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

2024-06-27

《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通用5篇)

篇1:《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与现代启示意义

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期复杂的阶级矛盾,他在艺术上注重刻划人物内心的变化,擅长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时代的本质特征。司汤达的《红与黑》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红与黑》之所以能不断引起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共鸣,主要在于司汤达塑造了一个永恒的形象———于连,一个充满激情、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人生筹划的、渴望在险恶的社会环境里获得成功的青年。对于于连形象的分析,文学理论界始终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他虚伪、阴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家、野心家;也有人认为他是当时反对封建权贵的勇士,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更有人认为他是拿破仑时代的悲剧英雄。于连的确是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形象,他既有理想抱负、尊严,但也有妥协的一面,内心充满着矛盾。正因为如此,于连这一形象才超越了时空,具有了普遍性,成为一个存活到今天的丰满的艺术形象,也因此给我们现代年轻人留下深深的启示。本文将从于连的性格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

一、于连的性格特征

于连是王政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有着复杂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他野心勃勃地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表现为反抗-妥协-反抗的曲线。虽然为追逐名利他以虚伪为信条,但同时也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他的内心总是矛盾的,每当他在功利的道路上前进时,他的心又总是在谴责他的虚伪,使他始终无法与上流社会的人苟合,这就决定了他要反抗。一定程度来说也就是这种个性最终铸成他的毁灭。最后,他在狱中彻底的反思,明白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原来毫无意义,也彻底看清了上等人的真实面目,最终他拒绝了玛特儿小姐的搭救,以死宣布和这个虚伪,罪恶的社会决裂。在于连的性格中,有理想、追求、信念、正直、善良,更有野心、贪欲、虚伪,既有勇敢、进取又有怯懦、妥协。这些性格特征在于连心中激烈冲突又矛盾统一,使他有时像一个无的勇士,毫无畏惧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有时又像是怯懦的懦夫,自暴自弃。但于连终究不是一个庸人,他丢不掉他的激情与尊严,也只有这样的于连,才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正如高尔基曾经说过:“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于连是十九世纪前期法国社会中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带有个人奋斗者那种维护自我、追求人格尊严的特点。于连瘦弱,脸色苍白,从小受父兄的谩骂毒打,造就了他的反叛性格,更主要的是受老外科军医的影响,跟随拿破仑参加过多战役的老外科军医的言传身教,使于连很小就喜欢读有关拿破仑的书籍,他崇拜拿破仑,头脑中有着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老军医临终时把他的荣誉团十字勋章,半饷的欠款和三四十本书留给于连。于连酷爱当中的《忏悔录》、《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和大军公报,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可兰经》。这些书籍和身处环境铸就了于连的性格,他向往拿破仑,渴望拿破仑时代,渴当一个士兵,年纪轻轻当上拿破仑的副官,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改变这不平等的世界。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于连形成敏感、细腻和倔强的个,同时于连又拥有超群的记忆力,是一个意志坚强、精力充沛、聪明能干的青年。但是时代不同了,拿破仑已烟消云散,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复辟势力,在拿破仑时代,泥瓦匠可以当将军。波拿巴,一个默默无闻又没有财产的中尉,靠他的剑做了世界的主人。在复辟的波旁王朝,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以出身排地位、定荣辱,界线分明,等级森严,占统治地位的是教会和贵族。怎样才能呼风唤雨,一展雄才呢? 于连看到教会在社会具有非凡的权势,炙手可热,于是他就梦寐以求地想当教士,以期到达胜利的彼岸。但于连有着极其敏锐的平民阶级意识,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是一个“可怜虫”,地位不同、阶级不同的观念时时刺激着他,他唯恐自己因平民的出身而受到上层阶级的轻贱。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力,个人的行为只需要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但于连在社会上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抑,当父亲要他去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一贯敢怒而不敢言的于连却以“我不愿意做奴仆”表示拒绝。在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同桌吃饭,显示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市长家,于连是为了报复市长大人对自己的轻蔑,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暧昧的关系。即使在与德·瑞那夫人进行热恋时,于连的这种仇恨心理和反抗也从未停止过。他始终把爱情看成是他向贵族阶级的报复和争取自由平等的手段。这一点,在于连和玛特儿侯爵小姐的交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敢于轻视傲慢的玛特儿小姐,并曾想:“我知道保持我的自尊心,我没有向她说我爱她。”正如于连自己所说的那样“在这场尚在准备的战斗里:,身世的骄傲,像一座高山,是她和我当中的军事阵地,这高山,便是我进攻的目标。”由此看来,于连并不仅仅把她们作为女人去“占有”,而是当作一个阶级去“征服”的,反映了于连在爱情方面的反抗精神。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他悔恨自己为了漂亮出色的虚荣而放弃了简单平凡的真理。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指责法庭借这个机会惩戒那些受过教育并敢于混迹上流社会的下层青年,以维护贵族特权,有力地控诉了上流社会对平民青年的压制和摧残。尽管他知道特赦后他仍然可以得到财富和美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拒绝向资产阶级贵族阶级控制的法庭求饶,也正因为如此,使于连最终拒绝了整个社会并成为深深打动我们的人物形象。

于连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的心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作为一个平民青年,他在生活中处处压抑的痛苦,对社会阶级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他寻找着一切机会向这个社会进行报复,同时出于向上爬的心理,他又不得不常常向他所憎恨的那些贵族、憎侣阶级实行妥协,以图谋挤进上流社会的圈子。他最敬慕的人是拿破仑,却害怕别人知道而闭口不提;他根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却装出一副虔敬天主的样子;他把全部《圣经》看作谎言,却将整部拉丁文《圣经》背诵如流。当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在贝尚松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反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为了确立自我,寻找个人幸福,顺应环境,于连不惜为复辟势力效劳,表现出一种妥协性。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可观的地产和官衔。于连逐步地向贵族势力妥协,他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妥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的道路。他常常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深藏起来,通过种种妥协,他得到了实惠,爬到了社会的上层。但于连最终扮演了“一个叛逆的平民的悲惨角色”,成了“一个跟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在红与黑的交织中,于连始终挣扎地前进着时代容不下这样一个出身平民的青年凭借他自己的才能踏入上流社会,这就是残酷的无法逃避的现实,于连最终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

司汤达以细致有力的笔触剖析了于连性格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在形成于连矛盾性格和双重人格中的作用。作品通过描写于连的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揭示了小资产阶级对复辟社会的强烈反抗以及在反抗中表现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动摇性和软弱性,对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作了深刻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于连既高尚又卑鄙,志向与野心、正直与虚伪融为一体,使其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几乎成为西方平民阶层命运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因为于连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他在现实里失败的因素,使他成为能存活到今天的一个丰满的文象,成为现代青年足以从中产生某种共鸣的艺术形象。

二、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实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烦恼,尽管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可人的本性却是相通的。从于连身上,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在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许我们就在某一个时期,或在某一个方面面临着与他相同或相似的处境。于连能打动我们,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使我们在阅读的同时给予于连极大的同情,在其中让我们感悟人生、明辩是非,获取一种精神力量,关键是《红与黑》能于细微处生动地道出人性的光辉以及人性的弱点,能够深入人心。

