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2024-04-28

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共16篇)

篇1: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斗南街道办事处

关于开展2012年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

系列活动的情况总结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美、求和的需求,让群众过一个快乐、和谐的春节,斗南街道办事处根据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认真研究、精心准备,在2012年春节期间组织辖区内五个社区居委会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

一、开展的活动项目

(一)组织五个社区开展文艺演出27天,43场次,演出节目128余个。文艺节目的演出不但包括街道辖区文艺3人,而且还邀请了省滇剧院、京剧院、呈贡区老年大学艺术团、民间剧团到社区内进行演出。

(二)组织开展篮球友谊赛

1、在江尾社区内组织江尾社区、可乐社区、斗南社区、锐意华都企业开展篮球友谊赛;

2、在下古城社区内组织小古城社区、江尾社区、回回营社区、斗南社区开展篮球友谊赛。

(三)2012年1月27日在江尾社区播放电影1场次。

(四)组织我街道梅子社区舞龙队参加呈贡区在市政府会堂举行的迎新春文艺活动启动仪式。

(五)在2012年2月3日组织梅子社区舞龙队、文艺队参加呈贡区开展的春节文化广场文艺演出活动。

二、采取的措施

为使春节期间我街道辖区内文艺体活动有序、顺利的开

展,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街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根据区委、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街道研究制定了《2012年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工作目标,领导小组以及具体措施,确保活动有序、顺利的进行。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为使各社区做好春节期间文体活动演出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街道、辖区充分利用了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三是提高警惕,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按照文件相关要求,在春节前各社区、各文化体育场所负责人要主动同上级有关部门统筹协调,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的安全工作。做到“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在举行大型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前要制定好应急预案,在活动期间做好应急相关工作,确保活动场所安全,坚决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是街道春节期间值班人员不定时深入社区检查、指导工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取得的效果

我街道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各部门的配合支持及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为2012年新春佳节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篇2: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市文广局:

根据省市文化厅、局通知要求,现就我县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节庆文化活动情况

积极组织举办好农村各种传统节庆文艺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我县文化部门近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2010年春节期间,13乡镇都组织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共40场次,参加人数20000多人次。湾甸乡依托移民安置,举办了以‚激情湾甸 和谐傣乡‛为主题的文艺活动;鸡飞乡成功举办了‚立夏旅游节‛系列商贸文化活动。与之同时,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还与共青团、学校协调组织五四节、六一节文艺演出,举办‚七一‛歌咏比赛等,有力地推动了‚千场节目进乡村‛活动的开展。

昌宁县以推广‚踏歌‛为突破口,除了在县城4大广场广泛普及推行外,还结合实际,对13乡镇文化站骨干人员进行了培训,把群众文化体育工作向农村延伸,让农村也象城镇的群众一样享受文化体育健身带来的快乐。通过层层培训,级级带动,昌宁农村广场文化活动得到有效推广及普及。如今,‚踏歌‛作为开展农村文化体育健身活动的一种形式,已在昌宁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春节期间,‚踏歌‛更是各乡镇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的一种文化活动。一位退休在农村安居的老干部感慨地说:‚‘踏歌’营造了自然详和、理融情畅的氛围,使农村老年人多了一份生活乐趣,身体更健康了、心态更平和了、社会更和谐了。‛

二、广场文化活动情况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去年县文化馆新编创了一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操舞,分别在县城世纪广场、迎宾广场及柯街镇、勐统镇、翁堵乡等进行普及推广。内容包括:有氧健身操、民族健身操、傣族嘎光、手绢舞等。每晚参与锻炼者有老、中、青、少年近1000人,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参与者在不断的增加。

昌宁县‚踏歌‛已经成了农村群众备受喜爱的文化体育健身项目。它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深深地扎根于农村,促进村民之间的感情与交流。它不仅改变了村民晚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啼的贫乏生活,而且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使‚欢乐乡村大家乐‛真正成了‚没有围墙的剧场‛、人民群众欢乐的舞台,成为我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靓丽风景。这一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和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对全民健身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春节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存在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昌宁县文化体育局

篇3: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马列书记指出,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 在省委活动办和省委第16督导组的督导帮助下, 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 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省建材协会着力抓好组织领导、协调联络两个保障, 抓深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两个基础, 抓实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两个关键, 抓牢整改务实、建章立制两个根本, 坚持把领导带头、严格督导、强化宣传贯穿始终, 扎实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 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 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为推动云南建材行业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凝聚了正能量、提供了思想政治和作风保障。马列书记强调,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指示精神和秦光荣书记关于第一批活动收尾不是收场、还有许多后续工作需要继续落实的要求, 坚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实和制度建设有关工作, 切实兑现承诺, 让职工群众不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作风新气象;进一步深化理论武装, 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作风建设和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 让活动成果不断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无穷动力。

龙贵祥副组长在讲话中对省建材协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省建材协会党组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 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有效推进, 特别是马列书记以身作则, 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 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反对“四风”, 高标准严要求, 规定动作做到位, 自选动作做扎实, 整个活动有声有色, 有形有效, 呈现出组织领导得力、理论学习深入、征求意见广泛、查摆问题聚焦、谈心交心充分、开展批评坦陈、整改落实有效的特点, 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达到了预期目的。龙副组长还就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继续抓好整改工作, 努力兑现整改承诺;二要以制度为根本, 力求构建长效机制;三要继续抓好所属各单位的活动后继工作, 确保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四要以巩固活动成果为核心, 不断促进发展。

会议还对省建材协会党组领导班子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班子成员参加活动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

省建材协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近期退出党组领导班子的老干部, 省委第16督导组成员, 省建材协会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刊又讯 (云协办)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在省总工会的协调支持下, 2014年1月22日至28日, 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 (以下简称“省建材协会”) 对建材系统困难企业、困难职工、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及困难军转干部开展了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

