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喜庆诗

2024-05-24

端午节喜庆诗(精选13篇)

篇1:端午节喜庆诗

一代天骄,艰苦卓绝,开疆引路。

看改革开放

《喜庆建党九十年》诗一首

鞠躬尽瘁九十年,为民甘苦为民甜。

幸福人民十三亿,心潮澎湃忆当年。

公元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这一天,为救民众出水火,创党开天在人间。

唤起工农千百万,众志成城同心干。

井冈山上飘红旗,欢呼领袖毛委员。

百万工农勇向前,喜庆瑞金新政权。

三反围剿若等闲,打的敌人心胆寒。

五反围剿失了力,撤离中央根据地。艰苦卓绝出奇兵,红军开始奋长缨。飞跃雪山过草地,天兵两次夺遵义。四渡赤水显神通,毛主席来用神兵。长途奔袭夺泸定,石破天惊神称颂。浴血奋战转为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高举红旗去抗日,打开一片新天地。国共二度握手欢,便有八路美名添。男女老少齐努力,打破邪恶申正义。彻底推翻三座山,穷人真的把身翻。人民当家作主人,意气风发抖精神。

一九四九新建国,国旗飘飘红胜火。从此人民站起来,勤俭建国乐开怀。只争朝夕增国力,节衣缩食搞科技。两弹一星冲云霄,中国人民挺直腰。朝气蓬勃精神爽,兵强马壮保国防。党的领导最英明,社会主义已建成。改革开放真争气,神州处处都如意。衷心歌唱共产党,港澳回归亦起程。待到九州团圆日,先慰先贤众英灵。喜庆建党九十年,我们生活比蜜甜。幸福人民多奇志,人人都有凌云志。

九天揽月不觉远,星际遨游不畏难。熟练掌握高科技,阖家旅游乘飞船。秒公里超三十万,寰宇之内瞬间见。古老神州换新颜,占领科技最前沿。伟大民族要复兴,全靠党啊是救星。伟大复兴在眼前,幸福生活万万年!

万万年!

2011-3-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新林镇程厚荣

篇2:端午节喜庆诗

今年的端午节也是不例外,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迎接端午节的到来。我们家呢,奶奶早早地起床,收拾了一番,便到河边去打仍沾有露水的艾叶,我也瞎凑合,帮忙烧水,等奶奶打好了一大捆的艾叶回来,便直接放到热腾腾的水里,继续烧,等着烧开,艾叶的香味在水蒸汽的氤氲下,散开了,满屋子淡淡的清香,甚是舒爽。

就这样,艾叶出锅了,晾了片刻,奶奶便开始修剪艾叶顶端折断口,修剪完毕,终于开始包粽子了,我在一边看着,奶奶挑选四片艾叶,两片垫底,两片加固,双手将它们圈成圆锥形,一手捏着,一手去舀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再加一颗我最爱吃的大红枣,手抖一抖,让米分布均匀,用多出的艾叶盖住,包紧,一个粽子就这么包好了。我在一边看的手痒痒,也想试试,奶奶欣慰地笑了: “难得你有这样的心啊,现在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都买现成的,哪有自己包的好吃啊。”说着,奶奶便教我如何选取艾叶,如何包扎,手劲使多大,不包不知道,包好一个粽子学问多着呢!

粽子包好了便可以下锅了,经过两个多小时,香喷喷的粽子便出锅了,尝一口,黏而不腻,甚是爽口。每年端午,“倔强”的奶奶都会亲自包粽子,爸妈怕她麻烦,让直接去超市买,奶奶一直都不愿意,在她眼里,这是一个传统,传统怎可丢弃?

在过去,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举办活动,包粽子,赛龙舟等等,一起来欢度传统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似乎都慢慢开始淡忘传统,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机械生产越来越普遍,包粽子也变的机械化,越来越少的人亲自包粽子,都直接去超市里买现成的,似乎已经忘记了包粽子本身的意义。包粽子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这背后,值得我们去思考。

现在,韩国把端午节列为自己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愤恨同时,也应该思考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传统是财富,我们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虔诚地继承和发扬。

篇3:端午华夏争吟屈原诗

又是一年端午时节。

在中国,端午节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原始的意义是辟邪驱疫,六朝开始加入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内容,唐宋之后逐渐升华成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作为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端午本身就包含着浓浓的古老习俗,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记忆,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

