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见情感

2024-04-11

古代诗歌常见情感(共6篇)

篇1:古代诗歌常见情感

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诗歌按照选材来分,可以分为抒怀诗、送别诗、边塞诗、爱情诗、咏史诗、咏物诗、军旅诗等。(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2、思亲念友。

3、边关思乡。

4、闺中怀人。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伤感。

5、仕途失意的苦闷。

6、告慰平生的喜悦。

(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2、情深意长的勉励。

3、坦陈心志的告白。

【附常用词】

一、思想: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二、情感:

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惆怅、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

篇2:古代诗歌常见情感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

1、送别诗(分析情景,理解情感)

2、思乡怀人诗(领悟意象,理解感情)

3、怀古诗(联系背景,理解典故)

4、山水田园诗(分析特点,掌握术语)

5、边塞诗(揣摩语气,品味内容)

三、思乡怀人诗

1、了解常见思想感情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

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

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如何表达:触景伤情、感时生情、托物传情、因梦 寄情、妙喻传情 明确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关键词:独看、忆、湿、寒、泪 情感类别:思念亲友

表现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思念妻子之情和内心的惆怅和痛苦。艺术手法:

情景交融,侧面描写 实战演练: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

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四、送别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1、积累送别诗常用意象。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3、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借景抒情、衬托、谐音、细节描写。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送别诗的情感

1、哀伤凄婉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春江渺茫”、“日暮”、“征帆”

2、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

2、慷慨豁达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题: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的真诚情谊。边塞诗

边塞诗词鉴赏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诗评家常称赏“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qì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似乎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

鉴赏这类诗作还值得注意,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从边塞征战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境界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例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篇中反映的几乎遍及边塞征战诗的各个方面: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 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归纳特征:

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家乡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风格——雄壮豪迈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边塞诗鉴赏方法

1、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2、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3、注意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阅读卢纶的《塞下曲》,回答问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⑴“月黑”句在全诗的作用。

月黑,无光;雁飞高,无声。渲染出夜晚的深沉寂静,为下文单于遁逃唐朝将士追击作了铺垫。

⑵诗中能表现主题的形象是什么?

主题是表现边境战争艰苦,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能表现这一主题的形象在最后一句,一支骑兵列队正要出征,刹那间,将士的弓刀上落满了大雪。

2、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回答问题。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⑴诗中“怨”的内容是什么? 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⑵“何须”二字有什么意味?

“何须”有宽解婉劝之意。虽然将士有思乡之怨,但也意识到戍边的责任重大,这二字使全诗基调悲中有壮,悲凉中有慷慨。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抒发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的苦恼。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2.内容特点: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2.内容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七、咏物感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许多动物、植物、昆虫等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具有某种人类理想的光辉,契合世人的高洁品格情操。因此诗人常常咏叹这些事物,感怀自己的人生际遇,用来比兴寄托自己的志向和胸襟,这就是所谓的托物言志。此类诗歌一般具有象征意义,既是咏物又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在这一主题中,最典型的是唐代三首著名的咏蝉诗,虽都是托蝉而寓意,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三人身世遭遇、禀赋才情的不同,比兴寄托之意却迥然相异。

虞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借蝉的垂緌之状、流响之声、清露之洁雅、疏桐之高挺喻其不流世俗的高洁,“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自然而然地写出立身高洁之人,并不需外在的凭藉(权执、金钱、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骆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极摹作者自己因环境窘迫而自伤迟暮,无人理解的凄楚哀伤。“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世上无人理解,只能是蝉为我高唱,我为蝉长吟。李诗“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抒写自己本性清高却孤苦无告,最后的长叹“我亦举家清”,令人叹惋,不忍卒读。

其他如松、竹、梅、兰、残月、夕阳等或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傲岸节操,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

读此类诗歌,只有立足于所咏之物的形象、色彩、情调等才能体味出作者寄寓其中的身世之感、际遇之叹,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

蝉 骆 宾 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三)写景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人景;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方法。山水田园诗一般表现的是对自然山水、田园农作的热爱,表达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对和平静穆生活的向往。诗人一般是在世俗中碰壁之后,寻求一种超脱逃避,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也间接地表现了与世俗的不协调,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特点 作者笔下的山水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怀,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实战演练: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够麦田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表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

