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组教研总结

2024-06-27

体育科组教研总结(精选10篇)

篇1:体育科组教研总结

镇田体育科组开展专项教研活动小结

10月16日、17日两天,镇田小学体育科组进行了一次旨在帮助新教师的专项教研活动,黄进洪、张剑明两位新教师分别教授了《蹲踞式起跑》、《篮球运球急停急起》两堂课。

对于上课教师来说,只要科学的备课与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展现给大家实实在在、脉

络清楚的教学步骤,利用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在学生身上有良好的即时教学反馈,教学目

标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以落实。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可以看得出来两位老师都准备得很充分,态度值得肯定。但是也暴

漏出很多不足。相信在听取了大家的点评后两位老师受益良多,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专项活动,激励新教师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积累

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多向各位体育老师请教,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站稳讲台。同时,我们也

希望借助这样的活动,帮助新教师脚踏实地地把课上好,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切实提高,做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

镇田小学体育课组蒋巍

2013年11月

篇2:体育科组教研总结

王岗二中

2014.2综合组教研计划

王岗二中

本学期,我校综合科组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依据区教研室的工作布置,团结奋进、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使课改实验工作继续稳步向前发展。

一、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指导人们习,才能使每一位老师“为有源头活水来”;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每一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促使每一位老师朝着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奋进,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科组先后认真研读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走进新课程》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等理论丛书。要求每位教师深刻领会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目的、要求及实施建议。利用科组活动时间,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身的认识,充分互相交流,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本学期,教师们对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

二、抓好教学常规

(一)制定计划求“实”。

学期初,综合组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及区教研室的工作部署,制定了本学期的科组工作计划,做到有内容、有时间、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要求,确实保证了计划的可行性和科组活动的有序性。科组教师再依据综合科组和小组教研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老

师们的计划制定的比较切实具体,既有对教材的分析,又有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备课求“细”。

本学期,综合科组的教师都能够按时、按量、按质地备好课,认真详细地撰写教案,教案规范,备课充分,内容较完整。每一篇教案无不凝聚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综合组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新理念,贯穿新精神、运用新方法,每节课都有新发现,新进步。

(三)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教研组人员虽少,学科杂,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均很重,但我们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密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增进老师之间合作精神,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使每一个人倍感集体的温暖和同事的友爱。

对领导和教导处的指示和要求,及时上传下达。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大家互相帮助合作完成,集中精力围绕教学教改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教研组内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三、课题研究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能帮助教师把课改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真正发挥了科研的指导性、示范性和辐射性的作用。综合科根据教研室和学校的教研计划,把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为一学期研究工作的重点。

(一)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群策群力,集思广意”是我们科组一直坚持的工作作风,在集

体备课活动中,我们做到有课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评议,大家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师师互动;紧紧围绕着课题不断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老师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清晰了课堂中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二)上研讨课。

课堂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主战场。对于上研究课,我们要求做课教师既结合课题,又要敢于创新。本学期,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能够充分地开发课内外的课程资源,利用教师、学生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老师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层层指导,开启了学生活跃的心智。与此同时,这些上研究课的老师还特别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多样性、多元性,充分发挥了“老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促进者”的作用。

(三)、课后评议。

课后评议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重要的环节。我们科组每完成一次研究课都要进行集中评议。评议的内容也围绕着课题进行,大家以沙龙的形式研讨,各抒己见,形成共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老师课后必须写案例分析,提倡一课一得。

通过集体备课、上研究课、课后评议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我们课组的老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四、存在问题

由于我们的前瞻性和改革力度不够,本科组的教研工作尚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

1、随堂听课还未做到经常性。

2、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篇3:体育科组教研总结

一、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体 现 科 组 教 师 之 间 的合作精神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 专长和教 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集体备课就是要同科教师积极讨论,发表自己对教材的看法,大到目标的实现,小到实施中的细节问题。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 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 的,集思广益,三个臭皮 匠,赛过诸葛亮。如上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看似简单,但课堂的 引入,探究性质,证明性质,课堂练习的选择,都要精心 考虑,从教学过程中的教哪些地方要详细,学生对哪个问题难易把握,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对这个问题比自己更妙的理解。

