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2024-06-25

高三英语下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

篇1:高三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高三英语教学初探

周至四中 张荣利

众所周知,高三这一学年里,英语教师既要完成高中英语第三册的教学,又要带领学生进行会考、高考的复习备考,再加上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要让学生在一年内成绩有较大的提高,可谓任务紧、压力大。那麽,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呢?

分析历年考题后,我们会发现,高考、会考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都突出以测试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原则,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的试题布局。说到底,高三复习最终目的是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新课教学与单元复习同步进行.--------以新带旧,复习总结

边进行高三的课文教学,边对高中的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每单元除精选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填空或阅读理解习题进行即时训练外,还结合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创新设计》上高三部分套题对学生进行反馈训练。这些套题为每2单元一套,包括短语翻译15个,单词拼写10个,句形转换5个,单项选择15题(基本包括本单元主要语言点)、完型填空1篇。同时适当穿插语法专项、句型翻译、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强化习题,印发一些范文让学生背。并告诉学生:词汇、短语的学习不能脱离语篇。要求同学通过诵读课文、范文,试着造句加深对词语与重点句型的印象。

二、加强词汇教学,积累语言信息.---------稳固根基,加强交际应用

在平时教学中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零散的、孤单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复习效率。比如:

(1)“点”: 归纳常用、常考重点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教高的动词,如 need, consider, suggest, expect, prefer 等。例如 suggest, 可表示“建议”,也表示“暗示”“表明” 等意义;还有suggest doing的结构, 以及做宾语从句时要用虚拟句型suggest that sb.(should)do 的结构,而作“暗示”、“表明”时则要用陈述语气;据此还可以联想到所带宾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的相关动词insist, demand, order, advice等。

(2) “线”:对有共同用法特点的词汇进行归纳、串联,形成知识链。如,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词有:sound,smell,taste,get,become,turn,grow,come,fall,go,remain,look,appear,seem等。又如常用动名词(不能用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mind, enjoy, finish, imagine, suggest, avoid, practise, delay, appreciate, risk,等。

(3) “面”: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培养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对搭配能力强的词汇在复习时让学生先进行归纳复习。如复习Put用法时,马上想到Put away,put aside,put sth.in order,put on,put up with,put through等 。再区别记忆。

(4) “分”: 英语近义、同义词的学习和归纳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强语言的使用能力。如在复besides 用法时,可以联系except, but, except for, except that, but for, apart from, other than 等词汇的词义区别和用法。再如: dress, be in ..., put on, have on, wear等词汇都可以表示“穿戴”,但他们的意义和用法的区别在哪?

(5)“合”:正确处理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关系:

要摆脱语法束缚,就得学好语法,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现行教材强调交际和运用,可是交际并不排斥语法,我们不能孤立地谈交际、阅读,更不能片面地教语法。这是两个极端。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交际,就是用来交流思想和看法的,很难想象一个满口病句错句的人能把他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适当的语言形式(即语法)应在运用中、在篇章阅读中让学生不断体会,进行自我总结,再由老师简要归纳,最后为学生所掌握。

三、检测:

实施单元训练和月考制度。单元训练每单元学完进行一次,重点是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写作的考查,测试时量不超过45分钟,题量为一张8开试卷纸(双面)。

四、专项突破

单项选择

1、这种题型知识面考查范围较宽,要通过上下文中的暗示,附加信息掌握语境,正确推测对话双方的关系,选择符合西方文化习俗的正确答语;

2、在题中加入插入语成分、或故意打破句子的结构和平衡、或故意前置增加迷惑性;

3、句子结构题:考查强调句型、倒装句型、省略句型;

4、习语搭配型:提高区别相近习语混淆的能力;

5、逻辑题型:考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连词;

6、将基础的语法、时态融入特设的愈境中,这时附加信息对答案有直接的影响;

完型填空

完形填空实际上是从词汇、语法、篇章、语境和用英语思维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所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做完形填空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1.充分利用首句信息,掌握文章大意;

2.利用同位结构、破折号、上下文对词汇、词组进行推测;

3.掌握全文基本时态;

4、利用语篇标志解题;

语篇标志即:表明语篇内在联系的词语。如表示结构层次的firstly ,secondly ,finally等;表示逻辑关系的thus, therefore, so ;表示改变话题的by the way ,on the contrary,;表示递进的besides, what’s more ,further等;表示时间的before, after, so far, meanwhile ,later等;

5.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

6.利用词性和词语辨析法来解题;

