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2024-06-25

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共11篇)

篇1: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规范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协管员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协管员(以下简称“协管员”)是由我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聘用的为质监部门搜集、反映乡镇(街道)涉及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协助、配合质监部门开展本乡镇(街道)特种设备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协管员的聘用和管理。

第四条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负责全省协管员的聘用和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局监管区域内协管员的聘用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每乡镇(街道)设协管员1名。特种设备数量(不含气瓶)超过200台,同时加工食品企业及小作坊数量超过20家的乡镇(街道),可聘用2名协管员,分别承担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和加工食品安全协管工作。

第二章 协管员的聘任

第六条 协管员均为兼职,从本乡镇(街道)政府及其下设办事机构、有关事业所站的在职干部(职工)中选择。

第七条 协管员由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函商请辖区各乡镇(街道)政府推荐,经该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考察、初审,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复审、批准,分别报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安处和监督处备案。

第八条 协管员实行聘用制,聘用期为1年;聘用期满,根据个人工作能力和表现,经原聘用部门考核合格,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方可连续聘任。

第九条 协管员应与聘用部门签订《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协管协议书》,并持有聘用部门颁发的《福建省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协管员证》方能上岗。

第十条 协管员聘用条件:

(一)本人自愿;

(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坚持原则,组织纪律性强;

(三)具有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

(四)热心特种设备安全和加工食品安全监管事业,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五)身体健康;

(六)熟悉本地区基本情况;

(七)经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第三章 协管员职责

第十一条 协管员工作职责:

(一)积极宣传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相关基本知识,督促协管区域内特种设备生产、使 2 用单位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认真贯彻执行。

(二)接受当地质监部门的业务领导,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监督检验机构开展工作,协助开展协管区域内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查和定期检验工作,对协管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有协调、配合、巡查、报告等工作责任。

(三)对协管区域内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进行巡查访问。及时掌握并定期报告协管区域内特种设备新增、转移、检验、停用、报废等变化情况,建立并及时更新特种设备台帐;及时掌握并定期报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数量的变动情况、季节性停产(开工)情况、产品种类的变动情况、生产条件(规模)的变动情况、产品出厂检验情况等,建立并及时更新协管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档案,收集、汇总、报告有关数据信息;

(四)发现在用特种设备无使用登记、超期未检或使用检验不合格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违规行为应及时劝其整改,并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配合当地质监部门对协管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违规活动进行调查处理,对问题或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确认;

(五)向本级政府报告协管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协调有关力量支持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察和食品安全监管。协助取缔土制特种设备,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发现协管区域内有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活动,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时,3 应及时报告当地质监部门。

(六)协助并积极参与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活动,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七)认真完成质监部门交办的涉及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条 协管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职权或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名义从事或参与特种设备和食品生产加工、经销等以营利为目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对相对人进行处罚,私自收缴罚没款、物,扣押物品、工具、设备仪器等;

(三)泄漏有关特种设备和食品案件查处的保密事项;

(四)泄漏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五)接受相对人的吃请,收受礼品、礼金;

(六)对相对人索、拿、卡、要,或以被举报事项要挟相对人,对相对人打击报复;

(七)其它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章 协管员管理

第十三条 对协管员实行工资津贴补助,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划拨专项经费,标准为1500元/人.年,其中工资津贴1200元,浮动津贴300元。各设区市、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应在省局给予的工资津贴补助的基础上,给予协管员工资津贴补助。

第十四条 聘用部门应建立协管员个人档案,如实记载协管员的工作、培训和考核情况。

第十五条 聘用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两次。

第十六条 对协管员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工作由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考核内容为履行职责情况及有无违法违规行为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种,考核结果存入协管员个人档案。

第十七条 对考核结果优秀或成绩突出的协管员由聘用部门给予表彰奖励,通报当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干部考核依据。

第十八条 协管员聘用期未满,因工作变动等原因离开原工作岗位,不能继续履行协管员职责时,由原聘用部门收回《福建省特种设备和食品安全协管员证》,并逐级上报备案。

第十九条 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到位,违反纪律,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瞒而不报或为违法违规人员通风报信的协管员,由聘用部门取消其协管员资格,收回证书;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条 协管员的考核标准由各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本地实际制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实施办法(草案)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完善我市基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管理,形成特种设备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企业三级网络化基层安全管理格局,实现全市特种设备监管全覆盖,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长治市特种设备工作安全目标任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乡镇(办事处)安监员(以下简称安监员)作为所在乡镇(办事处)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的基层力量,纳入潞城市政府安全委员会统一管理和使用,必须履行安委会赋予的职责;

村(社区)级协管员(以下简称协管员)协助所在乡镇(办事处)安监员做好本村(社区)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乡镇(办事处)政府管理。

第三条安监员、协管员在其所在辖区内履行下列职责:

(一)积极宣传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知识,增强所在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督促辖区内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依法依规办理特种设备运行前应该具备的相关资质和手续,规范其运行;

(三)督促辖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时申报定期检验;

(四)协助上一级安监人员做好本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五)全面掌握本辖区内特种设备的动态情况,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并登记造册;

