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2024-04-19

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通用6篇)

篇1: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对丹东文化遗产的调查

【摘要】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并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方面提出有效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丹东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文化标准化、环境恶化、旅游业等因素的威胁,尚有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在我们不知不觉中逐渐从我们的世界里淡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将查阅书籍和上网找相关资料,以及亲身外出查访的方式合理的结合起来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自己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了解加以思考分析,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或措施。由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及意义、以及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等方面逐一展开。

三、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逐渐积淀下来的财富,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史的见证。它们的存在是历史长河中一件件重要事件的见证,也是一段段发展历史的缩影。

(一)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丹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在丹东目前拥有的13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保护项目中,丹东米叉子较为独特。虽然它拥有的市场最大,但大多为手工小作坊,做法繁琐且不够卫生,本小利微,在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生活模式中,其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生存下去,是一个共性的问题“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抢救、挖掘、整理、研究等阶段,这本身就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挽救和保护。” 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吉武说道。例如在丹东某几处设立专门的小吃一条街、纪念品街以及特色产品等场所以让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栖身。

(二)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上,普查是一种很好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方法。在最近一次历时5个月的普查中,文化部门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蕴藏总量、项目类别、分布情况以及生存和发展的现状,这不仅为下一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奠定了基础,更具有有意义的是,普查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这些民间财富的宝贵之处。让人们意识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重要性。

(三)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方面,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范例是宽甸八河川的“王氏皮影”。面对这个差点就“离家出走”的宝贵的民间财富,从2006年至今日,宽甸满族自治县和丹东市文化部门合作,共同资助将近3万元,为“王氏皮影”购置灯光、乐器、音响等材料设备,使之具备演出的条件。同时,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和丹东市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王氏皮影”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较短时间内较好的完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曾经濒临灭绝的丹东单鼓,文化部门通过集中的搜集、整理,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全省单鼓艺术研究、创作基地,并由此产生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专家和著述。丹东市站前小学将丹东单鼓纳入学习课程,200多名小学生将继续擎起单鼓的明天。

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对于一个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由丹东民间艺术人员编制、取材于丹东单鼓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艺作品《满乡乐》、《太平盛世》、《东陲边鼓》等,曾应邀参加过各种民间艺术赛事。由于单鼓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表现出来的纯朴的民风,表演受到许多人的好评,并且在每场比赛中均获奖项。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通过表演的形式赚取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于是,一个无法回避、几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必须面临的生存问题摆在大家眼前:在通过政府扶持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输血”之后,又该如何让他们自己“造血”真正的生存下来呢?恐怕只有通过进行商业表演等方式进行。

(二)对于“造血”的问题,政府等相关部门都在努力的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嫁接旅游,是一种十分值得尝试的做法。

因此,2008年春天正值旅游旺季时,宽甸八河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皮影”正式入住某景区。因为没有与景区门票捆绑收费,而是采取自愿观看的方式进行表演。但是仅仅三四天的功夫,“王氏皮影”就因为无人问津不得不撤出景区,令谋生路。通过这次的尝试,验证了这种方法的不可行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又成为令所有人头痛的问题。

(三)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就应当先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难”的原因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古老的艺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鲜为人知,这一点导致了他们在进行表演展示时的观众数量较少。如果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靠每年几个月的旺季,到村民家里的演出方式很难维持他们生存下来所需的经济费用。所以必须要扩大可接受的群众范围。

从受众年龄层次上看,随着八十年代人的不断老龄化,新生的80、90后变得越来越活跃起来,外出旅游的年轻人不断增多。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是现在最流行的东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了解甚至让他们觉得无聊、是在浪费时间。不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内在和它们一路发展和传承下来的历史,就不能很好地感受古老艺术内在的东西。这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五、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和措施

将适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风景中,既可以弥补这丹东旅游业在这方面的缺憾和不足,还可以拓展旅游资源,为旅游途中多增加一些项目,也为旅客的旅途多增加一些乐趣。这能相应的解决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问题。

而像满族荷包、满族剪纸、满族靰鞡、泥塑等艺术产品还可以纳入旅游产品开发之列来解决问题。

对于像丹东单鼓、王氏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在把它们加入旅游风景的同时,应借助导游的力量,在引导游客参观景区的过程中对这些被引入风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故事、发展过程进行逐一详细的讲解,让游客先对它们产生一定的了解,再让游客去欣赏观看这些古老的艺术,会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这样就扩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欣赏的观众范围,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们,了解它们的真正价值,愿意去欣赏它们。

六、调查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和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应当是为了保护而去保护。保护它们不是为了政府的政绩,也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业,而为的是留存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发展的精华、和谐的人与自然共同相处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髓部分,我们应当好好珍惜爱护,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次调查本身是对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实际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次学习,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发现当代相当一部分中国公民对于传统文化不闻不问、不以之为荣反以为耻,希望此次调查以及调查得出的一些结论能给他们、给我们一些启示。

篇2: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背景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界定,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科学地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发挥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红色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红色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文化精神。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爱国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包容厚德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动力,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不仅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价值和教育精神价值,同样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也日益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亮点。因此,充分利用和积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发挥红色文化的经济产业功能与价值,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因此,深入调查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对关于红色革命区的文化遗产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二、调研情况

