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2024-07-01

传统历史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枪毙唯知主义倾向——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的深处是细节,还是根本?

历史教学的深处不是知识的细节,而正是关系历史发展规律与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历史直觉培养和形成等大是大非的根本命题,这就如同海面上的浪花与海底深处涌动的暗流的关系。历史的知识点(细节)就像海面上的朵朵浪花,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与形成就像这海底深处的暗流运动,也正是在对历史浪花现象的学习、分析与探询中,学生才真正意义上学会了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确立了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人生观、生命价值观、世界观科学阐释的本质认识,同时培养起了正确地对待历史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因此成为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融合进他们平常生活的血液中。如果学生以为仅仅背诵了一些历史知识点就完全掌握了历史,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就如光光欣赏到海面上翻腾的浪花,但对海底深处进行着一场怎样的革命却一无所知,那这种割裂了历史知识、规律间的联系、背弃了历史情感、价值观的养成态度就是历史教学的巨大悲哀了,也正是我们作为伟大的中华民族面临的巨大悲哀了。

无独有偶,就拿令国人因之沸腾的某著名青年女演员穿日本军旗服事件来说吧,对该演员承认的对历史的无知我不想再做过多的评论(其的确太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意味了),[1]但却可以凭借这起事件来考量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来考量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历史认同与民族情感、民族意识等等。这又不能不让我们想起明末清初清军入关后“留头”还是“留发”的生命至高选择,不能不让我们怀念朱志清先生宁愿饿死也不愿购买日本人生产的面粉的崇高民族气节,不能不让我们缅怀牺牲的民间“保钓”运动的革命志士陈毓祥,[2]愿他们的灵魂在上天得以安歇!记得前不久在上《中日甲午战争》这节课时,我让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战败的原因时,在对比中日军事力量分析了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无能以及中国近代因为闭关锁国造成科学技术落后等等习惯思路之后,有一个男生举手站起来义愤填膺地责问“那时侯的中国男人们在干什么?”,接下来就有一位女生也好奇地问“是呀,女人们又在做什么呢?”我无言以对,是啊,那时侯如蝼蚁般的普通民众真的在做些什么呢?!……这不也正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至为关键的原因吗!同样也正是因为这场重要的给所有中国人带来了巨大民族耻辱的战争,才导致了后来清政府内部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维新变法运动,有了农民自发反抗的义和团运动,有了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而又是由于这三大运动的失败,使鲁迅、林语堂、梁启超等人深刻认识到了普通中国民众民族意识和民主观念的根本缺乏与麻木不仁,中国人太需要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实干精神和具有这种情怀的大无畏的民族脊梁、民族魂魄与革命志士了。这也正是已经被或正在被大量历史事实证明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与前途……

由此,联想到教育家吕型伟教授在《要学点教育史——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中所重点提到的一段话“……我之所以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情况多讲一些,是因为我深感我国的历史进程缺了文艺复兴这一段。五四运动对封建冲击了一下,但很快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国民党***、抗日战争、内战,解放后不久出现的极‘左’路线、‘文革’,致使形式主义、个人迷信大行其道。……中国就缺乏文艺复兴这一课,文艺复兴最大的作用是恢复了人作为人的尊严,人民有民主的权利……”,[3]用历史、用教育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民族和民主意识的启蒙,促进每一个学生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并进一步推进每一个公民为中华民族、为祖国作出积极的贡献,这难道不正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吗?!

最后,就让我们时刻铭记昨日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对历史心存敬畏,敬畏历史和生活中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同时让我们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积极贡献!我想,这或许正是教育强国梦想的真谛吧。

篇2: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改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引起了巨大反响,成绩显著。我市初中在新课程实验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高中新课程改革也即将在全省推行。说实话,在高中课改方面,我们都没有实践经验,但在对初中课改的不断研究、总结以及对其他省市高中课改的学习借鉴中,本人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相对与传统教学的巨大优势,但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本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由传统历史教学向新课程转变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历史教学与新课改的关系上尤为突出。本人就此发表一些个人观点。

