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5任务

2024-06-25

西方经济学05任务(共6篇)

篇1:西方经济学05任务

金融(本)西经05任务 小组作业

——对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的讨论

组长:

组员:

一.对公平效率的理解:

(1)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效率: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的一个简化表达。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最好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具体地说,效率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越大,效率越高;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收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2)经济学中的公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经济学中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概念在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收入差距大小适宜的公平观。这种观点把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在当前西方理论界比较流行。这是以结果的均等作为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而没有考虑收入的渠道和手段。第二,按劳分配的公平观。这种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原则摒弃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认同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体现了激励原则。第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这种公平观强调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第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3)我们通过讨论之后的理解: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应当更多地强调让人们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即机会平等,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收入平等。在经济领域,正是公平竞争后的结果不平等,促使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结果必须是平等的,那么竞争就没有意义;没有比来一场输赢都无所谓的游戏更乏味的事情了。结果平等作为一种狭獈的平等观念,是与小农的思想相联系,与商品经济原则格格不入的。而机会平等,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O.Lorenz)提出的检验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方法。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基尼系数:(Gini v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

(3)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 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三.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个人同意吴敬琏的观点。吴敬琏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收入的差距扩大”的主要诱因是“腐败、垄断等机会不平等造成的”。长期以来,人们都强调初次分配讲效率,而忽略了初次分配也存在公平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对于公平的理解问题。对于公平,可以有两个层次的理解。第一个层次是机会均等或机会公平。第二个层次的公平是分配结果的公平。我国初次分配是否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呢?这是肯定的。例如许多研究发现,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最重要的来源,是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但是,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不完全是由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特定制度安排和不公平的初次分配所造成的。我们要把“效率和公平”两者关系处理好,才能提高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收入的的差距扩大,正是公平作用的结果。在机会平等条件下,有能力的人,通过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收入的,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进化论的观点,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也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吴敬琏认为应做好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了上述的保证,那是空谈经济.四.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

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有四个显著特点:其一,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二,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及其内部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着收入差距;其三,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内又普遍地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其四,收入分配秩序混乱,非常态收入特别突出。进一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常常运用相对收入不平等分析方法,如“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上升到1995年的0.28,尚处于合理区间,说明尽管这些年城市有一部分暴富,但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差距尚不显著。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上升到1995年的0.34,表明农村由于各个家庭成为独立经济主体,收入分配差距比城市要高,全国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317上升到1995年的0.445,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且比城市农村基尼系数要高出许多,显示出城乡差距目前仍较大,且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差距是扩大了,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城市、全国的基尼系数都呈扩大趋势。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① 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10倍以上

以无锡新区的一家制造起来为例:普通员工的月收入为1400元左右(扣除险金所得),而高管职位的工资在15000左右。相差到10倍以上。

②城乡收入差距

中国的城乡差距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按国际一般的情况,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呈不断增大的趋势。

③行业收入差距

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个老问题。这其中的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垄断经济造成了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加实物分配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垄断性经营行业(如金融、邮电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量突飞猛进,获得了高额利润,并把其中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分配给职工,职工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一些依靠财政补助的基础性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和地质水利业)和一些充分竞争性行业(如社会服务业、餐饮业和建筑业)由于补贴减少和利润下降,从业人员收入减少。第二是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较充分行业的收入在相对下降,其他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普通高校、商业经纪与代理业等行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都排在前列。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高。

④地区收入差距

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上海和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快,平均每年要比上一年多增加1.57个百分点,而山西和河南却只比上年多增加0.25个百分点。近年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有所加大,促进了使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2)分配不公产生的原因

①政策上的误区

我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反过来又束缚了工业的发展。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不了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它国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

②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

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③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变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区别。

(3)减少分配不公的建议:

①加速城市化进程

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两个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是在国民产值中,随农业比重下降而工业比重上升,以及居民在城市人口中的上升。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牧区人口转化成非农牧业人口。解决城乡分割,工农牧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问题。探索建立农牧区社会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打破城市居民和农牧区人员的明显差异的生活待遇模式。

②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把投入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通过统筹城乡人居环境、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等举措,切实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农牧区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完善分配体制,促进社会和谐。

③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重要政策,但长期以来,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实际是不够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政府没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以致许多居民无法享有这一权利或履行这一义务。基础教育,从理论上讲应由政府提供,因此轰轰烈烈的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实际表明政府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至于高等教育,应该说是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如果完全采取收费制度,无疑会使很多低收入家庭无法将子女送入大学,可行的方法是走公立和私立相结合的道路,公立大学由政府提供经费,使那些优秀但贫困的学生能继续接受教育,否则,教育上的不平等,势必进一步导致收入的不平等。

在我国,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很薄弱的,尤其是广大农村,拥有的多是坑坑洼洼的泥土公路,供电设施陈旧而运行成本高昂,通信能力差,接受外界的影响低,这能不妨碍经济增长吗?要普遍提高这些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关键要创造条件。投资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眼前收益可能不大,但目前我国生产普遍过剩且失业严重,若有资金把劳力和产品结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于目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无疑有巨大的意义。

④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税制,依法治国

“市场流行官场法则,官场流行市场法则。”是目前社会状况的重要写照。80年代,我国在价格上实行“双轨制”,结果“官倒”流行,一部分人利用职权倒卖物资赚取价差而发了大财。90年代,又有一些“内部人”炒卖房产而成为巨富。这说明市场秩序不健全,竞争就不平等,就会人为的拉大差距。政府现在强调依法治国,要减少权力介入市场,惩治腐败,在政策上是对的,关键在于严格执法。政府这些年,法律制订了很多,实施效果却有目共睹。因此,真正应在执法环节多下一些功夫。