(六)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及时劝阻并向上一级报告;

(七)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做好安全专项检查工作;1

(八)按时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第四条安监员、协管员应具备的条件:

(一)能够熟练掌握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基本的特种设备知识;

(二)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秉公办事。

第五条安监员、协管员的配置:

(一)安监员根据辖区内特种设备的拥有量,结合实际情况配置的原则,潞华办、成家川办、店上镇、翟店镇、史迥乡各配置1—2名安监员,其他乡镇(办事处)配置1名;

(二)协管员由乡镇(办事处)政府根据各村(社区)实际情况配置。

第六条安监员、协管员的权利:

(一)对存在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的使用单位有权提出建议,并建议其停止作业和撤离人员到安全地带;

(二)有权向上一级部门建议对存在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的生产、使用单位进行查处。

第七条安监员、协管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具备一定的特种设备知识后方可行使其职责,且每年需要不少于一次的特种设备知识再培训。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监员和协管员管理档案。

安监员或协管员因工作变动,不再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所拥有的权利自行失效。

第九条安监员、协管员的特种设备津(补)贴由财政预算拔付,其发放方法按月由……。

篇3: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近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及考试点设备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宣教﹝2014﹞139号)。为贯彻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培训〔2013〕104号)有关要求,规范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分类组织制定了《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试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点设备配备标准(试行)》。

篇4:分析安全运行特种设备的管理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建设特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设施。根据多年来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的实践和实际经验教训,各单位、企业只重视特种设备的选型及采购,完全忽视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安全管理更是特种设备的重中之重。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要点总结为:贯彻安全条例与安全法、执行企业标准规范、落实责任、证件齐全、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编制应急预案与开展预案演练、定期检验。

一、全面落实安全监察条例与贯彻安全法

自2009年5月1日和2014年1月1日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施行,它不经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制造、设计、改造、安装,还规定了其使用、维修、检测、检验过程的法律法规及基本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防止、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种设备各使用单位认真全面落实安全监察条例与贯彻安全法,才能搞好本单位特种设备设备安全运行及安全管理等工作。

二、落实特种设备管理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的生产标准

使用单位要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机构、管理的制度、人员的责任、操作的规程,同时还要标准化的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特种设备前期使用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应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也可以设置兼职的。无论哪一种机构,都要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齐心协力的促进和推动特种设备管理的“四化”原则,即,科学化、制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在设置专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时,应根据企业特种设备使用数量及技术状况,安排具有特种设备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懂得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科学地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特种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使用特点,并逐项落实执行,提升特种设备管理水平,防范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以精益管理为引领、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标准化建设为平台”的工作方向正确且必要,充分说明体系管理思想、标准化工作思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新常态”。精益设备管理围绕精确数据管理,精准状态预测、精心维护保养、精实绩效管理、精算成本控制、精干队伍建设六个方面,运用综合管理体系方法,以精细点检为核心,以预防维修和计划性检修为抓手,贯彻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设备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深化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规范设备基础管理,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设备管理体系。

三、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证与操作人员作业证齐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在当地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且应将所登记的标识贴在该设备的明显部位。特种设备的作业、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才能上岗操作及管理。

四、建立健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必须在所使用单位中存在的,其具体内容需包括以下:

(1)设计的文件、制造产品的单位、产品的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及安装时需要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2)要建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检验的记录;

(3)要建立日常特种设备使用的状态记录;

(4)特种设备所具有日常的保护装置、附件、检测调整控制装置和所属的仪器仪表的保养、维护记录;

(5)要建立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的事故记录与运行故障;

(6)要建立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和节能改造技术资料及自行设计或增加的附属安全装置应有设计或产品资料,特别是高耗能特种设备。

五、编制应急预案与开展预案演练

以“预则安,防则全”的安全观为指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其本身的使用条件、状况及事故发生时对人员、设备和周边坏境危害的程度进行编制,做到符合实际情况、概念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容易理解。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组织机构、相关人员职责;2、预防与预警机制;3、预案应急响应;4、预案的后期处置;5、预案的信息管理;6、预案的保障措施;7、预案的宣传与培训;8、预案的演练与评审;9、预案的具体管理措施等。

在该预案编写完毕后,要针对预案涉及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自己的责任。培训完毕且合格后要举行现场的演练,要本着真实、实战的原则去组织、执行现场演练。目的是要让涉及人员全面了解、理解救援的程序,并科学的掌握、熟悉救援的方法,同时还需了解、掌握怎么样去保护自己,如何去保护被救援者;另外还需对应急预案的反应灵敏和处理事故的能力进行培训,从意识上加强事故防范。

六、设备定期(周期)检验

从特种设备开始使用到报废期间都要进行定期(周期)检验,并且要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相关规范的要求,要符合法律程序的让国家质检总局核定、准许,同时取得使用期限,明确强制性检验周期。这样就可及时消除和发现缺陷和隐患,从而做到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检验和申报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定期(周期)检验计划,并有预见性的提出定期(周期)检验要求;

2、检验时使用单位还需向专门的检验机构负责检验人员提供要检验设备的技术资料,以便确保该次检驗工作如期实施;

