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

2024-07-03

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成果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建议?这一切都需要在工作总结中体现,参考以下工作总结,你将懂得更多……

今年,我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2011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督工作要点》的精神,组织精干力量,强化源头治理、狠抓专项整治、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为重点,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确保了全市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一、制定方案,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2011年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方案》和《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保证了农资打假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专项整治良好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全局共出动宣传人员108人次,开展咨询活动10场次,接待咨询群众2000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5000余份,制作宣传板报3块,组织优质农资展销1000公斤,金额4万多元。通过大力宣传引导,进一步普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涉农法律法规,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对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了人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营造了专项整治活动良好社会氛围。

三、源头治理,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

一是开展农药经营主体清查。组织力量对主体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建立详细档案记录,资质条件不符要求的经销商责令限期整改,净化了农药市场秩序。二是严格农资批发环节产品备案审核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农业执法大队严格审查进入我市销售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严把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关,问题产品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退回改正。通过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杜绝了违规农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有效遏制了违法经营行为。三是构建监管长效机制。主要有农资经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进贷查验制度、进销贷发票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禁销禁限用高毒农药制度、过期未失效农药专柜销售制度等,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经营者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四、强化监测,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为使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切实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农业执法大队制定详细的农资质量抽检计划,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密度,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从市场抽送检农药样品15个、肥料样品20个,并对质量不合格产品依法予以查处,杜绝了假劣农资坑农害农。

五、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农资违法行为

农业执法人员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以是否经营假劣农资、未审定(登记)农资、标识标签不合格农资及禁、限用农资等为重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及网点实行拉网式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保证农资市场监管不留盲区死角。截止11月15日,共出动执法车辆100多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行程1.5万多公里,对辖区内25家农资批发商、生产商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哲桥、大市、南京、灶市等36个乡镇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整治:共检查种子品种200多个,代表数量10多万公斤;检查肥料30多个批次,代表数量400多吨;检查农药品种100多个,代表数量20吨。共受理农资案件186起,其中简易程序案158起,一般程序案立案28起,结案28起,结案率100%。没收假劣种子120多公斤、农药200多件共200多公斤。

今年,我市农资市场通过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资市场秩序稳定。

(一)种子生产经营全部进入市场化。我市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已顺利完成,市种子公司已被撤销,市种子管理局已正式成立,种子生产经营已全部进入市场化。目前,我市无种子生产企业,有县级种子批发商10家,乡级零售商150余家,经营的种子品种有400个左右,其中杂交水稻品种约200个左右。

(二)农药市场步入中、低毒高效化。目前,我市无农药生产企业,有县级农药批发商15家,乡级零售商200多家,经营的中、低毒高效农药品种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禁用农药已退出市场。高毒农药试行定点经营,现正在逐步推进之中,计划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全市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试行工作,市区批发每个办事处定点2家,乡镇零售市场每乡(镇)定点2-3家。

(三)肥料市场复合肥化。我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达7年,平衡施肥深入推广,基本扭转了以往重氮、轻磷、钾的施肥势头。目前,我市有肥料生产企业1家,县级肥料批发商13家,乡级零售商180多家。经营的肥料品种中,复合肥已占市场份额50%以上,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今年,在全体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农药市场规范难度大。农药经营门槛过低,销售尚未设置许可制度,管理难度加大;农药“商标名”繁多,甚至多于过去的“商品名”,使用者难以做到“对症下药”;农药中违规加药现象比较严重。

(二)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没有财政专项农业执法工作经费,除了人头经费外,其他经费开支都靠罚没款解决,难以维持正常工作的运转,经费不足已成为我市农业执法工作的“瓶颈”。

二0一二年工作设想

总体设想是:实现“四个巩固”,力求“三个突破”,提高“两个水平”,争创“一流队伍”。

1、“四个巩固”。巩固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农业执法领域的执法主体地位,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公众健康。

2、力求“三个突破”。突破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环境保护、外来物种管理三个农业执法领域的执法,寻求突破口,查办典型案件,树立农业执法新权威。

3、提高“二个水平”。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在98.5%以上,同比提高0.5个百分比;二是提高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水平,确保结案率100%,杜绝错案。

4、争创“一流队伍”。一是争创耒阳市农业局系统的一流单位;二是争创耒阳市行政执法系统的一流单位;三是争创衡阳市农业行政执法系统的一流单位;四是争创湖南省农业行政执法系统的一流单位。

篇2: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

在市农业局、市执法支队的大力支持下,在XX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4年我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14年工作情况

1.广泛宣传,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一年来,我们利用利用会议、墙报、宣传横幅、制作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大造舆论,形成全方位宣传格局,不断提高全区农民朋友依法治农的法制观念。领导讲话宣传3次,印发宣传资料5600余张,悬挂宣传横幅6条,制作墙报3块、展板4块。主动上门向37户农资经营户面对面宣传。如三月份“农资打假月”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技干部53人次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活动3次,接待群众咨询491人次,印发农业法律法规和技术资料2000余张,宣讲农业法律法规和农民维权知识、农作物栽培技术和农业投入品购销、使用知识,深受广大农民朋友和农业投入品经营户的欢迎。通过宣传,群众依法治农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

