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材料作文

2024-06-22

屠呦呦材料作文(共8篇)

篇1:屠呦呦材料作文

屠呦呦材料作文

一、材料作文:

材料:伴随着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的欢呼,国内的质疑声同样强烈,一时“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屠呦呦能获得大奖,是一个团队努力多年、经过190次失败的结果。”

“这是集体的工作,为什么给她一个人?”

“为什么大奖只颁给一个人?我也做了重要贡献。”……

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的评奖依据: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针对材料,要求选好角度,这就需要我们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思考的切入点应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本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争论的焦点是什么;趋势会怎样;有哪些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等等。

用这些理论和问题做指导,分析这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团队与个人的作用;

2、个人在团队中的引领作用;

3、要勇为天下先;

4、不要过分的计较名利、荣誉;

5、看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等。其中,最佳立意是第二个。范文:

精英

团队

成功

美国拉斯克奖颁发给了81岁的屠呦呦,依照的是“最先”原则。在国内却舆论大起。是“团队”,是“个人”?功劳到底归谁?真值得审视。从古到今,任何时代,社会都需要精英,需要个人崇拜。但是,任何时代,英雄的业绩都不只是一个人创造的,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也就是说,个人的引领与团队的协作共同发挥作用,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个团队,需要精英的引领,才具有战斗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一个出色的“火车头”。他雷厉风行,有勇有谋,百战沙场,叱咤风云。信奉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强大的敌手,毅然亮剑。正是这个有尊严、有血性的领导人将一个“发面团”带成了一个嗷嗷叫的英雄团队。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令敌人心惊胆寒。“将帅无谋,累死小卒”,只有充分发挥车头效应,才能带动整个团队前进。没有精英的个人,就没有团队的战斗力。

一个精英,需要团队的配合,才能成就辉煌。

提起篮球,提起NBA,人们自然会想到乔丹,想到芝加哥公牛队,想到由乔丹率领的梦之队。是乔丹,创造了篮球神话,成就了时代辉煌。一代球神在世界人们的心中屹立不倒。他的那句名言“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道出了他成功的真谛。那就是,他的神话离不开皮蓬、罗德曼、科尔、朗利、库科奇、格兰特等“更好”的队友。是这支优秀的团队,成就了芝加哥公牛队两个三连冠的霸业。可以说没有乔丹,就没有芝加哥公牛队上个世纪90年代的辉煌;没有乔丹那帮伙伴,也同样不会有那个辉煌的时代。

精英与团队需要和谐统一,才能产生最大效益。

海尔公司神奇般的崛起和茁壮成长,得益于它的领军人物张瑞敏,也得益于张瑞敏麾下的整个团队中的每位员工的努力。还记得94年与德国的那张订单吗?“两天内发货”意味着什么?紧急时刻,张瑞敏精确指挥,合理调度的领导才能是关键;团队的合理分工紧密配合是保障;适时发货,成功运转就是效益。是的,这种精英与团队的和谐统一,确保了海尔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奉献出最好的产品。

精英力量是锋利的尖刀,团队精神是无形的堡垒;一个团队需要有精英的引领才能不断前进,一个精英需要与团队精诚协作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精英打造团队,团队孕育精英。

二、屠呦呦材料作文

优秀选文

角度:屠呦呦为三无科学家

观点:国内体制与国人的急近功利使屠呦呦成为“三无”科学家

中科院院士,是多少一线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头衔。然而,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屠呦呦几次被提名院士却均当选。在引起社会一片哗然之余,更引人深思:我们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体制,而我们所需要的,又是否适合这儿的社会?

