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从何处来》的教案设计

2024-05-27

《食物从何处来》的教案设计(精选11篇)

篇1:《食物从何处来》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

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的科学道理

2.了解先异后同的逻辑说明顺序

3.复习事种说明方法在文章申的运用.体会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

5.事理说明文的写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字词

2.段落层次

3.说明方法:设问、分类别、下定义、列数字、比喻法

教学内容、步骤和方法:

一、引入课文

人及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才能存活。自然界的生物品类繁多,千姿万态,生活环境和条件各自不同,生存方式和习性互有差异,要总括出人和一切生物的“食物从何处来”这一问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食物从何处来》却把它解说得既有条理又准确周密。这是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第三篇事理说明文,因此要着重让同学们自读分析。

二、请一位同学在小黑板上给加点字注音:(教师出示已写好汉字的小黑板)

卵 赫 脂 肪 贮藏 供应 参天 糠麸 供给 吃荤 细菌 细胞

(教师和学生一起辨析正误)

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先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归纳出段落层次。(5分钟后可以

找两个同学同时在黑板上写段落层次答案。)

(针对黑板上的两个答案,发动同学讨论归纳,教师小结。)(g为自然段)

第一部分(1一 2)说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第二部分(3一 13)说明食物从何处来的两种途径和方法,说明食物从绿色植物来。

第一层(3)总说。

第二层(4—— 12)自养和异养。

4—— 8自养。(说明重点)

9—— 12异养。

第三层:(13)总结第二部分,同时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

(如果学生对“部分”和“层次”的划分提出不同意思,只要合理,亦应肯定。)

四、请大家一起来总结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让学生发言,不须教师多作解说。)

回答: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问。文章题目“食物从何处来”就是设问句。这样定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第一段结尾,采用连问的方式进行设问,“这些有机物从哪里来?“能量从哪里来?”

两个句子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段一开始就自问“如何获得食物?”然后自答;“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是第二部分的提领句。

2.分类别。(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因为生物获得食物有两种不同形式,也就是“食物”来源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从说明事物的特征出发,采用分类说明是恰当的。

文章先以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为分类标准。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大类。

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属于自养型。

不能自己制造食物,靠绿色植物生活的属于异养型。

然后,文章又以获得食物的方法为标准,作第二次分类说明。

自养型的生物分为两类:①靠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常见的大量的绿色植物);②不靠光合作用,而靠化学能制造食物(极个别的微生物细菌)

异养型生物也分两类:①不能改造加工植物的动物及大多数微生物;②能改造加工植物的人类。

这样层层分类说明,各种生物不同的生存方式,获取食物的不同方法,无不包举,这样不仅符合科学原理,而且概括十分严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3.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波说明的事物有个明确的概念。本文有以下几处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对“食物”下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对“自养”、“异养”下定义。自养是“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异养是“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所有动物和 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对“光合作用”下定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

4列数字。

①“一个成年人,即使一点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一千四百大卡的能量。”——这是以“人”为例,用具体数字说明“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

②“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气孔,“一秒钟”,“二万五千亿个”,三个数字放在一起,形象地说明了叶子上的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分子,有多大的威力。

③“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简单准确的数字具体地说明了“合成工厂”的巨大。

5.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的、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太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效果很好。

为了说明得形象、具体,便于读者理解,这篇文章在说明光合作用时,用了一系列的恰当比喻。例如把根毛比作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把茎比作运输干线,把叶子比作食品工厂,把叶绿素比作合成车间。这样,把整个自养的过程,比作是工厂从采集原料,运输到生产、合成的 过程。这就能把比较复杂的现象简明化、形象化。

五、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逻辑顺序:光异后同的顺序

2.知识性科学性

3.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指导

教学内容、步骤和方法:

一、讲评作业:找几个同学,把答题读给大家听,然后讨论补充,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参考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P98—99)

二、今天咱们来探讨课文的说明顺序。(先让大家讨论,然后教师小结)

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逻辑顺序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写作的根本目 的,不在于对自然界生物生存方式的分类概括,而在于从大量生物生存方式差异现象中,推本求源,引出规律。正因为如此,文章先解说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有自养、异养的不同;然后阐释异养型的生物无论“吃荤吃素”,归根到底靠植物生活的道理;最后得出绿色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是除了个别微生物之外,其他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结论。这是先异后同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范畴。采用先异后同的逻辑顺序说明,符合人们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显示出先分析综合再形成判断的逻辑力量,既证明了结论是科学论断、又使文章 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三、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试以本文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就说明的内容而言的。说明必须揭示某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恰当;分类清楚,种局分明;能给读者一定的知识。而这知识,是经过人们的科学实验或社会实践证明了的,是所说明的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规律、而介绍具有科学性的知识,也正是说明的根本目的。

本文说明的是自然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机物质的来源这样一个复杂问题。因此本文选取的各项材料以及各个解说的具体问题之间,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它们都围绕着一个 中心问题而起着某方面阐释的作用。这个中心就是:各种生物维持生命的有机物质的来源,亦即一切生物的“食物从何处来”的问题。本文正是为说明自然界生物生存的这一共同规律,才集中大量材料,解说一系列具体问题。此外,本文语言准确,周密。(以练习

五、练习六为例研究)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实,保证了本文的科学性。

四、事理说明文写作指导(以教师讲为主)

①说明是对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特征、性质、状态、功能等进行解释、介绍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被解释、介绍、阐述的事物,可以是实体的,例如器械、山岳、湖泊、花、草、虫、鱼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例如立场、观点、名词概念、学术流派等。

运用说明方式写成的文章,叫做说明文。

②最近学的三篇说明文,都是以介绍事物,阐明特征,指出因由,解释事理为主,使人读了能理解具体事物的特征,状态,功能;对抽象事理,则能领会其精神实质,从而憬然有悟,了然于胸,这样的说明文被称为事理说明文。

③事理说明文的写作,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次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第三,文章的结构、层次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要“言而有序”;第四,要有周密、准确的语言,以保证 文章的科学性。说明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读者有所“知”。说明,是对事物作客观的、冷静的、科学的解释。因此,事理说明文的写作要注意扣住以上的特点写。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一书中曾说:“说明文大体也有一定的方式。开头往往把所要说明的事物下一个挂释,立一个定义……以下检释,立定义开了头,接下去把检释和定义里的语义和内容推阐明白,然后来一个结尾,这样就是一篇有条有理的说明文。”

五、布置作业。

篇2:《食物从何处来》的教案设计

学生画图:(略)

站长:您好!

