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2024-07-01

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通用9篇)

篇1: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现行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自1999年颁布实施以来,已经近十年了。按照分类标准而修订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以及17类矿种规范,已颁布六年多了。上一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修改,对于推进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地质勘查作为国民经济计划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理念,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反映了矿产勘查作为商业性地质工作、作为一种市场投资性行为的特征,突出了经济与技术的融合。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作为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意志,促进了勘查与开发的衔接。现行的储量标准也从技术标准的角度,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过去的指令性技术管理,转变为指导性技术管理,强化了政府对矿产资源勘查的监督管理。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使我国的储量标准由主要参照原苏联国家储量标准,转为逐步与国际上主要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标准相衔接,建立了在矿产资源储量方面与国际上进行对话的技术平台。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颁布,使我国成为首个与联合国储量分类框架接轨的原“东方”储量体系的国家,对促进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原“东方”储量管理体系国家的储量标准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历史地看待现行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经过多年来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现行技术标准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影响到储量标准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运用和执行。而且,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在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储量标准作为地质技术标准的改革,必定有一个跟进的过程,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有一个逐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此外,作为标准,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每经过5~10年的时间,在调研、总结的基础上,应该开展一轮修订。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标准实施情况调研,来自野外地质勘查单位、地质勘查管理部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矿山企业和设计单位,对现行标准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多数赞成进行必要的修订。因此,修订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势在必行。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作出决定,启动新一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修订,是完全正确的决策。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现行标准实施过程中所反映的主要意见,还是比较集中的。第一,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所依据的三轴分类,应该简化为两轴分类,其中的f轴,即可行性评价轴,只反映分类所依据的过程,可以隐去,其结果可以由经济意义反映在分类表中,因此可以采用两轴即地质工作程度和经济意义进行分类。第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类别太多,希望减少16个类型的类别数,名称要简单、通俗、易懂,使分类易于掌握和使用。第三,矿产勘查各阶段的厘定,在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不够明确具体,特别是普查阶段更不易把握。另外,从矿政管理和实际运用来看,希望明确各勘查工作阶段相关类别资源储量的比例。第四,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所对应的勘查工程间距,希望能够在规范中明确。第五,关于可行性评价,从目前的管理规定来说,还缺乏可操作性。第六,个别资源储量在现行分类标准中的位置问题:譬如,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之前,各勘查阶段所圈定的表外矿量,没有分类的位置。再如矿山生产勘探中,三级矿量的分类位置是否给予考虑等。第七,工业指标的确定和运用问题,希望明确工业指标的管理规定,及时修订矿产工业指标,说明一般工业指标使用的范围和要求。

从调研中,对修改的意见取向来说,可以大致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加快与国际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惯例接轨,有利于促进矿产勘查领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与国际全面接轨,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标准得到国际上有关协调机构的认可,有助于我国直接进入国际地质勘查领域工作,并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可,包括对我国地质勘查胜任者的认可。另一类认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规范标准,是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有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从勘查领域工作效果来讲,我们的工作成果并不逊色于发达国家的勘查水平,所以不必向发达国家的勘查标准看齐。还有一类,即介于上述两种意见之间,即有限度地与国际上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相衔接。这是大多数的意见。

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考虑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改革进程,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标准体系,既不能照搬国外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也不可能保留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标准,两者之间的空间是需要我们探索的领域。要认真地鉴别过去的规范中有利于深化地质勘查工作改革、保证和促进提高勘查工作成果质量的部分,对这些应予以保留。同时,国际通行的规则中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吻合的,就是我们应该消化吸取的,这可能是这一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捷径。

篇2: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煤田)

原煤(亿吨)

≥50

10~50

<10

(矿区)

原煤(亿吨)

≥5

2~5

<2

(井田)

原煤(亿吨)

≥1

0.5~1

<0.5

油页岩

矿石(亿吨)

≥20

2~20

<2

石油

原油(万吨)

≥10000

1000~10000

<1000

天然气

气量(亿立方米)

≥300

50~300

<50

(地浸砂岩型)

金属(吨)

≥10000

3000~10000

<3000

(其他类型)

金属(吨)

≥3000

1000~3000

<1000

地热

电(热)能(兆瓦)

≥50

10~50

<10

(贫矿)

矿石(亿吨)

≥1

0.1~1

<0.1

(富矿)

矿石(亿吨)

≥0.5

0.05~0.5

<0.05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铬铁矿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V2O5(万吨)

≥100

10~100

<10

(金红石原生矿)

TiO2(万吨)

≥20

5~20

<5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金红石砂矿)

矿物(万吨)

≥10

2~10

<2

(钛铁矿原生矿)

TiO2(万吨)

≥500

50~500

<50

(钛铁矿砂矿)

矿物(万吨)

≥100

20~100

<20

金属(万吨)

≥50

10~50

<10

金属(万吨)

≥50

10~50

<10

金属(万吨)

≥50

10~50

<10

铝土矿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金属(万吨)

≥10

2~10

<2

金属(万吨)

≥2

0.2~2

<0.2

WO3(万吨)

≥5

1~5

<1

金属(万吨)

≥4

0.5~4

<0.5

金属(万吨)

≥5

1~5

<1

金属(万吨)

≥10

1~10

<1

金属(吨)

≥2000

500~2000

<500

金属(万吨)

≥10

1~10

<1

(冶镁白云岩)

(冶镁菱镁矿)

矿石(万吨)

≥5000

1000~5000

<1000

铂族

金属(吨)

≥10

2~10

<2

(岩金)

金属(吨)

≥20

5~50

<5

(砂金)

金属(吨)

≥8

2~8

<2

金属(吨)

≥1000

200~1000

<200

(原生矿)

Nb2O5(万吨)

≥10

1~10

<1

(砂矿)

矿物(吨)

≥2000

500~2000

<500

(原生矿)

Ta2O5(吨)

≥1000

500~1000

<500

(砂矿)

矿物(吨)

≥500

100~500

<100

BeO(吨)

≥10000

2000~10000

<2000

(矿物锂矿)

Li2O(万吨)

≥10

1~10

<1

(盐湖锂矿)

LiCl(万吨)

≥50

10~50

<10

锆(锆英石)

矿物(万吨)

≥20

5~20

<5

继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锶(天青石)

SrSO4(万吨)

≥20

5~20

<5

铷(盐湖中的铷另计)

Rb2O(吨)

≥2000

500~2000

<500

Cs2O(吨)

≥2000

500~2000

<500

稀土

(砂矿)

独居石(吨)

≥10000

1000~10000

<1000

磷钇矿(吨)