一、教学理念:由传统理念转变为新理念,是实践新课改的前提

新课程毕竟起步不久,许多老师对新课程了解的并不多,即便是在课改区,一些老师也只是被动地参与。我想,我们老师如果还是以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参与新课改,将是很危险的。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习惯于从教师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评课也大多从教师的“教”这方面出发,应该说,“教”的如何确实是我们教师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但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在当前大力提倡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我觉得应该完成以下理念的转变:第一,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有选择地重点培养一部分学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第二,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培养,而要着眼于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第三,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施行“标准化”教育,让所有的学生按同一标准达到同一目标,而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第四,我们的教育教学绝不能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而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否则,我们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我们教师能在教学理念上由过去的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那么,我们的新课改实施起来就会顺利的多。

二、课堂教学:借鉴传统,开拓创新,是实践新课改的保障

我们教师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后,应该有创新思维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毕竟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即使教师的理念再新,如果无法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无法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受益,那么新课改就会犹如纸上谈兵,名存实亡。

笔者在听取了我市一些新课程观摩课和在山东工作的一些朋友的反馈情况来看,有三类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类,表面热热闹闹,实则空洞无物。新课改的精髓,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独立,在独立中创新。但是,学生的参与性决不能简单化、肤浅化甚至庸俗化。比如老师的讲解虽然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方面仍然有着其不可否认的优势,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它也一直被广泛应用。但在我们一些课改区,似乎只有老师讲的越少甚至不讲,才越能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有的学校甚至还硬性规定每一堂课只能讲十五分钟甚至更少。还有的完全将一切放给学生,不切实际地强调自主学习,甚至出现了任何内容的教学都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做陪衬的局面。课堂要有一定的表演,但得适度。有人主张,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但是,牺牲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必然是肤浅的。对“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与尝试,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一旦做过了头,总让人担心又会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将本来提倡百花齐放、张扬个性的“新课改”引到甚至是逼到了另外一条死胡同——从一种僵死的模式引入到另一种僵死的模式。这里需要申明的是,本人绝非新课改的顽固派,如果学生的表演恰到好处,又能真正让学生学到东西,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比如我市公开课中出现的学生以战地记者采访方式表现二战历史和一些戏剧表演就很成功。

篇3: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一、回归课本趋势明显

一是选择题的题干材料或语言表述基本上都有课本的影子, 如24题分封制、25题程朱理学、26题雅典政治体制、27题光荣革命、28题近代科学、29题晚清现代化、30题城市中心论、31题胡佛反危机、32题欧共体成立、35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二是综合题40题考查中国古代、近代对海洋的利用, 其材料也有很多课本的影子。三是创新题41题考查汉唐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明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四是选做题中45题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这个知识点来自课本;而46题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办报、47题越南战争与海湾战争、48题韩愈的儒学复兴 (或古文运动) 也基本如此。

因此, 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仍尤为重要。当然, 一定要懂得灵活运用历史知识, 因为高考命题更重视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挖掘。

二、注重考查教材细节

以选择题为例, 31题考查胡佛反危机, 其正确答案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教材仅用“胡佛还是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一句话表述, 这使许多学生复习时容易忽视此细节, 故该题失分的较多。

34题考查德国近现代政治版图的演变过程也是如此。奥匈帝国的建立与瓦解、德国吞并奥地利及二战后两德的统一, 是课本中重要的细节, 而且其很多内容都在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 故有些教师与考生抱怨此题完全脱离必修教材。这样评价显然有失公允, 理由是该题涉及必修1教材的两处细节:一处是八国联军侵华, 教材特意在注释里指出“奥, 指奥匈帝国”。另一处是德意志的统一, 教材说到“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 王朝战争中就有1866年的普奥战争 (奥, 指奥地利帝国) , 结果普胜奥败, 这直接推动了1867年奥匈帝国的建立。这是个隐含细节, 需要历史教师点出来。因此, 我们不能小看、忽略教材细节,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 一线教师仍需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使自己吃透教材, 让学生在高考中尽量减少失误。

三、突破教学与答题的传统思维定式

首先, 对教材的解释要打破思维定式。再说31题胡佛反危机, 教师往往会用几句话带过, “胡佛由于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其反危机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美国危机加重”, 而该题却说“胡佛对美国经济也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这显然给完全拘泥于教材的教师一个暗示。45题考查清末新政, 我们平时鲜少注意它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但通过2013年考题的呈现, 我们就应加以重视。

