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开发技术创新

2024-06-25

企业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共6篇)

篇1:企业研究开发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项目代码 : CG0214

完成单位 : 中科院评估中心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

研究人员 : 连燕华

获奖情况 :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成为各国和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加速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技术创新的资源,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十分必要。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主要由两大类活动构成,一是管理性活动,包括决策、资源配置、管理与制度建设等活动;二是实体性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由这些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企业中与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作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活动的整合体,必须具有系统性的特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性质或行为都将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的每一要素都起作用,如果系统的某一要素有缺陷,失去了与它要素恰当地相互作用的能力,不能完成它特定的功能,就会影响整个系统。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不能仅仅注重某项要素的建设,而忽略其它要素,仅仅变革一个要素有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后果,要把各要素建设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等同对待,共同发展。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按照创新体系研究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宏观层面上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开系统。微观层面的各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相互之间也进行着密切的联系与影响,相互之间进行着资源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着技术创新的广泛的合作。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向动态平衡。自组织理论揭示出,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充分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获得了足够的负熵,使系统向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发展,然后通过系统之间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熵减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这样一种开系统,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资、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获取资金、人才、信息等负熵流,从平衡状态到非平衡状态再到新的平衡状态,不断进行着动态的调整。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与有效性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好坏的直观表现。有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很完善,但是技术创新能力却很弱,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没有激活,运作效率不高;有的企业暂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缺乏持续创新能力,说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图1直观地表示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区时,说明由于企业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这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情况,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成为我国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度对应于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能够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出来,虽然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是创新体系没有被激活,体系运作效率低下。这类企业在我国较为普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就属于这种类型。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对应于III区时,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一种暂时现象或者是一种虚假现象,这一类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是来源于自身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撑,而可能来自其他的竞争手段,甚至不正当竞争手段。一般而言,II区的情形出现很少,因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障,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

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匹配状况落在IV区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这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充分发挥出来了。这类企业不仅能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而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类企业在我国已经发挥同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如现在国家进行的创新试点的部分企业,这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提出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印发了《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在1999年初召开的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经贸委提出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的意见,要求在2000年底以前,所有国家重点工业企业都要建立技术中心。国家经贸委会同财政、税务、海关在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中陆续认定了近

30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各个省市也开展了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扶持工作,共认定了1000多家省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

虽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很不健全 ,运转效率较低,产生企业的观念与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没有发挥技术创新体系应有的作用,导致创新效率低下,水平不高;二是企业虽然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但仅仅是一空壳,没有把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有效激活,致使技术创新体系整体运作效率低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我国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合理组织设置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使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合理高效的运作。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的舞台,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与配套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作为一有效运行的有机体,它首先应该有能完成不同功能的单元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一组织系统,是该体系有效运行的“硬件结构”;其次它应该有规定与制约该体系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的规则系统;体系的有效运行还要有资源配置系统为之提供能源,是体系运行的“血液”;最后还应该有管理体系运行的决策系统作为体系运行的“大脑”。如同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由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等不同组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的组织系统,组织系统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与规定下在人体内合理分布,资源配置系统提供在血管与心脏中流动的血液,人的大脑作为决策系统负责循环系统的构建、血液在人体内合理的配置与运行等因素,其中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电泵处于核心地位。同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体也应该具有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这四个基本的要素。

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RORD四要素中,组织体系是“硬基础”,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构成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系统。组织体系规整了企业技术创新实体性活动与管理性活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为技术创新构筑了坚实的平台;规则系统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制度与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向正确方向良好运行;资源配置系统负责技术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与信息等要素的筹集与配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与新鲜血液;决策系统关系着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灵魂。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是由技术创新相关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中发挥着“粘合剂”、“结构组合器”与“功能发挥器”的作用:

1)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粘合剂”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容了所有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要素,并按照一定规则合理的组织与运行。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性的要求,把所有相关要素统统包容进来,并使每一要素都发挥应有的作用,每样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把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组合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各要素不是杂乱分布的,而是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结构体。不管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创新体系,还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都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把要完成的任务分解成各项具体的工作;二是要保证这些分散的工作可以结合成整体的工作。通过分解与合成,使创新体系成为一分工协作的系统。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技术创新各要素的“结构组合器”。

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器”功能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有机系统,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使企业转型为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体系内部各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把内部各要素的功能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形成比单部分能力之和大的多的整体能力,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放大器”的作用,把体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系统综合反映,它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如果把企业技术创新看作是一阶段性的线性模型的话,则技术创新能力在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仅仅是创新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如图3所示: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与培育的沃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可以将技术创新能力简单的划分为:技术创新的组织能力、技术创新的规则能力、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决策能力。其中,每一种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根植在相应的创新体系要素上的,离开了创新体系要素支撑,技术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持续的。

其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体现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强,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合理有效,技术创新能力弱,则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肯定有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和国家机构都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来检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

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协调发展。在绪论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我国现有企业有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有问题,整个创新体系的效率还没有充分激活,导致了创新能力与创新体系没有达到协调发展。这也反映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误区:偏重创新体系的实体建设,以为建立了企业研发机构就形成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R&D投入就会有高的产出,而最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极其低下,逐渐的企业就对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失去了兴趣,而重新回到“经营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对“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远而避之。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好坏、建设的完善与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对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实行“技术创新型企业”发展道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与提高,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目的之所在,也是决定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