≥5000

500~5000

<500

(原生矿)

TR2O3(万吨)

≥50

5~50

<5

(风化壳矿床)

(铈族氧化

物)(万吨)

≥10

1~10

<1

(风化壳矿床)

(钇族氧化

物)(万吨)

≥5

0.5~5

<0.5

Sc(吨)

≥10

2~10

<2

Ge(吨)

≥200

50~200

<50

Ga(吨)

≥2000

400~2000

<400

In(吨)

≥500

100~500

<100

Tl(吨)

≥500

100~500

<100

Hf(吨)

≥500

100~500

<100

Re(吨)

≥50

5~50

<5

Cd(吨)

≥3000

500~3000

<500

Se(吨)

≥500

100~500

<100

Te(吨)

≥500

100~500

<100

金刚石

(原生矿)

矿物(万克拉)

≥100

20~100

<20

(砂矿)

矿物(万克拉)

≥50

10~50

<10

石墨

(晶质)

矿物(万吨)

≥100

20~100

<20

(隐晶质)

矿石(万吨)

≥1000

100~1000

<100

磷矿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自然硫

S(万吨)

≥500

100~500

<100

硫铁矿

矿石(万吨)

≥3000

200~3000

<200

钾盐

(固态)

KCl(万吨)

≥1000

100~1000

<100

(液态)

KCl(万吨)

≥5000

500~5000

<500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硼(内生硼矿)

B2O3(万吨)

≥50

10~50

<10

水晶

(压电水晶)

单晶(吨)

≥2

0.2~2

<0.2

(熔炼水晶)

矿物(吨)

≥100

10~100

<10

(光学水晶)

矿物(吨)

≥0.5

0.05~0.5

<0.05

(工艺水晶)

矿物(吨)

≥0.5

0.05~0.5

<0.05

刚玉

矿物(万吨)

≥1

0.1~1

<0.1

蓝晶石

矿物(万吨)

≥200

50~200

<50

硅灰石

矿物(万吨)

≥100

20~100

<20

钠硝石

NaNO3(万吨)

≥500

100~500

<100

滑石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石棉

(超基性岩型)

矿物(万吨)

≥500

50~500

<50

(镁质碳酸盐型)

矿物(万吨)

≥50

10~50

<10

蓝石棉

矿物(吨)

≥1000

100~1000

<100

云母

工业原料云母(吨)

≥1000

200~1000

<200

钾长石

矿物(万吨)

≥100

10~100

<10

石榴子石

矿物(万吨)

≥500

50~500

<50

叶蜡石

矿石(万吨)

≥200

50~200

<50

蛭石

矿石(万吨)

≥100

20~100

<20

沸石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明矾石

矿物(万吨)

≥1000

200~1000

<200

芒硝

Na2SO4(万吨)

≥1000

100~1000

<100

(钙芒硝)

Na2SO4(万吨)

≥10000

1000~10000

<1000

石膏

矿石(万吨)

≥3000

1000~3000

<1000

重晶石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毒重石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天然碱

(Na2CO3+NaHCO3)

(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冰洲石

矿物(吨)

≥1

0.1~1

<0.1

菱镁矿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萤石

(普通萤石)

CaF2(万吨)

≥100

20~100

<20

(光学萤石)

矿物(吨)

≥1

0.1~1

<0.1

石灰岩

(电石用灰岩)

(制碱用灰岩)

(化肥用灰岩)

(熔剂用灰岩)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玻璃用灰岩)

(制灰用灰岩)

矿石(亿吨)

≥0.1

0.02~0.1

<0.02

(水泥用灰岩,包括白垩)

矿石(亿吨)

≥0.8

0.15~0.8

<0.15

泥灰岩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含钾岩石(包括含钾砂页岩)

矿石(亿吨)

≥1

0.2~1

<0.2

白云岩

(冶金用)

(化肥用)

(玻璃用)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硅质原料(包括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

(冶金用)

(水泥配料用)

(水泥标准砂)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玻璃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铸型用)

矿石(万吨)

≥1000

100~1000

<100

(砖瓦用)

矿石(万立方米)

≥2000

500~2000

<500

(建筑用)

矿石(万立方米)

≥5000

1000~5000

<1000

(化肥用)

矿石(万吨)

≥10000

2000~10000

<2000

(陶瓷用)

矿石(万吨)

≥100

20~100

<20

天然油石

矿石(万吨)

≥100

10~100

<10

硅藻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页岩

(砖瓦用)

矿石(万立方米)

≥2000

200~2000

<200

(水泥配料用)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高岭土

(包括陶瓷土)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耐火粘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凹凸棒石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海泡石粘土

(包括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

矿石(万吨)

≥500

100~500

<100

膨润土

矿石(万吨)

≥5000

500~5000

<500

铁矾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其他粘土

(铸型用粘土)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砖瓦用粘土)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水泥配料用粘土)

(水泥配料用红土)

(水泥配料用黄土)

(水泥配料用泥岩)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保温材料用粘土)

矿石(万吨)

≥200

50~200

<50

橄榄岩(化肥用)

矿石(亿吨)

≥1

0.1~1

<0.1

蛇纹岩

(化肥用)

矿石(亿吨)

≥1

0.1~1

<0.1

(熔剂用)

矿石(亿吨)

≥0.5

0.1~0.5

<0.1

玄武岩(铸石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辉绿岩

(铸石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水泥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水泥混合材

(安山玢岩)

(闪长玢岩)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建筑用石材

矿石(万立方米)

≥5000

1000~5000

<1000

饰面用石材

矿石(万立方米)

≥1000

200~1000

<200

珍珠岩(包括黑曜

岩、松脂岩)

矿石(万吨)

≥2000

500~2000

<500

浮石

矿石(万吨)

≥300

50~300

<50

续表

序号

矿种名称

单位

规模

大型

中型

小型

粗面岩

(水泥用)

(铸石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凝灰岩

(玻璃用)

矿石(万吨)

≥1000

200~1000

<200

(水泥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1000

<200

大理石

(水泥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玻璃用)

矿石(万吨)

≥5000

1000~5000

<1000

板岩(水泥配料用)

矿石(万吨)

≥2000

200~2000

<200

泥炭

矿石(万吨)

≥1000

100~1000

<100

矿盐(包括地下卤水)

NaCl(亿吨)

≥10

1~10

<1

镁盐

MgCl2/MgSO4(万吨)

≥5000

1000~5000

<1000

碘(吨)

≥5000

500~5000

<500

溴(吨)

≥50000

5000~50000

<5000

砷(万吨)