适应节令的驱疫避害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产生于农耕社会,与农业生产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农历五月初五也不例外。五月五,正是到了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

“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与农业生产有关。

端午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故称之“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重五”之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萧放认为,从端午依傍的夏至节令习俗看,早期的月令时代,人们认为自然节令日是阴阳变动的关键日,也是人们精神紧张的时日,因此小心避忌,谨慎过关,是当时人的节日心态。人们以静态保护为主。《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

汉魏时期,人们关于夏季卫生习俗移到了端午,以水上竞技、山头采药等户外活动激扬生命、保障身体健康。悬挂艾草,佩戴彩丝,饮菖蒲雄黄酒……都是端午辟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

为了“驱邪”,端午又引申出了采百药、踏百草等活动。民俗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此时百草都是药。端午采药的传统在民间历代相传,近代湖北英山还有:“日午,採百草以为药物。”

可见,端午节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驱邪避害,其实就是卫生防疫。人们通过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套防疫病、祛瘟毒的生存智慧。

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

求吉、纳祥、辟邪,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普遍主题。在这些节日中,唯有端午节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这是端午节的独特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纪念屈原之说却成为流传最广、最为认同的一个。从最初民族情感的寄托,到绵延千年形成的民族节日,每每端午之际,华夏儿女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屈原的敬仰和爱戴。

吃粽子、划龙舟……人们把很多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甚至不惜把一些神话的情节附着在他身上。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正是老百姓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也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纵观历史,历史上能够被人们如此珍重并纪念的人物实在不多。“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名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白居易:《竞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刘禹锡:《竞渡曲》)

先祖们之所以选择屈原作为端午节的精神坐标,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最美好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包含了正直清明、爱国磊落。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精神不断升华,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集体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中国人最坚定的意志和一种无法打破的文化传统。

时至今日,端午节的内涵还在不断延伸,其承载的爱国精神却始终不变。爱国仍然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精神诉求,催生了社会成员巨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关怀年轻女子的节日人伦

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之一,端午节自不例外。因为节日属性的差异,在体现家庭人伦的方式上,端午也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祭祀祖先等传统节日习见内容外,端午节还特别重视未成年的女性。萧放认为,对年轻女性的关怀是端午节日人伦的重要表现。

明代北京的端午期间,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石榴花,称为“女儿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躲端午”的习俗也与年轻女子有关。“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此习俗似在宋代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鼍鼓龙船共赛神”。《嘉靖隆庆志》亦记:“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有《滦州志》云:“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她们带着幼儿回娘家。

萧放表示,东亚其他国家的端午也有类似习俗。日本鹿儿岛在五月五日这天,母亲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在外面跳圆圈舞,称为“幼女祭”。朝鲜称五月五日为“女儿节”,出嫁的女儿都回娘家,男女儿童用菖蒲汤洗脸,脸上涂胭脂,削菖蒲根作簪,“遍插头髻以避瘟”朝鲜小儿的这种打扮,称作“端午粧”。由此可知,端午作为女性节日,特别是小儿的避忌日,是整个东亚地区的通俗。

唤醒更多的端午记忆

端午还在继续。

从起源和习俗来看,端午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和艺术形式,所包含的礼俗和视觉元素也非常丰富。这些正是端午千年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萧放认为,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的节俗传统,是端午节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节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力。

然而,眼下随着商业化的泛滥、西方文化的侵蚀,加上对民俗文化的忽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元素却难以得到充分的阐释。一些人对“洋节”追捧有加,却对民族节日不感兴趣。

2008年,端午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那么当下,我们要过怎样的端午节呢?

“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萧放表示,传统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时间记忆,它是保障民族绵延的文化资源与前进动力。同时,当代社会的变化又给民族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要重视当下民众的精神与社会生活需要,只有将当代人们的情感、欲求融进当代传统节日之中,传统节日才能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篇4:端午节喜庆高中作文

“今天这不端午节吗?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在门上挂艾叶的习俗啊。”我听了妈妈的话,恍然想起了老师教过的那一句:端午到,艾叶香。