3、对于不得继续使用的特种设备的范围有:安全技术规范文件使用年限到期、拥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没有改造价值、无维修价值的;

篇5: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法(试行)

第一条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加强我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地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法律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过程中涉及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严重事故隐患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举报奖励。各州市人民政府和部门涉及相关举报奖励制度规定的,遵照执行。

第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均有权向各级政府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举报。

第四条 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违反《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予以举报,并适用本举报奖励办法:

(一)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电梯维护保养,以及擅自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充装;

(二)未经核准,擅自从事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以及无损检测活动;

(三)已取得许可、核准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检验验测机构,不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或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条件,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检验检测;或者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生产许可证书,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

(四)销售、出租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五)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

(六)使用应当予以报废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七)擅自启封、使用被查封的特种设备;

(八)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主要安全附件、安全装置缺少、失灵而继续使用;

(九)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范围使用,或者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

(十)使用经安全监察机构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改正而逾期未改正的特种设备;

(十一)在用特种设备未取得使用登记证或已报停的特种设备擅自启用;

(十二)学校、医院、宾馆、酒店、旅游及公共娱乐场、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一般、重大事故隐患;

(十三)其他构成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危险的事故隐患或者重大违法行为;

(十四)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第五条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各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受理对本辖区范围内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行为的举报,并建立举报登记台帐和调查处理档案。

举报地址、邮编、电话(传真): 质监投诉举报电话:12365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昆明市东风东路76号,邮编:650041,电话:0871-63215589;);

昆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昆明市滇池路768号,邮编:650228,电话:0871-64637351,64637354);

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曲靖市西城区三江大道,邮编:655000,电话:0874-2161551);

玉溪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 玉溪市红塔区紫艺路40号,邮编:653100,电话:0877-2055065);

楚雄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楚雄州开发区永安路204号,邮编:675000,电话:0878-3397202);

昭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昭通市昭阳区珠泉路175号,邮编:657000电话:0870-2161551); 文山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文山州文山市开化北路235号,邮编:663000,电话:0876-2624058);

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普洱市思茅区迎春巷11号,邮编:665000,电话:0879-2137024);

西双版纳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景洪市么龙路25号,邮编:666100,电话:0691-2227727);

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蒙自市银河路南延线,邮编:661100电话:0873-3856997);

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大理州大理市经济开发区宾川路东段,邮编:671000,电话:0872-2325920);

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临沧市临翔区南天路280号,邮编:677000,电话:0883-2154269);

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隆阳区金山路西侧中段,邮编:678000,电话:0875-2140650);

德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德宏州芒市大街16号,邮编:678400,电话:0692-2213798);

丽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丽江市祥和丽城康仲路太和西路,邮编:674100,电话:0888-5111871);

怒江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八一路15号,邮编:673100,电话:0886-3628459);

迪庆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康珠大道29号,邮编:674400,电话:0887-8288961)。第六条 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举报,受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告知举报人向有处理权的单位举报,并将举报材料移送有处理权的单位。

第七条 经调查属实的,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下列规定给予现金奖励:

(一)对举报特种设备违法行为、严重事故隐患的,奖励500元至2000元。

1.举报第四条第一至四项的,奖励1500元至2000元; 2.举报第四条第五至八项的,奖励1000元至1500元; 3.举报第四条第九至十三项的,奖励500元至1000元;

(二)对举报第四条第十四项规定的瞒报、谎报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举报瞒报、谎报一般事故的,奖励2000元至5000元;举报瞒报、谎报较大事故的,奖励5000元至1 万元;举报瞒报、谎报重大事故的,奖励1万元至2万元; 举报瞒报、谎报特别重大事故的,奖励3万元。

第八条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核查处理结束之日起 30日内,将核查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按照规定对举报事实、奖励条件和标准予以认定,并通知举报人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

举报人应当在接到领奖通知后60日内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

第九条 获得奖励的举报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举报事项发生在本省行政区域内;

(二)有明确、具体的被举报方;

(三)实名举报;

(四)举报事项未被安全监管部门发现或者虽然发现但未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五)举报的情况经查证属实;

(六)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条 下列举报不属于本办法的奖励范围:

(一)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查处的事项的举报;

(二)对匿名举报或者未能查实的事项的举报;

(三)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

(四)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作人员授意他人的举报;

(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应奖励的其他举报事项。第十一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并为其保密。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举报单位和被举报人。

第十二条 举报人应对所举报的事实负责。对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进行不正当竞争或者恶意乱举报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篇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协管员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档案,建立健全辖区内特种设备永久性档案和完善的数据库,并录入微机,实现动态管理。

二、负责督促辖区内特种设备注册登记、普查建档、定期检验以及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学习培训等工作。

三、督促指导各村、企业特管机构和特管员的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村特种设备档案,进行特种设备巡查。

四、协助区质监部门对管辖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特种设备安全巡查,对于存在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要及时制止,并逐级上报。

五、实行信息月报制,对于每月的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检验、使用等信息及安全状况,于次月3日前上报区安委特管办。

六、协助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以土锅炉为重点的农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农村特种设备安全。