7.利用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解题。

高考完形填空所选文章都堪称精品,其逻辑必是上下贯通,其脉络也必是井然有序,令人信服。因此,做完完形填空以后,应从文章的内在逻辑入手,看所选答案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能自然融入整个语篇,如果有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外或与整篇文章的逻辑相矛盾的答案,就需要重新理解、修正。

阅读理解

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英语测试的主题,完型填空题也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尽量采用整体教学法,注意培养学生的下列能力:

1.理解文章主旨大义的能力;

2.获取课文中重点细节的能力;

3.根据上下文、词缀推测生词词义的能力;

4.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提供的线索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5.理解文章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的能力;

6.理解作者基本意图和基本态度的能力;

7.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的能力;

8.理解指代关系的能力;

9.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10.预测下文的能力。

在进行专项复习中,让学生限时阅读,培养他们快速阅读的技巧。对于学生无法读懂的文章,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语义的解析,使同学理解语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主旨大意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课外给学生一定的阅读量,使他们熟悉各种体裁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注意文章的时效性,题材的多样化。特别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与饮食,环保与节能内容的文章。

短文改错

1、检查是否“三一致,”即:主谓一致,指代一致,时态一致;

2、平行结构的一致:由and,but 连接或是比较状语结构是否前后一致;是否该省略“to”;是否是并列谓语;

3、用词的准确性,是否夹杂了文化差异;

4、并列与转折: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连词;

5、逻辑推理与语意呼应:上下文的语意是否一致;

6、介词、动词是否搭配一致;

7、冠词是否恰当,是不是零冠词;

8、形容词是否正确,是原级、比较级还是最高级;

9、名词的数与格;

10、注意隔行句(每行只有一个错);

书面表达

写作的过程与达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高中的整个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每篇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表达好的句式。在高三的作文讲解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组句成文、文法知识、各种文体的行文方法的指导和对学生进行范文引导和习文点评。同时通过汉译英、词语造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句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积累题型训练经验、获得答题技巧,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以下是注意事项:

1. 加强遣词造句的训练。把握五种基本句型结构,避免中式英语,力使句子语言生动、精练;

2. 练习篇章写作。循序渐进,仿写、改写、缩写、扩写,正确使用过渡词语;

3. 规范使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避免非文字信息的丢分;

4. 注意人称、时态的一致和文章格式;

5. 学会审题,思路清晰,拟好提纲,避免要点错漏;

6. 字数适中,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五、考前训练

专项训练结束后,再进行NMET的适应性训练。训练学生审查试卷和填涂答题卡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适应考试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发挥正常水平。时间分配上,建议单项选择用12分钟,完型填空用18分钟,阅读理解用40到45分钟,单词拼写和改错题用10分钟,写作(包括阅读填空)用25到30分钟,填涂答题卡用5分钟(建议每做完一个大题填涂一次,避免出错和没时间填涂)。

总之,高三的教学重点就在于通过第一轮对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归纳、整理、深化,第二轮的专项训练和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完成由知识向应用能力的成功转化,使学生具备参加高考的能力和取胜的信心。

责任编辑:李芳芳

篇2:高三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状语从句

1.时间状语从句。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有:when, while, as, before, after, since, till, until, as soon as, no sooner…than…, hardly…when…等。

(1) When, while和 as

When既可引导一个持续动作,也可引导一个短暂动作,可用与主句和从句动作同时发生或从句动作先于主句动作。while引导的从句中谓语动词必须是能够延续的动词,强调主句和从句动作的同时发生,往往侧重动作的持续性和对比性。如:While I was sitting there, he told me an interesting story.as用于引导“在某行为的继续中发生某事”的“继续之行为”,所以多与过去进行时连用。并常用来表示两种发展变化中的情况。

When they came home, I was cooking dinner.

She watched TV while (she was) eating.

As I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n American asked me for directions to the nearest station.

As the day went on, the weather got worse.

(2) 时间状语从句还有几个特殊的引导词。

如:every time, each time, next time, the day, the year, the minute, the moment 和副词immediately, directly, instantly等.

a.Every time I saw him, I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his songs.

b.I came to the house the moment he was about to leave.

c.I recognized her the minute I saw her.

d. He left Europe the year World War II broke out.

e. My sister came directly(=as soon as) she got my message.

f. The machine will start instantly you press the button.

(3) since 和 before 的用法异同。

It is/ has been + some time+ since+ sb did sth.

It was / is / will be + some time+ before sb did/ do sth

It is just a week since we arrived here.

It’s a long time since I met you last.

How long is it since you were in Ningbo ?

It was years before I came back from abroad. It will be five years before we meet again.