二、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 理念,而是理念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我们农村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单打独斗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合作才能共赢,教学也是科研活动,只有合作才能省时、省力、高效,备课过程共存,备课成果共享,教学效果共同提升。

三、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教 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 教师在高 起点上发 展。青年教师,特别是刚踏入教师这个行业的青年,知识不缺,最缺的是经验。其实活教材就在身边,我们天天都和经验在一起,只要参与了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听取经验,相信会事半功倍。

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青 年 教 师 成 长 的 有 效 方法之一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要本着认真务 实的态度,树立合作意识。集体备课活动是青年教师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在集体备课中可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近几年我校青年教师较快成长为教学骨干,充分体现了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意义,从多年来我校数学科在全县竞赛课中参赛教师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来看,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五、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集体备课活动过程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促进教师的师德 健康发展,师德能左 右教师的 工作热情,影响教育的投入程度。居功自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文人相轻,思想僵化,工作上故步自封,不思上进,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更不愿意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怕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留一手,这些是在没有参加集体备课之前,表现出来最多的不和谐现象。但在集体备课中大家都毫无保留地奉献,为了一个问题热烈地讨论,在集体备课中踊跃参与,为帮助青年教师,骨干毫无遗留,为扶助教学上的弱者,全体鼎力相助,良好的备课氛围对每个成员都是一种陶冶,没有亲情,胜如亲情。还 有一年就退休的李老师在科组中的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但在集体备课中仍焕发青春魅力,仿佛要把余热都贡献给集体备课组,第一个主动讲经验,谈教法,还及时反馈上课遇到的问题,在老同志的带动下,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都相当活跃,人人受益。

集合备课是一种集体的活动,是时代的 需要,成功的活动,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增添活源和动力,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素养,愿它成为科研活动的奇葩。

摘要:在现在教学活动中,集体备课能够让学校的优秀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体现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通过整合利用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教学的需求。

篇4:体育科组教研总结

【关键词】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 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9-02一、研究背景

笔者与笔者工作室团队需要承担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活动的培训任务。在开展跟岗培训活动中,如何如何创新培训模式,实现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培训目的,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标

以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将“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嵌入到工作室开展的培训活动中,并构建出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型。通过该基本模型在实际的教师培训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探讨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为开展实效性强的教师培训活动提供经验。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构建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型,研究其对教师培训实效性的促进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在课题的准备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了解分析教师培训活动的现状,以及当前教师培训活动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学习有关成人学习和“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相关理论,为开展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具体过程是:理论策划——实践运用——评价修正——再实践运用——再次评价修正——继续完善。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教师培训活动实施过程的问题,不断地探索、反思、总结、改进,不断优化培训模式。

四、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构建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基本模型(如图1)

(二)确定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活动的活动过程

培训过程分为五个环节: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将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

(三)实施案例分析

结合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开展的“广东省2012、2014年省级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培训活动,对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模式应用过程进行回顾。

1.需求分析。通过培训前的调查沟通,明确受训者的学习需求,为开展合理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开展实效性强的培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地域、情况的差异,两批学员对学习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第一批学员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教科研能力;第二批学员更希望获得的是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因此工作室团队为两次培训的学员安排了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内容、培训实施流程,提高培训的实效性。2012年学员谢老师的个人总结中提到:“本次培训按照高校进行理论学习、名师工作室拜师学艺等相结合的方式。在工作室主持人及基地名教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实现了学员与名家面对面交流和教师的互动交流,培训的针对性强和实效性高。”

2.内容设计。基于需求分析,把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三大模块。其中借助专题讲座,开展课题研究理论和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运用“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课例研发;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论文,促进自身的总结和提升。

3.环境创建。创建交流平台、组建研修团队,确定研修内容,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自我研修等交流活动,让受训教师在培训中形成互动,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如:构建“三人行”研修团队、建立了工作Q群等。

