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2024-06-20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共6篇)

篇1: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本文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1]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3]设立碳基金,激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4]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 作者: 付允[1]马永欢[2]刘怡君[2]牛文元[2] Author: Fu Yun[1]MA Yong-huan[2]LIU Yi-jun[2]NIU Wen-yuan[2]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0 期 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PKUCSSCI Journal: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8(3) 分类号: F403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 碳中和技术 机标分类号: F1 X7 机标关键词: 低碳经济模式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可再生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减排资源环境中和技术政策措施世界各国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利用效率经济模式经济理论节能减排化石能源方法低碳发展 基金项目:

篇2: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1.人口和经济发展因素(P.1)

2.气候变暖(P.2-3)

3.资源日益紧张(P.3)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和意义

1.概念:低碳经济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全过程的低碳化,最终实现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P.4)

2.低碳经济的实质: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绿色GDP。(P.5)

3.低碳经济的核心: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P.5)

4.低碳经济的特征: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体系。(P.5)

5.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全球性等特征。(P.5-6)

6.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P.7)

7.低碳经济意义:一方面积极承担环保责任,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建设生态文明。(P.7)

三、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成功经验

1.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P.9)

2.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经验:

(1)美国:立法先行,包括:《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P.10-11)

(2)欧盟:低碳经济革命

A.英国: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其低碳经济战略蓝图包括: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广新的节能生活方式、向全球推广低碳经济新模式。(P.12)

B.法国:确定了未来的环保发展方向,制定了多种低碳发展政策。首先补贴环保汽车,其次扶持可再生能源,最后坚持核能发展。(P.13)

C.德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最为完善。通过立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研究、并开展碳排放交易,同时开征生态税。(P.14)

D.丹麦:大力发展绿色能源(风能、生物质能等),提倡低碳生活方式。(P.16)E.瑞典:重视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建筑节能。(P.17)

(3)日本:政府主导型(P.19)

A.日本是《京都协议书》的诞生地

B.投入巨资发展低碳技术

C.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D.太阳能、核能、智能电网及电动车技术的领先。

(4)巴西:生物燃料业先锋(P.20)

A.燃料乙醇

B.生物柴油

(5)印度:清洁发展技术的大国(P.21)

A.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B.制定新能源激励、新能源开发政策

篇3: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要“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该论述表明我国在未来五年间经济发展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要目标,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以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综合起来就是如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从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发展低碳经济应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 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征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温室气体, 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到最低值, 以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新型经济模式, 需要提高能源利用率、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激励节能技术创新和鼓励低排放技术的应用, 它将对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将以更低的能源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目标。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 需要发挥后发优势,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要提高国际竞争力, 发展低碳经济, 尽早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 已经不容犹豫。中国应与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 这既是保护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有效的手段

近几年, 全球气候变暖已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影响。研究证实,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表面长期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使地球气温升高,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引发气候异常变化。极端天气的变化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途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中减少因化石能源燃烧所造成的碳排放是重中之重。但由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等资源性能源的燃烧, 由此环境污染程度也由低到高, 环境恶化程度也随经济的增长而逐步加剧。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加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促使经济发展模式进入深层次结构调整, 应让低碳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角。因此,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人类社会亟需在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新路径, 即探索一条既能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 又可减少碳排放, 实现经济发展与气候、环境的共同提高的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选择。

(二) 发展低碳经济是21世纪的一次新的产业技术革命

低碳经济模式是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 已经成为金融危机后各国探索新经济模式的最明智选择, 可以说, 未来全球将逐渐进入“低碳时代”。从长远看,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将逐渐过渡到可持续能源体系, 低碳经济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从社会生活方式看, 低碳城市理念将更受关注,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成为未来低碳城市的象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制度创新和全人类福利提高的一次新的产业技术革命。

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源投资较多的高能耗的第二产业, 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例过低。据有关部门的测算, 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 万元GDP能耗就可降低约一个百分点。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加拿大《格瑞贝斯环球财经》推出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制造》中指出,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发展模式的转变已刻不容缓, 产业升级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 发展低碳经济是对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替代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 由于各国自然禀赋、经济基础、文化习俗等不同, 经济模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当前, 国际上最大的两大经济体存在两大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过度投资——从而导致过度消耗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 这两种模式都有其不可持续性。

首先, 2007—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 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度消费。即采取了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为推动经济增长, 鼓励社会成员寅吃卯粮、疯狂消费。其理论渊源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 该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惟一归宿和目的”。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理论上促进了生产。最终过度消费或借贷消费的促增长模式导致这场波及整个世界的大危机。

