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2024-06-20

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通用7篇)

篇1: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数学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年的历程,十年来,我们喊着“走进新课堂,树立新理念”的口号,可以说课改气氛十分浓厚,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这十年中,我们经历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准备、试行、改进、推广,在这期间也获得了数学教学上的宝贵经验,数学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就将我的收获与不足做一整理和分享:

(一)新课改中取得的成效:

一.教材方面:

1更具有时代性,中国特色的国际视野。

2控制了教材内容的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的衔接。3面向每一个学生,具有义务教育特色。

4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加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都已学会用教材教学,学生学会用教材学习。分层次,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使教材已然成为了教师与学生的基础工具。

5数学是基础性学科,也是工具性学科,因而在新课程中更加强调其综合应用。

二 教师方面:

1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研究中一定强度和密度的教研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压力,但也推动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2教师在课堂组织上形式灵活多样,教师是其指导者、引导者。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教师的知识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

三 学生方面:

1新课改将重心转向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参与者。

2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倡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验探究中质疑、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主动地去运用多种方法去探究实验,创新运用,不再等待一成不变的“固定答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束缚,在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有理有据便是答案,培养了创新型人才。

4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有结果评价,也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再只看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评价不只教师评学生,建立了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社会、学校的评价体系。使学校走向社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出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问题与思考:

一、课堂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但在这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二、滥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多鼓励、少训诫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爱,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用赏识去融化孩子的自卑,用赏识去激励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鼓励中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扬起头,挺起胸,感受成功体验,但有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滥用评价语言,课堂上没有注入真情,使评价失真。

三、让“课件”牵着鼻子走。

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节省时间,多媒体教学随之走进课堂。但是课件的制作成为许多教师最棘手的问题。于是很多教师就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或请其他教师制作,而下载的课件(或制作的课件)与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不符,导致上课过程中要么重难点不分,要么使课件流于形式,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张一张地放映。有的课件华而不实、花里胡哨;有的课件呆板单调、索然无味;有的课件生硬拼接、胡拼乱凑,影响整个教学效果,使课件起不到它真正的作用。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实验中真正得到落实并产生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回

顾十年课改,我们在新课改的实施中不可能没有疑问和困难,但只要我们长期、耐心地坚持下去,积极总结和反思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多学习,多思考,多创新,那么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了,让我们和新课改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成长。

篇2: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小学数学作业题

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我觉得数学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让数学更加接近我们,让我们更加熟悉而不陌生,学生也比以前更喜欢数学了。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融会贯通往往收到更加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生活情景,让他们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和欲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分蛋糕”的故事:一天,小华过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四块,准备把四块蛋糕分给爸爸、妈妈、小华和弟弟每人一块,弟弟看到自己只分得一块,急了,说:“我要两块。”妈妈笑了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这样,每人都分得两块蛋糕,弟弟高兴地吃起蛋糕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以上两种分法,哪种分法弟弟吃得多?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很快地判断出两种分法每个人吃的同样多。我接着问:“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

弟弟的要求的?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知道了。”这样,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而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学习热情得以激发。

2、提供“生活化”应用题,培养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应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采。”然而,现行教材中有不少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其中不乏数据、事理与现实不符的内容,诸如物品的单价,工厂的生产等等,也有一些因地域差异而脱离本地学生实际的应用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利于学生直接地理解数学,给问题解决造成障碍。因此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目的。

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话题。我校地处蔬菜基地,班里有多数学生的家长从事蔬菜的种植和买卖。我常常利用这一有利因素,编一些应用题供学生解答,借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之后,我设计了一道应用题:小林同学家有一块梯形地,上底24米,下底36米,高28米。请你帮小林计算一下,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解答交流后,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解答:“小林的爸爸打算把这块地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两块地,平行四边形地种白菜,三角形地种萝卜,种白菜和萝卜各多少平方米?”学生把梯形的面积计算与先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联系起来,不但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而

且进一步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还提出“利用以上条件,你有没有办法提出其它数学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解决。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提出了以下问题:①如果每平方米收白菜40千克,这块地可收白菜多少千克?②种的白菜比萝卜多多少平方米?③种的萝卜比白菜少多少平方米?④如果每平方米收萝卜40千克,这块地可收萝卜多少千克?„„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

选取学生熟知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题材,灵活地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应用题的恐惧心理,拉近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再现生活场景,体验真实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材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等教学活动。”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再现生活场景,并让他们在交流活动中认识数学,体验数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学生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我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首先投影出示各种人民币,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这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来:“元最大。”“一元是十角。”„„教师

接着问:“如果让你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你准备怎样分?”„„在学生弄清人民币的面值和分类之后,教师让学生各自数自己手中的钱,同桌互相检查。然后教师出示标价是一元的一本练习本,让学生模拟购物。学生兴致盎然,在找赎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以上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材料,提供了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篇3: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1 职业教育基础学科的现状

