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海尔看危机管理

2024-07-04

透过海尔看危机管理(精选5篇)

篇1:透过海尔看危机管理

透过危机看2009年河南经济

刚刚过去的2008年似乎注定了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圆满完成任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就在我们为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振臂,感受个人财富急剧膨胀之时,来自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鬼魅般地在国内蔓延开来,尽管河南省经济总体仍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但四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各类经济运行指数已在二季度开始回落,并呈现波动下行趋势.

作 者:代凝冰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息中心 刊 名:决策探索 英文刊名:POLICY RESEARCH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透过海尔看危机管理

作者:张斌 行政管理专业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民营企业开始产生和迅速发展,随之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理论也有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尔集团成功的案例探讨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

关键字:管理学 企业管理思想 海尔集团 张瑞敏 六道坎

现代管理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学派林立,新角度、新观点、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手段不断出现,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在不断演变中逐渐丰富和发展。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经济体制的因素,我国长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管理科学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术界和企业界长期无人涉足中国管理思想史研究,所以当时我国的管理科学有很大的零散性和局限性。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文革”后思想文化领域的逐渐限制放开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逐渐兴起,我国的管理思想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历了自身数次的“蜕变”,一些企业已经被淘汰;一些企业正处在困境之中,渴望复苏,回天乏力;还有些虽勉强存货,却步履维艰。然而,也有一批企业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企业中的佼佼者。这里,我想拿中国在世界市场上最为成功的海尔集团作为例子,通过张瑞敏和他的海尔的故事来浅谈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级大型企业。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一、海尔的管理理念

在海尔发展的过程中,创始人张瑞敏的经营理念是海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尔集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新理念。这里我们从六个方面来看他的经营思想理念:

一、企业管理:1.海尔定律,也叫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多形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制

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制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以这一理念为依据,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2.80/20原则:管理人员与员工责任分配的80/20原则。即“关键的少数制约次要的多数”。

二、市场管念:“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

三、创名牌方面:1.名牌战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2.国门之内无名牌。

四、质量观念: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优秀的产品是由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五、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

六、海尔发展方向: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从这些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创名牌、注重售后服务和企业信誉这些企业管理中一般都会遵循的理念之外,海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对市场的审视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如“OEC管理”和80/20原则等。OEC管理,其中“O”代表Overall,“E”代表Everyone、Everything、Everyday,“C”代表Control、Clear。它的核心就是强调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即当天的工作要当天完成,天天清理并且天天都有所提高。在内部管理中运用二八法则也是海尔集团的一个特色管理理念,它主张集团要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

二、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海尔是中国企业中较早提出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在国内家电市场上,价格战一轮又一轮展开,彩电、空调、微波炉、洗衣机在相对过剩的背景下,以价格杀手锏看向竞争对手,刀光剑影,异常酷烈。只有海尔是个例外,用心开拓海外市场,忙着在海外建厂、在海外销售、在海外颁奖。国际化战略是海尔成功避开了国内同行的价格大对撞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张瑞敏认为,只有国际市场才能养出500强。海尔的国际化策略就是从海尔的国际化发展到国际化的海尔。海尔的国际化就是是海尔的国际标准,包括质量、价格等要达到国际标准,能是海尔的产品可以向世界各地出口,适应各地不同的需求,并受到当地欢迎,但同时国际化的海尔则意味着海尔的本土化,虽然我们会有部分出口,但更多的却是在各地设厂,实现当地设计、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三位一体”策略。在实现国际化策略时,海尔坚持“三个三分之一”的原则,即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海外生产海外销售。张瑞敏这样描绘海尔的未来形象:走遍世界各地,人们都知道海尔这个品牌,但人们都不仅仅认为海尔是从中国来的品牌,而是应该认为海尔是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并受到他们欢迎的一个牌子,未来的海尔不仅仅属于中国,更应该属于世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海尔有许多做法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推广的。首先是质量取胜,先难后易。

