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师德会上的发言

2024-07-01

在全校师德会上的发言(通用6篇)

篇1:在全校师德会上的发言

在全校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郭宏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感谢校领导在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对校教职工的关心和问候。

刚才,听了张书记的讲话我们深有感触,也深受鼓舞。作为在党校工作多年的教师,亲眼见证了党校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感受了党校由辉煌到低谷的兴衰变化。正如张书记在讲话中所分析的那样,目前,我校确实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是抓住机遇,齐心协力,实现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还是等待观望、无所作为,任其自由发展甚至不发展。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能不能解放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解放思想。能不能与时俱进,调整办学理念,真抓实干。因此,我们对此深有感触,完全赞同张书记讲话中对校情所作的分析和判断。之所以深受鼓舞,是因为张书记在讲话中对我校的发展已经运筹帷幄,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团结在校党委的周围,坚定不移地走多元化办学之路,走开放办学之路,党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党校在新一届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也有理由、有信心相信党校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在全校上下聚精会神谋发展之时,我代表科研科室决心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

功夫

思路决定出路,不解放思想,不转变观念,工作就会原地踏步,事业就会停滞不前。一是要牢固树立科研“本土化”的理念。把科研和市情研究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科研和市情研究咨政和参谋作用;二是要牢固树立科研和市情研究工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突出科研和市情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可行性、时效性;三是要牢固树立科研和市情研究工作为教学服务的理念。要及时将好的、实用的科研和市情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课题走上讲台,及时向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推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二、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在对照先进、对照标准找差距上下功夫

我校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跨越式发展,必须有一支思想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教职工队伍,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对照先进地市党校在科研和市情研究方面好的作法找差距,借外力提升素质,拓宽视野,提高水平;二是对照领导的要求找差距,认真反思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本领缺失、责任缺失、约束缺失的问题,缺什么补什么,要结合校党委提出的争先创优活动,强化素质和本领。三是要对照先进科室和先进同事找差距,要解决“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走中游”的中庸思想,要改变等、靠、要的被动思想,要摈弃人到中年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在创新工作、推动党校发展上

下功夫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创新的成果。因此,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一是围绕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建设“绿色矿区、生态城市、宜居家园。”的构想,及时选定一些立意高、立意新、立意深的科研成果和市情研究文章进行推介。二是按照张书记讲话提出的实施“名师工程”、“精品工程”的要求,认真开展科研成果和市情研究展示评比活动,用先进带动后进,用科研带动教学,用精品突出亮点。三是在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多出力作、多出精品的同时,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主动不盲动,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为我校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有校领导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决心,有广大教职工人心思进的愿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党校一定会再创辉煌。最后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谢谢大家!

篇2:在全校师德会上的发言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又相聚在这里,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

一、扎实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1.抓好校园环境整治。总务处克服酷暑,迅速组织人员清理校园内的杂草、杂物,做好绿化的整修工作,特别是利用假期进行教学楼整修,确保校园内道路通畅、清洁卫生,以文明、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迎接新学期。

2.确保各类用品到位。及时整理好所有教室的课桌凳、班牌。要确保各类办公用品、教材和教学用书提前到位,迅速将教科书和作业簿本要及时发放到教师和学生手中。

3、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制订好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确立新学期发展思路和办学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

4.召开全体教师会、以及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后勤工作等专项会议,抓好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校长坐镇指挥,及时解决开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5.切实做好学生的报名注册工作。对暑假作业要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检查、批阅、评讲和巩固等工作。要突出做好“六个一”:认真组织观看全国“开学第一课”,举行好第一次升旗仪式,备好上好第一节课,开好第一次安全文明教育班会,组织安排好第一次集体活动和放学路队,开好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

二、严格规范收费行为

1.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要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禁在规定范围之外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2.规范教辅资料征订行为。所有教辅资料的征订都必须按照规定做到“一人一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校不允许任何个人进校园销售任何教辅资料,不允许教师推销教辅资料,若查到视同违纪行为。