(四)征战边塞诗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例如初唐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现了他渴望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高适的《燕歌行》以政治家的眼光议论边防的得失,充满忧患意识;岑参则描绘了边塞奇异的自然风光,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 基本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归纳特征:

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 家乡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风格——雄壮豪迈 边塞诗鉴赏方法

1、对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2、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3、注意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鉴赏送别诗的方法:

1、积累送别诗常用意象。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3、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著名的如元稹、白居易分别被贬在通州、江州后,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形成文学史上的“通江唱和”,如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七)忧国忧民

自《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歌就奠定了一种热情地关注现实的传统。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是一王朝官吏之作,写于日蚀大地震之后,讽刺贵族统治阶级忧乱朝政,以致灾异迭起,民不卿生,国运将尽。后世此类作品犹多,如曹操的《蒿里行》、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家》《北征》,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歌创作,宋梅尧臣的《田家语》、范成大的《催租行》等。

兹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为例,略作分析。作者原序云:“苦宫市也。”所谓宫市是中唐以后皇家直接掠夺人民财物的一种最无赖、最残酷的方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写出老翁的辛酸,而黄衣白衫仅以“半匹红纱一丈绫”就拖走了一车炭,作者没有议论,而义愤之情溢于言表,对统治者的讽刺劝诫尽显。

篇3:中国古代送别诗的情感表现

在古代送别诗中, 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 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两类。送别诗占绝对数量, 留别诗数量相对较少, 但其中也不乏佳作。南朝何逊《相送》:“客心已百念, 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 浪白风初起。”即为留赠送行者的诗, 表现了客中的惆怅情绪和江上风雨欲来的景色。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面对友人踏歌相送, 诗人情真意挚的用夸张性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来。虽无感激之辞, 但相谢之意却深含其中。

首先, 送别诗词大多哀伤愁怨, 缠绵悱恻, 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惜别之意, 溢于言表。唐刘长卿《送李穆归淮南》:“淮水问君来早晚, 无人偏畏过芳菲。”问友人何时从淮南归来, 因为虽有大好春光, 却无人共赏, 反怕过芳菲时节。别情极为缠绵。唐徐月英《送人》:“惆怅人间万事违。”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花愁杀渡江人。”宋张炎《八声甘州》:“一字无题处, 落叶都愁。”“零落一声愁。”已是因别而愁思满怀。唐沈彬《都门送别》:“一条灞水清如剑, 难为离人割断愁。”五代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宋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更写出因别而愁情无限。宋毛滂《惜分飞》:“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 更无言语空相觑。”宋柳永《采莲令》:“岂知离绪, 万般方寸, 但饮恨, 脉脉同谁语?”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 欲说还休……休休, 者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别愁至极, 痛断肝肠, 幽怨悱恻, 使人不忍卒读!

其次, 送别诗词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以壮语慰别, 表现诗人阔大的胸襟, 并富含人生哲理的启示。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末四句:“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诗人化用汉魏曹植《赠白马王彪》中诗句:“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忧思成疾疢, 无乃儿女仁。”曹植语虽豪迈, 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悲愤和沉痛。而王勃虽为宽慰友人之辞, 但也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能豁达而坦然面对离别, 正由于两情长久, 声息相通, 虽咫尺天涯, 也犹如相邻而居, 真挚的友情自能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正反映了唐朝前期社会不断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而盛唐诗人高适诗《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不写离别可怜之辞, 反而说出谁不识君的壮语, 比王勃诗显得还要从容大度, 所表达出人生的豪迈达到一种极致。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把水人格化, 写出爱意无限, 自有一种遨游山水的飘逸潇洒。唐陈子昂《送魏大将军》:“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 飞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唐魏叔伦《送上饶严明府摄玉山》:“更将旧政化邻邑, 遥见逋人相逐还。”毫无儿女之态, 有的只是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

再者, 送别诗词还有借别抒怀之作。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 更那堪、鹧鸪声住, 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 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 更长门, 翠辇辞金阙。看燕燕, 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 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易水潇潇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澈, 啼鸟不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 醉明月。”