税制不健全也是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例如遗产税和赠与税未开征,享有大量遗产和不享有遗产的人收入差距当然明显。税收征管方面也不容忽视,例如1995年,北京市个人所得税80%以上来自工资薪金项目所得,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大户,而真正的高收入者则成了“漏网者”。个人所得税 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健全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的不健全。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逐步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逐步形成。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好了,社会公平能够得到维护和实现,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西方经济学》,候华荣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2]《中国发展问题报告》,张国、林善浪(主编)(200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解决“分配不公”要有足够的耐心》茅于轼《南都周刊·生活》2006.10.13 A07版

[4]《财政学》,陈共编著 1998年出版

[5]《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徐雪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年3月出版

[6]《政治经济学》,钱津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发展经济学》,齐良书编著 2002年10月出版

[8]《效率、公平与公共政策》,黄有光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陈宗胜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10]《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周密 载《消费经济》2007(1)

[11]《宏微观经济学》,胡晓坚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2]《本届政府的承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3]《寻找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未来10年的中国和全球经济》,何帆、张斌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篇2:西方经济学05任务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经过讨论,本小组讨论意见总结如下:(小组长:李艳)

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答:本小组同学认为,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在资源配置与收入问题上,效率与公平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导致普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就会因分配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力求公平首先是力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让市场进行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尽可能多地增加生产总量。其次是在政府的主持下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遗产税,采取扶贫等社会救助措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差别,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改善,实现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同时,国家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收入者通过扩大再生产、捐助公益事业等方式,把一部分财富返还给社会。对此,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

二、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答:本小组同学认为:

1、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基尼系数为0.2左右,目前已扩大到0.46左右,按照国际标准,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临界点),属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

3、奥肯定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三、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本小组同学大多同意吴敬琏的观点。吴建链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 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收入的的差距扩大,正是公平作用的结果。在机会平等条件下,有能力的人,通过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收入的,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进化论的观点,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也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吴建链认为应做好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了上述的保证,那是空谈经济。

四、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答:大家认为,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贫富差距拉大,贫富差距过大危及经济安全,加剧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扩大,已进入“黄灯”区。

2、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经超出公认的合理范围。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显著影响我国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导致的。(1)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2)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

(3)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4)制度缺陷及政策不到位因素的影响(5)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

五、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思路。

答:本小组同学认为,分配制度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的调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分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仍然需要依靠改革来解决。

1、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2、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3、规范分配秩序,实行统一的收入税制和收入申报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

4、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低收入和贫困人口,采取收入转移方式为其提供收入支持;对于高收入阶层,采取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取缔非法收入。

5、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答:最后,本小组同学认为,目前各国大多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方针来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我国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方针进行处理。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应当切实解决好社会再分配的问题。从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推进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性公共服务。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在初分配特别是再分配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初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特别注意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党政军:《正确把握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学习月刊》2007年第24期。

2、郝身永、王秋准:《从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看和谐社会的构建》,《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陈晓凤:《论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罗国亮:《公平与效率并重:中国分配原则的发展趋势》,《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8期。

6、解丹琪:《走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悖论》,《理论月刊》2004年第6期。

7、韩玲:《发展伦理视阈中的公平与效率》,《 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8、佚名:《浅谈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珞珈网》2009年9月7日。

附本小组名单:

学习小组长: 李艳 学号:1435001206229 学习小组成员:周丽君 学号:1435001206208 学习小组成员:童小晶 学号:1435001206209 学习小组成员:沈丽丽 学号:1435001206210 学习小组成员:黄雪芳 学号:1435001206211 学习小组成员:吴华萍 学号:1435001206212 学习小组成员:华丽娟 学号:1435001206213 学习小组成员:宋橙林 学号:1435001206214 学习小组成员:江晓燕 学号:1435001206215 学习小组成员:周明星 学号:1435001206216 学习小组成员:罗晓萍 学号:1435001206218 学习小组成员:黄红梅 学号:1435001206219 7 学习小组成员:罗强 学号:1435001206220 学习小组成员:杨敏发 学号:1435001206221 学习小组成员:谢超凡 学号:1435001206222 学习小组成员:马小英 学号:1435001206223 学习小组成员:周燕芳 学号:1435001206224 学习小组成员:刘紫蓉学习小组成员:赵佳 学习小组成员:吴玉芳学习小组成员:姚丽娟学习小组成员:董志锋

篇3:西方经济学05任务

一、辩题确立者

确立科学的辩题是一场辩论赛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是辩题的生命力。“科学性”的内涵应该包括:

一是辩题内容的针对性。西方经济学原理很多, 可供选择的辩题很多。在选择辩题时, 要尽量选择针对性强的辩题。它们应该是针对某些经济学原理而设计的, 不能偏离学科体系。例如, 笔者曾经设计过辩题:中国是否应该抵制日货。该辩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辩手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原理展开辩论。教师在确立辩题的时候, 应该思考辩题是不是能够找到经济学的辩论根基。

二是辩题内容的时代性。经济学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时代性要求教师在确立辩题时, 尽量选择那些热点问题作为辩题, 避免那些与实践相差太远、理论性太强的辩题。试对比如下两个命题:“中国是否应该抵制日货”与“国家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从时代性要求出发, 后者比前者略逊一筹, 前者更适合作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辩题出现。

三是辩题内容的可辨性。要尽量避免选择具有明显“正误性”的辩题, 而应该选择有“辩点”的辩题。辩点越多, 则可辨性越强, 辩论的价值越大。举个例子。如果教师确立如下辩题。正方:国际贸易分工主要是出于比较优势原理;反方:国际贸易分工主要是出于绝对优势原理。该辩题的可辩性不敢恭维。因为经济学界基本认同国际贸易分工是基于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事实。面对可辨性的要求, 任课教师应该仔细思考:辩题是否具有显而易见的答案?正反双方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展开辩论?只有当辩题并不具备明显的正误性, 可以从很多角度展开辩论的时候, 它们才是可辨性强的辩题。