过了一会儿,妈妈抬了一盆水让我洗脸,她说道:“这是井水,用它洗脸可以治百病。”我听了,连忙用这井水抹了几下脸。心想:我要百病不生。

早饭时间,妈妈唤我去帮她包粽子,我哼着歌来到厨房,看了看灶台上的一盆糯米和各式各样的粽子馅,又看向妈妈手里的动作:她在卷成一个圆锥形粽叶里面满满地填上糯米及馅料。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时候留了一点尾巴。最后将粽叶尾巴折上,用拇指按住,再用棉线将粽子包了起来。

“学会了没?”妈妈拍了拍巴掌,示意大功告成,我摇摇头说道:“我试试吧。”我坐在板凳上,照着妈妈指示的步骤包,没想到我一会儿就能包出了好几个粽子呢。

等待粽子熟的时候,我打开手机,想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又名端五、重五、端阳等。这个节日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在过了。

据说,大臣屈原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了反对,随后被贬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来到汨罗江抱石投江。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把它们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慢慢的,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及喝雄黄酒的习俗。

看了端午节的来历,我沉重地感慨屈原的爱国之心。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明了,原来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之说呢。

“粽子熟了,快来吃。”我听到母亲的喊声,来到厨房从高压锅里拿出一个粽子。剥了艾叶,我咬上一口,好香。

真的是“五月五,过端阳。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篇5:端午节喜庆的古诗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

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

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篇6:端午节诗

中华端午情

作者:物之宝

自古汨罗投米竹,仰怀先人拜傲骨。华夏精神转至今,香粽浓浓增新赋,星归原位端午来,竹叶籼米换新主。一年一度星斗转,端午心怀人情故。夜来灯火伴礼乐,起舞情歌庆端午。

篇7:喜庆的正月 喜庆的Omni

按说HP Omni系列咱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一款Omni 100,这款Omni 105属于同一系列,所以无论外观还是配置都很接近。不过我们之前了解的Omni 100大多是纯黑色外观,看上与稳重有余,活泼不足。而这款全新的Omni 105则在稳重的黑色外观基础上添加了一丝红色,显得更具活力,特别是在传统的春节期间推出,更是让人感觉到充满喜庆。

HP Omni 105采用悬浮式设计,和常见的一体机屏幕支架一体的结构相比,看上去更像是一台独立的显示器,支架采用后悬挂铰接,使得整个机身看上去完全悬空,整机通体黑色,只有屏幕下方的音箱处使用了暗红色的网状蒙板,这种暗红和黑色的搭配保持原有黑色稳重感觉的同时又增添了一分自由,让整机更吸引你的眼球。

更“家电”的感觉

一体机的设计打破了我们对于电脑那种“高科技”的感觉,在Omni 105上,这种屏幕下侧网状音箱蒙板的设计和电视更接近,用红色将其突出之后更是让笔者不禁产生了“可换音箱彩壳”的错觉——要知道,手机从高端用户走向时尚玩具的过程中,可换彩壳是很重要的一个突破,在电脑上也给我们这种感觉之后,自然也让我们感觉电脑更加亲近了一些。

硬件方面,Omni 105的安装更加简单,一体机让我们远离了复杂连接的烦恼,只需要给它插上电源就可以。软件方面,HP提供了多款简单易用的软件,无论需要用来浏览图片还是播放电影,都可以在很简单的操作下顺利完成,即使你的父母对电脑使用并不熟悉也可以轻松了解掌握,大大拉近了老年人和电脑之间的距离。

体贴的细节设计

在笔者看来,电脑的通用性往往通过复杂的接口体现,通过各种各样的接口可以连接各类型的设备。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可能并没有这么多的需求,在Omni105上面,接口被简化成5种——电源、网络、耳机、USB,此外还有一个多合一的读卡器。在我们身边的各种数码产品普遍采用USB接口连接电脑的今天,这样的简化还是很有实际效果的,毕竟我们不需要那些复杂的专业设备,而Omni 105总共提供了6个USB接口,足以处理所有的USB连接。

在接口设计方面,Omni 105也显示出全面的细心,电源和网络只要在摆放的时候安装一次即可,所以被设计在了屏幕后侧,后面的4个USB可以用来连接常规的设备,如键盘、鼠标等。考虑到大多数人都是习惯右手使用鼠标,为了避免USB连接设备和鼠标操作的冲突,机身侧面的临时USB被设计在左侧,同样在使用存储卡或者连接耳机麦克的时候也都在这一组接口处使用,而机身右侧留下的是光驱的位置——这与大多数人使用右手安装光盘的习惯完全相同。