选取宜州红色之旅的下乡路线,由调查小组直接深入学校、市民家里以及街头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95份。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得知:

1、在群众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了解的问题调查中,有29%的群众不太了解,67%的群众较了解,而只有4%的群众非常了解红色文化(遗产);由此得出:绝大多数的群众都对红色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并没有很深入。比如说对红色起义的革命故事很多人都能够娓娓道来,但是却没能从这些红色故事中得到很大的启发,甚至有一部分人对于“红色起义”的概念完全是陌生的。因此,我们调研小组认为,无论是在当地革命区或者是在革命区以外的地方,加强当代人对红色精神的学习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关于人民群众对当地保护红色文化遗产的满意程度方面,我们通过发放问卷并回收的方式统计得出以下结果:有20%的人认为比较满意,8%表示非常满意,60%表示一般满意,12%的人认为不满意。超过五分之四的满意程度为我们展示出了当地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强力保护。我们走访当地发现,在红色起义区,大部分人民群众的休闲时间是在红色纪念馆或者烈士纪念公园中度过的,来往的人数虽然多,但是他们对红色遗产的保护工作却做得非常到位,政府监管力度比较完善,而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自律意识也很强,因此几乎没

有出现过文化遗产被损坏的情况。这才促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当地保护红色遗产的满意度能有这么高的局面。

3、在红色文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中问题中:有62%的人认为红色文化对自己的经济生活影响一般,有22%的人认为影响较大,只有12%的人认为影响很大;有4%的人认为对自己的经济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从而我们可知道,在红色革命区,红色文化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但是,对于离革命区稍微较远的地区来说,这种红色风潮并没有对他们的经济生活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也有较少的人认为红色文化对自己的经济生活没有影响,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一部分人大都是在革命区之外的地方进行经济活动的。故而我们调研小组认为,红色文化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要使更多的人能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发展经济,则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广和弘扬红色文化。

4、在“您对发展红色文化与发展经济建设还有哪些建议”的问题中,许多群众认为:(1)加强保护文化遗产,加强发展红色文化;(2)要树立好文化城市与社会经建设中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注重当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协调好城市规划与文化旧址之间产生的冲突;(3)建议人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增强人们的爱护、保护文物的意识,不能只追求经济的发展;(4)政府应该更加重视“红色文化”建设,制定相关的文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红色文化的力度开展红色文化交流会,让人们更直接地了解更直接地了解红色文化;(5)发展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业,开展红色文化旅游节,把红色文化与其他活动联系起来,提高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加强特色红色文化旅游的宣传,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在固定的时间对一些工作领域的人员进行免门票等活动来吸引游客,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学习,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我们调研组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调研组的建议如下:

1、把文化产业内容融入文化遗产保护之中,注重红色遗产保护,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彰显时代特色,引领主流价值导向,让红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延伸红色革命精神的时代跨度。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红色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农村城市化的过程,新农村面貌以及与之相联的乡村游、农家乐越来越受旅游者的青睐,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为充分体现和发挥红色文化遗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功能,必须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的前提下,发展红色旅游业。

4、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让更多的革命区内内外外的人深刻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大力开展红色教育,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

5、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文化,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保护经费的投入。还要制定一些有关红色文化保护的政策,让人民群众更加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保护意识。

6、科学地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发挥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加强

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7、通过红色文化进校园,增强青少年传承红色文化的延续性;通过红色文化进企业,打造新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职工创业的热情;通过红色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促进社区的平安和谐;通过红色文化进机关,增强党员干部开拓红色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红色文化进警营,增强官兵爱国奉献的精神;通过红色文化进农村、进广场,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修养。

篇3: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一、典藏百年的《丹东画传》的文史价值及存史资政功能

《丹东画传》以独特的视角, 以251幅旧丹东的黑白照片与新丹东的彩色照片, 浓缩了从1906—2009年丹东的百年历史, 历史图景的再现与人文景观的变迁谱写了丹东城市文化发展的历程。《丹东画传》体例安排从前言到后记共九大部分, 文字简洁, 画龙点睛。图片真实生动, 黑白鲜明。流动的文笔与生动的图片仿佛都流淌在丹东人民的母亲河上, 鸭绿江———丹东人民的自豪与骄傲, 打造鸭绿江文化品牌成为提升丹东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之举。

1. 前言———典藏丹东:

一座城市的旧貌与新颜。前言仅约600余字, 从103年前 (1906年) 的丹东开埠打开城市记忆之门, 以“典藏”的一些人、一些故事、又一些图片场景等告诉人们“城市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舞台……城市是一册打开的书……城市是一面雪亮的镜子……城市是一座馆藏丰富的博物馆……———《丹东画传》提炼一种收藏丹东的方式;提出一个热爱丹东的理由;提示一个了解丹东的视角;提供一册查阅丹东的图库”[1]1。寥寥数语却“典藏”了一座城市的百年历史, 开篇题意明确, 寓意深远, 引领读者去寻找丹东的百年历史。

2. 百年历:

