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文化节

2024-05-12

海西文化节(共6篇)

篇1:海西文化节

海西民俗文化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概述

海西民俗文化节是配合团市委主办之两岸青年联欢节,特别策划的结合民俗表演、地方特色商品博览与中华美食街等活动的文化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为两岸青年联欢节锦上添花。

 天下美食街作为活动区域,云集各方美食,丰富活动特色;  天下美食街属台商项目,结合开办活动,深化活动意义;  捆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台湾青年展示祖国特色;  活动的延续,可以为市民丰富文化生活的内容。

二、运作方式

在团市委精神的指导下,同天下开发商、现场美食商家以及展会公司联办。邀请相关领导、台商代表等作为嘉宾。配合媒体报道。

 民俗文化表演:现场搭台,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浦南古傩、歌仔戏(芗剧)、大鼓凉伞、、狮舞、龙阵/舞龙、担金枣、锦歌、高山族舞、木偶、竹马戏(金山)、南词等活动,以表演或者踩街方式推出。

 传统特色商品展:现场规划摊位,由团市委、媒体配合招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特色商品进行展出,如剪纸、书画、特色食品、小吃、铁皮木偶以及其它特色商品。

 中华美食街:以天下〃名嘉汇区域作为活动基地,向参与联欢的台湾青年发放一定数量的定额餐券,现场配合做好保安工作,借助现场南北特色丰富的美食商家,组织好用餐、聚餐的工作,丰富台湾青年前来大陆交流的用餐品位与特色,深化意义。

三、组织架构与领导小组(暂略)

四、流程安排(暂略)

五、活动预算(暂略)

篇2:海西文化节

闽文化的特色是开放与冒险

我们认为“闽”是自古以来就在中华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族类。闽文化的特质与其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多山”、“滨海”抚育了闽人的海洋文化。历代从北方入闽的汉人和从海上东来的穆斯林都有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情愫,在福建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他们于闽文化的开放、冒险精神一拍即合,演绎了数千年的海上发展史。

中国是东亚的大陆国家,也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中华民族包涵了像“闽”这样的海洋族类,海洋发展是沿海地区的传统,闽文化代表了中国走向海洋的内发性力量。早在周朝的典籍《周礼》中就有对“闽”或“七闽”的记载。在先秦既已存在的《山海经》载“闽在海中”。闽人“以海为田”、“以舟为车”。闽族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可用“滨海”、“多山”来概括。应该说人类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是先民们为在该环境中得以生存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结。我们相信这些“行为方式”起码由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核心文化与次要文化。所谓核心文化是与生计活动相关的一群特征,由于其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在生产力尚未发展到人类能够控制或是改变环境的漫长阶段里,该核心文化在特定的区域中不断得以加强,并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评判标准、行为规范、礼仪习俗与审美原则。可以说,核心文化决定了一个区域文化区别与另一个区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而次要文化则是在不同的时期易受外界的压力或是内部的改革而产生变化的文化层面,它构成了区域文化的丰富与多彩。以闽文化的主体区域之一福建为例,福建多山,自古就有“东南山国”之称。“多山”成就了“七闽”之地作为独特文化区域的存在,“山”与“水”形成了有益的互动,保障了物种与资源的多样性。“多山”的意义不仅在于说明福建的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2·39%,“山地丘陵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沿海各省区与亚热带东部各省区中居前列”。(<福建省志 地理志>第一页 方志出版社 2001年12月)更重要的是福建的“山”使得福建的水系相对独立、完整,在工业文化改变福建人的生活方式之前,这种水系对闽族相对独立的生存方式与文化特征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福建省绝大多数水系发源在省内、流经省内,并注入福建海域。只有个别河流发源于本省而流入邻省,如汀江的下游韩江;或是发源于浙江而流入本省,如交溪、建江的个别支流。而这些地区正是古代的“七闽”之地。

滨海是福建地理环境上的另一特征,它造就了福建海洋文化的冒险与开放;其具体表现方式就是形成了出海打拼的集体无意识。福建西部的武夷山脉与东西

部的洞宫山成为福建与西、北内陆的障阻;而向东、向南的海洋发展却是闽族先民更可能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目前,福建的海域面积为13·6万平方千米,其中200米等深线以内的近海渔场面积就有12·51万平方千米,比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还大。且岸线曲折,港湾众多,近岸岛屿星罗棋布,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在远古时代,同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沿海的闽族先民更多选择了“以海为田”、“以舟为车”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认为闽族的文化特质是海洋文化的生态依据。

