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考试-法国学派

2024-04-11

比较文学考试-法国学派(共6篇)

篇1:比较文学考试-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学派——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的发展是从研究两国文学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开始的,法国是比较文学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法国一直是国际比较文学的中心,其成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著名的学者和论著几乎主宰了整个比较文学领域。比较文学能够兴旺,是与法国学者的努力分不开的。既使现在,法国学派也仍然是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面大旗。

学术界公认戴克斯特是法国第一位从现代意义上说的比较文学专家,他的博士论文《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是第一篇科学的比较文学专著。戴克斯特最重要的贡献是使比较文学成为大学里的一门学科。从1892年他就在里昂大学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他的学术活动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

法国学派的形成是和巴登斯贝格的工作分不开的,巴登斯贝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的学者,他眼光远大,知识广博,不但写了许多重要的著作,而且指导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

梵•第根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人。他的《比较文学史》比较全面地,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到方法和成果都一一作了系统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法国学派的观点。全书共分“导言”、“比较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比较文学的方法成绩”、“总体文学”四部分。梵•第根的书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

卡雷和基亚的著作和观点则扩大了法国学派的研究范围。传统的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从巴登斯贝格的《比较文学评论》发刊词开始经梵•第根的名著《比较文学史》的系统阐述,再由卡雷及其弟子基亚的《比较文学》一书中作最精炼的表述,一脉相承。

法国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2)比较文学只能研究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关系;即事实关系;

(3)不用美学观点去解释作品,或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美学关系。

篇2:比较文学考试-法国学派

课程:中外文学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法国学派的理论基础、学理依据以及期独特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

1、法国学派的理论特点

2、法国学派的研究视角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过程:

一、背景

20世纪初,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比较文学这门新学科,便遭到了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为首的批评界的攻击与非难。193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家梵·第根针对学界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批评,发表了他著名的《比较文学论》,全面地阐述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观点,“不仅回击了各种攻击与非难,而且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历史、方法与前景等各个方面,都作了系统的总结与理论阐述”。

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梵·第根在辨析“比较文学”的名称时就说:“那‘比较’是只在于把那些从各国不同的文学中取得的类似的书籍、典型人物、场面文章等并列起来,从而阐明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而除了得到一种好奇心的兴味、美学上的满足以及有时得到一种爱好上的批判以至于高下等级的分别之外,是没有其他目标的。这样地实行的‘比较’,在养成鉴赏力和思索力是很有兴味而又很有用的,但却一点也没有历史的涵义,它并没有由于它本身的力量使人向文学史推进一步。”

二、理论特点

在这里,梵·第根的意思是很明显的,这种类似的比较,并没有历史的涵义,所以不是真正的比较文学。而这正是前一阶段比较文学研究的弊病。也就是说,梵·第根强调的是“史”的意义。那么,什么样的“比较”才具有这种“史”的意义?他接着说:“反之,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了一个科学的涵义的。而那对于用不相同的语言文字写的两种或许多种书籍场面主题或文章等所有的同点和异点的考察,只是那使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以及其他等等,并因而使我们可以局部地用一个作品解释另一个作品的必然的出发点而已。”

也就是说,审美鉴赏式的“比较”是不具备历史的涵义的,具有科学性的事实研究才具备“史”的意义,才能“使人向文学史推进一步”。那么,这种科学性的事实研究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梵·第根是很明确的:“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这些因子或是作品,或是作家,或是作品或人的集团。”这种事实研究的任务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就在于,当我们考察几种文学现象的异同点时,可以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使之可以局部地用一个作品解释另一个作品。正是在此基础上,梵·第根将比较文学定义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分支,要对于比较文学有一个清楚的概念,那必先对于文学史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应该把各国文学沟通起来,研究接近的东西、共同的特点、相互的影响。“如果把每一国的文学都单独地不可沟通地来看,如果不研究那使各国文学接近的东西,它们在同一时代中的共同的特点或相互的影响,而只要看出他们的相异之处并把他们一一对比起来,那么就是文学的眼界扩大了,试问有什么用处呢?”他认为,19世纪的比较文学之所以毫无建树,就在于只是找出各国文学之间的相异之处,而不寻找接触点和影响。1800年的史莱格尔兄弟、以及稍后的格里姆兄弟,还有1830年法国的浪漫主义者们都是这样,不愿去看那些接触点和影响。“史达尔夫人的《论德国》给法国揭露了德国,可是她并没有研究那把这两国文学连接起来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引起的影响。史莱格尔兄弟和史达尔夫人虽则要比他们18世纪的前辈高明深切得多,可是他们总还只不过把那些类似拿来对照、比较,而不加以解释并探讨那些影响。”可见,梵·第根所定义的“比较文学”,一是强调与“史”相关的科学性的事实联系;其次,这种事实联系是那些使两国文学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的特点和相互的影响。而对于比较文学的任务与目的,梵·第根则指出:“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刻划出‘经过路线’,刻划出有什么文学的东西被移到语言学的疆界之外去这件事实。可是就是最小的一条经过路线,也是一件复杂的事,因为有种种物质的和心理学的因子跑了进去。”