此次慰问送温暖活动共分三个慰问组, 一组由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带队, 一组由党组成员、副会长法玉宾同志带队, 一组由党组成员、副会长缪沾同志带队, 分别赴滇中、滇西、滇北深入12户企业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 共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此次慰问送温暖活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 一路轻车简从;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慰问组每到一处, 都贴近群众、深入群众, 深入了解职工的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 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并致以新春的祝福, 祝愿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困难职工纷纷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祝福, 表示要振奋精神、攻坚克难, 在新的一年里努力让生活、事业呈现新面貌。

省建材协会同时对全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及困难军转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马书记深入离退休老干部和困难军转干部家中, 对其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全省建材工作表示诚挚的感谢, 代表省建材协会党组向他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福, 并鼓励他们继续为全省建材行业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新的贡献。离退休老干部和困难军转干部对省建材协会领导班子以新风正气谋建材发展的做法给予了赞扬, 对一如既往走群众路线、切实落实老干部和军转干部政策待遇、开展老干部工作和军转干部工作给予了好评。

根据建材协会党组安排, 会长助理于清祺同志、办公室主任朱郁同志、副主任万晓祥同志、老干办副主任杨青同志、财务处负责人李海燕等同志参加了慰问。

1月27日, 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深入部分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家中进行走访慰问, 向他们送上节日的慰问和祝福。

1月27日, 党组书记、会长马列同志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老同志。

1月23日, 党组成员、副会长法玉宾同志一行在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慰问困难职工。

1月24日, 党组成员、副会长缪沾同志一行在昆明滇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慰问困难职工。

篇4: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一、充分认识开展关心关爱农民工活动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将农民工培养成为稳定就业的新型产业工人,发展成为在城镇常住并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新市民,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从我区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选择有效载体,用真心、付真情组织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帮助农民工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农民工平平安安回家过年,节后高高兴兴外出务工,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二、认真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督查工作

春节前,自治区派出四个督查组到全区各地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自查力度,确保农民工欠薪案件在春节前一个星期内解决,让农民工足额领到工资回家过年。

三、认真组织农民工安全返乡过节

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开展“温暖农民工回家路”活动,使广大农民工安全回家过春节。各级驻外劳务机构要主动协调,帮助农民工提前买好车票,并教育农民工不乘坐“黑车”、超载车。农民工人数多且输入地集中的地方,可组织包车接回。近年来,每年春节前有超过10万农民工从广东骑摩托车回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公安部门要加强与广东警方的协调,在返乡摩托车经过我区的主要路段加强交通管理,防止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与广东接壤的梧州等市要组织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交通运输、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在粤桂交界处开设迎接我区农民工平安回家服务站,引领农民工进站休息,送上热姜水、热粥,提醒注意行车安全,让他们一回到我区境内就感受到家的温暖。服务站要配有医生和常用药品、摩托车维修点,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服务。

四、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农民工活动

春节期间,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农民工家中走访慰问,与农民工交朋友,深切体察农民工疾苦,细心倾听农民工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要召开一次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了解当地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发挥农民工骨干力量的作用,引导更多农民工到优质企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减少劳动权益被侵害案件的发生。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为我区企业用工提供支撑。要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完善并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安排、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扶持政策,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各级各部门的走访调研活动,还要结合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的通知》(桂办发〔2013〕24号)和《关于印发〈2014年持续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意见〉的通知》(桂办发〔2013〕25号)精神,广泛听取农民工对开展“清洁乡村”活动的意见建议,广泛调动农民工建设美好家乡的热情,为深入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五、开展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活动

各地要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普遍返乡的有利时机,了解掌握农民工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将更多农民工纳入法律援助覆盖范围。要加大法律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预防因平时积累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矛盾问题在春节期间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恶性案件。

六、大力营造关心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篇5: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文化体育活动方案

2012年春节将至,为丰富束河街道广大干部群众节日文化生活,营造喜庆、愉快、祥和的节日氛围,在春节期间要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特作如下安排:

要求:

1、组织到位,落实到位。社区书记亲自挂率,分工合理,统筹安排,认真做好动员工作。

2、排查到位,确保安全。在活动过程中,要认真排查安全

篇6:文广局春节期间文化活动总结

一、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了“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1月26日—2月1日,开展了“祝福进万家”春联大派送活动,在全县9个乡镇人口密集地现场书写并派送春联,活动现场异常火爆,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派出春联1万余对,活动不仅有力的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正月初一,县传媒演艺公司在县城文化广场举行了新春文艺演出,吸引了500多观众现场观看。同时,节日期间县电影公司把一批优秀影片送到基层,先后放映100多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依托现有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全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为假日群众提供一个好去处。县文化馆举办了“非遗”知识普及活动,县图书馆开展了节日读书活动。

三、加强了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健康上网。春节期间,聘请了“五老”志愿者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监督。同时县文化执法大队也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对1家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进行了处罚。

四、加强了新闻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篇7:春节群众文化活动总结

今年的“元宵节”活动主要依托县区,充分发挥县区的积极性。市“三节”活动方案对县区的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各县区各级党委、政府为了搞好此次活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广泛发动辖区内各单位、各部门、社区的积极性,通过文艺展演和彩车展示,反映了各县区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采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市委办、市政府办会同市接待处,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圆满完成了外请嘉宾及市里各级领导的接待任务。

xx日报社、xx广电总台各中心等新闻媒体,各出高招,积极营造了节日气氛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市供电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园林处、市城市执法局、市体育局、市体育馆,以及阳煤集团、南煤集团、晋东化工集团等单位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职责,认真组织安排,对“三节”系列活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2、安全措施到们,是“三节”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安全工作是举办大型活动的首要保证。在“三节”活动中,市委、市政府以及两县三区和各活动组织单位十分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不仅逢会必讲,反复强调,而且安排具体,责任落到实处。市公安、消防、武警、交警等有关部门,都拿出具体方案,并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公安、消防、交警、武警等安全保卫部门,面对警力严重不足,“三节”活动时间相对集中,以及点多、片大的矛盾,主动克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家不畏劳苦,甘当无名英雄,以一人辛苦换来万人欢乐的高尚风格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保证了市“三节”活动期间未发生任何重大责任和人身伤亡事故,为“三节”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精心组织,努力创新,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的“三节”群众文化活动自2014年12月28日的xx市 201x年迎新春剧(节)目展演开始,至201x年2月27日“百花迎春”春节群众文艺汇演颁奖晚会结束,历时二个月。全市共举办了各项专题文艺晚会、广场艺术展演、街头文艺表演、元宵灯会、灯展、元宵焰火晚会、各类文化阵地活动等170余项群众文化活动。