4.过程实施。根据两批学员的培训需求分析,在开展培训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对进行灵活调整。

第一模块:理论学习

工作室在开展本模块学习活动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调整为:先是自助与合作,再是示范与引领,对话与交流,研究与反思,最后是总结与提升。采用调整后的实施流程开展理论学習培训,有效地提高培训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有效地提升了学员理论学习的效益和实践效益。例如:2012年培训活动,工作室组织“跟岗培训开题报告会”。会前,学员通过三人行研修小组形成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指导专家对学员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进行现场的专业点评,再由指导专家以《怎样进行科研材料的整理与撰写》为题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专家的示范引领,学员们对开题报告进行反思,修改,形成最终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培训后的课题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模块:课例研发

工作室在开展课例研发的活动中时,对培训实施流程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首先是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研究与反思,然后是示范与引领,最后是总结与提升。通过对课例研发实施流程的调整,有效地把受训学员间的的教学、学习经验作为学习的宝贵资源,在课例研发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共享、相互促进。例如: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线段的和差》的课例研发分成两部分:一是以“非线性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二是以理论学习《微课——微时代教学》指导的微课设计。先学员们通过自主研修、合作交流,通过工作室辅助团队的示范引领,重新解读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新观念。同时,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微课——微时代教学》进行专业引领,再与“非线性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的课堂教学设计相互融合,对课例进行微课设计,最后通过撰写心得或反思进行自我的总结和提升。

第三模块:总结反思

本模块活动贯穿于整个培训活动中,通过总结反思活动,达到自我体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的目的。例如:学员熊老师在跟岗学习总结中写到:“在工作室的安排下,开展了一系列听课、研讨活动,我先后听了19节研讨课,和组员、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研讨,我的教育教学认识在交流、研讨、争鸣中得到了提升。”

5.培训评价。培训的评价,主要分为受训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工作室评价三个方面。从调查的结果看,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认可度高,符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培训基本模型独特新颖,通过系列活动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五、研究成果及影响

1.初步通过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流程,系统地、有效地设计培训过程与实施培训方案,形成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模式。论文《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应用研究——以“教师工作室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操为例》发表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第五期。

2.让培训团队达成相互促进彼此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目的。论文《预测中考命题趋势,探寻高效复习策略》(学员赵老师)被评为“广东省2012年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优秀结业论文,并发表在《中学数学研究》2013年第Z1期。论文《一节数学活动课的尝试与思考》(工作室成员易老师)发表在广州教学研究2014年5月1日总第573期。教学设计《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学员郭老师)获2013年韶关市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三人行”学习模式下课堂教学《九年级中考复习——函数基础知识》公开课展示(学员林老师),受到好评。参加天河区初中数学讲题比赛(工作室成员林老师)获三等奖。参加广州市卡西欧讲题比赛(工作室成员林老师)获二等奖。

六、问题讨论

在设计培训评价时,如何设计形成性评价,让形成性评价为培训者和受训教师及时提供改善学习所需的信息,以便进一步促进与改善培训的效益,还需做更多的考虑。此外,定期设定一个固定的主题,组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开展“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下的研讨,通过网络互动学习为培训后的继续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平台,也是值得做更多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永东,游小蓉.“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构建和实施[J]. 教育导刊,2011(12).

篇5:小学数学科组教研总结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一学期来,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认真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战略,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忙下,我们加强教研力度,采取课题牵动策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开学第一周,科组就动员全体数学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忙、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同时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如大胆让新入职的张小凤老师担任开放日执教老师,通过锻炼,该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4、加强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能力,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上公开课的教师都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多数老师都能自制教学课件,熟练操作。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自觉地、经常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云课堂的使用。教师们能利用网络技术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和课改新动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优化教学,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都贴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单元测试把关、期中各年级班级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学期末班级能统一抓好复习,查漏补缺,迎接全区期末抽测考试。

3、一学期来,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手写教案,并能及时写好个人补充和教后反思。