此词尽集古人许多离别故事。上片列举三悲鸟, 鹈、鹧鸪、杜鹃;三离妇, 昭君、陈皇后和庄姜故事, 都极凄惨。下片举李陵、荆轲英雄故事, 都极慷慨悲壮。英雄美人辞家去国, 铸成千古莫赎的恨事, 作为送别言语, 兼有抒发自己失意的苦闷。周止庵认为“前片北都旧恨, 后片南渡新恨。”全词读来沉郁苍凉, 虽为送别, 却寄寓词人强烈的悲愤。又如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化用南朝鲍照《白头呤》:“清如玉壶冰”诗句, 托朋友告慰家人, 以比喻表明自己虽被贬而心地光明如玉壶冰一样。沈归愚认为“言已不牵于宦情也”, 借送别表明心迹, 貌似洒脱, 却难掩宦海沉浮的感喟。

篇4:古代太监的情感世界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心理的畸形发展反而会使其产生较常人更强烈的性欲望,所谓“聋者偏欲听声,盲者偏欲见光”,正是这个道理。

历代史籍对宦官生活方面的记载都较为罕见,但见于史载的宫廷性错乱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与宦官有关。这一方面表现为君主与宦官的同性恋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后妃与宦官的通奸关系。就前者而言,古代宫廷中颇有玩弄男色之风,有的君主即以宦官作为同性恋对象。人们日常所说的“分桃”、“龙阳”、“断袖”等典故,其实都是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分桃”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卫灵公和其男宠弥子瑕;“龙阳”则是战国时期魏王的男宠。至于汉哀帝与董贤“断袖”的典故,更为人们所熟知。董贤既聪明又美丽,汉哀帝一见倾心,宠爱日甚,同起卧时相伴。有一次两人午后共寝,哀帝因有要事起床,但袖子压在董贤身下。哀帝不忍心惊醒他,便用刀子割断了衣袖。

无论是与君主的同性恋关系,还是与后妃的通奸关系,这在数以千万计的宦官中都是极少数。从历史资料分析,宦官性欲的宣泄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坊歌妓,二是宫女,三是奸掠他人妻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形在历史上并非个别现象。《万历野获编·宦寺宣淫》条记载:

比来宦寺多蓄姬妾,以余所识三数人,至纳平康歌妓。今京师坊所谓两院者,专作宦者外宅,以故同类俱贱之。

及见《石允常传》,则国初更有异者。允常为浙之宁海人,举进士,为河南按察佥事,微行民间,闻哭声甚悲,廉知其女为阉宦逼奸而死。因闻之朝,捕宦抵罪。此洪武末年事。

景泰初年,大同右参将许贵奏:“镇守右少监韦力转,恨军妻不与奸宿,杖死其军。又与养子妻淫戏,射死养子。”事下巡按御史验问。天顺元年,工部左侍郎霍瑄又奏:“力转每宴辄命妓,复强娶所部女子为妾。”上怒,始遣人执之。

天顺六年,守备大同右少监为贵,收浣衣局所释妇女为妻,为都指挥杜鉴所讦。贵服罪,上命宥之。天顺七年,协守大同东路都知监右丞阮和娶妻纳婢,又拷掠军士甚酷,为其所讦。命锦衣官密察得实。上亦命宥之。