其次, 对物质资本的过度投资——过度消耗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成本。特别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 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中国能源研究会最近公布, 2010年,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了6%, 能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2010年, 我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 但日本去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6.6亿吨标准煤;我国出口在2010年超过德国, 而德国2010年消费4.4亿吨标准煤。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据报导, 2010年, 中国石油产量为20301万吨, 占全年石油消耗量的45%, 当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5%。即2010年中国新增石油可采储量不足当年消耗量的50%, 超过一半以上不能自给, 需要从世界其它国家进口。而出口国的社会治安是否稳定使进口的数量和价格充满了不确定性。最近利比亚局势动乱, 已引起油市的恐慌, 对我国以及世界造成了一定影响, 使国际油价继续推高, 加大了石油进口成本和其它社会成本。

因此, 为节约能耗, 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过度消费模式和过度物质投资的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也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目标一致性。

二、完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路

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一系列的宏观政策支持和碳交易市场、碳金融市场的完善。

(一) 财政、税收宏观政策支持

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需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技术上, 需要较高的技术设备替代落后的技术设备, 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进行碳污染强度的测评, 这些手段离不开大规模的新设备和新技术投资, 且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需要国家在财政资金及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财政制度上, 首先要打通融资渠道, 为环保节能设备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其次, 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政策, 构建环保税收体系, 加大财政支出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资源的开发环节, 通过资源税调整, 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或复合计征, 将环境损害成本和资源价格反映到能源价格中, 促进后续企业节约利用资源;在能源的消费环节, 通过征收能源税, 从而增加能源消耗成本来引导能源的消费行为和使用方式, 或者在消费税中, 对有关能耗的物品改进其税率, 如对成品油消费税, 改为以消费数量为级距的超额累进的消费税率, 不仅可以减少对成品油的过度使用, 还可以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筹集财政资金。

(二) 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产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产权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 合同的一方 (买方) 为了获得碳排放权, 通过向另一方 (卖方) 付费获得减排额, 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由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要在本国减排花费的成本很高, 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减排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及设备, 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减排, 产生的减排额度必须卖给资金、技术及设备的提供者, 当然, 这些额度还可以在市场上进一步交易。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碳交易遵循了科斯定理, 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需要治理, 而治理温室气体由于技术的先进程度不同会给企业造成治理成本的差异;既然商品交换可看作是一种权利 (产权) 交换, 那么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可进行交换, 由此, 借助“碳排放权交换”便成为在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污染问题最有效率方式。这样, 碳交易市场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

目前, 经过多年的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碳交易市场渐趋成熟, 参与国的数量、地理范围和市场结构等也在不断扩展。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 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 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但是我国碳交易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仅有部分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项目, 没有真正的国内碳交易市场, 更没有形成对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的影响力。我国是碳交易大国, 在目前的碳交易国际市场上, 中国市场出售的年减排额已达到全球的70%。特别是我国制定的到2020年把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40%的目标, 意味着有很大的碳交易量和市场发展空间。为完成此目标, 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 进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 一方面可提高国内企业的减排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加大了超量减排企业的成本, 可促使其淘汰技术落后的设备。通过市场激励和政府约束机制, 以最少的减排成本来完成减排目标。同时, 应该充分借鉴欧盟的经验, 大力发展碳交易的配额市场。以完善的市场机制为低碳经济提供发展平台。

(三) 构建碳金融市场机制

在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产权交易市场同时, 应着力构建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碳交易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 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 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 通过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碳减排技术创新的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 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 不仅有利于吸收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其活动, 有利于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使得商业银行在宏观经济转型和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国建立一个碳交易系统已刻不容缓。要充分利用目前的CDM机制, 并逐步完善碳金融制度。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最根本的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推动。政府应介入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 为碳配额交易规则制定、减排量核定标准制定、减排设备支持、减排配额基础上衍生工具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 应推动建立绿色信贷担保制度, 通过财政资金担保杠杆, 放大环保信贷的投入规模。另外, 还应设立专项基金, 投资于环保企业或为环保企业提供优惠借款, 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方式, 合理分散金融机构因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融资支持而承担的信贷风险。

三、结论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的一种替代, 是更环保、更节能、更有效的一种发展模式。当世界面临环境灾难时, 人类必须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保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作为世界大国, 应在这一方面承担起相应责任。尽管资金、技术、设备可能落后于发达国家, 但只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政策上给予支持,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市场, 就一定可以缩短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 正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必然选择, 构建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J].科学与管理, 2009 (5) .

