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三第一课课件

2024-07-04

高一必修三第一课课件(通用7篇)

篇1:高一必修三第一课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检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年的春晚背景设计很“亲民”,体现了一种创新,张扬了一种龙的精神,不奢侈、不豪华,张扬了一种民族艺术氛围、中国特色风格、时代精神风貌、公民理想情感。看节目,读背景,如在相守一道时代文化盛宴。对于“文化”的理解,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①文化就是文学艺术,是小品、相声、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的总称②文化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③文化来源于文艺工作者的创新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并不仅限于文学艺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里的“文化”是()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③指科学知识或受教育的程度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台5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②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⑥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4.第十三届CffIN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共分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合唱五个演唱类别。这反映出()A.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D.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5.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2011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最美妈妈”吴菊萍的颁奖辞是:“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③通过人的活动可以透视人们的文化素养④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8.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9.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10.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

A.文化作为物质力量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文化作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2.右面漫画反映的观点是()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知识力量就是文化力量 D.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13.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开展了“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通过一份小小的善行,一份恒久的支持,践行雷锋精神,向社会传递青春正能量。这说明()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培养起来的②透过物质载体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③文化是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能存在 B.经济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是由上帝创造的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由政治、文化所决定.又对政治和文化有重大影响

1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这段歌词表明()

A.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 D.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16.《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

A.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8.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2011年9月22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占上海生产总值的9.75%。已成为上海市的支柱产业。上海市力争文化创意产业2015年占全市生产总值12%,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9.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某些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问题时,或由于思维定式或价值观念的差异,或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持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这警示我们()A.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B.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D.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0.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 了矛盾斗争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22.为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作出“千人计划”决定,要求并支持用人单位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2010年7月28日至8月3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70位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的入选专家到北戴河休假。国家的行为再次向社会宣示了“知识和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宝贵。国家这样做()①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②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氛围,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③能够激发这些专家们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④说明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5.2013年3月6日,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2013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其《分工实施方案》。我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

A.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B.把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C.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D.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50分)

26.材料1:《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文艺演出引进和派出每场收入比为10:1,出版类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中外文化贸易额相差更是高达10倍之多。我国的文化逆差正在制约着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材料2: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和经济优势,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大量渗透到发展中国家,潜移默化地模糊着这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与特征。国外敌对势力也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因此,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两则材料对我国提高综合国力有何启示?(11分)

27.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只要经济上去啦,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发展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15分)

28.2013年1月4日至5日,2013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2013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他强调,文化系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在坚持文化的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4个方面狠下功夫、狠抓落实,切实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责任,全面推动文化改革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文化系统之所以要切实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责任,全面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原因。(18分)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一课测试题

参考答案

1——5 BBCCA 6——10 AAACC

11——15 BBBCA

16——20 BCBDB 21——25 AABD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6(1)材料1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材料2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我国面临严峻的文化安全问题。(6分)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4分)我们应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4分)防止国外文化侵略,维护我国文化安全。(3分)

27.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但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判断3分)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6分)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书画的发展,并非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都有超越经济制约而相对独立发展的事例。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6分)

28.(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6分)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文化系统要切实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责任,全面推动文化改革发展。(6分)

(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系统要切实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责任,全面推动文化改革发展。(6分)

篇2:高一必修三第一课课件

1、知识目标: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2、能力目标:理解梭伦改革应对贵族反对的策略及现实性,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以及公民权利提高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情感目标:通过对改革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顺应潮流,实事求是,改革就能成功;通过对改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行一场社会变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

【学习重点】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知识链接】必修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知识导学】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梭伦改革的背景1)

(1)环境优越:位于 ,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 、、优质陶土和 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 港。所有这些对农业、工商业发展十分有利。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梭伦改革的政治背景2)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在“ 时代”,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这些部落逐渐统一,设立以 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出现了 的雏形。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①政治上, 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公民大会(代表平民)没有实际权力。

②经济上, 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因此被称为“ ”。 如果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平民的反抗:贵族的专横和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公元前632年, 发生主要由平民参加的武装_,这次_虽然最后被镇压,但给贵族统治敲响了警钟,雅典统治者后来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

(三)工商业发展(改革的经济背景)

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工商业得到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 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 的斗争。社会各阶级出现分化: 因为占有平原地区的大片沃土,被称为“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权益。 深受债务奴役之苦,他们大都住在山区,被称为“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篇3:如何上好高一地理的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课会让学生看到这位教师好不好, 这门功课有没有趣味或吸引力, 如果没有上好第一课, 就会给整个教学带来困难。所以, 笔者课前认真听课, 并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别人第一课的精彩案例从中学习。

