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演讲稿:爱是永远的阳光

2024-05-20

教师演讲稿:爱是永远的阳光(精选10篇)

篇1:教师演讲稿:爱是永远的阳光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永远的阳光》。我们都知道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普照,有了阳光花儿才能绽放,有了阳光万物才能生长,所以有了阳光才有了这个灿烂的世界。生活中,爱可以温暖孤独的心,照亮前行的方向。在工作中何尝不是这样呢?一句话,在付出爱的同时收获着爱、传递着爱。

作为教师,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教育荡然无存。爱心给我们动力,爱心给孩子呵护,爱心给每一个参与教育的人以花朵的芬芳。拥有爱的人是富有的。在我刚毕业的时候,一位老老师曾这样对我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无论听话,调皮捣蛋的,他们的眼神都在期盼,期盼着爱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是啊!教师的爱像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教师的爱像路灯,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教师的爱像一把大扫帚,跑去学生心灵上的尘土。说的多好啊,那为什么还要吝啬我们的爱呢?每当提起爱,我就想起我曾交过和现在正在教的小不点们。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记得,那是一个冬季的中午,午休时间很短,我放弃午休独自一个人在教室里出黑板报。再加上那天心情极差,一中午滴水未进。两小时转眼间就过去了,不一会儿一群住校的孩子突然冲进了教室,他们边赞叹板报的美观,边围在了我的身边。我无意中说了句我好饿啊!学生们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边问了我许多问题,例如:为什么不吃饭?饿不饿等等……

说罢我转身继续修改板报。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挤进了人群前面,气喘吁吁第从身后拿出了一袋方便面,大声说:“老师吃吧,这也是我最爱吃的。”我定睛仔细一看,这原来是这次五角钱的小浣熊方便面。我静静地呆住了这虽然是用五角钱换来的廉价食物,但这却是一个孩子的最爱。

那一刻我没有迟疑没有推脱,在一群孩子们的面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此刻学生们用更为惊诧的眼神看着我。我感觉我吃进去的不仅仅是食物,那是一个孩子最真诚的爱啊!从那一刻起我发誓一定要以慈母般的角色走进他们的心里,真正切切地继续他们最大的爱。天有不测风云,就是这个叩响我心灵的孩子,在去年六月二十日这一天因为车祸彻底失去了父爱。

篇2:教师演讲稿:爱是永远的阳光

田畈街镇中心学校 赵俊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师德是什么?经过刚才二十几位老师的诠释,有了不同的答案,我的理解与他们的不一样,我认为师德是爱,爱,就像阳光一样,温暖了我们孤独的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爱是永远的阳光》。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了爱,教育便无从谈起。爱心给我动力,爱心给孩子呵护,爱心给每一个参与教育的人以花朵的芬芳。爱心,让我们每一个人远离黑暗,不再孤独。拥有爱心的人是富足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在危难时刻,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到2008年的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带给了汶川毁灭性的灾难,在灾难降临的瞬间,是教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生死抉择的一刻,是教师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在德阳东汽中学,一位叫谭千秋的老师张开双臂,护着课桌下4个学生,4名学生全部获救,自己却已离开人世,他那张开双臂的姿势宛如一只展翅的雄鹰,在那一刻成为永恒的爱的雕塑;

17日,在什邡市龙居小学,官兵们小心地搬开几块叠在一起的水泥断壁,眼前的场景让他们惊呆了:一位已经面目全非的女性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地拥在胸前,像母亲护卫着自己的孩子!她的身体已经被砸断成了3截,怀里还紧紧地抱着3个孩子!她就是年仅21岁的见习女教师向倩。

像这样的教师还有:张米亚、瞿万容、杜正香、王周明、苟晓超、严蓉、汤宏、张辉兵„„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这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在灰尘中铸就师魂,在废墟上树起丰碑,用生命刻下不朽的板书。

难道他们都不留恋青春的美好?难道他们都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不是,因为他们是教师,他们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挽救孩子们花朵般的生命,奏响出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无论是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灾难,还是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细节,老师用自己的爱,同样书写着不朽的传说。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是一位集聋、哑、盲三种残疾于一身的残疾人,7岁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一片混沌之中。在她7岁时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沙利文老师用超常的爱心和耐心,将海伦从一个无知、粗鲁、暴躁、易受伤害的“小动物”培养成了一位著名作家。可想而知,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困难,当然更是一个充满爱的过程。试想:如果没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灵中灌注光明?如果没有爱,怎能在残缺的肢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是爱,只有爱,才能创造这伟大的奇迹。