2.完善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执法必须有据,制度必须健全,执法行为才会规范。区农业局专门召开了农业行政执法研讨会,对照《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结合我区实际,修订、完善了以工作职能、日常工作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财物管理制度、监督廉政制度和执法工作流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相关配套制度。为了便于执法人员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还特别组织人员搜集、选编了常用农业法律法规资料。目前,我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了“制度到位、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3.政务公开,增强执法透明度。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区农业局推行政务公开,在区政务中心设立接待窗口,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以公开促工作,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赢民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1)扩大政务公开知晓面。将各项农业行政办理事项的执法依据、执法职责、执法程序、执法处罚标准、执法时限、执法处理结果等“六要素”向社会广泛公开,在方便服务对象的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我们还把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收费项目、依据、标准等内容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在办公室和政务大厅上墙公开。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实行首问负责制。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接待、登记、督办、反馈程序。实行谁接待、谁负责协调处理,一包到底。对于所接待办理的每一事项进行登记,当时没有解决的,事后及时把处理情况反馈给当事人,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二是实行受理投诉限时办结制。在政务大厅把受理投诉应当提供的条件、依据、手续、权利和义务等上墙公示,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对于公开的办事项目明确办事时限,并严格按时限办结,逾期未办结的,严厉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三是推行服务承诺制。向社会公开我们的服务承诺,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把我们的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通过民情调查、开门评议活动、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我们的行政执法、服务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争取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人民群众满意。

(3)以公开推动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上新台阶。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满意率,树立了农业行政执法良好公正的形象,同时,也使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上新台阶。4.依法行政,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明确乡镇农技站站长兼任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监管员,负责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日常监管工作,并建议乡镇明确村民委员会主任兼任各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监督员,负责各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日常监督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监管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我局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亲自任组长,成员有执法大队、农药管理站、植保站、环保站、土肥站、蔬菜站及乡镇街道农技站负责人,并邀请工商、质监等部门参加,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单位、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配合,检查督促农业投入品经营者、使用者对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2)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农业投入品规范经营和科学应用水平。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列》、《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发放《农药经营须知》、禁限用农药名录、种植业生产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名录等挂图,张贴到每个经营门店和市场,标准化生产基地都建立了永久性宣传图、牌。同时,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农业投入品监管员、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法律和业务知识培训。加大对群众科学应用农业投入品、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宣传、指导力度,要求农业投入品经营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农业投入品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禁止任何农业投入品超范围使用。积极推广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加强农业投入品新产品试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投入品使用科学化、规范化。(3)严格资质审查,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

按照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湘农业联〔2011〕58号文件要求,开展农药经营资质审查,在蔬菜、果树、中草药材、茶叶产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严格控制高毒农药经营。全区有农资经营单位37家(批发21家,零售16家),其中经营种子23家,经营肥料25家,经营农药29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5家;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生产基地1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9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农产品经营超市8家;休闲农庄9个。(4)建立经营台帐,加强农业投入品经营管理。

建立农业投入品销售信息可查询、去向可跟踪和质量有保证的管理机制。农业投入品经营者要建立经营档案,载明来源、贮藏、运输和质量检测各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销售去向等内容,经营档案应当保存至农业投入品销售后2年。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必须设置高毒农药分隔存放专柜,在专柜上设置明显警示标识,明确专人负责,建立进货查验、实名购药等高毒农药经销专用台账,要求告知购买者用途,台账应保存3年以上备查。

(5)建立生产记录,实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

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经济组织建立生产记录,在其标准化生产基地指定农业投入品管理员,建立农业投入品购进、领用登记台账等安全保管制度,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成份、用法、用量、日期和安全间隔期,并妥善保存原始记录;批发市场建立产销对接制度,超市建立标识流通制度,各类市场完善经营档案;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以进货查验、索票索证、日常检验、产品召回和销毁为主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可追溯管理。建立以经营者先行赔付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承诺制度,以行业公约、协会章程为主的行业自律制度,引导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诚实守信,自觉抵制、举报各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维护诚信的生产、经营秩序。(6)强化市场监管,开展高毒农药专项整治。

我局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突出抓好重点产品的监管。除日常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农业投入品,经营未经登记和冒用登记证号的农业投入品,农业投入品标签制作和标注内容不规范及擅自扩大使用范围,毒性标识错误,有效含量不符,无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等违法违规行为外,重点组织开展对高毒农药的专项清查整治工作,就甲胺磷、毒鼠强、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等38种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和甲拌磷、克百威、氧乐果、三氯杀螨醇等19种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对乡村经营户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有禁用农药的,追根溯源,依法处理。

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的监管。重点加强对市区蒸湘北路、火车西站、头塘等农业投入品批发市场、乡镇集贸市场的监管,对一些群众投诉强烈、市场秩序混乱的地区集中整治。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监管。对不具备生产、经营资质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窝点和有多次严重违法行为记录重点监控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乡村流动商贩,依法取缔。

由于工作到位,基本控制了高毒农药在我区农业生产上的使用。

二、存在问题

1.受城区体制制约,我区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体系不稳定,没有专职人员,信息收集难,基础数据不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力不从心,许多工作仅依靠责任心来维持。2.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多而乱,监管难度大。