元旦、春节、元宵节三个节日的活动,各具特色,高潮迭起。迎新春刷(节)目展演共演出歌舞晚会、晋剧、豫剧、曲艺小品专场晚会等9场,场场精彩。特别是市艺校、市歌舞团分别聘请国家专业人士指导、排练,排演了两场风格迥异、品味高雅的节目,以优秀文艺占领节日舞台,弘扬了主旋律,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篇8: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意义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在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 结合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 所提出的旨在解决农村体育滞后问题以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观念、模式。这种新的观念和模式使过去重城镇、轻农村的体育态度和做法得到了改变, 并且从传统的就农村体育论农村体育的旧思维中脱颖出来, 它对实现湖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建设湖南体育强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解决我省农村群众体育滞后的根本途径

在探索解决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途径方面, 以往我们的思路一直停留在农村内部, 仅仅依靠有限的经费投入和农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模式, 故而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滞后、缓慢的局面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扭转。以湖南农村体育场馆建设为例, 截止到2008年, “全省平均每个乡镇拥有200m跑道以上田径场的数量仅为0.87片……全省农民人均体育公共场地面积仅为0.07m2, 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0%都不到。”[1]另外, 湖南农村群众体育滞后还突出表现在管理机构设置不够科学、体育理念比较落后、社团组织较少、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从历史和现实可以看出, 要使农村群众体育发展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解决, 就要走一条以城市带动农村、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 实施城镇支援农村的方针, 从单纯发展农村群众体育的旧思维和旧模式中跳出来。因而,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可以说是解决我省农村群众体育滞后的根本途径, 它将使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和指导思想实现根本转变。

1.2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缩小我省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四化两型”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 农村体育发展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环境大大改善, 然而城乡群众体育差距依旧在扩大, 在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投入、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组织等方面, 城镇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 而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和偏远地区体育设施微乎其微, 更别说举办体育活动了。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局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将造成社会福利的不公平分配, 势必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因而, 提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基于现阶段我省城乡群众体育展差距的实际情况, 旨在改变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发展模式, 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差距的必然选择和历史趋势。

1.3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内在要求

作为加快我省经济发展转变的重要战略, “四化两型”建设已经成为开创湖南科学发展, 实现富民强省的内在动力。而作为“四化两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城镇化, 它不仅包含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而且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 即通过“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加快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2]同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还必然地要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 逐渐使城乡居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而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就是要协调推进城镇和农村群众体育发展, 打破城乡体育原有的二元分割结构, 走出一条城乡协调互动的体育发展格局, 就是要使城乡居民共同享有体育服务的基本权益。由此看来,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是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满足人民基本公共权益的内在因素。

2“十二五”期间湖南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现实条件

“十二五”期间湖南在推进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战略时, 既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 同时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都构成了“十二五”期间统筹湖南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现实条件。这些条件将成为下一步湖南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现实因素, 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1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

2.1.1 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日益受到高度重视

党的十七大指出, 统筹城乡发展, 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省十次党代会也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诸如推进城乡规划等具体措施。由此可见,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 也是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的重要举措。而城乡统筹发展则包括了城乡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统筹发展, 城乡体育统筹发展也是其中内容之一。可见, 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战略部署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

2.1.2 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环境日益良好

“十一五”期间, 湖南对农村公路进行了延伸和改造, 农村电网改造稳步推进, 5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万人, 同时由于政策宣传和执行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5.3%等等, 农村各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等等, 这些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给农村体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 湖南还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雪碳工程”, 同时颁布了《湖南省“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方案》, 并根据该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实施。上述政策环境既为湖南农村群众体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也为“十二五”期间湖南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提供了充足有利的条件。

2.1.3 我省以城带乡的群众体育发展时机日趋成熟

“十一五”时期, 湖南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了44.4%,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达到了15902亿元, 这是既2008年跃上万亿元新台阶, 再一次跻身全国十强。另外2010年同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3500美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1863亿元, 从这些可推断出, 湖南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可以说目前总体上已经处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另外, 就城乡居民收入来说, 2 0 1 0年城镇居民收入达到了16566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11825元, 同期增长了9.2%。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城镇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等都为城镇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为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资金、设施、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较为有利的保障, 为带动和支持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力和条件。

2.2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制约因素

2.2.1 经济条件因素

阻碍湖南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地区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十一五”时期湖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上可以看出,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 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还是较低。根据2010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6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622元, 两者一测算,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825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10元, 两者一测算,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6%。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距日益突出可能成为农村经济乃至整个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省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平衡, 从而给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造成经济上的障碍。

2.2.2 思想观念因素

制约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要摆脱这种束缚是比较困难的。对湖南来说, 由于是农业大省, 又是人口流出大省和农民外出务工大省, 因此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对体育发展尤为重要。以2009年末抽样统计为依据, “‘纺锤’形状是湖南农村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的呈现, 即两头小, 中间大, 人数最多的是初中文化, 达579.29万人, 占外出就业劳动力人数的59.4%;小学文化程度为87.56万人, 占9.0%;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为265.23万人, 占1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36.99万人, 仅占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3.8%;而文盲在湖南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仍有0.7%, 人数为6.99万人。”[3]尽管当前我们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农民的文化程度也在逐步上升, 但是目前人们的认知、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一样会受到这种较低文化程度的影响, 特别在开展体育活动方面, 导致一些农民认不清体育的目的和作用, 体育意识有一定的缺乏, 不注重体育锻炼, 这些因素必然给我省的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带来观念上的障碍。