3.规范代办费和服务性收费。凡在收费文件中没有列出的代办类、服务类收费项目,一律视为乱收费。

三、切实抓好安全管理 开学期间,要进一步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切实加强以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这两天,要对学校实施一次全方位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学生活动器械、场地、厕所、围墙等安全状况。开学后各班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内容的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上好安全第一课。

2.高度重视安全告知教育及责任书签订工作。省教育厅陆续制定分中小学、幼儿园、高校三个类型,学生在校期间(春、秋季统一模板)、暑假期间、寒假期间等三个版本的 “安全告知书”及“责任书”,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形成抓好学生安全工作的合力。学校以此为重要抓手,完善家校沟通机制,把学生安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及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强化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责任意识,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秋季学期开学将至,政教处要尽早布置,安排好“安全告知书”及“责任书”的印发、签订工作,把工作落实到位,确保不漏一人。

4.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学校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园门卫值班制和校外巡逻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严格审查校外进入人员,加强校园安全值班、巡逻,严防不法分子侵害。对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班主任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动向。开学初,特别要安排好课间巡视教师,维护好学生上下楼梯、课间活动的秩序,确保安全。

四、抓实师德师风建设

不久前,教育局对教师师德作了明确要求和部署,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批评与自我批评、评议与考核,并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这里强调一下:从今年起,凡搞有偿家教被查实的,县局将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我们不希望有这样的老师被处罚或处理,但丑话说在前面,到时候真的出现了教师搞有偿家教被查实,我们绝不含糊,一定会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

篇3:在全校师德会上的发言

一、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拓展上下功夫

现行的基础教育背景, 考试热、培训班热、择校热, 这些热的背后, 关键是优质教育的缺失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不能匹配,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第一, 稳步实施连锁办学。

从1999年开始, 我们通过连锁办学的形式, 带动新校的开办。2002年, 成立了第一所公办的小学教育集团。截至目前, 已经成立了12个教育集团, 连锁办学的学校有11所, 涵盖25所学校71所校区, 总共中小学生有8万余人;集团化办学覆盖的学生达到5.5万名, 集团化办学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2006年在西湖区集团化办学实践的基础上, 杭州市委以文件的形式在全市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浙江省在改革开放30年推出了100个经典案例, 基础教育领域唯一入选的就是西湖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 这个做法得到了社会普遍好评, 也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

这种形式有几方面的优点:一是缩短了新学校的成长期。这几年西湖区城市化推进非常明显, 在这一进程中, 新成立了一大批学校, 通过这样的形式,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老百姓能够对家门口的学校比较满意, 从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择校热。二是实现了教育品牌的拓展。通过学校的自主申报, 学校得到这些连锁办学的自主权, 这几年也实现了一个法人、多个校区办学, 这种形式较好地促进了名校品牌的扩张。三是创新了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模式。从连锁办学到集团化办学, 逐步实现人事、财务、管理、教育教学“四统一”, 通过扁平化管理, 把名校的教育资源或者文化移植到新学校, 这个实践也普遍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真正让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上好学。

第二, 积极创新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

西湖区有独特的区域背景, 在改革开放30多年进行了三次比较大规模的城市化推进。第一次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 我们新开办了6所小学、2所初中。第二次大规模的城市化推进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 也是洋文化进入了我们大陆, 所以实施了集团化连锁办学, 其中包括12所小学、3所初中。现在我们面临着第三次城市化推进, 这次城市化推进覆盖了西湖区广大的农村。