笔者的一位前辈在开学第一课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佩服她, 并且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强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地理学习的规范要求, 可以看出她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如果能在这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多添加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 吸引学生的兴趣, 分出点时间展示学科的魅力, 让学生有一种期待, 效果肯定会更好。

一、课前准备工作的检查

笔者提前到达班级巡视教室, 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所有的学生把课本都准备好了, 然后上课铃响后, 师生呼礼后就算正式上课了。

二、亮相

首先笔者做了一个开场白, 简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经历, 帮助学生了解笔者的过去, 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

三、介绍地理学科

主要从什么是地理、身边与新闻中的地理、为什么学习地理三个方面向学生讲讲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1.什么是地理

说起地理, 相信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着地理, 那什么叫地理呢?

笔者首先请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来说说他们认为什么是地理, 这样就给他们营造了一种民主轻松的氛围, 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回答。有的学生很快想到了地球、人类环境、昼夜变化、天气变化、海洋环境等。对他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鼓励,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呢?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了, 笔者就接着利用“同学们你们认为的地理应该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 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踊跃回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带领学生通过几个实例, 通过一些视频, 具体了解地理学科所具有的几个特征, 这样明确了地理学科的范畴才好开展下面的内容。

2.关于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在关于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这个环节, 学生讨论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 日出日落现象,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以及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的大气环境、水圈、岩石圈、地理圈等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学习地理

除了刚才讲的学习地理可以揭示了解地球上人类生存的条件外, 还有我们个人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地理, 国家建设离不开地理, 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地理, 比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人口的发展、城市的区位布局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另外, 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难题 (人口、环境、资源、发展) 都与地理知识有关。

当然, 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地理也是高考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终身学习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如果不知道地理的相关知识就太落伍了, 所以要学习地理。

四、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及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就需要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方面努力去做好。课前应该将这节课要用的课本、笔记本、听写`本和导学案准备好以备上课时用, 教师会不定期检查;课上应该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勤于思考, 做到课堂讨论收发有度, 适可而止;课下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以及预习, 及时进行笔记与错题的整理。

每节课剩下十分钟, 笔者就让学生预习下节课知识, 完成下节课导学案的填写。可是学生在预习时往往不能将前一级的内容包括进去, 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 把自己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 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灵活运用。

上完第一课后笔者看到学生在第一次学习反思中写到地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表露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期待。学生的兴趣有了, 就意味着第一节课暂时取得了成功, 但这又是远远不够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 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还需要教师在接下来的日常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反思的自己经验与不足, 逐渐带领学生步入地理学习的快乐海洋中。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开学第一课会让学生看到这位教师好不好、这门功课有没有趣味或吸引力, 如果没有上好第一课, 就会给整个教学带来困难。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准备, 给学生介绍什么是地理、身边与新闻中的地理、为什么学习地理等, 吸引学生的兴趣, 展示学科魅力, 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篇4: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一)

1. “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于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

A. 《春秋》 B. 《道德经》

C. 《论语》 D. 《韩非子》

2.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

3.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

A. 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 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 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 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4.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

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 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到法律

C. 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 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5.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造就了大批地方乡绅,他们实际上成为基层地方治理的中坚。在‘皇权不下县’的制度下,乡绅集团是基层社会与国家权力的中介与桥梁,以儒家伦理的名义整合基层社会。”这表明科举制的实施(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有利于强化价值认同

C. 有助于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D. 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6.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譬如扇子只是一个扇子,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才放下时便只是一个道理;及摇动时,亦只是这一个道理。”在此,朱熹主张( )

A. 感知是先验的、第一性的

B. 物质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C. 形而下的扇子是具体的存在

D. 理是先于物质存在的实体

7.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

A. 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 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C. 建立法治社会

D. 实行君主立宪制

8.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 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这种对人心本体的界说与下列哪一思想是一致的( )

A.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B.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二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D.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0.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四则言论: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残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度,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言,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哀,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 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4)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篇5:地理必修二课件第一课

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课标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是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 本条“标准”的前提。二是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三是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教材分析】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沿着人类成长的足迹探究三大问题的关系,不难 发现,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口数量和空间上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教材把人口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也正符合了高中地理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的要求。