(概述材料,引入话题——提出问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屠呦呦获得大奖后,各个研究机构的邀请函便会纷至沓来。当选院士或许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当然,前提是中科院放下看似无比“重要”的面子。却着偏偏又充满了一种戏剧性。不少所谓院士之所以能够当选,只是区区凭借着一篇论文罢了。而类似于屠呦呦的“实干家”却被拒之门外。(由表及里,直击本质——分析问题)

一所科学研究院,需要的是实干家,是实打实的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才,而不是成为一个论文漫天文案堆积如山的财务办公室。国人的急近功利,对真正人才的不够重视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科学需要实践,如果连一个勇于实践的科学家受到的关注还不如一只会纸上谈兵,每天的工作仅限于写论文的“院士”,这才是中国科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悲哀。(重申观点,摆明态度——得出结论)

我们需要改变。

观点:一个人的身份背景的差异,并不能决定其能力的多寡。论据:1.刘邦项羽 2.莫言 3.袁隆平题目:能力与背景

近日,“三无教授”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后引发人们对中国学术体制的热议。背景真的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概述材料,提出论点)

一代帝王汉高祖刘邦虽出身农家,地位也不高,可他不也凭着他那不怕死,大无畏的精神打败了出身高贵,将门之后的楚霸王项羽吗?

(举例论证一)

而第一位中国籍诺奖获得者——莫言,他没有上过大学,而有因他真实的经历,质朴的文笔,结合中国引人深思的近代历史,成功的俘获了诺奖委员会评委们以及我们广大群众的心,如他的名字莫言一般,无声的向世人宣告,没有背景,能力一样可以很突出。

(举例论证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被人们质疑,科研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同样以“三无”的身份作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拯救了无数险些饿死的人民呐!成功的打了那些质疑他能力的人的脸。(举例论证三)

背景可能与生俱来,可能后天拼搏,但这并不代表什么,只表示你以前的成功或失败。而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自身,自身是否刚强勇毅,以及学识的多寡。

背景可能影响能力,但他决不能决定能力,更不能作为评判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未来不也正掌握在我们这些毫无背景的人手中吗?

(结合例子,多角度分析)角度:屠呦呦为“三无教授” 观点:国家的人才体制决定国家的高度

论据:

1、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才体制

2、剑桥大学对霍金教授的支持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屠呦呦这个名字便在数年研究的积蓄下,一朝轰动中国医学界。但若不是一次世界的见证,也许他的贡献只能被中国的愚昧所埋没。

(引述材料,提出观点)想来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不都是如此?九品中正制魏晋多少贤才埋没于田壤,科举考试负了唐宋多少的忠贞,八股文又为明朝创造了多少的傀儡书生。温飞卿,蒲留仙,孟东野„„数不胜数的才人贤士一生悲愤于中国腐朽的制度下。中国从古至今的以笔论英雄,导致当今中国学术界的领袖空会纸上谈兵,以发表论文为目标。而如屠呦呦一般没有华丽的论文去耀武扬威的研究者们,若不能一鸣惊人,或许只能守着自己的研究在简陋的实验室度过一生。若是这种制度残忍地埋没了如此多的英才,或许疟疾的有效治疗绝不至于等到今天。

(群例论证,指出评价标准的根本)

而反观欧美那些称霸诺贝尔奖多年的国家。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距今为止拥有最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80多位诺贝奖获得者的辉煌背后,是对人才竭尽全力的支持。我曾为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先生的一句话所感动:“他们研究的价值并不在于能否获得诺贝尔奖,而在于一个领域新的高度。”发现黑洞的霍金教授,便是这种制度下的受益者之一。当医生说他的生命只有短短三年时,剑桥大学义无反顾地聘请他成为了教授,给他提供最好的医疗资助帮他的生命延续,成就了一个物理届的传奇。英国的社会对于一个萌芽阶段的人才是何等的重视。国家会倾尽一切的财力去完成一个人对于世界与自身的思考与探索。这对比中国的考试支队下创造的论文人才带给世界的轰动强了百倍。中国不是输在了人才,而是输在了对学术的认知和对科学歇斯底里的追求上。

(对比论证,指出根本原因)