1906—2009———百年百事:一座城市的历史片断。《丹东画传》的第一、第二部分都以“百年”立意, 但却体现丹东不同的百年风景。第一部分以1906—2009年百年历史为界, 每五年为一个篇幅, 融中国近百年历史大事件与丹东当时原貌照片相结合。文字从1906年12月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提出到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 共计6000余字;图片从安东邮政分局到安东港工业材料堆场, 共计63幅照片。既以画龙点睛之笔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沧桑, 又以永不磨灭的原始照片留下了丹东的百年历史, 使《丹东画传》的档案资料的文献、存史、资政价值和功能尽显, 不失为当今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之作。第二部分以每六年为一个篇幅, 每篇幅配三幅照片为体例, 从1906年9月安东开埠局设立到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丹东跨越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共计4000余字, 51幅照片。本部分从宏观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丹东的百年百事, 真实、准确地把握了丹东城市发展的历史片段, 使过来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丹东人尽览丹东历史, 更加难忘这百年历史, 并为更好地谋划未来而深思。

3. 老安东:

打开城市的记忆之门———新丹东: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丹东画传》的第三、四部分以老安东与新丹东的对比, 展示丹东城市的变迁。第三部分“老安东:打开城市的记忆之门”, 全篇88幅照片, 每幅照片配以简短的一句话介绍。从20世纪初的安东县全景、鸭绿江全貌、码头、帆船、市街等建筑标识, 到朝鲜族聚居地、公园、游乐场、公会堂、图书馆、学校、冰上运动会等人文风韵。既有现在已绝迹的鸭绿江铁桥打开照片, 又有现在已罕见的鸭绿江冰上运动会, 更以安东省区划图收笔使21世纪的现代人徜徉在20世纪的安东省、奉天省、吉林省、关岛省, 并隔江遥望朝鲜。其景、其貌、其遐想使旧人感伤, 新人惊奇, 更叹丹东城市原始资料保存之丰富和真实, 更敬那些保存、收集、编撰城市文化资料的幕后英雄们使《丹东画传》成为城市文化档案的经典之作。第四部分“新丹东: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 以丹东的城市名片———“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开篇, 与前半部分全黑白照片泾渭分明地以全彩色照片翻开《丹东画传》新的篇章。全篇43幅全彩色照片, 从丹东鸟瞰、月亮岛、外滩、滨江大道、绿色家园、国门湾夜景到断桥历史的回忆、奋进、城雕、节日花车等, 尽展21世纪丹东人跨越式发展的英姿, 尽表丹东城市精神的魅力, 为提升丹东城市文化软实力展示了一个区位重要、资源丰富、人文深厚, 既古老又年轻的中国最大边境城市的发展前景。

4. 艺术丹东:

美的历程。《丹东画传》的第六部分收录丹东当代27位画家、书法家的122幅作品, 丹青泼墨、飞龙走凤, 一幅幅作品皆以歌颂家乡、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为主题, 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浸润于字里画间。艺术的佳作与全书收录的照片遥相呼应, 共谱丹东城市文化发展的新乐章。

5. 寄语港城:

聆听心的祝愿———辉煌六十年:走向海洋的华章。《丹东画传》的第五、第七部分分设“心的祝愿”和“辉煌六十年”, 使市民、企业尽展风采。第五部分以丹东社会各界138位市民“心的祝愿”寄语港城, 既有寥寥数语的祝福, 也有立足本职的宗旨体现, 尽管身份各异, 行业不同, 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之情尽显, 两千余字的深情祝福倾情于美丽的丹东;第七部分以56个公司的简介叙述丹东辉煌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彰显新世纪的丹东在辽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中的华丽转身, 谱写从“江城”走向“港城”的华章新彩。

以《人生总要存有一份收藏》为后记, 《丹东画传》由此收笔, 成为丹东人民的一份“典藏”和“收藏”。它展示的不仅仅是“时间的遗址”和“记忆”[1]256, “图说”的也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建筑风景, 它是一座城市的博物馆, 蕴藏着这个城市无尽的文化软实力, 只为在新世纪攀登到一个更高的城市发展高峰。《丹东画传》不愧它的选题、策划、编撰的创意———百年开埠, 世纪港城, 存史立传, 再创辉煌。

二、以“鸭绿江百里文化风情”品牌打造丹东城市文化软实力

值得“典藏”与“收藏”的《丹东画传》16开本265页之多, 字里画间自始至终涌动着碧绿的鸭绿江水。丹东人的生存离不开鸭绿江, 因为它是丹东的母亲河, 同样丹东未来城市发展也离不开鸭绿江, 因为它是丹东城市文化的象征。文化力量将是决定21世纪走向的“主轴”。“城市主题文化是一个城市战略意义上的文化;是一个能统领城市战略发展的文化;是一个城市能否成为世界名牌城市的核心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文化。”[2]4丹东城市沿鸭绿江而建, 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异国风情等均突出应以“鸭绿江百里文化风情”品牌为城市主题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丹东城市文化软实力。