七、配合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解,并及时向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举报,或协助有关单位(个人进行投诉。

篇7:福建省特种设备及食品安全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规则(试行)》和《特种设备重点

监控工作要求》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现场安全监察行为,开展特种设备重点监控,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质检总局制定了《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执行中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报告。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七日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规范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含气瓶充装单位,下同)实施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第三条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分为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全面检查,是指按照本规则规定的检查期限、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对被检查单位进行的全项目检查。

专项检查,是指针对具体情况,对被检查单位实施的特定项目检查。

第四条 实施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应当有2名以上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证书的人员参加;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有关技术人员参与检查(以下统称检查人员)。

第二章 全面检查 第五条 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全面检查,由省级质监部门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全面检查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数量,每年不得少于本辖区取证单位总数的15%-25%,并重点安排群众举报投诉或者取证未满1年的生产单位进行检查。

第六条 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全面检查,由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质监部门制定计划,并由市、县级质监部门分级组织实施。

每年全面检查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数量,由各省级质监部门确定。其中,属于重点监控设备或者当年发生过事故以及管理混乱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每年全面检查次数不得少于1次。

第七条 全面检查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按照《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附件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附件2)的规定执行。

其中,对在用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检查实行抽查方式,对一个使用单位,其每类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抽查1台。

第八条 实施全面检查时,发现被检查单位存在其他违法、违规问题时,应当一并予以检查,并作为全面检查的增加内容记录在案。

第三章 专项检查

第九条 特种设备专项检查包括:安全监察机构接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报告的重大问题的检查、专项整治检查、节假日检查、重大社会活动检查、上级交办事项的检查以及举报投诉检查等。

第十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时,发现以下重大问题之一的,应当填写《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发现重大问题告知(报告)表》(见附件3),并在检验当日告知受检单位,并同时报告受检单位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和县级质监部门:

(一)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大问题。1.未经许可从事相应生产活动;2.不再符合许可条件; 3.拒绝监督检验;

4.产品未经监督检验合格擅自出厂或者交付用户使用。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重大问题。1.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2.未办理使用登记; 3.使用报废的特种设备; 4.使用存在故障、异常情况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

5.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6.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 7.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第十一条 特种设备专项检查由各级质监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实施:

(一)对检验机构报告的重大问题的专项检查,由县级质监部门实施检查。未设立县级质监部门的地方或者县级质监部门无力实施检查的,由市级质监部门实施检查。质监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派出检查人员。

(二)专项整治检查由各级质监部门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实施。

(三)节假日检查由各级质监部门按照有关要求安排实施。

(四)重大社会活动检查由各级质监部门按照同级政府的要求实施。

(五)上级交办事项的检查,按上级要求实施。

(六)举报投诉检查,由接到举报投诉的质监部门或者通知其下级质监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派出检查人员实施。第十二条 专项检查的检查项目、检查设备种类或数量,由实施检查的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针对实际情况,参照附件

1、附件2自行确定。

第十三条 专项检查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数量,不计入全面检查的被检查单位任务数量内。

第四章 检查程序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程序主要包括:出示证件、说明来意、现场检查、作出记录、交换检查意见、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现场处罚和整改复查等。

第十五条 检查人员进入被检查单位,应当首先出示有效证件,向被检查单位说明来意。

第十六条 检查人员应当遵守被检查单位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自身和被检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第十七条 检查人员有权行使现场检查权、查阅复制权和调查询问权。

被检查单位因故不能提供有关书证材料的,检查人员可以书面通知被检查单位后补。

被检查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检查人员进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场所检查,或者不予配合、拖延、阻碍正常检查,或者拒绝签字、签收相关文书的,可以认定为拒不接受依法实施的安全监察,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 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项目、内容、发现的问题等及时作出记录,填写《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原始记录表》(附件4)。

检查原始记录表由检查人员签字后存放在案卷中。第十九条 检查人员将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处理措施等信息汇总后,制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记录》(附件5)。

检查记录应当由被检查单位参加人员和检查人员双方签字。签字前,检查人员应当就检查情况与被检查单位参加人员交换意见。

第二十条 有证据表明生产、使用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不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或者在用设备存在以下严重事故隐患之一的,应当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一)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二)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的。

(三)使用应当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参数范围的特种设备的。

(四)使用超期未检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五)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的。

(六)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当场能够整改的,可以不予查封、扣押。

第二十一条 查封、扣押可能引起被检查单位停产停业的,检查人员应当事先向本质监部门主管局长报告,并取得同意。

在用特种设备因连续性生产工艺等客观原因不能实施现场查封、扣押的,可由被检查单位在检查记录上说明情况,暂不实施查封、扣押,待被检查单位正常停用后予以查封、扣押。其间发生事故的,由被检查单位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为15天。因案情复杂等情况,需要延长查封、扣押期限的,应当报上一级质监部门批准,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天。

第二十三条 检查时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检查人员应当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附件6),责令被检查单位立即或者限期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

(一)发现有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行为。

(二)发现有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

(三)发现在用设备存在事故隐患。

第二十四条 质监部门的检查人员通过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信息化系统或者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报告,发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者事故隐患的,可以不经过现场检查直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

