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2024-06-24

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精选10篇)

篇1: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发展学生记忆力

瓯北五中陈银燕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幸运垂青执著追求的人。魏书生选择了教育,历史选择了魏书生,中国终于有幸出现了具有哲学家头脑、改革家气魄和未来学家眼光的一代教育家。魏书生勤于思考,敢于改革,一步一脚印;魏书生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一步一层天。他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已升华为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其中,“发展学生记忆力的艺术”这一书让我深有感触。

但丁说过:“明白以后不记忆,便不成为学问。”有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是不注意发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去主动记忆。怎样做比较好呢?徐特立说:我读书的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他还说:“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魏书生的《训练记忆力》,讲述训练记忆力的很多方法。一分钟记忆力比赛、记忆力体操训练、列表记忆法、链式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分段记忆法、重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朗读记忆法、复习记忆法、要事第一记忆法、要事最后影响记忆法,比较、归纳总结记忆法等等,给我们极大地帮助与参考价值。

魏老师便多次跟学生讲记忆力越用越好的道理。“记忆力如同开露天煤矿,上面的煤层挖掘的范围越大,潜在的煤层露出来的越多。如果只开巴掌大的小孔,那么大量的煤层只好一辈子埋藏着,与生俱来,无用而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用进废退的道理。”

魏老师曾做了简单的实验,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稿纸,再把教材拿出来。实验要求老师说正式开始时,大家按老师要求的页数,打开教科书。这样肯定是大家都没有读过,更没有背过的。然后大家立即从这页的第五行开始背,都不出声,背五分钟,我能背到哪一行便到哪一行,起点相同,终点不限。到五分钟时,大家都把书合上,放起来。然后在准备好的稿纸上默写自己背下来的那段文章,会背多少,默写多少,字数不限,多多益善。几次实验,结果都是这样。同学们信服了“用进废退”是规律,认识到记忆力真像肌肉一样,越用越锻炼就越强健有力。长期不用不动,强健有力的肌肉也会变得松弛无力。

我们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记忆方法。如链式记忆法、五步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夸张记忆法、朗诵记忆法、图表记忆法、活动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这些记忆方法各有所长,关键在于实践中不断根据自己的实际去运用。初用的时候,常常还会有不如自己按习惯记忆那样效果好。用得多了,记得多了,才会越来越熟练,才会感觉到方法的可贵。

2012-4-18

篇2: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要想让孩子学习好,要解决三个问题:动力部分的问题---引发动力;工作部分的问题---发展智力;技术部分的问题---如何使用大脑。

现在的孩子没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很难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得过且过,混日子,想学了学一阵,不想学了拉倒。怎样才能找回孩子的学习动力呢?学习动力大致有三种:树立目标、激发兴趣、磨练意志。

1、树立目标

不为之付出行动的目标不是真目标,只是空想而已。要想一直朝目标努力,那么随时随地都要激发激励自己,可以随身带名人事迹,时常翻看,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也可以定好大目标,找准近目标,一个一个突破,让自己处于前有目标后有追兵的状态,人就不容易松劲,一直朝前跑。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记者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把我分解的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远大目标的好方法,那就是在大目标下分出层次,分步实现大目标。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不容易,实现目标更难。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每天中的每一件事上,不失为一种大智慧。我们做事不妨就可以仿效一下。

2、激发兴趣

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带着乐趣去学它,一生将会变得丰盈而充实;而倘若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那只会成为你一生的缺憾。其实,学习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也是一种享受。

说学习是享受的人,这是一个有着一双聪慧的眼睛的人。

说语文,学习它是一种享受。博览名家名篇,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学过朱自清的《背影》,那是一篇极朴实的文章,全文未用任何华丽的语言来表达父子之间那浓浓的深情。但读完文章却也被父亲为儿子送行的那一幕幕所感动,想与作者同泣,来表达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是语文,它让我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学习就是如此伟大,它能感化人们的心灵。关于这点,我深信不疑。但更信任的是:原来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

说数学,学习它是一种享受。分析算术几何,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上过一节习题课(数学老师专门归纳题型的课),那是班里众多数学爱好者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来的一节课,我当然也高兴不已。老师讲了许许多多的复杂难题,解题思路讲得很细,我心中的疑团一个一个地都解开了,好像全身的脉络都刚被人梳理了一遍,当时的心情不能用高兴来形容,那叫欣喜若狂,那叫一个字——“爽”。

学习就是如此痛快,它能放松人的心灵,但必须是在热爱的基础上。瞧!学习就能带来如此奇妙的享受!

说英语,学习它是一种享受。进行美文朗读,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尤其是听外教的课,当与老师用地道的英语交流时,心情真是美死了。同时,背英语单词的过程还是很有趣的,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时,还会找到与汉语相通的地方。学会另一种语言,而且还是国际通用语言,是一种奇特的享受。

畅谈了学习的伟大,学习的美妙,学习的精彩,你一定想去发现它,拥有它,那么就请用一双明亮的眼睛来洞察学习中的快乐,你会发现,原来学习确是一种享受!