中原汉人大规模移民入闽的有军事行为和避难行为两类。由于福建的地理环境历代朝廷对其用兵多采用军屯制,规模较大的有:西汉出兵灭闽越;三国孙吴对闽多次用兵;唐高宗从总章二年(669年)始,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5000千余人,后又援兵58姓,共万余人入闽。中原汉人避难入闽,大规模的也有两次:唐末,河南王氏以及随后的36姓落藉闽地;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入闽者。此外,各个时期因灾荒、战乱、疾病流行以及各种原因而零星入闽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以汉朝为界,从远古就有的小规模入闽移民,都消融到闽人之中了。从汉到三国,闽地的民族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自晋经唐到宋,经过几次民族融合高潮,闽地人口逐渐改变为以汉人为主。入闽的汉人时间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他们总觉得生命中有一种躁动的力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不安分者,就像当年乘上“五月花”号离开英国海岸、驶向北美洲的开拓者一样,他们要到“新大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汉人迁入福建、与闽人互相融合的路线图中,我们可以找到这种力量的存在:中原汉人大量迁入闽西与闽北山区——部分山区人口向沿海迁移——部分沿海人口向海外迁移。宋元年间从海上东来的穆斯林的冒险个性与海洋文化特色是不言而预的,他们与早期入闽汉人的冒险个性一道,以极快的速度和当地闽族的海洋文化一拍即合,并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不断强化闽文化中的海洋性质,闽族的海洋性文化以出洋、经商为日常生活方式,在文化心态上以“为天下先”的拚搏精神与兼收并蓄的开放状态为引导。作为传统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他们实现了全球文化格局中儒家文化圈的形成;同时,闽文化在异质文化的撞击中,不断地重塑、丰满自己,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了一支富有区域个性的奇葩。

闽商是闽文化的代表者

闽文化由于开放而敢于吸纳,由于冒险而敢为天下先。闽商在长期的海洋经济活动中表现出了无比的创造力。在明清之际,福建的海商集团显现了早期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一切特征,而“小户”“散客”却凸现了股份制的经营模式。当世界大潮席卷而来时,闽商的经济活动已经被纳入到世界海洋经济和全球性的市场之中。同时,明清统治者却以“海禁”把中国阻拦在世界潮流之外,闽商与之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闽文化以各种扭曲的形式反抗着。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春夏刮东南风,秋冬刮东北风;可以说,有规律的季风、太平洋西岸星罗棋布的岛屿、以及洋流的作用,在以木质帆船为主的古代,都给闽人的航海带来很大的便利。秋冬,他们远航东南亚,夏季返航;春夏,他们北上朝鲜、日本,秋季返航。远古时期,闽人是以无数生命的代价来换取对台湾海峡季风规律的掌握。到了元大德8年(1304年),《大德南海志》开始记载从福建出海的一些航路。据载,福建出海的航路分东、西洋;所谓东、西洋,一

般以文莱为界。开放较早的是西洋航路。从现有的资料看,宋元时代,闽船亦固定往来与今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并以占城、柬埔寨、暹罗、大泥、旧港、万丹、马神为中转港,形成交叉的东南亚海域航路网络。又以马六甲、阿齐为基地,进入印度洋海域,连接通往南亚、西亚的航线。郑和七下西洋正是利用了这条闽船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航路网络。如果说,在西洋的水面上还能遇见广东的船民;那么,在东洋的洋面上,闽人可以独步天下了。

古代福建人将今日本、菲律宾、摩鲁加群岛、苏禄群岛、北波萝洲一带称为东洋。早在五代王审知时期,为了避免在南海上与南汉地广东海商发生严重的冲突,王审知在闽东开辟了甘棠港,鼓励海商繁荣东洋航线。往北,其航路终点是琉球、长绮、汉城。往南走,他们横渡台湾海峡、经澎湖、台湾、到达菲律宾北部。这东洋上的北路与南路,到了明清,接上了东来的西班牙人与荷兰人,玩出了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两件大事:

第一,明朝闽南的走私港-九龙江入海口的月港迅速崛起,成为“福建-菲律宾-美洲”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端。16世纪,东来的西班牙人只能以菲律宾为据点与闽商贸易。在此之前,闽南每年有2-4条船到马尼拉做生意。起初,西班牙人对福建商人采取招徕政策,国内又逢“海禁”正式解除(1567年),1580年,到菲律宾的中国商船有4-50艘,其中80%是闽船。从月港远贩马尼拉的中国货物主要是生丝与丝织品。这些货物又由马尼拉运往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一直到18世纪末,在墨西哥的进口总值中,丝绸等来自中国的商品还高居63%。大帆船从墨西哥运到菲律宾的银圆和其他货物,其中,白银大多数流入中国。这条丝绸之路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中国丝绸与墨西哥白银的交换。同时,这条丝绸之路给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生丝输入美洲,促进了墨西哥纺织工业的发展;大量丝绸输出,刺激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漳州、厦门等城市的形成。通过这条道路,美洲的农作物,如番薯、烟草、玉蜀黍传到了福建,给中国带来了粮食生产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件,明末清初兴起的郑氏海商集团。从郑芝龙、郑成功到郑经,17世纪的7-80年间,郑氏海商集团表现出了一切早期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的特征。郑芝龙从1623年随当年的大海商、泉州人李旦开始,到了1628年,形成了一支拥有千艘海船的海上武装贸易力量。同年,郑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抚,为海防游击,三年升都督。在明朝庭的支持下,消灭了其他的海寇集团,兼并了他们的人马,实力大为膨胀,从而控制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郑成功起兵反清,在17世纪中叶,郑以厦门为基地,维持了一支庞大的贸易船队,他们南向取粮于惠、潮,中向取货于泉、漳,北向取材于福、温。对外则从厦门直航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或者从事海上三角贸易,既从厦门将中国货物运销东南亚,再北上将东南亚货物转运日本,贩取所需的物品返航厦门。郑成功对外贸易的范围很广,从日本的长崎至琉球、东京(越南北部)、广南,以及东南亚各地,其中尤以与日本、东京、暹罗以及荷兰殖民者的贸易最为密切。郑氏海商集团在商业上采取了“海陆十大商”分工合作的经营方式。“海五商”是设在厦门及附近各地的“仁、义、礼、智、信”海商机构;“陆五商”是指设在浙南地区的“金、木、水、火、土”陆上采购团队。“陆五商”先行领取公款,采购各种货品,交达“海五商”后,再向郑氏国库结帐,并领取下次购货款。“海五商”则“建置海船,每一字号下各设有船十二只”。接受货物后,就装运出洋贸易,将货售出后将款交于郑氏公库。应该说,在郑氏集团覆没之时,以郑氏集团为代表的闽商,是一只可以与欧洲资本主义公平贸易、相互学习的力量。

闽人的出洋贸易只是个别阶层的事、还是事涉福建社会各个阶层?明朝崇祯年间,兵部尚书梁庭栋上书朝廷:每年春夏东南风季节,福建“怀资贩洋”的海商,以及充当“篙师、长年”的“入海求衣食者”,人数达10余万计。可见,出洋经商的包括了社会各阶层。而各阶层的经营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或出本贩番,或造船下海,或勾引贼党,或接济夷船”。其中在中小船家中流行的一种方法值得一提。既船员、水手都成了“舱商”,船员、水手与船主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雇佣关系,而是“商业合股”关系:船主从船上的货物担位中,拨出一定舱位,由水手们自带货物,由贩卖后所得的利润充作报酬。从这些小户散客的经营方式中,我们看到了股份制的色彩

明清两朝的“海禁”对闽文化是个致命的打击。宋元时期,福建是中国经济最繁盛地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赫赫有名。此间,福建既没有新的天然资源、像金矿之类的被“发现”;也没有新兴产业的出现;更没有外来资金、技术的支持。只是调动起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相反,明清两朝的“海禁”与闽文化的价值趋向完全悖逆。这种官方意识与民间选择的冲突造成的结果是福建当地的民生凋敝、了无生机;同时在民间,海洋文化的惯性并以各种扭曲的形式出现。有人利用朝贡贸易,以海外诸国贡使及通事的身份,引领海外诸国入明朝贡,从中获利。也有官员与官兵“往往私造海船,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更多的则是走私、偷渡。对此,福建沿海普通百姓每当窥知官兵的剿围动静,则星夜驰往报警,若官方令他们探哨,却退避步从。即使是“三尺童子,亦视海贼入衣食父母,视军门如世代仇家”。由此,我们知道嘉靖年间的“倭患”,完全是由于“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倭患”已具有闽商私人资本武装反抗封建专制压迫的性质。一旦明政府松驰海禁,对闽商作出一些让步,开放月港,“准放东西二洋”,“市通则寇转为商”。

明朝海禁不仅打击了普通商人,而且对沿海的豪门巨室也构成了危害。“迫死朱纨”就是他们反抗“海禁”的集中表现。嘉靖26年(1547年)因福清人冯淑组织340人下海通番,被获。朝廷令朱纨福建海道兼浙江巡抚,提督军务。朱纨坚决执行海禁,以武力镇压走私与海盗活动。朱纨在执行公务中深刻意识道:“大抵治海中之寇不难,而难于治窝引接济之寇;治窝引接济之寇不难,而难于治豪侠把持之寇”。朱纨向朝廷列数了把持大宗走私偷渡的大多是权贵之家。闽浙富豪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对朱纨想尽了办法,无奈朱纨是“软硬不吃”,最后,闽浙富豪串连朝中闽浙官员,群起攻之,弹劾朱纨。不仅将朱纨免职捕问,而且迫使朱纨饮药自尽。临死,朱纨破涕叹曰:“纵天子不死我,大臣且死我,即大臣不死我,闽浙人必死我”。