以上所列数条,除河南按察佥事石允常所闻所见系明朝初年外,大致都是明英宗末年之事,而所反映之史实,则显现了宦官宣淫的不同对象与方式。

客观地说,宦官是古代宫廷中处境最为悲惨的一群。他们虽已惨遭阉割,却仍然具有男人的性意识与相应的性要求,其满足方式尽管在常人看来有偏激或畸形的一面,然而这种心理与生理上的需要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并理应受到人们的同情。从以上记载看,教坊歌妓无疑是其重要的性伙伴,而其他史料中的这类记载也相对较多。《宋史·宦者传》就记载宦官林亿年告老后曾养娼女盈利;同时还记载宦官陈源犯罪被贬,在贬所和妓女淫乱取乐,以至于被人怀疑是否真的阉宦。明代宦官中有不少人与娼妓成为至交,甚至干脆娶娼妓为妻妾,以纳为己好。由于明代宦官势力较大,收入丰厚,京城中也确实有不少娼妓甘愿与宦官来往。当然也有的宦官仗势欺人,夜宿而不付嫖资。明代万历年间就曾出现一趣事。当时宫中查出一个女扮男装的人,经审问后得知此人为都下妓女,被宫中宦官包奸已久,而宦官不交付夜合之资,并躲入深宫。妓女一气之下,便女扮男装,进宫中索要嫖资。

深宫中压抑而孤寂的宫女也是宦官重要的性伙伴。明杂剧《长生殿》中有描写宫女与太监偷看唐玄宗与杨贵妃同浴的“窥浴”一出戏。两名宫女正偷看唐玄宗与杨贵妃共浴,一名太监上前调笑道:“两位姐姐看得高兴啊,也等让我们看看。”宫女道:“我们侍候娘娘洗浴,有甚高兴?”太监笑说:“只怕不是侍候娘娘,还在那里偷看万岁爷哩!”这段对白较隐晦地反映了宫女与太监对性的渴求。

宫廷中那些如花的少女们衣食菲薄,住所简陋,且终日服役,既不能与父母相见,又没有知心人儿排解心中郁闷,与性饥渴的宦官结为伙伴,相互慰藉,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宦官与娼妓和宫女的交往还能引发人们些许同情的话,那么有的宦官倚仗权势掠夺、凌辱他人妻女的现象便让人厌恶、令人发指。如《万历野获编》所载明初石允常微服私访遇见民家女儿被宦官逼奸而死的情形;以及明英宗时,镇守大同的宦官韦力转强取某军官的妻子并逼其奸宿,因对方不从而一怒之下用乱棍打死了其丈夫,后来又与养子之妻淫戏,被养子发现,韦力转一箭将养子射死进而占有了养子之妻。这些都反映了宦官满足畸形性欲及其极端性格中阴暗的一面。

宦官和女人如何满足性欲求?这一直是一谜。但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对于众多的宦官而言,由于阳具不存而显然不可能过正常的性生活,因而其性欲的满足方式必然是畸形的乃至是病态的,然而究其根本,也不过是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刺激来满足心理、生理上的需要而已。从可见的史料分析,大致有两种:一是抚慰与口交。清人笔记《浪迹丛谈》云:“阉人近女,每喜手抚口啮,紧张移时,至汗出即止。盖性欲至此已发泄净尽,亦变态也。”二是借助狎具进行。清人查慎行《人海记》记载:明末崇祯皇帝的宠妃田贵妃利用宦官与宫女淫戏之事,以挑拨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关系。另据《万历野获编》记载:“近日都下有一阉竖比顽,以假阳具入小唱谷道不能出,遂胀死。法官坐以抵偿。”所谓的“小唱”即教坊歌妓。太监用假阳具硬塞进其“谷道”,即肛门之中,竟将其活活摧残致死。

在历史也确有一些宦官淫乱宫廷的记载。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嫪毐之外,明末权阉魏忠贤与明熹宗的乳母客氏以及清末安德海与慈禧太后都是较著名的例子。

篇5: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下面,笔者就把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笔者介绍的只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熟知这些意象的寓意,对鉴赏古典诗词是极有意义的。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殊意象

折柳。在古代诗歌中,折柳与惜别怀远有关。折柳送别在唐时最盛。如“箫声咽,秦娥梦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南浦。南浦是水边送别之所。如“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九歌·河伯》)“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如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芳草。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芭蕉。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如李清照词句“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怨恨芭蕉,倾吐愁闷。

梧桐。与芭蕉类似,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如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梅花。唐宋以来,梅花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松柏。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如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在古典诗歌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呜。”

乌鸦。按迷信说法,乌鸦为不祥之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联系在一起。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蟋蟀。与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联系在一起,被直接唤为“促织”,因其鸣声同织布机声相仿而得名。如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猿啼。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大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如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如王之焕:“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白云、明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关。关也和月一样,征人思家,思妇怀远都离不开。如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水。在古诗里跟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外,菊花象征高洁、隐逸的品性,桃花象征美人,牡丹花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高考快递--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