三、加强教学研究,扎实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1、本学期在教研室和教导处组织安排下,教师用心参与各项教研活动。XXX组织了一次“《把握学科内涵,探究数学本质》的一课研究讲座”;组织了一次“一师一优课动员会”;XXX、XX两位老师参加了区“一课研究论文评比”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其中XXX的论文《一课研究之<比的应用>》在区教研活动中宣读获得好评,XXX老师的论文获得广东省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2、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议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多名教师承担了校内公开课,分别是:XXX、XXX、XXX、XXX、XXX、XXX,大家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过程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贴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等等。大家对各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用心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并实施“有效教学”。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理解性学习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3、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开展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学习与研究课改的活动,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总结、论文等。

4、建立并逐渐完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广大教师的课改用心性。对学生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特长和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忙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篇6:小学语文科组教研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早上好!感谢你们莅临我校参加语文科组周三的例行教研活动,感谢你们对我们科组工作的支持与指导。现在,由我代表xx小学语文科组就科组的教研活动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学习经常化

学习是促进知识更新,接受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师就必须要将学习当成是一个义务、一种境界、一种责任。这学期,王校长到任后,更是强调教师的专业学习,要求全体教师朝着专业型、学者型的方向发展。我们的口号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研究成为风气”。全体语文教师关注时事,洞察天下大事;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学习新课程理念,学习生本理念,学习他人经验,增强教科研能力;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不用督促的“自己学”、备课小组的“研究学”以及请来专家的“指导学”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学习理论,分享交流

全体教师认真研读《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等教育理论著作,并结合教学实践撰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2、发现问题,实践研究,扎实有效

备课小组结合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开展研究型学习。备课小组按计划、按专题、按课时地进行备课、听课、评课和反思,探讨教学预设与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作用的正确关系,研究课外拓展的有效性和最佳时机,同时纠正无效或无益的教学活动,逐步推进生本教育的健康发展。

语文科组本着“以真促实”的原则,隔周请专家和所有教师一起共同观摩教师的常态课,大家细致地观察和思考,聆听专家的点评,接着再实践,再点评,螺旋式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余行秀老师是我们长期聘任的指导教师,王建辉校长和何建芬老师是我校的常驻专家,一些外地专家也不定期地来校指导。例如,王松华教授最近就到我校对教师进行了《孩子的渴望》专题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

二、理念行动化

我校开展生本教育已经十来年,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方法,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意蕴。在具体的行动中,我们一切服从于学生的需求,以学定教,灵活地把握进度,让学生有尽可能的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课程改革需要以先进科学的理念来指导工作,但是,理念是基础,行动才是保证。为了真正落实生本理念,将生本理念行动化,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1、各年级制定语文知识素养表。

语文学科不像数学、英语学科那样知识点,知识链非常清晰,语文学科的阶段性知识及目标具有模糊性,它需要语文教师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及阶段知识目标体系。为了让生本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学期,我们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着手建立生本语文知识素养表,明确每一学期的阶段性教学目标,让教师们在一个大的知识体系中,按照学生生命发展的规律去“静待花开”。

2、分层教研,建立教研活动档案。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研究活动,即校际教研活动和年级备课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专人记录。活动坚持“四定”原则,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使之成为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

3、形式多样的教学考评活动。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生本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检查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要求。

2、互观——由备课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行政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所有语文教师的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三、优秀标准化

xx小学从1999年开始生本研究,何x老师是生本研究的一面旗帜,在她的课堂里,一改传统课堂的沉闷、枯燥、单一,辉映着学生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自然本色,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在何老师的带动下,生本实验班的教师共同努力,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了培养学生乐学善思的阅读教学模式,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重现知识、再创造、再提升,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这一主动学习途径,不断实现“大感受、小认识,回家做准备、上课早交流,课外猎信息、课内生灵感”这一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释放学习能量,广泛阅读,积极感悟,拓展求异思维,促进自主和谐发展。

概括地说,生本课堂教学倡导“三重”:

①重预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②重课堂。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大体环节:整体感悟→品读赏析→拓展延伸→思维碰撞