1. 突出丹东的地缘优势和多民族民俗文化优势。

丹东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 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 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沿”优势, 是辽宁省也是我国边境城市中唯一的“三沿”城市。丹东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36个民族, 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风土民情。既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 又与邻国朝鲜隔江相望, 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异国情调, 充分展示了地缘优势和多民族民俗的文化优势。丹东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 到目前为止, 全市发现各类文物点800余处, 列为国家省市县级保护单位106处。作为文博旅游资源, 沿海沿江有甲午海战的遗址大鹿岛, 抗美援朝的见证鸭绿江断桥, 抗美援朝纪念馆, 明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长城, 大孤山古建筑群等, 丹东就地域文化而言, 是理所当然的地区文化发展中心。丹东的大文化观建设理念, 就是要充分彰显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个性, 围绕“两个中心 (东北亚中心地带、地区文化发展中心) ”和“五个鲜明特点 (沿江、沿海、沿边、民族、民俗) ”, 实践地域文化中心的建设理念。

2. 倾力打造“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的文化品牌。

丹东应以“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建设为重点,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丹东文化软实力。一是开辟三条文化旅游专线。第一条是抗美援朝红色旅游专线。开发利用东起河口断桥、燕窝浮桥、鸭绿江断桥, 北至元宝山对空观测哨及黑沟志愿军高炮阵地遗址, 西至抗美援朝纪念馆、志愿军十三兵团炮兵指挥所旧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南至集贤志愿军指挥部遗址, 形成鸭绿江红色之旅。第二条是抗联遗址旅游专线。利用宽北和凤北山区一带留下的抗联时期的遗址, 推出“弘扬抗联精神, 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旅游专线。第三条是历史文物古迹旅游专线。利用市区内各时期文物遗址, 开辟虎山遗址、九连城城址、爱河尖古城址、日俄战争遗址、汤毓麟公馆、伪东行宫旧址、大孤山建筑群等文物旅游专线。二是开展宗教文化旅游。丰富大孤山、凤凰山、五龙山宗教文化内涵, 举办各种宗教文化活动, 加重三山宗教文化色彩, 做大宗教文化旅游, 使三山成为旅游热点。三是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满族、朝鲜族民俗村, 观赏少数民族村落、宅院、礼仪等活动, 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化、建筑、服饰、饮食及生活习俗, 把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成知名品牌。四是开展以“爱家乡、写家乡、唱家乡”为主题的文化创作演出活动。《丹东画传》的编撰出版即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打造文化品牌, 建设最美丹东, 是新世纪丹东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一定要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确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 切实增强丹东文化“软实力”建设, 不断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文化品牌的打造中不断提高居民素质, 举全市之力建“中国最美的边境城市”, 让每一个丹东人都为自己的城市骄傲和自豪。

《丹东画传》以人文景观和历史图片的再现, 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仅以笔者浅薄的学识、稚嫩的文笔点评《丹东画传》, 肯定不能尽展其义。不言而喻, 《丹东画传》的文献价值、教育功能和审美效应、存史资政功能, 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对丹东市跨越式发展, 提升丹东城市文化软实力, 必将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 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似《丹东画传》存世立传之作, 尽述百年丹东, 筚路蓝缕, 世纪港城, 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高云胜.丹东画传[M].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 (11) .

篇4: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日本制度;借鉴;法律体系

中图分类号:DF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4-0104-05

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切经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沉淀了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资源和物质财富,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基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认为文化遗产( culture heritage)主要包括历史纪念物(文物)(monuments)、建筑群(groups of buildings)以及考古遗址(sites)三个方面。[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文化遗产划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一般称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等不同类型。本文主要以历史文化遗产为讨论对象。历史文化遗产,是相对于自然文化遗产而言的,主要包括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它是历史的浓缩,文化的积淀,是对人类影响最为直观、最具感染力的文化符号。现存遗产中,历史文化遗产占绝大多数。

时光的消磨和人欲的横行,已使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毁坏。历代有识之士都在呼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却收效甚微。在现代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这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法治之路的必然选择。

一、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

中日两国在自然环境、气候特征、文化传统、建筑形式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所以研究和总结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对构建与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本有着与欧美国家不同的遗产保护传统和体系,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挫折和探索的过程,在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将“cultural property”直译为“文化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始于19世纪的明治初年。1871年颁布《古器旧物保存方》以来的130多年间,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挫折和探索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1950年制定了《文化财保护法》之后,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制度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文化财保护法》在1975年进行了一次大修改,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财的概念,包含了与重要文化财形成一体、构成其价值的土地及其他实物,它们的现状变更以及对其保存有影响的行为必须事先得到许可并设“传统建组物群”为新的一类文化财,创设了“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度,将民俗资料改称为民俗文化财,设立了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的指定制度和文化财保存相关的传统技术的保护制度。以后,分别于1996年和2004年又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引入了登录制度,并在资金、程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修改。《文化财保护法》是日本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部重要法典,是今天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根本性法律。相对于过去的法律,它不仅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而且为了满足文化遗产保护新的需求,还增加了若干新的内容。比如:(1)拓展了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在传统建筑、美术工艺品、名胜古迹及天然纪念物等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将无形文化财、地下文物一并列入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从而形成大文化财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具有世界意义,它为人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传统文化遗产,在法律上开了一代先河。(2)为推进文化财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文部省之外另设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以负责文化财的全面保护。(3)确定了文化财保护工作中中央与地方彼此协作的行政体制,这种由国家、地方公共团体、文化财所有者及全体国民一起保护的做法,充分反映出了日本社会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全民意识。(4)修订了国家指定制度。[2]