2.2.3 人口地域因素

我省农村自始以来存在着人口众多、居住分散、地域宽广、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湘西、湘南等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极为明显。这种状况不太利于开展大规模体育活动, 不利于形成持久的体育文化氛围, 当然也就不利于城乡群众开展体育比赛交流了。据统计表明, “湖南省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 48个县市平均为4.9次, 平均参人次为12554, 占县均人口的2.06%。乡镇平均举办比赛1.8次, 平均参赛人次为688, 占乡镇平均人口数的2.75%。”[4]由此可见, 城乡人口以及地域的差异给我省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2.2.4 资源环境因素

由于我省农村地域广阔, 基础薄弱、欠账较多, 进而体育资源存在严重不足的状况也较为常见, 尤其是体育场地缺乏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据统计, 截止到2008年底, 全省大约有89400个行政村, 但只有12%的乡镇有体育场馆, 6.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 远远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配备仍然没能摆脱重城镇轻农村的格局, 农村基本上看不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影。另外根据湖南省第五次场地普查数据显示, “在全部的体育场 (馆) 中, 有27.5%主要用于学校体育, 21.3%主要用于运动训练, 21.2%主要用于运动竞赛, 20.1%主要用于体育培训。”[5]而如今农村学校大量撤并, 多数体育场地及设施遭到严重损坏和流失, 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体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 导致真正用于农村群众体育健身锻炼的场所更为缺少。于是, 资源环境因素就成为了制约湖南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3“十二五”期间湖南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了更好的实现体育强省的目标, 配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各项指标的实施, 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途径, 可以从改革体育管理制度、发展体育载体、发展农村体育市场、推进小城镇和农民工体育建设着手, 从而使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趋向平衡。

3.1 改革体育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制度

按照《全民健身条例》和《湖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要求以及明确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湖南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首先要改革和调整过去那种城乡二元分割管理的体育管理体制, 要建立起不管是市 (州) 体育局, 还是县 (区) 体育局, 都要实行对辖区内城乡群众体育的统一领导管理体制, 要使体育管理部门同时管理城镇和农村体育, 从体制上促使他们树立起“城乡群众体育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 进而保证体育经费更多投向农村, 使相关的政策法规更多指向农村, 以期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体育领导管理体制, 从而为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3.2 发展体育载体, 优化城乡群众体育资源配置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必需的物质基础, 是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载体, 但目前我省一方面用于社会体育活动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不足, 另一方面, 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度不够, 利用率也比较低。综上所述, 到2008年底, 全省仅有12%的乡镇建有体育场馆, 6.7%的村建有体育健身场所, 但是城市社区基本上都配有比较完善的体育设施。正是由于城乡体育设施的差距存在, 才阻碍了我省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发展。因此, “十二五”时期, 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基础上, 各地政府要想方设法多方面筹措资金, 积极利用诸如体育彩票、企业赞助、场地出租等措施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 以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 使城乡群众体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3.3 着眼于发展农村体育市场, 优化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环境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 农村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注重强身健体, 主动寻找业余文化生活的渠道, 在这过程中慢慢的接受了“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 但是狭小的农村体育市场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 只得跑到城镇购买所需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因此, 要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 发展农村体育市场迫在眉睫。这也是湖南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途径, 也是现阶段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只有农村体育市场打开了, 才能带动农民体育文化观念的转变, 推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进而可以优化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环境。

3.4 推进小城镇、农民工体育建设, 沟通城乡群众体育桥梁

随着我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 小城镇在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作用日益突显。因为小城镇“更接近于城市, 更容易接受来自城市的辐射, 接受来自于城市的各种体育信息, 并通过其中介作用向周围农村渗透和扩散, 使农村不断接受来自于城市的体育文化, 推动农民体育的开展。”同时, 小城镇又是农民工尤其是当地农民工集中的地方, 农民工体育建设应该是小城镇体育建设的题中之义, 推进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不能忽略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故此, 在“十二五”期间, 我们要加速推进小城镇和农民工体育建设, 在增强其发展动力的基础上, 不断扩展其辐射力, 在小城镇建立体育组织、建设体育活动中心、定期举行比赛的同时, 还要结合当地农民的传统和农民工的特点, 开展一些农民以及农民工喜闻乐见的观摩表演活动, 充分发挥其沟通城乡群众体育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亿群.湖南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1) :53~54.

[2]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EB/OL].http://www.hunan.gov.cn/zhuanti/shlxzt/wjjd/201104/t20110407_330726.html, 2011-04-06.

[3]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EB/OL].http://www.hunan.gov.cn/zwgk/tjsj/sjfxjd/201005/t20100525_212212.html, 2010-05-25.

[4]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3~6.