于连虽然伪善,但他敢于直面人生,向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壁垒发起冲击,无疑更具英雄气概。这一点在他的爱情道路上也有体现。他的爱情道路也是他小资产阶级个人反抗道路。不论在与德·瑞那夫人,还是与玛特儿小姐的恋爱中,于连身上的“公民的热情”,即他作为一个平民青年要求在恋爱和婚姻上获平等地位的热情,都远远超过恋人的柔情。他第一次追求德·瑞那夫人,或者出于他平民的“责任”,或者因为要减轻她对他这个刚离开锯木厂的可怜工人十之八九会有的“轻蔑”。他要博取玛特儿小姐的爱,是想证明平民子弟的他比贵族的公子哥们更有被爱的价值。这种平民青年的自尊心、进取心,乃是时代给他的爱情生活打下的烙印。当时,没有这种向统治阶级偏见挑战和斗争的热情,就不可能有爱情的平等自由。从总体上看,于连的两次恋爱,在复辟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小资产阶级争取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的积极意义。在狱中,于连终于清醒了,他懂得了贵族阶级决不会让他这样的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他悔恨自己为了漂亮出色的虚荣而放弃了简单平凡的真理。在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指责法庭借这个机会惩戒那些受过教育并敢于混迹上流社会的下层青年,以维护贵族特权,有力地控诉了上流社会对平民青年的压制和摧残。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拒绝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的社会投出了最后一枪。这是于连反抗性格发展的高峰。

于连一生的遭遇,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品性,他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似乎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同身受。于连强烈地渴望改变自身卑贱的命运,他义无反顾地与封建专制时代抗衡,于连就像许多年轻人一样,怀着美好的理想和热情,敢于直面人生,向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壁垒发起冲击,卖尽力气和他的命运搏斗,于连的英雄式悲剧具有永恒的意义,它能引起青年人内心的共鸣。同时,《红与黑》中相反两极的对比,呈现了一类人的生活模式,它虽然不能绝对完美地套用在所有人身上,但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人来说,人们至少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从于连的整个奋斗过程来看,他为实现自己的幻想,靠的是自己出众的才能和顽强奋斗,而不是他人的施舍。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荣誉和尊严。他所追求的是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的。他曾先后拒绝市夫人、木尔侯爵的钱财,靠着他的高傲和才能,征服了市长夫人和侯爵女儿。他不需怜悯,也不容玷污爱情,而希望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的力量和奋斗来取得功名。他争的是骨气而非虚荣。正是为了雄心和骨气,他才给自己规定了反抗上层社会的责任。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于连”式的人物,他们的心理日趋复杂,面对灯红酒绿的种种诱惑,面对商品社会中激烈的利益冲突,有的人精神失落了,有的人灵魂迷乱了,有的人终日烦闷痛苦。尽管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是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动力,但每个人却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由此便产生了人的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要是没有生活目标,没有一种信仰,一个理想,就失去了人生动力。只有为理想信仰拼搏,才能体现生活的价值。但对权力和优越生活的过分追求必然或多或少地显示出对他人的攻击性,而在遭到他人的抵制或反对时,“于连”们要么致力于征服他人,要么便是倾向于毁灭自己。这种性格特征的人不可能从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他们的性格是畸形的,他们的成功是暂时的、有限的,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甚至有的人经不起种种诱惑,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

另外,《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所展现的是作为物欲时代象征的金钱、地位、私欲、美貌等对人性的侵蚀,特别是对人的灵魂、信仰的腐蚀。对于于连而言,“上帝死了”。宗教信仰的丧失,它一方面意味着自我上帝,在自我生命中,解脱了一切束缚,生命变得自由开阔,自我实现成了人生中最高的奋斗目标和生命生存的最高境界;但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私欲膨胀,内心痛苦,矛盾重重,由于生命生存没有价值根基,灵魂无所归依,因此,人生危机四伏。这样,在于连的生命体验中,他经常痛苦地徘徊在自由与禁锢、禁欲与放纵、自尊与自卑、虚伪与正直、反抗与妥协、雄心与野心等相互纠葛、相互冲突而又相互转化、难辨真伪的道德情感的怪圈之中。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状况依然存在,在现代的都市社会,我们难道又能否认每个人身上不是多多少少有着于连思想的影子吗? 现代的社会也是一个动荡变革的社会,处于时代中的人们都有着向上冲击的目标,而金钱、声明、私欲、美色这些东西依旧在我们身边萦绕,个人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很容易就为之所引诱而走上邪路。自我奋斗的目标就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没有任何精神信仰支撑的过程中,人要支配物质,而物质又反过来要支配着人,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造就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

司汤达敏锐地捕捉住了人物的内心,而且以鲜明、强烈、富有挑战意味的姿态点明主题.于连的悲剧既是社会迫害一代青年的悲剧,也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私有者个人的悲剧。现代人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尊重个性,鼓励、支持重视青年人发展的社会下,但在我们的周围仍有许许多多的“于连”出现,在急于走上一条阳关大道时却盲目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正确地引导青年人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当务之急,或许我们可以从于连的悲剧得到启示。让于连的悲剧不再上演,首先是帮助“于连”了解自己人生的目标以及树立这些目标的深层次原因,剖析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方式。于连给人的启示,尤其是给年轻人的启示是,一个人为了成功,他或许必得向社会妥协,然而,他不能妥协到把青年人最宝贵的素质———激情、梦想和尊严,都一起抛弃了。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没有树立起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兴趣在什么地方,很容易满足于现状,缺乏高远的眼光,失去进一步奋斗的动力。因此,青年人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既要勇于探索、大胆创造,又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青年人理智处理事情,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即青年人不但要学会自我控制,而且要借助理智的力量,凡事要三思而后行。青年人有理想、有热情,敢想敢干,天生就具有创造的冲动。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就一定能够成长为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的优秀人才。其次,培养良好的社会兴趣,形成健康的生活风格,包容自己劣势的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了解自身人性的基础上达到人格的整合。新时期的青年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不能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从社会整个利益出发,从事社会需要的职业,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好的社会评价。

《红与黑》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司汤达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得为,它的内容和意义都是深远的,而于连的这个形象的出色塑造无疑是小说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最精华部分。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于连最终是失败了,但是他却作为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中永远闪耀着光芒。或许我们在欣赏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不应再局限于于连的是与非的辨析,更应该看到于连的悲剧的普遍意义,也正是这种普遍可以使不同时代的青年人产生共鸣,可以给青年带来人生启示,也可以让于连这一形象成为永恒。

篇2:《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

摘要:拉斯蒂涅和于连同样作为个人奋斗者形象,由于在奋斗过程中人生目标、思想性格、使用手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争运和结局.文章就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和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拉斯蒂涅进行比较,简明阐述了这两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抉择。

关键词:拉斯蒂涅 于连 比较 形象塑造

拉斯蒂涅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所塑造的形象,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所塑造的形象。这两个形象的共同点是:有才华、有热情、有抱负,童年时代的教育及所受的影响使他们想凭自己的才能出人头地。然拿破仑时代的结束宣告了他们自由竞争时代的结束,复辟王朝加深了他们的痛苦,出路问题苦恼着整整一代中下层青年。面对现实,他们走上了个人奋斗的道路,代表了法国中下层绝大多数有抱负青年的思想动向。他们的不同点是:同样作为个人奋斗者,由于在奋斗过程中人生目标、思想性格、使用手段不同、投靠的社会力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首先,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