It wasn’t long before he came back..

since 其后的动词不同,起算的时间也不同.

since + 瞬间动词过去式 (从该动作发生时算起)

since + 持续性动词的过去式 ( 从该动作结束时算起)

He worked very hard since he entered the factory.

We haven’t seen each other since I worked in the factory.

(从我不在厂工作以来……)

She has never been to visit me since I was ill. (病愈以来)

(4)till& until意义相同,多数情况下可换用,但用以强调,句首多用until;在强调结构或与not连用时多用until。例如:Nothing can be done till/ until the boss returns.

I waited for him until he came back.

He didn’t go to bed until he had finished the work.

Until we know the facts, we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5) no sooner…than, hardly…when和scarcely… before相当于as soon as之意, 其引导的从句中谓语动词要用 had done。当 hardly, scarcely和 no sooner置于句首时,语气较强, 主句的谓语要部分倒装. 例如:

We had hardly begun when we were told to stop.

Hardly had we begun when we were told to stop.

The spy had no sooner returned home than he was told to go to another country.

No sooner had the spy returned home than he was told to go to another country.

2. 地点状语从句由where或 wherever引导,在主句前,后均可.

where 表特指,wherever表泛指

I found the books where I left them.

Make a mark where you have any questions.

Wherever he happens to be, John can make himself at home.

(1) 地点状语从句在句首时常兼有抽象条件意味。如: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Wherever there’s plenty of sun and rain, the fields are green.

(2) 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Where引导地点状语从句直接修饰动词,而在定语从句中 where作为关系副词要跟在表示地点的先行词后面。 如:

Go back where you came from

Go back to the village where you came from.

Bamboo grows best where it’s wet and rainy.

Bamboo grows best in places where it’s wet and rainy.

3. 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 since, as, for,

because表直接的原因,语气最强.

since “既然”:一般放在句首,表已知的原因,全句重在交代结果,语气比because弱.

as 放在句首或句末,说明因果关系,语气较弱,重点在主句,译作“由于”for表间接原因,用来补述内容.放在主句后.语气最弱.

Since (As) it was raining, you ‘d better take a taxi.

Because he is ill, he is absent today.

He must be ill, for he is absent today.

As he is from the south, he is unaccustomed to the dry weather in Beijing.

在强调句型中,引导从句只能用because, 不能用 since或as.

It was because he was ill that he didn’t go with us.

4. 条件状语从句

引导词: if, unless, so/ as long as用一般现在时表示一般将来时

In case anything important happens, please call me up.

I’ll lend it to you as long as you handle it with care.

if only(要是…就好了; 但愿) 常表示愿望或一未实现的条件,尤用于感叹句.

If only he arrives in time!

If only I had met him earlier!

If only it would stop raining!

on condition(that)=provided (that) =providing (that) ( 假若; 倘使)

supposing (that) =if

You can go swimming on condition that you don’t go too far from the river bank.

I’ll go providing my wages are paid.

Supposing it rains tomorrow, what shall we do?

*在条件状语从句中,如果条件状语从句的主语同主句主语一致或是无人称代词, 从句的谓语动词或助动词 be, 可将从句的主语和动词 be一起省略.

If (it is) necessary, I’ll go with him.

If (it is) important, I’ll write this article.

目的和结果状语从句

目的:so that… in order that… ( 情态动词)

结果: so that, so/ such… thatHe studied even harder so that he might catch up with the top students in a possible short period.

He studied even harder so that he caught up with the other students.

He made a wrong decision, so that half of his lifetime was wasted.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that we could’t get in.

方式状语从句

方式状语从句放在主句之后,用as, just as, as if, as though 等引导。

注意:

1) as 表行为方式

2) as if 引导的从句表示与事实相反或不可能实现时,从句用虚拟语气。

比较状语从句

引导词: than, as… as,

the more… the more…He didn’t do as much as he had

promised.

Now we can produce much more

steel than Japan.

The higher you stand, The farther you will see.

注意被比较的内容应一致

The weather here is hotter than that( = the weather) in your hometown.The girls in your class are more active than those in our class.