[2]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 2009 (5) .

[3]张愉, 陈徐梅, 张跃军.低碳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J].中国能源, 2008 (7) .

[4]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 (1) .

篇4:深圳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关键词:深圳;低碳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6-0127-02

近年来,在各个国际社会重要场合,气候变化都成为必谈之题。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关注,对于减排和发展的迫切需求铸就了低碳经济的原动力。

1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

低碳经济是发展问题与气候问题的耦合体,终归是能源问题。[2]由于低碳经济与生俱来的双重特质,衍生出其在不同立场的国家或是利益集团的不同战略考量,同时也赋予了低碳经济超越单纯能源安全的更深远的意义。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英国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概念,并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 %。[1]

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低碳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被正式提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两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

尽管低碳经济具有广泛的内涵和意义,归根结底是一份捍卫地球的责任,一个破旧立新的机遇。2009年4月,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型升级”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低碳经济模式,对深圳来说至关重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给深圳提供了借鉴的机会。

2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经验

2.1日本有许多能源和环境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为推动能源和环境技术发展,日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限制措施。日本《建筑循环利用法》规定改建房屋时有义务循环利用所有建筑材料,他们由此发明了世界先进的混凝土再利用技术;二是提供补助金。2008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阐述了在未来三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等多项有关减排的措施。目前,日本政府正在探讨恢复对家庭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补助的制度,还准备降低对中小企业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补助的门槛。

2.2德国多项举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一是降低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修改机动车税规定,推动到2012年新车二氧化碳排量应达到130 g/km的欧盟规定目标的实现。德国还规定新车要标注能源效率信息,并将二氧化碳排量纳入标注范围。自2005年开始在联邦等几条重要高速公路上对12 t以上的卡车征收载重汽车费,此举对提高货运效率,增加低排量汽车比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竞争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实现最佳配置,减弱排放权限制给经济造成的扭曲,同时也间接带动了低排放、高能效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3意大利通过立法推广太阳能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意大利政府颁布的新《能源价格法》规定,使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家庭可以通过电网将剩余电量卖给国家电力公司,而且发电规模越小的用户所获得的收购价格越高,以鼓励更多的家庭使用太阳能。目前,意大利太阳能发电总量不到30兆瓦,意大利希望新法令的实施能使太阳能发电总量在10年内达到3 000兆瓦。

2.4中国对低碳经济模式的探索

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来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大部分城市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急剧扩大,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化。如何化解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如何跨越资源、能源的瓶颈约束成为新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难题。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了推动产业升级整合、提高能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为发展低碳经济做了积极准备。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成为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3深圳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经历了30年市场化风雨的洗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特区经济模式”。在未来低碳经济必成主流的时代,深圳也将通过低碳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

3.1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政策

从2001年到目前,深圳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4]如《深圳市节能贴息项目暂行实施办法》、《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深圳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关于深入开展节能贴息工作的通知》、《深圳市“鹏城减废行动”工作方案》、《深圳市推动节约能源工作实施方案》、《深圳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推动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深圳市重污染行业减排和优化升级工作方案》、《建筑节能监督暂行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关于贯彻执行建设部建筑节能有关文件通知》。

3.2深圳节能减排的现状

深圳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近年市政府与各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部门等责任单位签订污染减排责任书,出台《深圳市“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方案》和《深圳市“十一五”污染减排考核方案》,对责任单位实施年度考核。进一步完善环境统计工作,加强污染物新增量和削减量核算,强化全市污染排放量的统计调度。组织修订了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将总量指标分配到国控和省控污染源。完成了全市国控和省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和联网。积极落实污染减排治理工程、结构调整、监督管理三大措施,仅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42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48万t,两项考核指标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9.4 %和6.8 %,顺利完成全市年度污染减排任务。[5]深圳对能耗大户下达了限期节能降耗的硬指标,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用能大户提供整体改造方案和节能技术服务,要求该类企业在一定的期限内,能耗必须下降15 %以上。

4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策略

在全球环境危机、中国能源紧张和全社会开展节能减排的宏观背景下,深圳推动发展低碳经济,一是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轻能源需求、巩固能源安全;二是有利于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三是有利于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有利于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抢占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制高点,强化深圳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打造国际化城市名片的重要实践。

4.1产业调整低碳化策略

探索建立有利于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重视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为加以引导和鼓励。市人大、市政府有关综合经济、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密切协作,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以核能、太陽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重点,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