3、磨练意志

没有目标,也找不到兴趣还是要学习怎么办?苦学也要学,自己不想学,但社会、学校、父母需要我做,不做不能安身立命,在这个世界上很好的活下去。那么必须要做,做不好也要做吗?从一点一滴做起,每一件事都是从小事做起,不间断,对自己一不能难为自己,别要求太高,达不到了则自食其信心和勇气;二不放纵自己,找到起点,一点点走起来,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这样意志力就得到了历练。

篇3: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老师工作事业中致胜的法宝, 魏书生老师能把平凡事情做到不平凡, 是他把“民主”与“科学”做得有声有色极具有个人特色, 除了宏观上的治学、教学方法之外, 多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引导, 比如“把学习当享受”的苦乐观、“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的主人翁意识、“松静匀乐”的注意力训练, 等等。我们学习魏书生, 把他请进信息技术课堂, 对于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极具革新意义。

2. 多方位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魏老师善于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热情四溢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自觉地喜欢学习。根据信息技术课自身的特点, 老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来借鉴使用, 比如:

施加喜欢上课的意念。“每天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引导学生施加一个我喜欢上课, 上课很快乐的意念, 时间久了, 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就能配合协调, 潜意识就会编制出喜欢上课, 上课很快乐的程序, 从而使学生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学生上课的兴趣当然会越来越浓。”

介绍科学技术的最新动态。魏老师经常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各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势以及有关科学技术的述评、展望和预测等等, 学生都显示出极浓厚的兴趣。现今,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更新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是构建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 它们的发展动态是什么?它们的进步能帮助人们实现什么?同学们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更能明白当下应在学好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同时, 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踏踏实实, 勇往直前。

把多元知识引入课堂。在信息技术主题单元活动中, 学生首先进入一个大的问题情境, 遇到与生活或学习相关的实际问题, 分析问题, 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自主探究, 获得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活动主题的具体内容可以是爱国主义、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教育专题;也可以是物理、化学、语文等其它学科的知识小结, 呈现一个丰富多彩欣欣向荣的信息技术课堂。

3. 把课堂看作一个宏大的世界

当你用研究的眼光去看时, 信息技术教室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一个学生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一台计算机是一个宏大的世界, 每一个学习任务也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魏老师说:“既然上着不了天, 那就让自己双脚着地, 把握不了学生一辈子, 四十五分钟咱能把握吧。一滴水很小, 若仔细去研究那就是宏大的世界, 一个氧分子很小, 一旦进入其中, 就可以从中发现快乐无限。”

以WORD文字处理软件来说吧, 当你去研究它时, 会发现它是一个既简单灵活又复杂多样的课程, 若以简单方式来研究, 仅仅把电脑当成一种使用工具, 不管你要插入图片还是文本框, 只需执行“插入”菜单中相应的命令;不管你将对文稿进行什么样的设置, 也只需执行“格式”菜单中相应的命令, 好学好记, 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并轻松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若要把软件往复杂里研究时, 会发现一个充满乐趣又丰富多彩的宏大世界, 仅设置字体的方法就有多种, 可以用菜单, 也可以用右键;字体的设置就更多了, 仅字体和字号的设置就有多种方法———“黑体, 四号”、“宋体, 五号”、“行楷, 三号”、“黑体, 一号”等等, 加上颜色、字形、效果……的设置, 再加上段落、背景、图片等总体格局的设置, 就更有成百上千种的文档设置方法了。

我们在软件的学习过程当中, 会发现各软件间是有相通地方的, 比如软件中“菜单”的使用、工具栏的调用、工具的选择方法是一样的;WORD和POWERPOINT两软件中的“插入”菜单的命今、“字体”的设置方法是相同的;画图和PHO-TOSHOP两软件中的“调色板”、“铅笔”的使用方法也很类同。所以软件的学习是一通百通的, 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 电脑这个“工具”只是在学生完成作品时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相应的命令, 所以软件世界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学生在专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又会有无尽知识和乐趣在里面, 感受着“学习是享受”所带来的快感。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日结, 对信息技术课堂很有指导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期伊始老师要带领学生画信息技术的知识结构图, 划分知识块, 明确学习任务, 这样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就在脑海里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

课堂可以这样安排:

(1) 定向。就是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给出需要完成的“任务”, 每堂课至少设计三层阶梯式的“任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起始“任务”。这种阶梯式任务有助于学生感受自己的进步, 并获得成就感。

(2) 自学。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

(3) 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探讨本节课内容、解决学习重难点, 然后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总结出条理的上机操作步骤及上机操作的注意事项。

(4) 答题 (展示)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 交流学习心得, 既总结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又考察了“任务”的完成情况。

(5) 自测。根据本节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以及上机操作后的自我理解, 由学生 (或小组) 拟出一组自测题, 由全班学生回答, 自己检查学习效果。根据学习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测验方式。

(6) 日结。下课前, 每个学生在组内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主要收获, 由小组代表 (代表要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总结。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与评价。

完成一章的学习任务后, 理论部分, 每个学生要出一份笔试试题, 学生们随机抽取作答, 最后由出题人判分;上机操作部分, 可以竞赛的形式,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考试, 从设计、技能、创新、内容表现等方面来进行评分, 这对学生是一次全面的检验。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为了使学习计划落到实处, 使做对了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 建立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魏老师的方法是自检、互检、责任人检、集体检、管理者抽检 (这当然是同学生民主商量的结果) 。信息技术课堂也可以借鉴这些方法来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要得法”, 老师们共勉。