二、技巧传授者

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一和大二。此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辩论赛, 对辩论的技巧了解甚少。任课老师有必要就辩论过程中的基本技巧向辩手做简单交代和传授。这些技巧包括:

一是开篇阶段和总结阶段的陈词技巧。正规的辩论赛都有开篇陈词和总结陈词。开篇陈词主要是构建己方的逻辑框架, 相当于建筑房屋时给整个房屋打根基。根基不牢, 地动山摇。很多学生由于缺乏技巧, 不知道如何去构建自身的逻辑框架。其后果就是, 不但评委抓不住其逻辑要点, 而且对方辩友也不好寻找自身的逻辑错误。所以, 教师应该举具体的例子, 联系具体的辩题, 教导辩手应该从哪些方面构建自身的逻辑框架, 如何充实每一个子框架, 使逻辑体系有血有肉。至于总结陈词阶段, 教师要告诉辩手, 这是一个对对方辩手的逻辑错误做出总结, 重新提炼升华自身观点的阶段。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去归纳对方的逻辑错误, 如何升华自身的观点。这些技巧的学习有很大的难度, 教师在辩论赛展开前应该悉心教导。如笔者在辩论赛前, 先设计几个辩题, 要求每个同学起草一份开篇陈词稿, 收集起来后, 对那些有代表性的稿件做出评价。

二是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技巧。提问和回答问题是辩论赛中不可回避的, 两者的基本要求是简洁、有力、巧妙。简洁, 亦既不能给人一种懒婆娘的袜子又臭又长之感。有力, 亦既要切中对方问题要害, 不能隔靴捎痒。巧妙, 亦既能四两拨千斤, 避其锋芒。这些要求是辩论实践中提问和回答问题所必须具备的, 初学者不容易把握。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如笔者在西方经济学课程辩论中, 针对辩题“中国目前是否应该全面放宽二胎生育政策”, 要求学生思考两分钟后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针对每个问题, 谈谈它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提问。针对那些有价值的提问, 再指定学生如何回答。通过多回合的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的提问技巧和回答技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三、过程点评者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辩论过程中, 辩论态势瞬息万变, 作为身处其中的辩手往往应接不暇。面对这种局势, 作为评委和旁观者, 任课教师理应对每场辩论赛的完整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点评。

一是对学生角色的点评。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身在辩论赛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没有强烈的角色意识。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四辩身上。不可否认, 四辩的主要任务是最后总结陈词。许多学生对它的理解过于狭隘, 认为四辩就是最后出场做一下总结陈词。在这种角色意识指引下, 他们在自由辩论阶段, 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直到辩论快结束的号角吹响的时候, 才姗姗出现, 做一个要么不伦不类、要么事先准备好的所谓总结陈词, 真是大煞风景。这是对四辩角色的误解。每当遇到这种情况, 笔者都会对四辩手进行点评。几乎每次辩论赛, 笔者都要针对辩题的要义、针对对方的弱点、针对自身的逻辑等告诉四辩手应该如何做出点评。实践证明, 笔者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许多学生茅塞顿开。

二是对整个辩论环节的逻辑体系进行点评。辩论最讲究逻辑的严密性。教师应该仔细倾听整个辩论的逻辑构建。气势庞大、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逻辑框架是取胜辩论赛的首要前提, 而这个任务是由开篇陈词来完成的。但许多学生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在构建自身的逻辑框架时, 显得条理混乱、乏力。不但评委抓不住他们的逻辑要点, 也会令对方辩友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与他们展开辩论。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教师应该在事后全面指出这种逻辑乏力的弊端。例如, 在辩题为“中国目前是否应该放开二胎政策”的课程辩论赛中, 正方辩手能够从人口老龄化的危害性、计划生育对人权的侵犯、人口红利的消失等几个方面提出自身的观点, 每个小的论点都有恰当的论据作为支撑。这是很成功的例子。但面临同样的问题, 有一些辩手显得手忙脚乱, 层次不清, 看上去有血有肉, 实质上貌合神离。当出现这种情况时, 教师应及时纠正错误。

四、成绩考核者

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程辩论的积极性, 应该将辩论表现与课程成绩挂钩。教师应该设计相对完善的辩论成绩考核体系, 并严格执行。作为成绩考核者, 教师应该在两个方面完成自身的任务角色。

一是辩论成绩评定方案的设计。在辩论成绩评定上, 笔者任教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具体考核方案是:辩论环节占整个平时成绩分数的30%, 约12分。每个学生的具体占分视其辩论表现而定。胜方的最佳辩手得满分, 即12分, 其他辩手在8~10分之间。负方的最佳辩手得10分, 其他辩手在6~8分之间。

二是辩论成绩评定方案的执行。在方案执行上, 为了尽可能公平地评定辩手的成绩, 笔者一贯坚持发扬民主作风。每场辩论赛中, 我都会指定班级学习委员到高年级同专业兄弟班级邀请两位有经验的学长和我组建评委团, 严格按照正规辩论赛的评分要求逐项打分, 再根据平均分确定胜负结果。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完成自身的任务角色, 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 发扬民主的作风, 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评分。

篇4:西方经济学05任务

新年要有新变化。《新广角》的新变化之一就是“解读”栏目的诞生。无论是财经里的生活还是生活里的财经,它们永远也逃脱不了繁杂的数字和严谨的政策的双重直视,而在很多时候,读者需要的是清晰地讲解和明白地阅读,这与智商高低无关。这只与我们的耐心有关。“解读”栏目正是通过对时政、财经信息的耐心解读,来给广大读者以实用性的资讯服务,从而让我们财经里的生活更为殷实以及生活里的财经更为精确。

