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邓小平文选》摘记

2024-06-24

重新学习《邓小平文选》摘记(通用3篇)

篇1:重新学习《邓小平文选》摘记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2周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领路人,他的丰功伟绩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感受得到的。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当年曾经被称为“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孔老二徒子徒孙”的“弱势”群体,自然更是感慨万千。

小平同志也有过“三起三落”的经历,但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他有着解放全人类的魄力和智慧,力挽狂澜,妙手回春,领导全国人民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们迎来科技的春天。“老九”们听小平同志的话,挺过来了,活下来了。而今日子过得愈来愈美好。走出国门的又走回来了,感觉风景这边独好!在这太平盛世,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小康的日子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重新学习《邓小平文选》,联系当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谈几点切身感受,作为纪念。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我们曾经生活在旧社会。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当年,知识分子的出路是“学而优则仕”,出人头地。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四人帮”竟然给知识分子扣上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帽子,甚至是“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作出贡献的好同志,被说成了“白专”典型。这种是非关系的颠倒,一度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很大的混乱。

他们把有贡献的科学家、教授、工程师说成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把我们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优秀中、青年科学技术人员,说成是修正主义苗子。知识分子被打落在地,还要踏上千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于是斯文扫地,万马齐喑!

小平同志复出后,拨乱反正,登高一呼。他反复强调:“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也是劳动者”,“科学实验也是劳动”,呼吁社会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他为知识分子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恢复人的尊严,恢复自信,让知识分子成为劳动人民当中平等的一员。

知识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所以知识应该受到尊重。知识分子是人类传播文明的载体,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接力棒,应该受到尊重。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人类作出较多的贡献。“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相比,也还是落后,所以,我只能说,中国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

“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当前,正在制定新一轮的全国科技中长期规划,我们应该重新学习、深刻领会小平同志的这一科学发展观。认真扶持那些新兴的科学技术。例如:从数学领域诞生的系统科学,在地学领域集成的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从经济学诞生的循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管理科学等等。

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我们切身体验的事例,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王之卓院士提出航空摄影测量的全数字化的理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实践,已经实现了整个地图测绘行业的自动化。推动了国家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无论地形、海洋、地质的勘测与制图,城市规划、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都开始综合利用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和通讯网络,快速、高效地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国家安全。又如:王选院士的汉字识别与智能编辑排版系统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方块汉字的观念,把一度被视为是阻碍科学技术进步的汉字提升成为快速、高效的传媒,作为联合国规定的五种文字之一,同样能够实现全自动化。象形文字,同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创建了新中国。近20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新一代领导人的努力,办成了许许多多国家大事、实事,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可以告慰小平同志的。

首先是为祖国统一大业,为营造国际空前的和平环境,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了港澳回归,实现了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一步。加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和平共处、新型友好睦邻关系。当年边界纠纷,侵扰不断,甚至发生过边界战争。而今与毗邻国家先后签订了友好边界条约,继缅甸(1960年)、尼泊尔(1961年)、蒙古(1962年)、巴基斯坦(1963年)、阿富汗(1963年)之后,陆续完成了与俄罗斯(1991年)、老挝(1991年)、哈萨克斯坦(1994年)、吉尔吉斯坦(1996年)、越南(1999年)等国家的签约,基本上确定了我国陆地边界的划分和走向。海洋经济管辖区的划分,也正在从北部湾开始逐步推进。由于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神圣国土和生存空间、国家权益有了切实的保障。中国加入WTO,促进了边贸繁荣。造船业、远洋渔业和集装箱运输业迅速跃居世界第三名。沿着第二欧亚大陆桥,修建了双轨铁路、高速公路、输气油管道,光缆干线,贯通欧亚大陆。泛亚铁路、西电东送网络,沟通了古代丝绸之路,为西部开发、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开拓了空前的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其次是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求真务实,摸清家底、做到胸中有数。而且,以深圳特区为示范,带动全国工业基地和科技园区的建设,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天时、地利、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大量科学调查研究工作。例如:全国人口已经5次抽样调查。计划生育,实现零增长即将成为现实。对资源、能源合理开发与节约,进行监测与评估。全面地理基础数据库(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海洋、生物)已初具规模,数字省区、数字城市与数字流域的建设正在蓬勃兴起。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网络台站快速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制造和电子环境保护行业的兴起,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信息化与现代化不再停留在战略口号上。全国城市化水平从现在低于30%跃进到57%的目标,以城市带动农村,以东部带动中、西部,振兴东北的伟大战略设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前进着。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小平同志亲自指挥,解决了许多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记忆犹新:他亲自批准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院士等提出的“863计划”的建议,旨在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亲自批准建立我国高能加速器和粒子试验反应堆,支持我国高科技发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86年,小平同志第一次出访美国,就亲自签订协议,建立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为我国卫星应用与应用卫星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现在,我国自己发射的气象、海洋、资源和空间环境卫星已进入业务运行,即将发射灾害、环境卫星和绕月卫星。航天事业日新月异,不仅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而且开展了中巴资源卫星和欧盟定位卫星、亚洲通讯卫星的合作,为第三世界、为全球化提供信息服务。