篇3:《食物从何处来》的教案设计

国泰民安, 自有史以来, 无论是上至帝王将相, 还是下至布衣百姓, 皆是对国之期许, 亦是民之心往。奈何观史鉴史, 兵祸国乱者有, 民不聊生者有;富足安康的时代, 有者, 亦如昙花一现, 总抵不过野心家的朝纲颠倒, 抵不过制度设计的恶之花, 抵不过人性的贪婪, 甚至是天命之数的式微……奈何, 如古者所唱:兴, 百姓苦;亡, 百姓苦。亦似屈子所叹:长太息以掩涕泗兮, 哀民生之多艰!

华西村的道路, 正是在历史的夹缝中, 如大石之下的小草, 曲折委迤, 经风沐雨, 终成奇迹。奇迹者, 观者皆叹之奇, 吴仁宝老书记一片慈心、一心为公, 在制度、人性、时机的碰撞与把握中, 成为一代英雄;所谓迹者, 是华西村村民如今的富足安康, 尽领时代的风骚, 享尽人间的风华。华西村的道路, 应该给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 带来一个怎样的启示?引发一个怎样的深度思考?

历来的中国社会结构, 至今仍不出一个金字塔式的样态。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 土地成为生产方式的最核心要素;这样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构架。在农耕社会的制度系统里, 依马克思所言, 手推磨产生的一定是封建社会, 所谓封建者, 即“封土地、建诸侯”也。或者也可以说,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依土地拥有的多少, 决定了阶级的层级;自下而上, 乃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最低者, 乃是手无寸土的佃民;次上者, 为小地主;再上者, 为大地主, 或谓大小诸侯;最高者, 乃帝王。这样的制度系统, 是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否国泰民安, 完全取决于最高者的政治胸襟、人格建设, 以及对国家与民众的认知度。

从我个人的认知来看, 华西村的制度模式, 亦是继承了这一制度系统的架构, 最核心的领导为吴仁宝老书记, 他对时代格局的判断、对人性的优劣的认知、对国家与民众的认同, 使他带领华西村村民走出了一条富足安康的建设之路。这一制度系统的合理性就在于, 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 以土地集结来开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即工业社会的生产体系。依马克思所言, 土地、资本、劳动力, 是工业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 从华西村来看, 土地和劳动力都是现成的, 唯一缺乏的便是“资本”――这一至关重要的核心要素, 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标。吴仁宝老书记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准确地抓住了“资本”这一利刃,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全村资产就已达百万元以上, 这在当时万元户都是奇迹的情况下, 已是奇迹中的奇迹。华西村如今的生产体系, 是一个完全的工业生产的模式, 即是从农耕社会的“手推磨”走向了工业社会的“蒸汽机” (此处借用了马克思的比喻) , 率先走向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在华西村的建设中, 不断地扩大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层级, 如今华西村已是一个拥有十三个村 (从华西一村到华西十三村) 、年产值500多亿的大村, 外来人口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回观我国从1978年至今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我个人以为, 实际上承袭的也正是华西村道路的基本模式, 招商引资的重要指向是“资本”, 只要有资本, 那么土地和劳动力的要素也会随之而来;但是, 以全国之大, 或是以中国面积之广, 有没有可能诞生另一个华西村、另一个吴仁宝?

以土地而言, 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 在目前的制度架构下, 政府是土地的法人、是所有者, 这一点已经与华西村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所差别。在华西村, 吴仁宝一言九鼎, 即便在扩大土地层级、合并周边自然村时, 也是征得了此村所有村民的签字同意书, 在制度与法律层面, 很好地解决了征地的问题。但是在城市中, 有四套领导班子, 还有数量远超于华西村的市民, 涉及的层面更广, 从制度与法律层面, 渐渐滋生了强行征集土地的问题, 引发了政府 (法人) 、开发商 (资本) 和市民 (被征之地的居住者) 之间的纠纷。

以劳动力而言, 由于建国后采用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以工业社会所要求的自由流动与迁徙的劳动力而言, 这一制度与这一生产体系从本质上是不相符的。因此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大中型城市几乎都聚集了1:1的人口比例 (本城户籍常住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员的比例) 。这一点与华西村的道路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因此, 国之所泰、民之所安, 在当今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 由于现有制度与生产体系之间的冲突, 同一国之民, 却享不到同一待遇, 而其付出, 却又比之更甚;如此长久, 自是民怨滋长, 道路以目。一个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地方, 怎么会是家乡?怎么会是心之所往?从生存、生活与生命的层次来看, 外来流动人员挣扎在生存之线上;城市常住人口在现代化进程中分享了一定的利益格局, 因此可以说是处在生活的层面上安居乐业;但更深一层来看, 由于种种缘故, 现今绝大部分国民能够从生命的层次上来看待自己和社会的, 几乎是凤毛麟角。生命者谓何?生命的意义在哪?每一个国家, 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所组成的。丰子恺先生所言, 人之生活, 有三个层级: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我们现在绝大部分国人, 仍然处于马克思所言的物质匮乏的状态之下,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学者有其校, 这仍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中。从华西村而言, 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从全国而言, 这些问题仍是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直面的问题。

以资本而言, 它构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为稀缺的资源。无论是台资、港资、欧资、美资, 一方面, 它带来了中国GDP建设的增长, 带动了中国生产体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 从学术的层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本质有非常犀利的描述, 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润, “如果有10%的利润, 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 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 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 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 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258页) ”。