很多人没有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往往重视专业类技能学科,轻视基础教育学科,甚至还有取消基础学科教学的呼声存在。这使得职业教育中基础学科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差,成绩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过去的九年时间里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已经有了抵触情绪,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进入职校学习后思想进一步放松,导致数学水平一降再降。

根据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七种。(2)他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学生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智力,从而也就丧失了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2 职业教育数学学科的现状

数学是基础学科中培养人的数理逻辑和空间智力的重要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的地位在职业教育中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第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成绩大都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水平。从入学的中考成绩可以明显发现,数学和英语是造成总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且数学的低分段人数偏多。这说明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之前数学的基础就比较薄弱,因而在中考中不具备竞争力。

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刚入学之初,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任务就不那么重了,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学业。正是由于这样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指导,很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后就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得过且过。再加上很多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使得教学形式更加严峻了。

第三,学科教学的课时不足,无法使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内容。碍于学生的基础薄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思想教育,补充所缺的知识,而学生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才开始真正步入正轨,成绩提高稍显迟缓。与此同时,主管部门误解职业学校的学生不需要学数学,进而对数学课程进行了大量的压缩,甚至有的专业取消了设数学课,教学时间和质量自然都无法保证。

第四,没有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的优秀教材和练习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各不相同,所以很难采用统一(下转第81页)(上接第79页)的教材进行基础学科的教学。学校用过三四套不同的数学教材,但是没有一套能够契合学生实际水平。有的过于陈旧,还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内容;有的书本语言奥涩,知识点缺乏例子的形象说明,学生不易理解;有的例题没有层次感,难度大技巧性强,学生根本无法掌握,例题与课后练习脱节也屡见不鲜。

3 数学学科教学的改革及初步实施效果

职业学校的数学学科面临困难,学校和教师都在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希望能找到好的方法使得数学教学能够与时俱进。

(1)合理安排课时数量和教学的内容,对教科书的章节重新做出安排,对复杂的繁琐的问题尽量简化,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略作提高,补充书本以外的相关进阶内容,使所学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构架。

(2)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选取有充分代表性的例题及变式。在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理解问题,把握系统的思维方法。

(3)评价体制上实现创新,在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引进30分制。这30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三本作业(笔记本、错题本整理和知识归纳本)综合评定,各占10分。这样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假以时日让学生逐渐学会怎样梳理知识点,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网。

这几项改革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不再心存畏惧,能够更好的按照要求顺利完成学习的任务。30分制的成功引入也在机制体制方面保证了数学教学的综合质量,有效遏制了平时学习不认真而临时抱佛脚的消极学习作风。

4 对未来改革的设想

改革在于创新,措施付诸实践,未来还将继续有新的办法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比如,加强应用部分的教学,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深入介绍数学公式在Excel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考察学生掌握情况时重点考察应用能力,弱化识记的内容,比如考试中将公式给出,考察学生对于公式的应用是否正确。学生对计算器知之甚少,只会简单的加减乘除操作,不懂如何使用其全面功能便捷处理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如计算角度制的三角函数值,运用对数的换底公式结合计算器计算对数值,利用统计功能计算数据的期望和方差等等,并且在考试中加以考察,使学生解除对运算的恐惧感,敢于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仅培养人的数字运算技能,更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一般能力中最为核心的一项能力,梳理繁杂,收获信心。数学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也让他们通过学习掌握方法和赢得久违的自信。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摘要:数学是职业学校的基础学科,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分析职业学校中数学学科的现状,列举了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并进行大胆了的设想,以明确数学教育的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学,改革

参考文献

①肖兵明.论职业教育的目的[J].学理论,2010(28).

篇4: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提供以下四个例子供选择)

1.以山东威海国资办深化国企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为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威海国资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措施,深化市属国企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国企资产重组整合取得新进展。本着优势互补、战略合作、共赢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威海港集团与山东高速集团战略重组,重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实施了二热电集团与南郊热电、文登热电厂、文登恒源供热公司整合重组,实现了对文登区、临港区、南海新区供热资源的集中统管,优化了市区的供热资源布局结构。完成了威海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汇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公司、鲁东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脱钩重组,推动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对威海港、二热电、海滨林场等企业所属14户子公司和孙公司进行整合,减少了亏损源,优化了国有资产配置。

二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新突破。采取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整合5户国有企业资本,引入2户民营企业和管理团队个人资本,组建了注册资本2.2亿元威海东部滨海新城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增强滨海新城的投融资和配套服务能力,助推滨海新城建设。采取职工持股、经营管理骨干持大股、国有参股的模式,设立了威海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威海报业步入了市场化运作轨道,深化了威海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三是一般竞争性企业国有资本退出步伐加快。完成了电影放映公司、印刷机械厂、新疆同博顺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资本退出改制。积极推进了大信旅行社、昌佳贸易公司、机关印刷所、机关修理所、导游服务中心等企业改制。

四是搭建国有资本运营和服务平台。按照改革国有资本运营机制的要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组建了威海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将20户市参股企业23.37亿元(股)的国有股权整合纳入该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运营,打造了威海市国有资本投融资和财富管理平台。研究组建了威海市市民卡有限公司和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2个公共服务平台,为整合各项公用事业缴费业务、规范搞好城铁交通枢纽运营管理,给市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服务奠定了基础。