↓ ↓ ↓ ↓

接触文本→深入文本→跳出文本→思想升华

具体做法:自学→组内交流(含四人或六人小组内交流)→全班分享→上下互动(组组间→生生间→师生间)

③重评研。以学养学,以学养考。

我们采用“评研”的方法替代了考试,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评研”即评价和研讨、研究。评研的过程,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也是温故知新的过程,促进了生生间的互动与和谐发展。

总之,生本教学的实践让科组老师明确了在生本课堂,教师要不现自我,要将学生引入课堂舞台的中心,让他们全情投入,尽情展示,并适时地鼓励、引导和启迪,使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教师们知道生本课堂更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课堂中要随时进行调控,在不离教学之“根”的前提下让学生的“枝叶”自由地生长,让“生本”课堂呈现自然之美。

四、个性多样化

教师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万紫千红,我们鼓励每位教师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们认为,在别人说过的、做过、想过的事情之上,你又向前、向纵深发展了的;在已有的东西中,你又融入了新元素、加进新形式的;在传统的东西中,你又挖掘出现代意义并在当下的背景中加以实现的,都可以叫有特色。在生本教育研究中,xx的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低年级:意义识字,以读促说,培养兴趣。

低年级的老师们,总能想方设法,诱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思维,引导学生意义识字,从汉字的形象,到间架结构,到形音联系,到故事或猜谜,以及生活的亲身体验等,孩子们都能兴致盎然地积极投身于鲜活的意义识字游戏活动中。玩字卡斗快,摘苹果比正确,送信识字赛跑,听音猜字比专注……层出不穷的识字游戏,使低年级学生不断在活泼生动的生本课堂中体验学习的无限乐趣,最终实现推动广泛阅读的教学初衷,也让激发了孩子们表达的欲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2、中年级:大量阅读,以读促写,激发热情。

进入中年级,教师们依托文本,鼓励、引导孩子们广泛阅读,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大量的阅读让孩子见识更开阔,思维更敏捷,语言更流畅,在课堂上,他们能结合文本,交流分享许多的课外阅读所得,如《向太阳要颜色》,他们滔滔不绝地介绍太阳的知识,交流各种颜色的形成,汇报有关行星的各种知识,使课文充实饱满。课堂成了课外阅读交流的殿堂。阅读积累又激发了孩子写的欲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成了作文的素材,一篇篇妙趣横生的文章,记录了孩子们精彩的童年生活。

3、高年级:阅读积累,全面提高,感悟提升。

到了高年级,从选课到问题的探讨,到品读的感悟,到思想的升华,教师们都以尊重学生生命的自然发展为主旋律,促发整个课堂学习动态的自然生成。在课堂上,学生读自文本,又读出文本,甚至超越文本,体现了孩子的长期阅读积累的生成。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探究,将文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和知识点自行剖析,将文章的精髓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发掘出来。学习研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不但生成了知识,增加了阅历,还积淀了素养,激活了思维,这就是“生本”所独具的“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匠心所在。

经过生本教育的熏陶,xx的语文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历届的广州市语文能力竞赛中,xx的孩子总是名列前茅,这不能不说是生本的成功所在。

篇7:文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东莞市 石碣碣识 中学文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执笔人:黄慧芳

(说明: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4号宋体)

碣识学校初中部语文科组共有教师8人,整个教师队伍正朝着年轻化、知识化迈进,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职的每位教师都能感到一种压力的存在。有压力才有动力,正是在这股动力的驱动下,全组每位教师努力钻研教材教法,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积极运用各种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力争做新时代的“科研型”教师。

一、在教研内容上下功夫,转变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教研活动每一周一次,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取得一点收获。教研活动不是被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针对新教材、新大纲的出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想教好书,就有必要将大纲吃透,教研组在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除此之外,教研的内容也更丰富充实,让每位教师参与进来,经常地将最新的教育信息输送给教师,迅速转变了以往陈旧的观念与模式。