第二十五条 被检查单位在用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者有以下严重违法行为的,经现场报告本质监部门主管局长同意或者经本质监部门案件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检查人员可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使用单位停止使用特种设备:

(一)明知故犯或者屡次违规、违法的。

(二)妨碍监督检查的。

(三)转移、毁灭证据或者擅自破坏封存状态的。

(四)伪造有关文件、证件,或者作假证、伪证,或者威胁证人作假证、伪证的。

(五)发生一般及其以上事故(按新事故分级标准执行)的。

第二十六条 被检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检查的质监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之内报告上一级质监部门:

(一)依法应当撤销、吊销或者暂停许可证书的违法行为。

(二)拒绝接受检查的违法行为。

(三)存在区域性或者普遍性的严重事故隐患。

(四)被检查单位对严重事故隐患不予整改或者消除的。

依法应当撤销、吊销或者暂停许可证书的,应当在检查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向发证机关寄送处理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据材料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接到下级报告的上一级质监部门,应当对所报告的问题在3个工作日内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对依法应当撤销、吊销或者暂停许可证书的违法行为,属于本机关发证的,依法予以处理,并督促下一级质监部门依法给予其他行政处罚。

(二)对拒绝接受检查或者不予整改、消除严重事故隐患的,指导下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直接对被检查单位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或者组织进行检查。

(三)对存在区域性或者普遍性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当在指导下一级质监部门依法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在管辖的行政区域内全面组织排查、整治,认为有必要的应当报告上一级质监部门直至国家质检总局。

第二十八条 被检查单位存在本规则第二十六条第(二)、(三)、(四)项情形之一,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质监部门应当提出工作建议,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同级人民政府或者通知有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 检查提出整改要求的,检查人员应当在整改期限届满后3个工作日之内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复查程序按照本章上述规定进行。

第三十条 发现被检查单位应受行政处罚的,现场处罚案件由检查人员按照《技术监督行政案件现场处罚规定》当场实施处罚。立案处罚案件按照《技术监督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规定》办理,其中,吊销(撤销)许可资格案件由发证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承办,其他立案处罚案件可以移交质监部门专职执法机构承办。

质监部门专职执法机构承办特种设备违法案件,负责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第三十一条 发现被检查单位或者人员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第三十二条 检查时发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机构、作业人员考试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三条 被检查单位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可以记录在案;拒绝签收相关执法文书的,可以采取留置、邮寄、公告等方式进行送达。有条件的,可以采取邀请第三方作证、照相、录音、摄像等方式取证。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除本规则所附专用文书外,检查使用的调查笔录、通知书、查封扣押文书、封条、续页、案件移送书、送达回证等其他文书,一律使用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文书。

第三十五条 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在检查及整改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检查信息录入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信息化系统。

第三十六条 检查收集的资料、制作的各类文书等证据,应当及时立卷存档。

第三十七条 本规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

为加强对重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切实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规定,现就开展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重点监控设备范围

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参照以下因素确定本省(区、市)的重点监控设备目录:

(一)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10人以上死亡后果的特种设备;

(二)重要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

(三)经检验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特种设备;

(四)关系国家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二、分级监管规定

对重点监控设备实行分级监管,分级监管范围由省级质监部门参照以下因素决定:

(一)设备使用单位的隶属关系;

(二)设备级别或者参数;

(三)地方质监部门的监管能力。

三、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义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运行。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督促使用单位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安全管理:

(一)建立完善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二)确定本单位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并逐台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

(三)确保重点监控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100%;

(四)定期培训安全管理及作业人员;

(五)按规定对重点监控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校验;

(六)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措施及应急预案,每两年至少进行1次预案演练,并对演练情况予以记录;

(七)对经检验判为监控使用的重点监控设备,认真落实监控措施;未按规定整改的,不得带病运行。

四、地方质监部门的监管职责

各级质监部门应当对重点监控设备采取下列监管措施:

(一)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确定本辖区重点监控设备名单,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

(二)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监管责任人;

(三)每年至少进行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四)每6个月至少召开一次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状况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督检查、检验和使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五)通过安全监督检查、检验、举报投诉等发现重点监控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发现使用单位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查处;

(六)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上一级质监部门以及有关使用单位报告或通报重点监控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七)省级质监部门应当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监控设备的安全状况,并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人民政府。

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义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重点监控设备履行下列义务:

(一)建立重点监控设备检验责任制,落实检验责任人;

(二)对使用单位按期申报定期检验的重点监控设备,确保检验率100%和检验工作质量;

(三)对未按规定报检的重点监控设备,及时发出检验通知书并抄送同级质监部门;

(五)对检验结果判为限定条件使用的重点监控设备,以及发现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重点监控设备,及时书面告知使用单位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

(六)对检验提出限期整改或者限定条件使用的设备进行跟踪,确认使用单位整改情况,发现未按规定整改或者未按限定条件使用的,及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

(七)发现重点监控设备使用单位违反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使用特种设备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立即书面告知使用单位改正并书面报告负责监管的质监部门。