作为教师是平凡而普通的,真的很平凡,平凡的犹如一滴露珠;真的很普通,普通的犹如一片绿叶。但在我们平凡的日子里记载着许多不平凡的事迹,在我们普通的生命里谱写了许多不普通的乐章。我们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却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无声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一滴水虽小,但它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我们的爱心,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人儿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还在不停的——跋涉!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师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让我们身在校园,心怀天下吧!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名义,走过这段无悔的苦乐年华。让我们在这个平凡但是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我们的情,我们的德都留下来,留在这平凡而伟大的三尺讲台上。

篇3:教师的爱是和谐课堂的阳光

一、师爱, 情感交融的润滑剂

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润滑剂。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学生时, 就会激起学生对你情感的回报, 使得学生对你产生敬佩、崇敬、尊重的心理。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是不需要语言就能感受到的一种默契, 是从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里就能感受到的一种温馨, 是相处之间就能感受到的一种愉悦, 这样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 使课堂教学氛围和谐。

师爱是教书育人的灵魂, 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 便没有真的教育。然而, 真爱学生并不是那么简单, 需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 真情, 真心去引导去教育。一句话, 两件事,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简单, 但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也许会影响学生一生, 关键是我们要持关爱之心, 去做有心人。例如: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 上课不认真听讲, 老师批评他, 他若无其事。课堂作业能拖就拖, 回家作业从来不做。其实他的智力很好, 思维也很敏捷, 但却因为这样的学习态度, 导致学习成绩很差。一度想放弃对他的转化, 但想到教师的职责, 不仅仅是教书, 更重要的是育人, 我便下定决心, 一定要让他爱上语文, 跟上集体的步伐。于是, 我开始细心观察, 几天下来, 还真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乐意收发本子, 乐意帮助同学, 热爱劳动。针对他的这些特点, 我制定了对他的实施转化计划。首先我和他促膝交谈。我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彼此对学习的看法,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 似乎我们不是师生, 而是一对很好的朋友。接下来, 我特意让他做语文课代表, 以便跟他有更多接触、交流的机会。开始他很胆怯, 怕做不好, 我告诉他, 老师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才把这个任务交给他的。慢慢的, 他有了信心, 对语文也有了兴趣, 课堂上的一些坏习惯渐渐减少, 作业情况记录本中也不再有他欠交的名字了。我看在眼里, 喜在心里。在帮助他树立了学习信心之后, 在生活上, 我还给予他更多的关怀。记得有一次, 他病了, 在我过去问候时, 他忍不住呕吐了我一身, 当时的他很紧张, 但我并没有抱怨, 而是毫不犹豫地背起他到了村医务室。那时, 我分明看到了他那份感激的眼神。从此, 他对语文的学习就更热情了, 成绩自然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切的一切, 孩子家长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感激之情时常溢于言表。这足以说明, 师爱是教育的前提, 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师爱的投入必不可少。

是啊, 师爱像滴滴甘露, 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融融春风, 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在师爱的倾注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会调动起来。相反,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 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 为维持生存而教, 教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 他讲课时的眼神是空洞的, 语言是干瘪的、乏味的, 精神是疲惫的, 神情是冷漠的。相应地, 学生也是冷漠的、沉闷的, 甚至是敌视的、烦燥的。这样教师就绝不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 把握教育的真谛。作为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 只有这样, 才能使你的课堂教学其乐融融。

二、师爱, 联结师生心灵的桥梁

老师爱学生, 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 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 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因为人都是有感情的, 当教师以满腔热情去关心和爱护学生时, 学生就会感动、感染甚至感化。也就是说, 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把整个身心奉献给他们时, 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记得我所教过的一个女孩, 妈妈去世了, 父亲又组成了一个新家, 然而这个家却是那么不和谐, 三天一小吵, 五天大闹一遍, 她和后妈是针尖对麦芒, 各不相让。缺少父母关爱的她, 学习成绩急速下降, 性格孤僻, 沉默寡言, 与同学也很少来往, 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虚伪的。眼看这个女孩一天天消沉下去, 我很痛心, 决心“拯救”她。在学习上我鼓励她, 在生活上关心她, 并放弃节假日为她补课。我还号召全班同学, 让他们主动接触她、帮助她。老师的关心, 同学的友爱感化了她。一段时间之后, 她像变了个人似的, 每天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上课比以前活跃了, 下课后, 也会主动找同学谈心、玩耍。见同学有难事, 她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渐渐地, 她走出了心灵的阴影, 敞开心扉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小学临近毕业时, 她还给我写过一封信, 在信中她写到:“亲爱的老师, 是您让我知道了生活的美好, 是您慈母般的关怀, 让我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老师, 您就是我的妈妈。”每当想起这些, 我就心潮澎湃, 感慨万千。是啊, 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爱, 你的爱心会拯救一个灵魂, 使它不会扭曲、变形;你的爱心, 会让孩子们的心里永远充满阳光, 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师爱, 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