总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根本,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之目的,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果相关的联系体。如同处于社会组织中的人一样,创新体系在此对应着个体的人,创新能力则对应着人的生存能力。人是由不同结构与功能的组织所构成的,各种人体组织都相互作用又自成体系,共同构成了人体结构,并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适应生活的能力。如果人的某一组织或子系统出了毛病,或不健全,则肯定会产生某种功能上的障碍,导致人生活能力的下降,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保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

6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企业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要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要有利于形成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生存与发展最关键的技术必须自己掌握,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以积累知识和技能;要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知识和技术;要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吸引外部资源向企业流动;要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去构建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时要注重整体性与有效性,从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功能的完善与体系各要素的有效配合与激活两个方面着手。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决策系统四个基本要素,因此在构建创新体系时要四个要素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只抓一头。在进行组织系统建设时,要注重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因为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大中型企业要建立技术中心,进行超前的技术开发,为企业在市场上具有持续竞争力作基础。在进行规则系统建设时,要从企业自身能力出发,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规范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激励,要把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一方面要完善资源的筹集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企业要定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促使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创新决策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要具有风险决策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企业家精神”,要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各类专家委员会等“智囊团”的建设。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绩效来说,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创新绩效的最终体现,还有赖于技术创新体系内诸要素的优化组合,激活各要素,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另一重要问题。关键是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建设,因为技术创新机制是联结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促使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环节。政策建议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企业、政府、市场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最终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企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1、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主要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周期长;企业关键生产技术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单位能源普遍偏高,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这些都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与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1)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是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时,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以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为目的,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技术中心模式。

(2)在进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创新体系的整体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系统与决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不可或缺。

(3)重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应积极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内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带头人,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售后服务人才,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技术能力的技术工人。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坚持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多年不见成果的人要坚决退出来,成果显著的要给予重奖。

2、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发挥以下职能作用:

(1)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组织编制行业发展纲要和规划,对全国企业创新的重点、结构和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2)组织编制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重大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等导向目录,知道政策性银行贷款方向,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3)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导和投入,以举办高新技术园区为示范,跟踪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加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投资研究重大产业先导技术和共同的关键技术,帮助国家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技术优势,辐射和带动整个行业,参与国际分共和市场竞争。

(4)做好企业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的规划,对企业股票上市、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进行审核,监督其资金投向,促进企业创新。

(5)研究制定全国性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保障投资主体的权益。

(6)积极培育、健全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咨询公司、招标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使之在企业项目咨询、技术产业化投资服务方面,本着科学、公证、诚信、可靠准则,在政府、银行、企业间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篇2:企业研究开发技术创新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进行技术创新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企业比较重视技术创新,但在此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困难,效果并不明显,企业的竞争力也受到很大影响。这说明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实行积极的技术创新策略,对于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甚至有些时候能起到决定作用。

一、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比较青睐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对市场竞争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有部分企业安于现状,或是简单地认为技术创新仅仅是相关的专业部门的工作,单纯地将其列入到技术的范畴,而没有系统的认识,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种合力。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受到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不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

总之,以上笔者提到多种因素导致许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观念,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市场竞争。有许多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技术创新上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资产,将重点放在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上,对于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比较轻视。而认为更新技术装备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就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许多企业依靠充沛的资金优势,大规模盲目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设备,搞一些高精尖的难度较高的大项目,但是新的技术和设备却没有发挥出预想中的效果,企业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其根本就在于将技术创新的手段误当作技术创新的目的。毫无疑问的是,更新技术设备是可以对技术创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收益才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必须带来企业相应水平的提高,否则这些先进的设备反而会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大大降低。

2.企业技术基础薄弱,缺乏科技资源根据学者专家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家发布的相关报告,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比较大,但与之对应的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却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许多研发团队的人数普遍较少,水平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更有一些企业内甚至没有固定的研发机构、人员和经费,企业内部缺乏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氛围,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无疑会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机构、人员和研究经费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而遗憾的是这三方面我国的企业与国际通用水平仍然存有较大差距。创新意识的缺乏再加上没有有效的激励,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的水平相对应的也就较低。例如:在1999年,美国与中国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的投入就相差接近2000亿美元。近几年,虽然这种差距已经有明显的缩小,但是却依旧存在。

3.企业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要形成一种新的技术,一般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此外还要面对各种风险。种种因素使得一个企业如果要进行技术创新就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是所获得的相应市场收益却是不确定的,且具有滞后性,这直接导致企业经营者在技术投资方面产生犹豫心理,他们一般不会选择进行收益滞后期长的技术创新。再加上我国企业的收益一般情况下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这就会造成企业经营者难以具备发展的眼光,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进行长远的考虑,企业经营者追逐利益,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有时候会不顾企业长远的发展,高效率的同时忽视科学性,对于企业技术基础的积累比较轻视。

此外,我国企业内部没有真正建立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造成技术人员水平和需求不挂钩,企业对于人员的培训也不够重视,企业内部也没有真正形成一种重视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的氛围,不能真正激励开发人员,这些因素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4.技术创新效果和预期不符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使得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科学技术进步没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根据权威机构统计,我国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西方发达国家低了大约50个百分点,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巨大的差距。科技成果要转化为一种新的产业或商品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在这方面我国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科技如果不能转化为商品其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科技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或是耗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

二、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树立技术创新意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忽视创新就意味着落后甚至破产,企业的所有组成人员,员工和各级领导都必须对这个观念有一个科学的理解,牢牢地树立重视技术创新的观念。企业要时刻分析自身和和外界的情况,把技术创新定位为企业的重要战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只有真正地转变观念和意识,才可能高效地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并使新技术能更快地转化为产业和商品。