2.以浙江国企改革“轻量级选手”凸显巨大能量为例

a.除了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在保障社会民生方面,浙江国有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高兴夫告诉记者,浙江近几年来新建高速公路基本都是在偏僻地区,本身经济效益很差,但是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浙江国有企业却在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通过资产战略重组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出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提升资源配置率和核心竞争力。

c.进行产权多元化的重组整合与战略合作。浙江省国资委企业改革与发展处处长李刚说,浙江已累计对十多家省属企业进行了合并重组,5家引进战略投资者,3家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1家清算解散。到2014年底,省属企业户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是2004年底的5.6倍、6.1倍和3.7倍。d.浙江“缺煤少油无气”,能源匮乏,浙江国企始终坚持“走出去”开疆拓土,省际合作、央企合作,延伸产业链助力企业升级。

e.浙江鼓励国有企业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在境内外上市、内部可上市资产重组整合和不可上市低效资产处置退出等多种途径,提升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目前,浙江省属国企中已有11家上市公司,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已达40.2%,此外,全省共有32家国有控股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以上为概括要点,具体内容参考:

浙江国企改革激发乘数效应“轻量级选手”凸显巨大能量

新华社杭州1月11日电(记者商意盈)仅仅占全国国有企业数量的2%,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但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等“硬指标”却在全国前列,并呈现布局与结构合理、增量活跃等特点。浙江国有企业作为一个“轻量级选手”,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在2015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上,浙江物产集团依旧“亮眼”,这是该集团自2010年以来连续第五次跻身其中。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浙江物产集团在与沃尔玛、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知名企业比拼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并以348.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比前年排名上升了6个位次。

浙江物产集团只是浙江国有企业的一个代表。统计数据显示,浙江国有企业比重虽然处于最低行列,但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等数据在全国均名列前茅。截至2014年底,浙江共有各级国有企业7700多户,资产总额已达4.75万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0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28亿元。

除了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在保障社会民生方面,浙江国有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高兴夫告诉记者,浙江近几年来新建高速公路基本都是在偏僻地区,本身经济效益很差,但是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龙丽温泰高速公路(温州段)预计在2018年建成,那时候浙江就实现县县通高速了。虽然这些投资项目注定亏损,但这是国有企业的职责和使命。”高兴夫说。

始终参与浙江省国企改革框架设计的浙江大学政府与企业研究所所长蔡宁教授认为,尽管比重在全国一直处于最低水平之列,浙江国有企业却在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通过资产战略重组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出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提升资源配置率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坚持“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的原则,积极推动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聚集,并积极引入中央企业、境外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产权多元化的重组整合与战略合作,这是浙江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

浙江省国资委企业改革与发展处处长李刚说,浙江已累计对十多家省属企业进行了合并重组,5家引进战略投资者,3家国有资本战略性退出,1家清算解散。到2014年底,省属企业户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是2004年底的5.6倍、6.1倍和3.7倍。

另一方面,浙江“缺煤少油无气”,能源匮乏,浙江国企始终坚持“走出去”开疆拓土,省际合作、央企合作,延伸产业链助力企业升级。

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境内一片荒芜的戈壁滩上,浙江能源集团建设起了总装机容量864万千瓦大型火电项目,所产电力将全部送往浙江。同时,在山西、内蒙古等富煤省份投资开发建设的大型煤矿项目,所获资源绝大多数也将送往浙江。

浙江能源集团董事长吴国潮说,浙江能源集团通过“走出去”延伸产业链,打造“大能源”产业格局,这些年来始终保持着省域能源保障“主引擎”作用,并实现了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多年来净资产居浙江省属企业第一位。

此外,浙江鼓励国有企业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在境内外上市、内部可上市资产重组整合和不可上市低效资产处置退出等多种途径,提升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

目前,浙江省属国企中已有11家上市公司,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已达40.2%,此外,全省共有32家国有控股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浙江省国资委主任冯波声说,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国有经济也毫不逊色,比重虽然低,但在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这些年来国有企业资源配置率、核心竞争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对全省GDP贡献巨大,并与民营资本能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形成“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独特经济现象。)

3.以江西省国企改革所获成效为例

扎实推进企业市场化战略重组,完成五大集团的重组改制

一年多来,江西着眼产业发展和国资布局结构优化,着力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推动省属国有资本开放性市场化战略重组,全面完成了凤凰光学、昌河汽车、直升机公司、中江地产和江钨等五大集团的战略重组。

在江西省领导的高位推动下,江西国资委引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中电海康集团,整体重组凤凰光学集团;以省国控公司为平台收购长安汽车控股的昌河汽车全部股权后,引进北汽集团战略重组昌河汽车。重组后的昌河汽车将打造为北汽集团南方基地,五年内投入270亿元,实现百万(辆)千亿目标。