篇9:春节期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情况总结

各村,驻地各企事业单位,镇直各部门:

2013年春节、元宵节即将来临,为做好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工作,确保全镇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假日,营造喜庆和谐的氛围,现就做好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文化工作通知如下:

一、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度重视春节和元宵

节期间的群众文化工作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做好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精心安排好春节、元宵节期间各类文化活动,将其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的市民共享全镇文化发展的成果。要加强领导,认真部署,积极组织,统筹协调,组织专门人员精心策划、实施,安排好节日期间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不断增强文化活动的广泛性和群众参与性的基础上,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要求,把开展好春节、元宵节期间文化活动作为我区参加2013年**区民文化节活动的前奏,重点在组织策划群众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上下功夫。同时要对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进行扶持和引导,丰富社区、农村基层群众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特别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工作,根据他们的需求组织专题文化活动,将其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具体行动。开展的文化活动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与我镇下一步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本区域文化特色活动相结合。

二、积极开展体现民族民间民俗的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参与

各单位要根据春节、元宵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特点,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民间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和有效利用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并将弘扬民族精神融入活动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工地”等演出,将近年来的优秀原创作品,送到农村、社区、企业、工地等,组织编排适合基层群众欣赏口味、方便社区舞台演出的小戏、小品、歌舞等节目,进一步活跃城乡节日舞台,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要积极开展送年画、送春联等特色民俗活动,组织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尤其是适合展示、展演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如剪纸)、传统技艺类项目的单位和传承人,积极参与春节、元宵节期间的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添活动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三、坚持公共文化设施节日开放制度,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区内各级公共文化设施要严格执行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认真落实**区人大颁布的《**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各类常设公共文化设施必须实行免费开放,进一步规范阵地服务,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春节、元宵节期间,要积极利用文化设施,组织开展免费演出、电影反映、讲座、展览、游艺等活动。同时,要为群众提供自娱自乐的活动场地,方便群众自行开展演唱、演奏、舞蹈、花会、灯会、票友会、联欢会等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提供图书借阅、网上阅读、技能培训等服务。组织开设的活动项目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和便利性,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体现公共文化窗口的服务良好形象。各级各类公共文化阵地要将活动信息提前在网上、宣传栏公布,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四、加强节日文化活动安全管理,做好各项保障准备工作

各单位要对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的文化活动加强安全管理,既要考虑热烈、群众广泛参与的特点,又要确保平安,要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并主动与公安、消防等主管部门密切配合,落实安全保卫责任人,共同组织好节日期间的各项活动。严禁在室内(剧场、活动室)燃放各类烟花明火。根据管理职能,要在春节前夕对有关公共文化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的畅通,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根据春节假期较长、天气寒冷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尽可能将活动安排在室内。要统筹安排活动时间,有节奏地推出各类项目,不宜过于集中。

各单位元旦、春节期间活动开展情况,于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下班前报镇文化站。

***镇人民政府

篇10:春节期间文化活动方案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巩固我镇创建精神文明成果,坚持“欢乐喜庆、祥和文明、节俭安全”的原则,按照“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精心组织”的基本要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为载体,抒发群众人寿年丰、笑迎新春的喜悦心情,展示小村科学发展、强镇富民的雄心壮志,深化精神文明,不断加快建设富裕、和谐、魅力新小村的步伐。

二、活动总体安排

(一)从2月13日(腊月二十五日)到3月1日(正月十一日)为训练表演阶段。要求各村都要根据自身实际,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通过扭秧歌、跑竹马、耍社火和敲锣打鼓等村内训练、村街表演的活动形式,大力营造万民尽欢乐、祥气腾佳节的浓厚氛围。同时,为参与全镇闹新春文化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二)镇上将举办全镇农民闹新春文化活动时间暂定在3月2日(正月十二日)。

1、活动地点:小村街道(小村社区居委会门前)。

2、活动项目:以行政村为单位组队参赛,每队参加表演人数至少在30人以上,项目包括锣鼓、秧歌、竹马、社火等。

3、活动组织:由活动组委员会届时具体安排。

(三)3月3日(正月十三日)到3月5日(正月十五日)为各村相互表演阶段。各村可自由邀请参赛队伍进村表演,互贺新春吉祥,互祝村泰民安。

三、活动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文化活动安全顺利进行,组委会下设活动协调组,由赵静安排实施;组委会下设安全保卫组,具体由杨智安排实施。

四、活动几点要求

(一)各村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也要成立由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春节群众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抓好活动的组织和落实工作。

(二)各村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既要隆重热烈,又要注意节俭,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服装道具等费用问题,不要增加群众负担。

(三)在组织活动中要注意严密组织,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

篇11:春节期间文化活动简报

石屏县将在“春节”期间将开展丰富多彩系列活动。一是在1月30日下午14:00举行“民俗闹新春”传统民俗文艺展演。由9个乡镇分别选送队伍参加传统民俗展演,表演内容涵盖:老翁钓鱼、贝壳、霸王鞭、高跷队、舞龙、板凳龙队、烟盒舞队、舞狮队、大鼓队、划旱船、面具表演。展演路线,老州衙—西城门—工会广场—焕文路—文化公园;

二是1月30日13:00在文化公园内举行 “非遗群英荟”民间传统工艺展示。对全县的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包括古字画装裱和修复、烟盒制作、四弦制作、花腰剪纸、花腰刺绣、乌铜走银、羽毛画和麦秆画、根雕、砚台制作等;三是1月30日13:00在文化公园内举行“灯谜喜乐会”猜灯谜活动。在文化公园内搭建灯谜长廊,游客可自行选择进行猜谜,答对者可兑换奖品;四是1月31日至2月4日在湖滨路县医院旁篮球场举行石屏县第六届“希望之星”篮球赛。

春节期间,石屏县游客服务中心将开展旅游咨询服务活动,在各宾馆酒店、旅行社互摆宣传资料,宣传石屏“春节”期间吃、住、行、游、购、娱内容,让八方宾客共享石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春节送温暖活动简报

2.春节期间农民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简报

3.2017春节期间安全教育活动简报

4.春节前“走基层 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简报

5.春节期间文体活动简报

篇12:从群众文化活动看群众文化的发展

一、群众文化活动瓶颈分析

整体上说, 文化进步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共生性, 但文化事业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经济物质条件, 还取决于整个社会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度。改革开放以来, 在大力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一切以经建设为中心”, 这导致很多基层政府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忽视——而群众文化活动是在资源限制条件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从这一层面说, 文化与经济呈现出“脱节”现象。换个角度来说, 尽管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自发性属性, 但缺乏政府部门的引导职能之下, 所取得的进展十分缓慢, 甚至造成群众文化活动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