西湖区有独特的背景, 省委省政府在西湖区, 原来80%的高校在西湖区, 也包括浙大、中国美院这样全国比较著名的高校, 机关干部的住房也集中在西湖区。除这些以外, 西湖区还有广阔的农村地区和城郊结合部, 随着老百姓富裕了, 他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又非常强烈, 如何在更大区域层面上实现均衡优质发展?应该说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中反思, 如果沿用原有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种集团化办学形式, 一个法人、多个校区的办学模式, 因为路途比较远, 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对管理会带来很大的不便, 或者管理会带来很大的瓶颈。怎么办?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 探索通过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形式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形式就是由名校委派优秀的管理团队去接管这些学校, 实现资源的整合、互动、共赢。它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委托管理。由名校的校长任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组长, 统筹整个共同体的责任;委托管理方由名校派出的管理团队去承担管理的责任。二是资源共享。这种紧密型共同体最大的特点, 背后有一个名校在支撑。在名校资源的支撑下, 双方通过文化理念共融、规划章程共同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共同深化、教师培养培训共同推进等多种形式来提升学校,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实现了评估考核。我们借助第三方评价, 委托浙江大学和专家团队进行评价, 三年为期进行初态、中态和期终三次评估,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一小考, 三年一大考”。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行政部门又给予了比较大的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撑, 这种形式实施下来效果也非常好。

城郊结合部各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的话题, 农民的孩子家庭条件好的要向城市流动。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实施以后, 初步改变了这种状况。我们的生源不流, 甚至倒流, 不是从农村流向城市, 曾经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城市的孩子往农村的学校进行流动。所以实施这一政策, 当地的老百姓非常欢迎, 当地的党委政府也非常欢迎。

第三, 依托信息化来促进均衡发展。

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如何通过加大对信息化改造、建设的投入, 提升教师的师能, 提升教学的管理, 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在这方面我们通过“三个一”来加快信息化步伐。一是建立一个指挥中心。我们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与装备中心, 从区域内统筹整合信息化工作。二是铺就一条高速公路。两年投入了6000万元, 大力建设信息化平台, 建设数字化校园。今年我们启动了全自动教室的打造, 最终的梦想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 整合前期的优质教育资源, 能够拉近空间距离, 实现教师和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三是建设一个网络共同体。通过建设区域内教育信息网, 整合教师资源和学校管理资源, 真正把网络变成一个大课堂, 实现资源整合、共同成长。

二、在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共融共享上下功夫

均衡优质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教师的流动。有人说韩国、日本的教师有一种统一的做法, 到了一定的年限全部要轮换。我们觉得这种做法法可能未必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因为这会给老师带来一种没有根或者没有家的感觉。这几年在这方面根据我们的区情, 一方面是面向全体教师来发展每一个教师, 构成教师成长良好的教育生态;一方面是支持区内加大力度达到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共享, 进一步推进教师资源的柔性流动, 通过这种办法实现教师资源区域内的整合, 这也是教师流动很好的办法。

第一, 构筑一个覆盖前沿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我们通过顶层设计, 建立了教师培训的一揽子工程, 覆盖全员。前几年有一种做法, 因为财力有限, 把所有资源都向一些骨干老师倾斜, 上公开课、出国培训、外出考察, 都集中在骨干教师身上。现在经济富裕了, 我们有能力来构建覆盖全体教师的培训培养体系, 新教师有新教师的平台,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他们非常广阔的平台, 中老年教师也有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建设, 通过这些培训体系的构建, 激发我们整支教师队伍发展的内驱力。

第二, 精心打造我们区域内的名师工作室。西湖区历史上是一个文教区, 有丰富的名优教师资源, 我们通过两个工作室的打造, 盘活了这支教师资源:一是特级教师工作室, 二是首席教师工作室, 把这些优质教师集中起来, 为整个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服务。这种形式非常好, 一是把优势教师资源转化为非常好的培训资源, 名优教师挂牌, 在他周围选拔集中了15到20名优秀教师, 通过这个平台来发展。二是为教师的发展拉高了平台, 我们搭建了100个名优教师工作室, 如果每个名优教师工作室当中有20个普通教师, 就会有2000名教师在这些工作室当中来研讨、交流、碰撞。三是通过组成这样一个团队来发展教师, 改变了原有的通过一个教师单兵独战的成长道路。原来一个教师往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杀出一条血路, 来完成教师成长的路子;现在组成这样一个平台, 教师共同来发展, 实施下来效果非常好。四是缩小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我们规定在这些工作室当中, 异校老师要占80%, 农村教师要占60%以上;工作室的活动, 必须要有多少时间确保在异地或者在农村学校开展活动, 有效带动了整个区域的教育教研活动。