拉斯蒂涅和于连生长于同一时期,出身都贫寒,生活环境滋生了两位青年向上爬的野心,这是他们的共同点。然而,面对相同的处境,拉斯蒂涅的个人奋斗动因侧重于对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向往,对其虚荣心的满足。于连的个人奋斗动因则侧重于实现儿时的英雄梦,渴望靠才能、勇敢,创业绩,获地位。不同的思想动因,使二者在人生目标的追求中做出不懈的努力。于连完全崇拜绝世英雄拿破仑,想从《忏悔录》和《圣赫勒拿岛回忆录》中认识世界,但在复辟王朝的时期,那个“穿红色军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自然就导致他童年的梦幻和理想的破灭,这也成了他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绊脚石。而拉斯蒂涅想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把学科作为适合社会发展的动力,以便捷足先登,榨取社会,这些虽然没有行通,但他通过读书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想法,是符合当时社会的某种需要,也可以说是他成功道路上的一个闪光点。于连不是野心家,而是个人英雄主义者的典型。尽管他有出自野心的功利打算,但平民的自尊和对统治阶级的本能的反抗始终是他的主导方面,他的平民的叛逆性格最终酿成了他毁灭的悲剧。而拉斯蒂涅的形象是极端个人主义野心家的典型,他在巴黎三年的生活史,是他一步步走向堕落、失去纯朴、毁灭灵魂的历史。他没有成为占有巴黎、占有世界的“英雄”,而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帮凶。第二,性格不同。

拉斯蒂涅的痛苦在于现实的生活状况与队物欲的渴望之间的巨大距离;而于连的思想矛盾更具复杂性:那是一种典型环境造就的典型性格,是下层人民反复辟情绪与贵族专横腐化现实的尖锐冲突的折射。拉斯蒂涅显得精明、圆滑、狡诈,他善于向生活学习,在与人的接触中变得具有远见卓识。在巴黎,他受到了“人生三课”的教育,使他的性格逐渐形成。于连是一个孤傲者,他企图以虚伪、卑鄙的方式去实现平民的自尊意识,摆脱平民阶级低微屈辱的现状,这就不可避免要发生悲剧。于连是一个精力充沛、才华出众的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复辟时代,在上流社会的压抑下毁灭了。于连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阶级的悲剧、性格的悲剧。当人物所处环境和自身追求的人生目标产生不协调时,人物的性格及其思想矛盾便突出地表现出来。于连和拉斯蒂涅涉世未深时都曾是心地纯洁、聪明伶俐、感情细腻的青年,但随着人物命运的发展,故事情节的推进,拉斯蒂涅的思想性格开始发生转变。一到巴黎,他在经受了人生三课的教育后,虽然有过一番内心痛苦的搏斗,有过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同情之心和无情之心的斗争,但他那本来就狐疑不决的南方人的性格很快就被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恶水所冲垮,变得虚伪、狡诈、利己、冷酷。而于连则变得自尊、自傲、反抗、虚伪,他的这种性格使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跟周围环境产生了矛盾。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

第三,个人奋斗使用的手段不同。拉斯蒂涅和于连都生有一副漂亮的外表,颇得上流社会人的欢心,常受上流社会女子的青睐。因此他们也就“幻梦 般地尽情享受“文明世界中 种种乐趣 但由于二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因此,二人在个人奋斗中所使用的手段也迥然有别。于连向上爬的手段中包含有反抗的因素,虽然为了向上爬但真诚与虚假,自尊与虚荣共同铸成了他的性格。拉斯蒂涅在往上爬的过程中,则没有这种矛盾心态的存在。拉斯蒂涅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与女人打交道的目的,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分析自己的地位和处境,窥测“猎物”,引诱女性,不断更换目标,达到利用女性爬上高位的目的。而于连,尽管他一生中也有过象拉斯蒂涅试图通过女性向上爬的想法与行动,但在追求女人的动机上有着很大区别。因为于连认为:自己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并且不愿做出低三下四的事来糟蹋自己,如果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他什么都不剩了。于连是靠着自己广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干一步步进入上流社会的。他进入贵族社会,凭借他的野心与才能一步步向上爬,为了成功,他也曾作过一些不齿的事情,然而,通过与拉斯蒂涅的比较,我们发现于连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交给贵族社会,他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贫民意识及高贵的人格,它鄙视贵族,鄙视虚伪,他执著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它高傲敏感,多疑自尊。

最后,投靠的社会力量不同,命运结局不同。

于连生活在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拉斯蒂涅生活在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之间。与拉斯蒂涅选择的资产阶级道路相对立,于连他所选择的是投靠封建贵族阶级的道路,他根本就没意识到封建贵族阶级经济被削弱,统治地位已不复存在,而封建贵族阶级的门第又历来密关紧锁,选择的错误注定了他最终失败的结局。

综上所述,拉斯蒂涅和于连是两个既相同又不同的个人奋斗者形象。他们代表了法国复辟时期绝大多数青年奋斗者的形象,成为永远的文学画廊中为个人拼搏的强有力的典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他就在野心和良心的冲突中坚定地“埋葬掉年轻人最后一滴眼泪”,顺着野心家的路迅跑,因而他的命运之帆始终是顺风吹送。而《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就不然了。于连既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往上爬,就必然要依附权贵,甚至也以征服贵夫人为主要手段;但于连又时而自发时而自觉地要求保持他平民阶级的骨气和良心,这就必然地常常和教会、贵族以及大资产阶级发生冲突,他们就要遏制于连的攀升,最终还是他们把于连送上了断头台。于连和拉斯蒂涅两个年轻人,经过社会的磨砺,经过内心的挣扎,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参考文献:

[1]许光华.司汤达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冯桂华.拉斯蒂涅和于连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3,(5):60.

[3]毕成德.复杂而独特的文学形象一于连·索黑尔[J].齐齐哈尔学院学报,1985,(1):84.

[4]苏千明.于连进取恋爱心理描写探微[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2

[5]韩捷进.外国文学新编[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08.