≥5

0.5~5

<0.5

地下水

允许开采量(立方米/日)

≥100000

10000~100000

<10000

112

矿泉水

允许开采量(立方米/日)

≥5000

500~5000

<500

113

二氧化碳气

气量(亿立方米)

≥300

50~300

<50

说明:

1.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单元:

(1)

石油:油田

天然气、二氧化碳气:气田

(2)

地势:地热田;

(3)

固体矿产(煤除外):矿床;

(4)

地下水、矿泉水:水源地。

2.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1)

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地质储量;

(2)

地热:电(热)能;

(3)

固体矿产:基础储量+资源量(仅限331、332、333),相当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13908

92)中的A+B+C+D+E级(表内)储量;

(4)

地下水、矿泉水:允许开采量。

3.存在共生矿产的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以矿产资源储量规模最大的矿种确定。

篇3: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许多人, 包括行业主管领导, 希望通过修订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取消其中的P·C32.5水泥, 来解决我国水泥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这个方案不能解决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水泥生产行业的乱象很多是市场行为, 不能通过技术标准的修订来规范。

1 调整水泥品种能否解决水泥产能过剩

姜胜平等认为, 水泥产量庞大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议全部取消32.5强度等级的水泥[2]。但是产能过剩与水泥的强度等级无关。水泥产品品种的分布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 靠行政命令不能改变。目前32.5强度等级的水泥产量大, 说明市场需要这种水泥。如果取消了, 生产企业和用户会寻求另外的替代产品。2007年取消P·O32.5水泥, 直接导致P·C32.5水泥产量的迅速增加。其结果是低品质的复合水泥更多了, 水泥的实物质量并没有随着P·O32.5水泥的取消而提高。如果取消混合材掺量高的低强度等级水泥, 配制最常用的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 混凝土行业将使用更多的矿物掺合料和较少的高强度等级水泥。所以, 取消P·C32.5水泥并不会增加混凝土所用的熟料量, 水泥总产量会减少, 产品结构也会变, 但总的熟料用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将存在。因此调整水泥品种不能解决水泥产能过剩的问题。水泥产能过剩是由于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增长, 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经济结构体制的问题不能靠技术手段解决。

2 如何看待水泥生产企业混合材超掺和随意扩大品种的问题

2007年修改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掺量范围的原因是当时该品种水泥的混合材掺量普遍超出规定限值。但是将混合材掺量放宽到20%并取消P·O32.5水泥后, 现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仍然超掺严重。目前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熟料品质较高, 加上粉磨技术的发展, 即使混合材用量大于20%, 也很容易生产出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P·O42.5水泥。2007年因为全行业的既成事实, 标准向后退让, 放宽了混合材掺量限制。现在混合材超掺再次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实, 标准是否再次退让?标准现已无可退让了。如果进一步放宽混合材掺量的限制, 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性能就没有区别了。

降低水泥熟料的用量, 增加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是使水泥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投入大量经费, 开展“973”和“863”科技计划资助的项目, 其主要目标就是研发低消耗和低排放的高性能水泥。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技术途径就是大量使用各种工业固体废物 (辅助性胶凝材料) , 配制低水泥熟料用量的高性能混凝土。因此我国水泥基材料的熟料系数低是值得肯定的。根据我国现在的混凝土配制技术水平, 使用量最大的C30混凝土的水泥熟料用量在200kg/m3以下, 总胶凝材料用量约400kg/m3。所以普通混凝土的水泥熟料系数在0.5以下。现在需要讨论的是辅助性胶凝材料在哪个环节使用, 是在水泥厂掺加, 还是在混凝土搅拌站掺加?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关键是规范其品种与使用方法, 使最终使用者清楚了解所使用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组成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我国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水泥企业不按照标准规定生产水泥。通用水泥标准中混合材掺量高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也有42.5和52.5。但是这两个等级的水泥市场行情不好, 价格低;许多重要工程明确规定只允许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因此水泥企业都希望生产价格高、销售量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的水泥组成是否符合标准规定不加以监管。在无监管和违法成本很低的情况下, 一些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违规生产混合材掺量超标的水泥。因此市场行为不能靠技术标准来规范, 单纯修订标准不会改变水泥生产的乱象。

姜胜平等建议, 水泥企业应在产品包装或供货单上明示混合材的种类及掺加量等技术指标, 并将其作为水泥实物质量是否合格的强制性指标[2]。实际上,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9.5条中明确规定, 水泥出厂的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出厂检验项目、细度、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石膏和助磨剂的品种及掺加量、属旋窑或立窑生产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技术要求。但是目前几乎没有水泥企业执行这一条款, 质量监督部门也不关心这一问题。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8月公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水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3]。这次共抽查了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10家企业生产的210批次水泥产品, 对通用水泥产品的三氧化硫、氧化镁、烧失量、不溶物、氯离子含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等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可见水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包括混合材掺量和出厂检验报告等内容。既然无人监督, 一些水泥企业就随心所欲了。因此规范混合材的掺用, 首先是监督水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这一步做好了, 水泥产品的规范化程度就大大提高了。

混合材品种混乱也是水泥生产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之一。虽然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只允许使用4种混合材, 但是这4种混合材价格高, 而且常常供应不足。为了维持生产与降低成本, 一些水泥企业使用了标准不允许使用的混合材, 导致混合材品种使用异常混乱。虽然水泥检验合格, 但是混合材品种的变化对于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影响很大, 而这又不在水泥质量的检验范围内。经常变化的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使混凝土行业叫苦连天。这也只能通过行业监管来规范, 同样不是修订标准能解决的。