前面提到的悬浮式的机身支架也是一个很细微的改进,想象一下,绝大多数一体式电脑的屏幕都是“落地”的,虽然设计上都可以调节屏幕倾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就显得有些吃力,而悬浮的Omni 105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调节。相信你在家的时候不会正襟危坐在电脑前面,那么每个舒适的姿态都需要调节屏幕的角度,Omni105的支架肯定会让你爱不释手。

中规中矩的配置

考虑到一体机的应用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下的多媒体及网络应用,Omni 105并没有像一些电脑品牌追逐高性能的设计,配置相对比较简单,采用Intel E5800处理器与Intel G41芯片组相结合,搭配2GB DDR3内存,500GB硬盘可以处理绝大多数多媒体应用的需求,20英寸宽屏LCD显示器作为桌面应用恰倒好处,nVIDIAGeForce 310M对于常规游戏都不在话下。

此外,Omni 105还内置了无线网络功能,这样可以让电脑的安装更加简便,只需要连接电源,脱离了网线一样可以使用。

篇8:端午节采药诗

欲学神农尝百草,更寻扁鹊习三篇。

良方虽苦驱灾疾,峻岭犹高见澧泉。

回首天低风已住,始知双足踏岚烟。

注:三篇,扁鹊药学创造有《内经》、《外经》和《四诊法》(即望、闻、问、切)。《内经》与《外经》已失传。

篇9:端午节的七绝诗

汨罗江畔粽叶香,端午时节楚人伤。

屈子遭逐怀王死,空留离骚吟断肠。

宁作香草随波去,不与邪小论短长。

江雨漫漫君之泪,楚天茫茫国有殇。

屈子长歌投汨江,楚君披发拜秦王。

刻骨难消亡国恨,霸王一怒焚阿房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今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今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篇10:关于端午节的七绝诗

且醉清风明月伴,一杯诗酒品沧桑。

麓山春梦正风光,几度缠绵月伴香。

踏遍千山行万里,春风醉酒羡鸳鸯。

孤帆漂泊在何方,易水千山曲断肠。

幸有舟前明月伴,一怀愁绪更凄凉。

民和国泰楚风长,奥运祥云四海藏。

百代风流身手显,人生无处不刚强!

横刀跃马国威扬,志在边疆守四方。

尽显中华儿女愿,神州处处我家乡。

篇11:喜庆的芝麻

芝麻,是乡村田野里最窈窕的淑女了。高梁比芝麻高挑,她宽舒的衣襟,很容易让人有轻浮之感。芝麻笔直地站着,她是矜持的,是高雅的,是气质不凡的。她的发冠是简约的,一小攒绿色的头巾,巾下鼓鼓囊囊的花苞拥抱在一起。再下是两三个别致剔透的铃铛,那是她欢笑的花朵。顺着玲珑的花铃向下,是矗立的一座玲珑宝塔,那些清越骨质的飞檐,齐整而俏丽。那些纯洁的白色塔铃随风摇曳,仿佛可以听见一首秋的小令,在叶片间轻吟。我不觉得芝麻的花是花,她更像是一曲对秋天的歌唱,一次对生活的呼喊,或者是一种对生命的诠释。那些小铃是单身的,一个喜铃不敲了,那个地方必会生出一个新生命,是芝麻的果子。花落不再是一种伤感了。看着芝麻一点点往上窜,一节又一节,直到身边的水稻笑弯了腰,芝麻的子女一个个成熟,组成了一支穿着青衣的时装模特队。

所有的叶子在霜到来时,都会憔悴。芝麻也是。但她骨感的身子依旧挺拔。时光让她更添了几许秋韵。芝麻的果实是收藏起来的,那么细小。一粒粒,星星点点,谈不上大气。即便是这样的形象,你只有剥开了那层紧闭的铠甲,才能观赏到她的庐山真面目。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气节。许地山的落花生,是不讲究外表的,他看重的是内心的体验。我的芝麻呢?我会赋予她什么呢?芝麻有的是气节,有着乡村姑娘难得的质朴,不渲染,不矫情,不世俗。一个有灵魂的人,不自视其高,他就会变得伟大。谁能预测,一撮小小的芝麻,它的香味居然飘香整个村子,撩动一个人的味觉,这便是一个奇迹。

割芝麻杆时,镰刀走的是斜坡,冰凉的镰背触碰着湿润的土地,月牙般的镰刃向着蓝蓝的天空,只要将镰把轻轻地向上一提,所有的喜悦就入怀了。父亲将芝麻的植株收割回来,晒在大大的竹匾上。当棱状椭圆的蒴果张嘴露齿时,父亲的棒槌一下,一下,敲出无数粒蚕卵似的芝麻来。父亲笑呵呵地站着,芝麻轻盈地倒在父亲的手中,啪啪地脆响,那声音真悦耳!

