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也要有人懂-读后感

2024-06-27

伟大也要有人懂-读后感(精选2篇)

篇1:伟大也要有人懂-读后感

少年读马克思有感

当我读了这本书了解到马克思的故事,瞬间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折服。他本可以选择自己人生平坦的大路走下去,但他却抛弃了他应得的荣华富贵,从此开始了40年的流离失所,40年的革命和斗争。

这本书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节是第6节的“蜜蜂的活动和人的劳动了有什么不同?”在思考文明异化的过程中尼采因为思考这种东西发疯了,而马克思却能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且直面它。他发现了现代社会最根本的异化:劳动创造了世界,但这个世界则反过来构成了对于劳动者的压迫。他和恩格斯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文明保持着深刻反思态度,他们主张“将别人从这种悲惨的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实现这个目标,即使抛弃“我自己”的高贵、幸福,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对于章节问题,其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人类劳动是把人头脑中的法则加诸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劳动也是把法则加诸人的自由意志。前者是使自然服从法则,后者是使人的自由意志服从法则。他才是真正的不带枷锁的文化人。我们应该学习他,对我们置身的文化和文明怀抱清醒的批判和反思态度,不随波逐流,做一个能创造文明的勤劳的人。

篇2:伟大也要有人懂-读后感

大家晚上好,我是研十二团支部的副支书李凡,这次很荣幸能与研十二党支部一起来召开这个党史学习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做党团共建的工作,也很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下面我将进行的是一个图书分享的工作,是想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本叫做《伟大也要有人懂》的书。这其实是一个系列丛书,有两本,一个是一起来读毛泽东,跟陈宇超同志今天讲的东西是相关的,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自行去看一下,另一个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叫做一起来读马克思或者少年读马克思,写的是关于马克思和共产主义的东西,关乎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次分享将从以下三部分内容进行展开。

首先是作者与书籍简介。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教授,他的履历还是很丰富的,著作也很多,其中就包括了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一本。

这本书开篇就说明了它主要回答了3个问题,马克思是谁、他做了什么以及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我自己对这本书的内容做了一个浓缩,总结为马克思及其思想,所以后面我要讲的这些内容都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个概括和理解,因此会讲的比较粗一点。

马克思出生于1818年,家乡是特里尔,他是一个犹太人,且家境比较富裕,所以说,马克思的童年及青年时期,其实是没有经历过那种底层人民的苦日子的,包括他后来娶得妻子燕妮也是富贵人家,出身于皇室家族,他的姨妈和姨夫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可以说马克思的原生家庭是和无产阶级这样的阶层不沾边的,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和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不沾边的人创造出了《共产党宣言》。这其中的原因就要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起了。马克思出生前,特里尔是属于法兰西共和国的,19世纪的第一个15年里,欧洲发生了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它认同自由、平等、博爱这些现代价值观,也使得特里尔地区得以改革,改善了犹太人的处境,因为在此之前,犹太教是被基督教所排斥的,所以犹太人也经常遭受歧视。到了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战败了,从此特里尔被划分给了普鲁士,最终归属现在的德国。因此,马克思的父亲一直认为自己是法国人,也给幼年的马克思灌输了这样的思想,所以马克思在思想归属上,是认同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现代价值观的。在这以后,欧洲又经历了各种惊天动地的大变革,19世纪的欧洲是很不平静的,身处于这样的时代旋涡,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马克思开始思考起了人类这个命题,关于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关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1830年马克思进入了特里尔中学就读,毕业之际,他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在这篇文章里他剖析了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大部分人类的行为和认知模式,区分了人与动物,并对职业选择这件事情做了非常深刻的思考,在这里他已经开始考虑人类幸福的问题,并且选择了将自己个人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放到寻求集体生活的意义与幸福当中去,也就是说,在个人的快乐与人类的幸福当中,他选择了后者,这一年他才17岁。

1841年,23岁的马克思博士毕业,他毕业论文的题目比较拗口,叫做《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jiu)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如果说17岁的马克思是从一个人应当如何选择他的职业出发去思考人类的幸福以及个人的快乐等问题,那么23岁的马克思就更为宽容,思想也更为开阔和深邃。马克思在论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这两种不同的对待知识的方式过程中展露出了自己独特的对待知识和求知的方法,那就是批判,简而言之,就是人应当包纳他人的视野,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是唯一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与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的意识,那么,每个人的认识都可能是对的,所以马克思提倡的是要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是马克思首次提出了“批判”这个命题,与此同时,他在这篇论文中也首次提到了“革命”这个命题。

1843年,马克思与燕妮成婚,并于蜜月期间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在这本著作里,马克思把黑格尔关于主人和奴隶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转变为资本与劳动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马克思认为,正如在古代社会主人因为掌握了宗教、文字和法律等手段才得以支配奴隶,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因为掌握了资本而支配着劳动。