《文化财保护法》不但注重物质实体的保护,也注重精神遗产和技术的保护。其重要有形文化财、埋藏文化财两部分的保护内容相当于我国《文物保护法》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具、有价值的手稿、图书资料等,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财相当于《文物保护法》反映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包括风景名胜和史迹两部分,范围大于我国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对于无形文化财、文化财保存技术和民俗文化财中的无形民俗文化财及一般有形民俗文化财则是我国没有的。其中,对无形文化财和无形民族文化财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在2003年才通过的,因此,《文化财保护法》在保护内容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文化财保护法》反映了技术——物质——精神的关系。把它们作为共同的保护对象,使之相辅相成。其中,物质实体是这一系统的中心环节,物质是精神遗产的载体,精神遗产需要在一定的物质环境中才能充分体现。同时,精神遗产促进对物质遗产的保护,丰富物质遗产的意义。保存技术是物质遗产得以保存的必要手段,同时,通过对物质的保存也可以使古老的技术得以延续。

日本立法保护的对象往往只是由中央政府确定和负责的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的由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保护。以日本1966年的《古都保存法》为例,其保护的对象限定为京都、奈良、镰仓等古都内的历史风土的整体环境。而该区域内的非历史风土保存区则不受《古都保存法》的保护,由各地方政府另行制定的法规如《历史环境保护条例》、《传统美观保护条例》等进行立法保护。被保护地区的名称、范围、保护方法、资金来源等都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地方法规予以确定。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的情况也如此,地方政府可以自己设立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定保护条例、编制保护规划,而国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重要地区作为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保护范围。

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体系实质上是以地方立法为核心。这种立法体制明确划分和规范地方和中央各自责任,有利于调动地方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对具体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与其历史文化遗产地方保护体系相配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框架。同时,法律规范的操作性很强,法律文件在明确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对保护的方法与手段只作原则性的限定,而对保护管理的程序,国家、地方及民间团体的各自职责与相互关系以及保护资金的来源及违法罚则的规定则较为详尽与严格。对保护管理过程本身的严格控制与约束的同时,给予具体的保护做法以一定的灵活性,使法规本身兼具了操作性强与适应性强的双重特点。此外,日本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实行的平行管理体制也值得肯定。在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由文化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两个相对独立、平行的行政体系分管。其中文化部门主要负责文物的保护工作,包括建造物、绘画、雕塑、典籍、传统建筑群保护区等。中央主管机构为文部省设立的文化厅,地方主管机构为地方教育委员会。城市规划部门主要负责古都的保护及城市景观的保全等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中央主管机构为建设省设立的城市局,地方主管部门为地方城市规划局。对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保护管理都只设立有一个行政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协助或监督该主管部门工作。[3]这样就从体系上避免了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因存在两个或多个主管部门而造成的职责不清、互相扯皮、推诿的状况。

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

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按照各自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建构而有所区别。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的规定,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保护的任务和重点不同,工作方法也有区别。

第一层次是保护文物古迹。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文化遗址、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二个层次是保护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或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区。其整体环境和秩序反映了某一段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历史街区保护的核心是它的整体风貌,包括建筑物外观、道路、绿地等。第三个层次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对有价值的古城即“保存文物十分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具体的审定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历史文化名城不只看城市的历史,关键是要保存有丰富的有价值的历史遗存。第二,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有历史特色,并具有成片的历史街区。第三,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市区和郊区,保护它们对城市的建设方针、发展方向有重要性影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内容、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来予以确定。明确规定城市政府保护的责任,其保护内容可以归纳为保护文物古迹及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规划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4]历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三个层次构成一个从点到面的完整保护体系,使各种形态的历史遗产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可以尽量减少保护与发展建设的矛盾。正是在上述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轨道,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绩,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有显而易见的缺憾,首先是我国不仅缺乏针对特定的文化遗产的立法,地方性立法也较为薄弱,中央层次的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只有《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与之配套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较少,没有形成中央和地方相配套的完整的法律保护框架;其次是我国现有的历史文化保护法只对保护的方法与手段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对保护管理的程序,国家、地方及民间团体的各自职责与相互关系以及保护资金的来源等的规定很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第三是历史文化遗产行政管理机构重叠、职责不清,管理过程中互相扯皮、推诿等现象经常发生。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存在上述问题和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中国前30年经济建设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发展缓慢,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再加上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领导人根本无暇顾及以对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文化大革命”中甚至还以“破四旧”的名义毁坏了许多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无益估量的损失。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百废待兴,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主要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创造物质财富上,对于环境资源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对较弱;此外,历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对我们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缺乏现成的经验和法律制度可资利用。因此,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相关资源,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制度和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的有效途径。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因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任务也十分艰巨,如何在国际法的框架下,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尤其是日本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笔者认为在学习和借鉴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