海尔是国内家电企业中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世界级合格供应商,在欧洲市场上的家电中,海尔产品返修率是最低的。其次是发展海外销售网络,目前,海尔已在海尔外发展了49个经销商,销售网络达3000多个,并在中东和德国分别建立了“国际物流中心”。第三是海外建厂,实施本土化策略。海尔不仅向外输出技术,还向外地输出海尔文化,美国海尔中的黑人和白人员工都接受了海尔文化。

三、张瑞敏的境界

作为一个企业的创始人和领航者,张瑞敏个人的能力与魅力对海尔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海尔就是冰箱,是空调,是优质的服务。对广大工商界人士来说,张瑞敏甚至比海尔更值得研究。“吃稀饭馒头也能干出一流产品”。1984年,张瑞敏回国后到亏损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厂兼任厂长,对他而言比亏损更可怕的是当时厂内员工的人心涣散,冰箱生产有一道发泡工序,当时德国人的产量是他们厂的3倍,张瑞敏要求他的员工赶上德国人,但工人们说,德国人吃的是牛肉牛奶,我们吃的是稀饭馒头,要赶上是不可能的。怎样才能把员工涣散的意识凝聚起来,成了张瑞敏最大的难题。从德国引进技术生产的冰箱,与德国生产的相比还是有差距,张瑞敏痛下决心,将当时76台不合格冰箱全部砸掉。这一砸,砸醒了员工沉睡麻木的神经,把一个观念砸在他们心里,树立起有缺陷的产品是废品的意识。“胸怀四海,能容能净”。张瑞敏最爱读的三本书是《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中国传统文化给了张瑞敏深厚的滋养,这三本书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道家、儒家、兵家的思想已内化为张瑞敏的人格气质,这种人格气质体现在他的生活环境里,也体现在海尔园的一草一木中。张瑞敏把自己的理念通过这些文化形成的团队凝聚力传达给每一个员工,得到他们的认同,并转化成行动的力量,就是海尔团队精神。

以上我们详细探讨了海尔集团成功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要想取得成功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学者研究过,中国企业在发展中一般要经过六道坎,依次是:技术、营销、管理、观念、战略、文化。要向跨越任何一道坎,关键在于每一个时刻临界状态的转化。如果说每一道都是一个完整的圈闭,那么,只有阶段突破者,才能超越眼前的现实,实现蜕变。也只有这样不断的蜕变,才可能实现正增长的持续。否则,就只有原地打转或被淘汰的命运。首先,一个企业在创立阶段,对它来说重要的是技术,当企业一旦掌握了某种产品技术如专利或经营技术之后,很快就能实现零的突破,获得快速的发展。技术诞生以后,像产品的出生一样,要有一个如何卖出去的问题,完成这一任务的无疑是营销。不少企业在这一门槛上费尽千辛

万苦却不能越雷池。而突破这一道坎的方法是管理。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企业积累了相当大的能量,不论是企业市场经验还是内部的基本管理经验,不论是市场口碑还是内部的员工意识,不论是产品还是内部的员工技术、技能、技巧,不论是企业的区域性影响力还是企业的内聚力,都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只是未能进行有效的梳理,使之处在混乱中。这个时候要在对企业能量理清理顺的基础上进行排列、重组与改造,实施管住管好的各种手段,企业就会像变了一个人。而到了这个阶段,很多企业家已经很容易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之中,正是这样,观念的怪兽冲出了牢笼。此时企业需要始终圆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并时不时地打开第三只眼给自己找一找坐标,定一定位,总能通过一些参照系的对比,清醒自己的头脑,把握住自己,使企业之船作适应性的调整与变异。第五道坎是战略,因为作为这时的企业,可以说元气已成,羽翼初丰,明确战略方向、战略阶段与编织战略体系对于这一时期的企业及其重要。要知道,企业几经坎坷与艰难的蜕变,技术的储备已具雏形,营销、管理、观念的平台已经可以支持得了整体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在战略的指导下,企业内在、外在及与社会的双向适应性、自我调整性等性能已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但此时的企业却又是相对十分虚弱的,因为一个大型企业的雏形只是雏形而已,还不足以成为抗市场风浪的航母,也容不得任何的战略性失误,战略是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的关键性问题。最后,当企业在完整的战略思想、方针、体系、结构等的作用下走向利益一体化、责任一体化、命运一体化的高效团队时,企业已经不是在生产纯粹的物质产品与具有市场化个性的人了,它必须要迈上一个生产文化的台阶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即造就出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体系泛化为群体中任何一份子的行为,价值体系与完善,境界愈高,社会群体表现出来的力量就越强大和持久。