正是因为资本的这种特性, 所以在工业社会的制度系统里, 设定了一个游戏规则, 就是法律规则;因法律规则, 而有了制衡的社会架构。这一制度系统, 亦是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使然。当人们不再为土地所束缚, 可以自由地在生产体系中选择职业与阶级上升的通道的时候, 从制度与法律的层面, 必须使这样的渠道畅通, 同时保证其个人的努力成果获得法律的保护。依亚当·斯密所言, 这样做的好处是, 个人的利益取向最终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取向相一致。由于个人在社会体系中的奋斗渠道畅通, 而其努力成果又获得法律的保护, 因此个体往往对这个社会与国家有很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并最终会回馈于社会对其个人成长的襄助。这是一种社会与个体、国家与民众之间的良性制度循环。这正是“国富论”的核心本质。依我之见, 也是农耕社会与工业社会的两种制度系统之间的根本不同:金字塔式的结构使阶级与身份世袭化、凝固化, 而这样的结构取决于基座的深浅厚薄。底座不稳, 则喻示百姓之艰、国之危及。而一旦塔基坍塌, 波及的是所有的阶级、所有的人民;社会结构必然重组, 而国与民, 俱陷于水火之中;国有难, 则民难安;民有难, 则国难兴。椭圆形的社会结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克服金字塔式的结构之觞, 但它之建成, 亦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城乡差距等等这些问题之中, 社会系统也正在逐步改变。窃以为, 中国梦, 当从此来, 向此而去。

华西村的道路, 在吴仁宝书记之后, 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向, 这一点, 当是现今华西村党委所应思考的问题, 老路僵化走不通, 邪路易帜更不行。在以农耕社会的制度系统来引领一个工业社会的生产体系之时, 依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这两者之间终有碰撞之时。生产方式决定一个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而从苏南经济模式来看, 以苏州和昆山为例, 现今也遇到了自身的瓶颈。城市土地终是有限的, 而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人口和制度的压力, 也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让我以苏州湖西社区的一个理念来结语吧:大社会、小政府。社会之“大”, 大在百姓安居乐业, 自我建设、自我成就, 只要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奋斗与努力的制度渠道, 并从法律上保障其个人的努力成果, 社会自成其为“社会”, 激发其无量的创造力与创新力, 无需政府大包大揽、并引发国与民之冲突;此亦谓小政府, 是对政府职能的定义与定位, 唯有服务群众的理念与制度先行, 权责明确, 遵从法律的规则与约束, 方谓“小政府”。概言之, 我国的市场经济经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建设了一个GDP世界第二的奇迹, 从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草到招商引资, 这不仅是一个生产体系上的飞跃, 也是一个制度建设的突破。任何道路, 都只是一座桥, 桥的那一端, 当是国泰民安。听百姓的, 不会偏。听外国的, 不走神;听中央的, 不走样。诚哉斯言!以百姓之苦乐为苦乐, 参以外国之样态而不必固步自封, 守护国之安危与民之喜悲, 方谓社会主义中国之义。

摘要: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以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形态和系统结构, 在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 实为从一个金字塔式的社会系统转为遵守法律规则与制衡的社会结构, 即在社会与个体、国与民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制度系统, 从制度上为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畅通的渠道, 以免社会阶层与身份的凝固化与世袭化;并从法律上保障个体的努力成果, 使其获得对社会与国家的极深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并回馈于社会对其个人成长的襄助。这也正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本质含义。

篇4:《食物从何处来》教学片断等

我与学生共同探讨《食物从何处来》一课的语言特点。

讨论,交流——

“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如‘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量来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中的‘除了’、‘极个别’‘其他’就表明了用语的准确性。”段文娟响亮地回答。

“在说明生物如何获得食物的规律时,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性与科学性”邓丹推了推眼镜,“例如文中的‘大部分’、‘极个别’‘除了’、‘其他一切’等词语就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实,保证了科学性”。

“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作者用了许多比喻句,这也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如‘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

“老师,我认为课文中有一个词语欠准确、欠严密!”语文课代表宴丽红着脸说。同学把目光都集向了她。

“能不能举出事例来!”我鼓励她说。

“课文中的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中的‘一般’一词,我认为不妥”。

“能谈谈自己的理由吗?”

“作者说,‘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也就是说,‘食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能构成躯体;第二、能供应能量。二者缺一不可。‘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在,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那它们就不是食物,何谓‘跟一般食物不同’”?

教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石激起千层浪,放手给学生……

讨论,交流,课堂顿时沸腾起来!

“我赞同宴丽的意见,”善于推理的刘静说,“‘一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①同样;②一种:③普通、通常按文意推断,‘一般’的义项我认为就是③当‘普通、通常’讲,由此可得,水和矿物质盐类,既然跟一般食物不同,那就是‘特殊食物’了,这岂不跟‘食物’定义相矛盾吗?”

掌声四起……

善于总结发言的“老万”慢吞吞地说:“既然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可‘一般’用在这里不但不能使被说明的事物准确,反而让读者产生误解和歧义。”

“那怎样才能不让读者产生误解和歧义呢?”

“‘跟一般食物不同’应改成‘因此又不同于食物’”刘倩抢着说。

“我认为把‘一般’去掉也可”同位补充说……

对于孩子们的见解我颔首,我赞同……

嘿!这班孩子不一般!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是一种幸福。”我深有同感。我也深切地感到开放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同时我也感到了一种压力和释然。

感谢上苍,把我的身与心一同交给了这片净土!

感谢上苍,让我的情感倾注给了这群孩子!