第三, 我们用一种机制推进了区域教师的流动, 这几年实施下来效果也非常好。简单地说根据中国特有的背景, 原来教师流动非常困难, 至少有这么几个关要过:一是校长要同意, 就是调出的学校要同意:二是调入的学校要同意: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分管的职能科室要同意, 分管局长甚至局长要同意。这些完全限制了教师之间的发展。我们把这些篱笆都拆掉了, 每个教师凭自己的实力, 要到有编制的学校去应聘, 经过考核这个学校同意了, 就可以直接到我们教育局办手续, 从而实现了教师跨校流动。说白了, 这种形式的教师流动, 其实就是把教师的人事权交给校长, 校长要有吸引力, 吸引优秀教师过来;同时让优秀的教师在我们区域内能够趾高气扬, 能够活得有价值;此外也让我们的校长对这批教师宝贝, 只有校长宝贝教师, 教师才能宝贝学生, 才能达到今天学者专家领导作报告的这些目的。我们每年通过这样的机制来流动, 都达到了10%左右, 将近有40名教师通过这种形式实现了流动。树木的成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 这样一个机制就是肥沃的土壤, 让我们的教师茁壮成长。

第四, 加大政策调控, 促进我们区域内教师柔性流动。这方面我们在区域内出台了很多政策, 促进区域内教师的流动, 达到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干部提拔使用都要有跨校的经验, 你要提拔正校长, 必须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在职称评审上, 要有两到三年农村学校或者相对薄弱学校支教的经历。比如一些学科带头人的考核, 优质课的评审, 这些都需要有跨校或者农村学校交流的经验。我们集团覆盖率比较高, 要求集团化办学的学校, 每年教师必须要流动10%~15%, 通过这些平台推动教师队伍的柔性流动。每年在我们区域内教师之间的流动、交流状态还是非常好的,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在全区教育特色凸显上下功夫

学校的课程大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家课程, 校长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一方面就是校本课程, 从某种角度讲, 校本课程为校长搭建了一个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坚持特色办学, 我们觉得既切合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在基本均衡达到以后更高层面要求的需要。西湖区在区域条件相对比较均衡的情况下, 如何为校长搭建舞台, 积极鼓励校长创新, 凸显区域的特点?

第一, 重视课程的开发。这一块张绪培会长刚才讲了很多, 昨天北京二实小的副校长跟我交流的时候, 也讲到在这样的背景下校长的责任, 觉得校长大有可为。他们学校李烈校长积极推进对学生的评价, 都是非常好的实践。我们区域内也有这方面的很多实践, 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因为张绪培会长已经讲了很多, 我这里不再啰嗦。

第二,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改已经进行了10多年, 10多年下来, 有一个非常大的成效, 我们在理念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如何进一步深化课改?这几年我们在实践当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也就是上午谈松华教授所说的, 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课堂建设?我们积极推进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区域层面如何推进?这个话题校长更有话说, 在这个平台更广阔。我们在区域层面如何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建立了指导、培训、研发和评估四位一体的课改体系, 并专门设立工作经费予以保障。