前面我所讲述的海尔集团就是一个成功跨越了这六道坎的成功企业,正是张瑞敏和他的海尔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时刻注意着调整和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的不同方面着重下功夫,使企业在领域内始终保持着十分强劲的竞争力和统治力。这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借鉴和推广的。

文献参考:

1.《中国企业管理经典模式:著名管理学家评论》,商界杂志社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篇3:透过海尔看危机管理

然而, 古老的驰道被钢铁的洪流所淹没, 昔日油菜花香的原野成为都市宠物们活动的操场。越过天道轮回, 兴亡转眼的历史, 城市化的进程不可阻挡, 城市的快速发展, 工业的不断索取, 人们的肆意挥霍, 一再地挑战自然, 挑战水的容忍极限。原本清澈的河流里流淌着了肮脏的污水, 清可见底的湖水里漂浮着乌油般的蓝藻, 甚至于人们已经喝不到清冽的井水了, 因为地下水的开采已经越来越深......

也因如此, 水, 成为了本次上海世博会上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展馆不约而同提出的命题。上海世博会在博览会创办以来首次推出以城市为参照主体的“城市最佳实践区”, 大阪是日本唯一入选的城市案例, 其主题是“环境先进城市, 水城大阪的挑战”。

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的大阪是一座被水围绕的城市。大阪也曾因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造成污染公害等各种问题, 但通过先进的环境技术, 又重新获取了天空和河川的美丽风景。在大阪案例馆, 展示了一辆特殊的自行车, 可以把污水转变成纯净水。这是使用了反渗透膜净化技术。这种宣传让人感受到节水的重要性, 也让我们意识到, 要治理被污染的河流, 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财力, 有时候可能超出工业化带来的成果本身。

热岛效应是很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 日本大阪案例带来了一个巧妙用水的解决方案。大阪采取了喷雾降温的方式为城市降温。在空气中的水蒸气最终又会变成雨降落到地面, 通过大阪先进的下水道水处理技术, 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走进大阪案例, 就能听到水声潺潺, 小巧的影视厅被一弯清水包围, 周围还不时喷出茫茫水雾, 送来阵阵清凉。

此次世博园内使用的水循环降温喷雾系统也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瑞士巴塞尔、日内瓦和苏黎世的联合展馆, 同样在探讨“水”的命题。一名表演者在水中舞蹈, 剔透的水流从指尖挥洒而出, 象征洁净的水与人和谐共生。水池上方360度的环形银幕则用影像讲述瑞士几十年来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城市间及跨国合作等水资源管理的努力。

西班牙马德里案例馆则展示了欧洲最佳的水资源再利用系统。这个城市100%的污水都得到处理, 年处理量在3亿多立方米, 经过净化的再生水通过150公里地下水管网络, 供给喷泉和城市清洁等公共用水, 年再利用水量达600万立方米。

新加坡是淡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 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依赖存储雨水, 以及从邻国进口。为避免出现供水危机, 新加坡政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 提出雨水收集、淡水进口、海水淡化和废水利用的四大“国家水喉”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新生水计划, 它通过对工业或生活废水的有效回收和新生水系统处理, 通过净化加工使之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标准, 从而有效解决了新加坡的用水问题。

在“海贝壳”以色列馆, 观众可以看到以色列的节水和污水处理技术。以节水为核心的滴灌技术在以色列问世改变了传统粗放的灌溉模式, 令以色列这个极度缺水的国家成为农业强国。滴灌还启发了水资源的多项利用技术, 以色列70%的水都可重复利用。