更感谢这片净土中的孩子给我的力量,给我的激情……

(张秀芳山东省任城区许庄中心中学)

《珍珠鸟》教学设计

刘春美李国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赏析、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课前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聆听鸟儿悠扬的鸣叫。)师: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而生。那么我们人类应怎么与动物相处呢?今天,我就与大家从《珍珠鸟》一课中寻找一下答案。请找到《珍珠鸟》一课。(出示幻灯片2)

2.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3)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标出生字词及自然段的序号。

2.学习字词

3.师问:你能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相处的一件事。

三、朗读课文,四边互动,探究主旨。

互动1.老师配乐朗读,请同学们认真听。 (出示幻灯片4,播放背景音乐)

互动2.师问:现在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和谐融洽的关系。

互动3.请找出“我”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画面或镜头。

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小组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师小结:由同学们找的语句,可以看出,正是由于“我”的爱心举动,才确立了“我”与“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

互动4.“我”与珍珠鸟“一家三口”建立起信赖的关系实质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后明确:因为在作者看来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动物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所以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人类应尊重动物,与之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取得动物对人的信赖。而文中的“我”正是这样做的,因此“我”能与珍珠鸟建立起信赖的关系。(出示幻灯片5)

互动5.前面同学们对文章最后一句感受较深,那么你能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句话的理解?

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师小结: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偿不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

四、赏析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文中作者对珍珠鸟神态、动作的描写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那么,你最喜爱哪一处?请找出来赏析并有感情地朗读。

1.老师赏析一处示范(出示幻灯片6)

2.同学们自己赏析朗读。

3.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代表发言,班上共同交流。

5.同学们自荐真情朗读。

6.师小结: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珍珠鸟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浓浓的爱意。今后的写作中,我们要学习这种把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之中的语言表达,如果我们做到这点,我们的文章将更加精彩。

五、学生质疑,师生解惑。

六、总结收获。

学生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或读完后的感受。

师小结: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是博大的“爱”。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到:“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让爱之泉流淌在我们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七、推荐作业。(出示幻灯片7)

1.搜集含有“鸟”的古诗句,体味其中的意蕴。

2.阅读有关鸟类的童话,为改善鸟与人类的关系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3.你养过宠物吗?你是怎样同它(们)友好相处的?请写在日记上。

八、延伸。

生活中反映人与鸟类关系的文章、歌曲有很多,比如前几年流行的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就非常感人,下面我们就共同欣赏。(播放flash歌曲)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在美妙动听的歌曲中懂得“关爱动物,珍惜生命”。

篇5:《食物从何处来》的教案设计

张春江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听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你如何理解?其实不光是人,其他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需要食物。那么,这些食物究竟从哪里来呢?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食物从何处来二、复习介绍科学知识,通常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我们学了导读课《统筹方法》,请你回忆:1、你了解了哪些说明文知识?

2、阅读一篇说明文应当从哪几方面入手?三、自读训练      1、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说明文知识自读这篇文章,请看学习目标:

1)学习下定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深入理解说明顺序与说明对象的`关系。

3)认识人类掌握自然规律的无穷潜力。

2、默读课文,  结合说明文的阅读知识, 谈谈你感知到哪些内容?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内容板书:

对象             食物的来源

一、食物的重要性及定义                                                     二、如何获得?

两种途径         顺序             自养

植物-光合作用

异养    动物、微生物-植物

人-劳动-改造植物

篇6:语文教案-食物从何处来

教学建议

一、题目分析

“食物从何处来”用的是问句形式。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吃的粮食、蔬菜从哪里来?吃的鸡鸭鱼肉从哪里来?大家或许会觉得这问题简单得很,粮食、蔬菜是地里种出来的,鸡鸭鱼猪主要靠人们饲养,这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归结出来的。从生物学的角度该作出怎样的回答呢?这个题目的作用是清楚地告诉读者文章所要说明的内容;而且题目通过设问,把日常生活中人人接触而易引起误解的问题提了出来,可引起阅读兴趣。

本文是一篇较为复杂的说明文,它从介绍食物的本质特征出发,解说了食物的来源。本文清楚地介绍有关知识,解说有关事理,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把食物的来源问题说得一清二楚。

二、段落结构

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说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这部分先说明一粒种子长大成树,一颗鱼卵变成大鱼,需要很多有机物质,一切生物活着需要能量。然后指出构成生物躯体的有机物质和供应生物能量的物质都靠食物,得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的结论。同时,给“食物”下定义,举例说明,使人对“食物”有个明确而科学的认识。为下文说明中心问题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至全文完)详细说明我们的食物从何处来。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3自然段)用设问法提出一切活的生物如何获得食物,然后回答说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层(第4至第12自然段)分述一切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途径和方法:自养和异养,在自养方面,说明绿色植物怎样制成含有高能的食物的过程,特别着重说明光合作用。在异养方面,说明人和其他动物归根到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特别说明人的食物从哪里来。

第三层(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一切生物怎样获得食物:“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回答了文章标题和文章第二大部分开头提出的问题。

三、中心和材料

本文确立中心:各种生物维持生命的有机物的来源,即一切生物的“食物从何处来”的问题。然后围绕中心,集中大量材料,解说一系列具体问题,如构成动植物躯体以及维持生命的物质是哪些,动植物怎样生存,人和一般动物生存方式有何不同,微生物生存方式有什么独特等。文章由于有了中心,才繁而不乱,有条不紊。

四、恰当的详略

本文先解说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有自养、异养的不同,再解释异养型生物无论“吃草吃素”归根到底是靠植物来生活,最后得出绿色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是除了个别微生物之外,其他一切微生物以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结论,这样光异后同,思路清晰。再根据“理解・分析”二的提问,可以知道文章为什么先说、详说“自养”……(见练习题)因为“自养”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是地球上有机物的重要来源。而“异养”是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靠植物来生活的营养方式。如果不先说明“自养”,“异养”就难以解说清楚。又因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所以就详写“自养”。“自养”了解清楚了,“异”也就容易理解,可以略写。人类对食物的获取,不仅是对动、植物的利用,而且是改造它们,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部分说得多些,使读者理解人类改造自然的重大意义。

五、说明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逻辑顺序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写作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对自然界生物生存方式的分类概括,而在于从大量生物生存方式差异现象中,推本求源,引出规律。正因为如此,文章先解说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有自养、异养的 不同;然后阐释异养型的生物无论“吃荤吃素”,归根到底靠植物生活的道理;最后得出绿色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是除了个别微生物之外,其他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结论。这是先异后同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范畴。采用先异后同的.逻辑顺序说明,符合人们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显示出先分析综合再形成判断的逻辑力量,既证明了结论是科学论断、又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六、说明方法