5.“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这是魏老师管理班级的方法, 把它应用在课堂上, 也有它的价值体现。在信息技术主题单元活动中, 各小组可把学习任务细致化, 安排给小组成员 (或是由学生选择承包) 选择匠自法对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一固有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叫任务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课堂竞争氛围中, 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又开发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树立了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学生在机房里的位置安排要根据优、中、困的合理搭配来安排, 每4个人一组, 组长一般由计算机水平较高者担任, 组长的职能是组织组员按照每节课的学习流程进行学习, 并把组员的记录归档;组员任务是:管理本组成员的计算机、桌椅、卫生及本组的考勤情况;记录每节课本组的讨论内容及最后的学习成果;鉴定组员的学习成果;总结本组没有而别的组却得出的好的实践结果;设计本节课的演示作品;在课堂上最后的交流时段, 把本组作品介绍给全班同学等等。课堂为计算机基础较好者提供了更广大的空间, 既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又增强其自信心、责任感;老师要鼓励计算机基础较好者“超大纲”学习, 这样的课堂学习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又富有挑战性, 对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施加了积极的影响。事事有人做, 这“事”都是实实在在的, 不虚浮;人人有事做, 这“人”都有明细任务, 各司其职。这是学生管理课堂, 其乐融融, 老师只需“运筹帷幄”。

魏老师说,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比较得意的教学方法, 大家要做的就是把好的东西坚持住, 做下去, 以做得更好, 在“松、静、匀、乐”中守住自我。“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 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学会把平凡、实在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舞如歌。”

参考文献

[1]肖琪坤.《教育改革家魏书生》[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1.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篇4: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一、“一个学科”

“一个学科”是指魏书生老师所教的初中语文科。然而它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初中语文,而是不受学科、教学内容、课堂时间和教学空间等限制的“大语文”。说到这里,老师们也许会问:美术课是否也可以不受这些条件的约束,当成“大美术”课程来教学呢?回答是肯定的。如: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实现学科之间的教学整合;②突破教室与校园的空间,让学生到校门写生或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③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与美术有关的事物进行观察,以了解它们的外表特征,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等等。

二、“两条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魏书生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条件、能力,实事求是地确定学习的内容。他不要求学生“齐步走”,而是要求学生“各自为战”。这条原则,对美术科的学习也是可以适用的。如有的学生素描基础较好,国画水平较差,他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精力看看国画资料,练练国画的技法和技能;有的同学静态物体画得好,动态物体画得差些,他可多学学人物和动物动态结构方面的知识,多了解人物与动物各部分的比例关系,以便更好地掌握他们的画法。

2.循序渐进原则。魏老师在教学中从来不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占有和能力的发挥上“整齐划一”,而是要求学生“日有所得,循序渐进”。尤其对学习落后的同学,在与“优生”比较尚存较大差距时,要多进行纵向的自我比较,让“新我”不断地战胜“旧我”。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正视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不同程度学生,教学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不能要求每位学生短期内都能有很大的长进,更不能幻想同学们长大后都成为画家,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做到“课有所获,日有所得”,一天比一天进步。

三、“三大部分”

魏书生老师把学生比喻成一辆汽车,主要由“动力”、“能源”和“操作”三大部分组成。

1.动力部分。魏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有理想,要有学习的目标,要用“目标”和“理想”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他还通过学生的学习任务“承包”给同学讲中外名人“以勤补拙”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锤炼他们学习的意志,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而奋斗。小学生学习美术也应该有“动力”,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切合实际且经过努力后能够实现的,让学生以这个“目标”作为学习的动力,并为它的实现而不懈地努力。

2.智力部分(能源部分)。智力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辨别、判断、处理和发明制造的能力。魏书生老师常通过读、写、听、说、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强化训练,开发学生的智力。上美术课学生不能不专心,进行美术创作学生没有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更不行。美术教师要通过风趣、优美的教学语言讲解,采用直观教具操作和形象的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通过画记忆画,进行实物写生等练习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还要通过“添画”、给古诗插图等对学生进行思维、想象力的训练。学生有了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他们的智力也就提高了。

3.操作部分。操作部分是魏书生老师“学法指导”理论的重点,有了目标和理想作动力,有了智力作基础,但不去操作也等于“零”。对学生的操作指导,魏老师按照以下三个环节进行:

(1)计划、预习。魏老师要求学生制订的学习计划很多,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等等。在小学美术课中,不能完全将魏老师初中语文的预习要求搬进美术课堂,但是让学生在期初大致了解全册课本的知识,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便于学生准备各节课的学习工具和材料,学生还可有针对性地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在老师指导下解决,节省了课内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对高年级学生,还可参照魏老师语文教学的要求,制订一个比较简单的学习计划,使他们能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

(2)听课巩固。魏老师“定向、讨论、自学、答题、自测、日结”的课堂六步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疑惑”和“问题”的解决。美术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教师要以启发、引导为主,不要过多的包办代替,能自学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学,能通过讨论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只需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提示和“点拨”。另外,还要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复习、检测。复习是帮助学生补缺补漏,帮助他们系统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魏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复习,什么不会就复习什么,什么不懂就补什么,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做费神费时而无效的事。美术课的复习,也可参照进行,如教师先小结一下本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应掌握的知识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进行复习。