4.2城市建設低碳化策略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城市建设中践行被动节能建筑的实施,开发节能建筑示范园,通过广泛采用新型建材和节能技术,使能源消耗可比同等规模的传统建筑减少。加大对新建房屋节能标准的推进力度;加强执行相关节能法案;完善对节能产品生产厂家的评估体系等。

4.3重点行业低碳化策略

4.3.1加快技术革新,推动LED等绿色产业发展

深圳作为7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面对已经超过150亿元的产业规模,聚集了300多家LED及相关企业的优势,应加快这场技术革新,推动LED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4.3.2电子制造业低碳策略

加大对既有蓄电池性能提升的研究;促进对未来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提高快速充电设备的性能;加快高效、轻质新能源车的推广;构建智慧型交通调控系统等。

4.4再生资源低碳化策略

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加大力度促进今后可能会成为稀缺资源的稀有金属的回收利用。家电制品、手机、个人电脑等机器中含有各种稀有金属,因此这种废弃的制品被称为“城镇矿山”。“城镇矿山”所含稀有金属除金和银外,还有生产液晶所需的铟、锑等物质。如此巨大的金属“宝藏”现在大多以电子垃圾的形式沉睡在城市角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4.5城市生活低碳化策略

应加强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指南等工作,提高市民意识,鼓励企业参与,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倡导低碳生活,转变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拒绝过度包装,多用购物袋等,注重从生活细节入手,全方位推动深圳走向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总之,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也可以说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一场依靠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来实施的新能源革命。深圳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对生态市建设所蕴含的低碳经济内涵予以明确和扩充,把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两大载体和基本路径,落实在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和实施工作中,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打造低碳城市,探索一条符合深圳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11):63

2 裘 苏.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开放导报,2009(12):28~33

3 郑 言.国外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高招频出[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1):42~45

4 发展循环经济深圳大步领跑[J].经济视角,2008(2):55~56

5 历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OL]

6 封 颖.关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探讨[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10(2):24~31

Model of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enzhen

Li Wanyu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some low-carbon economy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City, low-carbon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status,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 of Shenzhen, Shenzhen propose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city of low-carbon economy.

篇5:建立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模式

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模式对于中国十分重要。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协调发展和碳减排目标之间的冲突,通过社会机制、制度设计、区域规划和生活模式的整体变革,创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形态。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英国联合进行的“可持续低碳社会”项目提出的,核心内容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确保社会各方的发展都得到满足,做出稳定温室气体排放和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同等努力,利用低碳能源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择低碳排放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的内涵有四个重要内容:一是强调包括社会机制、制度设计、区域规划和生活模式的整体社会形态变革,以创造一个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情景。二是强调社会整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设定,通过碳排放的硬约束从各个方面驱动整个社会朝低碳方向发展。三是强调城市在低碳社会中的作用。城市是人类社会和能源消费的密集区,其形态设计和发展方式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四是强调公众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对构建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国与低碳社会概念相对应的是低碳经济或低碳发展,即在强调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形态。

我国碳排放的现状

1990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等方面成效显著。这一时期经济总量累计增长8.9倍,GDP年均增长9.8%,CO2排放增长了142%,但排放强度却下降了43.3%,相对于1990年,平均每年下降2.89%。

虽然这是值得肯定的努力,但中国在发展水平、能源效率等方面,横向比较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表一)节能减排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国际经验看,在实现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节能的贡献率将达到60%,可以说,低碳首先是靠节能,靠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的。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至4倍,节能潜力巨大。

建立系统完整的低碳发展模式

文/祁京梅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协调发展和碳减排目标之间的冲突,通过社会机制、制度设计、区域规划和生活模式的整体变革,创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新形态。43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单位一次能源CO2排放量、单位GDP CO2排放、单位发电量CO2排放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说明我国仍处在高碳生产阶段,生产环节能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人均工业和建筑CO2排放量远高于世界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说明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生产仍是经济增长主导力量。

根据BP石油公司发布的《

世界能源统计》,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31.1亿吨标煤,如果加上香港的能源消费,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在20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的同时,中国化石燃料产生的CO2排放量仍比增加了9%,达到75亿吨,成为第一个CO2排放量超过70亿吨的国家。因此,我国面临越来越紧迫的碳减排压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如何落实的问题。

表一显示,我国人均CO2排放量和交通领域人均CO2排放量都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说明我国居民现行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国的消费水平具有绿色和环保消费的开拓空间。如果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去发展,则将同样沦入高消费和高排放的消费模式,这与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显然是不一致的。