就在明清两朝的统治者施行闭关锁国时。欧洲列国开始了以海上开拓、殖民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欧洲的海商是政府特许、皇家支持,他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急先锋,他们不仅在当时为自己的政府、文化所褒奖,而且名垂青史,是民族英雄。而我们的祖先,仅仅是在自己生存文化的推动之下,世世代代、前赴后继,以累累白骨砌成了一条海洋之路。他们以民间微薄之力,博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英吉利五国政府殖民之强。居然在东南亚也开发出那万里袤地。季风穿行,椰林摇曳。1978年,李光耀在新加坡招待邓小平时说:新加坡华人只不过是闽粤两省文盲地后代,而达官显臣、文人学士则留守中原开枝散叶,没有什么事情是新加坡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

闽文化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动力

自古以来,海峡两岸都是闽文化的主体。闽文化在过去创造了中国海洋文化的极致。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1994年11月16日),分割海洋,重新界定国家版图,是当代国际关系的热点之一。历史再一次把腾飞的机遇推到福建人面前。今天,我们重振闽中雄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闽文化仍然是我们的文化内驱力。传统闽文化擅长的海洋文化将在21世纪的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世界需求的新格局中,闽文化将大有用武之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在“海”与“岸”。就“海”而言,传统的闽文化需要更进一步的挖掘以及现代化的转型。在此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等重要。福建的学者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发扬闽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将处于民间的、区域层面的海洋文化提升到民族文化的层次。做好“岸”的文章,港口及其交通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依据国际市场需求与区域文化的动力,改造或设置新的产业集群:做强、做好、做大“茶”文章;树立福建独特的中草药品牌;打造以武夷山为龙头的福建“山海游”航母。

1996年5月15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生效。按照该公约的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拥有宽度12海里的领海、24海里的毗连区及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管辖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相对陆上领土的三分之一。在领海及其上空、海床及底土,享有完全的主权。在毗连区内,享有安全、海关、财政的管制权和移民、卫生的管理权。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和海上人工设施建设、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管辖权。此外,我国还有在公海上航行自由的权利及分享国际海底区域财产的权利等。但是,由于我国的海洋文化尚处于民间与区域的层面,对这种海域国土化的国际大趋势未能做出具体的回应,更没有形成控制和管理所属海域的海上国家力量。闽文化在历史上曾创造了闽人36姓专营琉球――中国航海朝贡事务、郑和七下西洋进行大规模海洋活动的历史,这种海洋文化的底蕴必将支持福建在新的一轮海洋竞争中,抓住机遇,再塑辉煌。传统的海洋文化是福建人们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动力。同时我们也必须对传统的海洋生产方式进行技术的改造。我们有悠久的船舶制造和航海的历史。十分遗憾的是近年来,福建省在高校的整合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传统优势产业及其教育文化支持的关系,把著名的集美航海学校合并到新设立的集美大学中;在福建一次又一次的高校“升格”中,没有将马尾船政学校做强做大。福建人民具有优良的海洋文化传统,将海洋文化适时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需要大量的现代文化、技术的支持。

21世纪全球开始了新一回合的竞争,这是基于人类出现了新的需求。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经过N个世纪的努力,依赖科学技术的帮助,人类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开始了以健康、自然为特征的生活追求。其二,在满足了日常生活的物质的需求后,开始了精神产品消费的需要。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在中国、东亚以及全球的独特的经济发展区位,它的独立性与不可取代,一定在于其在某一范围内承担了经济链条中的一环。过去,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福建人对茶的贸易、推广和种植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茶”真可说是源于中国、走向世界,所以各国对“茶”的称谓均源自中国。由于茶叶输出地的不同,大致可分依北方音的“cha”和闽南音的“te”。目前来看,世界几个主要语系都依闽南音,从拉丁语的学名,到英语、荷兰语、法语、德语、意大利

语、西班牙语等。从一定的层面上看,在世界的经济地图上,福建就代表了“茶”。而茶的保健作用,特别是茶所包含的某些成分的抗癌作用,更是与21世纪的健康、自然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福建茶的声誉确实不高,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同样,福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福建地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境内地形复杂,形成多种多样中、小尺度的气候,为各种各样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种类繁多,生长茂盛的物种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良好的保健与医疗效果。随着中医药在治疗疑难病症以及保健上地位的凸现,中草药的国际市场将日益扩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中草药是一笔可增值的财富。

在全球性的精神产品消费中,旅游无疑占据了不小的份额。福建的海陆地貌和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陆地地貌看,福建的地貌特征主要体现在嘎斯特地貌和火山熔岩地貌中,这方面著名的有永安的十八洞、宁化的天鹅洞、龙岩的龙崆洞等、龙海的白圹、屏南的白水洋等。福建的海岛与滨海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在这方面海滨沙滩、浴场、海蚀地貌和湖泊己有所开发。福建的人文景观也有独特之处,福建多样的方言、剧种;郑和七下西洋的有关史迹;妈祖祖庙;陈靖姑文化;郑成功及其相关史迹;泉州的多种宗教遗址等。遗憾的是,福建的旅游资源一直处于零星的、条块分割式的开发上,缺乏整体的规划、整体的推广。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被严重浪费。武夷山是为数不多地“双遗产”景区,福建的旅游应以之为龙头,重新进行整体的规划与推广,以满足当代集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