一年来,江西还完成了直升机公司战略重组,实现靠强做大。引进北京通航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重组江西直升机投资公司顺利完成。日前,江西直升机通航产业新基地项目已正式开工,建成后将达到年产300架1吨级轻型直升机的生产规模。

近年来,江中集团为中江地产承受了巨大债务包袱和压力,为此,江西国资委多方引入战略投资者,以41.4亿元成功挂牌转让所持中江地产股权,实现溢价127%。通过重组,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为江中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一年来多轮商谈,江西国资委与中国五矿今年5月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回购了中国五矿持有江钨有限51%的股权,目前,江钨有限公司停产钨矿全面恢复生产,环比减亏盈利明显,各项生产步入正常轨道,为江西省全面整合钨及稀有金属产业提供了良机。

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五项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国家政策层面未明晰的情况下,江西国资委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企一策”开展试点改革。

江铜集团“三自(自主拓展、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试点,江中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材集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试点,新钢集团综合改革试点,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等五项改革试点试出了一批经验成果。

以放开、放权、放手为原则,江铜集团“三自”改革试点在探索中明晰了国资委与企业的管理边界。以规范、有序、创新为抓手,江中集团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中明晰了董事会与经营层的管理边界,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为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明了路径。江西省建材集团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试点,新钢集团通过推行“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活力,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去年,江西国资委采取市场化选聘方式公开面向境内外选聘了9名出资监管企业职业经理人(高管),已经全部到位,完全实行市场化的管理和激励约束方式,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打下了基础。

稳妥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努力探索有江西特色的混改模式

一年以来,江西省属企业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江西盐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开花结果”,已于9月与中新建招商股权投资基金等4家战略投资者正式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并在职代会上通过了改制重组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标志着盐业集团混改取得成功。

江西省旅游集团参照盐业集团的混改模式,制定了规范的混改方案,已经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请省政府同意,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招标集团、国经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基本参照这一模式正在制定混改方案。

今年以来,江西国资委还举办了多场招商洽谈会,成批推出包括江铜集团在内的多个集团层面增资扩股项目,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目前,江铜集团改制总体思路、框架方案已初步形成,正在进一步论证研究。

同时江西国资委还花大力气狠抓资产证券化工作,将企业上市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扎实推动了国泰民爆、金瑞期货、海济租赁等企业上市筹备工作。

探索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一年以来,江西国资委先后将建工集团、江中集团、江钨有限、招标集团等国有股权注入省属国控公司,整合省属国有分散的资产,初步打造了资产总额657.7亿元、信用评级达AA+的省级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平台,在省属国有资本重大市场战略性重组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国资委还将大成国资公司重组为省出资监管企业,搭建了省直单位脱钩移交资产的承接运营平台;省投资集团与北汽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井冈山产业发展基金”;初步拟定了“江西矿业控股集团公司”组建方案,正在与国土厅等相关部门协商完善。

这些投资运营平台的组建改组,较好发挥了整合盘活各类国有资产、推动企业市场化重组及投融资和担保等功能。更可喜的是,在强化自身投融资能力的同时,各投资平台初步形成功能定位相对清晰、良性竞争互补机制。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的要求,江西国资委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推进“三单一网”改革,实施清单管理,制定公布省国资委履职事项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有序推进分类监管,完成了省出资监管企业功能的界定和分类;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了38项审批、核准、备案事项。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精神,江西国资委将投资决策、人事管理、劳动用工、等应当属于企业管理的事项全部下放给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投资后评价机制等监管办法,出台了《江西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实施意见》,开展了企业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的调研及清理整改等工作。监事会、财务总监、法务总监等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初步构建国资监管新体系

目前,江西省直单位所属经营性资产脱钩移交工作全面展开。江西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药监局等18家单位已签署了所属企业脱钩移交协议。

江西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省属国有企业授权监管暂行办法》,明确了省国资委、授权监管部门和授权监管企业各自权责,充分发挥好多个积极性。

江西省国资委代表省政府派驻外派监事会正式进驻省铁路投资集团。江西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大屋顶”初步搭建形成,纳入省国资委统计的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103亿元,比2013年底资产总量前移了6位,覆盖率前移了9位。市属国资集中统一监管取得新进展,萍乡、上饶等地正在推动年内完成市属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工作,南昌、新余、宜春等地基本实现了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剥离企业办社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企业减负有实质性动作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国企改革的部署,江西国资委制定了详细的社区移交工作方案和具体任务分工,并经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社区移交工作,拟在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省属企业社区移交任务。与此同时,江西国资委还争取到江西省作为中央企业“三供一业”改造第二批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将于近期全面展开。

持续深入的体制机制改革,较好地激发了国资国企活力,推动了发展。今年1-9月,在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下,江西省出资监管企业经济运行质量、速度、效益均排在中部六省前三位,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资产总额列全国第20位;营业收入排名全国第十六、中部第四;利润总额排名全国第十七、中部第二;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均排名中部前三。

4.具体:江西省江中集团

江中集团在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面对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集团上下克服困难、应对挑战,努力促进主业制药业务的发展,不断开拓新产品、新业务,2014 年全集团经济总体取得了较好的增长。