为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有必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魏老师首先和学生共同分析研究一些典型试题,帮助他们了解各种语文知识在试卷中的比重。然后让学生自己出题“自测”、“他测”或“互测”,检测后让学生通过自我分析、相互分析,找出缺陷,继续学习。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的检测同样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如,同学间相互画像,让学生自画一个圆柱体物体,然后用圆柱体圆面透视知识进行检测等),让他们在“自测自评”中得到“自纠”,在“互测互评”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篇5:魏书生学习指导之读后感

(三)——《魏书生谈学习指导》

徐佳倩

今年寒假有幸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书籍《魏书生谈学习指导》。魏书生的教学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我觉得根本的一点是充分相信、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每个学生有较多的学习机会,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比如怎样集中注意力,怎样训练记忆力,怎样发展思维能力,怎样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记笔记,怎样复习,怎样提高复习效率等,他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优的方式。再一点,他非常注重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他和学生们形成共识:最重要的不是口号,不是认识,不是情感,而是习惯。因此学习生活力求养成习惯:坚持预习,按作息时间学习,认真听课,自主留作业,每天跑步,制定长期、中期、短期双休日、日学习计划,巧用时间的“边角余料”,学会自学整册教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习惯使魏书生和他的学生们忙而不乱,紧而有序。

篇6:魏书生谈语文教学读后感

一、魏老师的人生观

魏书生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向上的,是充满理想与热情的。他在《人生的价值: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中说道:“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为人民、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吧!做的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过多关注报酬。报酬越少,吃得越清淡,穿得越简朴,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临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能自豪而幸福地宣布:我吃穿比平均值少二分之一,而做的实事比平均值多一点。”这种思想境界是多么得高,我想正是因为魏书生拥有如此高境界的人生追求,才能获得如此的成就与威望。又如在《钻研“比”的学问》中说道:“显然目的不同,比的方法也不同。这些年我注意采用一些积极的比的方法。机遇和差的比。干劲要和足的比。待遇和低的比。生活和过去比。道德和高尚的比。将来和强的比。目前和接近的比。需要和入党时比。除了这些内容充分体现出魏书生老师高尚的人生追求之外,还在人生观这一章节中教育读者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尤其是《勤耕不辍,积少成多》和《持之以恒,坚持写日记》这两篇文章给我的启发最重要,很多论文和成果都可以从平时的点滴积累中积少成多,有无到有的,从魏书生老师的经验做法中,我深深领悟到了这一点。

二、魏老师的育人观

魏老师主张育人于讲读课中。魏老师告诉我们,教学中要发挥每篇课文的感人力量,注意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教师情真意切地教,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扶植正确的思想感情,只要每篇课文都这样做,学生怎能不产生心理位移呢?

语文教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语文老师应像保育员,考虑孩子的胃口、体制的需要、性格心理的接受能力为己任。讲读课上育人,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使用感染熏陶的方法,使学生因情而明理,认真汲取每篇课文中的营养,使自己成为精神上、人格上的强者。

魏老师还提倡育人于日记写作中。魏老师把写日记比作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提倡老师留日记题目,进行日记指导。写《两个我》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智地调动头脑中的正义之师,去战胜把自己拖向泥潭的错误思想。写《只有助人,才能有乐》、《为别人吃亏是福》等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人、理解人、原谅人、帮助人的品质。写《妈妈笑了》、《替妈妈分忧解愁》、《我为妈妈做了什么》,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爱自己的母亲。

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分析自己、分析他人、分析社会,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动脑筋想办法,班中五名同学比较懒,经常不写,或写二三百字应付一下。怎么办,请这五名同学想办法,选出懒病治疗小组的组长,检查,看写了没有,写够了没有。没有写,或写得篇幅不够,组长让他们当天补上,还要写一份说明书。

三、魏老师的教学观

魏书生老师一年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很少,但是学生的成绩却出奇得好;魏书生从来不改学生的作文,可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很高。原因是魏书生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书中写有《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从导语到教师的语速、动作、语言都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魏书生老师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自学,他说掌握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一篇文章、一本书、到一门学科,他都钻研了有效的自学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凭自己的能力学会知识,同时还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写作的能力。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充实视野。在评价方式上,魏书生老师大多采用“自留作业,互批作业,自己当自己的考官”的自主评价方式,这些大胆的放手措施,有力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都增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授人以鱼一餐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学生能遇到做魏老师,很幸福,很幸运。

篇7:魏书生谈语文教学读后感

“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

走上教师生涯已经27年,与先生两地分居,我一直就在同一所学校工作,长期在同一学校工作,弊端很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不思进取,应付工作,有时会看什么都不顺眼,容易把工作干成死水,学习积极性不强,没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创新能力不足。面对这些情况,想改变,想调整,读完《魏书生谈语文》,心中豁然开朗,他说:“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我新了,世界在我眼里就新了。”“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懦夫每天都在重复自己昨天的言行,因循守旧像一层厚厚的土,深深掩埋着他的才能,他只是在这土的下面叹息,抱怨。”“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改变自己的学生观,教育观,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将自己的狭隘变得宽阔,自私变得利他,僵化的方法变得活跃,唯心的变成唯物的。”魏老师的话渗入心田,细细咀嚼,我试着去学习,试着去了解学生,试着改变自己,试着去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试着去分析学生,时时告诉自己,我没有老资格,长期在同一所学校并不是优势,我把自己当做新人,敬畏学校规章制度,敬畏每一名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敬畏生命的成长。