如今中国大量的人才流失或许并不是偶然,虽然“千人计划”给中国的海飘人才带来了回华的动力,但对于一个人才全力的支持上却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的是给人才一个能够自我创造与改变的空间。鲲鹏不求翅膀的华美,只求予以蓬山万里去翱翔;英才不求财气冲天装饰人生,只求给他一个空间让他刨根到底。若真能如此,屠呦呦、袁隆平将不只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浅谈如何做)

若是“十年寒窗”能有国家付出全力的支持,或许“金榜题名”远不需要十年,创造的也不只是“金榜题名”的价值。角度:屠呦呦落选院士

观点:真正有实力的人,早已学会比别人加倍努力,也比别人加倍投入,尽管他们并无太多荣誉。

屠呦呦并非院士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引发社会对中国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也让我们深思。

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并非偶然,她抱着对中医的向往,全身心投入到对抗疟疾的工作中去,她研究了上千种中草药的特性,最终瞄准了青蒿这种植物,可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在她的一番努力之下,她成功了!她提取出了青蒿素,也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对她的关注。她的成功,是必然的!(概述材料,提出观点)

屠呦呦并非院士却胜似“院士”,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实干家,也因为她的成功,打破了人们心中一直存在的观点:只有成为院士那一类的人才能有一番成就。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之说,这也充分说明了不只是有身披各种荣誉的人才能成功,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再持之以恒地攻克难关,成功的果实并非遥不可及,胜利的皇冠就在手边!

(层层深入)

屠呦呦被他人戏称“三无教授”,可她还是让世界瞩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并非院士,可他也凭一己之力改善了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李爱珍教授不是院士,饶毅教授也不是院士,这些鲜明的例子更让我们感受到真正有实力的人,早已学会比别人加倍努力,也比别人加倍投入,尽管他们并无太多荣誉。(举例辅证)

并非荣誉加身,我们才能成功。努力钻研,认真攻关,我们亦能成功!角度:社会对于中国学术评价体制的讨论

观点:像屠哟哟一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却落榜院士的科学家不在少数,中国学术评价体制应反思。

屠哟哟参评院士未当选,袁隆平、李爱珍、饶毅等像屠哟哟一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的科学家,却落选院士的情况不在少数。院士头衔理应是对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最高的奖赏,但屠呦呦等科学家却落选,这难道是因为他们所做出的贡献未达到参选院士的标准吗?难道当选院士的标准要比国际水平还高吗?

这是绝不可能的。(反问设疑,明确观点)

问题自然不在这些科学家身上,而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怎样的学术评价标准,才会使名誉世界的科学家们无法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答案只有一个,不够客观准确的。科学进步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如果知识的最高殿堂不够纯粹,无数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积极性将受到重大的打击,导致科学发展止步不前,进而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

(分析危害性1)

科学发展需要民主的环境和自由的思想。若评选院士也变得“世俗化”,整个科学界将从上至下蔓延起这种风气。最终导致无人愿意潜心做学问,这对整个科学的传承与发展打击是巨大。(分析危害性2)

综上所述,中国的学术评价体制应进行深刻地反思,加大监督力度,还普天下科学工作者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

(总结全文,再述观点)

观点:院士评判制度或存漏洞,对于顶级人才的国家社会支持欠佳。

屠呦呦作为首位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她的发明拯救了数百万人,贡献更是突出。然而这样一个人却没能当选院士。这实在令人不解。无论是自身能力还是作出的贡献都足以配上院士头衔。相比之下的人,许多有着院士头衔的人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贡献都远不及她。

(概述材料,摆出现象)

这里,或许她的学历就是一个原因。如今,找工作最先看的就是学历,从某种角度而言,高学历便于高能力挂上了钩。而这一规则,放到选拔院士的科研领域里也很正常。这样一来,她落选院士便“合情合理”了。

(由点到面,分析原因1)