[6] 杨周翰,吴达远,赵萝旋.欧洲丈学史:下卷〔M].人民丈学出版社,1979.[7]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等.比较丈学原理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巴尔扎克:《高老头》。伊犁市: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首先,他们的人生追求不同。

拉斯蒂涅的个人奋斗动机更多在于对上流社会奢华生活的向往,对物欲与虚荣心的满足。于连的个人奋斗动机则侧重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渴望靠才能创造一番伟业。拉斯蒂涅出身于外省破落小贵族。生活的贫穷与家庭的义务,使他“对于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增加了十倍”。于是,他来到灯红酒绿的巴黎,实现爬到社会的顶层的梦想。起初,他是想通过勤奋地读书一步一步稳稳地向上爬,然而身边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使他清楚地看到金钱血淋淋的效力:子爵夫人的情人为了20万法郎利息的陪嫁而抛弃了她,米旭诺为了3000法郎的赏钱去揭穿伏脱冷的真面目„„这一切都使拉斯蒂涅看清社会的本相:财产就是一切。从此,他开始了追逐金钱的旅程。他不断地盘算从哪去弄钱,怎样去挣钱,“奢侈的欲望象魔鬼般咬着他的心,攫取财富的狂热煽动他的头脑,黄金的饥渴使他喉干舌燥。”最终,对金钱、权势的崇拜成了拉斯蒂涅追求的人生目标。于连是维里埃尔市里一个已经发迹的锯木厂主的儿子。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家庭环境的歧视与压抑给了于连奋斗的决心。不能否认,对舒适奢侈生活与高贵社会地位的向往也是于连奋斗的动力。但是,他有更高的人生目的,那就是他的“价值”与“荣誉”。于连想干一番拿破仑式的大事业。于连曾满腔热情地说:“拿破仑啊,在你的年代里,是怎样的善良,人们从战争的危险里才能取得富贵,而不是从贫贱人的痛苦里卑鄙地从事掠夺。”因此,我们说于连与拉斯蒂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前者是清醒地盯准金钱、地位;后者有火一样的热情和勃勃的事业雄心,有更高的生活理想与人生价值。

其次,两个的人的性格不同。

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时期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起初,拉斯蒂涅心地善良,也有着是非善恶之心。同时,对金钱与地位的渴望又时时召唤着他。这就使得拉斯蒂涅的思想性格、行为举止常出现矛盾的地方。为了一套漂亮的衣服,拉斯蒂涅写信给母亲和妹妹告急,回信来了,虽说他责备自己不该这样狠心利用至亲骨肉的感情,但转眼之间想到能够穿上新衣出入交际场所,他又得意非凡。面对伏脱冷提出的谋害维多利哥哥的建议,拉斯蒂涅一方面拒绝了这个罪恶的计划,但同时又没有停止和维多利小姐谈情说爱。高老头的死以及两对女儿的无情无义让他明白了这个社会的本质。让他把为人的最后一点良心与正义埋葬了。

但于连不同。于连的心理矛盾及扭曲是由两个阶级的对立引起的。于连在客观上,出身低贱,倍受虐待与歧视,而主观上他又卓而不凡,有着宏伟的理想,他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这种内在的追求在他身上外化成为一种强烈的自尊。“我跟谁一起吃饭?”他还常说“我虽然卑微但不卑贱。”总之,他处处要求平等。社会阶级的歧视加上自尊自傲的性格引发了他对贵族社会的强烈仇恨和对抗。在市长家,他所感受到的仅仅是对已经插身进来的上流社会的仇恨和恐惧。他不仅时常鄙视贵族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贫苦的劳动人民表示同情,他曾为宴请宾客的钱是从孤儿口粮克扣来的而良心受责,也曾为瓦尔诺禁止被收容者哼小曲而伤心落泪。但是,与连的内心是矛盾复杂的,他虽不满封建等级制度,但要实现报复又不得不依赖于他们。他不惜与侯爵同流合污,参与反革命黑会,传递情报,为之奔走效命。“我当遵照给我勋章的政府的旨意而行动。”一方面,他完全不信神,但同时却又孜孜不倦地研究神学。一方面他声称“使我和奴仆一桌吃饭,我宁可死掉。”,但同时,又如鹰犬般讨好侯爵。反抗与妥协就使他思想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这也给他带来深深地痛苦。可以看出,拉斯蒂涅的痛苦在于现实的生活状况与队物欲的渴望之间的巨大距离;而于连的思想矛盾更具复杂性:那是一种典型环境造就的典型性格,是下层人民反复辟情绪与贵族专横腐化现实的尖锐冲突的折射。

第三,奋斗的手段不同。

拉斯蒂涅和于连都生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常受上流社会女子的青睐。但二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他们在个人奋斗中所使用的手段也迥然有别。拉斯蒂涅在不断向上爬的过程中懂得凭自己的热情和才气,加之风流倜傥的仪表,去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就可以投身于上流社会了。于是,野心勃勃的青年首先靠姑母的力量,受到了贵族亲戚鲍赛昂夫人的优待,又先后结交了伯爵夫人、公爵夫人、纽沁根太太„„在与这些贵妇人交往过程中,尽管他一再地使用“倾心、着迷、心醉”等字眼,却很难说他对她们产生了真的“爱情”,然而勿庸置疑的一点是:他把她们当成进入上流社会的跳板。拉斯蒂涅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与女人打交道的目的,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分析自己的地位和处境,窥测“猎物”,对于女性,他更多地使用引诱,是利用。不断更换目标,达到利用女性爬上高位的目的。

伏脱冷曾说,“年轻人”的成功之路既不靠美德,也不是靠才能,恰恰相反,是靠丧失美德和浪费天才。拉斯蒂涅放弃了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利用倾心于他的女子一步步地“爬”上去。而于连在追求女人的动机上与拉斯蒂涅有着很大区别。因为于连认为:自己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并且不愿做出低三下四的事来糟蹋自己,如果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那他什么都不剩了。在《红与黑》中,司汤达描写了于连三次与贵族女子的爱情生活。除装腔作势的元帅夫人是于连的可笑工具外,于连追求市长夫人的最初动机是为了减轻她对自己会有的蔑视或为了嘲笑堂堂的市长大人,而追求侯爵小姐的目的是为了挫败贵族青年,获得和他们平等的地位。他的这两次爱情更多的是出自心理征服的满足,而非想借助她们青云直上。他能够把《圣经》倒背如流,才能得到当地神甫的信任;因为他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拉丁语,才被聘请为市长家的家庭教师;因为能对皮拉尔神父的测试对答如流,使神父对他渊博的知识吃惊不已;因为办事沉稳,工作出色,很得侯爵的赏识和重用„„。

于连的一生应该说是具有悲壮美的一生,仅管在客观事实上,他进入贵族社会,凭借他的野心与才能一步步向上爬,为了成功,他也曾作过一些不齿的事情,然而,通过与拉斯蒂涅的比较,我们发现于连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交给贵族社会,他内心深处有着深刻的贫民意识及高贵的人格,它鄙视贵族,鄙视虚伪,他执著坚守着自己的价值观,因此它高傲敏感,多疑自尊。于连的一生与其说是堕落的一生,不如说是悲哀的一生,令人垂泪的一生。

参考资料:王子闻老师--从拉斯蒂涅与于连的比较看于连是否堕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 “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铜雕像[1]。这个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他的“尿”像涓涓细流,长年不息地浇注在下面的水池里,他那天真活泼的姿态,栩栩如生的神采,十分逼真,惹人喜爱!这就是被比利时人民称誉为“布鲁塞尔第一市民”的小于廉(Juliaant)。据传说,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廉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将小于廉引为自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另一个传说中他是布莱邦特(Brabant)公爵高德福莱德二世(Godfried II)。1142年,这个两岁领主的部队与格利姆伯根(Grimbergen)领主博施奥茨(Berthouts)的部队作战。他的部队把这个婴儿领主放在篮子里吊在一棵树上以激励己方战士。在这个篮子中,小领主向着敌人撒尿。战斗以敌军的失败告终。司汤达小说《红与黑》中的人物于连