“人生中没有几件事情是自己改变得了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少生气,少抱怨,快快乐乐的去面对,努力去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确如此,做任何工作时间久了,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了,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以至于抱怨。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改造别人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真心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一个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人,谁能相信他会有能力驾驭改变别人呢?”

面对现实中,教师的工作量如此大,内容繁杂,属于教育的,不属于教育的通通都干,这种辛苦,别人无法理解,跟别人说一说,人家还会打击你,你喜欢干啊,你厉害啊,能者多劳啊,难道我就不停的抱怨吗?这样只能是伤害自己的心更伤自己的身体,同时还会给别人带来负能量,所以,学习学习,乐观乐观,超越超越,调整心态改变自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生的价值:多做实实在在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多做教书育人的事,拓宽生命的长度与宽度,魏老师告诉我们“人啊!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努力地一件接一件地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事情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不要用太多世俗的标准去衡量自身的价值,不要过多关注报酬。”

“人对自己应该经常提这样的问题:每天能不能再多干一件事,每小时能不能再抓紧点,每件事能不能干得再好点,能不能创造别人意想不到的成绩?”

如果我们的生活太过清闲舒适,容易滋生懒惰和消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多做事,积少成多,集跬步至千里,或许有一天,达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一位负责人的老师,最重要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的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魏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年轻的老师问魏老师:“你是靠什么办法,是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我们看到你的学生每天都能自觉写作业,写日记,他们互相出考题,互相评卷的时候,都非常仔细认真,你用什么办法使他们学习这样自觉呢?”魏老师的回答是“育人”,魏老师抓住“育什么样的人”“育人于讲读课文之中”“育人寓于写日记之中”“育人寓于作文之中”“育人寓于课外阅读之中”“将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主人”“育人重在培养良好习惯”魏老师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给学生每天任务、每周任务、每月任务、每学期任务定质定量,有句话这样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钟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会收获一种命运。”时间长了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学能力,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做到了授人予渔”。

“方法是艺术,因此没有对错之分,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形式单一,其生命力也就越容易衰竭。应该是各种色彩、各种教学形式的教学艺术之花都争奇斗艳的开起来才好。只要他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力。”“授人予渔一餐之需,而教人予渔,终生受益”,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说就是授人予渔的范本。魏老师说要少讲多读,注重实效,读得多学生菜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学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成自己克服阅读困难的能力。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放在十四年后的今天,也是历久弥新,不会过时,现在的语文教学也是强调阅读与表达。魏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丰富多样:从组织教学就可见一斑,集体唱歌、集体朗诵、口头作文、气功冥想等,可见,魏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用情用心,至诚至爱。

魏老师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引导自学一类文章,引导自学一篇文章、引导自学文学常识等,引导自读一篇课文的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指导意义。

篇8: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一一、民主与科学——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基石

在魏书生的实践中, 所谓民主, 就是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魏书生主张“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要“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要“给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 从而达到使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的境地。他的这些观点和方法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于是, 我们在魏书生的实践中随处可见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践行。

1. 倡导民主思想, 推进教育民主

魏书生认为, 教学民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 让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和生活的乐趣。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魏书生主张从四个方面进入。

第一, 树立坚定的“服务”理念。魏书生提出:“为学生服务, 就不应该强迫学生适应自己, 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 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努力锺炼和提升自己, 善于在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铺路架桥, 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第二, 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 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这些年来, 我教语文, 越来越轻松, 根本原因在于我从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魏书生的体会验证了一个道理: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是成就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基础。今天的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其基础也必然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上。不然, 则将事倍功半, 甚至适得其反。

第三, 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魏书生一向认为, 教师不仅要教书, 而且要育人, 育人之重甚于教书。育人的前提是必须研究和知晓学生的基本需要, 从而发现并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快乐、需要学习、需要劳动、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同时, 教师还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社会是丰富多样的社会, 需要多种多样的个性, 教育的责任, 在于达成这种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与相互推动。

第四, 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魏书生将“民主化”形象地解释为两个字——商量。用商量的教育策略主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使师生同处于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商量的教育策略氛围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以商量的教育策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商量的教育策略引导学生的多种差异和个性发展, 充分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2.坚持民主治校, 实行科学管理

所谓科学管理, 即是遵循教育规律, 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多年来, 魏书生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科学管理的优化系统。他从时间角度订计划, 突出“时时有事干, 事事有时干”;他从空间角度订计划, 突出“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他建立了监督系统, 确立了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和教师抽查五道关;他建立了信息反馈系统, 根据各方面反馈信息和时空变化对计划、制度或决策作出适当适时的调整, 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科学管理, 更多地体现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多年来, 魏书生一直主张“教师的作用是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 去发现和扶植积极的一面”, “凡是学生能做的事, 老师不做”。他主张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他说:“一个当老师的, 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 剥夺了他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 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所以, 看起来让学生做事, 像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 这不对, 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学生只有更多地做事, 参与管理, 参与制定计划, 他才能增长能力, 才能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