然而这种僵硬的体制尽管“简单方便”,却往往失去了一些迫于时代背景而没有高学历的却有极具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一些“高分低能”的人又可以钻这个空子。这或许就是各种科研造假一类的丑案层出不穷的原因。

(点明危害,分析原因2)

院士,是光彩夺目的,往往享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而屠呦呦由于“头衔”,在科研中或许常会遇到资源上的窘迫,也难以为常人所熟知。

屠呦呦默默工作,不慕名利的精神固然可嘉。但我们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对她表示敬佩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关制度,更多地关心聚光灯背后的科研工作者,这也是我们应做的。

(如何完善)

角度:屠呦呦对获奖并不感到十分意外。

观点:由于屠呦呦对药物学的痴爱,获奖只不过为她投身其中的附属品,真正令她快乐的是过程。

屠呦呦与我国科学家共同研制青蒿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拯救世界人命,并非获奖,所以在获奖时“有一些意外”;但从“也不是很意外”中可以看出屠呦呦对获奖一事的不在意。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她所说的“并非她一个人的努力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对药物学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她完全投身其中,不再在乎外界的议论。也许,也只有当你真正沉迷于自己所热爱的食物中去时,你会发现:过程是重要的,结果也是重要的;可此时外界的各种舆论——无论褒贬都已经不能成为影响你继续向前的因素了。

屠呦呦,她享受着即便艰苦却充满希望的研究过程;她享受着和中国科学家们共同探讨药物的每一个瞬间;她甚至享受着在一次次从失败中再一次站起。因为,这一切都是她所热爱的带给她的。而获奖只不过是对她们的努力做了一个小小的肯定。

什么才是她真正在意的?是在历经挫折后研究出的青蒿素临床应用的高效性。她说“能获奖并不意外。”正是她对自己和科学家们的肯定。肯定自己在热爱的事业上的成就比由别人来肯定自己更让自己欣喜,更让自己充满动力。

只有给予自己肯定,你才能成为那个站上山顶看日出的人!

三、有关屠呦呦作文评析:

荣誉即责任

①早在1962年,麦克-阿瑟将军就曾在西点军校做过一篇名为《责任-荣誉-国家》的演讲,他站在一名军人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而今天,身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②我曾有幸去过建川博物馆,其间有一幅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名抗战军人席地而坐,背后是硝烟,而他们脸上的笑容却丝毫不减。那一瞬间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在那个年代,没有一名军人奢望能在战争中存活,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时刻面对死亡的军人笑得如此洒脱?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马革裹尸焉有所惧哉?困难当头,军人护土以战死为荣,偷生则辱。我想,正是这些军人对责任的铭记,对荣誉的敬畏,才让他们义无反顾,笑对战火。对于他们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肩头沉甸甸的守家卫国的责任。何为军人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们配得上这份荣誉,他们愿意肩扛责任守土四方。

④因此,争取荣誉的不二法门就是担当责任,而责任践行的必经之路则是崇尚荣誉。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意味着你扛起了一份责任。责任关乎你的荣誉,关乎你的人生,它伴随着你每时每刻。

⑤曾经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这样一位职员,公司宣传并不是他的职责,但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每次签字的时候后面都会加上一句:标准石油四美元一桶。久而久之,大家都忘记了他的真名,而叫他“石油四美元先生”。这个人叫做阿基勃特,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从不起眼的小职员到公司董事,从默默无闻到荣誉满身,其中不难窥出责任的重要性。

⑥责任、荣誉,这两个神圣、庄严的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应该怎样做人以及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目标笃定,让我们遇到困难时鼓足勇气,让我们筋疲力尽时奋勇向前,让我们面对绝望时萌发新的希望。

⑦责任与荣誉赋予我们坚定的意志,广阔的想象,让我们从生命的深处焕发新机,以强硬的姿态克服胆怯,甘于吃苦而不图安逸;是它们让我具备在悲恸之后书写青春韶华的魄力,让我具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坚毅。