篇3:依托资源禀赋建设文化海西

一、海西文化资源优势分析

(一) 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

海西地处柴达木盆地, 拥有“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的长江源、昆仑山、可可西里、万丈盐桥等资源;拥有青海最大的干旱荒漠景观沙漠、石漠、土漠、盐漠、戈壁等, 是欣赏荒漠的最佳地点;拥有星罗棋布的盐湖资源、雅丹地貌、海市蜃楼、梭梭林、枸杞林;拥有重要的生态湿地克鲁克、托索湖;原始森林、哈里哈图森林公园、堪与敦煌月牙泉媲美的金子海;神奇的四季冰瀑、都兰县境内亿万年前的古生物遗址贝壳梁、迷人的花海;千姿百态、天然雕琢的花土沟千佛崖, 神秘的外星人遗址;奇特的西王母石室、具有重要科考和欣赏价值的昆仑山大地震遗址、昆仑神泉、对治疗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神奇疗效的大柴旦温泉;还有享誉中外的国际狩猎场、玉珠峰和玉虚峰。这些独特的景象和物产, 不仅使海西的文化资源显得更为古朴、神秘, 更让人们对这片土地产生无穷的瑕想。

(二) 悠久的历史文化

海西文化底蕴深厚, 资源丰富, 是矿产资源和历史文化的“聚宝盆”, 这里既有博大精深的昆仑神话、昆仑文化, 又有国内独一无二的吐谷浑、吐蕃文化和影响深远的德都蒙古文化。

海西是昆仑文化的原始发祥地和传承地, 素有“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在境内横亘而过, 境内的风物、遗迹、传说和民俗都可以在海西找到地理的印记和历史的回音。如西王母、周穆王西巡、西王瑶池等。海西不仅是昆仑山的故乡, 还是昆仑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展现地之一, 拥有得天独厚的昆仑文化资源。

海西远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活动, 海西境内分布着众多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陶器等, 诺木洪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古代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物品及房屋遗址, 经学者考证属羌人文化遗存, 是研究古代羌人文化的重要资料。这些史前文化遗存充分说明柴达木地区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家园;还遗留有多处岩画, 如天峻鲁茫、卢森岩画、格尔木野牛沟岩画, 昆仑山南麓藏北加林山岩画, 形成了中国“C”字形岩画长廊, 留下了羌人游牧文化的历史遗迹。

海西还是一个多民族走廊, 羌、吐谷浑、汉、吐蕃、蒙古、藏、哈萨克等民族都曾在这里生活。古老的羌人从柴达木走出青海高原, 成为中国古代许多民族的祖先, 并在不断的发展迁徙中,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海西境内发现了诸多的古墓葬、古城堡、古战场等历史文化遗址。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古墓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发现震惊了世界, 被评为“中国1996年度考古十大发现”。柴达木盆地还是南丝绸之路的要道, 境内出土了大量来自中原汉地、中亚和西亚的丝绸、金银器、玛瑙珠、铜盘残片等珍贵文物, 是当时中西方的重要通道之一。

海西州的蒙古族、藏族居住较为集中, 其民族文化内涵深厚。如海西蒙古族的英雄史诗《汗青格勒》和“那达慕”大会是传承和展演其民间文学、赛马、摔跤、射箭及传统歌舞的重要载体, 而蒙古族的服饰、饮食、礼仪和祭祀习俗, 藏族的服饰、赛马会、歌舞, 哈萨克族的民歌以及那些有关山川河流的优美动人的风物传说等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是海西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创造。

海西是一片既古老又年轻的土地, 除了古代先民们的文化遗留外, 海西各民族人民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当代文化。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激励青海人艰苦奋斗的柴达木精神、青藏高原精神等,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党和政府领导海西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留下悲壮传说的“南八仙”风蚀土林群, 横穿茫茫戈壁和无人区的青藏公路与铁路, 修建在浩瀚戈壁上的现代化新兴城市格尔木和德令哈, 都彰显着一代代柴达木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些文化创造显示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海西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其中, 激励了一代代海西人的柴达木精神, 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始终代表着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是爱国主义和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

二、海西文化发展瓶颈分析

(一) 文化意识淡薄

我们对文化的发展还存在认识误区, 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隔离开来, 对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软实力认识不足, 削弱了文化的功能和教化作用;只把文化看成是花钱不挣钱的事, 没有认识到文化在人们的价值观念、精神凝聚、激荡思想的作用;没有形成经济和文化一齐抓的思想共识, 重经济建设, 轻文化建设, 重资源开发, 轻文化产业发展。