1. 缺乏组织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民间文艺社团数量多、规模大、体系完善, 尤其在一些传统艺人的带领下, 一度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 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比例不断下降, 而新型群众文化又存在阶段性、小众化的特点, 严重破坏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原有组织。

在缺乏组织功能的前提下, 造成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同质, 如当前广泛流行的“广场舞”活动形式, 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形成“风潮”, 这一方面说明了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强烈需求, 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

2. 缺乏资源

文化活动是一个务实过程, 这也是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理论逻辑起点, 与其他领域的文化活动开展相比, 群众由于存在“基层属性”, 在社会资源获取和分配层面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其中, 缺乏经费是最明显的发展瓶颈, 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公共参与的“公益性”特征, 因此它的经费应该由政府文化建设部门承担, 但现实情况是, 政府虽然支持群众文化开展, 但在经济支援层面存在许多苦难, 这导致群众文化活动中设备陈旧、缺乏维护、有名无实, 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体验。

3. 缺乏人才

尽管群众文化活动不强调过高的艺术性、学术性, 但专业人才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如音乐人才、舞蹈人才、绘画人才、管理人才等, 要维持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稳定开展, 就必须补充大量人才参与到基层群众群体中。对比来说, 在我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中, 有条件引进一些专业人才走进社区,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广大农村地区,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的施展空间、报酬机制等条件, 很难留住专业人才;而一些传统民间艺人逐渐流失, 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也不愿意继承, 加上社会文化多样化、娱乐途径日渐丰富等影响, 群众文化活动被视为“老年人专利”, 人才瓶颈对长远发展、实践创新等均有不利影响。

二、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 群众文化活动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和平台, 未来发展中必然会加强这一领域的支持力度。结合现状及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方面, 群众文化活动将逐渐成为基层文化部门的工作核心。基层文化部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直接管理者、引导者、监督者, 应该促进这一趋势的良性发展, 实现更大程度的包容性, 依次来刺激群众文化的多样性, 如开放博物馆、美术馆等。另一方面,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背景下, 信息生产、传播和共享的成本越来越低, 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文化活动信息, 对加速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三、群众文化活动改善策略

1. 提高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

地方政府和基层文化部门是对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主体, 因此必须强化在思想层面的认识, 提高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 主动提供一切可行的帮助, 通过长期有效地坚持, 既可以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也可以促进干群关系交流,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帮助。以基层文化部门为例,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的先进性, 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地融合一处, 在满足精神消费的同时, 宣传党的思想、党的政策,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基层的构建。

2. 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经费投入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并非是以经济盈利为目的, 因此这种“文化性”、“公益性”的诉求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响应和支持, 并主动地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结合现状来说, 我国文化事业整体层面上都存在投资不足的现象, 群众文化活动要获得政府财政的支持更加困难。

要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并非只有加大政府财政投资的模式,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 建立专项资金项目, 形成地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方式展开完善。另一方面, 以政府机关为主导, 开辟多方面的社会融资渠道, 如乐器企业、服装企业等, 从文化事业发展和公益事业推广的角度入手, 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 也解决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资源不足, 一举两得。

3. 积极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基层文化部门对引导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具有重要责任, 一方面, 文化部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引导者、监督者, 要确保活动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以健康内容、健康形势、健康功能等为引导方向。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功能、辐射功能和构建功能, 帮助群众组织招揽专业人才, 建立专业队伍, 同时以自身资源为基础, 开展丰富的“文化下乡活动”, 如笔者所在部门近年来不断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红色影片展播活动等, 不断的为基层单位辅导培养文艺骨干和艺术人才, 在社会各领域均取得了良好的评价。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一系列新局面、新动向和新形态, 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 群众文化活动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进步, 物质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为精神文明实践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 国家层面也不断加强对群众文化的重视力度, 基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中笔者立足一个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角度展开研究, 并提出相应地改善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活动,发展现状,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杨加华.从广场舞的普及看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特点[J].大众文艺, 2016 (2) .

[2]覃月云.浅谈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和发展[J].大众文艺, 2016 (2) .

[3]邱娟.关于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3) .

篇13:春节期间志愿活动总结

在水阜镇彬草村,慰问组慰问了困难群众,与他们亲切交谈,关切询问群众身体状况,了解家庭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就业和年货置办情况,祝他们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在带去新春祝福的同时,为困难群众送上了满满爱心的“年货”。

在老党员家中,社会组织党委书记与家属唠家常,详细了解每户家庭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生活困难和实际需求,嘱咐他们保重身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难及时向党组织反映,党组织一定会积极帮助解决。临别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1000元,并叮嘱他们春节期间注意安全,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

篇14:春节期间志愿活动总结

新春佳节将至,20xx年1月21日上午,长沙市水质检测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节前走访慰问活动,给困难群众和一线工作人员送去温暖关怀。

党员干部走访慰问了辖区3户困难群众,送上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与他们拉家常,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困难,向他们致以新春祝福和亲切问候。随后党员干部来到开福寺路社区和辖区开福大队七中队,向在一线岗位、辛勤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和执勤交警送上防疫物资,感谢他们为长沙平安建设作出的辛勤付出。

支部书记廖訚彧表示:中心坚持每年开展好春节前走访慰问,希望通过关心关爱活动,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新春佳节。

篇15: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总结

【篇一】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总结

在春节期间,XXXX 在做好执勤备战工作的同时,认真搞好节日期间的伙食改善和文化体育活动,打扫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在上级领导的督察中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使 XXX 过上一个比较愉快、平稳、安全的节日。现将 XX 单位在节日期间的各项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节日动员,打牢思想基础

作为 XXXX,我们担负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我们的任务就更加繁忙。做好安全保卫任务,保证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节日,是 XXXXX 的共同心愿。为做好节日期间的各项工作,在过节放假的前一周,中队就对节日期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召开了节前动员会,对 XXX 进行了思想动员和教育,对节日期间的执勤战备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努力做到休息战备两不误。