(一)完善法律体系

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体系以地方立法为核心,立法详尽、灵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1966 年《古都保护法》,保护的对象限定为京都市、奈良市、镰仓市以及奈良县的天理市、樱井市、檀原市、班町和明日香村。京都市的非历史风土保存区域则不受《古都保存法》的保护,由京都市地方政府另行制定的法规如《京都风貌地区条例》进行补充。[5]对被保护地区的名称、范围、保护方法、资金来源等都予以详细确定。[6]我国有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立法可以借鉴日本的这种立法模式,不仅全国人大常委可以针对特殊的名城或文化遗产立法,地方也应当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立法中加强可操作性,增加具体而便于管理实施的规定,将保护内容的形成及确定、保护管理的运行程序、保护机构的职能、保护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等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方面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真正做到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二)协调行政管理体系

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由文化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分管,为双平行体系。文化部门负责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城市规划部门负责古都保护及城市景观保全等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保护管理。地方政府机构中还设立法定的常设咨询机构——审议会,其作用是提供技术与监督,为政府决策提供高层次的参谋,使行政与学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我国的双重行政管理体系应当适时进行调整。对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和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明确分工,使其各自的职权范围规定得更为简单明了。在具体事务性保护工作方面,只有一个部门承担,其他相关部门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协助或监督该主管部门工作。这样既可以减少行政成本的耗损,也能杜绝多头管理带来的弊端,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另外,借鉴日本设置审议会,建立监察机构的模式。整合地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文物保护协会等,赋予其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咨询和监督的职权,以监督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4]还要注意加强与ICOMOS国际保护中心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在国际交流平台中的资源优势。

(三)构建公众参与体系

公众参与是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重要特点。它渗透到保护制度的方方面面,使得自下而上的保护要求和自上而下的保护约束能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中相互接触和交流,并经过多次反馈而达成共识,使得民间自发的保护意识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为具体的保护参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在专家不断地呼吁下由政府主导开展起来的,基本上是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制度为保护制度的核心,长久以来公众历史保护意识的淡漠使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为此要大力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广泛而深入地宣传有关的法规和政策,增强社会各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观念。可充分利用法定纪念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有利时机,集中开展保护意义、目的和要求的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形式,如举办文物陈列、知识竞赛、街头咨询、张贴标语、新闻媒体报道、专题讲座等。促进全社会保护意识的提高,使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同时要建立公众参与体系,给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以法律制度的支持,体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开放性。在历史环境保护中,当前基本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领导者和规划师的价值观取代了市民的价值观,或是体现了政治及经济能力强的阶层的利益。尤其是当改造规模过大时,规划师更是难以顾及人际权益、人性和价值分歧等因素。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立法,引入公开展示制度、听证制度,使权力平衡,减少人为因素,使保护行为能够更加透明华、合理化、群众化。尤其对于历史环境的所有者和占有者,在保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音乐、书法、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蕴涵丰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正式纳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畴。只是原则性规定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历史事件、地名典故、诗词歌赋、地方戏曲、传统工艺、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这显然是不够的。可借鉴日本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经验,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古乐、书法等文化遗产,对民俗文化系统进行发掘、整理和抢救保护行动,并明确给予法律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人作为载体来传承,公众参与有利于促使人们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进行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开辟展演、开发其物质、精神内涵;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凝聚力,更深切地体会保护的意义、内涵和理念,进一步唤起广大市民在城市动态变化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与自发行为。因此,引导公众参与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益。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体系的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的过程应以相关法律的制定为标志,法律基本原则的连贯性与内容的不断深化与调整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功的基础。为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协调行政管理体系,使法律法规有效贯彻实施,建立公众参与体系和监察咨询机构,是完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推进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全面、稳定、持续地开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 苑利.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和今天[EB/OL].[2006-08-2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3] 王景慧.历史文化遗产应分清保护层次[N].中国建设报,2005-03-07.

[4] 陈来生.世界遗产在中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

[5] 王 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8):50-51.

篇5:对丹东历史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情况的调研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特点,是地方民间文化艺术内涵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濒临灭绝。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月上旬,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政协副主席李美林的带领下,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

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一是内容丰富,分布广泛。据调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主要分为:传统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有四脚龙舞等民间舞蹈和剪纸等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主要有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铜制品錾画工艺、丰镇月饼、隆庄月饼暨隆庄干货系列等民间食品工艺以及刺绣等民间工艺。另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主要有隆盛庄六月二十四庙会等。

二是喜闻乐见,群众喜爱。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丰镇月饼,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味和繁多的品种花样,并通过成立丰镇月饼协会和注册商标,成为中秋节馈赠好友、探亲之最佳礼品,是我市的独特民间小吃远销全国各地。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显明。如四脚龙舞,起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今已有244年的历史,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2009年被自 2 治区政府审批为内蒙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隆庄六月二十四传统庙会,以它历史悠久、名目繁多、构思精巧、造型朴实、形态多姿的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着区内外数以万计的民众游人客商,2007申报为内蒙古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技艺精湛,知名度高。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了一批在区内外乃至全国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项目。如北派墨玉制作工艺,它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当地独创的一门石雕影雕艺术。它在继承、改革、发展、创新上进行了重大突破,注入更多、更高的艺术元素,使作品更加高贵、优雅,艺术品味更浓,档次更高。曾多次参加北京、天津、上海、广交会等会展,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收藏于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和内蒙古政府礼堂、乌兰夫纪念馆等处。同时还远销国外10多个国家,受到国外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的一致青睐,享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以及电视、电影、网络等新的文化形式的冲击,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如果不立即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有消亡的危险。从整体上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我市仍存在社会各阶层和各界人士,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的现象。认识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投入的、短期内没有回报的基础性工作;认识不到不能以通行的市场化观点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一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想到是否有开发利用价值,是否能赚钱,而不是深入细致地、脚踏实地地做好普查、抢救工作。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工作落实不到位。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基本都设立在文化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由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多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针对普查、申报、保护、传承各个环节制定目标和计划;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等工作没有开展;全面深入的群众性、社会性的普查工作没有展开,概念不清、家底不清的情况普遍存在。