2005 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调整,加大主观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试题选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要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内涵。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柳条过千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像“柳”这样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还有许多。这些事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朋友:“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2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29、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3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2、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43、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4、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45、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46、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47、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48、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49、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50、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51、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5、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6、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7、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58、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59、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60、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61、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63、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64、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65、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6、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67、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含贬损之意的:

69、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71、掣肘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72、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73、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74、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75、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76、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77、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78、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79、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81、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82、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83、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84、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85、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86、斑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7、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88、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89、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90、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91、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92、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93、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94、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95、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96、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97、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98、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99、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100、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101、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102、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103、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104、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05、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10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107、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108、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109、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110、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111、柳营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篇6: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诗歌情感

天人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的哲学所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古代中国,天人问题已经超越了哲学的苑囿,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问题。不仅是历史学家在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实际上古代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宗教学家、科学家、医学家、养生学家等无不在关注着天人之学,大有“学不际天人,不足以为学”(邵雍《观物外篇》)的架式。与西方哲学中侧重于天人相分的学说不同,中国主流哲学在天人关系中强调的是天与人的和谐。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这一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有巨大的渗透力。曾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核心、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的诗歌,与天人合一这一哲学的基本精神之间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本文的意旨就在于探察天人合一与古代诗歌情感之间的深层关系,文章认为天人合一是古代诗歌情感的哲学基础,古代诗歌中的物感论、天乐论、情景交融论与天人合一理论中的不同层面相互对应。儒家的道德情感和道家的自然情感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情感的两大支柱。

天与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最早提出“天人”、“合一”这一对概念的是汉代经学大师董仲舒,他说:“事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深查名号》)“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概念首次出现于宋儒张载的著作中,其《正蒙·乾称》云:“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实际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春秋时代已经成熟。在人类的童年,天被看作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在天的面前人渺小得微不足道,人类难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天神相抗衡。到了老子、孔子的时代,人们逐渐用理性取代了自然宗教信仰,天日渐脱去了神秘的外衣,显露出本来的自然的面目,不再高深莫测、狰狞恐怖,天成为自然的天,成为哲学的天。只有到了此时,人才有了与天对话的资格,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可能性。

透视天人合一的内在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包孕着互相联系、逐步递进的三个层面,这就是天人相通、天人相亲、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天人相亲、天人一体奠定了中国古代诗歌情感的基础。古代诗歌情感理论中的物感论、天乐论和情景交融论与天人相通、天人相亲、天人一体三大层面一一对应。

天人相通。天人关系也可以说是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尽管各家各派对天道与人道的看法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天道与人道不可截然分为两橛,而是相通相连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天地自然是人类师法的对象。庄子曰:“喜怒通于四时。”(《庄子·大宗师》)人类情感变化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的变化影响着人类情感、情绪的转换。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易传》的作者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传·乾卦·文言》)儒家学者从道德本体方面把握天道,认为人的道德之心可直接通于天地之德。

由于天人相通,心物对应,心物同型,所以天地(自然万物)乃是诗歌之情感产生的重要源泉,诗人在表情达感时也常常需要借助自然景物。外界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刺激着、激荡着、引发着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在其心灵深处激起一环又一环情感的涟漪,使其陶醉在自然美中,流连忘返。这一现象古人称之为“物感”,《礼记·乐记》说得非常明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后世的文学批评家不断地重申、发挥着此一见解。《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情性,形诸舞咏。”气——物——人之情性是环环相扣的一组链条,缺一不可。《文心雕龙·物色》云:“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足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文 心雕龙·明诗》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言志,莫非自然,诗由以成。”春夏秋冬的交替,风花雪月的变化,林泉草木的盛衰,无不感召着诗人,与诗人心中的情志相激荡。从魏晋时代开始,士人们向内发现了自我,向外发现了自然,于是他们“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写作了诸多的山水、咏物诗,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关注自然,走向自然,“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文心雕龙·物色》)如果没有了风景物象,情感就失去了附丽寄托之物,就会浮悬而无着落。“景乃诗之媒”(谢榛《四溟诗话》),“触物以起情”(胡寅《斐然集》引《致李叔易书》李仲蒙语),已成为诗人与诗论家的共识。