从2004年年初至今,美元整体汇率指数跌幅高达12.6%。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让-菲利普·科蒂近日在巴黎说,作为纠正美国巨额经常项目逆差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元贬值是不可避免的。

经合组织预计,2005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6.2%。科蒂在经合组织为发布该组织半年一次的经济展望报告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些经常项目逆差是不可持续的,美元的贬值无疑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目前正处于事情发生的过程中。

科蒂说,经合组织以前计算的结果是,要使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美元需贬值25%。但他拒绝预测美元会贬值到什么水平。

解读:据《国际先驱导报》援引海外媒体的报道,美国政府由于减税和发动战争,如今所欠外债高达2.7万亿美元,市场已经肯定,美国政府对美元贬值采取了"善意忽视"的放任态度,实际上是想借此"赖去"一部分以美元标价的外债。像日本、中国这样的亚洲国家用出口赚来的美元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如今成为美元贬值的最大受害者。据美国纽约储备银行估计,如果韩国和新加坡的货币升值10%,两国的资金损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分别高达3%和10%。

金融市场上一直都有"美国阴谋论"的传言:美国想通过放任美元贬值来给中国施加压力,逼迫人民币升值。国际买家已经囤积了大量资本赌人民币会在最近升值。英国《金融时报》估计,人民币升值10%会使中国政府承受500亿美元的资本损失。假如中国的美国国债资产组合为三到五年期,那么美国利率上升2%会使中国再损失300亿到500亿美元。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美元的持续贬值,会产生美国劳动力市场是否能达到平衡的问题,也就是涉及到美国就业率能否提高的问题,而中国是对美贸易的第一顺差国家,为了减少贸易赤字,美国肯定今后会不断要求中国按市场机制来确定汇率波动,即要求人民币升值。并认为,按照目前趋势,人民币汇率上升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国内资深外贸专家也指出,美元贬值或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上升,对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肯定有影响,不过短期内这种影响不会太大。因为,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有55%比重受外资影响,加工贸易中有超过80%受外资影响,因而美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潜在影响却不可小视。

中国银行著名外汇专家袁跃东先生也提醒手中仍然持有美元的普通民众,美元的贬值,会使他们手中的美元价值缩水,除非他们把这些美元拿到美国消费,否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兑换成当地货币消费,都会有较大损失。

中部塌陷与崛起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据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

解读: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6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条件好,在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格局中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曾提出过类似"中部塌陷"的预警,而如今,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2%增加到了58.86%,而中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是下降的。反映在人均GDP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5%。中部与东部的GDP差额比已增加了6倍。而西部大开发使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1998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高16.8个百分点,2001年1到7月,西部投资增长20.1%,又比中部高2.5个百分点,中部成为全国投资的锅底。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作为一个区域发展战略,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如何链接?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它们的区位辐射功能大都通过核心城市的带动而散发的,那么,对于中小城市众多、特大城市不够发达的中部地区来说,其城市群的连接与形成无疑需要更多的力量加以整合。因为,虽然像武汉、长沙、合肥、太原都在各自省份是当仁不让的核心城市,但当把它们放到整个中部地区进行权衡时,谁能够充当区域领跑的旗手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当然,作为与“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相联结的全新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从单元战略转向多元战略,从单体战略转向整体战略。

高校专业设置看市场脸色

在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要进行适度硬性挂钩,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解读:这一罕见政策的背景是,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38万人,比去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另外,有关调查还可以佐证目前的严峻形势。浙江省有关部门不久前公布了2004年高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在公布的196个本科专业就业率中,签约率达到100%的是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汉语言文学(影视)、日语语言文学、油画、文艺编导等30个专业;签约率较低的5个专业分别是播音与主持艺术33.3%,环境艺术设计58.6%,眼视光学64.3%,中医学56.3%和中医骨伤科学45%。176个专科专业就业率中,小教大专班、林学、海洋渔业、中医学专业的签约率达到了100%,高级秘书、装潢设计与工艺、编播、轮机管理专业的签约率分别是3.2%、4.5%、2.9%、0%。

如果再加上一些近年来颇受市场冷落的传统基础学科,如化学、环境科学、历史、哲学等,那很多学科都面临挂牌的危险。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所处环境不同,高校实力不同,也会使得各专业的就业率呈现不同情况。

事实上,专业收不受欢迎,归根结底还得看市场需要不需要。学数学的就没有学数控的吃香,学硬件的就没有学软件的抢手,当然,学金融学的也不会像学逻辑学的那样愁眉苦脸。时代不同了,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受到用人市场的影响,专业与产业挂钩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热专业热的市场导向短期内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需要《反垄断法》遏制垄断势力

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常务副局长宁望鲁透露,在经过17年的反复酝酿之后,中国首部《反垄断法》有望于近期颁布出台。此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报告,使反垄断的对象更多地对准跨国公司,《反垄断法》的起草小组强调,他们并没有回避更受质疑的行政性垄断问题。

解读:有关人士呼吁,对跨国公司隐性垄断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当前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规,以遏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势力。

因为,一些先前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逐渐显现垄断态势。他们利用明显的资金、品牌和技术优势,千方百计谋求市场份额的同时,出现了不公平地阻碍同业竞争者、购买者或供应者等违反公平竞争、公平交易的行为,这对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民族品牌十分不利。

在跨国公司密集的苏南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1/3的企业选择并购国内企业的办法落户这个地区。与跨国公司早期在东道国建立新厂的方式相比,这种“买企业”的做法显得更直接,更具有渗透性。如可获得当地企业已经取得的市场份额;得到熟悉当地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易于同当地政府建立联系,从而取得政府补贴或者其他优惠待遇。这些方式虽然一般不会大幅度提高市场的集中度,但如果并购的企业过多,所占市场份额过大,就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垄断地位。