篇3:高三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一、创“小块”单位时间利用率, 做些词汇小“运动”

在高三的课堂上, 老师不妨在一堂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分流出“小块”时间做些词汇“小运动”, 而且最好是把这个主动权交给学生, 布置点自主学习的任务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比如, 课前可以给学生留3分钟时间作为词汇常规教学时间, 分不同阶段给学生任务。

1. 词汇讲解、训练小考验

可以集中在某一个月的课前3分钟, 让学生轮流选择自己认为有用或大家在掌握上比较困难的词汇进行讲解, 这个过程也可以由讲解者同其余同学互动。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 在做这项任务的时候, 有不少学生会从一道选择题延伸开去讲解与此相关的词汇和词组, 以及这些词汇的一些重要运用, 有的学生还会请同学帮忙补充。这个活动考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让做主体讲解的学生用心去钻研相关词汇, 听讲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水平可以把这些作为旧知识的复习或新知识的补充。教师也可以话题为中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课后进行积累收集, 在课前3分钟集中呈现给大家。比如以寻找展示“人”这个话题的相关词汇为任务,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配任务, 谁去收集教材中描写人的相关词汇、句子, 谁收集描写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的形容词, 谁收集描写生日、出生地、年龄、家庭和教育背景的词汇句型, 谁收集描写人物事迹贡献的词汇句型。在小组分批整理讲解的基础上轮流在每一节课的课前3分钟展示给大家。也可让学生准备句子的翻译练习或教师准备一下相关话题的中文给学生, 让学生翻译。教师还可以话题为单位参编或寻找一些对话, 通过对话中一些语句的转变让学生习得一些固定短语以及词汇在一定语境中准确恰当地运用。

2. 生活新闻小报道

将生活融入课堂, 使学生所学用于实际, 这应是我们用活课堂所追求的理念。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带着这个理念。比如校园生活的话题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表述这些校园新闻, 那么一些关于学校生活、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文学爱好相关话题的词汇就会呈现出来。比如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相关话题可引出很多词汇;关于运动项目、运动员精神的词汇, 以及学生对运动员的相关评价 (comment) 等都可以为写作积累的相关词汇和写作素材。还可结合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新闻事件, 比如与绍兴城市活动相结合的“金鸡百花奖”关于庆祝场面描写的词汇、句子, 以及与电影事业联系颇深的老一辈电影导演谢晋。在讲导演谢晋时以一个句子“谢晋, 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 1923年11月21日生于一富裕家庭, 2008年10月18日逝世于故乡上虞。”的翻译让学生比较并学习体会词汇在不同句型结构中的魅力。再如对于新交通法规的实施这个新闻话题的报告:“Chinese police have amended traffic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road safety.”这个句子引出“amend”这个词的意思。而对于“the new traffic rules”中的一些规则, 学生重温“闯红灯”——“jump/run red lights”的表述, 以及闯红灯者将受到扣除6分的处罚的表述:“drivers caught jumping red lights will be fined sixpoints.”

3. 故事小编写、课文短复述

在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 曾有学校的试题是“根据四个英语单词:twins, identical, doctor, fun编一个故事。”这其实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词汇, 学会在不同的情景下选择较为适当的词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所以我们平时也可以试着在这个“小块”时间里实施, 尤其在经历了一轮复习后的高三下学期中运用更好, 因为这个时期学生词汇的积累量也明显增加, 但是他们缺少组成语篇的运行能力, 同时这个时期他们也比较关注作文的写作。选择在这个时期通过这个方式提高语言运用统筹能力也应该能为学生所欢迎和接受。此外, 在一轮复习中, 我们可能不再围绕教材进行重复的词汇复习, 而是选择以考试说明来组织词汇的复习。可课文文本中的一些词汇运用也很不错,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同学熟悉的课文话题中选择觉得比较好的段落并提供一些有用的词让学生作一个短小的课文复述。

二、充分利用各种素材, 提升词汇教学, 帮助学生赏析和模仿写作

1. 高考试卷的利用

每年各地的高考卷都是经过许多专家的反复推敲、研究的, 所选择的文本阅读都合乎新课程理念及学生的认知规律, 符合学生的水平。在高三题海战中, 老师要引领学生去挖掘这些文本资源, 作为词汇巩固和学习的载体, 而不要只是单纯地做几道选择题。笔者在英语教学中有一个习惯, 那就是在每次完形填空分析时, 我都会让学生选择一两句他们认为最好的句子去欣赏、背诵和模仿写作。在找寻好句中, 有学生找了这两个句子:“I found it vita to pick up the material fast with every las bit of concentration.”“It is that extreme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stress on practice that set us apart.”在问及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句子时, 学生对于第一个句子的选择理由是这个“with every last bit o concentration”很能体现文本作者的努力, 尤其这个“every last bit”。以此为契机, 我让学生回顾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英语动词短语, 学生回顾了“spare no effort to do”“spare every effort to do”“take great pains to do”, 通过这些近义、同义词的复现, 以此为衔接巩固了所学词汇, 同时很地体会了文本中的句子, 学生也更能理解记忆, 为以后的文本输出做更好的“积”。