3.由于没有安全的农药存放地点和化学防污经费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陷入困境,难以更好地开展。

4.由于缺乏经费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不及时,严重影响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

三、2015年工作打算

1.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改善工作条件。

篇3: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

1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执法主体混乱

目前, 农业系统存在执法主体不合法现象。执法主体往往是依权确立, 而不是依法确定, 市、县综合执法对职权、授权、委托权属不清, 按法律规定,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执法是职权执法, 而现在是委托执法, 行政强制法实施后, 委托执法行为受限, 如果再进行委托执法, 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效果。

1.2 执法权责混乱

市、县成立综合执法支队、大队, 人员组成、权利责任不清, 执法范围、执法类别、管理权限差参不齐, 有的把具有执法职能的部门统一收归综合执法, 有的只把农药、农产品监管归综合执法;执法权利、责任、内容相当混乱, 与法律要求相差甚远。成立综合执法部门的初衷是提高执法效能, 更好地服务社会, 而有的却因人设岗, 有的因权成立, 有的是原部门过渡, 有的有名无实, 其结果是原来的执法效能低下未曾改变, 新混乱体制又将形成。体制不顺, 机制不全, 软、散、懒、乱的农业执法将长期存在[3,4]。

1.3 体制混乱

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成立, 人员组成是执法质量的核心, 不能简单地抽人、拼人, 人员过渡换名, 政府、人事部门应组织统一考试, 以确保人员素质, 把住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进口, 奠定执法队伍的基础。各地应制定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 由农业部会同人事部门完成初稿, 由政府把关, 人大、政协部门会同参与, 纪检部门监督的有效机制, 把人才战略贯穿执法队伍建设的始终。

1.4 机制混乱

综合执法队伍的督查、指导、考评、责任追究等机制谁去执行, 从省里讲, 是法规、监管局还是有职能的局、站尚无法参考, 如果基层综合执法面对省级多个部门, 各行其是, 执法者无所是从, 人为给综合执法制造难题, 而基层执法又无法解决。

1.5 执法行为混乱

原有执法体制, 既是技术推广部门又从事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一些执法部门在农技方面有经费, 执法无经费, 长此以往, 执法工作无作为, 起不到法律的震慑作用。现有的执法规范欠缺, 执法者主体资格无法考量, 只要人在执法部门, 无论身份如何便可取得执法证件, 农业主管部门与法制部门不能有效衔接;办证人员标准执行规定不一致;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工作效果、年度考评等机制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5,6]。

1.6 执法思维混乱

农业执法在执法设备上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 取样、化验、检测、经费、取证一直困扰着执法工作, 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生产厂家身份扫描、二维码技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一直没有跟进, 原始的执法思维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1.7 法律依据混乱

农业法律、法规在执法实践中, 一些宏观条款难以操作, 一些模糊条款无法执行, 如“种子法”中的“未经审定的杂交种”, 并无准确定义, 无法进行操作定性。

1.8 依法行政混乱

执法工作中, 监管、检测、执法不能各司其职, 有的市、县编办将执法大队、农产品检测、农产品监管批为一体, 与法律相悖。法规、农产品监管、农产品检测, 综合执法大队各有职能, 相互关系不清晰, 经常出现真空地带和错位现象, 导致不作为或乱作为。要依法办事, 形成共识, 整合执法力量, 注重执法效能, 不要某种程度上的重视和求新创意, 吸引眼球。

2 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对策

2.1 依法办事

按照“农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 建立完善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农业部门应当加强规划、指导、管理、协调、监督、服务职责, 制定省、市、县农业综合执法的实施办法, 全面指导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2.2 明确职责

全省应统一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的框架、名称、职能, 形成上下对应, 清晰线条, 权责分明, 指导到位, 督查有力, 错责追究, 考评有果的体制、机制。

2.3 执法措施

改进执法手段, 树立全新的执法理念, 建立信息平台, 二维码技术管理, 监控平台, 案件公开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执法措施。一是执法规范;二是执法效果;三是执法创新。与时俱进, 把当今社会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应用到执法中来, 包括执法工具和人员待遇、服装等方面[7]。

2.4 加强指导

在执法主体和人员构成上, 相关部门应出台明确的规定, 不能形成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 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

2.5 理念更新

树立全新的依法行政理念, 真正把“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去,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去考虑, 对社会负责, 对事业负责, 才能做好执法工作。

2.6 建立健全考评体系

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 农业执法事关“三农”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利益, 是一项真正的民生工程。对执法人员的培训、素质、能力、考评及结果的运用, 责任追究等督查应实用、实效, 可借鉴司法部门的做法, 对不作为、乱作为的执法人员进行严格处理, 取消执法资格, 实行退出机制,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2.7 举办研讨班

邀请法制部门、大专院校学者、法律工作者、基层执法人员召开研讨会, 积极鼓励执法者、基层工作人员在会上踊跃发言, 探讨农业行政执法的深层次问题, 推动农业执法工作向新的高度挺进。

2.8 法律制定

农业部门在起草、拟提交的农业法律、法规、规章时, 要问计基层、问计执法一线人员, 使更多的法律、法规、规章在实践中有可操作性, 发挥更好的作用。

摘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是伴随着提高行政效率、改善行政作风实现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而提出的重要制度改革。该文在分析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对策, 以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江灿.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 2007 (9) :87.