成都也是一个跟水密切关联的城市。在本届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成都按1∶10的比例还原了成都的活水公园, 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活水公园”案例把园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收集, 经过沉淀池厌氧处理, 将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或分解;再通过高低错落的水流雕塑, 增加水与氧气的接触, 提高水的“活力”;然后经人工湿地生态净化, 最终洁净的活水从喷泉广场喷出, 人们可以尽情接触喷泉, 切身体验死水变活的过程。

世博园内的直饮水, 一轴四馆的雨水回用都是实践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工程。

世博园区供水厂均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 园区内的直饮水去除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等无机离子, 并辅以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 确保了饮水安全。同时, 它还节省了储水的一次性塑料瓶, 减少了塑料垃圾和制造塑料产生的二次污染, 而且可彻底滤除自来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为实现世博园区绿色、环保的主旨, 中国馆设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雨水收集处理以及回用系统。国家馆及地区馆的屋面面积则分别达到1.9万平方米及2.7万平方米, 国家馆及地区馆屋面雨水经虹吸雨水管道收集后, 被汇集至雨水调节池, 经处理站处理后, 回用于空调补给水、绿化洒水、景观补水及车库冲洗地坪用水等方面。

主题馆中的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主要包括采用节水设备器具和雨水回收利用。主题馆供水系统竖向分两区, 地下室、一层和一层夹层由市政直接供给, 二层采用智能箱式泵站变频供水, 以充分利用市政压力, 地下车库、室外道路、绿化浇灌及水景补水由雨水回收处理后由变频装置供给;生活变频泵选用高效、节能型水泵;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卫生洁具;坐便器采用容积为3/6L的冲洗水箱。主题馆屋面约6万平米并设计雨水回收系统, 处理工艺为:屋面雨水-雨水收集池 (预沉淀及调节) -加药混凝-过滤器-杂用水清水池-用水点。其中用水点包括屋面清洗、地下车库、室外道路、垂直绿化微灌和地面景观绿化喷灌及水景补水。

上海, 这个不缺水的城市, 尤其是世博馆就建在黄浦江的边上, 在这里收集雨水并回用, 其意义并不仅限于这种工艺可以带来多少的投资回报、每年可以节省多少运行费用,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绿色、环保、节能等众多符合当代设计理念的一种推广。

篇4:透过危机看危机

自从这场金融危机被正式改称为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一面是关于各国经济下滑,市场疲软的报道不断,一面是关于对危机中的“危”与“机”的探讨不停,还有些当然是在追责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和推动者,到底谁该为这次危机负责,当然还有各国政府不时地表态如何救市救国等等,复杂而纷乱的危机现象叠加在一起,世事不明最令人恐慌,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富人,还是贫困国家的穷人,都害怕这把火烧透、烧光。

有危机真的不是坏事!说这话不是怀着隔岸观火的侥幸,也不带有幸灾乐祸的暗喜,因为危机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危机的火山如果不是从次贷这个口喷发出来,也会再找一个其他的什么地方同样爆发,因为下面积累的危机能量已经足够大了!而这种危机的能量不是说只在西方存在,而在东方就没有!它确如岩浆,是一种流动的暗流,不过是有的地方淤积得比较深,有的地方程度还比较浅而已!所以危机绝不是别人的“危”就一定成为我们的“机”,不解决潜在的问题,别人的“危”是“危”,我们的“危”有可能是更大的“危”!

当然有机会说“不是坏事”就在于我们没有站在火山口上,我们还有时间去比较和检省我们的危机能量到底积累到什么程度了,以及我们的薄弱点在哪里,我们的扎实点在哪里!换句话说,危机在前,教训在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我们要摒弃的,什么是我们该坚持的!什么是危险的基因而我们还在追逐和吸纳,什么是良性的基因我们还不曾强调与突出!比如金融。金融危机首先彻底颠覆了全球已构建的金融体制和机制,不是借着这次痛苦的危机,我们对金融的认识恐怕不会这么透彻,对源自西方的系列金融手段还会抱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模仿心,也有可能在脱离实体经济的路上走得更远:再比如发展理念,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国家都把逐利作为最高目標的落败后,我们怎么能不承认“科学发展观”是客观,成熟的!当超前的消费模式断送了个人信用而生活无依的时候,有谁还在谈中国传统的消费模式是落后的?关键在于透过危机再看,还有没有隐藏的更大危机?经济危机的现象又淹没了什么样的本质?我们需要认真,冷静地看下去!