1.设问法。这篇文章的题目“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一个设问句。设问与一般文章中人物对话的有问有答不一样,它是“无疑而问”,提出的问题正是作者要解答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食物从何处来”,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极简单的问题,作者却用这个问句作文章的标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过全文之后,得到关于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读者也就掌握了全文的主旨。

2.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

3.打比方。如课文中说明光合作用时把根毛比作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把茎比作运输干线,把叶子比作食品工厂,把叶绿素比作合成车间。这就能把比较复杂的现象简明化、形象化。

4.举例子。如讲到什么是食物,就列举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为例。说明自养和异养时,也都分别举了例子。这些例子,都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细心选择,能够说明问题的。

七、准确的用词

课文用词确切,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例如,文中用了“一切”“所有”“大部分”“极个别”“其他一切”“除了”“都”等表现范围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事物。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例如文中运用“食物”一词,绝对不能与“食品”一词相混。“食物”是从生物生存需要出发采用的科学意义的概念,与我们平时从商店里买到的,经过一定加工的“食品”不同,因此不能混淆。

八、分类说明

文章要说明“食物”的来源问题,牵涉到自然界所有生物,那么说明各种生物不同的生存方式,就必须考虑要说得严密。如果采取枚举法,不仅举不胜举,而且难以包括无遗,采取分类法,就能高度概括,顾及全体。文章以获得食物的途径为标准,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方式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然后又以获得食物的方法为标准作第二次分类。这样分类说明,就很严密。

《食物从何处来》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理的方法。

2.学习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用周密、准确的语言说明生物获得食物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调动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

篇7:食物从何处来

人及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才能存活。自然界的生物品类繁多,千姿万态,生活环境和条件各自不同,生存方式和习性互有差异,要总括出人和一切生物的“食物从何处来”这一问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食物从何处来》却把它解说得既有条理又准确周密。这是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第三篇事理说明文,因此要着重让同学们自读分析。

二、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给加点字注音:

卵赫脂肪贮藏

供应参天糠麸供给

吃荤细菌细胞

(教师和学生一起辨析正误)

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先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归纳出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一2)说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第二部分(3一12)说明食物从何处来的两种途径和方法,说明食物从绿色植物来。

第一层(3)总说。

第二层(4――12)自养和异养。

4――8自养。(说明重点)

9――12异养。

第三层:(13)总结第二部分,同时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

(如果学生对“部分”和“层次”的划分提出不同意思,只要合理,亦应肯定。)

四、请大家一起来总结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让学生发言,不须教师多作解说。)

回答:本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问。

文章题目“食物从何处来”就是设问句。这样定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第一段结尾,采用连问的方式进行设问,“这些有机物从哪里来?“能量从哪里来?”两个句子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段一开始就自问“如何获得食物?”然后自答;“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是第二部分的提领句。

2.分类别。(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因为生物获得食物有两种不同形式,也就是“食物”来源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从说明事物的特征出发,采用分类说明是恰当的。

文章先以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为分类标准。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大类。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属于自养型。不能自己制造食物,靠绿色植物生活的属于异养型。然后,文章又以获得食物的方法为标准,作第二次分类说明。自养型的生物分为两类:①靠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常见的大量的绿色植物);②不靠光合作用,而靠化学能制造食物(极个别的微生物细菌)异养型生物也分两类:①不能改造加工植物的动物及大多数微生物;②能改造加工植物的人类。

这样层层分类说明,各种生物不同的生存方式,获取食物的不同方法,无不包举,这样不仅符合科学原理,而且概括十分严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3.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说明的事物有个明确的概念。本文有以下几处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对“食物”下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对“自养”、“异养”下定义。自养是“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需要。”“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异养是“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所有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对“光合作用”下定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气――氧。”

4.列数字。

①“一个成年人,即使一点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一千四百大卡的能量。”――这是以“人”为例,用具体数字说明“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

②“叶子上面有着许多气孔”,“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二万五千亿个二氧化碳分子”。“一个”气孔,“一秒钟”,“二万五千亿个”,三个数字放在一起,形象地说明了叶子上的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分子,有多大的威力。

③“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亿吨有机物”,简单准确的数字具体地说明了“合成工厂”的巨大。

5.比喻法。

以人们常见的、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太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效果很好。

为了说明得形象、具体,便于读者理解,这篇文章在说明光合作用时,用了一系列的恰当比喻。例如把根毛比作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把茎比作运输干线,把叶子比作食品工厂,把叶绿素比作合成车间。这样,把整个自养的过程,比作是工厂从采集原料,运输到生产、合成的过程。这就能把比较复杂的现象简明化、形象化。

五、齐读课文。

篇8:《食物从何处来》的教案设计

一、麻城上空首次出现无人机

事先我们没有想到的是6月的麻城雨多风大, 这对于无人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因为一般无人机的抗风能力为3级, 而这里远远超过了机器本身的抗风险能力。第一站, 我们选择了麻城新城, 为确保安全, 我们只好等待风力减弱之后中午时分才起飞, 操作手平稳操控飞机, 摄影师不停调整云台按快门, 现代化的麻城新景出现在屏幕上, 让随行的麻城宣传部领导盛赞不已, 连连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空中拍摄的新家园, 太美了!”的确, 每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 却没想到从空中看起来自己的家园是如此的壮观和现代。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 我们航拍了上千张照片和视频4个, 这些画面不但让麻城人惊叹, 也让晨报编辑部的同事激动。当天这张鸟瞰新麻城的大图登上了《重庆晨报》的头版 (图1) , 我们连夜制作的视频在晨网播出后, 也被多家门户网站转载, 因为有了现代化的航拍武器, 不一样的视角, 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也深受当地政府和市民的欢迎。特别是当地电视台记者每天都来为我们扛设备, 并现场拷图, 报道我们这支航拍团队。可以说, 航拍麻城, 我们首战告捷!