二、严肃教研时间。

如果将教研活动切实地开展起来,那么每一周一次的一个多小时对我们来说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因而遵守活动时间就成了开好会的关键。到点准时开会,决不让时间在无谓的等待与闲聊中流逝。

三、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出成绩。

随着教师人才的流动,教师队伍也将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我组青年教师人数正逐年增加,教研组采用多种方法让这批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

1、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组内互相听课评课蔚然成风。

2、鼓励青年教师多上研讨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

3、老教师做好“传帮代”的工作,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更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其中,胡丽卿老师和陈丹丹老师上了两节高质量的示范课,全组老师都参与了听课及评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多次请教研校长、主任来听课、指导。

以上举措,使得我们语文科组在本学期的很多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为碣识更上一层台阶贡献了力量。

四、加强说课、评课的质量。

1、说课

以往我们忽略了说课的作用,即便是说,也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的设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今年我们致力于改变旧面貌,加强说课的质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说课,只需以重点说课和微型说课这两种方式阐明你的教学意图,例如在哪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贯彻的。

2、评课

科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还能体现出创新意识。比如在听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示范课中,各位老师都能本着对老师们负责的精神,公正评价、辩证分析,使得听课评课绝不流于形式,使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五、健全教研组活动资料管理。

教研组材料包括文件、学习资料、组与分组记录本、语文活动开展的图片以及每学期的计划、总结等,可以说内容很多也很杂。我们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平时就注重材料的积累。

教研组提出的口号是“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我们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那么我们教师是不是也应当先具有创新意识呢?有了创新,再将它付诸到实践中才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最好办法。

篇8:物理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开学初的教研活动,除完成常规教研任务以外,我们主要在两件事上达成了共识。一是通过重申上一学年就已确定的我组关于教学实验器材的管理及使用条例。(如由每周第一次使用的教师统一领取,最后一次使用的教师负责收回;同一节课时内,先用的教师负责叫学生送给后用的班级等),使大家都能自觉遵守组内协定。二是为迎接今年9月份就将到来的物理新课程标准,对我组并未申报而客观上却正在开展的教研课题《初中物理多媒体课件研究与制作》进行了反复研究和协商。在经过三次正式教研活动以及若干次的非正式讨论活动之后,我组教师最终达成了共识,在不影响学校大局的前提之下,我组应争取将此作为州级教研课题予心以正式立项申报。

通过我组教师长期一致的努力,终于在4月份向州教科所有关领导提交了课题立项报告,并受到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

认真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是我组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我物理教研组整体教学成绩始终处于县先进行列的原因之一。对两位新教师,除听他们讲课并指导和交流外,都分别与不同形式去给他们上好示范课。我组在上一学年就已经达成共识并养成了习惯。物理教师完成学校规定每学期听的10节课中原则上必须5节是本组教师讲的课。而听本组教师的课必须随堂听,即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去听。听课之后必须与授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

以集体利益为重,精诚团结,乐于奉献。

本学期以来,无论在本组教研课题申报的过程中,还是在开展的两次学科竞赛中。每位教师人人一心,精诚团结,乐于奉献,将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优势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最终在每一项活动上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所有活动都在下午最后一节开展的情况下,家住校外的杨晓涛和李国宏老师,对他们来讲是不可能没有困难的。却都能始终如一,从不缺旷。

虽是竞争对手,但主要还是合作伙伴。

是对手,就免不了竞争。但更主要还是合作伙伴。竞争从属于协作。

同行是对手,对手就有竞争,这是常识。但在我组,竞争的前提是通力协作。是竞争从属于协作。我们都深知,我们的真正对手其实是包含陇一中在内的所有同行教师。自上一学年以来,我组始终在统一征订资料,统一出试卷,基本统一在同一段时期内测验等方面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从不含糊,从不例外。

篇9:体育科组教研总结

桂南学校杨明清

一、继续学习方面

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指引下,我们文科组认真组织本科组的全体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教材、教法》,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吸取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让先进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为