于连(Julien)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巨大野心而孤身一人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辛苦地奋斗着,其间不乏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正当他自以为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和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之时,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于连出生于小城维埃尔的一个木匠家庭,父亲是一个自私的木材厂老板,两个哥哥都是粗俗之辈。瘦小清秀的于连崇拜拿破仑,但是他看到拿破仑的时代已经终结,为了尽快飞黄腾达他只得从事神职工作。凭着超常的记忆力,他被市长雷纳尔选作家庭教师,但他却与雷纳尔夫人产生了感情。后来为免事情败露,他不得不到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受人推荐,他来到德拉穆尔府任秘书,得到了拉穆尔小姐的爱情。正当他以为自己将要获得成功时,雷纳尔太太的来信告发了他。愤怒的于连疯狂地在教堂打伤了雷纳尔太太,也因此被判死刑,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于连的命运是其性格的悲剧

在小说《红与黑》第四节“父与子”中有一段对于连的肖像描写:

他的两颊红红的,低头看着地。小伙子有十八九岁,外表相当文弱。五官不算端正,却很清秀;鼻子挺尖,两只眼睛又大又黑,沉静的时候,显得好学深思,热情似火,此刻却是一副怨愤幽深的表情。

这段描写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暗示了于连性格的悲剧,首先,这个年轻人长得十分清秀,这对他以后的命运有很大的影响。于连相貌清秀,身体瘦弱,但出生在木匠家庭,他身体不够强壮不能出色的干活,所以得不到父亲的喜爱反而得到的是父亲粗暴的拳脚;他拥有美貌,这成为跻身贵族及上流社会并于两位贵族女性发生恋情的资本,但同时也是铸就他命运悲剧的一个潜在因素。另外,他喜欢深思,探寻问题。他最爱读的书有两本:卢梭的《忏悔录》,从这本书里他领悟到人应该是有尊严的,但出生的低微又使他往往得不到尊严,他因之而痛苦着。另一本是拿破仑的《圣埃伦岛回忆录》,这本书是于连狂热崇拜拿破仑,觉得拿破仑给自己开辟了一条路,:出生低微的年轻人也可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打拼出一番事业。可惜于连出生时,拿破仑的时代已经过去,于连不得不放弃穿上拿破仑军队红军装的理想,而改穿上教士的黑道袍,“红”与“黑”象征着当时年轻人的两条路。这段描写还写他在一转瞬间目光里常常显出一种仇恨的表情。于连是生不逢时的,内心有着仇恨,但在波旁王朝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他必须掩盖住自己的仇恨,在表面上表现出

很虔诚的笃信基督的样子,把他的聪明才智用于背诵拉丁文的《圣经》。这也是小说名字的另一种解释,“红”是于连性格中善良真诚的一面,“黑”是于连性格中伪善愤恨的那一部分,“红”与“黑”的交战,住在他的思想与行动,“红”与“黑”的抗争,注定了他悲剧性的命运。于连既柔弱又残暴

小说中索黑尔父子相互敌视的紧张关系令人莫名其妙,比如书中开始便写到老索黑尔和于连的冲突,由于老索黑尔叫了于连两三声没有得到回答,他就扑上去给了于连一拳一巴掌,直打得于连晕头转向、鲜血直流。即使到后来于连被判死刑关在监狱里,老索黑尔不但不悲伤,而且还要向于连收取“预付给他的膳食费和教育费”。从这些可以看出,索黑尔父子之间的人伦之情已丧失殆尽。按照荣格的“阿尼玛”理论,人类的心灵是双重的,不过一行的心理特征通常在人们身上不易被察觉到,它处在潜意识状态,只表露在梦中或投射到周围的某个人身上,(通常是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投射到女性身上,女性身上的男性心理特征投射到男人身上)但是从小就生长在只有男人的粗暴而没有女人的温柔的环境里的于连,他身上羞怯、腼腆、柔弱等特点,并随着条件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一旦遇到合适的理想中的女性,就会把内心中的女心里形象投射出来,从而在他身上的男性心里会迅速升居主要地位,因而那种勇敢、冷酷、残暴等充满征服欲和占有欲的男性心理特征就会突现出来。因此,极端的温柔和极端的残酷的两极性格,就会统一在于连一人身上。俄狄浦斯情结

其实,荣格的这一观点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就是我们熟知的“俄狄浦斯情结”。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投射是以其母亲的形象为原型的。而德·瑞那夫人也始终在感觉上把于连当成她的孩子。尽管二者在事实上并非有血缘关系,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导致“乱伦”的恐惧。尤其是当德·瑞那夫人的孩子突然病倒时,两人顿感乱伦必遭惩罚的恐惧。为了避免导致“娶母”的结局,于连只得处处逃避,向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王一样,为了逃避神示的应验而逃亡异乡。正当于连和玛蒂尔德的恋情将要达到“高潮”时,德·瑞那夫人便出面干预了。虽然她对于连母子式的恋情难以实现,但嫉妒之心决不允许她把于连推到别的女人的怀抱里,于是她便采取了最为卑鄙的手段,写信告发了于连,使于连功败垂成。于连感到异常恼怒,表面上看是德·瑞那夫人的出现破坏了他即将到手的锦秀前程,实际上于连前程的断送意味着他将重新回到德·瑞那夫人身边。当于连认识到“娶母”的结局将无可挽回时,他只得采取枪杀德·瑞那夫人的办法。对德·瑞那夫人刺杀的不成功宣告了于连逃避的失败,也宣告了他对玛蒂尔德小姐的最终抛弃。但于连实际上又怕德·瑞那夫人真的死掉。他处在既爱又怕的矛盾交织中。当他得知德·瑞那夫人没有死时,他先是惊喜于他所爱的人并没有死,随之担心的娶母结局将最终难免,于是,于连考虑到既然不能把德·瑞那夫人杀死,那就只好把自己杀死。所以当法庭判他死刑时,他拒绝任何可能生存的要求,甚至承认法庭的判决是“公正的”。于连的最后逃避

我不抱有任何幻想,死亡在等待着我,它是公正的。我竟然会企图杀害最值得我尊敬和钦佩的女人。德·瑞那夫人曾经像慈母一样对待我。我的罪行是残酷的,而且是有预谋的。

在结束以前,于连又回过头来谈他的预谋,谈他的悔恨,谈他在那些比较幸福的日子里对德·瑞那夫人怀有的尊敬和儿子般的无限爱。这是于连对德·瑞那夫人恋情的真正告白。于连所认为的判决的公正性,已不再是法律的,而是道德的。并且于连只能选择死,这是他对乱伦的最后逃避。于连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他的理想

仔细比较司汤达的生平与于连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司汤达不幸的童年、军旅生涯、政治生活,都和于连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实际上就是司汤达本人,通过于连这一形象,不但表达了作者童年被压抑的欲望,而且还体现了他一生屡受政治挫折的坎坷经历;通过于连和德·瑞那夫人的优美爱情抒发了他的恋母情结;通过于连壮烈的死,完成了他对死亡的好奇和体验。至于于连最后在法庭上精彩的演讲,则更是作者一生中遭受政治迫害的直接表现,于连的全部人生阅历不过是读了卢梭和拿破仑的两本书而已,于连对社会的认识是幼稚和肤浅的(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肤浅的),这样富有政治见解的精彩讲演与其说演讲者是于连,不如说是司汤达本人。可以说,整部作品就是作者全部内心世界升华的结果。于连性格中的来复线