“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同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毛泽东同志经常教导我们,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

篇2:重新审视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的起源

1918年9月,杜威的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1871-1965)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19期上发表了《项目(设计)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活动的应用》一文,首次提出了项目学习的概念,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兴趣。这篇论文也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学理论论文。项目学习最早的提出者克伯屈说:“我采用‘设计(项目)’这个术语,就是专为表明有目的的行动,并且特别注重‘目的’这个名词”。可见,设计(项目)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兴趣与需要基础之上的,把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或有效学习的依据,它对于打破学科体系,实施跨单元、跨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项目学习的概念、特点与优势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中的“项目”是管理学科中的“项目”在教学领域的延伸、发展和具体运用,指的是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项目学习指的是一套能使教师指导儿童对真实世界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课程活动,它是在真实世界中让学生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的学习。

由于项目学习是学习者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主题),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料,在实践探索、操作、体验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促进各项能力发展的学习。因此,项目学习具有过程的探索性、实践性和选题的跨学科性、层次性、开放性以及时间的长期性等特点。

项目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学生不必聆听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选择适当的主题进行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提高了学习动机。项目学习具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习研究能力、提供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培养情感素养等多方面的优势。

项目学习的构成要素

项目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个要素构成(如下图)。

1.内容

基于项目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生活和真实情景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非预测性的、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问题。它有如下特点:

一是内容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十分强调回归生活,而基于项目的学习内容正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难题、热点等。

二是内容是完整的,而非支离破碎的知识片段。即内容知识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值得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特点、兴趣等,并且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应的结果。

2.活动

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学生采用一定的技术工具(如计算机)和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探究行动。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活动具有挑战性。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具有一定困难的问题。这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掌握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概念和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这些技能,完成类似“行家”的任务,履行专业性的职责,形成一定的工作业绩,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形成和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其次,活动具有建构性。由于基于项目的学习允许学生建构并生成自己的知识,所以他们很容易对知识进行记忆和迁移。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活动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经历,学生能够建构自身的知识。学生首先确定问题,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独立对问题进行研究,选择信息、分析信息、合成信息,并将新获得的信息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作品,通过这种过程实现知识的建构。

再次,活动具有个性化。基于项目的学习适应于不同的方法,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方式的参与;适合各种各样的智力技能的学习,以学生自己的强项弥补弱项;能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如个别化学习或小组学习;能给家长提供其子女各种业绩的信息。

3.情景

情景是指支持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环境,这种情景既可以是物质实体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是借助信息技术条件所形成的虚拟环境。情景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情景能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社团之间的合作。基于项目的学习能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具真实性的学习经历,因为它是在与项目活动相配套的情景中进行的,而不只是在单调的教室环境中进行的。比如,有些项目可在一些社区环境中进行。在这种情景中,学习和工作需要相互依赖和合作。这种环境同时也能使学生减少人际冲突,并且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冲突,在没有压力、诚信合作的环境中,学生对发展他们的能力充满了自信。