对于国内市场体系而言,由于法制在当下还属于一种稀缺性的资源,任何体系上的完善举措都不算画蛇添足。就拿在市场经济国家被称为小宪法的《反垄断法》来说,它的诞生,不仅对规范国内垄断行业有好处,而且对规范和控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垄断行业的改革中,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应当是重中之重。而且,它使得老百姓在以后的反垄断行动中第一次做到了有法可依。至少,近来在寿险和车险领域备受诟病的霸王条款终于遇到了克星。

物业税即将走上历史舞台

关于"年内开始开征物业税试点"的说法不断蔓延,继广东、湖南先后声称要开展物业税征收试点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大都市以及温州、丹东等中小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声音。可以标志物业税正在紧张酝酿和积极推进之中的是,日前在福州举行的"中国地方税改革与发展高级研讨会"上,包括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和部分省、市、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以及国内顶级财税经济专家、学者在内的100多人,就开征物业税进行了研究探讨。

解读:其实,物业税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不仅在于物业税改革的实施,将彻底改变整个地产运营的格局,而且几乎涉及所有的家庭,成为人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个主要税种。

物业税在国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由来已久,它又称“财产税”或“地产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所有者或承租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税值随房产的升值而提高。比如公路、地铁开通后,沿线的房产价格就会提高,相应地,物业税也要提高。就拿香港的物业税来说,是向拥有坐落在香港任何地区的土地或建筑物或土地连同建筑物的拥有人征收的税,税额是按实际所收租金减去20%作为维修,保养费,再按标准税率15%计算。由于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一派火热场面,因此物业税也便提上议事日程。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开征物业税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借物业税的开征来改革房地产现有的税收体制和土地供应体制,主要还是为了开辟税源、扩大财政收入,在这个前提下再适当地调整和改革城镇建设的税费。

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际惯例,征收不动产的物业税需要有关部门定期对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评估。这样一来,如果房产不断升值,缴的税也就多了。对购房门槛降低而购置房屋的消费者来说,有可能出现买房容易养房难的窘境。

国企薪酬涨幅首次超过外企

一份2004年国内薪酬统计报告显示,2004年职场的两个重大变化。第一个变化让国企人高兴:虽然实际收入还远不如外企,但今年国企薪酬的涨幅首次超过了外企。第二个变化让北京人高兴:在各种薪酬排行榜上总是排在上海后面的北京在2004年终于翻身,以3764元的平均月薪水平首次超过上海。

解读:2004年职场两个重大变化中,显然第一个更引人关注。留不住人才,一直是令许多国企头疼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薪酬问题。现在,调查表明国企的薪酬涨幅超过了外企,虽然仅仅是涨幅超过了外企,但也是一个好的趋势。

报告显示,不同性质企业的平均月薪排名与去年一样,从高到低分别是:外企3820元,民企2916元,国企2789元,国家机关2552元。但与去年相比,国企的月薪涨幅达到19%,比外企涨幅高出3个百分点,排名第一。涨幅最低的是国家机关,只有3%。

此次调查的组织者、智联招聘的有关专家解释说,在近年来的各类薪酬调查报告中,国企薪酬涨幅超过外企,还是第一次出现。

这主要应归因于国企正在进行的薪酬制度改革。但值得注意的是,国企的薪酬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国企不同级别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拉大。厂长经理的收入与经营业绩结合紧密,给负有管理职责的员工更好的回报,在国企已越来越普遍。

据分析,国企薪酬的涨幅主要是来自中高管理层的拉动,普通员工的收入增长速度还远远不及外企普通雇员。

经济租05年新名词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盛洪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的“经济租”应该由政府拿走,而不应由企业拿走。

解读:所谓石油经济租,西方国家一般都称为“汽油税”,就是通过征税把“经济租”拿走;欧佩克通过控制产量而提高的价格,也是攫取经济租的方式,被西方人称为“欧佩克税”。有学者认为,现在的石油企业把石油稀缺所带来的价值的很大一块吃掉了。假设每桶油成本是20美元,但现在卖到40美元,中间这20美元实际上是因为石油稀缺导致的价格上升,被经济学称为“经济租”,企业对此没有任何贡献。

早些时候,国际能源机构公布全球石油供需情况报告,2004年中国每日石油需求量达到580万桶,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需求国。而到2010年和2020年时,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可能达到3.2亿吨和4.3亿吨。目前估计,届时我国石油的年进口总量可能要分别达到1.6亿吨和2.7亿吨。预计2005年时有可能到达1.3亿吨。因此,作为耗油大国,国家不得不考虑对于众多石油企业的有效税制管理。

专家指出,政府征汽油税,这样,一方面政府可获得经济租,一方面鼓励节约用油,征税得来的钱还可以用来研究替代能源。

小康之家住房标准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该中心最新的研究报告,第一次对我国居民2020年居住目标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预测,首次提出了小康之家的住房标准。《报告》提出,202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预计达35平方米,每套住宅平均面积达到120平方米。相应的,厨房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卫生间不低于4平方米、主卧室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

解读:有关专家将"户均一套、人均一间"的总体目标细分为5大类16项指标,包括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住宅居住品质(定性)、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年住房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例等细节指标。———这才算小康之家的房子。《报告》提出的最后一项指标是居住消费支出比率25%。也就是说,老百姓挣的钱将有1/4用于居住。

“推窗见绿”是我们追求的居住环境。《报告》对此提出具体量化指标:小康时代的居住环境,人均绿地面积要达到8平方米,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11.2%都应该是绿地。这将比我国2002年人均5.36平方米绿地的水平提高一大截。