2. 网站、英语杂志中一些美文的运用

网站、英语杂志中出现的一些文章往往语言地道, 文章也颇具内涵性。在高三复习中我们也可充分利用这些文章作为词汇学习的文本载体。可以以整个文章呈现给学生或者选择几个句子通过翻译背诵等形式让学生习得词汇。比如“恒星英语网”和“英美者”等网站或《英语广场》《疯狂英语》《英语沙龙》《新东方英语》等杂志都是不错的选择。还有“China daily”网站, 都是语言学习材料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利用这里的信息, 编写适合高三学生的小文章, 作为读写结合的素材, 词汇教学也就在这个读写过程中展开了。

三、以语篇为载体, 以“词汇衔接”带动引领词汇教学

篇4:高三英语补救教学初探

补救教学的成败与多种因素有关。从补救教学的流程来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甄选补救对象

确定补救教学的对象是实施补救教学的前提。在确定补救对象时有必要先弄清需要接受补救教学的学生类型。台湾学者邹文莉、许美华[2]47将需要接受补救教学的学生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学业低成就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学业低成就学生是指其学业成就的水准明显低于其学习能力可以达到的程度,这类学生通常接近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且年级越高比例越大;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学习行为的表现上低于同年龄学生的水准或低于与其智能相当的水准的学生;学习障碍学生指生理或心理有严重障碍且直接影响其正常学习的学生。

一般认为,学习障碍学生是特殊教育帮扶的对象,普通教育多半无法显著改善学习障碍学生的表现,故高三英语补救教学通常不必将这类学生考虑在内,而是只将补救教学的对象集中于前两类学生即可。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将学业低成就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直接归于一类。他们认为学业低成就学生之所以学习的效果低于应当的水平肯定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不佳有关,他们的学习行为表现与学习困难学生并无二致。比如,从外显特征来看,都有目标不明、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情绪不稳、纪律观念不强等问题;从心理特质看,都有自我概念较差、自我贬抑、容易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弱等问题;从学科特质看,都有偏科、记忆策略欠缺、容易受母语干扰等问题。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也很少将学业低成就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严格区分开来,而是把这两类学生统称为“学困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高三年级还有一类特殊的学生——临界生,大多也被纳入补救教学对象的范围。所谓临界生,主要是指那些在未来高考中总分可能位于录取线上下,但某个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较为薄弱,而与学困生相比则不一定差的学生。

二、 开展学情诊断

补救教学是一种诊疗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先通过诊查、诊断,然后再决定补救的方式。因此,补救教学应该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处着手,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机会来帮助他们克服本身的困难。

补救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学情诊断是否准确。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意思是说学生的学习往往有四种失误,教师必须了解。有的失于贪多,有的失于寡少,有的失于轻视,有的失于中止。[3]这四种失误是由于心理状态不同所致,了解了他们的心理之后,有利于帮助他们避免其失误。当代许多学者认为,学困生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他们的问题通常包含内在心理、生理问题和外在环境因素。而内在心理问题又包括动力不足、兴趣不浓、方法不当等方面,内在生理问题包括智力障碍、疾病困扰等方面,外在环境因素包括家庭问题影响、学习机会欠缺、语言环境缺乏、中西文化干扰、教师教学不当等方面。高三学生由于英语学习的年限较长,积累的问题也可能较多,因此,更需要认真梳理、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找出长期、重复出现的错误。诊断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可以并用。常见的方式有:学生自述问题所在、教师回顾平时的观察印象、教师组织口头或笔头的测评、教师通过查阅学生做过的练习梳理出学生常犯的错误。诊断的内容应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缺陷了解、基本能力分析、学科能力评估、学习动机考量。诊断数据出来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时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注意从那些常犯的系统性错误中找出学生特定知识及技能的错误类型;二是注意从具体错题中分析错误生成的原因;三是从学习表现中发现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三、 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连串决定的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可以使补救教学更有计划性,更具结构性。课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展评估等,其中整个学年或整个学期的补救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因素。补救教学的通常目标是希望低成就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补救教学后,能够跟上一般学生的进度,回归到一般的课堂教学中。[2]22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根据诊断,分类列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师生双方都清楚学习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进行阶段性和全程的补救教学课程设计,所做出的课程设计应该获得学生的认可,如果能与学生共同拟定则更好。

四、 拟定教学内容

补救教学因补救对象的不同,教学的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笔者以为,补救对象需要辅导的内容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补救教学。