物感说不仅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也是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特征。一般而言,春天、春风、春雨、春色等景物给人以欢愉的情感,而秋天、秋风、秋雨、秋色等景物则给人以惆怅忧愁的感受。这样一种“感”乃是正面的感,另有一种反面的感,春景使人忧伤,秋景使人愉悦。正面的“物感”不胜枚举,反面的“物感”较为少见。以春景感哀之作且以陆机《悲哉行》为例,诗曰:

游客芳春林,春芳伤客心。和风飞清响,鲜云垂薄阴。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翩翩鸣鸠羽,喈喈苍庚吟。幽兰盈通谷,长秀被高岑。女萝亦有托,蔓葛亦有寻。伤哉客游士,忧思一何深!目感随气草,耳悲咏时禽。寤寐多远念,缅然若飞沉。愿托归风响,寄言遗所钦。

此乃游子感物伤心之作。春日的林野,和风习习,薄云浮动,鸟鸣悦耳,幽兰飘香。游客目触斯景,念及自己孤身飘零,悲从中来,忧思伤心。在悲秋的乐曲之外也有乐秋的凌云高唱,如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陆游《秋声》也表现了与此相同的意境:“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秋,在他们的笔下成为与时俗之悲凉相对的境界,诗人从秋景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愉悦。

天人相亲。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过分强调人的力量,贬低自然,敌视自然,不停地向自然索取,不断地向自然进攻。正如罗素所说:“德谟克里特以后的哲学——哪怕是最好的哲学——的错误之点就在于和宇宙对比之下的不恰当的强调了1人。”人于是有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无休止的欲望与行动。在古代以农业立国的中国人的心目中,生命植根于大地。大自然是生命的承载者和养育者,它给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料。人对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内在亲切感,自然不是冰冷的对立物,而是与人可以交通、可以交流的有情之物。《易传·说卦》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庄子亦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他们把天地看作万物的父母,看作人类的父母。父母之于子女的无限关爱,是人间世至为感人的情愫。生活在自然怀抱中的人类,如同依偎在父母身边的婴儿,“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庄子把人类与自然合一后所感受到的快乐称之为“天乐”,他说:“与天合者谓之天乐。”“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道》)王夫之《庄子解》注曰:“静则无为,无为则己不立宗,而以天下为宗。己自立宗,则强物同己而多忧。以天下为宗,则任天下之自为而己不劳,所以休其心而恒乐。”(《天道》)庄子时常漫步在自然的怀抱,自然已经成为完整的审美对象坦露在诗人面前,他不由自主地高吟:“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欤!”(《庄子·知北游》)人心与自然相通、相亲,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的心灵变得充实而愉快。乐山怡水是魏晋以降文人士大夫的共同爱好,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支流——田园山水诗所再现的正是自然给人的审美享受。这种充实而愉快的情感表现在艺术创作上,便形成了“八音克谐”(《尚书·尧典》)的艺术境界。1 [英]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7页。

天人一体。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存在于天地之间,是万物中的一物,因此他们把天地人连起来看,视之为一个大系统,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之间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25章》)“域”是一个大系统,人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天、地系统并列。《周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儒家总是念念不忘将自然与道德伦理绾和起来,这是他们与道家的根本区别,然两家对天人一体的体认是共同的。如果说天人一体、人亦一物的思想在原始儒家还不太明晰的话,到了宋儒那里则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与强调。邵雍说:“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是知我亦人也,人亦我也,我与人皆物也。”(《观物·内篇》第十二篇)张载云:“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正蒙·乾称》)程颐说:“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人道、天地自是天道?„„天地人只一道也,才通其一,则余皆通。”(《遗书》卷十八)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下)