⑧生命为荣誉而战,肩扛的责任提醒我该如何向前,引导我不走歪路。

⑨我坚信,拥有责任,便拥有荣誉,便能战无不胜,乘风破浪。

分析与建议:

1、从题目看,作者是理解了材料(3)的含意的,抓住了其关键词,题目很好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与文章的主旨。题目简洁、概括。

2、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又没有深刻地理解材料(3)的内涵。你看文章第⑥⑦⑧段中的词语“困难时、筋疲力尽时、绝望时、克服胆怯、悲恸、不走歪路”等等,与材料中的“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的意思,相距甚远。材料的背景是屠呦呦在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巨大荣誉之后说的话,而不是强调“困苦”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此前还好,写着写着跑偏了。

3、从文章结构看,作者是不太懂得“关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的。

关系型作文的一般结构是“总一一分一一总”。

总:即开头。引述作文材料(他没有做到),提出中心论点(他提出了:“荣誉其实就是肩上的责任”)

分: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应该先说“责任”,后说“荣誉”,再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且以“责任”为主,重点论述“责任”(就本题而言)。

总:即后一个“总”,就是总结全文。

本文,明显缺少说“荣誉”段、缺少说“荣誉与责任”的关系段。

“关系型”作文是高考作文中的“高级文”,写好了是特别能得高分的,因为它最能显示作者的思维水平,认识水平,思想视野,文化积累等。所以应该多写“关系型”作文,写好“关系型”作文。

4、从段落关系看,第④⑤段应该对调。第④段说的是争取“荣誉”的途径,或者说说的是“怎么办”,而第⑤段讨论的是“责任的重要性”,它应该紧紧承接第③段,第③段说的是“天下兴亡匹夫责任”,这两段说的都是“为什么”,逻辑顺序应该是先说“为什么”,然后再说“怎么办”。

5、本文紧扣扣“材料”这一点做得也不好。全文始终没有一句提到“作文材料”。这是材料作文比较忌讳的事。一般说“材料”在文中应该出现三次:第一次在开头,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次在主体部分,作为论据;第三次在文章结尾,和开头呼应,所谓首尾照应,结构完整。材料作文就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手铐脚镣”就是“材料”。

6、第②③段,应该压缩合并为一段,有些过长、啰嗦。

四、黄晓明pk屠呦呦:

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

前一阵子,媒体关注了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黄晓明,结婚。

但两人的差别让我感慨良多!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他的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因参加黄晓明婚礼的大牌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

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以为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吗?

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若未获诺奖,必终身默默无闻;即使得奖,带来的是争论,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黄晓明的婚礼带来的却是全国围观,全民羡慕,更被尊为典范。

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价值观上的伤害。

原来有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搞茶叶蛋的,而现在:做科研不如演戏的;卖技的不如卖艺的;搞实的不如作秀的;救命的不如搞笑的!

当开创中国自然科学先河,意义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事件却比不上两个艺人的一场婚礼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中国梦要落到“戏子”身上吗?

当这社会虚荣成为风尚,看脸成为审美,娱乐成为主流,浮华成为氛围的时候,下一个诺贝尔奖,真的会从中产生吗?我们的民族真的能保持竞争力吗?我们的下一代真的能够肩负起强大自己、强大祖国的重任么?这种情形如若加剧,谁敢保证这一个诺奖“空前”但不“绝后”呢?

我们的文化喜欢务虚不务实,大众都喜欢树上的果实,不喜欢埋在树下的树根。但是没有树根怎么有果实,没有实力如何娱乐!

当欧美的孩子,在假期去博物馆、去参加科普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在看《中国好声音》,去听各种演唱会,去机场追星!

这样的价值观怎么能有竞争力?!

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后理想是什么?十个同学有九个骄傲的回答:“科学家!” 希望不要有一天,十个小学生有九个骄傲地回答:“大明星!”