小说中,德·瑞那市长要聘请于连去他家里做家庭教师,于连的父亲老索黑尔在薪水、吃、穿、住等一系列问题上与市长讨价还价,老索黑尔关心的只有一样东西――金钱,而于连关心的是他和谁一起吃饭,是和主人还是仆人。也就是说如果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就可以去。他的这种自尊心背后掩盖着相当严重的自卑。由于自己出身比较低微,所以他的这种自卑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在他生活中看到这样一个来复线,就是瞬间的自卑马上激起自尊的反抗,这种反抗如果得到了某种胜利的满足,这个来复线周期就完毕了。但接着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感到瞬间的的自卑,他又会激起一个自尊的反抗,然后再获得一种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 爱情降临时

比如有一天在花园喝茶的时候,傍晚天色有点黑了,于连不小心碰了一下德·瑞那夫人的手,夫人立刻把手抽回去。对于一个贵妇人,这是修养使然。但于连马上产生一个念头:德·瑞那夫人瞧不起我,我的手一碰到她,她一下子就抽回去了。这样一种自卑的意识变成自尊的反抗,他想:“无论如何我要抓住她的手。”经过很激烈的痛苦的思想斗争,他下了很大的决心,把德·瑞那夫人的手抓住了。由此开始两人的爱情。当天晚上德·瑞那夫人非常兴奋,觉得自己的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甜美的爱情降临了。而于连只是感到一种胜利,感到一种胜利的满足,因为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所以那天晚上他睡得很香,和德·瑞那夫人完全不同。疑虑和矛盾中的于连

无疑,《红与黑》是一部充满着魅力的作品。西方关于研究司汤达的作品数量足以与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等量齐观。的确,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中对于19世纪上半期法国风起云涌的各方斗争和矛盾都展现得颇为深远,贵族、大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一个个的粉墨登场,潜伏在表象下的实力的交战刻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朽和虚伪。而在我看来,《红与黑》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都绝不仅仅在于该作品所体现出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记得蓝棣之老师曾经说过,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大大不同于记录社会的高级文件,文学的意义也绝不仅在于记录,我想,是《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更足以让每位读者看得目瞪口呆却又如痴如醉,足以让每一位研究者分析成千次上万次。于连的性格

我们随便从中挑一段来读,便很容易看出于连的极端细腻和敏感。在市长家做家庭教师时,于连已经通过出色地背诵拉丁文《圣约》赢得了德·瑞纳一家上下刮目相看,更凭着他清秀的长相、少年的自尊打动了德·瑞纳夫人的芳心。而于连却出于一种奇怪的自尊和一定要证明点什么的心理,望着她,仿佛她是个仇敌,他正要上前和她决斗交锋„„

就是这样,这个怪异的于连牢牢抓住了读者们的心。于连的敏感和细腻、倔强是天生的,他还拥有着超群的记忆力,而他的高傲和自尊、崇拜权势则是后天环境的赋予。于连确实是十分自我的,在他的心目中,尊严被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可以放弃轻而易举就能到手的钱财,因为他需要的是别人的尊重。但他对于“自尊”的理想和追求又最终把他引向了歧途。于连的观念

于连虽然有着民主的思想和英雄主义的热情,但当他得到了拉莫尔公爵的赏识时,他却逐步地向贵族势力妥协了,这时的于连仿佛只知道为拉莫尔公爵的一场政治阴谋走足报信。在他的个人奋斗历程中,他经历着一次次的反抗和妥协。他是机智聪明的,然而在很多方面,我们只能说他是天真而无知的,比起整个社会中精心钻营的人们来,他是无力的,也是无助的。

左拉在《论司汤达》中是这样写的:“他(司汤达)停留在一种抽象的意愿里,他要人这种生物不包括在自然里,而是靠在一边站着,然后宣告只有心灵是高贵的”。左拉觉得于连是“完全装配好的智慧和情感的机器”,“纯粹在思辩中产生的创造物”,他“专在推理上下功夫”,主张自然主义的左拉认为司汤达在创作中带有观念学者和逻辑学者的身份,于连似乎只是永远在心理活动,外界的事务,哪管它春夏与秋冬,能对于连产生震动的永远都只是他的想像中别人对他的轻蔑与尊重。这不也正说明了作者对于连心理上入木三分的刻画吗? 于连的结局

最后我们来看看于连的结局,于连死了,他也只能这样选择。他的悲剧是一场典型的性格悲剧,无论他性格中近乎于女性的柔弱、腼腆与男性的暴戾、野心之间的瞬间转化,还他前半生颠沛辛苦的追求和生命最后一刻对于死亡的平静向往,都是他性格的极端和偏执造成的必然结果。生命原本是平衡的,当生命的一种状态达到巅峰乃至于近乎崩溃之,随之而来的必然不会是平和与安宁,而是另一个极端。

篇3:《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

而在我看来, 《红与黑》之所以如此经久不衰, 绝不仅仅在于该作品所体现出的政治和社会意义。蓝棣之曾经说过, 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大大不同于记录社会的高级文件, 文学的意义也绝不仅在于记录。我想, 小说中的主人公于连那充满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更足以让每位读者看得目瞪口呆, 如痴如醉, 甚至让每一位研究者分析成千上万次。

作为一个集诸多矛盾性格于一身的年轻人, 于连“既卑怯又勇敢;既虚伪又正直;既狡猾又诚实;既老练又天真;既复杂又单纯。所有这些水火不容的对立特征, 在他的性格逻辑中却有着惊人的统一。”百余年来, 无数的读者从他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引起了心灵的共鸣。

怎样认识这个极具个性的形象, 或者用一两句话作出断定呢?于连的思想和性格在小说中是逐步演化的;他的思想和性格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他的所想所言所行经常掺杂着假象。因此, 必须正视他的全部复杂性。

拨开于连行为和情感中所显现的那些复杂纷繁的层层雾翳, 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于连的思想中存在着平民阶层的平等意识。作为一种社会典型, 于连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 在王政复辟时期, 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才智之士”的代表, 这类人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 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 早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的权威, 而将个人才智视为分配社会权力的唯一合理依据, 他们大都野心勃勃, 精力旺盛, 在智力与毅力上大大优越于在惰怠虚荣的环境中长大的贵族青年, 只是由于出身低微, 便处于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 日益强烈的平等意识激起这个阶层对自身地位的极大不满, 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对上层社会的极端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 又引诱他们投入上流社会的角斗场。

在爱情方面, 于连也同样有很强的自尊心, 或者说也具有同样的平等意识。于连的两次爱情, 在复辟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具有小资产阶级争取平等自由的积极意义。

因为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 因此于连不仅时刻意识到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 同时对上层社会的丑恶观察得也很透彻, 并怀着强烈的厌恶和愤懑, 他是反动阶级最无情的揭露者和批判者。