二、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执勤战备的需要

为加强节日期间的部队管理和执勤战备工作,XX 制定了节日期间部队管理规定和执勤战备规定。严格落实部队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在节日的前一天,对中队所有车辆和器材装备进行了检查保养,保证部队随时都能拉得出,打得赢。做好对驾驶人员的管理,明确规定驾驶员在节日期间无特殊事由不得请假外出。加强火场上的通讯能力和接出警能力,每日值副班的干部每晚必须到电话班休息,保证灭火执勤的需要。加强哨勤制度的落实,严禁夜间坐哨和脱哨、误哨等问题的发生。做好对来对人员的检查登记和夜间的查铺查哨,确保中队营区安全。在节日期间中队共接出警 X 次,较好的完成了以灭火执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体育活动,放松身心锻炼身体。

节日期间中队为改变以往节日活动太过单调,干部战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对中队节日期间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节前中队组织各战斗班编排了文艺节目,购买了奖品。中队组织开展了文化体育活动有猜谜大赛、节目汇演、有奖竞猜、扑克比赛、电脑游戏比赛等活动。对比赛成绩突出的个人和班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了官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除夕晚上组织官兵观看春节文艺晚会,干部战士共同参与,共度美好时光。为了使战士能够过好年,中队领导没有一人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是同战士一起娱乐执勤。为了让每一名战士能够在除夕之夜给家人打上电话,看上节目,中队领导从晚上 XXXX 开始在哨位上站哨,直至新年钟声敲响。

四、做好后勤保证工作,提高节日期间的伙食质量

节日期间中队进行了会餐,根据中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战士吃饱吃好的前提下,做好对伙食的管理与改善。对节日期间的食谱,中队进行了严格把关。先由经委会讨论制定,再由中队主管进行审核把关,最后张贴公布保证节日伙食质量。节日期间,无论是伙食的质量还是饭菜的花样都做得比较好。加强了后勤安全管理,做到饭后关门上锁,电源、煤气随时走随时断,确保安全。中队人员能够积极到后勤班进行帮厨帮灶,保证了中队官兵在节日期间能够正常开饭。

五、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打扫好室内外卫生

在节日期间,中队根据部队的有关规定,就寝和起床各推迟半小时。做好对室内外卫生的清洁打扫,每日由各班班长和当日值班干部对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检查,保证营区的干净整洁。节日期间,支队领导到我中队检查慰 X 次,中队各项秩序比较正规,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六、搞好双拥共建工作,促进警民和谐

节日期间中队对辖区的孤寡老人进行了慰问,给他们送去节日物品,帮助她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加强与辖区共家单位的联系,节前中队对辖区的重点单位进行了了解熟悉,搞好节日期间的消防保卫工作。辖区单位也来到了中队慰问中队官兵,东部市场、省劳动保障中心、省艺术学校等单位的领导个战士送来了节日的慰问。中队也积极与地方群众搞好关系,帮助地方群众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警民关系比较融洽。

在节日期间中队战士能够以大局为重,较好的完成了以灭火执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和安全事故,度过了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篇二】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总结

根据市区的安排部署,在 20xx 节来临之际,我街道领导成员及各科室干部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制定方案,周密安排

我街道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家门、访民困、送温暖”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xx 街道新春期间走访慰问方案》,进行了周密安排。

二、细化任务,强化保障

我街道辖区所有的困难家庭都实现了“一帮一”帮扶。首先通过建立台账,实现了数量准确,分类管理;其次是了解诉求和困难问题,重点对优抚对象(含涉军人员)、低保低收入人员和残疾逐一落实帮扶,努力实现“四扶”,即生活上扶贫、经济上扶业、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使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子女有书读、患病可就医、居住能安心;再次是密切跟进,动态掌握困难群体的诉求和新问题,争取早掌握,早化解,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三、领导带头,全面覆盖

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 xxx 同志带头,亲自结对帮扶涉军人员,其他街道处级干部及科级干部也分别与涉军人员结对帮扶;其他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或者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挂点结对帮扶,把惠民政策落在实处,做到了责任明确,百分百覆盖。

四、沟通顺畅,效果良好

我街道结对帮扶人员在走访帮扶活动本着“对合理诉求逐步解决”的基调,通过与困难群体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积极宣讲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当事人正确对待、不盲目攀比,对各类问题妥善予以解决。

五、成绩斐然,日趋完善

截止 20xx 年 1 月 11 日,我街道已经对辖区内共 52 个涉军家庭、62 个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34 个困难大学生实现结对帮扶。春节前,我街道专门为辖区的 20 户特困家庭送去了 1000元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并统一为辖区 41 户低保、55 户低收入、165 户残疾人、22 个重大疾病家庭、3 个困难优抚对象发放了慰问金,为 52 户优抚对象发放了油米年货,同时根据市区安排,对辖区内的所有的残疾人困难家庭、低保户、低收入和全体优抚对象(含涉军人员)等发放了春节礼品和慰问金。

下一步,我 xx 街道的慰问活动不仅将扩大了慰问范围,将辖区所有低保户、低收入困难家庭、残疾人、重大疾病人员、困难党员和建国前党员、单亲贫困母亲、困难职工、高龄、孤寡或因病致困的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列入走访慰问之列,总数达到 xx 人,而且还提高了慰问金额,年该街道用于慰问的金额达到 xx 万元,比去年增加了 xx 万余元。

【篇三】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帮助基层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经研究决定,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广泛开展集中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

一、提高认识,明确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区开展的“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各街道办事处及区直帮扶工作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社区帮助基层抓好理论武装、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体制机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推动了下基层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集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可以使广大机关干部能够更好地深入基层、贴近实际,对于增强宗旨观念和为民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起到促进作用。