2.建立完整的员工制度,重视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企业科研人员的素质、能力、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然后依照方案严格加以实施。首先,在人员管理中,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必须做到尊重人才,并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充分鼓励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发挥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其次,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科学的人才理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尽快制定一整套人才的引进、吸引、培养、激励的完善制度。最后,企业还可以制定合理的员工受益机制,例如对有突出贡献对人才予以丰厚的奖励,员工的收益与技术创新直接联系在一起,此外科技人员还可以以科技成果和专利入股,企业的收益也能够和员工分享。以上措施对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实行,就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队伍,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要进行研究开发就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因此,这种投入一定会制约技术的创新。企业除了要加大技术开发机构的经费投入,还要尽量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即以企业的收益作为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保证不断的发展。企业应切忌把科研投入简单地与收益直接挂钩,更不能单凭领导的重视或喜欢就进行投入,一切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建立相应的投入机制,保证总的方针不动摇。

对于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第一需要靠政府、企业和各种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对于创新企业和项目制定多种优惠政策,例如通过行政命令减免税收,银行可以发放无息或减息贷款。还可以积极引导闲散资金对技术创新进行投入。第二,企业的自身实力必须能够应对技术创新的物质需要,企业可以加强对由新技术衍生的产品的宣传工作,吸引资金投入,同时大力开拓其他的渠道进行融资,保证有足够的创新经费。

三、结束语

技术创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已经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需要相关机构和人员制定科学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还要求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应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真正重视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3:企业研究开发技术创新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健康需求的增加,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制药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也给我国制药企业带来了空前的竞争压力, 国内制药企业与跨国制药企业的差距逐步显现, 我国制药表现出明显的创新不足、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竞争能力较弱。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发掘企业新的价值增长点成为当前我国制药企业面临的重要实践课题。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开发和利用各种潜在价值的有效方法, 与企业价值关系密切。通过技术创新, 企业能够开发和引进新产品, 降低现有产品生产成本, 抢先进入新的业务领域, 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对融合了多学科先进技术和高科技生产手段的制药企业来讲尤为重要。然而, 制药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有效性究竟如何, 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

目前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的研究大部分只关注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一方面对企业业绩和价值的影响, 如从研发投入能力的角度研究其对企业业绩和价值的影响, 或从专利产出的角度研究其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基于此, 本文在对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上, 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以期为制药企业借助技术创新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建议。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价值管理思想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使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于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 企业价值代替企业利润成为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成效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成为企业战略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 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极为复杂, 受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因素之一, 其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资源基础论的有关观点来看, 在企业诸多资源要素中, 只有异质性的、稀缺的、且难以被模仿的资源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获取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 而特殊资源的培育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 且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身也会形成一种难以被模仿的竞争优势资源, 为企业创造价值。

从价值链理论的有关观点来看,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一项有效的价值活动, 能够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多个环节, 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工艺流程再造、技术设备的改进等。技术创新一方面能够丰富企业的产品种类, 使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来持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 技术创新通过优化产品工艺流程, 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降低企业产品成本, 使企业获得成本领先优势, 实现价值增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关系密切, 一般来讲,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 其价值应该越高。同时, 企业的综合技术创新能力会受各子能力维度的影响, 本文将医药制造企业综合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创新投入、创新环境支撑和创新产出三个子能力维度。另外, 企业价值也可能会受到前期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基于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技术创新能力与制药企业价值正相关。

假设2: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制药企业价值正相关, 且存在滞后效应。

假设3: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制药企业价值正相关。

假设4: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制药企业价值正相关, 且存在滞后效应。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 研究窗口期为2009-2013年, 根据2014版的申万行业分类, 选取沪、深两市医药生物行业上市企业, 并按以下标准进行筛选:

(1) 剔除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制造和医疗服务企业;

(2) 剔除2009年12月31日之后上市的企业;

(3) 剔除在2009-2013年间出现过ST、*ST的企业;

(4) 剔除本文所需指标数据不完整的企业。

经过筛选, 本文最终选取66个研究样本, 其中化学原料药企业14家, 化学制剂企业13家, 生物制品企业11家, 中药企业28家。

本文所用指标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上海和深圳证券交场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历年财务报表及附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系统和soopat中外专利搜索引擎。

2.2 指标体系与变量设计

本文研究制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基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兼顾数据的可获性和可靠性, 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环境支撑和技术创新产出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创新投入作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 主要包括资金和人力投入两个方面, 本文采用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来反映企业创新资金的投入能力, 采用技术人员的比重来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能力。创新环境支撑是指企业内外部环境在经济及科研方面给予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 本文釆用政府对企业的研发补助力度和设备资产净值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进行衡量。基于专利与制药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文选择创新程度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对于企业价值指标的考察, 本文选择具有相对指标性质的托宾Q作为价值测量指标, 托宾Q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另外, 相关研究表明, 企业规模和企业的资本结构也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因此, 本文将企业规模和资本结构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具体的变量测量指标及定义如表1所示。

2.3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采用熵权法对样本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及各子能力进行评价, 然后通过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熵权法是一种根据指标变异性大小来确定权重的客观赋权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熵值大小来对指标反映信息量大小进行衡量, 熵值越小, 说明指标值的变异程度越高, 能够提供的信息量越大, 权重越大, 反之, 赋予其较小的权重。

熵权法的计算步骤:

(1) 构建判断矩阵。

其中:m为样本个数, n为指标个数。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消除由于指标值单位不同对评价结果带来的影响, 需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标准化矩阵。处理方法如下:

(3) 确定第i个样本j个指标的熵值Hj。

(4)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wj。

2.4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样本企业5年的面板数据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构建了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模型 (1) 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与企业价值:

模型 (2) 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与企业价值:

模型 (3) 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企业价值:

模型 (4) 制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与企业价值:

上述模型中, i=1, 2, …, 66;t=1, 2, …, 5。TI表示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 ε为随机扰动项。

以上模型为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 面板数据模型的最终设定形式需要经过相应的检验确定。

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对2009-2013年我国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我国制药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普遍较低, 多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足5%, 且企业间差异明显。从纵向来看, 这一状况有改善的趋势, 投入强度超过5%的企业有所增加, 但增长缓慢。我国医药制造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不足。

对2009-2013制药企业获得政府研发补助的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制药企业获得政府研发补助的金额呈逐年上升状态, 2013年政府对制药企业的研发补助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两倍。

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两个方面对我国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申请量在经历了2012年的高峰后, 有所下滑, 企业间在专利申请量上差异显著, 且有企业出现了报告期无专利申请的状况。2009-2013年制药企业的平均专利授权数量呈逐年递增的状态, 但企业间在获取专利授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2 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及子能力评价结果

本文采用熵权法对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按年份进行赋权, 得到如表5所示结果:

根据指标权重, 加权计算得到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及各子能力的评价值, 表6列示了2013年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及各子能力评价值排名前十的企业。

3.3 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 本文利用SPSS19.0进行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以Pearson相关系数来反映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并据以初步判断相关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结果见表7。

**p<0.05, ***p<0.01

结果显示, 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及各子能力与企业价值在5%置信水平下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创新环境支撑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与假设3不符。

3.4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有多种形式, 本文使用eviews6.0, 在对固定、随机和混合效应3种模型进行回归的基础上, 根据F检验、Hausman检验的结果来选择样本数据的适用模型。对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先研究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和各子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然后将滞后变量和控制变量引入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8-表11。

**p<0.05, ***p<0.01

根据表8, 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对企业价值有显著影响, 加入控制变量后, 模型的拟合优度提高, 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率由0.648提升到0.756。

**p<0.05, ***p<0.01

根据表9, 企业当期和前一期及前两期的技术创新投入均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积极作用。加入控制变量后,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变得不显著, 说明创新投入能力在企业价值提升中的作用低于企业规模和资本结构。

**p<0.05, ***p<0.01

根据表10, 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对企业价值的作用并不显著, 加入控制变量后, 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系数进一步降低。

根据表11, 企业当期创新产出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积极影响, 但前一期和前两期的创新产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显著。加入控制变量后, 企业当期的创新产出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率由0.862提升为1.720。

**p<0.05, ***p<0.01

4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1) 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 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越强, 企业价值越高。 (2) 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效应, 且存在滞后性, 但其对企业价值增长的贡献不高, 可能与我国制药企业创新投入不足有关。 (3) 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支持能力对企业价值的作用不显著, 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建设有待提升。 (4) 我国制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 但滞后性并不明显。

基于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价值提升中的作用,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制药企业应合理配置企业的创新资源, 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 完善技术人员管理和激励机制, 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现有创新支撑环境进行改善, 重视研发及生产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改造, 通过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来提升企业价值;积极寻求政府的研发资金支持, 以增强创新投入力度;重视对专利的保护工作, 积极实施创新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陈旭.R&D投入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市场价值的关系[J].财会月刊, 2011, (12) :20-23.

[2]朱艳梅, 徐丹妮.专利产出与上市医药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 44 (2) :209-213.

[3]王世权, 王丽敏.竞争战略、企业边界与竞争优势—基于资源基础论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8) :86-89.

[4]王丽娜.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 2011.

篇4: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动力;技术来源;创新能力

一、 引言

目前学术界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研究已经十分广泛,然而创新管理(Management of Innovation)理论体系却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创新机制以获得更加系统性的发现。

二、 技能创新的基本机制

技术创新机制包括若干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即是技术创新机制,因此,具有系统动态的特征。

在探讨技术创新机制中,首先需要明确技术的具体界定。一般而言狭义的技术偏重于生产层面,例如Frankel(1990)认为“技术是一种知识、经验、秘诀、具体的装置或设备,同时能生产或制造新型态的产品或服务”。广义的技术还包括管理层面,例如Baranson(1996)就主张“技术应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方法以及为了规划、组织和执行生产计划所需的企业体系”。本文的技术是指广义上的技术。

技术能力是技术创新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Higgins (1995)认为组织的“技术能力”,主要是由其专门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结构,而他所说的专门技术人员则包括:工程师、研究人员、设计人员、生产与维修人员、以及专业技术幕僚等五类。与技术能力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吸引能力,和技术创新密切相关。Chen(1995)认为吸收能力通常定义为介于提供者和接受力的某种认知上的“相称”,而这通常指的是接受这一方的操作技术、产生新生产能量和技术性创新的能力。

由此,概括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动力和技术来源途径。

三、 实证研究

为了探究企业技术创机制,依据相关文献和初步调研,开发了问卷。初步问卷进行测试性调查之后,就在广东清远市进行正式调查,共发放638份问卷给当地的企业,共收回13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4份。通过这些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