梵·第根所说的语言学的疆界之外,指的是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如思想、感情、心理因素等;所谓刻划出“经过路线”,也就是它是如何发生关系(影响)的?如何影响他者、如何接受影响的?基于比较文学这样的一个特质、任务与目的,自然地,梵·第根明确地指出了比较文学的对象:“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并明确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应该注重历史性的、实证性的考证。梵·第根指出:“比较文学家第一应该避免那些早熟的似是而非的批判;„„在这些不生效力的批评的起源上,我们差不多总可以发见一些混淆。人们往往把有一些字的种种意义混淆:自由、性、理、真、情„„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读原文,„„他们常常把同一部书中所表现或带来的各种思想、各种倾向和各种很不同艺术成绩混淆,而不小心地加以分析,以便区别出它们的因子来。”梵·第根认为,由于不读原文的缘故,似是而非的批评往往混淆语意。

为避免这种混淆,我们应该在读原文的基础上,考证事实的联系。“我们应该把‘放送者’、‘接受者’或甚至‘传递者’的这些因子隔绝,以便个别地去探讨它们,并确切而有范围地证明那些影响或假借。在那些原文的复杂的织物中,我们需得带着一种一切真正的文学史家所必要的心理学上的细腻——即心灵——去寻出思想的、感情的或艺术的种种不同的丝缕来,以便再去探寻那一些丝缕是在别处可以发见,是织在别的织物中的。如果没有这种小心,那么我们一定会有一种太空泛、太混沌的批判——特别是对于影响这方面——,而在那些并不充实的而徒有其表的结论中,把真、伪以及可疑的都混在一起。一切整的影响都可以分为无数特殊的小影响,而我们是应该把它们一一地加以考验的。”梵·第根的这些阐述,清晰地表明了考证,仍是探寻思想、感情、艺术等的事实联系。强调要带着心理学上的细腻,分别地探寻“放送者”、“接受者”和“传递者”的丝丝缕缕的事实联系,确切地证明他们之间的影响或假借。怎样才能做好这方面的考证?首先要做的就是札记。“应该做许多详细的札记,或如人们所说的做札记片,许多的札记片。”“我们应该把内容或形式的每个变化不同之处,好好地分别札录下来,以备不忘,以后便把这些变化不同之处,用那我们上文以证明了其必要性的微妙的心理学的分析隔绝开来。这样,我们可以把那在表达出来的时候常常混淆的东西分别清楚:而这样地组成的每一组,将来便可以做那影响或假借的探讨的基础。”

其二是学理假设。“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那些影响和假借。我们不能乱翻乱找。正如在许多别的学问中一样,对于比较文学的工作,假设往往是必要的。不论关于一个思想的起源也好,关于一件作品的可能的影响也好,一位有见识的史家往往会向某一个方向去探讨,„„他的探讨往往会毫无结果,可是这种反证却已经是一个有意思的成绩了;或者,在这方面探寻着的时候他会找到什么别的结果来。”

第三是做年谱。这也是排除假设的需要。“探讨的工作不应该只限于把文章加以比较。思想感情的显示和散布,是可能从一件历史的或社会的事实,从一个文学的团体,或只从一次会话出发的;„„在作品的起源中,我们应该让一个大地位给作者的生活。当然年谱在这方面会有一种至高的权威:它足够排除某一假设,使某一个可能发生的关系不生效力。”