爱默逊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生不能正确估价和对待自己, 而那些问题生尤其如此。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 对未来不抱任何期望, 没有理想, 没有目标, 总是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 再加上有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也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 特别是在学习活动、集体活动中, 他们往往不能勇于表现自己, 似乎自己各方面都不行, 久而久之, 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学生一旦没有了信心, 就会放纵自己, 任其发展。此时的学生, 需要教师的爱与鼓励。于是课堂上, 我明确地告诉他们, “你们都是一样的聪明, 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都是好学生, 关键是你们自己有没有足够的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 我耐心地为他们讲, 当他们有进步时, 我就连声表扬, 鼓励, 给他们加油。改作业时, 发现他们中某些学生态度认真, 有创意, 就写上几句表扬的评语等等, 逐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升起他们心中前进的风帆。如有一学生, 在做自主作业时, 他设计了一道很有创意的题, 我觉得很好, 就给他写了一段话:你真聪明, 你的设计独一无二, 简直就是个小设计师, 让老师佩服!从此以后, 这个学生变了, 每次的作业设计都那么新颖, 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了。

再如学生王某, 被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 由于经受了太多的责备和冷落, 他的学习自信心便在无数次的数落中逐渐归于沉寂, 成为没有上进心的孩子。针对这种情况, 我便在平时的工作中, 充分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 积极创造让他“出人头地”的机会。例如课堂上, 我总是向他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回答正确了, 我总是大加赞赏:“真棒, 你的进步可真快!”即使回答得不够理想, 我也适当表扬, 如“虽然你答的不够完整, 但你的想法很好, 希望你下次有更大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发现, 他在学习上有了自信心, 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由此可见, 教师的爱, 是点燃学生自信的火花。

四、师爱, 激发学生成功的基石

篇4:爱是永远的家

张多智的哥哥张多敬3岁多时,因病导致智力残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小时候,张多智常听父母唉声叹气地说:“唉,娃这一辈子可咋办呢?我们以后不在了,娃可咋办呢?!”

兄弟两十来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有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个弱女子,两个孩子,这个家庭的艰难可想而知。

参加工作以后,张多智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照顾哥哥的重担;成家后,他又说服妻子李万香,继续照顾哥哥和身体不好的母亲。母亲患有高血压、脑溢血,夫妻两不放心让她独自在家照顾哥哥,便决定让李万香留在家里,张多智则负责外出赚钱。

随着儿女们的相继出生,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欢笑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不断增加的开销,日渐老去的母亲,还有患有哮喘的女儿,让本就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夫妻俩没有一蹶不振,也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抛弃哥哥和母亲,而是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孩子们都上学以后,李万香开始给别人带孩子挣钱,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张多智说:“他是我的亲哥哥,是父母亲在这个世界上最放心不下的人,我们一直都没有分开过。他很听话,我们常带着他出来散步,现在我们都是将近六七十岁的人了,我们还要一起走下去。只要我还有这个能力,我就要照顾他,照顾好他。”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这质朴的表达更能触动人心。“我一开始很害怕带着哥哥出去,我不想看到别人对他指指点点地说些不好听的话,但他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他的错,他应该拥有和别人一样的权利。后来我们发现,小区里的邻居对我们都很好,还经常关心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让我们很感动。” 张多智说。

一晃40余年的时间过去了。回忆起这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夫妻俩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心里更多的还是欣慰。对于弟弟、弟媳这些年来的悉心照顾,张多敬的内心充满感激之情,他常跟邻居们念叨:“他们把我照顾得很好!”