1. 技术创新动力。企业技术创新都有动力,那么这些原动力的探讨就成为技术创新领域重要的议题。根据文献以及初期访谈,总结出五项原动力。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因为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为有市场需求,企业就会投入经费进行研发。同行业竞争也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为了在技术上建立领先优势,企业就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政策激励是政府为了鼓励自主研发而实施相关激励政策,使得有些企业因为技术创新而能得到政府支持和奖励,因此,也是引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为了追求长期利益而开展一些前瞻性的技术创新。本次调查得到的结果汇总在表1。

根据表1,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大动力来自市场需要,这说明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影响力,因为市场是检验企业技术创新是否成败的最直接因素,所以,企业技术创新直接动力来自市场。其次是企业发展需要,企业会依据自身的发展规划,确定自身自身技术创新战略和路线,建构起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其三是同行业竞争,同行之间的竞争激发了企业去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竞争力,确保竞争优势。此外,政策激励以及市场上出现了新技术都比较少。

2. 技术主要来源。企业技术来源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时,需要重点考虑技术的具体来源途径。另外,通过技术来源途径的考察,可以了解企业技术依赖性以及未来可能的技术创新路线,进而判断其发展潜力。

根据表2,从技术的获得来源来看,主要是来自国内购买,占了39.4%;其次是自主研发,占了26.9;然后才是委托开发,占了8.7%。与国内大学或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占据了8.7%,而从国外购买占据了5.8%,购买知识产权的仅仅是1.9%。除上述途径之外的其他途径,占了6.7%。这种比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国内购买和自主研发占据主体地位,说明了主要技术来源还是来自国内。

3. 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因为投入上的差异而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上的差异。那么,这些技术创新能力上的差异,到底对企业的主要技术创新动力和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途径有何种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为此,从四个方面来刻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是企业是否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企业是否有专职的工程及技术人员、企业是否承担过市级及市级以上的科技项目以及企业是否拥有自主专利和技术发明。在衡量上,采用是或者否来判断。在实证研究中,用1代表是,0代表否进入模型。应变量是市场需要和国内购买,若技术创新动力来自市场需要,则为1,其它则为0;若主要技术来源是国内购买,为1,其它则为0。分别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表3。

根据表3,企业有没有专业研发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是否是市场需求有显著影响,而其它因素的影响都不是显著的。由于影响系数为-0.295,因此,具有专门研发部门的企业更加有可能技术创新动力来自与非市场需求。这个结果和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因为设有专门研发部门的企业会有自身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计划,会依据预定的技术创新路线进行研发,因此,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相对就小。

根据表3,企业是否有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对企业技术来源是否是国内购买具有显著影响,而其它因素的影响力就不显著。由于影响系数是-0.255,因此,具有专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通过国内购买来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就更低,这也是合理的,因为具有专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企业往往采用自主研发等方式来获得所需技术。

四、 结论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个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片面的理解很容易出现技术创新水平低下的困境。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动力以及技术来源途径三方面,来展开对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探究,解释了三者之间的关联。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需要统筹考虑上述因素,以设计和实现最优的技术创新机制。

在企业技术创行的过程中, 创新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 因此, 需要在创新机制的设计之处,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变数和资源,尤其是政府资源和政策的可能变化, 为企业缩短技术创新时间提供支持。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技术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形式,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成功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创新策略和方法。因此,企业在拟定和实施自身创新战略上,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制订符合自身特征的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在有效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取得最大的成效。

在企业创新战略的指导下,企业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来实施具体的技术创新步骤和行动,这些行动能否成功,最终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而企业积极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能降低技术升级和创新的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转化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尽可能避免所谓的创新陷阱,即企业盲目进行创新导致的失败。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经验教训,因此,企业在制订创新战略和设定创新路线时,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以及可能的变数,这样才能确保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路径的正确性。

从地区发展角度而言,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无疑是大有助益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当了解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约束,并制订相应的政策作为对策,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长久可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顾佳峰.论科技创新下的产学合作——以交易成本的视角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81-84.

2. 顾佳峰.基于交易成本的高校产学合作创新管理机制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8):106-111.

3. 顾佳峰.产学合作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87-90.

作者简介:顾佳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

篇5: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题目: 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专业: 工商管理本科

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内容提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类别,企业文化必须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才能长盛不衰。被赋予了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可以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创新企业文化不仅仅可以维系企业的发展,更可以给企业带来超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已有十几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本文介绍了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理论、内容和特点,提出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企业进行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并海尔企业文化创新的案例分析提出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文化 创新 研究 海尔文化

目 录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理论...........................................1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1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2

(三)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2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3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全面创新的前提...............................5

(三)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6

三、我国企业文化创新存在的问题.......................................6

(一)创新企业文化思路被禁锢.........................................7

(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载体落后...................................7

(三)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单一.......................................7

(四)忽略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创新的作用.....................7

四、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8

(一)拓宽企业文化创新思路...........................................8

(二)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内容和载体建设.................................8

(三)创新和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10

(四)注重企业制度的创新性、挑战性...................................10

(五)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10

五、结论............................................................11 参考文献...........................................................13

企业文化创新研究

企业的成长取决于企业文化,而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可以赋予企业成长性呢?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要追求开拓变革高效卓越,文化不断创新才能跟上、引领时代的潮流,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必须要以文化创新为基础。尤其在当今变化如此迅速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只有永葆企业文化的生命力,企业才能在风浪中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变化中不断重塑自身,日益壮大。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企业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满足与战略系统相匹配的要求和与组织能力系统相匹配的要求。在这个定义中,企业文化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涵:

1.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决策者主导和倡导的,支撑企业发展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价值主张。共同的价值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支撑着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指引。