意境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的大厦是由情与景的组接、融汇而建构起来的,其哲学基础正来源于天人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一体与情景交融直接对应,天对景,人对情。正由于天人一体,天人对应,所以天地之心亦为人类之心,天地之情亦为人类之情。王夫之云:“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唐诗评选》卷四)吴乔曰;“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围炉诗话》卷一)方东树曰:“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昭昧詹言》卷二十一)李渔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便是好词。”(《闲情偶记》)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境界。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苦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景物描写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景物,景物中贯串着渗透着诗人孤寂的情感,打上了诗人情感的烙印。一如旅人的心境,此处的景物无不显得哀愁寂寞。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品,不会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只有渗透了诗人情感的景物才具有光景常新的艺术魅力。

在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美学框架中,人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哲学不是象西方哲学那样属于“纯思型”哲学,与之相反,它属于“情感型”哲学。它要求情与理合一、情与性合一、情与景合一,情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情感即是人对一定的事物或一定的现象形成的情绪态度,属于自我的感受。中国古代情感哲学中有两大方面军,一是儒家的道德情感,一是道家的自然情感。相应的,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也是古代诗歌情感的两大主干。古代诗歌的情感有四大类型:一曰道德情感,一曰自然情感,一曰宗教情感,一曰“本我”情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背景下的诗歌情感相较,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大都是现世主义者,缺乏宗教信仰和宗教情结。故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宗教情感不能说没有,但相较于西方诗歌是不够发达的。所谓“本我”情感即是对自我情欲的肯定和张扬,它易于同自然情感相混淆,有人认为二者是同源而异流(源于先秦道家,主要是庄子)。在我看来,其间的区别甚为显豁。庄子曰:“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老庄学派对声色享乐一向深恶而痛绝。庄子是自然情感的倡导者,杨朱是“本我”情感的代言人;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情感的再现,齐梁宫体诗是“本我”情感的表露。在古代中国,由于道德情感的巨大影响,由于自然情感所达到的高深境界,“本我”情感只能处在夹缝中,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与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相较相形见绌。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庄子所显现出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现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这是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可以作万古的1标程;„„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结实在绘画上面。”孔子的典型即是道德情感,而庄子的情感即是自然情感。

在儒家看来,天不仅具有生命意义,而且是人类价值的源泉。在情感的肌体里,儒家注入了道德的内涵。《孟子·公孙丑上》云:“闻其乐而知其德。”《礼记·仲尼闲居》云: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志之所至,诗亦至矣;诗之所至,礼亦至矣。”《乐记·乐言》云:“德者,性之瑞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儒家道德的核心是仁。蒙培元先生说:“‘仁’作为道德情感就是同情和爱,由于‘仁’的根本来源是天道‘生生之德’或‘生生之理’,而生之德或生之理对人和万物都是一样的,因此,‘仁’者

1不仅要爱人类,而且要爱万物。”孔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杜甫《秋野五首》其一云:“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杜臆》评曰:“‘系舟蛮井’,‘卜宅楚村’,则去住尚未能自决也。‘枣从人打’,则人己一视;‘葵欲自锄’,则贵贱一视;‘盘餐’及‘溪鱼’,则物我一视:非见道何以有此?”所见极是,在老杜这里仁心及物,物我一体。程颢的《春日偶成》、朱熹的《春日》等都写的是“与万物为春”的愉悦。

儒家固然关注人与自然之关系,但儒家倾注情感最多的无疑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使是在人与自然的诗歌中,儒士之诗中也透露出一种价值理性的气息,朱熹《水口行舟》云:“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水多。”满江风浪与青山绿水不完全是自然景物,其中已经赋予了道德的色彩。人与人之情和人与社会之情是一种不同于个人私情的大情,此情是中国古代诗歌之主流。刘熙载云:“《诗纬·含神雾》曰:‘诗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曰:‘诗者,民之性情也。’此可见诗为天人之合。”(《艺概·诗概》)在儒士天人合一的诗学观念中,应当用诗来为天地立心,为生命请命,为万世开太平。《诗大序》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是以一国之事,寄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曹丕云:“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以上两种论点代表了儒家的传统观念,是封建时代的正统观念。在此有一点需要辨明:正如儒家有原始儒家、两汉经学家、宋明儒师、现代新儒家一样,儒家的诗学理论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简单地说,《诗大序》和《典论·论文》所反映的是两汉经学家及历代统治者的观点。官方要求诗人们自觉自愿地为其上层建筑服务,为其封建君主服务,服务时要求诗人温柔敦厚,发乎情而止乎礼义。这与原始儒家的诗学观并不一致。原始儒家的道德情感是自发的,是内在的,而正统诗教的道德情感是人为的,是外在的;前者的情感是仁者心的真实流露,而后者的情感则有可能是功利的伪装的。前者以杜甫诗史之作为代表,后者以歌功颂德之作为典型。