[2]常剑锋.浅谈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甘肃省平凉市农业行政执法为例[J].农业展望, 2012 (12) :26-28.

[3]罗颖.当前我国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57-60.

[4]吕永祥, 鲍文欣.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1 (11) :60-62.

[5]魏相军, 马梅, 冉霞, 等.西吉县农业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359-360.

[6]贾小鹏.泾川县农业综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 2013 (18) :46-47.

篇4: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

关键词:农业执法;宣传;素质;制度;监管

1 引言

目前,农业已经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如何让农业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仅需要农民自身重视,也需要国家农业政府部门的帮助与支持,而农业行政执法领域正是很好引导和管理我国农业不断走向正规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1.1 修炼内功,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素质

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的工作素质是提高农业执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完善执法能力建设体系的当务之急。执法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方面需要通过政府组织机构的培养,为执法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另一方面,需要执法人员自身的努力,主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具体来讲,执法人员需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实现工作素质的提升:一是塑造良好的个人政治素养。在农业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对农业执法机构与执法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二是不断优化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执法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农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更需要精通执法领域的相关专业法律法规,能够将农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相结合,从而做到合理的衔接与运用。三是不断改进执法工作作风。在农业执法过程中要敢于啃硬骨头,只要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农业行为,执法人员就必须敢于面对各种压力秉公执法,不容私情。四是要培养执法人员的执法表述能力和相关执法技巧。执法要严并不是说执法人员工作不讲究方法,在面对有经验的违法分子时,执法人員就需要良好的表述能力,表述不全或者表述不透或不当就可能给执法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1.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业执法的影响力

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是实现农业执法影响力的有效方式。一是要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知识,使广大农户能够树立科学的生产观念,从而增强风险意识,并主动掌握一些相关的农产品安全知识,从而为农业执法做好奠定群众基础。二是要宣传农产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农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农业生产企业能够合法经营。同时也增强公众参与到农产品安全监督工作中来,通过激发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来倡导消费者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制意识。三是要宣传农产品安全标准知识,促进农产品行业整体生产标准的提升。四是要树立楷模榜样,通过宣传优秀执法单位与部门乃至严格守法遵法的个人和企业。

1.3 提高农业执法的监管能力

打假护农、有效维护农民的权益是农业执法的主要目的和首要职责,也是执法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农业执法的主要困境就是需要面对分布网点多、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农户分散等。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农业执法才能更好的为农业服务。在监管过程中,需要从点到面抓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农业执法整体监管能力的提高。一是强化种子市场的监管,确保用种安全。农业执法部门需要开展多次种子市场专项检查行动,确保种子市场的秩序和用种的安全。在种子市场监管过程中,需要杜绝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侵犯品种权的种子;未经审定的种子;无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等等,从而确保种子性能的良好,保证农户购买者不会因为种子问题而导致来年的欠收现象发生。二是强化农药市场检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检查重点农药有效成分含量是否合格;标签是否规范;有无掺杂使假、违法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的违法行为。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基地和用药监管力度。只有从多角度强化农业执法的监管方式与力度,才能提高农业执法力度。

1.4 完善制度,确保农业执法有法可依

农业执法力度的加强,需要依靠农业执法制度的健全来保障。首先,农业执法部门要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克服思想上的模糊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确保执法过程公正、公平、公开。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执法制度,比如行政执法负责制、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责任制等等。第三,要规范和合理行使执法权。一切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建设,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腾飞。今后,农业执法部门进行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时,需要通过执法部门自身素质的加强,完全监管力度、健全农业执法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大宣传力度等多方面着手促进整个农业执法体系的完善,最终为农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燕. 基于产业安全的我国农业种子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2] 康健. 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农业执法能力[J]. 农业与技术,2013,06:

222.

[3] 聂建农. 福州市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及运作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篇5: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20xx年春节前农业执法队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动物监督所,对县城及周边的屠宰场、肉食品经营门店、超市,对武胜驿镇范围内的牛羊肉交易市场、肉食品经营门店、冷链肉食品库等进行联合检查,重点对私屠滥宰、无检疫合格证出售的动物产品进行了查处。关停无检疫合格证出售动物产品门店一家,收缴未检疫出售的动物产品20公斤。

(二)开展农资打假专项,稳定保障农业生产

1、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公安厅、市场管理局《20xx年全省“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法发z20xx{3号)文件要求,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20xx年全县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牵头,组织农技中心、种业监督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的农业执法人员,在全县开展为期20天的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对农药、种子、肥料、饲料、兽药、农膜等农资的经营许可、农药、种子登记备案、电子台账运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农药安全经营进货售货台账、包装标识等进行了清查,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402人次,车辆200台次,检查经营门店509家次,责令下架不合格种子一袋、过期农药30.64公斤、兽药3袋,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督促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05处,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80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02公斤。

