混凝土强度评定,施工记录,安全与功能抽查检验记录等。核查签字是否正确、盖章,竣工图是否完整。工程竣工内页资料核查符合要求后由施工单位整理、移交建设单位,有建设单位同城建档案馆签订存档协议,施工单位配合。

2、监理单位上报资料有:委托监理合同;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证书;项目监理登记表及总监、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员、见证员资格和岗位证书;总监、总监代表变更手续;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其余监理单位有关的资质及技术性资料;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建筑与安装工程质量监督计划;监理交底书;监理例会纪要;各种专题会议纪要;桩基选桩试验会议纪要;各种验收会议纪要;其它会议纪要。工程暂停令及复工报审表;监理通知单及整改复查报审表;监理备忘录;施工备忘录;质量安全监督站整改通知书及回复单;工程质量问题(事故)报告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报审表;其它与建设、施工单位的来往文件;收发文薄。

上一篇:三月学习雷锋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下一篇:《小抄写员》缩写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