至于分类,梵·第根主要以研究对象与任务作为分类标准。根据研究的对象,即“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首先划分为只研究两个因子间的“二元”关系的“比较文学”与探讨许多国文学所共有的事实的“一般文学”两类。对于比较文学这一大类,梵·第根首先以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作为标准,将比较文学研究先划分为“物质”的与“形态”的两类。所谓“物质”的,就是各国之间文学的共同的因子,即移植的、假借的因子。根据其研究的具体对象,再分为:文体或艺术形式、“作风”;题材、主题、典型或传说;思想或情感。——这后一类看似后来“美国学派”倡导的平行研究的范畴,实则是探究其事实联系为主旨的。在谈到思想感情时,梵·第根就说:“各国的文学不仅互相假借着那确切的所谓实质的材料,而且还互相假借着思想和感觉的方式;这些思想和感觉的方式最通常是在接受国家中只有着一点萌芽,而在一些外国作家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所谓“形态”的,就是造成这些因子移植、假借的外部条件与环境,即产生这些共同的因子的原因: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这些共同的因子是如何移植过去、假借过去的?也即考察其事实联系的出发点与到达点及其传递者。其具体对象分为三类:一是站在放送者的观点上考察一位作家、一件作品、一种文体在外国发生的“影响”;二是站在接受者的观点上探讨一位作家、一件作品之可以任意变化的“源流”;最后是促进影响转移的“媒介者”(传递者)。

对于比较文学研究之中心的“影响”的种类,梵·第根又分为:精神气质的影响;技术的影响;题材主题的影响;思想的影响;风物、环境等的影响(显然,这与前一类的思想感情是有交叉的)。不难看出,梵·第根从对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到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及分类,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比较文学既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而且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的是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它的任务就是要查证两个因子的事实联系,这就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必是考证;而通常具有事实联系的都有哪些因子?不同的因子间的关系,也就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不同的种类,这也就决定了以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分类标准的必然性。

应该说,梵·第根的这套理论是当时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规范了前一阶段的研究,摈弃了那些含糊的“比较”,强调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实证性、科学性,并使影响研究系统化。而对于那些无事实联系,但却具有科学依据的各国文学的相似,也留了一个位置。梵·第根的理论对于规范比较文学这门新的学科,使之朝科学性、方法论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韦斯坦因所说:“他的名字将与第一本系统地、经常为后人引用阐释比较文学方法的著作《比较文学》一起,在比较文学史上扬名千古。”

三、法国学派的贡献

梵·第根之后,经历了20年的发展与变化,1951年,他的学生基亚又发表了同样著名的论著《比较文学》。在老师的基础上,基亚进一步完善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理论与体系。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基亚认为:“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因此,他的工作方法就要与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由“文学史的分支”,改为“国际文学的关系史”,基亚更明确了比较文学跨越国界的国际性质,强调了文学在国际间的关系。

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基亚认为首先要研究的对象就是文学的传播者,也就是产生影响的媒介因素。如:书籍(包括译著、期刊报纸、游记、旅游故事等)、人物(包括译者、有文学活动能量的人、移居者、旅游者等)。其次是各国文学交往的本身:文学的类型(包括戏剧、诗歌、小说等)、题材与传说(包括民间传说、文坛传说、典型以及历史人物等)。很显然,基亚和梵·第根一致,同样以研究对象作为分类标准,不同的是他更强调影响的媒介因素。关于比较文学的任务与目的,基亚说:“比较文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对某个国家的种种阐述的产生及发展情况。” “比较文学可以帮助两国进行某种民族的心理分析——在了解了存在于彼此之间的那些成见之后,双方也会各自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而对某些相同的先入之见也就更能谅解了。”换句话说,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了解他者与自我。

至于比较文学的方法,基亚的文章一开始就说:比较文学的工作方法“要与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因此,他提出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根据研究的不同对象与内容,以考证为主,实证的方法、辨析的方法与批评的方法相结合。如在评价文学类型和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的时候,在探寻为什么作者要做这样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他受到了什么限制或丰富了什么?在研究作家的著作时,在分辨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影响以及各种不同的影响等问题的时候,除了运用实证的方法以外,还必须采用辨析的方法与批评的方法。因而,在这方面,基亚比他的老师梵·第根更进了一步。