爱是一份责任,是一种坚守,更是一份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张多智夫妻俩的感人事迹,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日常中倾注了关爱,奏响了一曲令人钦佩的敬亲乐章。

篇5:教师演讲稿:爱是永远的阳光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最好的教育,爱是最美的语言》。 有人说:医者父母心。而我想说,师者,更是父母心。“爱”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 是爱,让谭千秋老师,在地动山摇中,用血肉之躯为四个学生托起了生命的天空;是爱,让李桂林、陆建芬夫妻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爱,能使世界转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名言诠释了爱的`力量。 正是这份力量的牵引,我才选择了教育,才走进了绿树掩映,河水潺潺的美澳学校。

在这里感受着芳草凄凄,感受着爱在花香中弥漫。

陈光校长从上任之初,便提出“当自己的日子过,当自己的孩子教”的教育理念,把“爱”字定为办好学校、做好教育的基础。

陈校长认为,要提高办学质量,在具有正确前瞻教育理念的前提下,首先要做好的,是要使教师体验到幸福,只有教师们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爱,才能用旺盛的精力与满腔的热情来爱学生。

为此,只要教职员工遇到困难,学校都会及时慰问,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有位老家潍坊的青年女教师,由于路途较远,很少有机会

回家。一天,她突然得知奶奶病危,不禁心急如焚。计划第二天去济南开会的陈光校长得知情况后,临时决定提前一天出发,绕道近200公里,亲自将那位老师送回家中,并送去了慰问品。当车子离开时,那位教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用自己的无声的关爱,获得了教师们的尊重与爱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们自觉地用感恩的心回报学校。采访过程中,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老师们袒露的心声:“在这样的学校工作,我们心甘情愿奉献一切!”多么感人肺腑的话语…… 陈校长在关心教师的同时,他同样把爱洒向学生。我曾经听一位老师动情地讲述一件事情:

一天晚上,十点左右,陈校长和班主任一起在宿舍前面准备检查学生的晚休情况。这时,一个女生从操场跑步回来,跑到宿舍门前,她双手捂着肚子,慢慢地蹲了下去。陈校长和班主任急忙赶回去,只见那个女生面色苍白,满脸汗水。陈校长简单地询问了几句之后,便赶紧和两位班主任一起将学生送去了县医院。

看了急诊后,两位老师轮番背学生去进行抽血透视等检查,陈校长就匆忙地去各个窗口交付,拿药。

一阵忙碌,学生挂上了吊水,病情稳定了下来。而校长和两位老师早已汗湿衣衫,气喘吁吁。

打完一瓶吊水之后,陈校长安排第二天早上有课的一位老师回去了,他和另一位教师留了下来,陪护学生。

等到打完三瓶吊水,陈校长和那位教师把学生送回宿舍时,已经是零晨三点了。

后来,学生的家长到了学校回到激动地向陈校长表达谢意,并要将药费还给他。陈校长只是说这是他应当做的,也没有收下药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陈校长对“爱”的践行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老师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中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美澳学校有住校生3000多人,步入学校,你会给常看到校领导、班主任吃住在学校,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他们经常深入食堂、宿舍,和学生拉家常。学生生病了,想家了,学习退步了,思想上有解不开的疙瘩了,都愿意找老师。

天凉了,会听到学校广播中传来“多穿衣服”的母爱般叮咛和黑板上醒目的温馨提示。天气炎热了,学校会及时为学生送上绿豆汤。高考前期,为了保证学生良好的睡眠,午晚休期间,没有任何的机动车辆进入校区,家属区不再喧哗,不再开关车库,晚上放学后,宿舍楼前的五号家属楼一律自觉熄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爱在被爱中升华,学会用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与他人同样重要。

汶川地震,牵动了全校师生的心,全体师生心系受灾群众,渴望为受灾的地区和百姓捐款,奉献一份爱、贡献一份力,短短一天内,为灾区捐款总数已达8万五千多元。捐款超过一百元的有104名同学。更令人感动的是还有一部分同学家庭贫困,自己有着特殊困难,依然捐款较多。

今年的四月份,从一个班级的国旗下的演讲中,大家得知高一的一名同学患上了白血病,同时知道他的家庭非常困难,大家的心都揪紧了,许多同学的眼中泛出泪花。

然后,全体同学自觉的伸出援手,省吃俭用,节省下每一分钱,去挽救自己的同学。

上个星期,患病同学的家长,在学校张贴了感谢信,同学们都为自己能够给同学一些帮助而自豪。

爱的雨 可以浇出美丽的花朵。许多同学在这里感受爱的和风细雨,挥洒拼搏的汗水,享受成功的喜悦。

篇6:教师演讲稿:爱是永远的阳光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老师是知识的使者,爱的化身.三尺讲台,轻飘一身白雪,口若悬河,迎来学生斗趣。每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他们总是和风细雨化解学生心中的烦恼,扬起前进的风帆;而当学生取得成功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时,他们又在学生耳边及时敲起警钟,让其明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哲理。师爱,如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似阳光,点燃孩子的希望.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今天我要颂扬一位爱的使者,她没有靓丽的外表,没有时尚的服饰,但人们却称她为最美女老师,她就是张丽莉。