3 如何修订水泥标准

有人建议, 建立与混凝土性能相适应的水泥检验方法, 但这是不现实的。水泥标准体系是为了规范水泥的生产而建立的, 控制的是水泥产品的匀质性, 其结果反映水泥生产过程的平稳性。因此需要规定水泥浆的稠度、水泥胶砂的灰砂比和水灰比, 以及严格的试验条件等, 这样各企业生产的水泥都可以在同一条件下比较其性能, 不同时期生产的水泥也可以进行比较。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变化多端。同样的性能可由不同组成来实现;同样的组成可有不同的性能表现。混凝土性能获得的过程对于混凝土的最终性能有很大影响, 这些现象难以用一个标准化的试验程序来表征。虽然难以建立与混凝土性能相适应的水泥检验方法, 但是水泥企业应该掌握所生产的水泥在配制混凝土时的表现, 为混凝土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这会有助于产品的销售。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9.4.2条中规定, 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7.1、7.3.1、7.3.2、7.3.3条中的任何一项技术要求为不合格品。其中7.3.3条规定的强度检验结果是在水泥出厂并使用后才获得。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强度检验不合格如何处理?根据标准, 这批水泥应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根据建筑法规规定, 建筑工程不允许使用不合格产品, 使用不合格产品的工程不予验收。这个难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两个:1) 拆掉建筑物, 但这会带来很大的损失;2) 采用非常规手段蒙混过关。相信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采用第二种方法, 后果如何就无人过问了。标准起草人就此问题的解释是, 水泥企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定会使强度合格的。这会使人联想到水泥企业会采用非常规手段使不合格的水泥合格。既然在标准里规定了这种情况, 就是现实中可能出现。如果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为什么要写在标准中?在以前的标准版本中, 强度不合格的产品允许降低一个强度等级出厂, 这就避免了上述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实际上, 水泥强度稍低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混凝土企业很容易通过调整配合比将其补救回来。所以建议对于强度不合格的产品, 不作为不合格品, 而是降低强度等级或改变水泥品种处理。

4 结束语

1) 水泥行业的乱象很多是市场行为, 不能期望通过技术标准的修订来规范, 而是要加强质量监管。

2) 科学合理地使用辅助性胶凝材料是水泥基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不能限制其使用, 但需要使用户了解所使用的水泥基材料的组成与性能。

3) 现行水泥标准体系是为了控制水泥生产过程的平稳性, 所得检测结果难于指导混凝土的生产。

参考文献

[1]高长明.2012年度世界六大水泥跨国公司榜单发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水泥技术, 2013 (6) :17-19.

[2]姜胜平, 袁伟, 王生文.对通用水泥国家标准的反思与建议[J].水泥, 2013 (12) :1-5.

篇4: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活动建议修订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6

“活动建议”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中相对于地理教学大纲新增的内容,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重要理念的载体,也是改进地理传统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活动建议”作为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是达到“标准”的重要指南。“活动建议”不仅是编写教材中活动部分的指导,而且还是各省各县编写校本与乡土教材的指向标。

“活动建议”体现出了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两条:(1)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2)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一、“活动建议”的分类

“活动建议”中列出79条建议,主要参考李家清教授对地理实践活动的分类,再结合各教学活动的定义,笔者归纳统计出以下类型(如表1所示)。

经过统计后发现,“活动建议”中地理调查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的活动占比例较大。能在室内进行的活动如地理设计创作类、地理专题研究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地理游戏类、地理宣传展览交流类、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和地理视听阅读与写作类等类型的活动占74%,占有绝大比例。而地理野外考察类、地理调查类、地理观测类等室外活动类型占26%,比例较小。且每种类型再细分下去就会发现其中各细分类型的活动比例不均,有些单一,比如地理观测类中都是天文观测。

二、对“活动建议”的修订建议

1.增加地理观测类活动的类型

对于地理观测类活动,4条有关地理观测的“活动建议”的内容都是天文观测,笔者认为有必要增添类型,应加入有关气象观测和经纬度观测的活动。例如:“建有气象站或者地理园的学校,在学习有关气象的内容如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时,可以组织学生对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云等有关天气的要素的观测。”

2.通过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实习策划书,提高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可操作性

对于地理野外考察类活动,以下为“活动建议”中所举例子的代表:“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测。”可以看出所举例子中第一条比第二条的建议要具体些,第二条常会因太笼统而被忽略,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此类地理野外考察活动的建议可以参考大学相关地理专业的地理野外考察的实习策划书,对于这类给学生感受强烈的地理实践活动,应当举出一些实例代表给一线地理教师,来增强其可操作性。

“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检测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笔者认为这条“活动建议”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方面考虑得不太周全,既然是自然灾害,要学生去监测要考虑可行性的问题,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时,如若发生事故,教师是负责不起的。

3.增大地理室内实验的比例

79条活动建议中只有1条是关于地理室内实验类活动的,而地理实验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和事物的观察与体验、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并且比起地理野外考察来说可操作性大幅度提高,所占用的课时也相对来说少得多。所以,针对地理室内实验的活动建议应再提出一些,如:“模拟大自然中沉积物的分选;验证太阳光的直射、斜射与气温高低变化的关系。”此类实验笔者认为应借鉴理科如物理学科,也应出一个实验手册来给教师进行此类地理实验提供参考,既可以节省教师的精力,也可以使地理实验更具规范性。

4.增加竞赛类活动的类型,增加其生活实用性

关于地理竞赛类活动,4条有关竞赛的活动建议都是辩论赛或者演讲赛的形式,笔者认为,应该多增加有关于地理生活技能的竞赛,如:“计划到某地旅游,请尽可能选择出你认为经济实惠或便捷的路线。”

5.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增加制作模型与标本采集

对于地理教具制作与应用类活动,通过进一步分类后发现,这类教具制作活动缺少地理模型制作或者是标本采集的活动,可以适当增加类型,减少关于文本教具的制作活动。

综合以上对“活动建议”的分类,笔者发现,“活动建议”中的活动类型繁多,且每种活动类型都有典型的代表,但是在各个细化的类型上分布的均匀性有待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是我们地理课程改革的主题,而地理活动是使得学生的地理生活技能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对“活动建议”一内容的修订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5: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监督管理的通知

2008-04-17 | 作者: | 来源: 国土资源部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国土资发[2003]1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2]24号)的精神,切实作好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后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监督管理,通知如下:

一、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不再进行认定,设立备案管理制度。

二、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在受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请后,须在召开评审会议前3个工作日(采取函审方式评审的,须在受理评审申请后2个工作日内),将评审受理与安排情况表(见附件1)送达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三、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在完成评审后,应及时将评审意见书和相关材料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评审机构报送的评审意见书和相关材料,就评审机构、评审专家及评审程序等进行合规性检查,对符合要求的,出具备案证明(见附件2)。

五、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评审机构、评估和评审工作监督管理,并适时向社会公布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有关情况。各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按要求报送备案情况的同时,将评审中存在问题报国土资源部。

附件: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受理与安排表

2.关于《XX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二00三年五月六日

篇6: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1 修订和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

1.1 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新时期发展的客观需求。

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在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保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已由煤烟型向复合型转变,区域性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3)污染不断加重,北方一些城市经常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同时,由环保部门发布的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良好空气质量的需求,落实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要求,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标准,增加大气污染物监测指标,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2 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加强大气环境防治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大幅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加剧,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迫切需要修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降低部分污染物限值,以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1.3 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能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任务。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以及《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完善空气质量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工作要求。