对于比较文学的分类,基亚与梵·第根的一个显著的不同是关于总体文学的观点。梵·第根是将比较文学和一般文学(或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作为两个并行的大类来划分的。而且梵·第根更倾向于一般文学的概念。他认为比较文学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有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这些因子或者是作品、或者是作家、或者是作品或人的集团”,“他们往往依附于本国文学的观念的目标,并不直接对于那整个的文学之国际史有所贡献”。而一般文学,“就是一种对于许多国文学所共有的那些事实的探讨——或单以那些事实,或以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论,或以它们的符合论。“一般文学是与各本国文学及比较文学有别的。这是关于文学本身的美学上的或心理学上的研究,和文学之史的发展是无关的。‘一般’文学史也不就是‘世界’文学史。它只要站在一个相当宽广的国际的观点上,便可以研究那些最短的时期中的最有限制的命题。这是空间的伸展,又可以说是地理上的扩张——这是它的特点。” “凡同时地属于许多国文学的文学性的事实,均属于一般文学的领域之中。”“一般文学有着一种双重的长处:第一,它比比较文学更清楚地容许一国的文学史家更充实地了解一位作家、一件作品;其次,它本身是一种最深刻最见成效的史的学问。一般文学“他的活动范围已显然超过真正的比较文学的范围了。比较文学小心谨慎地自封于那些‘证实了的影响’;它并不记录那些不能归在任何影响的账上的类似„„一般文学却相反,它认为是它的主要任务之一的,便是提出尽可能多的在各国中呈显著的无可置疑的类似(那时影响的假设便应该搬开一边),并用‘共有的原由’之作用去解释它们。”

因此,梵·第根把一般文学定义为:“一种对于许多国家所共有的那些事实的探讨——或单以那些事实,或以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论,或以它们的符号论。”[2](P177)他还认为国别文学(National literature)是探讨一国范围内的文学,是围墙之内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是探讨涉及两个国家的文学,是越出了围墙;而一般文学研究许多国家的文学,是居于围墙之上的文学研究。这种形象的说法可以看出梵·第根把一般文学置于比较文学之上,一般文学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研究两国或多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梵·第根的“一般文学”其实包含着几个方面的含义:1.对于超越“二元”关系的那些事实的探讨;2.关于文学本身的美学上的或心理学上的研究;3.没有影响的类似。(这第二、第三方面的含义,其实更接近于后来的平行研究的内容。)但是这种划分也有不科学之处,这就像美国学者韦勒克后来所批评的那样:他认为这种分类是行不通的、不科学的。因为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将研究历史小说家司各特在法国的影响划入“比较文学”,却又将研究包括司各特在内的浪漫主义时期历史小说归入“一般文学”;或者把研究拜伦对海涅的影响和研究拜伦主义在德国的影响区分成:前一个是比较文学,后一个属“一般文学”。这种区分使比较文学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对一部艺术作品作多方面的总体研究。同时,把比较文学局限为探求渊源和影响、原因和结果,会“使‘比较文学’变成一个分支,成了仅仅研究外国文学来源和作者声誉的材料”。进而认为法国影响研究正在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学研究的“外贸关系”。

基亚并不完全赞同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的观点,他意识到梵·第根将“一般文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高级形式的意义,但他也看到了将两个因子间的“二元”关系归为比较文学,而把超越“二元”关系的影响归为一般文学的不合理性。认为“如果‘总体文学’这个词具有什么含义的话,那也主要是为了适用于我们在这章里所涉及的比较文学的研究工作而已。”在讨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时,他认为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想解决有关思想史和总体文学领域的问题”。因此,他没有把总体文学单独划分出来,而是保留了梵·第根“一般文学”的后两个方面的内容,并把它们归在思想、学说、感情这一章里,将它们与各种学说和文学思想、宗教和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敏感性趋势,等等思想、学说、感情方面的问题归于一类。也就是说,只将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范围、一个任务而已。显然,基亚划出来的这一类,包含了后来“美国学派”所倡导的跨学科平行研究的内容。

基亚这样的划分显然比梵·第根的划分要合理一些,他避免了内容的重复,解决了梵·第根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学说、感情等方面的共同因素,既可能是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的或假借的关系,也可能存在无事实联系的相似,而且思想、学说、感情方面的影响,常常并不仅仅只是一对一的二元关系,特别是思想潮流,涉及的常是许多国家间的影响。它们应该归在哪一类更合适?应该怎样划分才不会重复?梵·第根没能清晰地划出它们的界限,因此在他的分类中,思想、感这些方面的内容,不仅在比较文学范畴内的“物质”与“形态”两类中交叉出现,同时也在一般文学范畴内重复出现。