二、突出重点,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各单位要把春节期间集中走访慰问活动作为深化“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大事来抓,要把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现实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领导带头、广泛动员,分级负责,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一是要充分调查了解。各办事处要对辖区的困难党员和群众进行充分的调查摸底,了解群众的期盼和呼声。各帮扶队要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群众所思、所急、所盼,认真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工作职能职责和帮扶单位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帮扶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二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各办事处和区直各帮扶工作队要对本辖区或所帮扶村(社区)的居民群众,重点对贫困党员、困难户、低保户、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和烈军属、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群众家中。

三是要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各办事处和各帮扶工作队要结合走访掌握的情况,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一些急需急盼的现实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几件实事。

四是要注重加强宣传引导。各办事处和各帮扶工作队要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全民健身、文化演出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律安全意识,确保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新春佳节。

三、加强领导,确保走访慰问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是当前做好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要及时开展调查走访,摸清帮扶村困难群众情况,制定好走访慰问计划,并由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进行走访慰问。要抓住这次走访慰问的时机,在本部门、单位认真开展一次深刻的群众观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廉政意识,提高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篇16:群众文化活动创意研究

伴随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群众文化活动成为百姓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活动内容日益丰富。不仅令大众素质、日常生活水平全面升华, 同时也令文化事业更加繁荣, 实现了社会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良性协调发展。当然, 我们不得不承认, 当前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 无论从组织建设以及核心作用层面来讲, 仍然不够完善, 其影响力以及覆盖范畴仍需全面拓宽。该类现实状况下, 应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研究, 做足充分的前期准备以及安排策划, 进而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2、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意义

群众文化活动内涵意义在于, 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稳定发展以及持续扩充极为有利。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令各个乡镇文化精英人才汇集起来, 令文化队伍更加壮大并逐步稳定。开展的业务活动则持续丰富。再者, 具备文化技能特长的大众群体则有了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 因而该活动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 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展现政府形象的媒介。政府从中发挥了组织引导重要作用。活动开展的优质性, 对群众心目中的政府形象塑造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不难开出, 积极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对维护政府形象, 保护大众利益体现了积极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乡镇还可提升知名度。成功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含丰富的地方特色, 凸显了鲜明的魅力, 因而可令当地大众的娱乐文化生活更为生动, 并令外界真正的了解地域文化特色, 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和谐发展。

3、群众文化活动应积极策划, 体现创意

3、1群众文化活动应积极策划

成功的群众文化活动应做好积极策划。首先应精准定位, 令活动形象化。活动开展之前应实施周密的组织安排, 进而实现文化的正确引导, 令正面、优秀、积极、健康的文化引领大众思想, 并与消极理念、封建思想形成抗争。应借助丰富活动激发群众文化功能, 进而令大众艺术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实现全面提升, 地方文化水平、整体品位实现升华。政府机构承接文化活动可谓一类有效的渠道形式。例如, 可通过政府号召力开展大型文化活动, 发放宣传片, 做好形象设计, 进而显现主流文化的综合影响力以及凝聚力。

另外, 应积极促进资源整合, 进而保障活动模式的丰富多元化。针对特色地方文化等优势资源应全面挖掘, 利用资源调动, 发扬传承文化传统, 保护文化遗产, 令文化形式与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全面契合。捐助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应同民族文化类型的活动实现紧密融合。例如, 可开展民间性质的工艺邀请活动以及文化周, 进而通过组织交流, 令文化活动集群体现区域属性特征。

新时期,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应契合时代特色, 吸收商业化模式。通过市场化发展运作, 组建文化活动经营管理中心, 并明确各项管理体制, 令系统运转健康、完善。再者, 应激发群众文化内涵优势, 借助主办机构以及参办方的全面拓展, 赢得广泛认可, 吸引各方群众积极主动参与, 进而扩充活动知名度、提升参与度。另外, 应实现商家以及单位企业的积极联合, 进而令群众文化活动真正的推向市场, 为后续的持续发展稳固基础, 提升发展动力。

3、2群众文化活动创意体现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大众为最根本的受益人以及参与者。因而对活动形式具有更为特殊的要求。同时, 新时期, 随着大众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 群众文化活动应全面改革创新, 追求创意, 方能体现影响力。因此,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阶段中, 针对原创的内容以及创新亮点应全面肯定, 积极鼓励, 预防群众出现审美疲劳的负面问题。活动形式可针对群众的文化层次适度的降低。也就是说, 原创活动虽然在质量上并没有达到完美的状态, 然而其内容应体现进步性、独特性。即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创新相比于片面的注重形式质量, 来得更实际。另外, 群众文化活动应捕捉特色、体现灵魂。倘若欠缺文化特色, 则会令文化传承显现的更为片面与肤浅。因此。需要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组织者, 应全面注重具有地方特色的精髓文化并充分挖掘体现。例如, 可通过山歌演唱活动联系到刘三姐, 而后逐步展现出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这便是特色文化的充分显现。只有融合特色理念至群众文化活动之中, 方能激发活动的内涵精髓, 展现魅力, 提升吸引力, 获取全面支持。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素材宝库, 因此群众文化活动应加以巧妙应用, 推陈出新。例如, 对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作品, 其方式以及呈现形式颇为独具匠心。虽然伴随时代的发展, 传统艺术魅力以及实践方式较为不合时宜, 然而我们可通过包装以及全面改造, 令其展现出契合时代特色的崭新面貌, 进而继续的传承与发扬, 体现综合艺术内涵。

4、结语

总之,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同科学的创意策划密不可分。为此, 我们只有明确群众文化活动内涵, 积极组织开展生动丰富的文化项目, 体现创意性、做好前期策划, 方能真正吸引大众积极参与, 提升影响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茂参.论当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J].北方文学.2012 (8) .

上一篇:《性格决定命运》读书心得领悟下一篇:找个靠近月亮的的方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