2.共同的行为模式

共同的行为模式包括由共同的行为意识、行为能力、行为实践构成的行为习惯和相应的行为结果。共同的价值观为企业发展的愿景目标提供了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指引,正是由于全体员工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支撑组织生存发展的行为结果,才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并习以为常的心智模式,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真正的体行、固化、和延续,成为支撑企业生存的组织凝聚力。

3.共同的感觉氛围

共同的感觉氛围是组织群体共同的心理契约,形成了大家习惯的感觉氛围,这个氛围也是我们通常讲到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带来支 撑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行为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思维习惯、交流习惯、工作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形成大家舒适的、喜欢的感觉。

4.外在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感受和认识。在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下,企业的组织特征也会以其特定的企业形象向外部展示,向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其他利益相关者展示。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员工行为模式的结果和表现,是员工共同感觉氛围的外在延伸 [1]。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价值观,它制约和支配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管理,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软性管理模式,主要通过柔性的而非刚性的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家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企业精神一旦形成,便能再企业员工中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功效,使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进取的精神,实现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现代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与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组织市场与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2]。

(三)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

先进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它是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灵魂,文化本质上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从最切近的意义上,它表现为心、智、德的进步。文化创新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知识、体制的建构;是传统的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的精华的重铸;是社会生活的变革,也是一代新人的涌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内容的激活,更应当是文化模式或文化范式的革命性转型。具体来说,文化创新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价值观念创新

一定价值系统的转型重构是社会实践的转型和企业发展所要求的,新的社会 2 实践也规定新的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

2.文化知识体系创新

知识化与全球化相互作用,猛烈地冲击着民族文化的根基,能否追赶知识革命的大潮,创新知识体系,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知识体系,能否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持续力的严峻考验,更是对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能否长盛不衰的严峻考验。

3.文化思维方式创新

我们要理解和接受:社会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人、环境等各种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价值长期共存多元发展的结果,企业的进步亦是其效益、管理、文化、员工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4.文化体制创新

文化体制是文化价值的外化,包括决策、管理、评判、监督等各个环节[3]。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国内竞争力研究专家金碚的观点)的能力。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其所具有的五大功能: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

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塑造形象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向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4]。

2.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成长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国内有好些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短期内,由于一些原因,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持久,这些企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企业就像失去灵魂一样,如一盘散沙一样,最后在竞争中被淘汰。在80年代,陕西省有好几家知名的电器企业,如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3.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知识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 4 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我们来看宝洁公司的例子:在宝洁公司,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今后两年、五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宝洁公司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种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使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5]。

优秀的企业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会使员工非常热爱集体,有时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这里有一个海尔的案例:

在海尔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位进入海尔工作的大学生,在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离开海尔,到深圳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当了部门经理。可是不久,他就给张瑞敏总裁写了一封信,他的信上说,我现在在深圳的这家公司工作,收入很高,但是我总觉得我缺了点什么,我仔细的想到底是缺什么?缺的是文化,缺的是团队精神,缺的是透明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海尔[6]。

通过海尔案例中的那个大学生只在海尔工作了一段短暂的时间,他通过对比最终发现了海尔文化的真正的魅力。他虽然在大企业做了部门经理,收入很高,但他却还对海尔的文化念念不忘。在海尔那个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离职率是非常低的,这全得益于海尔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全面创新的前提 1.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

企业制度是规范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行为的一套准则,企业制度创新就是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等进行创新,提高企业主题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企业创新资源利用度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度,其核心是建立健全企业制度,建立以法人治理为基础的管理机制[7]。由于企业文化从深层决定了企业制度的运作行为,所以,只有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制度创新。一个好的制度在我国实施起来的效果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原因就在 5 于我国企业管理理念不能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在当今时代,价值观、信念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是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

2.企业文化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导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取胜和不断升级的原动力,当代科技创新的高密化、集聚化、一体化和加速化,大大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向技术创新前移,进而前移到知识竞争,前移到人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竞争,也就是文化与思想观念方面的竞争:因此文化创新的先进与否最终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先进与否。企业组织、营销等的创新也都是以企业文化创新为支撑的[8]。

(三)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1.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活力

一家企业在创建之初都是具有一定活力的,它是在瞄准市场需求的空挡,在外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才开始向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企业活力的释放必然有一个日渐衰弱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塑造和构建企业活力的增长点,不断地填充和强化企业活力。只有填充和强化企业活力的增长量明显强于企业活力的释放递减量,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朝气蓬勃,在生存中得以发展[9]。

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创造企业价值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同时,企业文化创新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保持一种时刻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

三、我国企业文化创新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 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一)创新企业文化思路被禁锢

思路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因而,企业文化要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细化”建设,冲破思想的禁区,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倡导创造性思维,实行思路的创新。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当今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确定新一轮企业文化的基本思路,摆脱“惟书、惟上”的思维定势向“惟实”转变,从 “ 等布置,听指令”转变为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工作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使企业文化体现行业特点、凸现个性特征、形成企业特色。

(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载体落后

当前,不论是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还是逐步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都处于一个产权变更、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技术创新的变更时期,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等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载体都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原本老的企业哲学、价值观、道德、精神、环境、形象以及主体载体、组织载体、制度载体、物质载体等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