第一节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首先从数量这样一个最直观的角度来探讨人口的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和世界上的人口问题,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并且,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初中已有涉及,由此引入,更显得顺理成章,有助于学生对该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树立起人地关系的思想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篇6:高一物理开学第一课课件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将伴随大家进入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

二、自我介绍

三、上课内容

物理教学质疑能力培养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其于疑”。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求知欲、创造性往往是从“质疑”,也就是提问题开始。

学生提问题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会不会提问题体现了学生求知的能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很会提问题,而有的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或者提的问题总是“没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与平时是否会提出问题、提高高质量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应特别重视。

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深入。有的学生学习物理还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上,对物理概念、规律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透彻理解,无法把发现的现象和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提出质疑。象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没什么问题可提,或者只能提一些很简单、很肤浅的问题。

2、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质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有的学习惯于接受已有的现象和事实,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懒于把已有的现象和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所以提不出什么问题。

3、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性格内向的`学生不着于与人交流,害怕提问题;缺乏自信的学生羞于向老师提问题,他们害怕所提问题太简单而被人嘲笑,因此,虽然有问题,但宁愿闷在心里,不肯向老师或同学提问。

4、教师方面的原因。学生是否敢向老师提问题是与老师个人性格、品质有关的。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太过于严肃的老师常常使学生望而生畏,使本来就有点胆怯的学生更加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有的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不以为然,回答时轻描淡写,以为问题简单无需详细讲解,结果,这种不耐烦的作法很容易伤学生的自尊,甚至有时会使学生产自卑心理,这样的学生以后再也不会提问题了。

二、针对学生不会提问题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

1、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

不管是课内还是在课外,只要有对物理现象或作业练习中有问题,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来。例如,我在进行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传播”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光的传播路线怎样”、“你平时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吗”、“怎样才能看见光在空气中传播”。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粗浅的,很“愚蠢”的,我们也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力求建筑答案。

2、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是在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后,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就是因为他对身边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观察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思考这个现象,提出问题,进而是解决问题的。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象牛顿那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现象,对于身边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物理现象,可提出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展,而不是朝其它的方向发展?努力找出其中的物理内涵。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置疑问,训练发散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为最优选择。例如,让学生回想:在冬天脱毛衣时会有劈里啪啦的声音;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总是随着梳子飘;在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刚走进食堂,眼前就成了“雾蒙蒙”的一片;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俯冲向前……这些事例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但未曾深究过的,当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们呈现给学生时,自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质疑,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

3、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

在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中,不管是“验证”实验还是“探索”实验,都有许多现象可以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实验现象,里面很可能蕴藏着深远的物理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里面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重大发现的例子。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所以他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伦琴把它起名为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许多科学家,都是象这样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有了科学的重大发现。因此,应该教育学生,当我们做一个前人做的实验时,如果得到与前人不太一样的结果,这时候不能一味的懊恼觉得自己做错了然后重新实验,这样很容易令我们和一些有价值的发现擦身而过;而应该大胆怀疑是否有前人做错了,努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例如,学生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学生测出的重力加速度五花八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些误差的原因,提出很多的问题,比如:空气阻力是否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摆线长度、摆球的质量和体积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计时的工具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摆角的大小对测量结果如何影响?等等。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问:“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么样?”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继续设疑:“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应积极引导引导在实验中观察的“奇”和“细”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对实验非常熟悉,他就能在实验中分辨哪些现象是“奇”,哪些现象是“不奇”,到达了这种程度就有可能捕捉到“奇”与“细”,因而提出问题更具有指向性,就更容易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例如:简单的电现象的实验,用塑料尺摩擦后吸引小纸屑,同学们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练,却很少有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一旦要他们仔细观察,并口述观察到的现象时,发现摩擦过的塑料尺先吸引纸屑后又推开纸屑,创造出“为什么吸引”“为什么排斥”两个问题情境,为使全体学生关注,用多媒体显示摩擦过的玻璃吸引两个悬挂紧靠的小球,后有排斥两小球,且两小球也分开了,减慢速度反复显示问题情境,不断刺激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开发学习动力。