各省级质监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本要求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篇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 (场) 内机动车辆八大类及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有关的设施。根据特种设备的结构特征和属性, 一般将其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数量也不断增多, 设备的管理面临巨大压力,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 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1) 设备使用数量不断增加, 安全管理任务艰巨。根据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201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情况的通报》结果来看, 截止2015年底, 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到了1100.13万台, 比2014年底增加了6.14%。从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的执法监督检查的结果来看, 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依据较多。例如, 对545.71万台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发现并督促使用单位处理质量安全问题就多大131.77万个, 随着特种设备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 安全形势严峻, 任务艰巨。

(2) 伤亡事故发生率降低, 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5年, 全国发生特征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共计257起, 死亡278人, 受伤320人。与2014年相比, 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9.19%、1.42%和3.03%, 没有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 伤亡事故发生率在不断降低, 特种设备万台设备死亡率为0.36。

(3) 责权不清, 安全管理效率低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存在政府干预过多, 没有充分考虑八大类特种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一味地采取全过程的监察模式, 限制性的规章过细, 行政许可的项目设置过多, 导致了责权不清。根据统计的数据来看, 我国特种设备监察人员从2011年的11542人上升到了2015年的23648人, 短短的5年时间里上升了104.89%。期间, 我国的特种设备总量也由2011年的729.15万台, 上升到了2015年的1100.13万台, 增长了50.88%。虽然特种设备数量增长很快, 行政管理实务增多, 但仅靠增加人员和机构也不符合机构改革要求, 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存在人员配置效率不高、不科学等问题。

(4) 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虽然我国搭建了“中国特种设备公众信息网”管理平台, 但与美国的NBBI和加拿大的TSSA充分实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相比, 在规范数据、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以及快速发硬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 还没有实现通过互联网技术, 将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修理改造、报废以及行政监察管理的静态、动态信息的相互连接, 在线检测监测技术和手段还处于起步阶段, 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3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特种设备涉及到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 因此, 要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1], 既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严格落实责任, 提升设备检测监测技术水平。

(1) 加强宣传, 强化依法管理理念。以贯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法》为核心,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 不断加大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力度, 尤其是广大设备使用人员和监测人员, 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严格依法治特, 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予以查处, 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及时出台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完善特种设备召回、报废等配套制度, 为依法治特提供法律法规保障。

(2) 加强培训, 提升检测业务能力。特种设备作为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需要广大检测人员要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2]。一方面, 检测机构要招录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 另一方面, 需要对现有从事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 增强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 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检测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传统的操作方法难以有效满足现实需要, 这就需要通过邀请专家授课或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再培训, 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切实提高广大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 加强演练, 提升应急能力水平。科学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并做好特种设备突发事故的应急演练, 例如, 针对2015年7月份全国电梯事故发生的情况, 当时, 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召开了全国视频会议, 部署开展针对性检查,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及时开展电梯安全网络调查, 并与有关方面联合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综合演练。不断完善风险和应急体系建设, 开展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研究, 切实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

(4) 加强检查,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一方面要加强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统一标准的特种设备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平台, 要继续完善各级特种设备应急预案, 分类指导企业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另一方面, 要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重要活动、重点时段和重大工程特种设备安全保障, 加强重点设备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监察, 开展高风险及易发事故的承压设备隐患治理, 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还需要推进分类监管。鼓励企业引入团体标准, 开展特种设备风险等级和使用单位风险管理状况评价, 推进使用单位分类监管。

(5) 奖惩有别, 培养检验质量意识。一方面,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频率和次数, 对发现的违反相关规定操作特种设备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另一方面, 要对建立一套激励机制。确保检验质量的关键是进行检验工作的各级责任人员, 通过清晰的激励机制的建立, 科学评价检测人员的工作成果, 并将其作为对员工奖励的重要标准, 增强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 进而提升整个检验工作质量, 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特种设备的使用数量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安全隐患问题依然突出, 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提升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 加强日常演练, 从而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涛, 边洪波, 孙文帅.如何做好特种设备管理工作[C].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 (冶金) 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机械电气卷) , 2012年.

篇9: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思考

[关键词]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或设施,诸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设施设备不断增加,特种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比重逐渐加大。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校园的安全稳定对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稍有疏忽,就会给教师、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开展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一、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也在不断兴建和扩建,进而致使实验仪器和设施增多,实验项目增加,一些如木材实验室常用的高压反应釜、物理化学实验室常备的各种气体钢瓶及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的高压蒸气灭菌锅数量也相应增加。有些专业的学生在实验中甚至要接触到大型的起重机,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使用实验室的累积开放时间和实验室使用效率都明显地有所增加,实验室设备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另外,电梯锅炉等非实验设施设备分布较为分散,管理权多划归后勤公司管理,管理人员业务的素质不高,人员情况复杂。归纳起来,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特种设备分布分散,所属权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2)各实验室设备精良,特种设备种类呈不断上升趋势;(3)特种设备所涉及的试验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4)实验室特种设备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5)电梯、锅炉、起重机等非试验设备的管理办法滞后;(6)无证上岗,甚至尚未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擅自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现象较为普遍。