第三, 积极推进社团建设。社团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适应了多元智能和因材施教的内在要求, 也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实践。这几年我们在区域层面大力推进, 教育层面通过两项政策予以保障:一是每个学校给予一定的社团建设经费;二是如果学校要组建一些特殊的社团, 涉及到经费比较高, 或者要聘请高层次的人才, 在评估以后也全额予以保障。通过这种途径, 大力推进学校的社团建设。这一块的实践, 也是为了将来让我们的孩子成年以后, 回忆他的学生时代或者校园生活是有滋有味的。明天有的校长要去保俶塔实验学校, 他们在社团建设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第四, 关注教育的对外交流。我们既加强了跟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区的交流合作, 也加大了区域内的交流合作。这些交流合作, 其实说得简单一点, 就是寻找一个学校发展, 或者校长成长, 或者区域发展的参照物。我的观点是, 你的参照物找得有多高, 最后你就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这一块我们也是非常活跃, 每年这些交流都在1100余人次以上, 目前我们已与25所国外的学校、4所港澳台学校结成了友好学校, 国内的学校不计其数。

这一次有非常好的机会, 简要地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区域内这几年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实践, 非常感谢中国教育学会给我有这么一个平台跟大家进行交流, 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非常感谢这一次全国小学校长大会, 正因为有这次大会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朋友, 朋友多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多交流, 共同探讨一些话题。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校长到我们西湖区走走看看, 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篇4:在全校师德会上的发言

2010年4月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593个党委、9923个总支和支部、21万多党员,紧紧围绕中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和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目标,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云南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教师节刚过,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决定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会议,就是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动全省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意义非常重大。

刚才,玉溪市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师大附中、云南工艺美术学校6家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省教育系统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工作扎实、富有特点、成效显著,听了以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云南教育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对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和总结评比,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不断增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党组成立了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明确活动目标、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先进位创教书育人先锋,执政为民创服务育人先锋,凝心聚力创和谐校园先锋,强基固本创科学发展先锋。建立了委厅领导挂钩联系点制度,每个领导联系1~2个高校,加强分类指导。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认真按照省委高校工委和教育厅的安排部署,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分层指导、分类推进,不断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分层指导,分类推进,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高校党的建设全过程,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各个环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中小学经常性的教育始终,不断加强中小学党组织自身建设,把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作为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机关履行职责的具体实践中,以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部門为切入点,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积极带动和影响广大职工认真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

(三)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的公平性和共享性。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云南大学开展了“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五项活动;昆明理工大学开展了党团组织“三进社区”争创活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秉承联大精神、争当学子先锋”等主题活动;曲靖市教育局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实施了“提质增效工程”、“教育民生工程”、“和谐校园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保山市一中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和发放“党员管理手册”等活动。这些特色鲜明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从云南实际出发,办云南特色的教育,全省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价值建设取得明显成果,素质教育成效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通过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逐步在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均衡配置校舍、老师和招生指标资源,逐步均衡配置、均衡分配优质学校,扶持民族和民办教育,促进了我省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共享。全省初步建立起了覆盖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资助体系,各级各类资助措施共30多项,云南教育公平迈出了坚实步伐。仅2011年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投入近94亿元,约757万学生受到资助。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115 821人,年终就业率为95.9%,比上年同期增长了0.8个百分点。组织开展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

(四)夯实基层、打牢基础,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组织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员专家队伍、党员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的党组织覆盖率。创先争优活动中,全省教育系统共有3 787个基层党组织、1 750 181名党员作出公开承诺;共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5 135个;共有89 398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168 323人次。云南大学等12所学校的党组织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省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省招生考试院工会等6个单位被省委创先办确定为“省级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示范单位”;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昆明医科大学党委等20个基层党组织进行首批示范点授牌。

(五)创新载体、典型引路,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教育系统的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榜样、做有方向、赶有目标。积极开展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深入推进杨善洲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去年,在喜迎建党90周年活动中,有7所学校党组织和25名先进个人分别受到中央和省委表彰。今年,又有2所学校党组织被中央命名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0所高校党组织被省委命名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5人被省委命名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组织开展了“五个100”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省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100所创先争优先进学校、100个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创先争优活动优秀载体评选活动”中,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开展的“三生教育”活动获教育部一等奖,昆明市第三中学“校际帮扶活动”、大理州实验小学“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昆明市官渡区民航路小学“争创先进、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和德宏州教育系统开展的“三联三创”活动等获教育部褒奖。