魏书生认为, 发扬民主的关键, 在于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真正成为学生和教职工的服务员。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一样, 一要民主, 二要科学。

二二、训练与养成——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在魏书生教育思想中, 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 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 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 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 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魏书生认为, 上述所有教育理念的实现, 都离不开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教育的重要目的, 就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 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魏书生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的, 从而激励着学生自觉主动地行动。

1.树立三个教育理念

第一, 好习惯的形成是一种自觉行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持久行为的基础, 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把该做的事转化成学生想做的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学生的习惯。第二, 好习惯的形成本质上不是习惯的矫正, 而是基于每个学生的习惯亮点在集体中的交融和凝聚。第三, 好习惯是自律和他律结合的产物。只有个人的自律, 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与舆论, 这些制度和舆论逐步形成一种风气、传统和文化, 进而促进个人习惯的养成。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魏书生的实践中, 可以提炼出如下要点。

把握三个重要环节:第一, 抓起始, 要有良好开端。第二, 抓过程, 就是要坚持不懈。第三, 抓善终, 落实每个细节。

讲究三种基本方法:第一, 严而有格, 设定标准。第二, 加强检查, 反馈推进。第三, 超限巩固, 使习惯成为一种效率, 成为一种技能。

2.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 是一个人成功人生的基础。魏书生说“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 这话揭示了行为、习惯、品质和命运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健康习惯, 即是探究到了教育教学的真谛, 符合能力形成、人格完善的规律。魏书生坚持从小事做起, 从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由外在行为到内在品质, 从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 从课外活动到课堂教学改革等, 都贯穿着良好的生活、健康、学习习惯养成这一主线, 从而取得令人瞩目的育人成绩。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教育学上有一条基本原理, 就是知识可以传授, 而能力必须训练。魏书生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的, 从而激励着学生自觉主动地行动。

3.“大事做不来, 小事赶快做”

“大事做不来, 小事赶快做”, 这是魏书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常说的一句话。“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在魏书生看来, 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形成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他说, “理想着实很美, 要实现起来, 真的不是件容易事。现在的我力量还很弱小, 还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是不可以急于求成的, 要从小处着眼, 做好那些小事, 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从我身边每个能把握住的机会开始, 不断地累积, 不断地超越……只要我们每天积累一点点, 那么, 在不久的将来, 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让自己最终走向成功。”一点一滴地积累好习惯, 就是一砖一石地堆砌自己的好品德。习惯成自然, 品质在其中,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篇9:魏书生《谈学习指导》读后感

关键词:魏书生;教育教学;研究;思考

0 引言

在新科技知识呈爆炸发展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除了传统的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掌握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即自我学习的能力。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终生教育已是必然趋势。而传统的固有教育模式,并不重注学生自学能力与兴趣的培养,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寻求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学习模式,变过去注重教法为注重学法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之积极参与,养成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魏书生以他特有的思考问题方式,面向全体又注重差异结合的学生观,取得了首次改革的成功,为其以后的继续教改奠定了基础。魏书生以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核心,构建了语文“六步”教学模式,并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为主要内容,开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的引导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相吻合。

1 对魏书生教育教学改革思想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评价魏书生说:“魏书生是一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有一种忘我的精神,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所能做到的。”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求索,魏书生取得了改革的成功。

1.1“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

1.1.1 “民主”思想

民主思想的基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民主的内容包括:1)为学生服务思想。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2)平等互助的思想。教师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彼此充分信任,相会理解。3)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发展自己的人性成分,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4)决策要商量。让学生有参与意识,并且尊重学生的意见,实现真正的教学决策民主。

1.1.2 “科学”思想

民主的教育思想主要引导学生自愿学习,树立自己主人翁的意识,但是愿意学不代表学得好,所以必须要学会学习,也即科学的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三方面:1)有序性的学习。2)六步课堂法。六步课堂法的基本教学流程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3)管理系统化。其中包括三项内容: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

1.2 培养两种能力的教育实践

1.2.1 自学能力的培养

魏书生按照“知,情,行,恒”的规律从以下方面进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1)激发学生自学兴趣。2)教给学生自学方法。3)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1.2.2 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地姆林斯基强调:“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魏书生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体现在一下四方面:1)进行自我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教育。2)建立组织。为自我教育创造条件。3)制定班规。民主制定班规,自我教育明确规范。4)开展活动。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机会。

教育的宗旨在于改造人,塑造人,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除了学习能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也极为重要,这最重要的就是靠自我教育来实现,它对人生的后一阶段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由魏书生教育教学改革引发的

思考

魏书生的教育改革之所以轰动了当时的教育界,是因为他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把自己的人生观,历史观,世界观等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对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推动教改有很大启示。

2.1要具备高尚的人格与师德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魏书生认为有了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才能装得下事,拿得起,放得下。他以身作则,且责任心强,他热爱学生,严中有爱,与学生一起制定各种计划并一起实施,从不懈怠,用自己做完整的人教育学生做人。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加强自我学习