从梵·第根到基亚,正是欧洲比较文学处于实证研究与影响研究形影相随的第一阶段,他们强调实证考据,追求事实联系,建立并且规范、完备了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确立了“法国学派”的地位。他们所倡导的实证方法严谨求实,且有其内在的学理价值,并非完全如韦勒克所说“不能确定明确的研究主题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因此直到今天,“法国学派”所创立的规范,他们所强调的事实考证的研究方法,仍然是比较文学研究、特别是影响研究所遵循的。然而,从梵·第根到基亚,“法国学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解释每一个事实,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阐明欧洲文学传统的互相关联的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但却把艺术品当成了来源和影响的总和。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这一阶段的“法国学派”的局限性,他们囿于“实证研究”,以作者为中心,过于强调文学作品外部的事实联系而忽视内部的文学性,过于务“实”而缺乏远见与想象,因此很难做出理论上的概括并发展出事实联系以外的东西,而易于迷失它的审美价值。这正是后来受到“美国学派”抨击的要害。此外,他们所进行的文学渊源、影响的事实研究,往往也只限于欧洲国家之间。这种以“欧洲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有碍于跨越两个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研究。

思考题:

1、法国学派的理论特点及独特贡献。

篇3:浅谈法国释意学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十几部释意理论学派的主要的翻译论著相继问世, 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巴黎高等翻译学院也逐渐成为该理论学派的研究中心。勒代雷写了一本专著《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对在该校付诸实施的释意理论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理论阐释。她指出, 释意理论明确指出, 正确的理解要借助于语言外知识, 或认知知识, 才可能辨析文章中字词的实际含义, 而不同于通常的理解和表达的翻译程序。释意派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塞莱斯科维奇把口译过程描述为三角模式, 即在理解和表达中间增加了“脱离语言外壳”这一意义产生的阶段:三角的左边是原语, 右边是目的语, 中间顶部是意义产生阶段。该书是对释意理论与实践的系统论述, 标志着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释意理论渐趋成熟和完善。

法国释意理论所构建的翻译过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表达之间被众多人所忽略的一个过程, 即“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勒代雷曾说:“为了使原文意思简明易懂, 翻译经过层层剥皮, 小心翼翼地将意思与第一种文字外壳分开, 然后再用第二种文字的外壳包上。”塞莱斯科维奇认为在转换过程中有一个“脱离语言形式即思想形成的过程”。那么, 交际意义或思想在脱离原语语言形成之后, 其载体又是什么呢?研究表明, 译员只能记忆相对独立于语言形式之外的交际意义和思想。心理学家认为, 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在记忆中分别保存, 语言形式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较短, 语言的深层意义在记忆中保存的较长。许钧认为, 在翻译实践中脱离语言外壳的意义和思想可以用数学符号、画面、形象、数字等提示符号做载体, 帮助译员回忆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交际意义。在理解和表达之间增加脱离语言外壳这一程序, 是释意理论对言语科学的重大贡献。

除此之外, 释意理论派在翻译的对象, 翻译的标准上都有所建树, 并对翻译的三个层次赋予了新的解释, 对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翻译理论和斯坦纳为代表的阐释学派在翻译理论界容易被混淆, 这制约了相关研究和接受度。而要更好地理解并且运用法国释意学派的理论, 首先就要明白地区分二者。实际上, 它们的起源和发展、研究方法及关注焦点均大不相同: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模式以哲学解释学为理论基础。伽达默尔认为, 施莱尔马赫对解释学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的“心理解释”, 即要完全理解文本里的任何一点, 都要将这一点和作者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海德格尔则实现了解释学向本体论的转变, 提出理解即存在。他的学生迦达默尔将他的思想进一步发扬, 并结合其浪漫主义前辈关于语言的思想, 提出了理解的语言性, 认为理解的对象是传统, 而传承物具有语言性。斯坦纳就是以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的理论为基础讨论文学翻译的。正是受语言在解释学中的重要性的影响, 斯坦纳讨论翻译时, 尤其重视通过词源来解释作品。

释意学派翻译理论源于口译实践。释意理论通过实验提出了意义对等的概念, 认为意义对等建立于篇章间, 词语对应建立于语言间, 即字词、意义段、固定的语法或表达形式间。该理论另一代表勒代雷还提出了“意义单位”的概念, 并且认为意义单位由意识状态变为潜在知识时脱离了语言, 这就是释意学著名的口译三角模型, 即在理解与表达之间还有一个“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过程。

斯坦纳关于翻译模式的研究属于一些国内翻译理论家所谓的“内省式”研究。斯坦纳在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一书中引经据典, 列举了很多文学翻译实例, 并从词源的角度深度挖掘了词汇在文学作品中的含义, 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剖析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而法国释意理论是实践性更强的一种翻译理论, 其最初的研究对象是口译。