4、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

逆向思维,即是突破思维定势,从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综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许多科学家的逆向思维在科学探索中提出的问题,都有伟大的发现。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他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又如在讲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时,教师可作一个演示:将两只分别标有“220V、100W”和“220V、15W”字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两只灯泡的实际亮度。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似乎应该是“220V、100W”的灯亮一些。演示实验在白天进行,实际观察时是“220V、15W”的灯亮,而“220V、100W”的灯泡几乎看不到发光。此时学生有的目不转睛,有的还小声议论,思维十分活跃。这时教师一改解释实验现象的做法,而是围绕着是“220V、100W”的灯泡灯丝断了,还是“220V、15W”的灯泡实际功率大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抢答”。学生从“看”到“想”,进行抢答,不仅从直观启发中掌握了知识,也使思维的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由于逆向思维改变了人们探索和认识事物的常规思维定势,因而比较容易引发超常的思维和效应,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这种“反过来想一想”的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获得重大发现的例子,作为他们思维的范例,并且在授课和做习题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从反方向思考问题会有什么结果,从而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篇7:高一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一、自我介绍(Introduce myself 3′)

Hello everybody, Well,nice talking with you here. I'm your English teacher, next year we will learn together, with the progress. I have worked for 1 years since I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 Being a teacher is tired but excited . Having taught for this year, I think I am experienced in teaching field .

I have a strong sense of duty and humor.Actually , I always think that English is so wonderful a language that we should not only regard it as a subject,but also look on it with great interest.Hope you can enjoy your way in English.I will be happy to be your company.

二、学习方法介绍( 20′)

1、学习英语无捷径。要想学好英语只有大量实践,多听多读多说多写。

2、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3、说英语一不要怕犯错误,二不要怕别人笑话。要争取一切机会讲英语,和外国人讲,和同学讲,和同事讲,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和自己讲。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

4、要多用词典,多用英语词典。如果读词典读的津津有味,就说明学英语已经上路了。

5、英语具有较好的基础以后,通读(注意不是略读或跳读)一本浅易的英语语法书会使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从根本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能学会英语,会学英语。

三、学好英语的几个关键问题

Ⅰ.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不懈?

人之初,性本懒!坚持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情!要想坚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先彻底模仿一篇文章,要模仿得和录音完全一样!

2、英语书要随身携带,有空就读!

3、每天必须坚持脱口而出几个句子或一小段文章!这样就可以保持一种“成就感”!

4、要用“热爱”来代替毅力!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多么美妙的事情,疯狂热爱英语吧!

Ⅱ.单词到底怎么背?

掌握单词最好的方法就是:第一、把单词读准;第二、大量地朗读和背诵文章。发音好的人,背单词特别快! 俗话说:只有成章入口,才能出口成章!

我要介绍的第一招是:借熟记新。何谓借熟记新?即使在一个新单词中找你记得的熟词,从而记住新词。如:card,scarf,carnation中有你最熟悉的单词car,只需要在car前后增加字母就成了卡片,围巾,康乃馨。再如:newspaper中就有两个熟词 news ,paper。再有:mistake中有 make;midnight中有 night;mineral 中有mine; market中有 mark...等等。假如你有“角色意识”的话,仔细研究你要记的单词,那么你会发现适合借熟记新原则的单词会是很多的。

我再介绍一招:改头换面.所谓改头换面就是将你认识的熟词改换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字母而成为你要记的生词.如:将take → sake; take → bake → fake → wake → cake ...;back → rack; bank →blank →tank → rank →thank → thankful....;ask →task → bask ;bar → bare →barely;now → how → bow → cow → grow → blow → throw

→ flow ...;经过改头换面,你也许会发现英语单词的构成不再是杂乱无章了,而是熟词的另一种组合罢了!

第三招:趣味记忆.就是利用读音,谐音,汉语等帮助你记住一些难记的单词.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的语言大师——莎士比亚.他名字如何拼写呢?请记住:握长矛的人就是莎士比亚.你看:Shake(握手的“握”) +spear(长矛)+e =Shakespeare;有两组短语不易分清楚:long before ;before long 我们根据意思记:long 在前,“很久前”; long在后,“不久后”,不就记住了吗?英语中有几个动词不太好区分,它们是:lie (撒谎), lie(躺,位于) , lay(下蛋,搁置),特别难区分的是它们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先背住几句顺口溜:

规则的“撒谎”,不规则的“躺”;“躺”过就“下蛋”,“下蛋”不规则。

lie (撒谎) →lied → lied → lying

lie(躺,位于)→ lay → lain → lying

“躺”的过去是就是“下蛋”的原形(请比较)

lay(下蛋,搁置)→laid → laid → laying

上一篇:英语中句子成分中词类限制讲解下一篇:小学班级安全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