1844年,26岁的马克思写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篇手稿第一次从“人的解放”的角度谈到了共产主义。在这里,马克思指出,支配现代社会的并不是表面上的法律,而是经济规律,资本被少数资本家所垄断,劳动者变成了赚钱的工具,而共产主义就是要把资本解放出来,变成公共的,共产主义不是简单的消灭私有财产,而是要改变财产的社会性质,使劳动者掌握资本,使资本为劳动服务。

讲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觉得奇怪,马克思作为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卖力的为广大无产阶级发声,为什么要致力于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这其实就和我们之前说到的《青年在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有联系,因为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坚定的认为个人的幸福只能从群体的幸福中去寻找,个人的意义只有在维护群体的幸福中才能被最大化,而劳动人民就是最广大的群体。在无产阶级集体失声的情况下,马克思站起来了,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既伟大,也很聪明,如果他不对这个世界去做这样深入、细致且痛苦的思考和解释,那么当今社会也许不会有共产主义,我们不能期望一定会出现另一个马克思,所以对于历史上仅存的这样一个宝贵的马克思,我们应当要敬畏。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其实《共产党宣言》一开始是由恩格斯承担纲领起草任务的,恩格斯一开始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写这篇文稿,结果导致文章越写越长,最后只能求助于时年30岁的马克思,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文字内容几乎全都由马克思一人撰写,但是它代表的是二人的共同思想。《共产党宣言》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最基本的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是由追求利润的个人欲望所驱动的,而社会主义经济的目标则是满足和保障大多数人的需求,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应当惠及全社会,社会主义经济要大规模的发展教育、医疗、养老、艺术等公共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需求。这样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要把资本变成公共的,要使资本为劳动人民服务。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些不理解,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教育、医疗、养老、艺术等原本就是公共的,但是其实只要资本家的手伸的够长,这些也可以是完全私有化和带有盈利性质的,而社会主义要做的就是打断资本家伸出的手,保障这些资源的公共性,使得最广大人民在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由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成为了欧洲各国统治者的众矢之的,1849年8月,马克思逃亡到伦敦,那年他才31岁。从那以后,马克思的经济状况也急转直下,开始陷入了生活的窘境。

1852年开始,马克思靠给《纽约先驱论坛报》写专栏文章来赚取生活费,这些文章涉及亚洲问题的共有17篇,其中有15篇是关于中国的。因为那个时候马克思的思想被欧洲封锁了,所以他就开始将目光投向东方,看到了中国。马克思为中国写的文章比给其他任何国家写的都要多。马克思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远比欧洲简单,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论断,因为我常常认为中国的人际关系很复杂,比西方复杂,但是我搞错了一点,人际关系不等于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的层面来说,中国当时的社会关系确实比较简单,很容易形成政治上分明的阶级,所以也更容易发生社会革命。马克思认为中国文明是一个天然的共同体,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为了维护古老的共同体从而不得不创造一个新的人类共同体。中国近代史是很屈辱和艰难的一段历史,当这个古老文明遭受到重创之时,当封建统治阶级无力维护普通平民百姓的安全和生存时,广大的劳动人民就不得不团结起来去抗争,去革命,去挽救这个古老的共同体,而抗争和革命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预言革命将在中国取得成功,而他这一伟大预言也最终在1949年得以实现了。

1881年,马克思的妻子燕妮去世。

1883年,马克思最疼爱的长女去世,同年3月,马克思在伦敦去世,享年65岁。

最后我想说一下自己对于这本书以及马克思本人的一点感想和总结。首先我想说明一下,虽然今天可能讲的内容有点多且内容不是很细致,也许大家有的地方没有听得很明白,但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写的很通俗易懂,所以我才会以为,做这个图书分享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直到我真正开始动手做这个ppt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要读懂马克思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为了这个图书分享准备了两到三天的时间,但这远远是不够的,完全不够,因为马克思这个人太伟大了,他的思想广且深,一两天是读不懂马克思的,一本书也是读不懂马克思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你会更靠近他一点,更了解共产主义,更理解中国共产党。这里我还想说一点关于我自己对于马克思的认识,我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是及其宏伟和巨大的,当我在做ppt的过程中,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越了解他就越敬佩他,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将他解释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交给了后世,也希望未来我能好好学习这些东西。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也愈加的认为,这个男人真的是一个很“可怕”人,这里的“可怕”是一个褒义词而不是贬义词,因为我很难想象有人竟然可以为了集体和群众的幸福做到这种地步,竟然可以如此的坚定不移和毫不动摇,竟然能够保持着如此深度和理智的思考,但是他做到了,所以我觉得他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人,一度让我产生了畏惧心理,我也没有想到做一个图书分享的ppt竟然会让我感到很有压力,因为我怕我讲不好马克思,我也怕我对马克思其实有误解,所以今天做这个“好书共赏”我其实是很有压力的,这个ppt的制作过程就是从轻松愉快到沉重的,所以我不得不带上我的讲稿,以防我逻辑混乱,搞的大家听不懂。

马克思已经逝去100多年了,他去世时的身份仍然是一个无国籍者,被埋葬于英国伦敦的海格特公墓。他出生于西方,也长眠于西方,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是世界的!

上一篇:两新党组织交流发言稿下一篇:《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