其次,情景有利于学生使用并掌握技术工具。情景为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和摄影技术)提供了一种理想环境,能拓展学生的能力并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4.成果

成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时通过项目活动所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如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生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项目学习活动也促进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形成,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训练专业研究策略(如历史研究、人类学、文艺评论等)提供服务,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成果往往以学生的最终作品、活动中的表现等形式反映出来。教师要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这个记录活动表现的工作也可以由学生小组分派专门的角色承担),并且在活动结束前搭建一个展示学生成果的“平台”。

项目学习的流程

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革新传统教学的新理念,这种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探究。通常其流程或操作程序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动评价六个步骤,具体如上图。

1.选定项目

项目的选定应该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定,同时又要考虑如下情况。首先,所选择的项目应该和学生日常的经历相关,至少要部分学生对该项目比较熟悉。这样,学生才能对项目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其次,除了基本的读写能力(文化素养)以及一些技能外,项目应能融合多门学科,如科学、社会研究、语言以及艺术等。再次,项目应该丰富,从而可以进行至少长达一周时间的探究。最后,所选择的项目也应该是更适合在学校(与在家里相比)进行检测。

2.制定计划

计划的内容有:学习时间的详细安排和活动计划。时间安排是学生对项目学习所需的时间作一个总体规划,作出一个详细的时间流程安排。活动设计是指对项目学习中所涉及的活动预先进行计划。制定计划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调节活动进度,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项目学习的引导、调节和评价。

3.活动探究

这一阶段是项目学习的核心或主体部分。学生大部分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技巧是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它是由学习小组直接、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构成。它通常包括到野外旅行,对必要的地点、对象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对活动内容以及自身对活动的看法或感想进行必要的记录,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然后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此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相当重要)来收集信息。其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对开始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或推翻开始的假设,最终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或结果。

4.作品制作

作品制作是项目学习区别于一般活动教学的典型特征。其实,作品制作有时会与活动探究交融在一起,在此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把它们分开来。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学习小组对他们所研究的项目进行描述,并且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作品反映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5.成果交流

学生作品制作出来之后,各个学习小组要相互进行交流,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并且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在成果交流中(如展览会),参与的人员除了本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可能还有校外来宾,如家长、其他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如教育局)的领导和专家等。

6.活动评价

项目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还在于学习评价。在项目学习中,真正是做到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者之间的良好结合。

评价可由专家、学者以及老师来完成,也可以是同伴或者学习者自己评价。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技能和知识以及运用语言的方法。学生可反映他们自身以及同伴的工作和工作流程,小组的工作情况如何,他们对工作和工作流程感觉如何,他们获得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反映工作、检查流程以及明确重点和弱点知识区域都是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

总之,要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由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教育改革,项目学习有着不可比拟的显著优势。项目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强调的是各种学科知识的交叉、强调的是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项目学习有利于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走向未来必不可少的技能——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深刻领会项目学习的真谛,才能使项目学习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革新传统教学的新理念,这种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9.

[2] .许先锋.项目学习“唐宋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谈项目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3(3):59.

[3] .杨洁.多元智理论下的项目学习[D].上海师范大学,2004:13.

篇3:邓小平理论探析学习

关键词:邓小平群众观;内涵;现实意义

邓小平群众观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逐渐完善起来的思想,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在改革开放纵深化程度不断加强的当下,阐述邓小平群众观的内涵与贡献,并揭示出其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

任何理论思想的形成都有着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与深刻的现实根源,邓小平群众观自然也不会例外。概括地说,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有赖于两方面因素的作用:其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为表征的直接理論渊源;其二,人民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的现实根源。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者,邓小平的思想渊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群众观的直接理论渊源。

1.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对群众观的论述是邓小平群众观的第一理论来源。在批判历史唯心主义否定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并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地位与作用等观点。具体地,在他们看来,人民群众是真正可尊敬的人,是从事伟大民族事业的伟大力量(p.628);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并且,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和作用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2.列宁的论述