“魏书生之所以大刀阔斧的开拓新天地,敢于同保守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挑战,大抵因为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他自己的几十年的自学成才经验,其二是他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大胆实践。”魏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他把80年代最前沿的理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引入教学领域,按照系统论,引导学生画“知识树”,将不连贯的,零碎的知识组成整体结构。而遵照信息论,控制论,他创建了“六步课堂教学法”。

篇10:学习魏书生

王利明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魏书生的名字便在中学语文界引起关注。一个原本只有初中学历,靠自学与实践从一个农村小学民办教师而成为当代全国知名教育改革家,成为全国劳模,中国优秀班主任,中国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多次受党中央最高领导人接见,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这些成长经历令人震耳发馈。他锐意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转化差生,用极少的时间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而学业成绩却远远高出其它平行班级,做两个班的班主任而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还有较充足的时间外出演讲„„这些成就真叫人叹为观止!到目前为止他已在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奥、台地区作了2000多场报告,上了1000多堂公开课,听众达500多万人次,发表100多篇文章,结集出版20多本专著„„。从1986年起担任实验中学校长,1997年担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又兼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各类社会兼职达43项之多,而从未脱离三尺讲台,传经布道,笔耕不辍„„他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人!虽然魏书生本人总是说自己“是在讲台拿粉笔干活的人”,但他却被誉为“当代的孔子”。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淑湘这样评价他:“魏书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我要是有机会,我一定拜他为师,向他学习”。魏书生其人、其事、其言、其行、其业绩、其风范是中国教育界的奇迹,是中国教育界的骄傲与自豪!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近来学习了魏书生的思想后,一个问题便索绕在我的脑海,是什么力量驱使他如此超乎寻常?魏书生如此完美,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人们主要应该学习他什么?思来想去,我终于从他的职业生涯及他的人生艺术、教育艺术和教学艺术中体味出他的力量源泉在于他对祖国、对党的事业、对人民、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我们学习他,就要学习魏书生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学习魏书生热爱生活,坚守正念,坦荡乐观、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学习魏书生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宗旨,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学习魏书生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松、静、匀、乐”的养身之道。唯其如此,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业绩才能更加凸显,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更有希望。

一、学习魏书生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挚爱和敬业奉献的精神。

魏书生教育情结之深,缘于他的一颗善心一颗爱心和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胆忠心。短短的两年四个月的小学民办教师经历,使他发现农村孩子的真诚、质朴、勤劳的品质和孩子们心灵世界的广阔,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散上真、善、美的种子是一种人生享受。“如果由于自己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我便获得了生存的幸福,有了一分生存的价值”。“教师显然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心灵的职业,于是我迷恋上了教书”。他21岁进工厂,进厂后却又先后150次申请教书,六年夙愿,一朝得偿,他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1978年2月魏书生到盘山县三中任教初中语文,中学教学生涯便由此开始了。六年后他便成了辽宁省的“特级教师”,此后无论是作教导处副主任,还是校长,乃至市教育局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他都从未放弃过教学,而且绝大多数时间担任班主任。他离不开学生,离不开教学。他爱自己、爱他人、尤其

爱学生,他具有博爱之心。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爱心,他的一颗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

魏书生热爱教育事业,离不开教学,离不开学生。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上,无论怎样差的学生,一经他调教,总能有极大进步。他大胆改革和创新教法、学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哪怕全校同年级中一个只考8分的差生,魏书生也积极帮他找出优点,特生特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最终使这个学生根本转变。他敬业奉献,不管是教学、管理、还是外出演讲,他对每项工作都非常认真,可以说除了必要的休息和身体煅炼,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全方位传经送宝,传道授业,对教育教学已达到痴迷的程度。他的爱心,他对教育的忠诚,他的敬业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学习魏书生热爱生活,坚守正念,豁达大度,坦荡乐观的人生态度。魏书生尽管是盘锦市教育局长、党委书记,又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但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在讲台用粉笔干活的人”,把自己归于平凡。但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经历着不平凡的人生,干出惊人的业绩。他热爱生活,珍惜今天这个时代,他把人生的荣辱看得很淡泊,总是以快乐的心态豁达的气度面对万物。他认为多干实事是享受生活。他常说“读书是享受,写作是享受,教学是享受,散步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是享受”。他有一颗乐观坦荡之心,更有一颗和谐包容之心。当有作家写书涉及“文革”期间告密诬陷他的人和事时,他断然删除,说“要与人为善,要以德报怨”。他能正确对待逆境与顺境,他在演讲中说:“人不要埋怨境遇,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应该成长为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万壑的石头缝中,你应该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他曾几次搬家,而且房子是越搬越破,越搬越小,他的学生很不服气,但他总是泰然处之。他朴实无华,从不奢侈;他总是站着演讲,一杯白开水足矣。他并不缺钱,但却像一个苦行僧。他以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境遇,以释伽牟尼放弃王子地位不做而潜心传道备受艰辛的境遇来激励鞭策自己。他说“苦行是一种幸福,一来可享受理智的满足,二来可砥砺意志,最主要的,它能省掉不少为个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麻烦”。他只知奉献,不求索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他告诫人们尤其是他的学生们要坚守心灵的正念,留住真、善、美,让假、恶、丑的神经逐步坏死。他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他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每天坚持3000米跑步„„凡此种种,举不胜举,这是他的人生态度,更是他的人生艺术。令人肃然,令人景仰。他还善于提升自我,净化自我。他主张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和社会的关系。当今生存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经济最繁荣、政治最宽松的时代,应该让自己适应社会,而不能幻想社会适应自己。二是对工作的关系。“工作高不能成低也能就,任何平凡的工作研究起来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都有无穷的学问,也有无穷的乐趣”。三是和他人的关系。千方百计和老师们、学生们、领导们建立互助的关系。四是和自我的关系。净化自我、强化自我、超越自我。他主张人生处于低谷时要自珍、自重、自强不息而不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不怒不卑”,守住正念,泰然自如;当人生处于巅峰之时,不要得意而忘形,妄自而尊大。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容人之度不可少,嫉妒情绪不可生。