二、人头上举手接飞机

在城区航拍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无人机起落误伤围观者, 由于无人机是个高科技的现代化航拍产品, 很多地方的人都没有见过这种新型航拍武器, 特别是麻城航拍飞机起飞上天就会引来众人围观, 在航拍麻城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的时候, 我们就撞到了麻烦, 看稀奇的市民蜂拥而来, 将操作者围得死死的争看监视画面, 有的甚至还撞击遥控器, 这样会造成操作者猛推油门致飞机失控乱飞, 进而机毁人伤的严重后果。另一情况是围观者众多无人机无法降落, 一般情况无人机上天工作10多分钟后必须马上着陆, 但那天现场的围观市民却人满为患, 从监视器上显示地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无人机找不到着陆场地。若强行着陆, 无人机的翅膀很容易在旋转时弄伤群众, 找不到安全着陆点的飞机又多次飞上飞下, 大家拉起了人墙效果还是不佳, 眼看着无人机多次发出了嘟嘟嘟嘟的警告声音, 证明电池已到了极限, 如果再这样下去, 那将有“坠机”伤人的严重后果。关键时刻, 我们冲到人群中将手伸天, 实行人工接机, 操作者配合接机者, 将无人机安全降落在接机者手中, 险情才得以排除。围观的市民也为我们高超的表演纷纷鼓掌, 哪知我们已经吓得全身都湿透了。此后我们在城区航拍着陆时, 都是由专人为我们疏散人群来确保安全。

三、光黄古道大风吹坏了监视器

麻城中管驿光黄古道是这次航拍的重点 (图2、图3、图4) , 为了再现这个500年前移民的迁徙之路, 航拍是最佳选择。6月5日, 我们扛着无人机, 在当地宣传部门的配合下, 钻进了崇山峻岭。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湖北的六月天就像小孩的脸一样多变。如果在城区, 我们会担心无人机撞人误伤市民, 而这里的天气又在由晴转阴, 我们更担心的是大风很可能会造成飞机失控坠毁。

杂草丛生中我们开始起飞了, 300米高度时传回清晰图像, 当年老祖宗移民走过的光黄古道再现屏幕, 正当我们兴奋之时, 有人突然叫道“惨了!吹大风了, 快收飞机!”瞬间, 一朵乌云夹着小雨就赶来了, 操作手赶紧下降飞机高度, 但飞机开始不听使唤了, 左右摇晃发出呜呜声。大风将飞机越吹越远。更为可怕的是地面监视屏显示器上的图像突然消失, 屏幕全黑了。上面的所有参考数据, 如电压, 飞行时间, 接受卫星的数量等数据全部消失了, 这样就意味着飞机在空中是盲拍, 地面上看不到任何信息, 特别是电压参数。如果超过规定时间电压耗尽后就要坠机在这样的大山中, 一天所拍的资料将随着飞机的坠落而消失在苍茫, 的大山里。

操作手只好将自动飞行模式改为手动模式反复切换多次, 10多分钟后飞机终于自动返航, 看到天空上失联的飞机一点一点朝起飞点返航, 大家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好险啦, 电池已基本耗尽了。飞机失而复得, 一场虚惊, 看着我们航拍的空中画面十分震撼, 大家兴奋无比, 相互击掌鼓励。

四、飞机失控大树救飞机

监视器坏了跑遍麻城均无一处修理店, 当地维修部门说, 别说修理这东西, 听都没听说过。但是为了完成任务, 我们只好冒险盲拍, 即不用监视将相机切换到自动拍照每5秒一张, 看不到电压显示只有凭借经验, 原来可以飞15分钟的电池为了安全只飞8分钟就下降, GPS卫星信号只有观察绿灯频闪, 画面构图飞机上天后全凭运气‘吃撞食’。原来一次就可以搞定的拍摄, 今天只有反复起飞多次才拍到了满意的画面, 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还好, 老天照顾, 天晴了, 在航拍洪安县吴氏祠堂 (图5) 及团风县长江口 (图6) , 再现当年移民乘船进长江时, 那壮观的场面我们起飞了五次才成功。

我们这个团队就这样每天提心吊胆地起飞降落盲拍新闻, 一路拍到巫山、云阳。在云阳大山中执行完航拍任务返回途中, 由于道路颠簸坑洼不平, 装着飞机的汽车被空了起来, 飞机在后备厢打了几个滚后, GPS支撑杆断裂。当晚紧急抢修, 重新安装GPS支撑杆。第二天, 我们开始航拍涪陵陈万宝庄园, 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飞机起飞后竟不听使唤, 朝一方向猛飞, 眼见事态严重, 紧急时刻, 操作人员只有朝一棵大树顶上飞去, 巧的是飞机撞树干后被挂在空中, 随树枝三级跳一样缓慢落地, 万幸的是这棵大树救了飞机, 但这下真的不能飞了, 因为它受伤了。经检查发现, 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 是因为我们头天晩上深夜安装断裂GPS的支撑杆安装模块时, GPS模块的飞行方向和飞行器主控的飞行方向不一致, GPS的磁罗盘无法和主控进行一致性飞行, 导致飞行方向错误所至, 还好这棵大树救了飞机。

五、无人机航拍新闻的困惑

这次“君从何处来”湖广填四川大型采访中, 航拍新闻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为晨报品牌宣传扩大了影响力。长达半月多的航拍中, 可以说是摔倒了爬起来再飞, 从中也摸索和总结了点滴的实战经验。但是, 目前最大的困惑是:这种多轴无人机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为其投保。因为这些设备大都是网上购买拼装的, 没有产品合格证, 更没有专业的培训部门通过培训发放飞行执照, 所以, 没有保险公司来投保。这样也给操作者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 今年2月我们从重庆市通用航空协会、航空学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获悉, 今年空管部门将加大无人机的管理。首先到管理部门登记报备, 飞行时必须申报, 自行飞行将视为“黑飞”, 对单位和个人将严厉处罚。