经济规模稳中有升,好于行业增长

2014 年在全国医药行业制药工业平均增长14%的背景下,集团预计主营业务预计实现销售额4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5%,较年初计划减少5%,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0.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97%,2014年预计全集团实现利润总额约为3.2亿元,江中集团及各子企业累计上缴税金3.9亿元。截止2014年12月末,江中集团资产总额84.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3%;负债总额66.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4%,资产负债率为78.90%,流动比率为1.11。

主营产品克难而上,创历史最好水平

非处方药业务。2014年集团进一步调整产品布局,通过“广、深、优、稳”加强终端基础工作,并启动全国性的远程终端促销方案,针对非可控终端,阻击竞品终端拦截;改善投放策略,通过安全性述求的广告投入并结合“江中常备的”的定位,增加了消费人群及使用量,达到了预定目标,进一步增强消食片在日常健胃助消化领导品牌,增加消费者使用频度提升销量。2014年健胃消食片达成15.58亿销售收入,同比2013年11.71亿增长3.85亿,增幅达32.8%。2014初针对肠道疾病人群,延续江中在胃病领域的强大优势,在OTC渠道推出了新品——江中牌乳酸菌素片,通过对乳酸的产品复合体设计,合理的价值链设置,联合用药推广等,使得乳酸在可控终端,尤其是连锁药店成为战略首推产品,实现了当年推出当年销售额即达1.5亿元。创新功效食品业务。“猴姑”牌猴头菇饼干作为江中集团制药业务的重要创新战略方向——功效食品领域,2014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猴姑饼干“养胃”的精准市场定位,牢牢抓住了胃病及胃不好人群的需求,为猴姑饼干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到2014年12月3日,猴姑饼干累计销售额达7.65亿,覆盖KA卖场5000多家,中超等8万多家,市场反应良好,成为饼干行业的一匹黑马,让集团从药品到功能食品的转型取得了首战告捷,2014年底凭借“养胃”饼干的差异化定位,江中猴姑“养胃”深入人心,为扩大消费者人群和终端覆盖率,需在品类上进行产品延伸,已乘势推出一款“养胃”的江中猴姑饮料,满足更多消费者日常“养胃”的需求。

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地产板块改制工作,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江中集团已于2010年完成了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制任务,初步实现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的现代企业制度,为聚焦资源做好主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正在努力推进地产板块的改制,通过整体转让江西中江集团股权,全面退出地产业务,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地产业务历史包袱源于2004年江中集团兼并江西纸业,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复杂的商业项目遗留问题,导致江中集团长期以来一直被地产拖累。2012、2013年虽经筹划准备但最终未能成功,集团资金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2014年集团一方面通过多渠道融资维护资金安全,另一方面也积极在国内寻找合适投资人,接触并洽谈投资商超过20家。目前改制工作还在积极推进中。

定战略转型,新常态下谋发展

篇5: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根据国务院部署,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五部门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了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各地也选择了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启动近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形成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医院多方努力、综合改革和单项改革相结合的工作格局,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各地按照“四个分开”的原则,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各个方面涌现丰富多样的做法。

(一)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四种具体模式,鞍山、潍坊、七台河、芜湖、鄂州、株洲、遵义等市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北京、洛阳市成立了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镇江、宝鸡市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上海、马鞍山、昆明市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这些探索强化了政府的办医职能,大大加强和改善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行绩效,同时绝大多数地区注意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注意维护卫生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连贯性。

(二)在实行“政事分开”、改革治理机制方面。各地围绕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合理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责、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环节进行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探索。潍坊、深圳市采取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或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北京、潍坊市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或院长考评体系,镇江、深圳市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改革将放权、选能与问责更好的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发挥了医院院长的聪明才智,又保障公立医院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各种公益性功能。

(三)在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补偿机制方面。各试点城市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创新政府投入方式,提高投入管理水平。北京、上海、鞍山等市对新建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投入由政府保障;北京市对离退休人员费用给予全额保障,芜湖、马鞍山市采取由政府投入将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养老保险;北京市建立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财政补偿政策,对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予以合理补偿;陕西省子长、府谷县级医院人员工资由政府全额预算保障;鞍山、马鞍山市和陕西省子长县探索逐步化解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上海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共调整了2859项临床诊疗大类项目的收费标准,同时适当拉开二、三级手术收费标准;安徽省向试点城市下放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提高了护理收费标准。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方面,各地探索形成了支付方式改革(如镇江市)、预算管理(如陕西省子长县)、设立独立药品管理中心(如芜湖市)、通过增加财政补助(如鞍山市)、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或设立药事服务费(如深圳市)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成率、实行差别加价(如北京、鄂州市)等5种具体方式,减少用药行为的扭曲,控制医药费用的上涨。

(四)在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分类制度方面。上海等地方探索剥离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上这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在点上已经触及最深层的根本问题,展示了改革的多种可能途径。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比较、评估和总结,最终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选择空间。