(二) 自然条件艰苦

海西由于地处偏远, 气候高寒, 历代文人有关柴达木“飞砂走砾, 举目皆满”、“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八百瀚海无人烟”的描写给世人留下了荒凉贫瘠的印象。由于高寒缺氧, 加上交通不便, 外界对海西的文化了解不够, 雄厚的资源优势无法发挥作用。同时, 重要文化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 特色品牌尚未树立

海西现有的文化品牌在定位、产业开发、宣传策略等方面大都是粗线条的打造, 缺乏细致、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还没有形成一个能代表海西整体形象的“主导品牌”。甚至有些文化品牌仅仅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而存在, 没有实物化的内容产品, 加上文化品牌与企业、科技结合程度不高, 使得品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文化的交流模式方面, 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商业交流与政府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度较低, 没能形成对外文化宣传交流的良好氛围, 文化交流不足、宣传不够。

(四) 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海西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度远远不够, 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除了昆仑玉产业外, 几乎没有影响的相关文化产业。海西要实现从文化大州到文化强州战略目标, 就必须尽快找到破解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融合不足这一问题的良策, 找到符合海西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五) 文化人才短缺

海西自然条件较差, 经济社会发展较内地相对滞后, 加上人才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政府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 以及人才培养体系不太完善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海西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致使掌握专业技术, 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严重缺乏。人才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突出, 尤为严重的是极度匮乏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领军人才和会经营、懂管理、善开拓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拔尖人才。

三、建设文化海西前景思考

(一) 注重文化品牌效应, 打造优势品牌

一要积聚文化资源优势, 精心打造一批柴达木特色文化品牌, 增强文化品牌的张力和影响力。当前, 要着力打造三个特色文化品牌, 即昆仑文化、德都蒙古文化和吐谷浑吐蕃文化。尤其重点打造昆仑文化品牌, 把“众山之宗”的美誉推向世界。二要加大宣传力度, 借助省内外各知名媒体、各种节庆赛事, 大力宣传海西特色文化, 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做好重点文化品牌的衍生与拓展, 精心打造唐蕃古道文化、南丝绸之路文化等历史文化品牌和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节庆文化品牌。

(二) 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将文化“固化”、“物化”

文化发展需要实物支撑。建设文化海西, 推动文化大发展, 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将无形的文化物化、固化、产业化, 让仰慕而来者想看、可看、能看。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 引进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 重点建设格尔木昆仑文化产业园、德令哈德都蒙古族文化产业园、都兰吐谷浑吐蕃文化产业园和天峻西王母文化产业园, 使海西成为青藏高原具有领先水平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格尔木昆仑文化产业园, 要以昆仑神话为主题, 着力打造玉珠峰登山旅游基地、玉虚峰朝拜景区、野牛沟探险景区、昆仑玉文化博物馆、昆仑文化公园。德令哈德都蒙古族文化产业园, 要着力打造以蒙古包和草原为主要展示空间的德都蒙古风情园, 以展示和弘扬独特的海西蒙古族文化;都兰吐谷浑吐蕃文化产业园, 要反映世界独有的吐谷浑文化, 着力打造都兰国际狩猎场景区、都兰大墓景区、吐谷浑吐蕃博物馆、吐谷浑文化展演景区;天峻西王母文化产业园, 要以反映西王母文化为主, 着力打造由天峻县舟群探险景区、西王母石室景区、布哈河藏族风情园、哈熊沟藏族生活体验景区。

(三)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与周边形成合力

文化旅游业是海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 也是带动海西文化产业各行业各部类发展的龙头。要立足于海西文化特点, 借助旅游形成的市场渠道, 利用旅游产业拉动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要构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板块, 着力打造柴达木旅游品牌, 把柴达木建成青藏高原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西宁、敦煌、拉萨三个国际旅游城市平台, 积极主动与省内其他地区和周边区域城市加强合作, 共建大区域无障碍旅游区。充分利用昆仑玉、青盐、枸杞等原产地产品和民族特色工艺品, 大力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用无形开发有形, 用有形承载无形, 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 扩大旅游消费市场。

(四) 大力培养引进文化人才, 夯实智力基础

人才是海西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基础。培养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是将来海西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首先, 创新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逐步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用人制度。建立竞争机制, 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鼓励和提倡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根据不同的岗位特性, 职责权及承担风险程度, 确定考核机制、评价标准。其次, 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从省内外引进一批高端型和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同时, 还可因地制宜, 采取“不为所有, 但为所用”的方式, 聘请省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文化顾问。第三, 通过教育培训, 加强对从事文化旅游的农牧民进行相关培训, 提高农牧民对海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 使之成为海西特色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 并从海西特色文化资源利用中获得经济利益, 增强其参与特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积极性。