其次, 要打破复习训练题型的墨守成规。以必考问答题为例, 新课标实行以来, 必考题在设计上做了较大调整, 由最初几年的一大题37分, 演变为2011年的两大题即40题25分和41题12分, 此后两年保持不变。41题的题型设计却在不断创新, 如2011年、2012年都是评论题 (也有人称为小论文题) , 而2013年却换成了看图说明题, 来年命题者又会以什么形式的试题呈现给考生呢?

再次, 要突破组织答案要点的传统模式。仍以创新题41题为例: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 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比较汉唐的地方行政区划图易于得出三个信息:一是汉唐行政区划名称 (州名、道名) 不同。二是唐比汉疆域扩大 (国土面积增加) 。三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如果考生能发散思维、细心观察也可做出答案: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 说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吐蕃、南诏、琉球没在图中出现, 表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 与中原联系加强等等。

篇4: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关键词:黄色;含义;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李娅林,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级世界史专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黄色代表端庄典雅、荣华、富贵,它给人一种内心平静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觉。黄色在中国最初的含义是明亮和富贵,代表鲜明的个性,沉甸甸的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尊贵。五行学说记载“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可见,黄色在中国古代崇高的含义。

到了近代,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使很多爱国人士赋予黄色新含义,而西方肤色种族分类理论的传入也增强了国人对“黄色”的感知。绝大多数西方科学家援引肤色标准即白种、黄种和黑种将地球人分为三种,它们分别居住在三块大陆,其中黄种人居于亚洲,‘黄种人’观念在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中被迅速普及,并通过传教士传到中国。近代中国人在与西方列强的接触和对抗中,对自己“黄种”的肤色和“黄种人”的归类逐渐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加之德皇威廉二世等有感于日本在经济、军事方面日益强盛的现实威胁,在西方鼓噪“黄祸论”,又从反面刺激和强化了这一意识,因而为中国传统的“尚黄”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而黄种人也逐渐被视为中国人的代名词。

20世纪初,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列强不但向占用我国的土地资源,还想在思想上将国人控制在他们的魔抓下,因此不断向中国灌输一些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对抗的东西,其中不乏一些不道德、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传入,企图通过思想文化上的侵蚀来摧垮国人的抗争意志,然而这丑陋的目标并未得逞。西方人以肤色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而称中国人为黄种人,在西方,黄色本身就具有丑陋、胆小、无能之意思,将中国人称为黄种人本身是想要污蔑、诋毁中国人,然而国人并不吃这一套,反而增加了对“黄色”一词 的民族认同感,凡是提到“黄色、黄种”等词必然激发其民族、爱国情绪的千层顽浪。因此欧美种族肤色分类理论的传入促使了中国人赋予“黄色”一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甚至使国内掀起“尚黄”大潮。

民国时期,对“黄色”的文化尊崇得到进一步延展。国粹派代表刘师培《古代以黄色为重》一文,开篇写道:“近代以来,种学大明,称震旦之民为黄种。而征之中国古籍,则五色之中,独崇黄色”。他从政治文化角度对当时兴盛的种族和民族革命浪潮的一种独特呼应。1934年,时任广州市长的刘纪文提议定黄色为市色,该提案经议决通过,这说明直到民国中期,20世纪初年所形成的以“黄色”作为民族国家象征色彩的含义,仍然在得到了继承和重视,甚至可以说,它继续构成许多中国人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及认同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十年之后,中国人长期珍重、近代以降又格外赋予其民族象征意义并声称应“保护其纯洁”的“黄色”,在社会流通层面竟然迅速地加入了庸俗和淫秽之义,而且这一负面含义日益显豁和占优,与象征高贵、尊崇的传统涵义矛盾并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正如许多学者所已经指出的,西方有关“黄色”概念的传入,无疑产生了直接影响。