二、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调整重组

各地按照中央部署,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针对区域、城乡、结构等医疗资源配臵不均衡情况,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的调整重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加强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北京、上海、鞍山、深圳、芜湖、洛阳、宝鸡等地采取中心城区控制发展、整合资源、搬迁重建,郊区、新区、卫星城区新建、改扩建、举办分院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地区布局,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减缓中心城区的医疗服务和交通压力;同时,通过制定振兴规划、增加政府投入、完善调控政策,加强儿科、妇产、精神卫生、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

(二)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统筹城乡卫生发展。中央财政投入300多亿元,支持2000多所县级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就医环境和条件。全国普遍开展城乡对口支援,1100多所三级医院与2139家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城市三级医院为县级医院培训6000多名骨干医师,明显提高县级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各地采取招聘专业卫生技术人才、选派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陕西、江西等省和子长县、府谷县等县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改变以药补医机制,维护了医院公益性,带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发展。

(三)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方面。各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着眼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个领域,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形成了签订长期协作协议、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实行院办院管等不同形式。镇江市依托江苏康复、江苏江滨两大医疗集团,将城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加入并实行一体化、紧密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和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率显著提高,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急诊量占全市门诊总量的54%。芜湖、马鞍山、鞍山、洛阳等试点城市也探索组建医疗集团,促进资源共享,实现集团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深圳、厦门等地探索采取“院办院管”的方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认可度和信心,实现了资源纵向流动、服务上下联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各地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壮大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合理分流公立医院病人。厦门、昆明等市给社会办医留出发展空间充裕,用地用房、财税、医保、人才等支持政策齐全有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快速。厦门、宝鸡市注意鼓励发展上规模、上水平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厦门长庚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宝鸡市吸引社会资本全额投资近6亿元建设宝鸡高新医院,医院设臵床位达到1000张。

三、全面加强惠民便民措施推广实施

各地根据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部署,围绕群众关切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突出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惠民便民措施,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一)在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有1200所三级医院建立多种形式预约挂号平台,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缩短了群众看病就医等候时间。有4964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21个省在辖区内所有三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医患关系变得密切和谐。绝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地区在医院实现了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垫支、排队和跑腿问题。

(二)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方面。在全国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试点,有效控制了治疗费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自负比例,3000多名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北京、镇江等市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加强医院财务监管,控制医疗成本。上海、厦门市出台了控制医药费用的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上涨。

(三)在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到2010年底,制定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22个专业222个病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累计收治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6万多例。遴选25个省的96家医院作为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在上海、厦门、无锡市开展全面试点。开展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工作,共评估236个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8个医院。

北京、上海、潍坊、七台河、鄂州等地的惠民便民措施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肯定。北京市三级医院就诊患者的初诊预约比例为22%,出院病人复诊预约比例整体达到59%,产科复诊预约比例整体达到92%;在三级医院全面启动无假日门诊和预约诊疗,目前有27家地方三级医院(包括所有21家市属三级医院)和12家部队医院开展了双休日全天门诊,日均门诊量达到工作日日均门诊量的44%。上海市提出方便群众就医、配药、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改善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服务、加强监管和宣传等五个方面共27项改善医疗服务的具体举措,全部36家三级医疗机构均已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部分医院的专家门诊预约比例已达到专家总号源的65%。潍坊市推出20项便民利民的优质服务项目,逐一制订服务路径,确保落实实处。七台河市实施“十免、十降、十提高”三大惠民措施,全面实施“868”人民满意工程。鄂州市推广“冬梅护理”品牌,开展“感动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各医院设立城乡医保审核大厅,实现窗口服务当天结算。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各地围绕广大医务人员关切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等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一是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海市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0年全市招录1830名住院医师进入39家培训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天津、深圳、镇江、潍坊等也开展了全科医师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医生临床能力。二是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深圳、马鞍山、鄂州等市创新编制管理方法,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解,使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与医院功能定位、工作量等实际情况相符合。三是实行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地普遍实行岗位设臵和全员聘用,建立科学的人员绩效评估制度,实施岗位绩效工资。鞍山市适当放开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和工资总额的限制,对医院的特殊人才和引进的高端人才可实行年薪制或协议工资制;芜湖、鄂州市规定医院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倾斜,其中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年收入不低于院领导年收入。四是增加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投入。洛阳、遵义、宝鸡、西宁等增加了招聘人才、培养人才或奖励人才的投入,推进学科而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各地普遍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厦门、七台河、马鞍山、洛阳等市建立了有效的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臵机制、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六是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昆明、北京等地积极探索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卫生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作用,其中昆明市办理多点执业人员接近1200人。

总体来看,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宏观方面看,试点地区医疗资源配臵开始向好的方向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开始调整优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城镇化发展的一致性、协调性在增强;从微观方面看,随着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公立医院在服务、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开始改进,人民群众开始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好处。各试点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丰富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和策略方法,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积累了经验;试点探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能力和水平。这些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主要内容是正确的。