随着历史步入帝国主义时代,在深刻分析时代背景后,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在群众观上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注入了新的内涵。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背景,列宁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摒弃一切形式的英雄创世说,而应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他看来,人民群众是消灭旧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生机勃勃的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群众、阶级、政党以及领袖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作为执政党必须联系群众和代表群众利益。这对邓小平群众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3.毛泽东的论述

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群众观上的经典论述为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群众观的论述上富有特色的是他注入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上,毛泽东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现实根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虽然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但它的真正确立与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研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后,邓小平总结出了一条客观规律:人民群众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作用。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指出,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构成邓小平群众观的现实根源。

二、邓小平群众观的内涵与贡献

依照前述可知,邓小平群众观是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新时期、新阶段出发,关于人民群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如何进一步尊重和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观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群众观和毛泽东群众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一)内涵

概括地说,邓小平群众观的内涵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理解。

1.出发点与归宿:人民的意愿

任何一种理论、观点都有其出发点。与毛泽东群众观相似,邓小平群众观同样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点。也就是说,邓小平群众观的出发点与归宿在于人民的意愿,即“人民是否拥护”、“人民是否赞成”、“人民是否答应”。

2.理论基石:群众与党的关系

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邓小平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出群众与党之间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关系。同时,它也成为了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基石。

3.时代特色:尊重与鼓励群众的首创精神

时代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要集中全党的智慧、全国人民的智慧。要达到这一目标,自然离不开对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与鼓励。承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邓小平认为,只有在尊重与鼓励群众首创精神的前提下,不断实践、探索、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才会不断涌现。

4.人性化特征:赋予人民群众真正的民主和权利

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群众观上有所不同的是,邓小平十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人格,并致力于维护他们的尊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到中国社会的特点,邓小平提出要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换言之,要赋予人民群众以真正的民主和权利。

5.价值导向:是否利于改善民生

在价值导向上,邓小平群众观坚持以“是否利于改善民生”作为群众工作的评判标准。邓小平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衡量自己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基于此,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坚持以“是否利于改善民生”作为评价群众工作的是非得失与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追求目标。

(二)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群众观无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指导。一方面,邓小平群众观将党的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机地统一起来,丰富了党和国家在群众工作上的理论指导思想。另一方面,邓小平群众观将“是否利于改善民生”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准则与判定路线方针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深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内涵。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群众观的突出贡献在于它“爱民”、“富民”。

三、邓小平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承前述,邓小平群众观创造性地提出了“是否有利于改善民生”的评价标准。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如何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实现改善民生的问题仍是一切工作的重心。因此,鄧小平群众观在当下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目前的形势是社会矛盾日益复杂,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多,党群关系并不十分和谐。因此,对于党和国家来说,要保证党的领导,保障“中国梦”早日实现,必须要确保一切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实质上,党对现代化领导的有效性也在客观上要求必须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处理好党或领导者与广大群众之间的关系。“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论断是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基石。邓小平群众观为如何处理好改革开放背景下群众与党的关系提供了许多的理论指导。因此,当下深入理解与把握邓小平群众观有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二)有助于消除腐败现象,塑造党的廉政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一直党和国家工作的一大热点。从腐败的成因上看,党内腐败主要是因为党员干部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以及缺乏强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在党群关系上,邓小平群众观强调了党、国家与人民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也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因此,重视邓小平群众观在当前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党员干部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从而在主观上杜绝腐败思想,也利于构建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客观上建立权力监督机制,消除腐败现象,还党以廉政的形象。

(三)有助于增强人民的向心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重新学习《邓小平文选》摘记】相关文章:

重新表达06-06

重新设计06-09

重新成为自我06-25

重新认识资本06-27

重新命名论文题目05-08

重新网格化范文05-23

面对挫折重新选择07-09

重新的短文散文05-28

重新解读中国梦06-21

重新评估的美丽06-24

上一篇:奥数一年级练习题下一篇:应届毕业生报道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