1924年,《国闻周报》认为国外黄色新闻就是那些刻意耸人听闻、引人兴趣的新闻,而所谓动人耳目之新闻者,不外乎各地暗杀、抢劫、离婚、苟合之事。在随后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期,国内对“黄色新闻”概念的介绍和使用逐渐增多,到40年代中后期,“黄色新闻”语义的变异忽然加速,色情的主导含义得以迅速确立。

“黄色”一词含义的巨大转变在一方面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更加显示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轻视和忽略。现在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黄色”一词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如此高贵的含义,而是当每每谈起“黄色”就漏出尴尬表情,这主要是因为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太少,对我国的历史认知水平也有限。比如对节日的了解,大家只知道一些熟悉的传统节日,而对其产生、发展、寓意已经忘却了,相反的是,西方的洋节日,在我国比传统节日更受重视,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现在反而成为我国一些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国人虽然还是要过中国自己的节日,可是其受重视程度和热闹程度却赶不上西方的节日。“对西方的"黄色新闻"等一类文化概念中的"黄色"内涵一知半解,便视为时髦,敢于且乐于囫囵吞枣地加以使用,而对传统的民族肤色之象征义、对于那种代表高贵、尊崇的"尚黄"文化传统却如此漫不经心”,这句话中的“黄色”一词,不就正如上面提到的节日一样吗?

篇5:传统美德与历史教学

【关键词】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97-01

中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庞杂,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稳定起了巨大作用。而在历史教材中渗透着很多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需要。《中小学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中规定了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中国文化史及近现代史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反帝爱国的光荣传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传统美德教育是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传统美德教育是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当代青少年学生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道德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而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价值取向等方面尚未定型,社会文化的包容性中,也容纳了部分错误的思想观念,唯金钱至上、唯利益至上等错误思想广泛传播,使青少年学生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评判出现偏差。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传统美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目标。传统美德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社会主义良好风气和人文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历史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传统美德的内容,为了国家勇于献身的精神。这一美德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张骞出使西域、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英勇不屈、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八女投江”的史实彰显了八名女官兵与日军血战到底决不屈服的英勇气概,“天下为公”的崇高精神。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体现。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汉文帝崇尚节俭,形成汉初良好的社会风气;毛泽东的睡衣用了20年,补了73个补丁,都是美德的杰出代表。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善行;孔融让梨,千古传唱;雷锋乐于助人的故事,更是激励着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多种多样:(1)说理教育,要寓教于史,教师在叙述历史时应用丰富鲜明的事实来揭示传统美德思想,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知识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有关的观念和信念。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中悟出真谛,在心灵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如讲到“文景之治”时,着重讲文帝提倡节俭、景帝爱惜谷物,针对一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果实,浪费粮食的现象进行批评,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2)榜样教育法。历史上有无数杰出的人物,是人类教育和培养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应该结合历史人物的成长道路、英雄事迹等进行讲述,在学生心灵中树立可供学习的榜样。(3)参照对比分析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选取典型史实,通过中西比较,特别是科技文化方面的比较,突出中国古代文化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秦汉文化中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西方早1700多年;南北朝文化中有比欧洲早约1000年的圆周率;隋唐文化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和比欧洲早800年由国家编订的药典《唐本草》。历史上有对祖国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艺术家;有为保卫祖国而捐躯的爱国主义者;也有委身外敌,卖国求荣的不肖之徒;有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有追名逐利的野心家。将历史人物恰当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收到烘云托月的教育效果,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人的道理。

篇6: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对于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往往对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下面笔者就高一新教材(人民版)有关专题为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一、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反思

历史新教材采用“模块”来安排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突出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时间压缩为半个学期,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便于调控和整合。二是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课25个专题,主题突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三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明显,选修课6个专题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有利于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新课程历史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因为通过各方面教学任务的分解,最终完成某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

但是,那时着眼于教师的“教”,研究的是知识如何落实;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学”,研究的是知识如何在启智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知识是怎样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的。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总之,反思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层次。

二、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否则可能成为我们新课程实践中新的难题。首先是关于专题授课的问题,在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下,专题和问题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然而专题的选择