2014年6月10日, 奉节长江边的依斗门码头, 浩瀚长江波涛汹涌, 300多年前的部分移民就是乘船过夔门来到奉节。

2014年6月9日, 空中航拍巫山曾家祠堂, 气派辉煌。

涪陵区青羊镇石龙井庄园

重庆晨报无人机高空俯拍建设中的麻城孝感乡移民公园。

麻城五脑山, 重庆晨报航拍工作室空中拍摄的帝主庙。这种风格的寺庙在重庆随处可见。

篇9:《食物从何处来》课文说明

zzg

这是一篇介绍食物来源的科普文章。“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作者所讲的这些道理,看似浅显,但要从科学角度去认识,也并不容易。事实上,关于食物来源的知识,也是人类随着近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要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不能不涉及一些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但过多的专业知识,又会妨碍阅读理解。只有把深奥的科学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出来,才易为大众接受。这是写科普文章的难点所在。在这方面,本文处理得非常好。

一、合理的说明顺序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两段),提出问题,对“食物”作总体概说。

文章开头,先从人们熟悉的植物、动物的生长说起:“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颗鱼卵能变成千斤的大鱼。”这样从具体的事例入手,生动可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进而启发人们对这些生物现象作进一步的思考。然后,联系人类自身的生存,引出了食物和能量话题。有了这些铺垫,第二段解释什么是食物就顺理成章了。这里,作者对食物的界定强调了两点:一是“能够构成躯体”,亦即“是生物体所必需的”;二是能“供应能量”,并举“水和矿物质盐类”为例,说明它们虽为“生物体所必需”,但是“不能供应能量”,因而不能算是食物。

文章的第一部分虽是“引子”但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是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展开的。所以,前两段的次序不能颠倒。如果先下定义后举例,就收不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第二部分(3-12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说明了生物获得食物的“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即自养和异养。

文章以绿色植物为例,说明了这些植物“自养”的方法。所谓自养,就是绿色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和一些矿物质元素,经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食物来。作者分步说明了这一过程:根系--采集原料(水和无机盐);叶子--吸入二氧化碳;叶绿体--吸收太阳光能、合成有机物。

相比之下,“异养”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作者举野兔、狼、老虎、细菌为例,实际上描绘了一个食物链,生动地说明了食物循环再生的.过程。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讨论了人类取食物的途径。从生物学上讲,人类也属于动物,也要靠植物为生,当然属于异养型的。从本质上说,在获得食物上,人与其他动物是相同的。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创造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种植农作物,养殖动物,改造动植物品种,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而不完全直接取之于自然界,这是人与动物获得食物的不同之处。

课文在说明食物来源时,先说“自养”,后说“异养”,是符合整理逻辑的。因为“自养”是“异养”的基础,没有“自养”生物,“异养”生物便不会存在。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括上文,再次强调绿色植物是食物的最终来源。当然,绿色植物能够制造食物,离不开太阳的光能。“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以外”这一长句,显示了科普文章的严谨性,表明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极个别的例外,就是那些“极个别的细菌”。

二、生动有趣的语言

篇10:食物从何处来 第二课时 示例

食物从何处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自然界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它们的生存方式和习性也互有差异。可《食物从何处来》一文,竟能把自然界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既有条理又准确严密地介绍给读者,你不想以本文的写法为指导、学会写事理说明文吗?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2.把握本文的写法特点。

3.学习本文语言的周密性、准确性。

4.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兴趣和热情。

5.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发现科学、认识科学、学习科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在对文章内容已有理解的基础上,再次从头到尾通读全文,进而能就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思路作一总体评述。

2.大家对评述人的评述进行质疑并给予补充。

整体评述应为: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主次分明,逐层深入地说明事理。从大的结构层次上看,先举例说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然后分类说明生物获取食物的两种途径和方法。其中,主要说明“自养’,次要说明“异养”。从小的结构层次上看,第一部分,先举例说明生物构成躯体,消耗能量,需要有机物,再给“食物”下定义,然后,进一步提出如何获取食物的问题,自然引出第二部分的说明,层层推进,有条不紊。第二部分,先总说活的生物获得食物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再分说“自养”与“异养”两种获取食物的类型。说明时,先说“自养”,而且说得比较详细。先给“自养”下定义,再说植物利用银、茎、叶、采集。运输所需要的原料;知道了原料的来源,再说对原料的加工(光合作用)就清楚、明白了。一环一环紧紧相扣,上下联系紧密,又井然有序。在说明了“自养”和“异养”以后,用“所以”承接,概括第二部分内容,从总体上回答了文章提出“食物从何处来”的问题。

本文在说明事理的过程中,恰当的选用了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使文章既严谨,又生动具体。此外,文章运用词语准确、得当。

(三)教学过程

1.以小组竞答的形式复习说明顺序。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一篇说明文使用哪种说明顺序是由被说明对象本身特点决定的。

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从原因到结果或者从结果到原因;

(2)从现象到本质或者从本质到现象;

(3)从概括到具体或者从具体到概括;

(4)从主要到次要或者从次要到主要;

(5)从特点到用途或者从用途到特点;

(6)从整体到部分或者从部分到整体;

(7)从内因到外因或者从外因到内因;

……

总之,逻辑顺序是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文章顺序的一种顺序。文章中到底使用哪方面的“内部联系”,具体文章要具体分析。

2.学生讨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

讨论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不是作者随意安排和确定的,而是由事物的特征决定的。本文根据食物是从绿色植物中来的这一特点,依据事理的自然顺序,先讲自养,再讲异养,属于逻辑顺序的范畴。

3.学生谈谈本文的写法特色。

学生积极发言参与,不必强求全面,关键是个人的发现。(归纳学生发言)

本文的写法特点大致有下列几方面:

(l)确立中心,以简驭繁

本文的中心是;各种生物维持生命的有机物的来源,亦即一切生物的“食物从何处来”的问题。文章正是为了说明自然界生物生存的.这一共同规律,才集中大量材料,解说一系列具体问题。而文章由于确立了这个中心,所以才能从回答所提问题的角度,把握住众多的材料和问题,以简驭繁,繁而不乱,显示了全文的目的性和条理性。