2、组织农药经营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10场(次),培训人数100人(次);签订《永登县农药安全诚信经营承诺书》100份,发放《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禁限用农药目录》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办法》各100份,培训了农药经营人员电子平台操作及运行,提高了管理水平,规范了农药市场,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调查处理投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1、截止7月底,共接到电话投诉和其他单位转办案件54起,经现场检查(勘查),依法调查收集证据,其中涉及动物案件1起,立案1起,农药案件1起,立案1起;宅基地案件51起,已调查消除违法状态13起,向有关单位移交2起,正在调查36起;种子案件3起,协调处理3起,耕地案件2起,向有关单位移交2起。

篇6: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工作总结

在已经过去的2011年,**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为了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巩固和发展执法成果,完善执法程序,配备执法装备,建立一支关系协调、组织严密、运行有力的农业执法队伍,为建设**“平安农业”、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县农业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农根本的实现,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该大队狠抓规范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净化农资市场、防止有害病菌的侵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消除事故隐患、保护农民及消费者的利益较好地发挥了职能,先后被省农业厅评为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和2004-2011年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进一步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农业行政执法环境。

强化领导,建立健全执法体系

农业行政执法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农业部门职能转变和内部利益调整。**县农业局党委年初就把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注重加强领导,做到了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使该大队人员、编制、经费很快得到落实,于去年7月份正式成立。大队成立后,一方面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通知的规定,积极向县财政部门争取正常工作经费以及“办案费用补助”专项经费,并按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另一方面,向主管部门要求统筹安排、解决好经费、车辆、人员使用等问题。目前,全队共有专职执法人员16名,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照相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也已配备,并增设了听证室、档案室,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队伍的执法体系,使该大队实现了机构合法化、人员专职化、手段现代化。

加强培训,充分提高执法力度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涉及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等多方面问题,而这就更需要有一支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态度端正、政治业务和法律学习加强、业务素质提高的过硬执法队伍。为此,该大队专门针对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行了4次教育,明确提出“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的口号。同时,该大队从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技能着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集中全队人员学习2次以上,而每次都至少有半天。不仅如此,该大队还结合本队实际进行了执法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组织涉及到行政许可培训、土地承包法知识培训、道路交通法知识培训、执法实务培训的培训班就有4期。通过培训,为提高执法力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广大执法人员真正做到执法先懂法,办案法制化,执法程序化。

加大宣传,增强群众法律意识

篇7: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

一、依法行政 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 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行政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构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建立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

(一)调查研究。针对我市农业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如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农业行政复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农业行政赔偿程序、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探索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二)打假护农,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全国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精神,以及省农资打假护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拟定下发了《昆明市2009年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明确专项整治目标、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有效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各项工作。上半年组织了一次联合工商、技监、公安、供销社等部门在全市辖区内开展农资打假护农的专项整治活动,以及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宣传和教育相结合、教育和服务相结合、教育和行政处罚相结合等行政执法活动。全市1月至6月共印发各种宣传资料7.6万份,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多渠道,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共出动农行政执法人员3496人/次,立案查处3件(饲料2起、兽药1起),已结案3件;检查企业2032个,整顿市场及企业577个(其中:种子96个、肥料72个、农药86个、饲料151个、兽药165个、农机7个);查缴:种子1662公斤、农药210公斤、饲料746公斤、兽药213.8公斤;查处案件:饲料2起、兽药1起;挽回经济损失金额0.58万元。通过了一系列的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的源头质量安全,遏制和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危害农业生产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和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正常程序。

(三)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农业厅关于收缴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对剧毒鼠药的清查收缴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合法鼠药经营网点的布局。并联合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的积极开展清理收缴、宣传等活动。通过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目前我市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得到有效地遏制,有效地打击和预防利用杀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早日根除毒鼠强等剧毒杀鼠剂对社会的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加强农业法制工作,针对农资经营户和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弱等特点,同时为了有效防止坑农害农的违法事件的发生,对全市农药经营户、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经营户进行了组织学习,1月至6月共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培训(含上岗证)学习约600人次。通过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和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及整顿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等活动,提高了经营户依法经营意识,提高了他们自觉抵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意识,维护了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维护了合法经营。

(五)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结合昆明市农业局职能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成立了昆明市农业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制定了《昆明市农业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昆明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责任部门、工作安排和时间要求、组织保障等内容,为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品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加大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力度,建立标本兼治、上下联动、信息共享、部门配合专项整治的长效机制,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工作总结和10日一报的报表各项工作,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社

离魂记 黄巾力士 未来军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会的稳定。

(六)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和行政审批改办领导小组关于《行政处罚依据清理的通知》、《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的通知》及对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设置行政处罚和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设置依据清理、规范细化的精神及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行政审批项目再次进行清理,加强和“三个区”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移交和行那一世小说网 http://政执法对接及指导,同时做好省农业厅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对接,使我局行政审批项目下放、移交和衔接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阳光政务的相关要求,拟定了“昆明市农业局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加强对县(市)区农业部门“阳光政务四项制度”的建立的指导及逐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三是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设置的农业行政处罚条款、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进行梳理,共有231款。在农业行政执法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农业行政执处罚自由裁量权,准备提交省农业厅和县(市)区讨论。