(五) 完善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积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尽快制定相应的文化资源占有使用政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人才分配流动政策、投资融资鼓励政策, 为文化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 对于海西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底子薄的问题, 从资金、财政税收等政策到人才配给给予一定倾斜。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民族的血脉, 民族的精髓。美丽富饶的海西地大物博, 人杰地灵, 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资源, 分析清楚资源优势, 找到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 充分挖掘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文化名州建设,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对于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海西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制约瓶颈等方面, 对文化海西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篇4:文化开路打造魅力海西文化新名片

节庆活动叫响海西文化品牌。音乐、舞蹈,作为跨越民族、语言、国界的艺术形式,它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高原小城的节庆少自然也不了民族特色浓郁的演出活动,去年以来海西州先后举办了中国(青海德令哈)第三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德令哈首届国际高原音乐节、格尔木昆仑文化旅游节以及“锦绣都兰”花儿演唱会、第四届“查勒幕”马文化艺术节等文体活动363项。推出第十四届“柴达木之夏”文艺展演、“青恰会”专场、首届德令哈光热大会文艺晚会等文艺演出80余场。“一地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文化格局初步形成,特色活动吸引八方宾朋,一批具有海西特色的文化品牌叫响全国。

文艺精品彰显海西文化底蕴。圆满完成了“天空之镜、盐湖情缘”舞台剧创作。该剧的创作演出是州委、州政府主动适应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新常态、新趋势,谋划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打造了一台具有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创型剧目,对促进文艺演出与旅游市场有机结合,塑造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茶卡盐湖的知名度,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海西州还先后创编《美青海》《昆仑鼓韵》等文艺精品20余部。出版了《青海海西地区藏族民间谚语精选》《青海海西地区藏族民间故事精选》非遗丛书4本。搜集整理《多美的地方》《金色的太阳》等蒙古族民歌176首,拍摄完成专题片《生生不息的马奶文化》《德都蒙古民歌—阿尔次图山顶的由来》和德都蒙古原创歌曲专辑。藏族题材电影《骏马之乡》杀青封镜,译制影片《寒战》《藏獒多吉》《忠诚与背叛》在八省区蒙古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析会上分获二、三等奖。电影《德令哈之夜》获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成为青海省首次在世界民族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向世界展示了海西德都蒙古民族的艺术魅力和海西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成为全国以及全世界了解青海、了解海西的一个窗口。

文化交流扩大海西文化影响。近年来,海西州群众文化活动异常丰富,各族各界以群众文化為载体,弘扬主旋律,讴歌新风尚,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让人们在参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净化。今年以来,海西州以扩大海西影响力和知名度为着力点,先后举办全国第三届卫拉特蒙古民歌学术研讨会暨知名歌手代表会、德都蒙古首届民歌艺术节暨德都蒙古民歌学术论坛,以及首届中国青海蕃莱坞民族电影节等文化活动,国内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文学家等60余人参加。贵州黔东南、广西桂林、福建厦门等地区的文化部门来海西开展文艺演出、文化交流多场(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形式的交流,深入挖掘海西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展示海西文化内涵与魅力,对外宣传海西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进一步扩大海西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篇5:海西文化节

掀起我省文化部门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推动

海西建设的热潮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宋闽旺

(2009年5月12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活动,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宣部电视电话会议对教育活动进行深入部署。我厅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和省委宣传部这次会议部署,认真搞好学习,领会基本精神,把握基本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抓紧贯彻落实。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增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自觉性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主义都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也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要之年,还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海西建设的关键之年。这既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我们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方面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自身优势,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载体,切实提高组织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我省广大人民群众吸引到文化部门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来,努力扩大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进一步激发我省文化战线工作者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之转化为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转化为推进体制改革、创业创新的具体举措,转化为科学发展、加快海西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这次会议之后,我们文化部门要深入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安排,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注重实效,发挥优势,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坚持结合工作实际,注重实践特色。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文化部门实际,发挥文艺活动特色和优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切实抓紧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内容的活动安排。我们把“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九二0”公民道德宣传日、“十一”国庆节、古田会议召开8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作为载体,拟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文艺宣传教育活动,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等活动场馆,制作并推出一批爱国主义展览,电影移交前的农村电影工程建设,组织文化下乡、艺术院团进校园等,营造良好氛围,以保证活动持续不断,氛围持续营造,高潮持续形成。