1.4 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的需求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所必须

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增加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污染因子,可以更好地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反映当前复合型大气污染状况;调整了空气质量指数分级分类表述方式,完善了空气质量指数发布方式,有利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努力消除公众主观感受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2 新修订标准与现行标准的区别

(1) 与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新标准强调以保障人体健康为首要目标,调整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方案,进一步扩大了人群保护范围。将现有的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调整为二类,相应的污染因子的三级标准浓度限值调整为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新旧标准划分环境功能区对照见表1。

(2) 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细颗粒物(PM2.5)浓度限值和臭氧8 h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收严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将有效数据要求由50%~75%提高至75%~90%;更新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等污染物项目的分析方法,增加了自动监测分析方法;明确了标准分期实施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不达标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应当依法制定并实施达标规划。

(3)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污染物控制项目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PM10、PM2.5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目前仅能与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普遍采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标准仅仅与世界“低轨”相接。

(4)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包括了《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中的全部内容,从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之日起,不再执行《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3 在过渡期内要做好充分准备

环境保护部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通知要求地级以上城市在2015年要全面开展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工作,在此期间,要做好以下工作:

3.1 环境空气新增污染因子的监测设备选型和安装

鉴于发达地区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于2012年安装完毕环境空气新增污染因子的监测设备并正式开展监测工作,地级城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应主动到已开展新增污染因子监测的城市调研和考察设备型号及运行状况,选派人员主动参加新增污染因子监测设备展销、推介会和培训会,详细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等方面的知识,加强与设备供应商、技术支持和维护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对监测设备的选型做到心中有数。

3.2 提前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环境空气新增污染因子的监测工作对大家来说都是新事物,开展新增污染因子的监测牵涉到监测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数据报送等方面,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为做好这些环节的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选派作风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同志参加环保部组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培训班,熟悉新增污染因子监测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为全面开展新增污染因子的监测作好充足的人才保障。

3.3 作好监测设备购置和运行的资金储备

地级城市环保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汇报对接相关工作,争取在开展新增环境空气污染因子监测工作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保证能提前或按时开展新增环境空气污染因子的监测工作。

3.4 开展科学研究,制定监测规划

地级城市环境监测机构要在抓紧开展监测与信息发布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展达标减排相关科研,摸清规律,深入研究,探索建立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系统、逐步形成风险信息研判和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篇7: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标准 修订建议

一、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1》修订建议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建议改为“描述地球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时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内涵作出具体说明。

理由:地球运动的特点是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也是高中学生必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不同版本教材对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描述不太一致。比如,鲁教版教材将“地转偏向”现象作为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之一来介绍,而人教版未介绍;人教版教材对“时差”问题讲得比较详细,而鲁教版就很粗略。笔者的观点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已经删去了“时区和区时”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内容目标”提出来予以说明。另外,四季的含义及其划分标准、五带的划分及其天文含义等都要作为“内容标准”提出来。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建议改为“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理由:地壳只是岩石圈中很薄的一层,“地壳内部”无法完成物质循环。这里讲的物质循环是指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在岩石圈及其周边进行的而不仅仅是在“地壳内部”。

3.“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建议改为“分析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

理由: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有内力因素和外力因素,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这些因素本身,而是研究它们对地表形态及其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的。

4.“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建议改为“运用图表说明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理由:能直接吸收地面辐射的只是近地面大气,中高层大气的热源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所以必须加上“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对于地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毋容置疑的。“保温作用”是“保持温度的意思”,是使大气温度保持在一个不太高也不太低的适宜范围之内,这个作用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逆辐射”共同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不包含“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建议改为“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并另设一个目标“气候的形成与分布”单独作为一节。

理由:我们都知道,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核心要素,气候分布是自然带分布的基础,气候的形成与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里只强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太不全面,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气候的形成与分布知识,这也给教学和考查造成了困难。因此,必须加强“气候”的教学,将其作为一个“内容标准”来设计。

6.“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建议改为“简要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理由:锋面、高压、低压三个概念不是一个级别的,不能并列表述。锋面系统与气压系统才是同一级别的概念。作为高中教学,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而不是天气系统本身的特点。

7.“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改为“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归纳洋流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理由:世界洋流的具体分布情况是归纳洋流分布规律的基础,必须将“世界洋流分布”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强调。因为很多老师认为只须掌握洋流分布规律而不必知道世界洋流的具体名称和分布情况,看到考查某一洋流名称的试题就认为是超纲。但没有“分布”,哪来“分布规律”?

洋流对海洋渔场的形成以及海上航行影响很大,而将这些归结为“地理环境”有些牵强,加上“人类活动”表达就全面了,不会引起异议。

8.“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建议改为“运用地图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并归纳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理由:与上面的第7点相似,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情况是归纳其分异规律的基础,不要求掌握自然带的名称与分布情况而直接要求掌握其分异规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内涵比“地理环境”小,更符合实际情况。

9.“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建议改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并将其转移到《必修2》,作为最后一个单元,对人地关系进行总结。内容可以包括“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几个部分。

理由:“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节教材所强调的主要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原因及危害,而且特别强调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当前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不能简单归结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二、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2》修订建议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建议改为“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区差异”。

理由:人口增长模式不是什么具体事物,不好用“分布”来表达。事实上,只是要求学生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存在哪些差异,即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用“地区差异”更为合适。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建议改为“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和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

理由:人口分布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现象,探究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是一个地理性很强的问题,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都是有原因的,但追究这个原因对于高中地理来说意义不大,倒是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意义更大,值得强调。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建议改为“理解环境承载力的含义,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理由: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与人口合理容量不是同一类概念,不宜进行比较。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才具有可比性。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建议改为“运用实例,分析不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理由: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分布及其组合状况,加上“内部”二字,概念的内涵更清晰。不同城市的外部轮廓形态不同,有团聚的,有分散的,有带状、星状、块状,还有城市群、城市带等不同形态,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将“城市外部形态特征”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放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城市地理知识体系,可以为研究城市规划提供完整的理论支撑。

5.在“城市化”一节的后面有必要增加一节“城市区位选择”。

理由:不同城市的区位不同,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就不同,其特点和职能也不同,这是一个地理性很强的内容,有必要让学生掌握。鲁教版教材增加了这一内容,但因为《课标》中没有,所以无法考查。