这则《报告》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实际上暗示了国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长期预测,即随着我国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居民住房需求数量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房地产业当然是最为直接的受益者。当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22.8平米住房面积以及5.36平米人均绿地的现状,足以使得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风言风语不攻自破。与此同时,这一《报告》的间接受益者将是建材甚至是钢铁等房地产业的配套行业。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收入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以房地产业为纽带的城市功能性行业将会有一个持续的增长。

有关专家还提醒房产企业,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居民将从单纯追求"大房子"转为追求"好房子"。预计2020年后,房产市场将是"好房子"的天下。"与众不同"将是衡量居民居住品质的重要表现。居住区规划设计要体现不同地区文化传统与风格,避免建筑风格的趋同性。

拓展公民境外就业空间势在必行

为了切实维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拓展境外就业的空间,全国劳动保障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座谈会提出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积极协调外交、公安、交通、外汇管理、工商等多个部门,逐步实现境外就业工作的一体化管理。

解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就业谋生为目的的经济性移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目前,中国公民出境就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几年来,已批准境外就业中介机构三百五十多家。截至去年底,流动到国外的劳动力和就业的达五十二万多人,比十几年前增加了十几倍。

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流动,境内外的人才资源更是在配置上不断优化。不仅大量海外人才涌入中国大陆,来自内地的各层级劳动力也纷纷转会他国或地区的人才市场之中,参与当地的市场竞争。可以预见,由于中国劳动力素质及层次的不断提升和优化,中国境外流动就业人员总量会进一步增容,而且其服务领域也会由过去的劳动型市场开始向知识型市场转换。

篇5:西方经济学05任务

一、判断题(每题 l分,共 30分)

1.对于某种商品的净供应者,若该商品的价格上升,而其它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则商品的净供应者对该商品的供应量一定下降.

2.对于任意两个具有相同期望报酬的彩票,不管它们的期望报酬如何,风险回避者总是购买收益方差较小的彩票.

3.若大米的需求缺乏弹性,则政府给予大米生产者的补贴将大部分转移给消费者.

4.若竞争性企业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时,出现短期边际成本小于短期平均成本的现象,则其他企业将会进入该行业.

5.线性需求曲线的各点需求价格弹性相同.

6.纳什(Nash)均衡要求各参与者都采用其优势策略. 7.实施价格歧视的垄断者将消费者剩余转化成生产者剩余. 8.垄断生产者拥有自身的右上倾斜的供给曲线.

9.二级价格歧视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实施非线性价格策略. 10.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源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1.边际产出大于零的场合,总产量随看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产量却不一定增加.

12.短期的个别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等于该生产者的经济利润.

13.不论政府采取何种形式的价格管制,总是导致社会福利的无谓净损失(Dead Weight Loss).

14.存在外部性的场合,垄断市场的效率不一定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15.逆向选择一定是由事先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的.

16.公共物品的消费存在免费搭车(Free rider)的可能性.

17.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竞争的结果也能保证垄断者获得正的超额经济利润.

18.若社会福利函数是个人效用函数的递增函数,则任何通过自愿约束形成的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的配置都是帕雷托(Pareto)最优配置.

19.阿罗(Arrow)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不存在从个人偏好次序归结成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的简单程序。

20.根据科斯(Coase)定理,一般而言,不管是污染者还是受污染者负担降低污染的成本,空气污染的效率最优水平是固定不变的.

21.理性独裁者的选择一定是帕雷托(Pareto)最优配置.

22.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 23.物价水平下降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4.存在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小. 25.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26.根据哈罗德(Harrod)增长模型,若理想储蓄率小于实际储蓄率,且理想的资本产出比等于实际的资产产出比,则保证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

27.根据索罗(Solow)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储蓄率的提高可能导致实际总产出的增长率的永久性上升.

28.边际进口倾向越高,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大。29. 加速度原理的含义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导致资本需求曲线右移。30.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的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源泉.

二、选择题(每题 l分,共 30分)

31.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的交点是(D).

A. 收支相抵 B. 停止在营业点C. 厂商均衡点D.平均成本最低点 32. 假定短期的生产厂商在某一产量水平上实现其平均成本的最小值,这意味着(A).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厂商已获得最大利润 C.厂商已获得最小利润 D.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33.若进行生产的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相等,则该厂商(B).

A.肯定只获得正常利润 B.肯定没获得最大利润

C.肯定已获得最少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已获得最大利润 34. 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为(C). A.无限大 B.非零的常数 C.零 D.不定的常数

35.假定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为 500 单位,相应的总收益与总成本分别是 600 元与 800 元,生产的不变成本为 300 元,边际成本是 1 元.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该厂商应该(A).

A.增加产量 B.停止生产

C.减少产量 D.可采取以上任何措施

36.假定甲乙两个企业同时选择“合作”或“抗争”的经营策略.若两个企业都选择“合作”的策略,则每个企业的收益均为 100; 若两个企业都选择 “抗争”的策略,则两个企业的收益都为零.若一个企业选择 “抗争”的策略,另一个企业选择“合作”的策略,则选择“合作”策略的企业的收益为 S,选择“抗争”策略的企业的收益为 T. 要使 “抗争” 成为占优策略,S 和 T 必须满足条件(B)。

A.S+T>200 B.S100 C.S<0与 T>100 D.以上都不是

37.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资本黄金律意味着(A). A.稳态总产出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律与资本折旧率之和 B.储蓄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C.稳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对应人均消费的最大化 D.储蓄率保证稳态人均收入的最大化

38.下列何种场合,总需求曲线比较陡峭.(C)A.投资支出对利率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39.假设银行准备金率为 10%,居民和企业的现金存款比率为 0.2.若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100 亿元债券,则名义货币供给量(D)。

A.增加 100 亿元 B.增加400 亿元 C.减少 300 亿元 D.增加 300亿元

40.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50+0.9(Y-Ta),且政府税收 Ta 与自发性投资支出 I 同时增加 50 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D)。A.增加 100 亿元 B.减少50 亿元 C.增加 50 亿元 D.保持不变