2、全力办好第四届福建艺术节。本届艺术节是10年后恢复举办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这项活动作为今年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艺术节活动从9月28日至10月28日。活动以“海西艺术的盛会、福建人民的节日”为宗旨,着力唱响时代主旋律,大力讴歌建国6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海西战略实施5周年的成就,与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宣传思想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届艺术节荟萃了我省戏剧、歌舞、杂技、曲艺、文学、书法、美术、摄影、影视等多个艺术门类,主要活动总体按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三大系列来安排。一是开幕式和闭幕式。9月28日举行艺术节开幕式,与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晚会相结合,举办“海西欢歌”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主题晚会,以专业院团为主,荟萃全省文艺精品。10月28日举行艺术节闭幕式,进行颁奖仪式和举办《歌唱祖国、唱响海西》大型歌咏晚会。二是专业艺术活动。举办第24届全省戏剧会演、“金色海西”福建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台港澳及对外交流演出、专业艺术院团演出月活动、文学、影视精品展示活动、“辉煌六十年·魅力海西”美术精品大展、“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大型文物展等,推出百团千场专业演出、百名优秀中青年演员、百名优秀青年歌手。三是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要发挥好各设区市积极性,在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福州市举办“激情广场”歌咏比赛、大型歌舞剧《坊巷春秋》首演及三坊七巷民间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厦门市举办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泉州市举办泉台戏曲交流展演、少儿钢琴大赛,漳州市举办的海峡两岸木偶节、书画展,莆田市举办民间职业剧团百团会演,宁德市举办闽东原创交响音乐会、闽东诗群作品吟诵和宁温对歌赛,龙岩市举办闽西文化周和客家山歌赛,三明市举办“三明十大名片”宣传文化活动、“和谐三明”大型广场群文活动,南平市举办农村文化节、“文化走近市民”大型群文系列活动。另一方面要发挥系统、行业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第三届全省社区文化艺术节、全省老干部文艺汇演、全省村级文化协管员技能大赛、省属艺术院团“海西文艺直通车”赴农村、社区、军营、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巡演等。

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后福建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并由各地市竞争轮办。

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要抓住今年“6·13”第四个全国文化遗产保护日,开展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加快闽南生态保护区建设,举办“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论坛”,加强涉台文物保护工程,推进闽台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合作,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和福建土楼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做好闽南文化、妈祖文化、船政和三坊七巷文化、客家文化、武夷文化、畲族文化、红土地文化等的保护传承,将其发扬光大,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主动融入,准确站位,力求先行,大力加强对台文化交流

篇6:海西征文

红得娇媚的刺桐花,迎风开放。清得如玉的清源泉,奔腾明亮。

漫步在温陵路上,抬头一望——滚滚车流在泉州城排开了“一”字长蛇阵急涌过来,踮脚望去,茫茫车海像一条蜿蜒前进的巨蛇,望不到边际。我心生好奇,倚着栏杆看着这一条弯弯曲曲“巨蛇”。

绿灯亮了。“嘟嘟,嘟嘟——”巨型“毛毛虫”在它踏起的灰尘中“分身”了。奔驰、宝马X5、奥迪A6、别克凯越、甲壳虫·····阳光照耀着这些小车,每辆车的车身都被洗刷得熠熠发光,真是美不胜收啊!

我心中暗暗赞叹着这奇异的景观,哼着“爱拼才会赢”的曲调,迈着轻盈的舞步来到了丰泽小区里。突然,却看见了另一幅衣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景象映入眼帘——几辆“无头苍蝇”正在小区的通道间七拐八绕,似乎在“巡逻”呢!原来,两百来辆“巨型蚂蚁”早就把停车位占得“座无虚席”了。瞧,好不容易才等到一辆“奔驰”从黄线中退出来,早就等待在一旁的“宝来”正欲将其“霸占”,不料一辆“沃尔沃”也碰巧进入小区来到停车场里,“沃尔沃”车主凭着车子良好的系统性能和潇洒出色的车技一个极其迅速的急拐弯,把停车位“占为己有”了;而那无奈的“宝来”车主,只好摇摇头摆摆手,暗自羡慕着“沃尔沃”车主的幸运,悻悻而去······

又是下班高峰期了。只见一批批私家车两列两列地涌入丰泽小区,灯光亮起,犹如两条火龙,使原本夜幕笼罩的地面显得绚丽多姿。

“泽锟,回家啦!”耳畔传来了妈妈熟悉的声音。

“妈妈,你看······”我指着停车位和那一辆辆仍在一丝不苟地巡逻的“苍蝇”们,摇了摇头。

“是啊!海西发展与时俱进,迅速腾飞!”自豪写满妈妈的脸颊,妈妈顿时神采飞扬。她略略沉吟了一小会,陷入了往事的回忆,“妈妈是70年出生的,那时候哪能见到这么多车,家里有辆自行车已经是十分奢侈的了。当年你外公就踩着一辆三轮车走着泥泞小路送我们姐妹几个上学;妈妈读大学,中国汽车产业就开始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渐渐泥泞小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公交车和出租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一些富裕的人家也购置了摩托;你出生后一两年,中国人有了自己第一款私家车“中国奇瑞”,这令我们泉州人民大感新鲜,街道上的车子越来越多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九州大地,这几年,海西人民家家户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们‘爱拼才会赢’的泉州人自然不甘落后,各式各样豪华美丽的车子便源源不断地开入泉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拥有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性能更好的小车!”

上一篇:欣赏与设计教学教案设计下一篇:内蒙古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