1. 激发学习动机。Jakobovits的研究表明,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很多,其中“动机”占33%。[4]Lightbown & Spada 曾经指出,积极的态度和动机对二语学习影响重大。[5]Lewis 也认为,缺乏动机会迟缓语言学习,而强烈的动机则会促进语言学习。[6]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来实现其教学目标。[7]综合Lewis和MacIntyre[8]等人的观点,“动机”主要包含这样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行为方向的选择,二是行为力度的维持。针对这些情感特点,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弄清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高三阶段的学困生与基础年级的学困生相比在学习上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如他们可能更忧虑自己的未来,更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尊重和帮助,故对毕业班学生的补救教学应从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意愿开始,当学生乐于学习时教师的补救教学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指导学习策略。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非智力因素角度看,除了学习意愿不强外,学习策略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补救教学既要补心,也要指导学习策略,既使学生乐渔,又使学生善渔。通常需要补救的学习策略主要有两类:一是一般性的学习策略,如预习策略、听课策略、笔记策略、纠错策略、资料收集与整理策略等;二是学科特定策略,如单词记忆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对高三毕业班的学困生来说,学会预习最为重要。在一轮复习阶段,学生在复习某个单元之前一般需要做适量的诊断练习,这时教师就有必要指导学生不能只埋头做题,还要尝试建构知识的框架体系,不能只满足于获得感性认识,还要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专题复习时,教师习惯在正式复习某个项目前先按题型或专题从高考题或模拟题中优选适量的、难度适中的、有代表性的、能说明特定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做题时注意体味同一题型或专题内题目的考查内容、命题角度、命题方式、致错因子、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等。

3. 夯实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学习历程一般是线性的,后期的学习建立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之上。当学生在基础性知识和微技能方面存在缺陷时就要想办法补上这些基础的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不意味着要面面俱到,对于时间非常紧张的高三学生来说,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在笔者看来,对多数补救对象而言,最先要补的应该是影响其继续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识记和句子结构分析。就词汇识记来说,识记单词不能认为完全是学生的事,教师的科学指导对提高补救对象词汇记忆的效率也很重要。如教师可以通过适当讲解使学生初步理解所学词汇的内涵,弄清词汇拼写和词义变化的理据,而不至于完全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教师也可以把需要学生记忆的词汇进行归类,力求以一种有条理的、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诸如根据词素(词的内部可以再细分的若干更小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组块)含义识记单词的拼写形式、根据词义变化轨迹识记词的中心意义和次要意义、根据概念隐喻知识理解一词多义、结合词块(词组、短语、习惯搭配等)记单词等词汇识记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单词记忆的效率。[9]

4. 再次教学课堂内容。针对学生在课堂中未能学会的内容,提供再次或多次学习的机会,来补偿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这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做法,也是语言学科比其他学科需要更多的熟练时间的特点所决定的。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偿教学时可以使用原来的教学材料和原来的教学方法,但如果原来的教学材料稍嫌艰深则需要适当进行简化,如果原来的教学方式对某个或某些补救对象来说已经被证明是低效或无效的,则需要适当做一下变换,以免收效不高或者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5. 提前介入新课。补救教学不能满足于“亡羊补牢”,另一种补救教学的手段可能更有效,那就是在上新课之前就给补救对象弥补上与新课相关的缺陷,使新课所需掌握的知识点预先得到强化,我们可以把这种补救教学称为“笨鸟先飞”。比如,复习状语从句时,可以先了解一下补救对象对相关连词的掌握情况如何,如有疏漏则尽力帮助其补救。如果补救对象弄懂弄通了那些连词的用法,就能为后面状语从句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笨鸟先飞”还能激起补救对象的学习热情。“笨鸟先飞”通过给学生补上与新知相关的缺陷,使断层得以愈合,然后再把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初步学一遍,使学生获得对新知的基本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底气”。其实,学困生平时也希望能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但苦于自己底气不足,生怕别人笑话,现在有了这样的好机会,自然很想抓住。[10]

6. 纠正系统错误。对于学生练习中重复犯的系统性错误可专门帮助他们进行纠正。翻看同一学生的多份练习,分类摘录练习中的错误,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这若干份练习中有的错误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些错误的形成可能由于相同的知识缺陷,也可能源于同样错误的思路。如果不帮助学生对症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再做几十道练习,恐怕成绩也不会有进步,只会增加思维的钝感和厌学的情绪。

五、 选择教学方法

补救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从组织形式来看有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合作式学习等。

1. 集体辅导。不少学校在高三年级都会安排集体辅导。集体辅导多在本班学生中开展,也有跨班级进行的。集体辅导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的、突出的问题,专门备课,写出教案,编制相应的训练题,并做好批改与纠错工作。集体辅导也要加强针对性,不能把集体辅导课上成一般的新授课,更不能简单地、大量地让学生做综合性试卷,然后集中讲评。