但是, 于连一方面痛骂贵族可鄙的财富和建筑在其上的享乐生活, 另一方面又绝不放弃获得这种财富和享乐的决心。这是因为于连的平等意识和自尊心, 又是和他千方百计要超脱自身所处阶级地位, 以至飞黄腾达的个人野心紧密联系的。也许很多人会不耻于于连的伪善, 轻视他为了实现个人的野心而体现出的利已主义, 认为那是对自己心灵的背叛, 灵魂的玷污, 甚至是一种自我摧残。然而从我个人的角度看, 这只是于连摆脱低贱地位, 登上社会顶层, 追求个人幸福的手段罢了。

人们千方百计给他的成功设置障碍, 想方设法令他前进的道路布满荆棘:仅在迎接圣驾的仪仗队里初露头角, 就受到贵族们的责难;仅仅因为头脑清醒, 便遭到其他神学院学员的嫉恨……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击碎他追求个人幸福的美好愿望, 反而更激起了他达到社会顶层的野心和斗志, 他深信“平凡的人, 听从命运, 只有强者是自己的主宰。”而“怯懦的动物总是成群结队地行走, 只有狮子在旷野中独往独来”也正是于连生活的座右铭。为了在上层社会求得更好的发展, 他被迫隐藏起唯一属于自己的财富——灵魂, 感情和愿望, 去换取虚伪和野心的假面具。正像德国作家亨利希曼认为的那样:“《红与黑》是一种巨大的, 然而被压制了的力的故事, 这种力量在那个社会制度下既无立锥之地, 亦无任何权利……”即使如此积极的面对生活, 如此积极的掌控命运, 于连也始终没有逃脱悲剧性结局。

于连的一生虽然短暂, 却如同疾掠夜空的流星一样引人注目。他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 使他成为小说无可争议的焦点。

于连的一生, 可以说, 就是个人奋斗的一生。从他奋斗的历程当中, 我们看到了他的自尊与勇敢, 狂热与郁闷, 看到了他从启蒙学者与拿破仑那里获得的追求平等的观念, 也看到了罪恶的现实如何扭曲他的人格以及他在伪善的道路上经受的矛盾与痛苦。对于这样的人物, 我们很难定位他的好与坏, 对与错, 也不应该盲目地对他进行褒扬或批判。我们只能无奈地说, 是那个时代, 那个社会造就了他, 同时也酿成了他的悲剧性的结局, 以及他失败的人生。

于连的一生是可悲的, 也是值得人们同情的, 然而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 更应该关注的却是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所代表的典型意义。于连的生活道路一波三折, 历尽坎坷:有积极抗争, 也有妥协退让;有争权夺势, 也有痛苦挣扎。它有力地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平民阶级与贵族阶级的严重对立, 反映了小资产阶级与知识分子对自由, 平等的渴望, 同时也清楚地说明了:在拿破仑时代可能成为英雄的青年, 在复辟王朝时代只能惨遭毁灭!

摘要:本文从于连身上具有的平等意识, 矛盾的性格及利己主义思想三方面对其形象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概括总结了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于连,平等意识,利己主义,矛盾性

参考文献

[1]司汤达.红与黑[M].张冠尧,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2]吴朗.外国文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篇4:《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

关键词:于连;形象;现代;启示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司汤达的《红与黑》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红与黑》这部小说了不仅书写了爱情、权力和欲望,同时更是书写了一个年青人不断奋进但又不断失去自我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作品的最后,在两种选择面前,于连果断地选择了死亡,马蒂尔德小姐也如愿以偿,手捧着爱人的头颅坐在马车上,这是一种悲情的结局,会让很多读者为之叹息,但却是于连找回自我,向社会宣战的一种决心和斗志,与社会决裂的一种行动。在惋惜的时候,我们应该为之振奋。

一、于连其人

于连是一个小木匠的儿子,他出身卑微,但却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他喜欢读《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拿破仑是他的偶像,也是他奋斗的目标,他是一个有追求和梦想的人,但是他却只能手捧着《圣经》去讨得他人欢心,在社会面前他不得不低头,不屈服,这是他融于社会的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为了混迹上流社会。他选择了牺牲爱情和色相来成全自己,德·瑞纳夫人和玛格丽特小姐成了他向上爬的工具,当然在转变的期间,他也有过自责和反复,他也曾徘徊不定,反省自己。但是他最终只是在一轮轮的辗转之后,又选择了虚伪和冷酷。最后,德·瑞纳夫人在教堂中的忏悔,使他进入了监狱,在监狱中的他开始回顾自己之前的人生,开始反省自我,找回自己,面对玛格丽特小姐的救助,他毅然选择了死亡,于连以这种方式向那个他存在的社会宣战,与那个社会决裂。

于连是一个自信勇敢有追求的人。作为一个小木匠的儿子,于连将拿破仑作为自己的偶像崇拜,他也曾幻想披着那身红袍叱咤风云,但是不同的是,时代已经变换,在他的时代,不可能通过自我的奋斗来实现他的目的。他渴望从一个小木匠儿子的卑微身份跻身上流社会,于是他去勇敢追求,他毫不自卑,他读自己不喜欢的《圣经》,他和两个上流社会的女子开始了爱情,他自信地辗转于上流社会,其中有追求也有幻灭,欲望也有征服,从中于连展示出了充足的自信心。他也是勇敢的,为了爱情,他曾爬梯子上到二层楼上,为了控诉当时的社会,他选择死亡,在于连的内心深处,虽然圣经的黑曾是自己上升的阶梯,但是拿破仑的红始终在他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于连是一个自卑、虚伪、卑劣的人。虽然与上流社会的女人展开了两段爱情,但是小木匠家庭出身的于连在骨子里是自卑的,他在高攀上流社会的人和群体,在他的心里,他们不是平等的;同时于连是虚伪的,为了上流社会的梦想,他放下《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拿起《圣经》,只为讨得老神父的欢心,他选择两个上流社会的女人展开爱情,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权欲在作祟。于连一步步走向上流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善良到卑劣的蜕变。其中他挣扎过,内疚过,这充分说明在他的内心,善良和勇敢等正面力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些决定了他最终选择用死亡来向社会宣战,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却是黑暗主宰了他的身体。

二、现实启示

很多人都有追求荣华和富贵的目标,人们追逐权力、金钱、物欲,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奋力拼搏,很多人寻求捷径,很多人在其间迷失自我。就这样在一步步走近成功的同时,很多人丢了自己,丢了道德,其间像于连一样,他们也在挣扎,他们也在徘徊,但是最终都抵不过现实的诱惑,进而一步步沦陷。于连的勇敢的,他选择用死亡的方式寻求回当初的自己,然后亦然与深处的那个社会决裂,但是大多数人不能也不会像于连那样,他们没有于连的勇气,他们最终选择将自己输给现实。