与设置都不可回避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度,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而现行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总复习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不少内容老师必须要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是如此。另外一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古今中外的历史混编为若干专题是符合了综合史观的趋势,但是从另一层面而言,又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相类似的遗漏对历史的连贯性会造成伤害,也影响到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第三,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在新课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课程标准》虽有较强的指导教学作用,但标准宜宽松,不可绝对化。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篇7: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1.正面诱导。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3.现场教育。牋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在述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探寻常德会战的历史踪迹,参观我校校园北城墙堤上保存完好的抗日碉堡,凭吊常德会战五十七师阵亡将士纪念坊,并现场介绍余程万部八千将士英勇抗战、勇赴国难的民族形象,让学生深切感受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

篇8: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一、改变“小学科”观念,确保历史课程标准严格执行

在许多学校,历史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条件经常受到限制,比如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一到期中或是期末复习时期,历史教学时间通常会被语数外学科所占用。比如,历史教学研究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向深层次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都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相悖,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树立起科学的历史教学观,保障历史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首先,教师要从制度上保障历史教学不受影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安排,不得随意删减教学课时,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的,在事后也要补充相应的教学课时,将初中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其次,教师要精心组织历史教学活动,从教学设计、过程组织及活动开展等方面,都要加强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改变“满堂灌”观念,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教学方式研究,简单地进行历史知识点灌输,教学方式陈旧,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不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完成知识性目标,而且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这样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有所创新,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授人以渔”,对学生开展启发引导,不再将知识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其通过自身努力来主动获得,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同时也发展了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内容时,我不再进行单向讲授,而是组织学生开展自还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知识水平的接受者选择相应的素材,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选择性原则

互联网上的多媒体素材非常丰富,就教学内容而言在很多网站上都有相关资源,这时我们应该选择质量相对较高的素材加以利用。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教师搜索大量的网站对各种资源进行比较才能得到高质量的素材。在实践中,我认为平时可以注意收集一些专业性网站,就历史教学来说可以注意历史专业研究类网站、历史网上博物馆、历史事件专题类网站、历史教学网站,在需要资料时就可以很有针对性地浏览这些网站;另外,在教学中并不是使用多媒体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多媒体教学并非多媒体素材的无序堆砌,在选择高质量的素材,坚持宁缺毋滥、条理清晰地组织多媒体素材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主学习,设计了一组思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其背后的实质是什么?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局势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及交战双方是什么?双方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及战争计划是什么?欧洲战场有哪三条战线?叙述其主要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促使一战结束的原因、主要事件、标志格式什么?一战的性质和影响如何?”通过这样一组前后联系、逐层深入的探究题,我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自己在小组之间巡视,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基本上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改变“死教材”观念,注重完善补充现有教学内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就教材讲教材”,书本中说什么自己就教什么,陷入教条主义框框。教材因为受到编辑篇幅的影响,难以充分展示更多的历史教学信息,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则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制约。历史教师应当具有创造性运用教材的能力,对教材进行进一步完善,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血有肉,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我在历史教学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完善,首先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据教材内容补充生动形象的教学信息,将枯燥的文字、数字通过形象的影音展示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如教学“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内容时,我选取了大型纪录片《改革开放30年》专题片中的精彩片段,从衣食住行等学生非常熟悉的方面开展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发展的伟大成就,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我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感知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如教学“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了解。学生通过事先准备,为教学活动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素材,如城乡低保制度、重大困难救助制度、新农保制度等,提高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增强了教学氛围活跃程度。

四、改变“应试性”观念,强化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部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学活动的应试性,一味地注重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对于历史教学所承担的思想教育重任兼顾不足,弱化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效,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当加以改进。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如教学“一国两制”及祖国统一等

(三)借鉴性原则

互联网上包含了大量高质量的多媒体素材,教师在下载利用时还应加强对其借鉴,经常思考他人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汲取其中的想象和智慧不断提高自身的制作意识。这样不断积累后自己也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素材,也可以对原作品进行一些改进提高质量,更适合于教师本身的需要。

(四)动态观测原则

由于网上资源更新速度很快,因而教师应当经常性地上网,每天用一点时间检索一些信息。应定期浏览自己浏览过的网站,看看有无更新内容。

利用互联网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在未来我们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关注互联网资源取得互动学习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这也是互联网资源应用于教学的必然趋势。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三历史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赵芳艳