和芝麻相处,最能让你回忆起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情。当然,有时候,你也会面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抉择。倘若,你遇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事,我想,你的人生幸运之门,芝麻一定会帮你打开的。

篇12:端午节好诗佳句精选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杜甫《端午日赐衣》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刘禹锡《竞渡曲》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⒒鹘诶足巽伲�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G鬣动,�E�X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苏轼《浣溪沙》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关于端午节的谚语都有哪些?

谚语是熟语当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较为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言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的经验。那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当然民间也流传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谚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谚语都有哪些吧。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篇13:每逢喜庆赠百合

百合的花供观赏,亦可药用;秋季采挖其鳞茎,供食用和药用。百合的鳞茎酷似大蒜头,由多瓣合成,故称作“百合”。百合又含有“百事合意”、“百年好合”之意,因此每逢喜庆节日,百合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关于百合的命名,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东海一伙海盗洗劫了一个渔村,抢走许多妇女、儿童和财物,然后向大海一座孤岛驶去。几天后,海盗离开孤岛又去抢劫,对被抢来的人认为无法逃离,也未留下人看管。海盗们走后的第二天,海上狂风大作,雨如瓢泼,海盗们全都在暴风雨的袭击下葬身鱼腹。半个月后,岛上的东西已全部吃光,正当大家饥肠辘辘,无处寻食之时,有个妇女挖来一些蒜头形草根,煮熟一尝,却很香甜,她们便以此充饥。这种东西不仅能像米饭一样解饿,而且还使身体虚弱、痨伤咳血的人恢复了健康。第二年,一条采药船偶然驶达孤岛,船上的采药人听说了他们的不幸遭遇后,奇怪地问:“这么久没吃粮食,你们为什么都白白胖胖?”于是,他们把挖到的“大蒜头”拿给采药人看。采药人一尝,味道的确甘甜,便断定一定具有很好的药性。后来,采药人把妇幼们送回了家,并在自己的药园里种上了带回来的“大蒜头”。这种药草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使不少乡邻身受其益。当有人问起药草的名字时,采药人想起发现遇难妇幼合计有百余人,便由此取名为“百合”。

百合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和多种生物硷等。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平,有润肺止咳、清热养阴、补中益气、安神利尿等功效,适用于神经衰弱、肺虚干咳、肺结核咳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水肿及心悸、失眠及热性病后期产生的精神不宁、神志恍惚,亦可用于癔病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

百合除供药用外,又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补品。新鲜者,可蒸可煮,亦可制成粉,供食用。和肉一起食,补性更佳。

用百合食疗,可选用下列方法:

1.百合糖水百合100克,白糖适量,水煎,食百合饮汁。适合肺结核和热性病后期的病人,失眠、心悸、精神不安者亦可服用。

2. 百合炖肉百合100克,瘦肉(猪、羊、鸡肉均可)500克,共炖佐餐。适于身体虚弱、慢性支气管炎、水肿病人的调补。

3.百合蜜蒸百合100克,蜂蜜20克拌和,上笼蒸熟,睡前食用。适用于神经衰弱、睡眠不佳、久咳、口干等。

4.清蒸百合鲜百合洗净,蒸食。对肝炎、胃病、贫血、体虚有一定的疗效。

5.百合粥百合、莲子、薏米适量,煮粥食用。适用于各种虚弱,有滋补、安神、益胃的作用。

6.百合汤百合30克,乌药9克,水煎服。可治久治难愈的胃痛。

7. 鲜百合汁鲜百合3个,洗净捣汁,以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可治肺结核咳嗽咯血、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

8.百花煎百合30克,冬花15克,水煎服。可治肺热咳嗽、咽干口渴。

9.百合知母汤百合30克,知母15克,水煎服。可用于热性病后期的各种症状。

上一篇:风机基础竣工汇报材料及汇总下一篇:丢失检讨书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