(三)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单一

要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必须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创新,讲求技术性、艺术性,搞好载体设计,选好突破口和设计一套具有操作性的动作方法。要摒弃那些被时代淘汰的旧方法和“单一形式、单一渠道”的格局,根据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态势和企业文化的内容,创造出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小型多样、让员工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员工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忽略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创新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反过来,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有一种反作用,因为人的价值理念支配人的选择及行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会带来员工价值理念的创新,而这种价值理念的创新,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 7 战略的创新。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10]。

四、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海尔集团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截至2010年底,其全球营业额实现了1357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生产的海外销售额为55亿美元。海尔集团多年稳居中国中国企业500强,在大型白色家电市场占有率蝉联全球第一,冰箱、洗衣机、酒柜三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继续蝉联全球第一。海尔的品牌价值从1995年的42.61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10年的855亿元人民币,连续9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首位 [11]。

为什么海尔集团能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企业销售收入为什么能高速、持续、稳定增长,并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的企业?我认为除其他因素,这与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创新,并以此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海尔企业文化,就是被海尔集团全体员工认同的创新的价值观,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下面就以海尔集团为例,来介绍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

(一)拓宽企业文化创新思路

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世界先进企业文化成果,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创新。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继承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各国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在我国企业文化创新的进程中,应以积极的态度认可和适应时代所形成的国际经济规则。它是人类科研成果的共同结晶,我们必须加以学习、借鉴。只有把建设企业文化放在全球市场竞争的高度才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内容和载体建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建立一种为企业全体职工认同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又要有包容性,包容多元文化,使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为企业发展服务。海尔集团对企业文化的内涵 与外延、形式与载体都提出了新的适应性要求,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予以强化和保障,使之形成习惯稳定下来,增强管理过程的透明度,对员工实行公正对待[12]。

海尔集团员工培训内容:

1.海尔目标:创世界名牌,进入世界500强。2.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3.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4.海尔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优秀的产品社会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5.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

6.竞争理念:“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7.市场理念:“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8.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9.出口理念:“先难后易”。

10.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11.市场创新理念:“先有市场,后建工厂”。12.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13.职能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

14.生存理念:“①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②“根据永远在变的市场不断提高目标”。

15.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机制。16.问题解决三部法:紧急措施-过渡措施-根治措施。

海尔的特色是员工把所接受的文化变成自己的“画与话”,把输入脑海的概念、理念变成画与话输出来的过程,就是员工把企业文化变成自己的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海尔文化渗透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员工接受得好,从2000年8月海尔集团工会编制的《海尔员工画与话》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貌,这本“画与话”共收集了146幅国内外海尔员工的“画与话”,都有作者的单位和姓名。

(三)创新和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的创新,搭建员工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员工乐于接受的渠道,运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企业文化落实深根和有效传承。加强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重点选树在基层一线,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优秀干部员工。广泛宣传先进集体典型经验,宣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推动企业文化人格化。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模范人物再进步再发展。热情关心模范人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风尚。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和场所的服务功能,加强生产一线图书室、健身房等设施建设,引导员工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注重企业制度的创新性、挑战性

企业倡导并实施的价值理念,必须体现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革新之中;也应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具体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之中。海尔从1984年底靠向农民借钱给工人开资到2001年底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从当年银行、企业都不敢借给到现在被授信三个亿,这辉煌是制度严格实施的结果。当初张瑞敏接手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时打定的主意就是,用最简单的办法改革它——订制度,照章办事,坚持到底。正是从当时的“车间内不准吸烟,违者一个烟头罚款500元”等“十三条”的严格执行到现在的“赛马机制”、“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等成为员工张口即来,成就了今天的海尔,成就了今天的海尔人。在海尔,只要有一点失误,总裁作一次书面批评或口头批评三次,立刻就降职使用。在海尔食堂旁的张贴榜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各部门人员升迁贬职的通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很重要,但只有坚决贯彻实施的制度才是真正的制度,一纸空文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五)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孙子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13]。作为大兵家的孙子认为战争的胜利是主要取决于战前的准备与部署,而非战时的智慧与勇武,因为依靠战时的智慧与勇武是不可靠的。海尔坚持先谋势、后谋利的战略观,使海尔在赚今天的钱的同时,又考虑到赚明天的钱,甚至更多的钱,使企业文化发扬光 10 大,企业成为参天大树。

海尔的发展战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其特征是: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二是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其特征是: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好,把企业做强。三是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其特征是:产品批量销售往全球主要经济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四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至今),其特征是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做客户的贴心人,不做第一,只争唯一,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上述四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后一个阶段创造条件和提供基础,其核心是解决了“顾客是谁,顾客需要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如何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三个问题,做到了先谋事,后谋利。

五、结论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 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我们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协作参与型的企业文化和高度重视企业形象的设计,这是我们在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中应该特别把握的三个方面,但这还不够,必须努力开拓,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才能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

实践证明,成功企业之所以能在竞争风浪中搏击前进,长盛不衰,关键在于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进行文化创新,形成凝聚和激励员工,并化为自觉的行为价值观念、基本信念、最高目标及行为规范,这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绝对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 王驰.企业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http://info.ceo.hc360.com/2007/09/27073148154-2.shtml.2007年10月 [2]陈春花.高成长的组织与文化创新.中信出版社.2004年:15-18页 [3] 王雪野、原晓冬.文化、创新与企业文化经营--企业文化操作宝典.2005年:266页-268页

[4] 王志刚.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中国职工教育.2006年07期:27-28页

[5]祝慧烨.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30-33页

[6] [英]罗伯·高菲.公司精神 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60-65页

[7] 胡宏达.最新广告企业员工绩效标准化考核评价与创新管理制度及表格范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1月:30-32页