2. 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使用较多的辅导方式。个别辅导时不宜采用单向灌输的方法,而应该尽可能采用师生共同探讨的做法,教师通过不断的诘问、追问、释疑、评判、建议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个别辅导中,对补救对象所做的练习和试卷有选择地进行“面批”。“面批”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面对面的批改、讲评有助于学生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 合作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11]合作式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组员兼顾高成就学生、中等程度的学生和低成就学生。在这样的小组中,低成就学生随时可以找到同伴帮手,并及时解决自己的疑难;高成就的学生在帮助他人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中等程度的学生既可请教人,也可帮助人。重要的是不管各人程度怎样,都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练习、相互借鉴,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除了以上的辅导方式外,还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优生对补救对象进行辅导。[12]如果有与补救教学内容相关的自学软件,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进行自助式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六、 确定教学时间

从时间安排来看,补救教学一般在自习课、放学后或节假日进行,这与其他学科基本相同。但英语教师还常常利用课间进行辅导答疑,这可算是英语学科特有的一道风景。课间时间一般不长,在这段时间内实施补救教学比较适合英语学科知识琐碎、问题细小的特点,也能非常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所以,英语教师对这种形式的辅导普遍比较钟爱。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教师可以同学生谈心,可以帮学生检查单词,可以解答学生疑问,也可以为学生专题讲解某个知识点。但这种辅导应以学生自愿,且不影响下一课的学习为前提,绝不可强制要求。

七、 评估教学效果

为了知晓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师在补救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情进行多元的、适切的、动态的、持续的评估。评估的方式通常有学习成就检测、日常表现观察、平时作业评价等,一般采用学习成就检测的形式。编制学习成就检测题时需要紧扣补救教学的目标,因为学习成就检测属于标准参照性质的,学生只要学会某一阶段的内容应该就算达标,并可以接着学习后面的内容。当然,如果学生未能通过检测则需进行第二次补救教学,此次补救教学需针对学生仍未学会的部分进行更细微、更简化的教学,直至参加补救教学的学生能够达到教师参照学生能力制订的标准为止。

将评估的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展也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取决于教师如何、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矫正性反馈,即要适时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如果错了,还要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以及如何纠正。[13]

补救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科学应对。我们在进行具体的补救教学时还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原则。笔者和本地教师对补救教学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策略做了探讨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们的视野和经验所限,对补救教学的材料编写,包括适合电脑中使用的学习软件的开发,没有过多涉及,而这些方面也非常重要,需要广大教师共同攻关,以便使补救教学有一个强有力的抓手。

参考文献:

[1] 黄汉龙. 资讯教育环境下可行的补救教学措施探讨[J]. 资讯与教育,2001(10):94-103.

[2] 邹文莉,许美华. 读者剧场:最佳的英语补救教学法[M]. 台北:台湾三民书局,2009.

[3] 鸣镝. 实施弹性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探索[J]. 中小学校长,2004(8):22-23.

[4] 贾冠杰. 外语教育心理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7.

[5] LIGHTBOWN P M, SPADA N.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56.

[6] LEWIS M. How to study foreign languages[M]. New York: Palgrave, 1999:76.

[7]吕良环. 外语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35.

[8] ROBINSON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instructed language lear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2:46.

[9] 王俊. 基于问题解决的听课后教研支持方式探索[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11):25-31.

[10] 严育洪. 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8.

[11] 黎奇.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3.

[12] 崔刚,孔宪遂. 英语教学十六讲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3.

篇5:高三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14分 表达流畅、自然;只有个别用词错误。

Saving the Resources

The story tells us that Peter ignored the running water tap when he passed by it. After Mary came up to turn it off and scolded him, Peter still thought it was none of his business.

In my opinion, Peter is wrong because he lack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save the resources. As the society develops, we are in short of many kinds of resources. Turning a running tap off is such an easy thing that everyone can do. Everyone can contribute to the environment by doing such little and easy things. Peter’s thought is quite harmful.

One day, when I walked along the street, I saw a young boy picking up waste paper on the ground to get it recycled. I was moved by his behaviour, so I went up to help him. It was a beneficial experience for me.

If the idea of saving resources can be spread in the society, our world may become more beautiful.