表一低碳发展主要指标国际对比国家/区域单位一次能源CO排放量(t/TJ)单位GDPCO排放(kg/$,)人均CO排放(t/人)人均工业和建筑CO排放(kg/人)人均交通领域CO排放(kg/人)单位发电量CO排放(g/kwh)中国73.6 0.6 4.58 1427 310 758OECD国家平均56.5 0.4 10.97 1599 2990 448全球平均57.5 0.47 4.38 865 1004 50744中国中小企业.11Industries产业纵深我国推进低碳经济的尝试中国政府和主要城市对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实践。年,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明确承诺,单位GDP CO2排放比20下降40 50%,这一承诺为近期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设定了明确方向和目标。“十一五”时期政府提出了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时期降低20%,采取了十大重点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新能源汽车等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CO2排放。

20科技部启动了“十城千辆”计划,在城市大规模推广使用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成为低碳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许多城市明确提出低碳发展,更多的地方则把低碳经济、低碳发展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开始启动。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定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试点。保定提出“中国电谷——低碳保定”目标,上海在世博会期间践行“低碳世博”。208月,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确定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城市作为低碳试点省市,标志着我国低碳发展和低碳城市进入实践阶段。

国家发改委要求低碳试点省市编制低碳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路

(一)低碳经济将是摆脱危机的重要突破

口在后危机时代,低碳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如美国提出了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欧盟也提出了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结合的战略,日本也着眼未来投资低碳产业,韩国、英国都有所举动。

我国提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大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潜力最大的是节能环保产业,有超过10万亿元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同样超过10万亿元;电动汽车产业空间也将超过1万亿元。发展低碳经济将催生经济增长的许多机遇。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四个挑战。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会使节能减排任务非常严峻。二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有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技术的对外依存度是50%,在低碳经济技术方面,对外依存度达70%,还面临着巨额的资金缺口。三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在“煤多、气少、缺油”的能源格局下,能源选择空间有限。四是我国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中处于后发位置,在低碳产业技术标准、规则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所需要的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亟待完善。

(二)城市化必须走低碳道路

我国处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中期,也是快速发展的时期,未来二三十年中,中国将涌现出将近200个巨型的城市,城市化率将达到50%以上。在人均GDP处在3700美元不到4000美元的阶段,正是人均资源消耗量的巅峰期,按照目前的消费模式,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不够用的。因此,资源和环境问题面临巨大压力,要顺利平稳地度过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走低碳发展道路。

(三)碳税应先于碳交易的实施

碳税是价格调节机制,是一种约束机制;而碳交易是数量控制机制,是一种激励机制。

发达国家认为,碳市场交易的效果优于碳税。其实,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证明,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的,要降低成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潜力最大的是节能环保产业,有超过10万亿元的发展空间;其次是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同样超过10万亿元;电动汽车产业空间也将超过1万亿元。

45

本、规避风险,更有效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既需要激励机制,又需要惩罚机制。

在初期阶段碳税约束机制更为有效,更具操作性。

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碳税应先于碳交易实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是新兴加转轨,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还有巨大的城市化要求,节能减排的难度和阻力较大。碳税的实施成本较低,较易实施,也符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应先实行碳税,再实行碳交易。

(四)实施低碳首先要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节能减排首先要建立在能源效率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从国际经验看,在今后实现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节能的贡献率要达到60%,所以说,低碳更多是靠节能来实现的。

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

平均水平的3倍至4倍,是日本的6倍,印度的1.6倍,所以节能潜力很大。同时,我国的节能形势仍非常严峻,“十一五”提出的单位GDP能耗减少20%的节能目标,前四年仅完成了15.6%。

在加快节能减排方面,我国需要构建以下三个机制:要建立技术引领机制。如美国过去30年的能耗减少47%,主要是归功于技术的进步。

要完善结构调整的机制。研究表

明,结构调整对实现节能的贡献达到60 70%。节能重点应该在建筑、工业和交通三个方面,它们是高能耗的行业,占整个社会能耗的80%。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节能的重要手段。有测算表明,服务行业占GDP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就可以降低一个百分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0%多一点,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的比重占到70%,所以我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要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有研究表明,在政府不加干预的情况下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只能解决20%的节能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国家碳排放总量目标和国家低碳社会战略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做出了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承诺,努力控制CO2排放增加量。由于强度指标受经济增长速度和CO2排放的双重影响,硬约束和统计考核办法难以统一。根据“十一五”期间SO2、COD总量控制经验,总量目标实现的效率要高于强度目标。同时制定C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各省区分解,不仅有利于推动CO2自愿性排放交易体系的发展,也有利于消除区域贫富差距和绿色发展。