二、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表现主要有爆炸性事故、毒害性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和电梯事故等。爆炸性事故是特种设备的常发性事故,主要易发生在锅炉及高压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毒害性事故大多发生在使用具有化学药品和有毒物质的设备的化工实验室。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易发生在有起重机、弧焊机等大型、高温或冲击运动机械设备的实验室。设备损坏事故主要发生在突然停电或电路故障有用电加热、存在机械高速运转设备的实验室。电梯在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舒适、快捷之余同时也存在着对人身安全的隐患问题,电梯突然停运、电梯突然自由下滑都会发生电梯事故。其他还有诸如气储罐及其压力管道泄漏,气瓶火灾等具体表现形式。

2高校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1)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运转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想,觉得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投入大而产出小,认为特种设备和普通设备没有太大区别,不需要加以特别管理。而且普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所谓的重大安全事故不太可能发生,忽视了对设备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学院使用部门全体教师员工安全意识的教育宣传。

(2)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体制不顺、安全责任不明的问题。很多高校安全工作由保卫处负责,但并没有明确的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单位,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保卫部门人员有限,没有精力分管全校几百台甚至更多的特种仪器设备每天的安全运转,而在保卫部门中配备精通各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员又难度较大,无法实现对某些专业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另外,还表现在责任落实不够明确,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处理。

(3)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些员工对特种设备的设计、安装及维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特种设备登记档案的建立,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事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他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把关能力、科学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整体素质尚待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些是出于安排人才家属的考虑,大多学历不高,有些是与原来专业知识不对口,需要一个阶段的适应。而有些人年纪较大,接受特种设备管理的能力本身有限。

三、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分析了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整体情况前提下,今后的工作要在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基础上,从注重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倡导安全文化入手,切实做好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提高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实现网络动态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特种设备安全涉及到的人、机、环三个因素中“人”的因素所导致事故持续高居60%以上的比例。所以,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乃是管理工作重点努力方向。在教师方面,要求对实验室中所使用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非常熟悉,向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教授的第一课,应该是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课,在接下来的各项实验中,也都要贯穿安全知识的教育,避免学生在今后进行的实验或科研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针对研究生在实验室工作时间长的特点,应要求其克服麻痹思想,工作时间绝不能脱岗,在学生方面,进入实验室前就要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流程,掌握所接触的实验设备的性质和性能。在学校方面,应定期进行安全事故应急演习、演练,聘请专业人员讲解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

2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制。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从设备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维修等环节都要严格管理。要改变由保卫部门只负责事故后管理的简单模式,采取设备管理部门及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多部门联合,并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管理各阶段的职责,进行全程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各院(系)院长(主任)是本院(系)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院(系)的安全管理。各实验室主任是所属实验室安全

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各学科可根据情况再设一个学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分级签定安全责任状,树立从上到下、安全事故人人有责的新观念。设立专门管理单位,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组织全校的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工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工作。

3加强特种设备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培养一支思想过硬、责任心强、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安全防护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每年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安排,组织几次特种设备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和集中学习,举办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及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对全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优秀的职工进行通报表扬、资金鼓励等多种奖励形式,促进职工的积极性,将其安全管理业绩直接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挂钩,对于极少数不能胜任岗位的职工实行短期暂时下岗,到期后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聘任,形成一个可上可下的流动管理机制,使其产生危机感,责任意识逐步提升,从而促进整个队伍素质的提高。

4推行两级管理,实现网络化动态监管。特种设备应注重档案管理。两级管理有助于二级单位管理工作的细化和优化,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同时简化了校级管理部门的工作,保证了信息交流快速通畅,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各二级管理单位应聘请相关专家对新购入的设备进行特种设备鉴定确认,确定为特种设备的仪器设备则要注册登记,详细记录和掌握特种设备的地址、设备名称、设备功能、设备台数、设备种类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电话等,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等职能部门。应该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服务网络,对特种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对不合格或故障设备作出迅速处理反应,校级职能部门对大型的新增特种设备如电梯、起重机等采购和安装进行监理,防止设备竟标压价和安装偷工减料等现象,以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验收环节聘请专家对安装质量进行验收,形成双保险,保证投入使用后安全运行,设备运行中按照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标准,加强对保养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和不能按时完成整改的设备要坚决予以停用或拆除,处理不了的要报告当地政府以便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5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高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有章可循,除了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应建立和健全适合高校基本校情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订不同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标准和管理制度,规范较为详细的日常检查维护的内容、范围时间及具体要求。规章制度是实践的总结,需要在实践中予以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全面贯彻现有条例的同时,对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事项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特别要听取师生员工的反馈意见,使管理更具人性化,为校园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和更优质服务。

6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特种设备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只要使用特种设备就有危险,就有发生事故并造成一定程度危害后果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措施及不同的救援预案,防患于未然,特种设备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要立即组织指挥学生疏散,远离事故现场,力争无人员伤亡。并且,按照预案立即组织实施扑灭事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遇有人员伤亡等情况,要做到事故应急救援不拖延、不推诿,并立即送伤员到医院进行抢救,有关单位负责人要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助工作,校设备管理部门、保卫部门要及时查明原因,发生重大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当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报警和向市政府办公室报告,请求市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指挥部给予支援,协助市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和责任认定工作。