儒家诗学所开创的以天下为己任,从道不从君,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虽然在两汉以后受到了扭曲而变形,但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天下始终是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的重心之所在,诗歌的情感始终与核心文化价值相系,此类诗歌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流。

与儒家的道德情感不同,道家的情感是一种自然情感,这种情感以庄子为代表。庄子虽然也讲道、讲德,主张“游心于德之和”(《庄子·德充符》),但庄子的德是自然之德,而不是伦理规范。庄子与惠子之间有一段有情与无情的辩论:

惠子谓庄子曰:“人固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在庄子看来,人的情感只能是自然情感,人的自然情感之所以被遮蔽,是由于人心中存在着成心与机心。何谓成心?庄子曰:“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庄子·齐物论》)成玄英注曰:“域情滞著,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何谓机心?庄子借汉阴丈人之口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不载也。”(《天道》)要消解人的成心 1 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哲学史》,1998年3期。与机心必须要通过“心斋”、“坐忘”、“朝彻”等途径。“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依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大宗师》)消解了机心、成心的人可以回归自然情感,回归了自然情感的人才可能进入天人合一的空旷澄明之境界。

在人与人之情方面,庄子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淡不是冷淡,而是清淡。不是不要情感,而是不要人为(伪)的情感,所要的是自然的情感,庄子过惠子之墓时所发的慨叹,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在人与社会之情方面,庄子以自然情感为标尺来衡量其它学派,以自然情感为武器来批判社会现实。他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秋水》)“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列于五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故此皆多骈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骈拇》)在他看来儒墨学派所宣扬的所谓道德皆非道德之正。“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在他眼里天下人无不被物所役使,损害了个体的自然本性。他还说:“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人间世》)“今世殊死者相枕也,衔扬者相推也,刑戮者向望也。”(《在宥》)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时代的“昏上乱相”们,庄子保持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缮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后世能够保持独立人格,敢于与封建统治者分庭抗礼的诗人无不程度不同的受到了庄子思想的沾溉。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庄子最为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之情。庄子天人合一思想投射到诗歌创作领域便孵化出诗歌意境中的无我之境。这是庄子对中国诗歌艺术的最大贡献。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故其好也一,其弗好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大宗师》)“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据此,无我之境并非真的没有“我”,而是“吾丧我”,“我”是指处于世俗世界中的非自然情感状态中的我,“无我”指摆脱了个人情感的束缚,超越了自我情欲之后的我。此时的“我”处于精神的“静”境,逍遥自在地游于自然的怀抱,以物观物,物我两忘,人与自然泯合为一。无我之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典艺术意境的最高境界。诚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庄子对世俗感到沉浊而要求超越于世俗之上的思想,会于不知不觉之中,使人要求超越人间世而归向自然,并主动地去追寻自然。他的物化精神,可赋与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与人格以自然化。这样便可以使

1人进一步想在自然中——山水中,安顿自己的生命。”庄子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绘画上,其次便是诗歌,特别是山水诗。而且在我看来,绘画与山水诗几乎达到了同样的高度,是故才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绘画与山水诗固然可以具备蕴藉、空灵艺术的风格,但诗歌有时能够传神地表现出绘画所无法企及的意境,古人早已明白“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意态从来画不成”。

“无事在身,并无事在心,水边林下,悠然忘我,诗从此境界中流出,那得不佳。”(徐增《而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无我之境之所以具有动人的魅力,其原因就在于其中注入了自然之情感。

上一篇:通风与空调工程总结下一篇:我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复习的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