篇5:透过金融危机看衍生品发展与监管

衍生品的外延很广,次债是仅属于场外交易(OTC)的信用衍生品的一种。因此,那种将次债泡沫的破灭等同于整个衍生品市场都出了问题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就美国衍生品市场来看,虽然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场内衍生品行情波动剧烈,但CME、CBOE、NYBOT为代表的主要场内市场运行正常且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保证金管理未出现问题,清算系统未出现问题,期货机构也未出现问题。

衍生品是风险对冲或转移的有效工具,但它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的特质。凭借特有的机制,衍生品能够将实体经济与金融以及不同金融部门有效地联系起来,这也使其呈现出“公共性”特征。上述两个因素决定了风险管理是衍生品市场的永恒主题。

次贷危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对危机反思的加深,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和经济学家们形成这样一种共识,此次金融危机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其爆发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次债基础资产本身的风险往往被忽视。

作为次债基础资产的次级抵押贷款,由于借款人信用不佳,形成坏账的概率太高,贷款的流动性很差。然而银行没有设法改善基础产品的流动性,却仅寄希望于通过证券化解决流动性问题,这本身即给金融体系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2.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形同虚设。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指出,此次以次贷危机为代表的金融动荡,主要是由美国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在“贷款并证券化”模式下的实际操作中,对风险的低估和管理的松懈引起的。

3. 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存在问题。

美国证监会(SEC)调查发现,由于评级费由债券承销商支付并与所评等级挂钩,美国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从事次债评级业务中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未能避免利益冲突问题。此外,由于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揭露次债风险,使得包括次债在内的具有复杂结构模型的衍生品的评估能力也广受质疑。

4.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严重滞后于金融创新的步伐。

首先,急剧膨胀的OTC市场未能引起监管者的足够重视。在过去10年间,全球OTC产品成交总额从150万亿美元增长到950万亿美元,现已超过场内交易的2倍。但由于缺乏监管机构的约束及信息不够透明等原因,OTC市场风险频发。其次,对对冲基金缺乏有效监管。早在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规模庞大的对冲基金就曾利用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在短时间内造成区域金融市场的极大动荡。但这似乎没有引起美国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重视。一直以来,对冲基金几乎都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2008年9月,SEC向国会提出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范围的建议已显得太迟。再次,衍生品的跨市特点和金融机构业务的综合化趋势使得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成为必要,然而SEC、美联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虽曾达成有关备忘录,但是其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

5.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在政策方面,2001-2004年间,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房地产和次债市场的泡沫化程度,而2004-2006年间,连续17次加息则是次债泡沫破灭的直接促因。此外,国际产业分工与经济秩序以及美国和全球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二、近年来全球衍生品市场的显著特征

1. 规模增长异常迅猛。

近10年来,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衍生品市场始终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2007年末,全球衍生品名义本金存量为630万亿美元,为同年全球GDP总量的11.81倍,而这一比值在1998年还仅为2.94倍。2007年末全球衍生品名义本金总量比2006年末增长了42%。

2. 衍生品交易场外化。

全球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交易的场外化也成为了一个显著的趋势。2007年末,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品名义本金总额大概为40万亿美元,而同期的场外交易的衍生品名义本金总额却达到了596万亿美元。场外交易的衍生品规模大约为场内交易的15倍。1998年,场外市场占全部衍生品名义本金总额的比例为88.7%,2007年末,这一比例已上升到95%。场外市场之所以居于绝对地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拥有场内市场所没有的灵活性,这尤其表现在场外市场可以提供量身订做的产品。此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宽松的监管环境为场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与此相伴的一个后果就是市场信息的高度不透明。