23岁时,长发、大眼睛的她,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她把班里所有学生的特点、性格,都剖析得很透。

她有一个教学笔记,班上50多名同学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甚至最近的情绪变化、微小进步,都被记在里面。2年后,她成为全校最年轻的班主任,获得的奖状可以贴满整整一面墙。为了提高业务,她把老教师的课表都抄下来,只要一有[教师演讲稿——爱是学生心中的云彩(共2篇)]时间,就进到这些老教师的课堂听课。她很快就成为了学校的青年骨干、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学生都称她为漂亮姐姐、漂亮老师。

几年来,她没有医保、没有编制,每月工资仅仅1000元,但是她却自掏腰包给班里买了电水壶,让班里学生在冬天能喝到热水;拿出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面包、饼干,给家远的学生当早餐;每个月拿

出一百元,资助班里贫困生,连寒暑假都不例外;为了带好毕业班,甚至推迟了自己要宝宝的想法。她只是个 “临时工”,但她却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学生身上,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自己无悔的从教之路。她曾说:“作为教师,如果孩子们期盼一缕春风,我愿献上整个春天;如果渴求一滴海水,我愿倾其一片海洋;如果撷取一片红叶,我愿给予整片森林。”这是她对学生爱的承诺。

2012年5月8日晚20点30分,佳木斯市

张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瘦削的臂膀曾经给了多少孩子栖息的港湾,更给了车祸中被你救下的孩子生命的新岸。你摘下了自己的翅膀,送给别人飞翔。但是我相信你没有后悔,虽然你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你却成为千千万万学生的好妈妈,你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心,用热血见证了师德的高尚;你让我明白了,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向“妈妈”一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根植爱,呵护爱,传播爱,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你这样的好老师,我们的社会才充满了爱,饱含着爱,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爱,我们的“花朵”才会茁壮成长,我们的“美丽”才会更持久!

你的精神,定将会像一盏璀璨的明灯,照耀我们广大教师前行,激励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种好心田,潜心育人。

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行动拉近你我灵魂的距离,学习你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我要以你为榜样,在危急面前敢担当,在重任面前讲奉献,在利益面前识大局,在成绩面前懂谦让,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浓浓的师爱化作每一个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

套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作为我的结束语——一个好老师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每: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误人子弟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骄傲地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奋斗终身??

爱 是 学 生 心 中 的 云 彩

演 讲

东 塔 中

王伶艳稿 学

篇二:教师演讲稿 教师演讲稿——爱是学生心中的云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学生心中的云彩》。

2010年的夏天,我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来到了广初中,从一所熟悉的学校

走进了一所陌生的学校,从学生变成了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书育人生涯,转眼间,一年就要过去了,我和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读师范时,我曾用浪漫的情怀去设计美好的未来,用火一样的热情去描

绘绚丽的事业。可当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我才切实体会到了教师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和巨大的压力。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踌躇满志。可是,几天之后,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心凉了半截。作业本上,一个歪歪扭扭的字,一个鲜红的叉,课堂上,做小动作的,讲小声话的??面对孩子们这样的表现我不知如何是好。我苦恼、迷茫、动摇,但领导的谆谆教诲激励着我,周围同事们的工作精神感化着我、震撼着我,他们像春蚕,象蜡烛,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神圣。

而今,我谛听着自己踩踏的足音,摇摇晃晃地在从教这条路上走了将近一年。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学生们面带微笑地叫我“老师”;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数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帮他们点燃理想之灯。而学生也在影响着我,他们丰富着我的生活,他们美丽着我的人生,他们让我更深的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幸福。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5月12日,我们记住了汶川!在地动山摇时,有的老师丢下学生跑了,大家提起来这个人都嗤之以鼻,谁都可以戏称他为“范跑跑”;有的老师为了学生而忘记了个人的安危:在地震来临之后,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砖瓦、灰尘、石块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这个老师就是谭千秋,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老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爱,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

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他以师者的本色展[教师演讲稿——爱是学生心中的云彩(共2篇)]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也许,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很多人的价值观中,谭老师的行为不会被理解,甚至还有人会嗤之为“傻瓜”。而我却要为这种无私奉献的“傻”叫好!喝彩!