22分

篇6:高三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押题依据】虚拟语气是历年高考的选考考点。在高考15套试题中考查虚拟语气的共两题。考点常集中在含蓄条件句以及宾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上。所设选项常通过谓语动词的特殊形式来表示,而且都是结合具体语境来考查对考点的运用能力。今后高考对虚拟语气的命题重点仍会是在特定语境中考查虚拟语气中的含蓄虚拟条件句、宾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等。

[押题1]-Can you come to attend our party tonight? -Sorry, but I do wish I ____. A. had B. can C. will D. could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理清上下文语境,准确判断wish引导的宾语从句中虚拟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分析上下文语境可以知道,wish引导的宾语从句表示与将来事实相反的愿望,故应用would,could+动词原形。答案D。

[押题2] It is necessary that people both young and old in China ____some English to be prepared for the Olympic Games to be held in Beijing in . A. learn B. will learn C. must learn D. have learned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在句型It is necessary(strange, natural, important...)+从句中,从句中谓语动词虚拟语气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在句型 It is necessary(strange, natural, important...)+从句结构中,从句中谓语动词要用“should+动词原形”构成,should 可以省略。答案A。

[押题3] If he his legs in the last training, he the coming World Cup, which he has been longing to compete in.

A. hadn’t hurt; would join in B. hadn’t hurt; would have taken part in

C. didn’t hurt; would go in for D. didn’t hurt; would have taken part in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句子意思准确推断出主从句中谓语动词虚拟结构的使用,特别注意主从句动作所发生的时间不一致性的关系。

【答案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可以知道,该题是由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分析句意,该句表示一种假设,从句中的动作是在过去发生,即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主句的动作是在将来发生,即表示与将来事实相反,故从句谓语动词用had done,主句用would (could, might) +动词原形。答案A。

[押题4] I was caught in a traffic jam for over an hour, otherwise I ____you waiting for such a long time.

A. will not keep B. have not kept C. had not kept D. would not have kept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把握otherwise表示转折意义后的句子结构中虚拟语气的使用。

【答案解析】根据句子意义,otherwise 前的分句为客观事实,使用的为一般过去时,而otherwise 后一分句则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一种假设,句中实际省略了if 条件句if I hadn’t been caught...故选项部分应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主句虚拟结构,应选 wouldn’t have kept。答案D。

[押题5] Though the girl had been suffering from the blood disease, she acted as if nothing ____ to her while facing her friends and relations. A. happened B. would happen C. was happened D. had happened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准确判断as if引导的从句中虚拟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在as if ,as though 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中,从句谓语动词要用虚拟结构,根据题干中动词所使用的时态可以看出,选项部分是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动作,要用had + 过去分词构成。答案 D。

[押题6] It’s high time that we students _____ even harder at our lessons as the national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coming nearer.

A. work B. will work C. worked D. have to work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在句型It’s time that...结构中虚拟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在It is time that ...句型结构中,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结构,可以用一般过去时,也可以用should +动词原形,但should不可省略。答案 C。

[押题7] ____him not to do so, he wouldn’t have made such a serious mistake.

A. Did I persuade B. If I persuade C. If I should persuade D. Had I persuade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在虚拟条件句中,省略if时,句子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题干中主句的谓语动词使用了wouldn’t have made, 说明该动作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故条件句使用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结构if sb. had+过去分词,或使用 had sb. done 即省略了if的虚拟结构。答案D。

[押题8] His suggestion that you ____once more sounds reasonable. A. try B. tried C. must try D. can try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把握在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等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中,虚拟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分析句子意思可以知道,名词suggestion之后的从句为同位语从句,从句中应使用 “should+动词原形”。其中 should 可以省略。答案A。

[押题9]-Do you mind if we set out earlier tomorrow morning? -Well, I’d rather you____.

A. don’t B. didn’t C. won’t D. wouldn’t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注意would rather后从句中虚拟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would rather后的从句,如果从句的谓语动词表示与现在或将来事实相反,常用一般过去时,如果与过去事实相反,用过去完成时。该题根据上下文语境可以知道,选项部分的动作是与将来事实相反,故用一般过去时。B。

[押题10]-I ____ to your birthday party last Sunday. -Unfortunately, you were out on business.

A. had come B. came C. would come D. would have come

【解题关键】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推断出部分虚拟结构的使用。

【答案解析】根据对话情景可知,答句Unfortunately, you were out on business.(不幸的是你出差了)实际上是上一句暗示的条件。从答句所给的特定的动词时态(一般过去时)来看,上句所说内容是对过去情况的假设,故暗示的条件句应为If I hadn’t been out on business,由此可见,选项部分为主句的谓语动词,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应选用would have come。答案 D。

上一篇:获得加薪的策略 Promotion Tip下一篇:星际信使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