41.假设经济增长率为6 %,资本增长率为 5 %,劳动力增长率为 l %,且资本与劳动力的产量弹性分别为 0.4 与 0.6,则相应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C)。

A.1.4 % B.2.6 % C.3.4 % D.4.2 % 42.假定大学生决定参加外语培训班而放弃获取1000 元收入的打工机会,参加培训班需要花费的学费为 1000 元,课本费为 500 元,参加培训班期间的生活费为 500 元。请间参加培训班的机会成本为(B)。A.1500 元 B.2000 元 C.2500元 D.3000 元

43.政府采购支出增加10 亿元导致 IS 曲线(D)A.右移 10 亿元 B.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元 C.左移 10 亿元 D.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元 44.与财政政策相比较,货币政策的不利之处是(B)A.政策效果更容易预期 B.给予经济的影响更直接 C.政策效果实施周期短 D.给予经济的影响更间接 45.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强调(C)A.当期消费与财富积累的联系 B.当期储蓄与当期收入的联系 C.终身消费与终身收入的联系 D.当期储蓄与当期消费的联系

46.处干长期均衡企业的生产者剩余等于其(A)A.经济利润 B.固定成本 C.可变成本 D.会计利润

47.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主要差异在于两种商品的(C). A.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 B.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 C.效用是否可加 D.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

48.吉芬商品与低档商品之间存在的联系是(B). A.低档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 B.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 C.低档商品肯定不是吉芬商品 D.吉芬商品肯定不是低档商品

49.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主要经济学著作为(B). A. 《资本论》

B.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C. 《纯经济学要义》

D. 《政治绣齐学及赋税原理》

50.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D)市场价值.

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

C.所有商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51.纯公共物品主要具有(B).

A.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B.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与排他性 D.竞争性与排他性

52. 两种生产要素形成的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意味着边际技术替代率(C).

A.可变 B.不变 C.递减 D.递增

53.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原则,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拟资(D).

A.属于消费支出 B.属于政府支出

C.属于投资支出 D.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54.下列何种情形属于道德风险.(B)

A.购买火灾保险的企业更注重防火措施

B.购买火灾保险的企业不注重防火措施

C.商品的销售者比商品购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D.商品的销售者与商品购买者拥有同样的信息

55.LM 曲线表示(A)。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供给大于产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56.若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利率,则 IS 曲线的下方表示(C)

A.投资大于储蓄 B.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小于储蓄 D.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57.下列哪种情况下,增加货币供应基本不影响均衡收入水平(A)

A.LM 陡峭和 IS平缓 B.LM 和 IS 都陡峭

C.LM平缓和 IS垂直D.LM 和 IS都平缓

58.一般而言,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要求实施(B).

A.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 B.固定不变的经济政策

C.有欺骗性的经济政策 D.无欺骗性的经济政策

59. 实施三级价格歧视的垄断企业对下主何种类型的消费者实施低价政策.(A)

A.高需求量的消费者 B.需求价格弹性高的消费者

C.低需求量的消费者 D.需求价格弹性低的消费者

60.两种商品的价格一消费曲线呈右上倾斜的形状时,两种商品为()。

A.互补商品 B.劣等商品

C.替代商品 D.正常商品

请将以下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三、(15 分)说明蛛网模型的基本内容,并利用数理方法讨论蛛网模型的价格波动条件。

答:

一、收敛型蛛网模型—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二、发散形蛛网模型--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三、封闭式蛛网模型--相对于价格轴,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四、(15 分)完全竞争市场上,目前存在三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q表示各企业的产量,各企业生产成本函数如下.

企业l的短期生产函数为C1(q)=18+2q2 + 20q,企业 2 的短期生产函数为C2(q)=25+q 2,企业 3 的短期生产成本函数为C3(q)=12+3q 2 +5q.

试求:

(1)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处于何种范围时,短期内三家企业的产量都为正?(需要说明理由)C= C1+ C2+ C3=18+2q2 + 20q+25+q 2+12+3q 2 +5q=55+6q2+25q SMC=12q+25 SAC=C/q=55/q+6q+25 SMC=SAC---〉 q=√330/6 P>6q2+25时,短期内三家企业产量都为正

(2)短期市场供给曲线与长期市场供给曲线

五、(15分)假定只有一家香烟生产者收购大量农户所生产的烟叶,烟叶市场的供给曲线为w=x,w与x 分别表示烟叶价格及烟叶供给量.香烟生产者的边际产品收益为 30-x。

试求:

(1)烟叶生产量与烟叶价格;

(2)假定政府规定的烟叶最低收购价格为w=12,且禁止低于烟叶最低收购价的交易行为,则烟叶种植农户与香烟生产者的剩余变化如何?

六、(15 分)假定 q 为产量,垄断生产者 S采用成本函数为 C A(q)=10+8q 的技术 A 或成本函数为 C B(q)=60+2q的技术 B进行生产,相应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P=24-Q,P与 Q为市场价格与市场需求.

试求:

(1)若垄断生产者 S 的市场垄断地位始终不可能受到威胁,则 S 公司应该采用何种生产技术?(需要具体说明理由)。

(2)若垄断生产者 S采用问题(1)选择的技术进行生产,生产相同产品的竞争对手 T 采用成本函数C(q)=F+7q的技术进入生产者S垄断的市场并与之展开竞争,F 为某个常数,生产者 S与 T的竞争遵守古诺(Cournot)模式,则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多少?生产者S与T的利润各为多少?F的取值范围如何?