篇7:爱是一种责任教师演讲

大家好!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铸师魂强素质,打造德艺双馨教师队伍”。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师德正是我校教育工作者的明镜,也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灵魂。故此我校把师德工作以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凸显出来,使之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

1、师德建设目标化。

学校不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学校根据实际把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在会议室周围呈现,以便让全体教师时时牢记,每日“三省吾身”。会议室镜子中间“心境”两字的左侧是“自省”即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右侧是“自律”即教师的五种精神。相对的是两幅书法,左侧是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右侧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把每一件简单是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这一切便是我校追求的师德目标。

2、师德建设制度化。

在学校量化考核中,师德占重要的一项考核内容,而且所占分值很重。不但如此,学校还制定了《师德考核评价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没有资格参加任何评优活动。

师德评价每学期一次,由考核小组负责。分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考核小组评价五个环节,合计为100分。每个环节由专人负责,严格按评价标准进行,完成后进行公示。从而以制度引导教师的师德。

3、师德建设常规化。

学校力争把师德建设工作与学校常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其载体为“主人”管理模式,使师德建设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在学期初确定师德发展方向,并据此采取具体措施,填写“目标自压模式”表,从而在师德建设方面自己加压、自己约束、自己成长。对待同事通过“值周校长模式”这一途径,让教师转换角色换位思考,教师间能够做到相互尊重和理解。对待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四心”即关爱学生诚心,了解学生细心,教育学生耐心,服务学生热心。特别对学困生要有爱心、耐心、信心,这样才能求得家长的认可、信任与尊重。教师在特殊设计的办公组合桌办公,四人一组便于“合作互动”。学校主要采取以下三种途径:集体备课即分学科按“三段论”共同探讨,确定教学设计;专业引领即由标兵、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同伴互助即建立一一对应互助小组,每周进行一次互查教案、互查互批作业、互听一节课活动,对存在问题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促进。“合作互动”打造团队意识,贯穿“与人方便等于与己方便”、“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简单的哲理。“爱心基金会”以众人之心去温暖一颗心,让爱传递爱,让感动传递感动,使师师间、师生间心存感激水乳交融。当然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社会大环境对教育冲击很大,要守住心灵的家园,做到安贫乐道,不追名逐利就必须有坚强的师德意志。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敬业精神增强自身素质,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

1、抓自省,强化“三个自己”。

①自己认识。定期的师德论坛、师德报告、师德标兵评选,教师们都要写出深刻的体会。其参照的目标就是“心境”两侧的“自省”、“自律”,还有办公室悬挂的两幅书法。每个教师要逐句写出自己的感悟。如每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如何认识的;每句话表面意义是什么,内涵又是什么;除了内涵,其外延又是什么。然后教师间相互交流,力求从思想上认识到位。随着师德建设的逐年推进,每次教师的理解都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②自己反思。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感悟,逐句对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深刻剖析自己。有的教师认识到自己自私,看重名利;有的教师认识到自己缺乏创新意识,教学中欠缺运用“三段论”;有的教师认识到自己没有奉献精神,欠缺专业情意;有的教师认识到由于工作不注重细节,经常导致工作失误;有的教师认识到自己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认识到对待学生缺乏爱心、细心,方法简单等等。

③自己提高。教师根据自己反省结果,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结合师德评价,找出影响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因素。然后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制定出具体的提高方案。客观因素力争扭转,主观因素力争改变。

2、讲团结,倡导“三个相互”。

①相互帮助。干群之间、教师之间要敢于面对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坦诚相见。思想问题通过大家在一起讨论、学习、座谈会、标兵引领等形式,逐步改变。行为问题采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方式,即教师间缺优搭配、一一对应成立互助组,学校各种工作、各项活动以伙伴的形式参与。

②相互影响。大家共同生活、工作在学校这一大集体中,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学校要求教师平时要多观察他人的言行,如谁到校最早?谁教案最好?谁工作最细?谁最有耐心?谁带病坚持工作?谁家访最多?谁无怨无悔担当重担?谁不计得失默默奉献?谁宽容大度?谁最有责任感?谁在不断充电?等等。看到别人的点点滴滴再对照自己,然后提出几个问题:同在一个单位自己为什么与别人有很大差距?自己甘于落后吗?今后怎么去做?大家都是有自尊心和上进心的,会很快解决自己的问题迎头赶上甚至超越对方。