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的许多学者把斯坦纳所提出的四步翻译模式看成是阐释学角度下的翻译过程。“信任”即相信面前的文本言之有物, 可以进行翻译;“入侵”实际上是斯坦纳从文化伦理的角度对翻译过程中的理解这一步骤的描述;“吸收”则涉及将第二步掠取到的东西吸收到目的语中, 即表达过程关注的焦点是翻译过程中译入语文化受到的冲击;“补偿”是使阐释过程完整的最后一个步骤, 译者不管是形式上还是道德上都要进行补偿, “补偿”在语言和意义角度其实可以看作是表达的一部分。而释意派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

“阐释学翻译理论”和“释意学翻译理论”关注的焦点不同, 斯坦纳对翻译过程中的神经心理学现象一无所知, 而法国释意学翻译理论正是以神经心理学现象的研究为基础, 探讨译者的翻译过程, 从而得出对译者工作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

篇4:法国“新社会学派”的启示

这次造访法国高等研究院,才使我進一步了解这一主流“新社会学派”的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直揭文字材料的表层以下的东西(这是我的理解)。在欧洲的思想学术史上,“实证主义”、“唯物质主义”已经统治了一个多世纪,现在,恰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了。

我在自己的课堂(特别是“方法课”,它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讲得最好的一门课)上,也在批“考据学派”,讲“直觉”、“悟性”等等。简单说吧,就是告诉学生,所有的史料其实都是“有限”的、“表面”的,不能做一个“爬格子”动物,仅仅跟在文字记载后面走。先说古代典籍,有一句话叫“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为此吕思勉先生曾揭示出古书(如《史记》)是怎样书写的,谈到要尽量保留原档案的文字,而自己不做评价。所以面对这种书籍、文字,没有一定的“准备”,是读不来的。再举《水浒传》的例子,按钱穆先生的说法,不读“金圣叹点评本”,那里头许多重要的意思(如对宋江的看法),你根本就看不出来(“仅知其事,不识内里之情”)。这里面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就更严重了(它把一切都“直白”了,而且是白而又白,像“白开水口号”一样,白得非让你表态接受了不可)。

也许,这正是我们的相合之处吧。

或许,这正是当代学术史、思想史上的一个大问题,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足够重视。问题可能正是在于,怎样才能识别文本的真正含义?

钱穆先生曾说:古人主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略道己意而止;其未尽者,则待读者听者自加体会,不以言辞强人必信;中国人自居必知谦恭退让,故其待人则必为留余地。则无可尽言,无可详言,并有无可言之苦,实即无可言之妙。抑且有心之言,则心与心相通,亦不烦多言。故中国文学务求其简。

古人这些没有写清楚的地方,是不是可以依赖“考据学”去发现它的“真实含义”呢?许多人都是这样主张的,章学诚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说:“古人专门之学,必有法外传心。”需要依靠他所说的“性灵”、“神解精识”或所谓“高明”之处,否则就可能弄不明白。

在尽量保存史料本来面目的同时,我也曾多次强调,尊重当事人的“历史意见”,不做过分的解读;对于后世人的“时代意见”,不妨多多益善,并列保存,不赞成以“教师爷”态度,居高临下,卖弄聪明,以为真理都在自己手中;承认历史解释很多都属“猜测”,未必都能有硬实的史料支持;主张“吹牛”也要有“胆识”,有时宁可走在“刀锋”之上。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通过近日的学术交流,也体悟出,当今世界其实是一个“二相社会”。进而言之,在上层政治与下层社会之间,有意无意上下相蒙,“猫腻”盛行,形成表里不一的“二相社会”(“假天下”与“真实世界”同时并存)。我也曾给吴思写信说,你的“潜规则”和我的“反行为”,背后可能都存在这样一个层面。所以我常常说,“当代史”最难治(尽管它已成为学术热点)。我们治学问,不勘破这一层怎么行呢!