面对物欲横流,社会风气尚需进一步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的时刻,我们应当以魏书生为榜样,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不忘先贤遗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守静致远,淡泊明志。以胡绵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准则约

束自己的言行,坚守正念,以高尚的品质,完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励志、正德,才能真正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学习魏书生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宗旨,科学民主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

魏书生是个不平凡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宗旨。本质上说既教书又育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成人成才的关键。他为了深化学生大脑潜力的开发。他演讲时特别介绍“两大点,一小点”。这“两大点”是他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两件法宝: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靠这两件法宝建构了卓著的实践绩效和精深的理论造诣。他的教育思想核心是突出一个“育人”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此而产生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无不体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其次是坚守“民主”与“科学”。所谓民主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主张“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广阔,学会用自己的能源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实干、豁达、好学战胜自己的消极、悲观、空谈、狭隘、厌学);“决策过程多商量”;“给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他的这些观点和方法,时时处处体现出民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自我提高、自学提高、自我管理班集体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关键之所在。

所谓科学,即是从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法治校、治教、治学。他建立了计划系统。从时间角度订计划,突出“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从空间角度订计划,突出“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他建立了监督系统,确立了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和教师抽查五道关。他建立了信息反馈系统,根据各方面反馈信息和时空变化对计划、制度或决策作出适当适时的调整,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他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社会与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上,使借鉴和创新达到完美的结合,使学生这一主体的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他在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工作、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上,主张适应、实干、互助、超越自我。他的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语文教学观,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班级管理论,以及他的自学方法论,家庭教育观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时期的两面旗帜。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则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遵循规律,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的思想和方法的高度浓缩。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要讲民主、讲法治、讲科学,在学校管理中坚持“合法、合情、合理”使整个管理机制处于良性运行之中,从而促进“和谐”局面的形成。

四、学习魏书生强身健体“松、静、匀、乐”的养身之道。

魏书生在演讲中经常强调“两大点,一小点”。这“一小点”就是他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的“松、静、匀、乐”的养身之道。没有愉悦的心情,没有强健的体魄,作为教师不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造诣达到一定高度,作为学生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的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堪忧,没有健康的体质素质教育必然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特别指出“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体”之状况不佳于人于己均不利,理想、情操、精神、生活都无可寓之所。魏书生32年未到过医院,随时

都有健康的体态,饱满的激情,愉悦的心情。他任盘锦市教育局长时的施政演说看似很简单,就是在盘锦推行“五个一”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写一分钟日记,唱一分钟军歌,昂首挺胸踏步一分钟,搞一分钟记忆力比赛”。但实施十年的结果,促进全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盘锦教育质量连年攀升。他要求并带领师生强身健体,称为注意力体操。做到四个字:“松、静、匀、乐”。“松”就是“身体松”。教书、写字,做题各部器官放松,注意力就集中了,轻装上阵,感觉是世界最轻松的人。“静”就是“心灵静”,守住心灵的宁静。诸葛亮的《诚子书》中有训“才需学也,学需静也,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广才”。宁静方能致远,“静以修身”也。“匀”就是呼吸匀畅。保持匀畅的呼吸有利于身心健康,深呼吸“五口”可以缓解高考紧张情绪。“乐”就是确保自己处于快乐之中,以乐观主义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人生的挫折、误会、诬蔑仍能坚守内心的快乐阵地。坚守正念和乐观,每天打开眉结,打开心结,面带笑容。孟子曰“得英才而教一乐也”。始终以乐观的心态、坦荡的胸怀走上三尺讲台,必然激情澎湃,纵横捭阖,运用自如,驾驭课堂,游刃有余。我们学习魏书生就要认真学习他的养生之道。以健康的体魄,快乐的心态上讲台,就能调动万千思绪,使课堂充满欢乐,就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缺乏朝气,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必然就差。更有一些人把平时的不快、心中的愤懑情绪带入课堂,不但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实现,而且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使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此乃教师之大忌。

教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态,饱满的激情,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长期的脑力劳动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已使不少教师身体不堪重负,要更好的教书育人,必须强身健体。魏书生“松、静、匀、乐”的养身之道,其实也是养生、养心之道。

上一篇:幼儿中班生活老师心得体会下一篇:党支部年度学习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