③相互提醒。用大师提醒:学校实行双签到制度,签到内容是书写“于丹心得”。她一句句深邃的哲理,一句句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洗涤着大家的心灵,净化着大家的思想。用大事提醒:汶川大地震所显现出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特别是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谭千秋老师;救援人员含泪锯掉手臂才把孩子救出的张米亚老师;身体被砸成三段,双手仍环抱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的向倩老师;用身体挡水泥板救下孩子的瞿万容老师,这一切对同样是干教育的我们有怎样的冲击与启迪呢?用信任提醒:干群之间、教师之间信任是桥梁,真诚是纽带,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要感谢他人的提醒,感谢他人帮助自己完美,最终达到双赢。

我们力求以师德铸师魂、以师魂强素质,最终将收获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我校师德建设工作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向兄弟单位学习。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争取把师德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篇8:爱是永远的“病”

读高二时,她患偏头疼,去了许多大医院就诊都没有明显效果。母亲不知从谁那里听说偏方可治大病,便开始四处寻找偏方,经常弄回一些奇怪的东西让她吃。这让她极为不满,可是不管怎么反抗,母亲都强逼着她吃,也不怕把她吃出毛病。有时她会嘟囔:“真是有病!”母亲耳朵好使,就勃然大怒:“你才有病!你不有病我能天天给你找偏方?”好在后来病愈,也不知是不是那些偏方的功效,反正母亲就认定了此理。

她有时会觉得很奇怪,母亲是挺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一到自己女儿身上,就糊涂得要命?特别是有一回,疑神疑鬼的母亲不知动了哪根神经,就认定她与一个男老师谈恋爱。为此,母亲居然还去学校偷偷观察。她得知后,和母亲狠狠吵了一架。

上了大学,终于脱离了母亲,她有一种重获自由的快乐。可是母亲的电话总是不分时候地打过来,问这问那,烦得她不行。那时她刚刚失恋,母亲不知从她的哪句话里听出了口风,便刨根问底,把她气得挂断了电话,一连十多天都关机,耳边重又清静。

那时正是冬天,有一天下午,天上飘着大雪。她正上课,偶然向走廊里望去,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像极了母亲。她忙走出教室,果然是母亲!母亲头发上和身上都湿湿的,显然进了楼都没有拍打掉身上的雪花。她还挺感动,母亲一定是担心她失恋后的状况,才坐了一夜的火车赶来学校。可母亲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她哭笑不得:“前些日子接到你用别人手机发的一个短信,你说钱和手机都丢了,让我给你汇钱。我开始琢磨着是骗人的,可总打你电话,竟真的打不通,觉得还是自己来一趟好。”她问:“你不会往短信里说的账号汇钱了吧?”母亲笑着说:“没有,我自己带来了,给你!”

看着母亲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她的眼睛立刻就湿了。看看今天的母亲,虽然还是觉得母亲小题大做,可是,怎么心里一点都不讨厌了,却反而觉得很幸福?

篇9:教师演讲稿:爱是永远的阳光

--刘芳

今天的演讲我想从一句话开始,这句话源于昨天下班后朋友一起吃饭时,聊起各自的工作近况,朋友无意间的一句话刺痛了我的神经。她说:“我常常看到那些带中高考班的老师特别辛苦,我突然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是需要一种献身精神的,因为学生都是一些健全的人。他们在与老师说话处事时可以正常发挥。但你们呢,与那些聋哑孩子们在一起时,你们的教学及一切的交流方式都不一样了,长此以往,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都会感到压抑”。听完这句话,我愣住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有过和我同样的感受。说到这里我们每一位特教人都会为之动容!特殊教育是一个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于一体的专业。从事这一专业的人必须以“爱心”为动力,才会不断探索进取,才能有所成就。

而这种爱心,并非教师早就准备好的。当置身于这一特殊群体中,望着那一张张美丽而清纯的脸,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那花样的青春、花样的年华、花样的灵魂,却烙下了不幸的印痕。此时此刻,身为特教人,怎能不心灵颤栗,怎能不心生怜爱,又怎能不深感责任的沉甸?身为特教人,我们陷入沉思并见证这样一个事实:世俗的偏见使世人歧视残疾孩子,讲究颜面的父母视残疾孩子如累赘,更有甚者想将他们抛弃。唯有特教工作者才能拯救他们。