(江苏省运河中学,江苏邳州

摘要:本文具体论述了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新课程赋予的历史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三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盛行“唯分数论”,把考试成绩看成是评判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老师“满堂灌”、“填鸭式”,师生互动少,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就要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倡导素质教育、实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首先更新教育观念,因为教师的观念是教学的关键。培养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学生的发展,也指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师生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接受”,而是“导演”和“演员”、“指导”和“参与”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和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思想,提高认识,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让历史课堂动起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创设一个师生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把讲台变成对话的平台,鼓励师生、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与教师观点悖,也要充分肯定和欣赏。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是:“不怕学生的观点有错误,就怕学生没观点”,对于敢提出观点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在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再适当点评。

三、用自己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语言、高尚的人格去吸引和感染学生

教师是多面手,除了应该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广泛吸收各种营养知识,对科学、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都要有所了解,正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特别要关注重大的国内外新闻、身边的人和事。如果只知道教材上的内容而不知道变通和补充,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反之,如果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教学时就能信手拈来,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只要课堂活起来了,还会没有效率吗?

教师在上课时不能把情绪带进课堂,而应抛弃一切不舒心的事,精神饱满地投身到教学中,以自己的情绪影响、调动学生。教师的感情要丰富,语言要幽默,语速要适中且有变化,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能够保障祖国顺利收回港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明白,日益强大的国力才是保障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最得力依靠,正是因为中国国力强大了,国防强大了,才能够顺利收回港澳,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进一步明确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职责,激励学生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深化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如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读后感写作、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改变“课堂内”观念,积极构建历史立体教学体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完成好课堂教学活动之

语调要抑扬顿挫。这样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感染,情绪高涨起来,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教学效果就好。同学们反映: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师首先要“正人先正己”,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师德和修养,包括高尚的使命感、责任感,宽阔的胸怀,坚持正义的勇气,较高的教育素质。

教师要用丰富的知识和语言,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通过对学生公正无私的爱去吸引和感染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崇拜老师,因喜欢老师而乐于学习,就能提高课堂效率。

四、让学生出试卷

每学期的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试题,我都让学生每人出一份,并给出标准答案和说明。同学们把试卷出好之后先让每个小组评选出20道优秀试题,评选试卷的工作量很大,每张试卷的每个问题都要在小组内讨论才能通过,所以争辩在所难免。看到学生为了评选一个题目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为自己的“杰作”暗暗高兴。在小组评选的基础上班级再评选出40个优秀题目。我审阅后进行全班讨论,对一些典型试卷进行交流讲评,然后随机抽一份卷子让学生试做,并请出卷人对题目意图和实际做题结果进行对比讲解,同时也听取其他学生对试卷的评论。学生所出的试卷会体现出多数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情况,还会有不少独到见解和分析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增加相互学习和相互倾听的机会,学会合作交流,一举多得,我非常满足和高兴。学生的很多试题都能紧密结合身边的生产生活实际,其水平丝毫不亚于老师,对于这些优秀的题目,我在试卷中变换方式地加以利用。通过这些活动,课堂活了,学生乐了,脑子灵了,胆子大了,方法多了,思路扩了,成绩上了,且无论是组织能力还是个人才能的展示,都远远胜于学校的其他班级。

五、联系现实热点问题

由于电影、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关注热点,以史为鉴,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把台湾问题、和谐社会、民族问题等学生们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学习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自觉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之间应和谐发展,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此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并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突出体现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

外,还要充分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将教学活动从课堂之内延伸到校园里、社会中,全面构建立体化的历史教育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运用校内媒体、活动增强教学成效,如通过校园文化长廊进行历史知识介绍,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巩固学习成效,结合“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及国庆、党的生日等重大纪念日组织纪念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各种历史教育场馆,开展参观活动,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教学有关十年动乱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向家长及社区老干部了解那一段历史,并撰写调查报告,在教学中开展交流,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在教学理念与方式手段方面墨守成规,导致历史教学成效难以迅速提升。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当努力突破陈旧思维模式的制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以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上一篇:游记小品下一篇:长江口与杭州湾风暴潮三维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