6.“区位”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概念,但教材对这个概念的解释不明确,学生不好理解,老师也解释不清。如鲁教版说“区位是指某事物的位置及与其他事物间的空间联系”。笔者认为这是把“区位”和“区位因素”两个概念混合了。“区位是某一范围较小的地理事物(如城市、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线、居民点等)在一个较大范围的地理背景中的相对位置”,区是区域,位是位置。“区位因素就是决定该地理事物分布在这个位置的相关地理因素。”如上海的区位,从海陆位置看,它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从纬度位置来看,它位于北纬30°左右,属亚热带;从流域位置来看,它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从经济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长江经济区的龙头等。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事物,对其区位的表述是不同的,影响这一区位特点形成的因素也不同。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建议改为“从人口和城市特征看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

理由:地域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内涵十分复杂。一个地区人口和城市特征既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人口和城市特征的本身也是该地文化景观的一部分,这在概念的逻辑关系上会引起混乱。而且,地域文化不是影响人口和城市特征的终极因素,地理环境才是地域文化特色产生的根源。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在人口特征和城市特征上表现明显。所以,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特征和城市特征,并能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探究这些特征形成的简单原因就可以了。

8.“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建议改为“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

理由:聚落外部空间形态的问题应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列安排。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因素很多,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这样容易造成片面性。资源分布与经济布局的特点是商业网点格局形成的更主要因素。

三、内容标准《必修课程地理3》修订建议

1.“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建议改为“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状况及人地关系特征”。

理由: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仅仅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片面的。而且,对于某一特定区域而言,地理环境特征是稳定少变的,是被动的,倒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能够帮助人们去想象过去的人文景观和发展历程,并由此推测当时的人地关系特征,并预测未来环境发展和变化的趋势。

2.“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改为“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理由:从时间顺序上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很早就有了,广义地说,任何时期任何地区自然资源的远距离运输与交易都可以称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而产业转移是在二战后才出现的。从教学顺序上看,先学资源调配后学产业转移在逻辑上较为顺畅,我们可以将产业转移理解为资源调配的逆向思维。资源调配和产业转移对于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仅仅强调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加重污染还是减轻污染),是狭隘的。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建议改为“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森林、湿地等在地理环境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理由:这里给了四个例子,导致教材选材上的混乱。人教版选了荒漠化和森林,湘教版选了荒漠化和湿地,中图版和鲁教版都只选了水土流失。可以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转移到《必修2》的“环境问题”一节中,这里只谈森林和湿地的环境功能与治理保护。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及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建议改为“以某区域为例,了解其农业布局特点,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理由:农业生产是最能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生产活动,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分布格局或农业布局,区位条件分析总是针对不同的布局而进行的,所以应该先介绍农业布局情况再逐一分析条件。进行条件分析时既要归纳有利条件,也要分析不利因素。农业生产的措施就是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条件,同时想办法克服不利因素。

此外,应适当压缩选修课程内容,将一些核心知识充实到必修课程中,完善必修课程的知识体系。

总体来说,《必修1》是自然地理,其难点在于教学内容比较宏观、抽象,高一学生不易理解,而教材编写又比较粗疏。建议《地理1》教科书的编写再细致一些,适当补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铺垫性基础知识。《必修2》是人文地理,其难点在于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缺乏权威或规范的结论。《必修3》是区域地理,其难点在于不同版本教材所选案例差异过大,增加了统一教学与考查的难度。

篇8: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1修订建议

a.保持SO2、NOx、氟化物的标准限值不变,修改颗粒物标准限值为50 mg/m3。

b.修改基准含氧量为18.5%。

2建议修订的理由

砖瓦行业的生产工艺造成烟气含氧量高,并不是企业为了稀释排放浓度,与燃料直接燃烧的普通燃烧窑炉不同,请标准制定相关部门注意区别。

a.目前的烧结砖瓦行业为了提高产量、利废、节能,大多数采用内燃烧砖,燃料和原料混合后在烧结砖产品内,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小,需要大量的空气才能保证烧结砖内的燃料完全燃烧。不同于锅炉、其他工业窑炉的燃料和空气混合后才燃烧,因此需要高的空气过量系数。

b.烧结砖瓦工艺的要求,空气不仅为燃料燃烧提供氧气,还需要多余的空气将产品氧化,保证其中的含铁氧化物全部成为Fe2O3才能使烧结砖瓦产品为红色。

c.烧结砖瓦的工艺要求,在产品烧结完成后,需要空气冷却产品,含氧量中有一部分是冷却产品的空气,仅部分参与燃烧,大多数并没有参与燃烧过程。

d.为了节约能源,烧结砖瓦的烟气又进入干燥室对砖坯干燥提供热源,由于干燥一方面需要温度、同时还需要大量空气带走水蒸气,烟道排出的烟气中包括烟气、水蒸气、干燥砖坯的空气,造成烟气的含氧量高。

e.砖瓦工艺中采取从冷却段抽取一部分高温空气送到干燥室干燥砖坯,达到节能的目的,这一部分空气量远大于燃烧产生的烟气量,造成道含氧量的增加。

f.砖瓦行业在干燥过程中为了使干燥温度、湿度达到工艺要求,需要掺入空气控制干燥室温度、湿度,造成烟气的含氧量更高。

g.由于环保政策要求集中排放和节约能源,砖瓦隧道窑的烟气、水蒸气、干燥空气等都通过烟道集中排放,造成含氧量过高,并不是企业为了稀释浓度,是由于生产工艺决定。

h.砖瓦行业的灰尘主要是烟气中的烟尘、干燥砖坯中的固体颗粒,烟尘通过湿法除尘后已经降低,由于砖坯颗粒等都是无机非金属颗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建议对颗粒物标准限值的要求与普通水泥行业、锅炉行业、其他工业窑炉的排放标准限值相同为:50 mg/m3。

i.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该标准中的排放指标甚至比发达国家砖瓦行业的标准还高,不符合国情。