余英时先生曾指出,分别“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是宋代儒家的新贡献。其关键即为不为感官(见闻)所限而别具一种更高的抽象认知的能力。如程颐所谓“德性之知,不假见闻”;如王阳明所谓“良知”,也是一种“超知识”的性格。至乾嘉考据学派出现,则反过来认定“德性之知”必须建筑在“闻见之知”的基础之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取决于“功力”大小;只谈“道问学”,于“尊德性”则置之不论了(《论戴震与章学诚》,或即魏源所说,“不必下学而自能上达,此尊德性多于道问学者也”)。

在我看来,所谓“德性之知”就是基于一种“悟”和“信仰”的“知”了。往往会产生“不期然而然”的不寻常的效果。

而章学诚所说的“性灵”、“神解精识”、“高明”云云,也可以说是对戴震等人的一个委婉的批评(章氏自诩“高明”以对“沉潜”,以“悟性”来对“记性”,可能都使考据学者难以言对)。

其实,司马迁早说过,“《书》缺有间矣……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哪能光靠什么书本子呢。

最近我又想到,无论我们怎样面对所谓“纯客观”的“史料学派”(其实现在已没有这种不带“主观性”的研究),过去所说中国“史观学派”与“史料学派”之争,恐怕还不能涵盖所有这些问题(《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

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批评。我以为,其第一点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所谓学问可能来自“当身之时代”,而不是一般的文字史料。

第二,就是不赞同与当下毫无关联的“死学问”、“假学问”,只“为稻粱谋”,不管身外事,无意间成了孔夫子所说的“小人儒”。

前者,有如钱穆先生所说:“夫为学人之新材料者,莫过于其当身之时代。时代变,斯需要变;需要变,而学人之心思目光,宜亦随而无不变。故诚能深入时代之渊海,则其周身所遭遇之材料,无一非新。否则昧乎时代之变,而徒求材料之新,岂不亦浅之乎其所谓新哉?”(《学龠·古史摭拾录》)

回想我平生治史,多非因于新的材料,而是别有“依恃”。如研究清代经济政策,为前人所未言及(参见《从清代农业政策看当代农村变革》,载《炎黄春秋》二零一一年第五期)。对清代粮政和粮食问题的研究,所用材料多出于《实录》,人人可见,并非难得的档案史料,但别人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感受,也就没有写出那样一块文章。其实,材料早就摆在那里,大家“视而无睹”罢了。

我于《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一书“前言”中,曾经说道:我开始选择这一题目时,可能只是“灵机一动”,但明眼人可以看出(在美国即曾经友人指出),它有着时代的影响,也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这些都是无须讳言的。因此书中虽讲的是十八世纪的中国,但它与二十世纪的今天,彼此间仍有密切的关联,许多东西在今天也没有失去意义;或许,正是因为处身于这一时代,也有一些切身的感受,我们才可能重新认识这段历史和有关的文化传统?

如何才可做到这点呢?钱穆先生说:要“先做一个时代的人”(《中国史学名著》)。钱穆先生进一步说,对于社会史研究,“应该从当前亲身所处的现实社会着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实为最真实最活跃的眼前史”,可称之为“无字天书”;现前与历史,“此两者本应连系合一来看”(《中国历史研究法》)。

有同学问,自己应该怎样做呢?借用钱先生的话,就是:“学问应该从自己性情上做起。”(《中国史学名著》)我想,办法之一就是发掘内心,找到自己“感兴趣”而“有意义”的问题。当然,它首先是一个“当代史”和“当下”的问题。

与很久以前发生的历史不同,“眼前史”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考验,它不但离不开敏锐的眼光,还需要迅速的判断,而且往往就在不久之后即可得到事实的检验——它不再像一般历史研究方法那样是一种“逆断”,从结果来分析原因,而是相反,从前往后“顺着来”——而且随时可能受到每一个读者不客气的批评。

钱先生还说:做学问,须要做“活的学问”,若绝对与现实政治、外交、国家、社会、民生没有丝毫关系,那就成了“空言”!

篇5:比较文学考试-法国学派

皮亚杰学派与格式塔学派均持有整体论的观点,但二者又有根本的不同.格式塔是静止的整体论,皮亚杰坚持动态的发展的.整体论.本文试图对皮亚杰与格式塔整体论作一比较,重点探讨皮亚杰对整体观的创造性发展.

作 者:倪宁 于萍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92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3)分类号:B84-06关键词:发生认识论 格式塔 整体观

篇6:比较文学考试-法国学派

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其哲学理论基础.论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关键词