(六)、根据市政府2008年立法计划的工作安排,我局承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常委会,并于2009年2月1日施行。我处积极参与了相关宣传资料的拟定和培训等工作;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积极组织和参与在东风广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

自两会结束后,我局共收到58件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5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8件。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局党委的安排布置,我处积极开展撰写、协调、组织面商、修改面商答复稿等相关办理工作。现已完成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3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8件,目前已办理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36件,面商率100%,满意率100%。

三、完善、健全便民服务中心农业局窗口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及加强便民窗口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局党委的工作安排,我局行政审批项目都已按规定拟定了行政审批程序,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开展审批工作。同时加强便民窗口工作人员的学习宣传。经过有关处(室)、站所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努力,没有出现违规或者举报、投诉案件,按时、按质完成行政审批的各项工作任务,树立了农业局窗口的良好形象。

四、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根据市委、政府开展政府信息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开展收集和整理本局应当公开的相关的政务信息,并在市政府网站和农业信息网进行公开。同时和市场处共同完成了96128专线接听电话的基础材料整理、上传和回复工作。

五、其他工作方面

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批转的督办件;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和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

六、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加大对涉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宣传力度,并针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社会、农业依法行政、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了调查研究,探索执法队伍内部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机。

(二)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继续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活动,重点整顿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疫苗、肥料和九种农资的违法违规的行为,依法维护农业投入品市场正常经济秩序;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切实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全面推行“阳光政务”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依据的细化等工作。

(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年底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证件审验及部分证件到期换证培训等工作。

(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规定和要求,继续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工作,特别是3件政协重点提案面商的组织工作,按质、按时完成办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六)做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相关工作;及时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

(七)在7月-8月组织一次法律法规专题讲座,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及《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篇8:农业行政执法的工作总结

农业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能, 是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 涉及监督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等。甘肃省农业行政执法涉及的领域包括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种畜禽、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食用菌管理、草原监理、渔政管理、农机、水产苗种管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农民负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检疫等方面, 分别由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规章进行规范。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法律法规赋予的农业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 交由其依法设立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集中实施的一项农业行政执法制度, 是农业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的一种创新。甘肃农业行政执法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发展于九十年代中后期, 客观地说, 农业行政执法起步之初, 农业生产面临着大量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坑害农民利益, 扰乱市场秩序的事件频繁发生, 特别是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假冒劣质问题相当严重, 违法活动十分猖獗, 有些地区的不法行为滋长到了犯罪的边缘, 国家先后在农业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截至目前, 农业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但与立法相比, 二十一世纪初农业行政执法仍突出表现为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分散的技术机构负责制, 凸显队伍分散、多头执法、执法“扰民”;执法人员兼职、执法职能难以到位;体制不顺、政事政企不分、重权轻责、以权谋私、影响执法公信力和权威性等问题。从2003年开始, 甘肃启动组建省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和开展综合执法试点工作, 到2012年底, 已组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94个, 其中省级1个、市级16个 (含农机、畜牧、畜牧兽医各1个) 、县级77个 (含农机1个、畜牧3个) , 实际到岗执法人员790名,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已基本实现了县级全覆盖, 初步实现了农业部要求2011年底以前建设完成全国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的目标任务。随着农业行政执法向综合执法的改革探索, 农业执法在权责明确、专职高效、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等方面成效显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系统开展了涉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收集筛选工作, 全面清理农业行政执法主体、职能配置、行政处罚类别与法律条文, 做到执法依据明确清晰通过系统搜集整理, 共清理出由省农牧厅执行的法律13件, 行政法规24件, 地方性法规15件, 部门规章71件, 政府规定7件, 上述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包括的行政处罚共计225项, 行政强制12项, 省政府已经对外公布, 其中的部分处罚条款由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具体负责实施, 做到了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依据明确清晰。

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行政处罚主体资格, 初步遏制了多头执法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 实行综合执法, 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四条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具体承担农业行政处罚工作”。通过依法设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可初步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和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 实现执法权力与利益的彻底脱钩和执法权力与责任的密切挂钩。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 有效解决农业行政执法中的“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现象, 增强农业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㈢实现了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专职化, 从根本上解决了执法人员交叉兼职问题, 提高了执法效能由于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在同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严把进人关, 加强执法人员业务、法律和技能培训, 努力塑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知识精通、工作纪律严明的专职农业行政执法队伍, 初步实现了农业行政执法专职化, 从根本上解决了执法人员交叉兼职问题, 从人员上保证了农业部门对农资生产经营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常性有效监管。

㈣积极开展农业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规范整顿农资产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全面强化农业行政执法法律知识和执法实战技能培训, 积极主动寻找案源, 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辖相结合的原则, 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依法监管为突破口, 严肃查处了一大批涉农违法案件。据不完全统计, 仅2012年, 全省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和农资经营户11841家 (次) , 整顿市场1863个, 没收假劣商品分别为种子12474千克、农药13750袋 (瓶) 、肥料1800多吨、兽药475千克, 为农民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400多万元。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局成立之初, 于2006年依法查处兰州某公司经营劣质玉米种子案共为农民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2.4万元, 同年依法查处某公司植物新品种侵权案成为全国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依法处理该类案件首例。通过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的扎实工作, 有效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规范整顿了农资产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 对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创新建立的建议