我们文科教师“强身健体”、增加营养,努力克服目前教学的盲目现象。力求以

较快的速度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变传授性教学为研究性教学,使学生变接

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落实新教法方面,较以前有明

显进步,教学成绩有明显提升。

二、教学教研方面

在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前提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组团结一

致,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学校为每位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好各类的汇报课、研讨

课、示范课等。不定时组织相关老师外出学习。教学计划落到实处。在教学水平

和效果等方面有新突破。做到公开课人人讲人人评,优质课人人听人人学,学有

所记,听有所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

组织文科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组活动,培养了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提

高了科研能力,将“说——听——评——案例研究”四位一体教研活动与“抓备

课组”结合起来,使教学能够适应学校、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本学期每位教

师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写出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分析,并于规定时间上交学校,以此

来实现每位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对新老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

积极的态度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把握教学方向,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力求在教

学上少走弯路。真诚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认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要有较强的钻研精神,主动问,主

动听,主动反思,主动总结。

四、教学方面的收获

本学期从开学至结束文科组共举行19次公开课,其中语文10次,英语4

次,地理2次,历史2次,政治1次。本组还组织了中学部第一届诗歌朗诵比赛,取得了良好效果。组织语文组的相关老师参加了中山市的语文教师现场论文写作

比赛,并获一等奖。另外本组全体教师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种兴趣活动。

总之,本组成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主动互相听课,取长补短,真正从

其他教师的教学中学到长处。无论是学生成绩还是教学水平都比以前有明显提

高。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兴趣活动方面都有了全方位提高。

篇10:语文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一、立足课堂,深化教改

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教研活动,按时、按质地进行科组教研,努力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全体语文老师以“天河部落”为学习、教研平台,定期浏览相关帖子及教研员的网页,关注全区的教学动态,了解最新信息,及时学习教研员推荐的相关理论文章。我们不但分享别人的成果,也积极参与讨论。借助“天河部落”这个平台,我们感到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逐步提高。

1、落实科组学习和集体备课的时间。

我们坚持每周二上午第三、四节课集中全体老师按计划进行教研学习。单周进行业务学习和综合教研,双周进行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老师们利用自己的时间主动参与名师课堂、名师讲座、全国青年阅读大赛等活动,例如贾志敏、窦桂梅、王崧舟等名师成为老师们学习模仿的对象,观看了周光璇专家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难题及对策分析》,更可贵的是我校曾6次邀请区教研人员周卫华老师到我校指导青年教师的语文教学,还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听了周老师的讲座《阅读开阔眼界,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提高生活的品味》。在每次教研中,教师们积极参与,研究气氛浓厚,经常由于各种研讨拖延吃饭时间,由此看得出老师们对学习的执著追求。一学期来,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当代教育理念。单周的集体备课,落实人人参与上课,人人参与发言,每人有机会谈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老师们在评课中进步,在评价中思考,在学习中成长。

2、落实“跨科教研大家行”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以良好的团队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学校首次进行的跨科教研的工作任务,这种跨学科集体教研的新方式所带来的震撼和收获已经植根在每个参与成员的心中。语文这个大科组首先打响头炮,语文教师人人参与研读教材、教学设计、说课评价、课例研讨、课件制作、课后反思等全过程,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两个层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体验,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老师们还把这次集备当成了一次大练兵,第八周学校成了备课、说课的演练场,赵淑影老师灵活熟练的教学,驾驭了本次“美的桥梁”,为全校老师演绎了一场精彩的人性美,并受到老师们一致好评。

3、落实知识点的训练,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读写结合要求学生边读边写,读写同步,读写同步的内容、要求均体现与课文之中,课文既是阅读教材,又是作文范本。邱萍老师和黄靖怡老师上的区研讨课就是两个成功的课例,她们大胆设计语文跟知识点相结合的双向教学活动,有效地把知识点和课文同步学习的整合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整体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黄老师上《欢庆》放手让学生去读:朗朗地读、默读、品读、美读、诵读……放手让学生去说:祖国的生日应该献上什么礼物?针对“献”等词语进行理解,说读书后的体会、感受,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说一个词,说一句话,说一段文……放手让学生去仿写:的葡萄……等词语的搭配练习,创作:你准备为祖国妈妈怎样庆祝生日?,写对此的推想……在“放”中让学生从容地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品味、赏析,在“放”中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放后扶”,激活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吸收知识。