(二)提升城市在低碳经济发展

篇6:低碳经济模式下会计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境的不断重视,相对于传统的资本经济模式,当前人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系。低碳经济就是在该种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而新的经济模式如果一味的沿用传统会计方式来进行管理,必然不符合其实际需求。故而,必须要进行会计创新,以提高其使用价值。本文针对低碳经济模式下会计理论创新的重点加以明确,以期望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低碳经济模式;会计理论;创新

传统的经济发展以资源牺牲为主,这就使得环境恶化相对严重。随着现代经济发展观念的提出,社会意识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当前社会,人们越加重视经济发展中的环保因素。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环保型经济,其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会计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也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与经济发展相一致。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低碳经济下的会计创新,但是,其理论相对欠缺,实务体系缺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低碳经济下进行会计创新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下,通过对应的手段来减少一些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其排放物对社会的影响,以达到一个经济与生态相对平衡的经济发展状态。而低碳经济模式下,其必须要具备对应的会计方式,当前将这种会计称为低碳会计。低碳会计其也就是以能源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依靠多种形式来保证企业履行低碳责任,以降低其污染与能源消耗,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新型的会计学科。低碳经济下进行会计创新,其具有如下几个基本意义:第一,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其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从而提高了国家整体的能源利用率,实现国名经济整体的健康与稳定发展。第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低碳经济下所形成的会计模式,相对注重经济本身应该达到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其生产行为更加健康,能够提高其企业的社会形象,完善其企业的生产结构,并且推动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第三,个体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模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利益模式,其更加注重社会各个领域的平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多方效益,能够为个体提供一个更加协调的社会环境。

二、低碳经济下会计理论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从我国当前会计领域来说,其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保护,但是这些法律基本上没有涉及低碳会计,也就是说,其缺乏基本的法律支撑,在一些实际的操作中,缺乏法律支撑就丧失了实现的可能性,甚至还会被扭曲。

(二)缺乏深入的.理论

要想实现会计理论的创新,其本身必须要具备一套完整的理论,且该理论具有发展的长期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将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模式理论化,这就使得其缺乏对应的理论支撑,无法为实践提供支撑。

(三)缺乏对应的人才

我国当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其都是按照传统的会计理论来培养的。而低碳会计本身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其对于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在这种模式下,基本上没有对应的人才。

三、低碳经济下如何实现会计理论的创新

(一)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就目前来说,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相对欠缺,更何况,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模式本身就与传统的会计模式不同,其法律的适用性相对较弱。因此,笔者认为,必须要国家加强重视,提高对低碳经济下会计理论创新的重视,并且,制定对应的法律规范,保证其创新过程中,能够有所引导,且其创新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对低碳会计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低碳经济下会计理论的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式变换,其需要从根本上来进行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根据我国当前的低碳会计实际状况来着手,并且将其转变为理论,并将理论整理,使之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在这种状况下,会计理论的创新才能够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当然,我国当前的低碳会计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而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案例,可以对其加以借鉴。

(三)制定合理的会计管理模式

新产生的会计模式沿用传统的会计管理其不一定能够达到对应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对当前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加以调整。最好可以针对其制定良好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无法及时准确对自身信息进行报备的企业进行惩罚。当然,对于一些处理应用较好的会计进行必要的奖励,能够让企业在压力与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更加注重自身的会计运行。

(四)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

我国当前的会计教学中,还没有对应的低碳经济内容。因此,要实现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改变其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低碳经济的部分,并且,就这部分应该如何实现其会计运行加以深入化。对于一些已经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培训,使得每个员工都具有对应的意识。必要时,可以采取考核的方式,以提高其对于整个培训的重视,促使其不断的完善自身对于低碳会计的认知。

四、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其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会计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传统的会计模式是服务于传统的经济模式,新的经济模式必须要新的经济服务手段来作为支撑,故而,必须要对会计进行创新。然而,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经济的现状,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保证其理论创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胥兴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理论创新[J].中国商贸,,25:105-106.

[2]张倩.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01:41-44+71.

[3]陈刚梅.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会计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8:8-9.

上一篇:关于迎接公交总公司冬季安全大检查汇报下一篇:2017年公务员在线培训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