三是投入不足,普查、抢救、保护经费严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普查到挖掘提炼,从人员培训到资料整理,从规划保护到抢救利用,都需要资金作支撑。

四是文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参与人员越来越少,传承者和受众群体均出现明显断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但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时代精品,不能 4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要求,受众群体越来越小,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具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大多对其不了解、不熟悉,更谈不上热爱和保护、传承。

五是宣传不足,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多学科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之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学科之间必须协同配合;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力量,让广大群众自觉担负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尚处于观望状态。

三、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政府责任,完善保护机制。建议市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来抓。要成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文化部门牵头、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制定科学的、可操作的保护措施。要借鉴外地 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不断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的方针,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和抢救。首先,要组织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普查。其次,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逐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明确实施保护的单位及各自权利,落实各自责任。第三,对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在还在流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调查、收集、建档,整理成书或摄制成光盘,形成资料库,作为地方文化史、艺术史、民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三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与事业协调发展。首先,要继续增加投入,政府财政应划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对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其次,要设立丰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争取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接受我市企业、个人和各界人士的捐赠,所募的捐款全部用于抢救和保护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要大力发扬文化产业。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依靠民力,启动民资,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我市非物质 6 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对从事演出的专业文化团队,市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鼓励他们通过出售冠名权、有偿宣传、有价票证等形式,筹措研究和发展经费。

四要注重培养和使用专门人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开发的研究。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职能部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调配专业人才负责此项工作。要引导民间艺术家协会等社团组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活动。要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把技艺传给后辈,培养接班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要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保护和传承队伍。要支持民间艺人在创新题材、开拓市场上狠下功夫,使一些具有较大生存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五要举办各种传承人培训班,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切实得以保护和发展?传承人的存在是关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和源。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在我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队伍,重点和优先考虑一些濒危项目的传承的培训。如铜制品錾画工艺、北派墨玉影雕制作工艺等。同时每年给传承人发放一些生活补贴费和举办培训班时的培训费,在提高传承人待遇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

六要加大宣传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营造良好 7 的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普及保护知识,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群众对本地民间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认知度,培养新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适时表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增强从事此项工作和责任感和荣誉感。在我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既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培训与理论研究。同时建议职能部门尽快组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展览,投资修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馆,作为宣传丰镇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

丰镇市政协文史资料和社会工作委员会

2010年9月29日

主题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调研报告

抄送:乌兰察布市政协办公厅、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族宗教和文史委员会;

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存(2)。

篇6:丹东饮食文化调查

一、特色美食
(一)焖子
焖子是以绿豆凉粉为主料,以麻酱、虾油、蒜泥、白醋为调料,制作而成的。将凉粉切成小块,用铁锅加少油煎至黄疙装盘,倒入调好的麻酱、虾油、蒜泥、白醋拌匀即可食用。焖子含有丰富的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老少咸 宜。凉粉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食法颇多。丹东人在众多食法的基础上,创出独特的吃法——焖子。相传在伪满时期,溥仪东巡安东(今丹东)。某日出游,到了一个小山村。一家门前有个老妇人,坐在青石板上缝补衣裳。此时天色已黄昏,侍从赶忙上前轻声问溥仪: “皇上!天色已晚,是否住在此地?”溥仪点点头。说话间老者回来。只见他黑红黑红的 脸上挂着汗珠,推着车,车上的水桶里放着大块凉粉。老者见门前有客,便问道: “是路过的客人吧?若不嫌弃,就请进来坐吧。”溥仪坐下后问道: “老人家贵

姓?”老者答曰: “我姓张,以卖凉粉为生。客家,已到掌灯时分,再往前

走已 无村店,就请在寒舍屈尊一宿吧。”老者吩咐老妇人做晚饭。老妇人就用桶里的 大块凉粉,切成小块,在铁锅里煎至黄疙,淋以上好的虾油、麻酱、蒜泥、白醋 调拌。饥饿的主仆二人,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并连声称赞好吃好吃。溥仪问道: “老人家,此食唤作何名?”老妇人答道: “叫焖子。”溥仪回到浪头行宫后,念 念不忘,专程派人前去学做。从此,这一美味小吃在丹东地区广为流传。近年,有些厨师又加以改进,添加海鲜炒制,谓之三鲜焖子。