(2)分类说明,概括严密

这篇文章先以获得食物的途径为标准,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方式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能够自己制造食物的属于自养型,不能自己制造食物,靠绿色植物生活的属于异养型。这是第一次分类。然后又以获得食物的方法为标准作第二次分类;自养型的生物靠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是一类,不靠光合作用而靠化学能制造食物是另一类。前者为常见的大量的绿色植物,后者为极个别的微生物细菌。异养型的生物,不能改造加工植物的是一类,能改造加工植物的是另一类,前者为一般动物和绝大多数微生物,后者为人类。这样分类说明,各种生物及其不同生存方式,无不包举,不仅符合科学原理,而且概括十分严密。

(3)先异后同,顺序合理

文章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对自然界生物生存方式的分类概括,而在于从大量生物幸存方式的差异现象中,推本求源,引出规律。正因为如此,文章先解说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有自养、异养的不同;然后阐释异养型的生物无论吃草吃素,归根到底靠植物生活的道理;最后得出绿色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质,除了个别微生物之外,其他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结论。按照这种先异后同的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符合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显示出分析、综合形成判断的逻辑力量,既证明这一结论是科学的论断,又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4)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这仅仅是一般结论,绿色植物之所以能够制造有机物质主要是靠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因此进一步的结论是:“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而这个结论正是文章所要阐明的最主要的知识内容。为了使人们对什么是光合作用有所了解,文章对植物根茎叶的功能作用,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叶绿体吸收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介绍甚详,对其他部分则作简略的必要的解说。其次,介绍光合作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这一科学知识的重视,从而用以为人类自身造福。因此,文章对于人通过劳动改造加工植物的种种途径,也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这样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既能使重点内容突出,也能使文章简明清晰。

4.结合文中语句,学生在分析中领悟本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分析下列各句,看能不能把加点的词去掉,说明为什么?

(1)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讨论明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除去“最基本”的水和二氧化碳外,还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如果去掉“最基本”,语言表达就不够周密、准确。

(2)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讨论明确:“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的提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确定有极小部分微生物,如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就是利用土壤中的氧化和亚硝酸的能量来还原二氧化碳,从而合成有机物的。

(3)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讨论明确:这里用“有时”有两层意思:一是植物的绿叶只有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才由气孔吸入二氧化碳。绿叶在呼吸的时候,则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二是只有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光合作用旺盛的时候,一秒钟内才能吸进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分子。

(4)所以,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

讨论明确:“除了极个别的细菌”,如第(2)题答案中提及的硝化细菌是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的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句中的“一切”,“都”,因为有“其他”二字的限制,就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这层意思。

加点词语,能科学的反映客观事实,以保证说明文的科学性。加之本文在说明事理的过程中,恰当地选用了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本文语言既准确、得当,又严密。

(四).总结、扩展

事理说明文.写作指导(教师引导)

事理说明文的.写作,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次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再次是文章的结构、层次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要“言而有序”;最后要有周密、准确的语言,以保证文章的科学性。

因此,事理说明文的.写作要注意扣住以上的特点写。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一书中曾说:“说明文大体也有一定的方式。开头往往把所要说明的事物下一诠释,立一定义……接下去把诠释和定义里的语义和内容推阐明白,然后来一个结尾,这样就是一篇有条有理的说明文。”

(五)布置作业

l.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三题。(课上完成)

2.写一篇事理说明文。(课下完成,课下便于查找资料)

附: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1.“自养”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制造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是地球上有机物的重要来源。而“异养”是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靠植物来生活的营养方式。如果不先说明“自养”,“异养”就难以解说清楚。

2.“自养”的生物是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需要的绿色植物。“异养”的生物是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的所有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

“异养”取决于“自养”。

篇11:《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珍惜粮食,做到不浪费粮食。

2、过程与方法:了解家乡的农产品,对家乡有自豪感。

3、积极参与收获并体验收获的喜悦,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感情。教学重点:

知道粮食的生产过程,会进行简单叙述。教学难点:

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珍惜粮食,做到不浪费粮食。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早餐食物,猜猜可能是些什么?你们猜得怎么样,到底是什么呢?大家一看便知。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早餐食物。

这些食物你们认识吗?(认识)能不能按顺序说出各自的名称?(能)

2、集体说出各种食物的名称。

3、这些食物中有没有你们没吃过或喝过的?学生自回答。(没有)

你们真幸福,这些美食你们都吃喝过,可你们在吃食物时有没有想过它是怎么来的呢?(出示课题)

4、在这些食物中,我们经常吃的是哪种食物?(学生:馍或馒头)(出示馒头课件)是的,馍是我们每天早饭中的主要食物,它看起来很普通,但它的来历却不简单。需要很多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你们知道吗?馍是用什么做的?(白面)对了,白面也称面粉。谁还知道面粉是从哪里来的?(小麦磨成的)很好,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对于小麦,大家并不陌生,因为你们家都有,而且是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自种的。但小麦从种到收你们家人都进行了那些生产劳动,也就是要干些什么活,请同学们先小组交流,在建立过程中选一名进行汇报交流。

三、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引导)

第一组,讨论内容:播种期需要进行哪些劳动。第二组,讨论内容:成长期需要进行哪些劳动。第三组,讨论内容:收获期需要进行哪些劳动。

第四组,讨论内容:了解全过程,对前三组的回答做一补充。

2、集体交流。(老师在交流过程中随机出示课件)

四、学生感悟

1、师问:通过了解小麦的生产过程,你明白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并让学生齐读)。

3、你们学过一首诗,也表达粮食来之不易,还记得吗?(出示课件《锄禾》)学生齐读

4、课堂小结:粮食来得很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绝不能浪费。大家能做到吗?(能)。

过度:你们都很聪明,也很听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说到做到,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以前有过那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今后应该如何做?

五、教学延伸

回想一下你以前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今后该如何做?

六、板书:

食物从哪里来

来之很不易,一定要珍惜

上一篇:大学生关于世博会的入党思想汇报下一篇:《鹧鸪天建康上元作》阅读答案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