当前, 全省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农业基础性支撑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资行业监管转型升级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尤为重要和迫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整合执法主体, 相对集中执法权, 推进综合执法, 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 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也就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即“整合执法主体, 相对集中并明晰执法权, 推进综合执法, 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 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 也是“管”出来的,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 数量已经不成问题, 难在质量, 回应百姓需求, 解决社会性问题,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 治理农业生产源头, 实行标准化生产, 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 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这是全社会的心声。纵观农业行政执法十多年的改革探索之路, 成绩是肯定的, 效果是显著的。但由于农业行政执法牵扯农业系统内部众多机构的职能配置、也涉及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公安及其他部门的相互协作, 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 更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 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性质不明确、修订农业法律、法规、规章时多头授权、农业综合执法与检验检测机构之间配合的制度设计不完善、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权限与综合范围不明晰以及农业综合执法的机构性质与财政管理不配套等问题, 有必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 以食品安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出发点, 围绕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的创新建立而加以思考, 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期盼逐步改进与完善。

㈠建议依法明确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性质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多为同级主管部门的下设机构, 只代表主管部门相对集中行驶行政处罚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八条规定, 行政机关委托符合条件的具有管理公共事物的事业组织执法必须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但目前甘肃省尚未出台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行使行政处罚权,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也都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因此, 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接受行政机关委托开展执法工作在主体上是非法的, 建议省级立法机关或农业部通过修订相关法规规章统盘研究解决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性质问题, 依法赋予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应有的法律地位, 以便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2]56号明确提出的“经批准成立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要求。

㈡建议各级立法机构在制修订农业法律、法规、规章时, 不要或者取消法律多头授权种子执法主体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该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而《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于2010年9月份修订的第四条“县级以上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种子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种子管理工作”。甘肃省种子管理站据此升格为种子管理局, 同时其农作物种子行政执法通过省政府给省种子管理局下发行政处罚资格证而发生转移。草原监理执法主体也是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草原监督管理工作。”而《甘肃省草原条例》于2006年12月1日修订的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草原规划、建设、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其所属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草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由此甘肃省依法成立了省草原监理总站。再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把执法权限授予动、植物检疫等机构, 使上述立法实际上在农业部门内部增设了相应的执法主体, 不利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对全面推进综合执法带来了影响。为此, 建议立法机构在制修订农业法律、法规、规章时, 充分考虑农业行政执法的综合改革实施过程, 不要或者取消法律多头授权。

㈢建议逐步理顺农业综合执法与检验检测机构之间配合的制度设计问题甘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现有抽检经费渠道分散, 有农业部各司局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的, 也有检测单位固定监测任务的, 检测机构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农药检定机构、兽药检验机构、种子监测机构、肥料检验机构等;抽样过程与样品保管随各抽样机构的性质 (下转第49页) (上接第46页) 不同, 对具体执法证据的采信度影响较大。上述检验检测机构监测结果各为其主, 很难体现农业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实行抽检分离, 旨在强化监管”的原则性要求。根据农业部“抽检分离、检打联动”的原则性要求, 建议通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 逐步理顺综合执法与检验检测的相互协作、信息共享制度。

㈣明确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权限与综合范围农资打假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农业部门一项常态工作, 作为行政执法主力军,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应有哪些执法权限、行使的执法范围包括哪些, 应该有一个原则要求。现行执法权限方面, 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局仅行使部分行政处罚权, 省直部门行政强制实施主体资格分设在省兽医局、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省植保植检站、省草原监理站、省渔政管理总站等单位。地、县级综合执法机构行使行政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的情况各不相同, 各自为政, 情况千差万别。在执法范围上, 甘政办发[2008]168号文件《关于全省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意见的通知》中规定, “农业综合执法的范围以本级农业 (农牧、畜牧、农机) 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能为限。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机构继续承担相关行政执法职能, 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与综合执法机构合署办公。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后,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得再委托其他机构行使行政处罚权。”实际是甘肃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局仅开展农药、肥料和部分种子的行政处罚权, 兽药、饲料、种畜禽等其他行政处罚工作很难涉及。为此, 建议立法部门或政府部门结合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现状, 出台一个相应的法规或规定, 来界定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权限与综合范围。

篇9:玉龙县农业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分析

关键词 农业行政执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工作;云南省玉龙县

中图分类号:D922.6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4

1 概况

1.1 基本现状

云南省玉龙县农业局是玉龙人民政府职能部门,正科级、加挂玉龙县渔政管理局牌子,设有10个内设机构,局属事业站所12个。其中一个内设机构、7个事业站所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全局共核编制283名,农业局机关行政编制51名,事业编制232名。现全局实有275人。其中73人(除农机监理站9人为参公管理外,均为事业编制在岗人员)共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渔业生产防疫检疫、植物检疫、农机安全管理、农药管理等8个方面工作。

1.2 执法范围、内容和依据

1.2.1 执法主体及执法类别

玉龙县农业局执法主体现有:农业局机关(内设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及下属7个站所:农机监理站、渔政执法大队、植保站、农经站、种子管理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和土肥站。其中:

(1)农业局机关是法定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类别为农业综合执法。

(2)7个站所是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执法的机构,均有合法明确的委托手续及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职能。执法类别为农业执法。

1.3 执法设备配备情况

虽然玉龙县农业局承担着全县范围内的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但没有配备农业综合执法专用车、通讯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电脑和简单实用的其他取证设备。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农业局内设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核定行政编制5人(大队长、副大队长及工作人员3名),但目前人员都还未就位,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都由局下属的具有执法主体的7个站所在农业局的领导下,依据各自承担的执法职能在正常的开展各项执法工作。目前全县范围内无大案要案发生。

2 工作开展情况

2.1 基本现状

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属县农业局下属股所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核定编制22人,现在编在岗22人。其中事业干部13人;事业工勤3人;以工代技6人。现持有农业部核发的农业综和执法证18人,持省政府核发的执法证件7人。

2.2 工作职能

主要工作职责有:依法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职责,在品种管理、市场监督和良种推广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宣传贯彻种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区域种子产业发展规划,负责备荒种子储备管理,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种子信息统计分析及服务工作。

2.3 执法依据,范围和内容

2.3.1 执法依据

主要的执法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全国人大常委员会于200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地方性法规有《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6月1日通过实施;部门规章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2011年9有25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农业部2005年5月1日颁布;《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农业部2003年9月1日颁布;农业局执法委托书。

2.3.2 执法范围和内容。

2.3.2.1 行政许可事项

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条、二十六条;《云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二十四条。

2.3.2.2 行政处罚事项

(1)未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种子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种子经营许可证经营种子的,《种子法》第60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3万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违法行为人的种子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59条规定: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2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为境外制种的种子在国内销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endprint

(7)从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的收获物在国内作商品种子销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1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 000元以上2万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9)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0)伪造、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1)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2)种子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备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2条规定:责令改正,处以1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罚款。

(13)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4条规定:责令停止种子的经营、推广,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4)在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病虫害接种试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67条规定:责令停止试验,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

(15)侵占、破坏种质资源库、保护区(地)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6)擅自采集或者采伐本省重点保护的种质资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7)擅自向种质资源保护区(地)引进新物种的,或者擅自向省外提供本省特有种质资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8)未按规定进行隔离试种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6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19)应当登记而未经登记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0)亲本或者原种不合格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1)包装不合格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2)标签残缺、标签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涂改标签内容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3)生产、经营已经公告停止使用的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在未种植过的生态区域经营、推广未经试验成功的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7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5)生产、经营种子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6)未按规定取得种子经营备案书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租借备案书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7)种子代销者超范围经营种子或者再次委托他人代销种子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8)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者将包装种子拆包销售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9)未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与有关咨询服务的,《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48条规定;责令改正,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2.4 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1)种子执法队伍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种子体制改革后,全站职工转变观念,明确职能,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资料,单位的集中学习时间和工作过程中相互交流沟通,以及到省、市、县加强执法工作的岗位培训和执法证的培训,通过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业务培训、资格考核,持证上岗,使人们既熟悉了种子法律法规和检验知识,明确了种子执法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使种子检验员、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endprint

(2)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每年的种子生产经营前,要求在玉龙县辖区内进行种子生产的云南广大种业、云南足丰种业、云南伯符科技公司和丽江鑫苗农业科技公司和进行种子经营的云南佑丰种业有限公司、云南腾丰种业有限公司古城分公司、丽江上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丽江鑫苗科技有限公司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备案,2013年,到玉龙县种子管理站进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备案的企业有2家,生产杂交玉米种近

666.6 hm2,产种量大约300万 kg;进行种子经营备案的企业有4家,备案杂交玉米品种约25个,备案种子22.5万 kg,备案水稻品种2个,备案种子2 500 kg;发放经营备案书40份,分布全县16个乡镇100个村委会,完善了种子生产经营的许可管理和备案制度,提高了种子生产经营人员的合法生产经营意识。

(3)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种子经营户在种子经营过程中,种子经营人员佩戴上岗证外,把所经营的品种样品整齐的摆在经营货柜上,并按种子管理站监制的发票和经营台账,建立了经营台账,表明了种子的来源和销售去向,包括电话号码等。

(4)加大了种子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抽查的力度。除了正常的种子市场检查外,在种子经营的旺季,到40个种子经营网点进行种子经营的品种等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了抽样,并对违法经营种子的案件进行了处罚。在种子生产的去雄和收购环节,到石鼓、大具2个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种子生产质量监控,查看是否建立了种子生产档案等情况。

(5)法律法规得到了进一步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在市场检查的同时,在种子经营的旺季和种子生产前后,到种子经营网点、农村集贸市场和种子生产基地,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告农民朋友书》等1万多份,提高了经营户合法经营的意识和广大用种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存在问题

(1)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2)多部门协同执法,难以明确执法主体的权力和责任

(3)现有的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身份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机构性质不符

(4)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5)农业行政执法装备缺乏,经费不足

4 结语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工作需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工作要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紧密结合。规范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树立农业综合执法的良好形象。强化执法装备,保障执法经费,提高农业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水平。提高认识,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建设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的责任感。

上一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下一篇:高二七班班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