3相关说明

a.标准修订数据收集的原则:检测数据收集以隧道窑为主,真实的反映隧道窑正常生产工艺下的烟气排放参数,数据准确。隧道窑生产工艺是砖瓦生产先进的工艺,轮窑、地沟窑、土窑等由于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大、劳动强度高、达不到环保要求等原因将逐步淘汰,检测以隧道窑为基础兼顾其他砖瓦窑炉。

b.标准修订数据收集必须是正常工艺生产,数据真实。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原来行业有的检测数据是项目验收合格的依据,因此企业采取压火、降低风机转速等减少排放措施来通过环保验收。造成检测数据不是真实正常生产的数据,误导了行业对环保的重视。这次测试是在企业采取多次脱硫、除尘技术改进后,基本上采取的环保措施都高于小型锅炉、工业窑炉的环保设施,也是砖瓦行业能达到的最高要求的。是正常生产采取正规、先进的环保设施,由具有环保检测资质的机构测试的数据。

c.检测企业选取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选取生产原料有用页岩、黏土、煤矸石的企业;燃料有用原煤、煤矸石、炉渣等的企业;生产工艺有烧烘一体,烧、烘分体的企业;企业的分布有山区、川区,有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西固区、安宁区不同地域的企业。

d.检测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多孔砖、空心砖和砌块。甘肃省是全国多孔砖、空心砖及砌块在国内生产应用最早、最广泛、标准图集和规范最完善的地区,隧道窑企业全部生产多孔砖、空心砖和砌块,选取的兰州地区具有代表性。

e.在测试之前根据中国环境科学院、全国墙材革新工作委员会的安排组织全国墙委会专家组、省、市、县墙材革新工作主管部门、省市烧结砖行业协会、环保主管部门、砖瓦生产企业、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进行座谈,对标准修订、测试企业的代表性、测试范围、测试工作安排提出建议,为测试提供了条件,促进测试工作完成。

为本次测试,企业付出大量资金、人力、材料和时间,全部是在企业按实际生产工况的情况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测试,为环保标准的修订专门进行的原始数据的收集,能反应隧道窑真实的环保状况,借此特别感谢兰州市墙体材料行业协会烧结砖委员会及企业的付出和支持。

4测试数据分析

本次测试是为标准的修订专门进行的原始数据的收集,分析数据有如下特点。

a.无论隧道窑采用焙烧、烘干分体、烘烧一体工艺,目前生产工艺正常生产时烟气中的含氧量大于19%。如果要降低含氧量,实际生产中采取对隧道窑窑门封闭、降低引风机转速等措施,这些措施对干燥效果、产量、质量等都有影响,即在目前窑炉工艺没有更改的前提下,降低含氧量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产量和正常生产为代价。即要降低含氧量就要改变目前隧道窑的生产工艺。

b.只要燃料采用低硫煤(含硫量<1%),烟气处理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湿法、双碱法工艺,SO2指标折算后大多数都能达到新标准。但采用高硫煤(含硫量>1%),无论喷淋层多少,SO2指标折算后大都达不到新标准;

c.烟气处理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湿法、双碱法工艺,颗粒物实测平均浓度大多数能小于30 mg/m3;但折算后全部不达标,需要改进除尘工艺。

d.NOx实测平均浓度小于50 mg/m3,由于砖瓦行业是低温燃烧(燃烧温度大多数低于1 100℃),燃烧产生的NOx不多,主要是燃料燃烧产生的NOx,注意选择燃料,已达到或接近限值,再配合控制含氧量,基本能达标。

5其他说明

a.标准的修订一方面要促进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要结合行业特点,对《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修订是客观科学的。

b.为本次测试是在对企业承诺不作为各级环保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前提下进行,注意数据应用范围。

篇9: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修订的思考

关键词 文献形态 电子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分类号 G254.31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Morphology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Thinking of the Revision of GB/T 7714-2005

Liu Cai'e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morphological in 21st century shows three characteristics: Varied and different form; Rapid Spread, high download and low reference; Mobile reading in the ascendant.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Rules for Content, Form and Structur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GB/T7714-2005)cannot fully adapt with the times. This paper probes the revision of GB/T7714-2005 in three aspects: Considering the variety of literature, and focusing on the literature sources; Considering the long-term and convenient retrievability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mobile reading.

Keywords Literature morphology. Electronic literature. Rules for Content, Form and Structure of Bibliographic Reference.

在学术研究中,规范地引用并标注参考文献,既表明了对著作权的尊重,也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严谨,而国家推荐性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产生则正是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文献形态的发展变化,该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其2005版相对于1987版,对电子文献等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从2005年至今,电子文献的形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仍沿用2005年版的标准,则很难完全适应目前文献形态发展的状况。

1 现代社会电子文献形态的特征

1.1 形式各异,内容繁多

计算机与网络走进文献信息领域的初期,大量的电子文献只是借助网络进行传播的纸质文献电子化版本,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献已省略了纸质文献的出版环节,直接进行网络出版,从而不再依赖于纸质载体而形成了独立的电子文献,这方面开放存取资源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从2002年《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公布至今,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开放存取期刊,至目前为止,单DOAJ(http://www.doaj.org/)就整合了世界上123个国家的9952种刊物,其中5654种期刊可以全文下载[1]。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而且质量也愈来愈高,其中有不少刊物甚至被Web of Science收录,并有很高的影响因子。

开放存取的刊物不需要使用权限,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下载,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文献或网络数据库更容易被学者们发现并利用,在学术与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除了开放存取的期刊以外,网络上还有大量以其他形式发表的,免费使用的文献与信息,如:机构知识库、学术博客、各种文库(如:百度文库、豆丁网、丁香园等)、政府与机构网站等,这些内容或者自由下载,或者简单注册一个账号就能下载。这些形式的文献与信息也在人们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献种类来看,以往的参考文献主要是一次性文献,即:期刊、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专利、标准等文献形式,而网络上的文献形式远远超越这些种类,有大量的ppt文档、excel数据表、视频片断等。这些格式的文档也是人们经常参阅的文献,并不能用灰色文献来简单概括。

基于Web2.0的开放、自主环境,使信息的产生与传播非常随意自如,导致网络上的文献与信息形式各异,也使人们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个学者的文章可以直接在开放存取的期刊发表,他在完成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不一定完全参阅公开发表的一次性文献,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文献、数据与其他形式的信息。

1.2 传播迅速,高下载,低引用

学术论文、论著的参考文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没有直接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而是参阅了该文献,该文献对作者的思想有所启发;另一种情况是作者直接引用文献的原文、数据,或对原文中的内容进行复述,以便对自己的研究形成论证,提供论据等。出于对知识产权与原创的尊重,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明确标注,前一种参考文献的著录需要注重文献的来源出处,而后一种参考文献的著录则需要准确标注所引用内容的具体位置。而在论文写作实践中,有的刊物要求将参考文献与全文的内容一一对应,这样便忽略了前一种文献引用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却是大量存在的。

nlc202309041221

网络化时代,尤其在Web2.0环境下,或者是泛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大量的文献进入人们的视野,更多的文献对人们新观点的产生起到了点燃灵感的作用,但在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又没有直接引用其中的内容,不便于在参考文献中进行规范的标注。同时,很多这样的信息内容又是难以规范标注的,但如果不标注,又确实对知识产权与原创缺乏充分的尊重。