篇6: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医务人员作为公立医院改革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改革的执行主体、推动者、受益者[3]。为此,在改革中充分了解医务人员的看法,完善改革政策,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从医院员工的角度出发,通过现场调研的方法,了解医务人员对于改革的知晓程度、认同情况、参与改革的意愿、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困难,并对云南省两试点县的改革情况进行分析,探索适合云南省公立医院改革与管理的对策,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依据和参考,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人民医院和楚雄州禄丰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共548人。

1.2研究方法

1. 2. 1调查工具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专家咨询等方法开发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公立医院改革认知情况、改革带来的影响、担心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及取得的成效。

1.2.2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首先从云南省30个改革试点县中随机抽取2个县人民医院作为调研医院。然后再对2个医院的各科室的医务人员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48份,回收有效率99. 64% 。调查对象为所选择样本医院的医务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管理人员和医技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在经过课题组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由医务人员匿名自行填写完成,调查员检查问卷完整性后当场收回。

1.2.3统计方法

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使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被调查医务人员基本人口学特征

本次研究共调查548名医务人员,其中,45. 8% 的人群来自护理人员,且以女性为主,占到总人数的75. 2% 。从年龄来看, 本次调查主要以30岁以下的人群为主,占到总人数的48. 0% , 30 ~ 40岁的人群占到总人数的35. 6% 。从职业来看,主要以护士、医生、医技人员为主,比例分别占到总人数的45. 8% 、36. 9% 和9. 9% 。从职称来看,初级职称最多,占到56. 2% ,其次为中级,占到27. 9% ,高级职称占到5. 5% ,还有10. 4% 的人群没有职称。在被调查者中,91. 6% 的人员都是科员。从学历来看,本科生最多,占到43. 8% ,其次为专科生,占到39. 4% ,中专及以下占到15. 7% ,研究生比例最小,仅为1. 1% 。从编制看有378人, 69. 0% 的医务人员有正式的编制,31. 0% 的医务人员为合同工。

2.2公立医院改革内容知晓情况

表1描述了被调查医务人员对本医院改革内容的知晓情况。占总人数84. 9% 的人知道改革的内容,15. 1% 的职工选择了不知道。进一步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医务人员对改革内容知晓的影响情况: 可知不同年龄( χ2= 7. 812,p = 0. 047) ,不同职位( χ2= 21. 721,p < 0. 001 ) ,不同编制 ( χ2= 4. 518,p = 0. 034 ) 。 对改革内容的知晓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职称越高,有编制的医务人员对改革内容的知晓情况越好。不同性别、职务、职业、学历之间没有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2.3公立医院改革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情况

工作量和工资收入的变化是医务人员最关心、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可以直接用来反映改革对医务人员的影响情况。从调查中可知,84. 1% 的医务人员认为公立医院改革后,个人的工作量增大,认为没有改变的为13. 5% ,认为工作量减少的有2. 4% 。工资收入方面,38. 0% 的医务人员认为增加,42. 3% 的人认为收入没有变化,19. 7% 的人选择收入减少。可见,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增加较明显,但工资收入的增幅并不明显。见表2。

2.4公立医院改革医务人员最担心的问题

了解医务人员在改革中所担心的问题,目的在于关心和解决这些职工担心的问题,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执行。从表3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医务人员最担心的前3位问题是: 薪酬福利的降低,政府补偿性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改革带来的工作压力,比例分别占到35. 6% ,28. 3% ,16. 8% 。其中最不担心的是患者的流失,占1. 3% 。从中,可以看出医务人员最关心的还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薪酬和工作压力。

2.5医务人员对改革取得成效的评价

云南省新平县和禄丰县自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评价结果中,改革成效最明显的首先是医院基础设施设备有了明显改善,80. 6% 的医务人员持有此观点; 其次是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和医院诊疗水平提高,比例分别占到62. 3% ,55. 3% 和47. 8% 。另外有30% 左右的医务人员认为改革增加了职工的收入和积极性。在医院管理体制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不是很明显,详见表4。

2.6医务人员眼中的改革困难

调查中发现,56. 0% 的医务人员认为改革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新医改的配套政策缺乏,没有操作性强的政策细则作为指导。53. 5% 的医务人员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48. 0% 的医务人员认为是改革内容过多过杂,时间紧迫,无法逐一具体落实。10. 9% 的医务人员认为是职工不支持,详见表5。现场访谈中发现,医务人员总体对公立医院改革持积极配合的态度,但是对改革前景并不看好,认为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特别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工作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3讨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医改的现状是两头“热”,中间“冷”,就是政府和老百姓“热”,但是医务人员本身不太“热”[4]。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总结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但从改革的主人翁医务人员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公立医院改革不能忽视广大医务人员的需求、态度和参与意愿。为此,在公立医院改革中, 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充分尊重医务人员的意见和需求,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发掘医务人员的自身能动性[5]。只有这样, 深化医院改革的每一项举措才能发挥实效,才能促进改革顺利进行。