坚守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无所畏惧、没有底线的,也就是说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誓不罢休;同时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也会很容易在前行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进而最终将自己出卖给现实。于连最初是有信仰的,他的信仰不是手中拿着的《圣经》,而是拿破仑,这是他心中最本真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给他力量,给他追逐的勇气和动力,但是他一开始就丢掉了他的信仰。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种莫名的东西,我们暂且谓之信仰,为我们前进提供动力,为我们行为设定底线。在追求的过程中,很多官吏为了仕途行贿受贿,很多歹徒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有的人为了爱情做出过激的行为,种种这些都在说明一点,那就是他们心中最初的那种信仰的丢失,以及他们最初最本真自我的消失,在这种没有信仰支撑下的躯体,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没有底线可言的。这也警示我们,树立自己的精神信仰,坚守自己的人格底线,在人生追求的过程中,始终能够沿着自我最本真的意愿行动。

取之有道。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光是对金钱是如此,对于其他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道理。要想得到爱情,就去用优秀的自身吸引对方;要想获得金钱,就去用勤劳的双手致富自己;要想求得功名,那就用自身的表现去实践目标。种种人们所追求的事物,都是有一条实践的正规路径,也许这条道路不太平坦,也许这条道路十分漫长,但是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并加快脚步,很多时候目标是会实现的。但是很多人却是放弃这条光明的道路,去寻找捷径或是另辟蹊径,最终不是迷失方向,越走越远,就是掉入陷阱,无法回头。

小说中的于连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对于自身的行为,他也在现实和心灵之间不断挣扎,但是最终都是败给现实,挣扎的过程就是于连认识错误但不能直面的过程展现。当然最终面对现实,他勇敢地选择用死亡去面对,这是他一个面对错误的勇敢的决定。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犯错的经历,但是很多人都在回避和逃避错误,而不是勇敢面对或是改正。面对及纠正自己的错误,无疑不是走回正道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如果不去面对,那错误终究会向雪球一样日积月累,直到一天,自己再也无法承受。

参考文献:

[1]郭成芳. 自我实现与悲剧人生——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社会隐喻意义[J]. 山东外语教学. 2004(03)

篇5:《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特征及现代启示意义

关键词:《红与黑》 于连形象 特征 现代启示

引言

在《红与黑》中,作者通过对于连形象特征和所处时代背景的分析,生动地呈现出当时的社会场景,深刻地揭露了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社会矛盾,使于连所代表的人物形象具有普遍性,成为了不朽的艺术形象,从而留给后人深深地自我反省和启示。

一、《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特征

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中,司汤达是非常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写作风格是通过刻画人物的内心变化,来揭示现实社会的特征,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司汤达秉承作品人物符合现实社会,不可太过夸张,也不能太牵强,因此,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塑造了于连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红与黑》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最重要的原因是读者阅读之后,对于连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各不相同,成功塑造了一个性格丰满的典型人物,非常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于连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青年代表人物,他聪明、外表娇好、不爱体力劳动、不愿屈于人下等性格特点,让他经历各种不同的人生历练;但是,卑微的平民身份,决定了他不能生来就拥有贵族的奢华享乐生活,只能过着碌碌无为、平淡的生活。在《红与黑》中,作者用两种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可以给处于社会底层而拥有抱负的年轻人以启示,因此,文中于连的悲剧人生经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小时候的经历,让于连形成了反叛的性格;在老军医的影响下,他受到了民主、自由等思想熏染,因此,于连产生了建功立业、改变生活现状的领悟,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充满野心、拥有顽强反抗意志的人,并为之奋斗了一生。例如,文中提到的他在市长家做教师时,提出与大家一起吃饭的要求,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在《红与黑》中,于连表现出了反抗到妥协,最后再反抗的心路历程,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同时具备了虚伪和善良的双重形象特征,具有非常矛盾的心理。于连非常渴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他与教会勾结、玩弄感情等,人生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化,使他的野心更加膨胀。在看到教会的虚伪和唯利是图以后, 于连带上了伪善的面具,导致于连的性格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清纯少年,转变成老练的野心家。但在每次成功以后,他会自我反省,并谴责自己的虚伪,导致他始终无法与上流社会的人走到一起,并在经历不同的事情时产生了反抗心理,最终造就了他人生的悲剧。于连将个人尊严放在了人生的首位,市长夫人揭发他以后,他被关进了监狱,最终他彻底醒悟过来,认识到德瑞那夫人是他的真爱,看清了贵族们的真实面目,并拒绝了玛特儿的搭救,最终选择了死亡。

在红与黑的相互纠缠中,于连为了实现人生目标,不择手段地奋斗着,然而封建贵族统治下的时代,根本不允许一个出身卑微的平民步入上流社会,无情的现实社会导致于连成为了统治阶级的牺牲品,最终剩下的是对当时社会的无声控诉和深刻嘲讽。于连矛盾的多重性格和悲惨的命运,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当时社会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让他成为了西方平民阶层多舛命运的缩影,以至于他成为当代的鲜活文学形象,给当代人深深的启示。

二、于连形象的现代启示意义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但是,人的本性却具有共通性。《红与黑》中于连的人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展示着人生际遇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在某些方面与现代社会发展有着相似之处。于连在奋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受到压迫后坚决反抗,收获个人名利后便妥协等,都表现出了他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从不顾忌传统和道德,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维护自尊。因此,于连的主人翁形象,打动了现代很多有志向的青年,他们怀着深深的同情和共鸣之心,在阅读《红与黑》的过程中,感悟自己的人生、寻找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同时提醒现代青年,在努力拼搏的时候要注重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修养,寻找属于自己的最合适的位置,让自己的人生尽量完美。

于连所受的苦难,与他的出生和当时的社会制度分不开,他受到了社会的迫害,代表着封建贵族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目光短浅、自私自利,而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发展可以得到公平、公正对待,并且主张言论自由,看重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个性。所以,与于连相比,现代青年是非常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拥有着非常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但是,在现代发展中,仍然能捕捉到很多于连的影子,他们盲目地走在人生路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甚至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了不正确的道路,铸就了悲剧的一生。于连的一生,充满着各种不定因素,他有着超越时代的思想,使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的思想活动;在改变命运的时候,他勇敢、义无反顾的与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奋力拼搏,使于连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了永恒意义。现代社会中,青年们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需要锻炼自己的意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坚持不懈、顽强拼搏,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和创新,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学会自我总结分析,以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不到最后一秒都不能放弃,即使失败,也可以坦然面对,无怨无悔。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于连同时具备着虚伪与善良两种形象特征,为了进入上流社会,攀附权贵、欺骗女人的感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于连人生的悲剧,也是当时现实社会的悲剧。在现代发展中,人们提倡民主、个性、自由,给青年们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让很多平民青年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斗志,但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青年们自己去克服,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现代青年们,要从于连身上吸取教训,不要被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培养崇高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作风,不向挫折低头,将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结合在一起,风险自己的社会价值,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结语

对《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特征的进行分析,并叙述他的现代启示意义,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从而告诫现代青年,做事情要戒骄戒躁,要坚持自己的原则,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控制,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冯少芬.《红与黑》的多重象征[J].小说评论,2012(S2):63-67.

[2]邓伟英.现代视角解读《红与黑》[J].芒种,2014(09):105-106.

[3]张文君.《红与黑》中于连形象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3(02):29-31.

[4]李桂全.不断被涂写的“羊皮纸”——《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在新中国60年的变迁[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06):17-19.

[5]李妙华.《红与黑》赏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6):46-47.

上一篇:怀念同窗岁月祝福语下一篇:宝应县委书记仲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