1.3 移动阅读方兴未艾

移动阅读是指以手机、PDA等移动载体为阅读工具,在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下对电子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阅读,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文学、手机报、微博、微信等[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的主要形式是手机阅读。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互联网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4.64亿[3]。手机已经成为与PC机同时并存的上网方式,由此推动了移动阅读的产生与迅速发展。

目前,移动阅读的内容并不是图书馆将传统阅读内容的移动化处理,主要依赖于各大型门户网站、网络文学平台、网络原创作品平台等媒介所提供。内容以新闻、娱乐、网络文学等形式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这可以说是一种新生的文献形态。

移动阅读是现代社会阅读的新形式,这种形式更加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它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不仅是一种文献信息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形态,我们必须对这种新的形态给予一定的关注。

2 GB/T 7714-2005不适用于现代文献形态发展之处

2.1 不能完全涵盖电子文献的多种形式

目前,学术研究的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来自于电子文献,而电子文献信息形式各异,种类繁多,有各种各样的商用数据库、开放存取期刊与机构知识库、政府网站、学(协)会等机构主页发布的信息、学术博客、信息门户等等不一而足。而GB/T7714-2005由于形成年代较早,只是笼统地划归为电子公告与联机网络,给出文献标识代码OL或EB,这种界定显然过于粗略,已经不能适应网络迅猛发展的状况,不能详尽表述所参阅信息的来源。不仅如此,移动阅读的兴起又使电子文献的形态更加复杂。

无论是来源于各种数据库的信息,还是来源于网络上开放获取的文献与其他信息,大多数网址都很长,而且是一串不规则的字符,如果读者查找核对,将网址输入网络浏览器地址栏是一件极不方便的事情。《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没有要求标注数据库的名称或网络信息源的名称,如CNKI、“中国经济与信息网”“人民网”等。

2.2 人们的阅读行为已发生极大的变化

人们利用文献已经由以纸质文献为主转而以电子文献或以网络为主,人们阅读的大量期刊文章,已不是依靠阅读纸质版的刊物,而是从网络数据库中下载并阅读,而相应的著录则是以纸质文献的形式来著录的,这样不仅忽视了网络数据库的作用,而且有可能混淆纸质刊物的电子版与纯网络出版的刊物。纯网络出版是一种趋势,国际著名的出版商Elsevier等都在大量地出版开放存取的刊物。

在网络化时代,文后参考文献的规范标注不仅仅体现对著作权的尊重与学术的严谨性,而且有助于实现知识链接与跳转。大量网络出版或电子版文献,参考文献的链接使文章与文章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形成互相关联的网络,方便读者跳转阅读。因此,阅读电子版的文献,直接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标注,给出来源网址,不仅方便读者阅读,也方便网络出版或数据库的规范标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这方面相应的内容仅仅规定电子文档可以复合标注,例如,电子期刊可以使用[J/OL][4]。

2.3 对电子文档的不稳定性考虑不够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目的不仅表示对他人成果的尊重,也表示来源的可靠,有据可查,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但电子文献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网络上的资源此消彼长,当读者读到一篇文章时,根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网址,很可能已经查不到所引用的文献信息了。

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数字对象标识)是电子文献一个有效的、永久性的标识,一篇文章的网址有可能发生变化,也有可能通过原有的途径获取不到,但是,它在DOI系统中的网址却永远不会改变,而且,通过DOI系统的自动转换后,将永远指向最新有效的期刊网站网址。GB/T 7714-2005,由于修订时间较早,当时还没有DOI的概念,对电子文档的著录没有考虑DOI。

目前的DOI是针对学术论文的,论文以外的信息源仍没有办法保障其长期可检索性。

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修订的几点思考

3.1 电子文献标注应考虑文献的多形态并注重其来源

电子文献的多形态发展,为规范标注参考文献带来极大的困惑。除了以纸质文献为依据的电子文献以及权威网络站点提供的文献信息以外,还有大量其他形式的电子文献存在,诸如数据表、ppt讲稿、视频等,这些所谓灰色文献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同样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参考文献中体现对此类文献的参阅。

如本文2.2所述,文献形态的发展变化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行为与研究行为,也由于网络的广泛传播,人们可能在多种信息源中都能看到同一内容的信息,已经无暇顾及它的真正来源。研究过程中原则上不提倡转引,但在网络环境下,转引的现象却大量存在。因此,网络环境下,标注参考文献时注重文献的真正来源显得十分必要,不仅要标注网址与发布或检索日期,还应标注网络信息源的名称如人民网、中国知网等。

3.2 应考虑电子文献的长期可检索性与检索的便捷性

网络上电子文献与信息此消彼长,如果单标注网址,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很可能按照网址已经找不到原始文献了,所引用的数据与事实的准确性、正确性、权威性已经无从考证。GB/T7714-2005对电子文献要求注明发布日期与检索日期,但仅仅标注日期并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篇文献曾经存在而且正确。

nlc202309041221

DOI解决了电子文献(尤其是学术论文)的长期可检索性,但并不能解决网络上其他形式的文献与信息的长期可检索性,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有待网络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也需要我们做充分的思考。

上文提到过,作者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大量的参考文献(尤其是期刊文章)是按照纸质版的文献进行标注的,事实上作者并没有阅读纸质版的刊物文章,而是阅读了数据库或网络上下载的相应的电子版文章。读者读到这篇文章时,如果希望进一步阅读参考文献,首先希望方便快捷地获取电子版文献,而不是纸质的刊物。所以,要考虑检索的便捷性,建议电子版的文献(刊物文章等)标注采用电子文献的形式,给出方便的链接。

3.3 移动阅读的困惑

移动阅读是文献的新形式,它来源不详,版权不祥,内容碎片化,给图书情报领域带来极大的困惑,但它发展迅速,使用移动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又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虽然目前移动阅读的内容基本上是浅阅读,没有或很少进入学术研究的领域,但它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修订中,我们应适当考虑移动阅读的因素。

4 结语

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文献与信息的形态不断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阅读行为的改变与学术研究过程的改变,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又有了新的功能与作用,需要考虑它的方便检索性。规范准确著录文献信息需要关注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动态。本文是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未免粗浅与片面,欢迎业界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 1 ] DOAJ[EB/OL].[2013-11-04].http://www.doaj.org/.

[ 2 ] 叶凤云.移动阅读国内外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6):142-145,127.

[ 3 ]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10-2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

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 4 ]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2013-11-04].http://www.gxtznn.com/key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09.

刘彩娥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北京,100124。(收稿日期:2013-12-19 编校:方 玮)

上一篇:《我爱我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设计下一篇:物理评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