五、2016高考热点人物素材分析:屠呦呦

1、从三无教授到诺奖得主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2015年10月5日,全世界见证了属于她的光辉时刻。

分析及点评:科学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既可以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对发现的兴趣,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给人民带来福祉。但现在是越来越多地将科学发现与金钱,地位,利益挂钩。使得潜心钻研的人少了,弄虚作假的人多了;低调务实的人少了,逐名逐利的人多了。屠呦呦获奖无疑在拷问着我们的灵魂。适用主题:潜心研究,扎实做事;低调务实与喧哗浮躁;内容与形式 2、190次失败之后的成功

六十年代,屠呦呦的试验条件极差,自己身体又有病,而且,恰逢“文革”混乱,各种干扰非常厉害,造反派拎着大棒捣乱。但她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打开了成功之门。1971年,屠呦呦的试验即获得成功,并后来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

分析及点评:正是由于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默默奉献的信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青蒿素问世,填补了医学史上的空白,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适用主题:顽强毅力、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奉献 3、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 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篇2:屠呦呦材料作文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翻开屠呦呦的履历,里面的“中国精神”如一缕缕春风扑面而来。在屠呦呦教授出版和发表的众多著作和论文中,早在1986年她就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一文。从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屠呦呦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直抒胸臆。正像其他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一样,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舍我其谁的情怀,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就没有科学创新的动力。在这一点上,屠呦呦不但默默无闻地做着研究,更是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毫无掩饰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科学家更值得赞美。

屠呦呦身上凸显的“中国精神”也体现在她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上。从表面上看,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药学的成就,但从本质上说,这更体现在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实验医学巧妙而有机的结合。这种大胆的改革创新,接受了现代科学的考验,事后证明这种结合十分成功,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规律,也是当代医学界的精髓之一。因此,屠呦呦的这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仅令中国精神生辉,更让这种精神闪耀全世界。

篇3:屠呦呦材料作文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求实精神, 就是要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要认识到古代科学文献引导现代科学研究是可行的, 中国传统科学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宝库。也要认识到屠呦呦科学研究证实, 青蒿素和中医药的联系确实非常紧密, 但是它的研发过程与传统的“煎煮熬”完全不同。参照古今医书的记载和民间用方, 用现代的研究方法对数千份植物提取物通过动物筛选, 再从中分离、鉴定其中抗疟有效成分, 最后找到近十种抗疟有效单体, 将它们的抗疟活性、毒性、化合物稳定性和资源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后, 青蒿素脱颖而出。这就意味着, 它遵循了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 经历了非常严格的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优化—生产工艺的制药流程, 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临床试验中也全部使用了双盲法, 这和传统方法有很大区别。完全采用了现代药学科学的萃取方法。

探索精神, 就是要在研究过程中孜孜不倦地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 对其进行多方搜查的行为, 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青蒿素被发现的困难程度无异于大海捞针。20世纪60年代, 为了解决疟疾抗药性问题, 我国确立了由多部门参加, 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为主要任务, 代号为“523”的项目。在“523”项目实行的10多年中, 全国共收集抗疟中草药和验方上万个, 广筛提取物5000多种, 屠呦呦他们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 从200种草药中, 得到380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的抗疟疾检测, 但进展并不顺利。还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找到了青蒿素这一唯一有效的品种。

创新精神, 就是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 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青篙素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中国继麻黄素之后的第二大医学贡献, 其突出的创新贡献是突破了60多年来“抗疟药化学结构不含氮 (原子) 就无效”的传统医学观念, 发现了迥异于以前的新型化学结构, 其快速、高效、无抗药性、低毒的特征令全球医学界为之震惊和欢呼。而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篙素, 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是关键的创新。

篇4:屠呦呦:良药治疟 呦呦晚鸣

许多的第一次

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上第12位获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女科学家。

“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次获得诺奖,另外也是以中药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冀胜告诉记者,屠呦呦等人的工作成功解决了恶性疟疾的治疗问题,“实际上,这对消除疟疾起到世界性影响,也是我国被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的首创药物”。