篇10: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2.范围

适用于对特种设备购买、使用、维修、保养、报废管理及对特种作业人员适应岗位要求。

3.内容

3.1特种设备包括锅炉、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气瓶等。

3.2企业所购买及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程的要求,必须带有相应的随机证明文件。

3.3特种设备的安装、大修、改造单位必须具备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者其授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3.4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必须持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

3.5安装、大修、改造后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规定的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提出验收检验申请,并由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的机构出具检测检验报告,颁发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后方可投入使用。

3.6安装、大修、改造的特种设备验收合格后,负责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将施工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等转交与发包方,存入特种设备的技术档案。

3.7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案。

3.8按期向使用特种设备所在地的检测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3.9标准或者技术规程有寿命期限要求的特种设备或者零部件,应当按照相应要求予以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当向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3.10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求援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篇11: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关键词: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0 引言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特别重视各种特种设备的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标准来对其进行监察管理。但随着各类特种设备数量的迅速增加,生产制造和使用运营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依旧特别严峻,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把“安全第一”的观念扎根内心,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重大意义,通过监察特种设备,严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全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片面的对特种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现象严重,事故发生后只强调操作人员的责任,不重视创造本质安全工作。

1.2 没有明确的目标。对特种设备安全问题的处理只借助经验,没有明确的规划。

1.3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要赶紧提高。

1.4 企业缺乏对特种设备监控的措施,欠缺预防事故及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

2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控内容

2.1 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将相应的管理职责明确下来,确保完整收集特种设备的档案。企业要把特种设备的直接领导责任明确规定下来,在经济责任的考核、奖惩中纳入特种设备的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设备检修记录、改造记录、每年的检验鉴定记录等,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好特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登记和保管好档案资料。应根据使用管理特种设备的实际状况制定档案管理的规定,将特种设备档案收集归档基本内容明确化:像设备全套图样、设备说明书、强度计算书、省市劳动部门签发的使用证、检验报告和审批意见等。确保将档案资料与运转设备一一对应,使设备使用、检修时所参考的特种设备档案是真实可靠的,让档案资料成为广大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潜在隐患的依据,使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提高,减少事故的发生,是生产秩序正常进行。

2.2 特种设备安全监测的措施

强化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和运行管理。做好监测运行中的特种设备的工作,对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要熟悉,对突发事故及早防范。

检查、监测、巡视运行中的设备在时间、范围、项目和具体要求内容如下:(1)观察主机设备仪表、仪器直接反映的参数,如压力、流量、速度、温度、温升、负荷、载重量、水位、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等的发生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是最低值或极限值(像水位)。(2)巡视检查主机设备和重要附件,观察是否存在怪异声音、闪烁放电、泄漏、破损等。尤其要着重检查安全附件,像锅炉的液位(水位)、蒸汽压力和安全阀是否正常,起重行车吊钩及行走开关的接触及线路联锁的可靠程度,机车的制动刹车装置有无动作,电气接地接零是否良好,空压机气缸的压力表和安全阀以及发电机组的冷凝器真空压力及系统保护装置的完好状态和灵敏性等。(3)做好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在生产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完整记录关键岗位的设备的主机运行参数,每班都要在运行日记中记录好设备状况,故障情况、检修情况等,各班交接。(4)企业设备、安全、环保、办公室共同做好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工作,对特种设备潜在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对发生的事故有针对性编制应急预案,每年对预案进行演练并评价预案演练效果,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一旦有事故发生,可以将影响范围果断、准确、迅速的缩小到最小。(5)对状态监测工作要积极展开,逐渐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对设备现场进行管理管理、开展事故预防工作。

现在,检查、监测特种设备时,大多数企业依旧大致处在目测、耳听阶段,设备故障检测成效受其影响严重。可以使用技术检测测量特种设备的关键部位,其参数的变化可以利用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及时发现,正确判断故障的范围和实现,提供有效的依据给抢修方案制定和事故的防范。

2.3 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原因主要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应通过培训教育、监督检查来纠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开展对各级、各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对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包括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能从事相应的工作。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展特种设备操作大比武、特种设备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以提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常态培训管理。

2.4 加强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

大多数特种设备是动作频繁的机电设备,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直接受到机械部件、电器元件的性能情况和各部件配合状况的影响。所以,经常性的维修保养所使用的特种设备是特别重要的。没有维修保养能力的单位其维修保养工作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为进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所委托的单位一定要有相关资质;第二,一定要有书面合同存在于使用单位和维修单位之间,维修保养的质量和安全责任要明确,设备要保证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发生故障,需要保证故障在限定时间内排除,恢复原来状态。使用单位要对日常的运行状况和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形成技术档案,方便以后的查询。

2.5 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完成特种设备安全检验

鉴于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要,国家对其实行安全检验制度。其目的是从第三方(既不是制造者,也不是使用者)的立场,公平、公正地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安全。企业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查出的隐患应端正态度积极整改,切忌拖延、扯皮。

3 结束语

上一篇: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下一篇:我长大后要成为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