(六)服务群众、牢记宗旨,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四群”教育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党组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领导蹲点联系,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基层,密切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省教育系统立足教育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活动的主题,精心设计载体,搭建活动平台,紧扣教育行业的特点,广泛开展“教真育爱示范岗”、“教书育人先锋岗”、“党员校园服务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学生标兵·服务标兵”等活动,不断掀起“争做落实纲要标兵、争建群众满意机关、争创人民满意学校、争当学生喜爱教师”的热潮。积极组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志愿服务先锋队,组织开展党团员自愿为民服务活动,努力把创先争优打造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在全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四亮四创四评”和授旗评星活动,1 195个基层单位和16 602名党员持续开展授旗评星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激情,形成奋勇争先、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七)把握主动、强化责任,不断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全省教育系统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导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干部深入到院系和学生中间,加强正面教育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切实引导到刻苦学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上来,紧紧把广大师生团结在党的周围,切实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推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園、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等系列创建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省州市、县共有18 000余所学校幼儿园参与了“平安校园”创建,覆盖率达90%以上,评选出各级“平安校园”6 200多所,创建率达到了35%。其中,22所学校被教育部、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46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

(八)注重宣传、强化引导,为云南教育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主渠道、主旋律、主阵地的作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校园网、橱窗、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做法、经验和工作成效,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有2人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人分别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全国高校大学生优秀年度人物”,10人被评为“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213人获得“云南教育功勋奖”。截至目前,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编发活动简报107期,交流、推广各学校各单位,特别是示范点建设单位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其中,3期简报被教育部采用,16期简报被省创先办采用。省委创先办有21期简报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云南日报》刊登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相关新闻报道近30篇,人民网、新浪网、云南网刊登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相关新闻若干条。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的先进典型208个、先进集体212个,营造了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全省教育系统在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和大力弘扬。

(一)在不断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中创先争优。以贯彻落实《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统领教育各项工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快我省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学校现代管理体制改革、现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教育国际化办学体制改革。

(二)在不断创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中创先争优。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三)在不断破解学有所教难题、促进教育公平中创先争优。立足教育实际,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创先争优。围绕加强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管理者服务作风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能,坚决治理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净化教育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构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

(五)在不断加强主阵地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创先争优。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导的主动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主阵地,弘扬主旋律。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把学校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健康文化、有益文化的重要阵地,坚决抵制低俗、庸俗、有害文化对学校的侵蚀。

三、深化创先争优成果,进一步推动云南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把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作为基层党建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抓手,積极引导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国家和我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争先创优、服务群众、凝心聚力、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一,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认真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把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把力量凝聚到推动云南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当前,全省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和省委光荣书记在我省2012年教师节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李培书记在全省庆祝2012年教师节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解任务,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

第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要继续依托党校、教师进修学校和远程教育网等,采取专家辅导、集体学习、个人自学、交流讨论等形式,抓好党员队伍的全员培训。要把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教育和日常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国家和我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完成好今年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6项任务,进一步解决制约我省现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大力实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计划,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全面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学校的现代管理和发展。

第四,扎实开展“四群”教育和“跨越发展先锋行动”,深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抓住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片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机遇,细化具体工作措施和方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紧扣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事关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影响学校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完善措施,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