科学研究重视原始创新,特别是诺贝尔奖,更加注重成果的原创性。

“青蒿素是大协作的成果,包括中药、化学、药理甚至临床医学等一大批的工作,但是原创性最强的可能是屠呦呦做的工作。”陈冀胜指出,屠呦呦从几百种中药中去伪存真,并最终在青蒿中用她的方法得到了粗结晶。“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虽然很多,也作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我想她的独创性非常好,这可能是她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科学工作现在需要协作,但在此当中也需要有领军人物去做基础工作,做原创工作来推动,这可能非常重要。”陈冀胜说。

历史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仅有四次颁发给寄生虫学领域的科学家,最后一次是在1928年。时隔87年后,该领域得以重获青睐,主要是因为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药物科学博士大村智为人类健康福祉、减轻病患痛苦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5日晚间,刚刚摘取诺奖桂冠的屠呦呦向外界表达了她的获奖感言。

迟到的认可

出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在上世纪70年代已作出杰出贡献,但直至85岁这年,才收到这份认可,不可不谓“晚鸣”。回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仅有五位得奖者获奖时为85岁及以上,获奖时最年长的裴顿·劳斯也不过长屠呦呦两岁。

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早在上世纪就开始惠及全球每年约2亿的疟疾感染人群,现在,它已经作为联合国指定抗疟药物,广泛用于世界各个角落。仅在非洲,青蒿素每年就可以拯救超过10万人的生命。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得知同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同行的屠呦呦获奖,激动不已。他向记者表示:“青蒿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但是过去研究得不够,通过屠呦呦等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把它精制提纯,它才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新型中药。”

“它不仅有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应用价值,它既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这对进一步推动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都有重要意义。”李连达表示,“所以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她团队的荣誉,是中国所有医学家的荣誉,更是全中国人民的荣誉。所以在这里我特别表示祝贺。”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在中西医结合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基础还不够扎实,先进理论、方法及手段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创新药研发队伍仍有待加强。“应该中西医药各学科各领域团结合作,重实际行动,重实际结果,少作无谓的争论。”李连达说。

原始创新的力量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就与屠呦呦相识。在他的印象中,这位研究中药的女科学家“性格直爽、坦率”。

“屠呦呦在青蒿素的研究岗位上坚持了很多年,当然青蒿素的研制也有全国很多其他科学家的贡献,包括化学结构、临床应用等等。但最初是屠呦呦的团队提取出青蒿素粗提物。如果没有提取青蒿素,就没有后续这一系列的工作,所以她是第一步。”陈可冀告诉记者,屠呦呦团队所做的工作,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特别是非洲的疟疾病人,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的成就。

同时,陈可冀表示,此次诺奖的颁发亦是对“中药这个伟大宝库的认可,我们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去挖掘中药的宝库,因此,屠呦呦的这项工作成果意义重大”。

步入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尽管已经退休而且身体时抱疾恙,但作为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的她,仍旧坚持在青蒿素研发和临床应用工作的一线。

“屠老师非常和善,我们经常见到她来所里指导工作。”她曾经的同事向记者回忆道。

诺奖颁布不久,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围绕屠呦呦的点赞、膜拜,又或是质疑、反思之声不绝于耳。但作为首位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大陆科学家,她带给国人的不仅是惊喜与感动,更是一种力量,是中国也可以有诺奖级原始创新的力量。

篇5:屠呦呦作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每每想起这句诗,就不由得想起你――屠呦呦。眼前似是你在埋头写着报告、似是你在泥地里采集着样本、似是你在不停地摇动烧杯……时间随着它缓缓流过。

“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

你好,屠呦呦,敬业、无私奉献的呦呦。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危险现象,你的老伴至今仍记得你每天回家时的一身酒精味;你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老伴不知有多心疼。在你接到“523”项目的时候,为了不影响研究,与丈夫咬牙把两个女儿送到别人家去。有人说你很自私,有人说你很伟大。的确,用生命去试毒,用舍去照顾孩子的时间去研究医学的你,一个敬业的科学工作者何不让人敬佩?何不让人震撼?