[8]胡永.企业文化创新研究.安徽:安徽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40-43页 [9]白光、马国忠.企业创新力.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9-26页 [10] 阚 佳.论现代企业制度下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建设.2004年:20-21页 [11] 海尔集团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9501.htm [12]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5-28页

篇6: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研究

【摘要】在这个创新管理主宰着企业的世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文中分析了我国国美,金利来和联想三个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案例,并从中分析出这些企业成功的原因和它们各自的管理特色,从而显示出了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与重要性。一个企业必须学会技术创新管理,才能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中国 企业管理 创新 案例 评述

一、引言

在一个人人都坚信地球是方的、大海是由乌龟驮起的年代中,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的。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向西航行,可以到达神秘的东方。”于是,他发现了新大陆。威廉•贝弗里奇也说:“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前进。”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在社会的哪个领域,我们都缺少不了创新。同样的,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创新。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对于我国企业,我们需要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并且努力做好技术创新管理。

二、案例一

国美电器(GOME)是中国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设立了42个分公司及1200多家直营店面。国美模式的总结就是“以低价打市场(以包销、勤进快销、薄利多销为支撑);以管理服务稳市场(三级管理体系、奖惩分明、严密细致的管理制度);推行全方位本土化策略(管理人员本土化、业务本土化)。2009年,国美电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分析:国美的成功在于观念新、管理销售模式新。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拥有70余家商城,年销售超过100亿元。国美每个地区的每个门店在经营管理上保留着自己的特色,真正形成连锁模式。同时,国美在经营销售上特别专业。国美经营的电器,在产品种类、型号规格、价位、性能上连营业员也能如数家珍般道来。从售前咨询到售时讲解到售后服务,国美的服务都显得非常专业周到。此外,国美采取薄利多销政策,树立了国美的经营定位,大批量销售从而占领市场、赢得利润绝对值的提高。而国美之所以能够低价销售,是因为它直接与厂商联系,免去了一起中间环节和费用,加上国美总是大批量进货,因此获得厂商更多的优惠,从而降低了成本。另外,国美的供销方式有别于传统的代销制,商家以承担风险的方式获得企业的让利。定制的产品综合了厂商和零售商的市场信息和市场判断,市场适应力更强,销售速度也更快。然而各种降低成本的方式最终也让广大消费者获利。

三、案例二

在中国香港甚至世界各地,一提起领带,人们就会想到金利来,它以多姿的风采、强健的生命力以及不凡的气势独霸了香港领带市场,并且享誉世界。领带大王曾宪梓在创立金利来之初看到了香港领带行业的巨大潜力,于是开始生产廉价领带,试图以便宜的价格吸引顾客。可惜,如意算盘没有打响,买主仍拼命压价,领带不易售出。于是,曾宪梓决定走生产高级领带的路线。他找来国外高级领带逐一解剖,研究制作过程,并以此为样本做出了足以以假乱真的曾氏领带。然而,商家出于不是名牌不好推销的顾虑仍不愿意从他那里进货。最后曾宪梓说服一家百货公司的老板将他的领带放在柜台显眼处,供顾客挑选。凭借低廉的价格,优质的面料以及新颖的款式,金利来领带一举打开了香港市场。随后又进入了国际市场。

分析:金利来的成功,在于曾宪梓能够随着市场的信息而准确地调整生产路线,瞄准市

场,同时以相对低的价格却在质量不输于名牌领带的情况下在消费者中流传开来。首先,金利来运用了香港本地男人几乎每人都有一套西装,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西装领带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这一本地的优势。其次与国外名牌领带相比,金利来领带出产于国内,减少了运费、关税等一系列中间费用。而且金利来位于国内,能够比国外名牌领带公司更快掌握市场信息和国内流行趋向,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适应市场,增加销售。另外,曾宪梓勇于创新,创造出了不同的款式和花纹,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另外,“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这句广告词也加深了消费者对金利来的印象,打响了金利来的品牌。

四、案例三

联系集团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在联系集团,为了建立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队伍,决策者提出了以“集中指挥,分工协作”为主要特点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使之产生1+1>2的总体效益。公司以开发、生产、经营三大系统为主,设置了一个决策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实行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1988年起,公司根据工作性质划分论文各专业部门,任务明确,流水作业。并且公司实现了制度化管理,使企业有更大的动力机制。其次,公司以实际贡献为依据评价工作人员,要求科技人员发挥实际作用,要求开发人员强化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另外,联想集团把产品质量、公司信誉和售后服务视为企业生存三大基础。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

分析:联想集团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企业宗旨和指导方式极为重要。企业还要善于制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大船模式的成功,是企业策划者创新管理的结果,是管理的方式恰当的结果。其次,企业要强化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效益化,对人才的评价不以学历资历为依据,而以实际贡献为依据。另外,企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理念,让员工朝着同一个方向齐心协力,更好的发展。企业中也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分层,加快企业的生产机制。联系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管理的魅力。

五、结论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方向,但是技术创新管理却在其中有着同样的作用。无论你生产什么,销售什么,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什么都是浮云。我国的企业目前普遍的创新管理技术还有不足。我国企业应以市场为基础,为效益为目标,制定准确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努力把创意转化为实际产品,让企业在各个商家都各出奇招,竞争激烈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强者。这是技术创新管理的魅力,也是我国企业急需做到的事情。

【参考文献】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及其评述摘要》

《创意天下》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

上一篇:简述hr筛选简历方法下一篇:有关教育的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