七、(15分)根据经济学原理推导说明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篇6:西方经济学任务5

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就指出,我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0这一公认警戒线。在那以后,情况并没有改善,基尼系数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0.45-0.50的高水平。

近来,有些人把收入差距的这种不正常的扩大,归因于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中国领导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他们说,市场化改革过分强调效率,导致贫富差别扩大和平等的受损;他们的具体主张,则是限制企业主、中高层经理人员、专业人员等“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对其课征高额累进税。

吴敬琏则认为,上述分析是缺乏根据的,据此提出的对策更存在方向性的问题。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针对计划经济时代占有统治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仍旧有广泛影响的平均主义思想提出的。当时,平均主义不但在国有企业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对农民和民营企业创业致富构成了严重的思想障碍。旗帜鲜明地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于拨乱反正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导致贫富悬殊的人们的逻辑,是把公平和效率对立起来,宣称平等和效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负相关关系。

平等和效率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理论,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个巨大的权衡》一书中提出的。然而奥肯在书中说得很清楚,他所考察的,是结果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机会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前者的确是负相关的,后者却不是负相关。机会平等使有才能的人有动力、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而机会不平等会抑制人们才能的发挥,因而对社会效率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平等,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那么,在当前的中国,过大的收入差距有多少是来自机会的不平等,又有多少是来自在机会平等前提下由各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不平等呢?许多证据表明,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在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大众所切齿痛恨的,也正是这种由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贫富分化。而腐败和垄断,就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腐败的具体数额往往难以直接度量。南开大学的陈宗胜教授提供过一个间接的数据,即不计非法收入,1997年中国居民收入的整体基尼系数是0.42;计入偷税漏税、官员腐败和其他非法收入后,上升为0.49——二者之差为0.07。0.07看似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很可能正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据一些经济学家估算,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全国租金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达30%左右。虽然1992年以后,商品价格放开导致一部分租金消失,但信贷资源的配置仍然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级政府的影响;规模极大的土地批租权力掌握在各级政府官员手中;而且,行政部门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在世纪之交再度加强。所有这一切,造成了几乎无处不在的寻租活动的温床。因此,腐败活动猖獗的形势也就不可能得到扭转。

另一个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是某些垄断部门或垄断企业利用自己对市场或公共资源的垄断权力取得高额收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中国各级政府曾在大约30个产业分别设置了程度不等的进入限制,部分企业由此获得了大量垄断性暴利。虽然近十年来,中央政府一再重申大部分产业和市场领域要对私有企业开放,但实际进展并不顺利。与此同时,某些企业拥有很大的市场权力,而当局的反垄断执法不力,甚至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以上种种,都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这样明显的事实面前,把我国收入差别的严重扩大归因于市场化改革,显然是做错了诊断。至于不是把缩小收入差别的文章做

在铲除腐败、消除垄断上,而是做在限制合法收入上;不是把矛头对准贪官污吏、“红顶商人”等腐败分子,而是对准企业家、经理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则完全是开错了药方。

当然,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问题也应当认真对待。我认为,在这方面马上可以做的,一是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最低收入保障;二是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这都是目前国家财力完全能做到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此,吴敬琏呼吁尽快把这两件事情办成。

资料来源:《财经》2006年第10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解题思路:

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谈谈你的理解。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3.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4.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要求:

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六章、第七章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对策、效率与平等的相关内容,搞清基本内容;

2. 组成5――8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内容占70%;

3.查找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相关资料;

4.每个小组查找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篇,在提交作业时将文献名称、作者和发表的刊物或网站名称列表随答案一并提交; 5.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

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6.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提交; 7.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

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1.效率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人的活动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一般而言,效率就是人的活动所达到的目的和从事这种活动所运用的手段之间的比例关系。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活动,因此,我们所说的效率主要是指生产活动的效率。具体地说,效率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越大,效率越高;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

2.何谓公平?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收入差距大小适

宜的公平观。这种观点把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在当前西方理论界比较流行。这是以结果的均等作为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而没有考虑收入的渠道和手段。第二,按劳分配的公平观。这种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原则摒弃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认同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体现了激励原则。第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这种公平观强调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第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二、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M.O.Lorenz)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

2、基尼系数(Gini voefficient)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在零和1之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则越不平均。

三、吴敬琏作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你是否同意他的上述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个人同意吴敬琏的观点。吴建链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归咎于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和80年代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方针是缺乏依据,有些片面。我认为,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调和的产物。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收入的的差距扩大,正是公平作用的结果。在机会平等条件下,有能力的人,通过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良好收入的,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进化论的观点,体现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也体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机会平等条件下的结果不平等,吴建链认为应做好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了上述的保证,那是空谈经济。

四、简述这我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待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1.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体状况有四个显著特点;其一,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其二,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及其内部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着收入差距;其三,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内又普遍地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其四,收入分配秩序混乱,非常态收入特别突出。进一

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常常运用相对收入不平等分析方法,如“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上升到1995年的0.28,尚处于合理区间,说明尽管这些年城市有一部分暴富,但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差距尚不显著。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1上升到1995年的0.34,表明农村由于各个家庭成为独立经济主体,收入分配差距比城市要高,全国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317上升到1995年的0.445,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且比城市农村基尼系数要高出许多,显示出城乡差距目前仍较大,且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差距是扩大了,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城市、全国的基尼系数都呈扩大趋势。

2.分配不公产生的原因(1)、政策上的误区

我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反过来又束缚了工业的发展。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不了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它国

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2)、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

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3)、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变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区别。3.减少分配不公的建议

1、加速城市化进程

2、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督机制

3、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

4、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税制,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基尼系数和图形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收入分配》整理而成。李实等《管理世界》98.1(2)《发展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大出版社,P11、P36、P83、P87(3)《中国国情国力》收入分配不公让社会头痛2005年06期魏杰、谭伟

上一篇:中层生发机制下一篇:学英语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