“为了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没日没夜泡在实验室,满身都是酒精味。”

你好,屠呦呦,坚持不懈的呦呦。难以想象,在设施简陋的条件下你是如何做到的?难以想象,在信息渠道极封闭时你是如何寻找?难以想象,在技术全然没有达到下你是如何做到?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常常“一头汗两腿泥”;一次又一次提炼,常常在实验室内摇瓶子;你与同事不气馁、不放弃,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你翻阅大量的书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如愿以偿,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成功。

“190”这是多大的概念?提炼青蒿素,这多复杂的程序?可正是因为这种“韧劲儿”,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医学史上的这片空白留下了辉煌的一章,挽救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你好,屠呦呦,谦逊为人,淡泊名利的呦呦。在青蒿素研究工作中,你是科研组长,是领军人物,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你功不可没。然而面对采访,你总是说:“青蒿素的发现,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是多年来研究集体共同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国科学集体的荣誉。”这样豁达的胸襟、谦逊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操守,令人肃然起敬;强烈的团队精神,令人自愧不如。

取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饱含着多么伟大的精神,蕴藏着多么艰辛的故事。

所有光鲜华丽的荣誉下隐藏的都是数不清的夜晚、流不完的汗水、衡量不出来的努力。你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静静地用行动回报国家;你喜欢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得奖不忘身边人;你喜欢正直,蒿径一样的正直,虽遇种种非议,但不作回应,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如蒿花般,低调地努力;你如旗帜般,热烈地爱国;你如星星般,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闪耀着指引的光芒。

眼前仿佛有一个那样的呦呦,一头银色的卷发,戴着如啤酒瓶底般厚的眼镜在泥地弯着腰,用满是污泥的手翻找着青蒿,一株又一株。

篇6:屠呦呦作文

相比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民的思考还仅仅停留在关注荣誉之中,莫言荣获诺贝尔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莫言的热潮,大众盲目跟风追求莫言知名作品,甚至在之前根本不知道莫言是谁,国民的思考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之后,人民除了关注这个荣誉之外还有两个焦点,一个是关于他的身份背景,一个三无科学家为何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一个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背景,也没有院士头衔的药学家,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他跟他的科研组坚持不懈地研究了7年,这7年来是什么支撑了他们这么久,他们在这7年来都做了哪些努力,遇到哪些困难,这些问题都是现代国民关注的话题。

二是这巨大的荣誉的归属,功劳是归屠呦呦,还是他所带领的团队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显示出了国民思考的进步,莫言获奖后大家都关注他的奖金有多少,由此看来,现代国民的思考有了实质的飞跃,从关注物质到精神,从盲目崇拜到了了解背景,国民的思考层次不断的深入。

关于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国民对这一重大事件的主角已经有了了解,不仅仅了解奖项的荣誉以及获得的奖金,还有他和他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对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实践。没有学位,没有背景,没有头衔的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实践学习创造出来,高校的新一代抗疟药。向大家反映了强大的精神与力量。

这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掀起了千层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件事情也有不同的认识,不拘泥于仅仅关注荣誉奖项,奖金的问题。

篇7:屠呦呦作文素材

情景聚焦

失败190 多次后提取青蒿素

20世纪60年代,全球的疟疾疫情难以控制。1967年5月23日,“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彼时,全球的疟疾疫情都难以得到控制。两年后,39 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经过200 多种重要的380 个提取物的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了青蒿上。又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她决定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 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篇8:作文素材:屠呦呦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屠呦呦(Youyou Tu)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悉,屠呦呦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一、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二、科技成就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三、人物故事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2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上一篇:关于母亲的学生作文:相伴下一篇:六年级教师座谈会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