3. 金融衍生品是衍生品中的绝对主流,信用衍生品发展迅速。

近些年,随着石油、粮食等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商品衍生品市场中的疯狂投机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与商品衍生品相比,金融衍生品才是当今衍生品市场中的绝对主角。如今,与利率、汇率、股权和信用风险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已占据了全球衍生品总量的95%以上。事实上,即使是商品衍生品市场,其交易也呈现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高度关联性。

4. 衍生品交易的杠杆比例不断提高,而市场对于风险的估计不足。

金融交易的杠杆运用可以体现在交易安排与产品设计中。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数据显示,美国投资银行的资金杠杆率超过了20倍,高盛为24倍,美林为28倍,雷曼为34倍。按照杠杆原理,这些大型投资机构只需要3美元~4美元的自有资金,就能撬动100美元的投资。

资金运用的高杠杆还只是风险的一个方面,金融产品中所蕴含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了整个危机的浓度。根据BIS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部场外产品的市值与名义本金的比值为2.44%,比2003年年中的4.65%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市值与名义本金比的迅速下降完全是因为后者的快速增长,这间接地反映了整个市场杠杆率的提升。可以想像,随着该比值的下降,衍生品基础资产同等的价格波幅将会导致衍生品市值更大比例的变化。

三、对金融衍生品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管

可以预见,衍生品仍然会继续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更为有效监管下的衍生品市场才能成为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有效发挥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功能?通过这场危机,我们至少能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启动跨市场联合监管。

市场和监管的声音正在一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国内金融衍生品不是观望和停滞,而是要理性而稳健地发展。联合监管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国内市场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加强监管有利于存量产品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增量产品的适当创新。

银行业衍生产品业界联系机制对9家中资银行、16家外资银行衍生产品业务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9月30日,利率类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3 982.64亿元;外汇及黄金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8 894.36亿元;商品及其他产品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26.64亿元;股权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156.41亿元;信用相关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8.26亿元。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使跨市场联合监管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新的一年里,在证监会的部署和协调下,中金所与上证所、深证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将完善和签署跨市场监管协作系列协议,使金融衍生品市场联合监管步入制度化轨道。

2. 交易所走上监管前台。

事实表明,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由于信用风险高等原因,重点发展交易所市场更容易取得成功。韩国是重点发展交易所产品并取得成功的典范。而墨西哥的做法则恰恰相反,由于墨西哥过早开放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而迟迟未能建立起交易所衍生品市场,以至于在1994年金融危机中一败涂地。

就国内而言,有关制度已经在国内相关交易所成熟实施多年,比如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各项风险处置等。因此,优先发展交易所衍生品市场,积累监管和风险控制经验,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3. 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

此次金融危机深刻揭示了场外衍生品市场过度发展与监管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对于新兴市场,优先发展场内衍生品是金融创新的正确政策方向。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球三大类金融衍生品在场外和场内的交易额比例关系分别为:利率类场外占83%,场内占17%;货币类场外占99.4%,场内占0.6%;股票类场外和场内各占50%。从场外和场内的市场结构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占据主导地位。场外金融衍生品缺乏透明度,CDS等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扩散的重要原因;场外衍生品市场产品结构复杂、流动性不足、缺乏逐日盯市结算与中央担保方的机制,对手方风险最终引发了场外市场的混乱。所以,在我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还欠缺衍生品交易经验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发展基本的、简单的场内标准化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和相应的期权等。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研究[J].理论探讨,2006,(11).

[2]王若平.国际金融衍生品风险的防范及启示[J].理论探讨,2006,(11).

[3]沈军,白钦先.中国虚拟经济的关联性与价格波动研究[J].财贸经济,2008,(9).

[4]史焕平.从货币政策视角看美国次贷危机[J].价格月刊,2008,(9).

上一篇:遗失的美好的记叙文下一篇:家校沟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