第五,切实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形成促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科学、依法、民主的要求,把以德立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要求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学校的基础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集约管理、精细管理。既注重解决保障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制度缺失问题,又注重解决促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制度障碍问题,更注重概括提炼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使之固定下来,形成促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现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篇5:在全校师德建设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10-03-16 会议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校师德建设动员大会,对教育局党委教师职业道德工作进行部署。3月10日我们校级领导和部分教师参加了全县师德建设动员大会,听取了五位典型的发言,并听去了Xx局长的动员讲话,深受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质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坚决克服教师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净化校园风气。要把师德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范围,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广大教师要把崇尚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立,自警自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做教育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做良好社会风气的的引领者和带动者。这为我们加强师德修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几年来我们始终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2009年我们按照局党委的要求开展了“树师德、为师表、塑灵魂”主题教育,掀起了向Xx老师学习的高潮。全体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教师。Xx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原来是一位语文教师,后改行为电子实训教师,是为后起之秀。他工作责任心强,知识掌握准确,把知识准确无误的传给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为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本学期我校还积极开展“加强师德修养,做优秀职教教师”主题教育,主要围绕“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应以怎样的形象站立在学生心中;我们应以怎样的素养从事我们的职业;我们应以怎样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我们应以怎样的行动体现我们的价值;我们应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教育的质量”等6个方面展开讨论,教育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学生观和质量观。

针对我校的实际,我对全体教职工提几点希望和要求。希望全体教职工: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作为教师要自觉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良好的心态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以突出的教育教学成就体现自身的价值,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好的教师就像一盏明灯,温暖着孩子的心灵,照亮着孩子前进的道路。作为教师,要满怀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岗敬业的模范。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以满腔热诚育人,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创造。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观念教育,教育他们成人成才,这就要求我们教职工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知荣明耻,自律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爱好特长和综合素质,教育学生能升学的升学,不能升学的安置就业,办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引导学生走好职教之路。真正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投身教育实践,用于创新,奋发进取。

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上半年加强专业学科组建设以来,我们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培养目标还不很明确,适应市场需求和不同学制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都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围绕学生就业的导向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篇6:在全校师德会上的发言

老师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加强师德修养,做优秀职专教师”大讨论活动启动仪式,主要是传达贯彻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安排部署本学期“加强师德修养,做优秀职专教师”大讨论活动。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质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去年8月13日,xx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海量资料分享

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坚决克服教师队伍中的不正之风,净化校园风气。要把师德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范围,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广大教师要把崇尚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立,自警自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做教育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做良好社会风气的的引领者和带动者。这为我们加强师德修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就是“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现阶段,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xx“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国家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其基本内容有六条,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个方面。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海量资料分享

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人民教师要牢记人民的嘱托,要遵循法律的规范。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海量资料分享

——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三、提高认识,强化落实,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加强师德修养,做优秀职专教师”主题教育,主要围绕“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应以怎样的形象站立在学生心中;我们应以怎样的素养从事我们的职业;我们应以怎样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我们应以怎样的行动体现我们的价值;我们应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教育的质量”等6个方面展开讨论,教育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刚才,张校长宣读了《济阳职专师德建设实施方案》,针对六个方面的讨论,我对全体教职工提几点希望和要求。希望全体教职工: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作为教师要自觉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良好的心态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以突出的教育教学成就体现自身的价值,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2、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好的教师就像一盏明灯,温暖着孩子的心灵,照亮着孩子前进的道路。作为教师,要满怀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海量资料分享

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以满腔热诚育人,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创造。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价值观念教育,教育他们成人成才,这就要求我们教职工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知荣明耻,自律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爱好特长和综合素质,教育学生能升学的升学,不能升学的安置就业,办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引导学生走好职教之路。真正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投身教育实践,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自上半年加强专业学科组建设以来,我们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培养目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培养目标还不很明确,适应市场需求和不同学制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都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围绕学生就业的导向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崇尚科学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海量资料分享

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对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更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职业道德,发扬优良学风。从全国来看,凡是办得好的职业院校,都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都有着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专业技能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要想在内涵建设上取得重大进步,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取得更大提高,就必须打造一支德能双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甘于奉献,我们就一定能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我校师生在省市技能大赛、论文评选、讲课比赛等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见证。

老师们,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希望全体教职工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从自身的工作需要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师德修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从点滴做起,把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再创辉煌,为创办一流名校,打响鲁北职业教育第一品牌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量化考评试行办法实施细则下一篇:污水处理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