(二)凯莱银丝羹
凯莱银丝羹系丹东名菜,是以海参、虾仁、鲍鱼、嫩豆腐为主料,以百灵菇、发菜、冬笋为辅料,用秘制上汤煲制而成。把海参、虾仁、鲍鱼、嫩豆腐切成头 发状的细丝。用上汤调好口,把原料放入汤中,顺一个方向轻轻搅动。特点:汤 汁鲜美,口味香滑,色泽光亮,高蛋白低脂肪,营养搭配合理,具有养颜润肺之 功效。凯莱银丝羹的作者——凯莱堡酒店王飞,曾获得“中国名师”称号,是丹 东市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十大名厨”之一。

(三)黄蚬炒米叉子
黄蚬炒米叉子,以米叉子为主料,以黄蚬子肉、韭黄、胡萝卜、元葱等为辅 料,加蒜沫、香油等调料,煸炒而成。色泽金黄,口感滑嫩筋道,味道鲜美干香。乃丹东最具特色小吃之一。米叉子是由满族食品“酸汤子”演变而来的。“酸汤子”是满族家庭最常见 的主食。《奉天通志·礼俗三·饮食》载: “取二斤玉米粒放入缸内,加水沤泡至 酸(不要变臭),捞出,遂用磨推成水粉,再用吊包布滤出残渣,滤过的水粉沉 淀后,放在铺了一层硝灰(草木灰)的吊包上面,用硝灰吸干其水分,然后倒在 盆里用温水调解均匀,遂用汤子套将面团攥成面条形,下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盛在碗内,拌以调料即食。” “酸汤子”酸味较大。后来,为了适应大多数

人口味需要,生产工艺有所改变。就在“酸汤子”的基础上演变出了米叉子。米 叉子没有“酸汤子”那么酸。米叉子富含粗纤维、蛋白质等,可炒可煮,是丹东 独有的食品。金秋时节,丹东沿海特产“大黄蚬子”正是鲜肥味美之时。取其肉,配以少许韭黄,与米叉子合炒或合煮,实为经济实惠的佳肴美味。

(四)花开富贵叶子鱼
花开富贵叶子鱼系丹东名菜,是以鸭绿江上游的草鱼为主料,辅以油菜、西 红柿、胡萝卜等,配以瑶柱等调味品精制的。先将活草鱼宰杀剔取肉制作成鱼泥,

加入调味品和辅料,然后用鱼泥作成叶子状,用油滑制成熟,再用滑炒调味,摆 在盘中。特点:造型如叶子状,色泽明亮,口味滑嫩鲜美。丹东市有十分

分丰富的淡水资源,养殖水面 23772 公顷。尤其是鸭绿江流程 795 公里,盛产鳌花、花鲫子、马口、重唇、鲶鱼等名贵野生淡水鱼。海鱼鲜,河鱼香,鸭绿江鱼鲜又香。就是鸭绿江的鲤草鲢鱼,也远比水库和河里的味道好。安东阁酒店厨师姜振宝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上,经多年研制,采取南北结合的方法,用鸭绿江淡水鱼创出新口味新菜品“花开富贵叶子鱼”,体现了丹东市餐饮文化 的新发展。姜振宝为丹东市第二届烹饪技术大赛“十大名厨”之一。

二、丹东特产

(一)柱参
柱参,全称石柱子参,产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村,其上品可与山参 媲美,为园参之冠。数百年来,有“国际参市盼珍品、柱参不到不开行”之美誉。柱参是由野山参经人工栽培选育而来,模拟野生条件,对土壤、气候栽培技术要 求级严,不施肥,不用药,生长极缓慢,出圃年限为 15-20 年。一般单支重 30 克左右,而普通园参可达 300 克。柱参有园芦、草芦、线芦、竹节芦四个品系。特点:芦长、体灵、皮老纹深、须长须清、须有珍珠疙瘩,体形千姿百态,其药用效果与营养价值均大大高于其 它园参,与野山参作用相近,为高级保健佳品,高档馈赠礼品。

(二)林蛙
中国林蛙又称蛤什蟆,主产于鸭绿江流域和松花江以南的长白山区,是集食 用和药用于一体的两栖类野生动物、与人参、貂皮、鹿茸并称为东北大山珍。林 蛙油为雌性林蛙输卵管的干燥品,富含多种脂肪酸和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 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滋补名品和美容美养颜佳品。

(三)东港大米
东港大米主产于辽东半岛东南部的港口城市—东港。全市粮田总面积 120 万亩,是全国 200 个重点产粮市之一。东港属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土质为退海平原。东港大米米质外观饱满,有光泽、蛋白质含量达 80%以上,富含十几种人体 所需的氨基酸。蒸煮的米饭油光泛亮,香味浓郁、柔润爽滑。特别是前阳柳林一 带的稻米,在清代就纳贡朝廷,素有“宫廷贡米”之美誉。如今产品畅销国内十 六个省市和日本、韩国、俄罗斯、利比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四)黄蚬子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 贝壳,暗黄色的斑纹。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 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微量的钴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能有较好效果, 营养价值颇高.由于丹东东港附近的海域养分充足,因此这里盛产的黄蚬子比其 它地方的个头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鲜美,营养更丰富。黄蚬子在烹饪

上一篇:梦溯千年1100字作文下一篇:铝业公司2011年上半年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