本次调研显示两试点县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模式,禄丰县人民医院采取的是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动医院综合性改革,新平县人民医院采取的是县乡一体化带动医院综合性改革。这两种模式都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 84. 9% 医务人员对这些改革成效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评价良好,突出表现在医院基础设施设备有了明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和医院诊疗水平提高4个方面。但调研中也发现了医院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建议如下。

3.1充分动员全员参与

调研中发现15. 1% 的医务人员不知道医院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说明医院并没有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另外,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不同职位、不同编制的医务人员对改革内容的知晓情况不同,越是年轻、越是基层的工作人员越不清楚改革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为此,政府及医院各部门应加强改革的宣传力度,凝聚人心,全员参与,使医务人员全面了解改革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从而带动其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同时要针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宣传和动员。

3.2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调研中发现医务人员最关心的还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薪酬和工作压力。同时在调研中发现,84. 1% 的医务人员认为改革后个人的工作量会增大,但是只有38. 0% 的医务人员认为工作收入增加。从中可以看出试点县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比改革前大,但获得的回报并未达到预期,意味着作为医改宗旨之一的“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要求还没有得到体现。 因此,试点县应结合医务人员的个人需要,科学选择激励因素, 建立一套更科学有效的绩效制度[6]。此外,除了经济因素的激励,还应重视非经济因素的激励,如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 职称晋升机会、实现医生的职业价值等[7,8]。

3.3加大政府投入

调研中发现,2012年两试点医院,政府财政补偿仅为医院收入的11. 4% ,连“人员经费支出”都不够,因此必须完善政府配套措施,加大投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9],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才能保证公立医院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保证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另外,医务人员认为当前改革存在的主要困难突出表现为: 配套政策缺乏,没有操作性强的政策细则作为指导;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改革内容过多过杂,时间紧迫,无法逐一具体落实等方面。这些问题表明在缺少医改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改革助力多,变化大,遇到了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的尴尬[10],为此,公立医院的改革呼唤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实现体制、机制上的根本改变[11,12]。

3.4以人为本,关心职工利益

篇7:谈谈数学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组织到位, 夯实案件管理改革工作基础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博白县检察院通过召开院务会、全体干警大会部署案件管理改革工作, 使该院各部门、各位干警认识到案件管理中心是加强检察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通过提高干警对案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做好案件管理改革工作夯实思想基础。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博白县检察院2011年5月筹备成立案管中心并开始试行后, 首先抓好机构报批工作, 主动与县委、政府和编委办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支持, 尽快落实案件管理中心机构和人员编制。目前, 县编委办已经批复同意该院增设案件管理中心。案件管理中心由检察长主管, 检察长助理为负责人, 配置2名政治素养高、业务素质强的工作人员。其次是建立完善制度, 规范案件流转运转。

三是强化技术保障。技术部门密切配合案件管理工作, 引入科学完善的案件管理专门软件, 加强技术保障, 确保案件管理系统运行流畅, 同时对案件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知识培训, 促进检察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监督到位, 预防超期羁押和超期办案

一是统一即时监控办案过程。案件管理中心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录入登记、流转管理工作, 保证案件数据、信息收集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案件管理中心系统随时监控、跟踪案件的办理情况, 根据系统预警监控报警, 可以督促案件承办人及时办理时限即将届满案件, 杜绝超期办案现象发生, 防止办案部门与移送案件的部门对案件进行时间通融和超期羁押的情况发生。

二是专项督查确保量刑建议准确平衡。该院案管中心每季度开展类案专项督查, 检查在一类罪名办理中对事实证据、法定情节、量刑建议、刑罚适用等方面的把握运用情况, 并注重从案件背后查找执法规范化及社会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分析到位,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综合情况

一是做好案件统计。做好案件统计资料的审核、汇总、全面、准确、及时、准确地报送统计资料, 按照上级制定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统计, 及时报送, 实行定期备案制度。由案件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报送或公开案件统计情况。

二是加强案件分析研究。及时地对一个时期的案件特点、发案原因和发案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专题调研分析, 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强化对典型案例的剖析、研究,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综合情况。在案件管理工作中注重发现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 认真分析, 合理建议, 督促整改, 促进整体执法水平的提升, 体现“总体统筹”。通过汇总、分析动态检察业务数据、案件监管信息, 为领导和上级机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为业务部门工作指导提供参考。

四、效果到位, 检察机关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是强化了监督和管理。案管中心成立后, 每起案件进与出都经案管中心, 实行统一受理、流转等环节, 使得案管中心过滤网、监控器作用得以发挥, 改变了过去办案多头进多头出、案件不易管理的弊端, 也杜绝了公诉部门变通退补、侦监部门变通收案等违法情况发生。通过这种方式, 案件管理中心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检察机关全部业务情况, 便于按照检察长的指令对办案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督办,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二是提高了办案质量。案管中心统一受理案件, 监控案件流程, 评查案件质量。通过完善案件质量评估、跟踪监督和问题预警, 进一步规范案件质量标准, 提高干警的质量责任意识, 提高了执法水平, 促进办案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字词训练下一篇:一张纸,献爱心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