心理学 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第_ 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木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陷人了更大的危机,人受制于物而无能为力 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借助心理学,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心理诊疗、社会心理学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人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但是传统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性化的倾向, 因此人木主义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叽人木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木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作为心理学核心 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木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 在心理学的基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 1 9 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2 0 世纪二 三十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机体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戈尔德施泰因 19 3 9 年《 机体论》 的发表,被认为是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论的基石 ,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自我实现、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加强了这一木来是山哲学提出的概念。第一批系统讨论人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是在2 0 世纪 四五十年代陆续发表的, 其中主要有:马斯洛的 《 人类动机论 》(19 4 3)《 动机和人格》(19 5 4);罗杰斯的《 患者中心疗法》门9 5 1)、《 论人的成长》(19 6 1);及梅主编的《 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新角度》(19 5 9)。2 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木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其内部以 马 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此外,代表人木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马斯洛、罗杰斯把存在主义视 为人木主义心理学思想灵感的重要来源。梅将存在主义视为其整个理论的哲学基础。从研究命题来看,存在主义强人的存在,人的存在价值,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这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析学墓础和理论前提。(1)关于人的本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前.心理学要 么单纯地强调意识的结构或功效,并由此得出人的概念,要么干脆把人当作狭义的动物或机器,而遗忘了其最根本的一点:人是人、是完移的人。存在主义给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重要启发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是:认识人必须运用非理性的内心体验,内在的直观。山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找到了一个重要突破口:探索内部,从经验开始气(2)强调人特有的选择性。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可 以自山地选择并创造出来,并在这一过程巾显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践一在存在主义者眼中,自山基于个人的选择,他们关注人的生存与展,必然强调人自主地选择与创造叹、由于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从人的存在出发,关注人关注常人,倡导个体关注 自己的存在。人木主义心理学兼容了科学和理性,提倡折中融合,兼容并蓄的研究态度,而存在主义在强调非理性的同时完全排斥理性。3 2 现象学

现象学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进而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从纯粹主观性出发达到 “交 互主观性, ’的世界l匀。其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主观体验,强调整体的或综合的方法 ,反对简化还原的研究模式‘艇, 捐认为人是自己的主观 世界和客观世 界的能动解释者 因此,现象学,包括还原分析、意向性分析和返回生活世界的分析,直接或问接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生重要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贡献

4,1 理论贡献

(1)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力地抨击了传统心理学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把人的木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领域。人木主义心理学的革命性就在于: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承认 自己的存在,认为生活是主观进行的 ,就像它产生的那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利学家l ’ l(2)人木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 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其中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级理论是对人类动机心理学的一大重要贡献

(3)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意义,包括: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 形洲,的 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2 实践贡献

人木主义心理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动衫瞩次理论、受辅者中心疗法,刘强不 匕 沮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越 角.重要的应用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理论基石,而月_也是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 的理论支柱。现代新的管理科学的宗旨,不是像传统管理学那样,把人作为物和机器来看待,而是要把人作为人来管理。因为新的管理科学的变革的实质点是还管理学以应有的人性。

罗杰斯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木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下大流派之一,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既有其‘泛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根据,又有其现实的科学实验基地。一马斯洛把心理治疗领域称之为一座 “未被开采的金矿” , 人木主义心理学家是第一个淘金者。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科学人本主义形成和存在的实践王国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则主要是这一心理治疗实践的升华结果 参考文献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杨立能.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 陈宣良,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20 0 7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 98 7,1 5 1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 」 二海译文出版社.1 98 6。1 6 1 布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 陈宝凯,译华夏出版社.1 9 90 戈布尔著第三思潮 :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精神分析疗法

一、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4、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梦的分析。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2、阻抗分析。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

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4、移情,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5、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向病人解释他所说的话中潜意识含义,帮助病人克服抗拒,而使被压抑的心理资料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解释是逐步深入的,根据每次会谈的内容,用病人所说过的话做依据,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的心理症结的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会谈和对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病人也通过长期的会谈在意识中逐渐培养起一个对人对事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

来访者中心疗法

一、理论基础

1、人性观

人性最内里的核心,人格的最深层面,其“动物本性”的层面,在本性上是积极的——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性的,是向前运动的,是理性的,是现实的。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实现趋向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指一切生物共有的成长、成熟趋势;心理方面,表现为人独有的自我实现趋向

2、自我理论(1)自我概念

在他看来,与其说个体是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客观经验世界中。

(2)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的,由在个中国情境中区别作为个体的自我和客体的我以及自己的经验构成的。

(3)自我概念的异化与心理失调

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异化时,如果一个人体验自我价值感的欲望非常强烈,那么,这个人首先考虑的是设法保护自我。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由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同时会运用防御过程(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目的)

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以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使来访者对他的有机体的经验更加开放;养成对有机体这个敏于生活的工具的信赖感;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的评价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过程中去,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新的自我的生成与变化。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真诚交流的技术 2.、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3、促进共情的技术

上一篇:水淹泵房应急预案下一篇:长小2014年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