4、落实环境教育和语文科的结合。

我们知道,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及时有效地进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学初,语文科组要求老师们罗列出教材中可以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我们要求老师们不但把环保渗透点在教案中体现出来,跟重要的是在平时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环境教育带给我们的好处。

二、迎接挑战、不断练兵

重视培养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反应快,思路敏捷。为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潜力,正确地引导他们施展本领,尽快地完善他们的教学业务素质,我们做好了以下工作:

1、继续做好“师徒”结对工作。继续配备有经验的中青年老师积极做好传帮带活动,徒弟的教学须始终处于师傅的关心和指导之下,师傅须时时询问、照应徒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动向,新的困难和态度、情感的变化等,及时帮助解决。师傅帮助徒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徒弟做到谦虚、好学,善于请教,在师傅的指导下尽量少走弯路。同时加强师徒间的听课活动,相互学习,扬长避短,使结对子活动落到实处。

2、语文教师水平存在不平衡现象,部分老师个人素质较为欠缺,文化底蕴不够。应多读书开阔视野,增加文学知识。语文学科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更讲究如何让学生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所以,语文老师应特别努力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

3、必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小组学习缺乏空间和时间,有的流于形式,学习不够深入。

4、部分语文老师教学机智较为欠缺,不能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遇到课堂情况与教案不一样就慌了。课前预设很重要,要根据学情多考虑几种方案。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要充分利用,这就要求老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不是忙着赶教案。

5、师生互动不够,学生发言普遍小声,结巴,缺乏自信。这不能只归咎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好。不管学生说得好不好,首先要有意识培养他们大声说话的习惯。

6、班级的朗读水平不理想,其中主要原因是老师要大胆地示范朗读,指导入情入景地朗读,除了苦练朗读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是平时有效的训练。

7、个别老师对教参、教案依赖较严重,把握不好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新教材的要求。科组将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并建议老师们尝试备课不存在依赖思想,在不看教参和教案下自主备课,以锻炼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三、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在两次的教案检查看来,老师们都认真地完成本册教材的备课,更可喜的是有特色的作业设计给老师们带来许多的灵感,我们还大力地配合英语科组把艺术节搞得有声有色,许多老师有强烈的教科研意识,能认真写好教后感、案例分析。

1、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老师们在本学期都上了一节展示课,部分老师上了一节优质、高效课。本学期我校邱老师和黄老师上的两节区研讨课受到了教研人员的赞誉和所有语文老师的肯定。其中郭老师还参与了区的中队活动课教学研讨,并受到辅导员们一致好评。

2、组织学生参加万人读书比赛,张校长指导五(2)班的林思英颖获广州市二等奖,在做个有道德的人征文中,邱萍老师指导五(1)班的罗依函《诚信为人之本》获广州市一等奖。新闻稿征文中,五(1)班李雅慧《师徒结拜“传帮带“》和六(2)班邹立程的《环保小分队来了》发表于《中国青少年报》。在六年级语文能力竞赛中,黎琦同学脱颖而出获得广州市一等奖,胡艺霖获得区一等奖,冯文亮和周佳钥获得二等奖。

四、明确方向、改进不足

一个学期以来,经过努力,全体语文老师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研教改走上了新的台阶,有效地对学生落实全面的素质教育。但我们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1、研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鼓励教师撰写、发表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引导更多的老师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底蕴。

3、下期加强学生文学积累的量与质,深入开展文学积累与课外阅读活动。

4、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形成专题论文。

5、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创建自己的博客,推进信息化教研的速度。

6、课堂上的时间比较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活动,是今后着重研究的方向。

上一篇:创造宣言导学案带答案下一篇:12月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