听:课堂上老师一遍一遍地重复着一个个汉语拼音,学生啊啊的模仿着发声,这是语训班的老师们在教聋儿说话。为了教会聋儿一个字母、一个词语、一个短句,老师们耐着性子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尽管枯燥乏味,尽管嗓子发哑,却依然坚持着。聋教部的老师在课堂上不但是教学者,也是表演者,既讲授,又演哑剧,使出浑身解数,大展十八般武艺,只为把那五彩缤纷的知识海洋引向无声的世界。

看:教律动的老师多忙活,示范完动作,还得忙着队前队后地跑来跑去,扶头、搬脚、抬臂。旁人无法理解,失去听觉的人,怎么能做到配合节奏进行舞蹈?其实没有别的,就是一次次练、一遍遍记,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合上节拍了,还得领悟曲调意境,跳出韵味和风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聋人舞蹈教学最好的诠释。

放学时,班主任会把学生安全的交给生活老师。他们清点学生人数,组织学生有序就餐。夜晚的宿舍总有一盏灯是亮着,那是生活老师在细心的帮助低年级的孩子盖被子,或是督促高年级的学生早点睡觉,遇到身体不适的学生还要多加留意。清晨,他们总是早早的把学生叫醒,组织学生打扫宿舍卫生,跑早操,就餐。直到早晨上班,他们会安全的把孩子交到班主任的手中。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所在。但在晋中特校,特别是特校班主任却要求个个身兼数职:上课是科任老师,下课是生活老师,下班后成了保姆,甚至更多的角色。上课、改作业、为学生添置衣物、买牙刷卫生纸,带学生看病、照顾学生起居,将“老师”和“母亲”的职责合二为一。我们常常玩笑的说,“几十年的汗水也许都换不来学生叫自己一声‘老师’。特别是六一节前,每位班主任都付出了巨大的辛苦,教室里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指导学生做手工,布置教室,出黑板报,每件事情都亲身参与,累的腰酸背痛,却依然坚持……

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我们特教老师更是牺牲了陪自己孩子玩耍的时间,更多的节日,我们依然不能和家人团聚,把更多的爱给予了特殊孩子。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无法像正常老师那样,期许学生金榜题名、自己桃李满天下。我只有一个梦想,就是这些残疾的孩子们也能享受教育的快乐,最终回归社会,拥有正常生活。

篇10:爱是永远的年轻

在北京小西天的“七重天”里(因住在七楼,以此为书斋号),黄宗英书房的墙上挂着一本过期的挂历,上面全是她的亡夫、著名电影演员赵丹的电影剧照;在冯亦代的书房里,则摆放着他的亡妻郑安娜的照片。黄宗英说:“我和冯亦代都有过去的生活,彼此尊重很重要。我们的婚姻为过去的生活画上一个分号,也为未来的生活开了一个好头。”两位老人同属牛。1994年结为伉俪时,冯亦代八十有一,黄宗英六十有九。“二哥”、“小妹”,是他们彼此的昵称,几位刎颈之交的老友也这么称呼,亲切、自然。

经营一个家不容易。黄宗英说:“心灵要有一块手绢:每次进家门之前,都要把所有的不愉快和烦恼统统系住,带着快乐进家门。”

黄宗英有—手织毛线活的好手艺,这是她在第3次大病之后,为了恢复手指关节功能而练的。黄宗英想做的事很多,她的晚年规划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本。在他们家里,我还碰巧遇上了她请来的电脑辅导员,一位年轻的大学生,黄宗英称他为老师,一副甘当学生的样子。

两人婚后,冯老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我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小时候我身体很弱,时常生病。上中学后,我有意识地参加体育锻炼,才使体质强壮起来。不夸张地讲,当时我打篮球和跳高都达到专业水平。后来喜欢运动的爱好一直没变。”在饮食方面,冯老特别注重早餐的质量和营养。早餐前除喝一小瓶蜂王浆外,牛奶、燕麦片、牛肉、面包是他必吃的食物,而午餐和晚餐或是一碗面或是一小碗米饭。

谈到长寿养生,冯亦代认为,聪明的老年人都应懂得“健忘”是最好的良药,“包袱”背得太多会让人心力交瘁,很多人就是被压垮的。冯老达观爽朗,听音乐、读书是他最大的嗜好。他认为,为文无定法,健康长寿也不可能有什么法则。

两位同属牛的老人,都是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强者。他们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伏案疾书,看谁写得好、写得多。冯老全身心投入写作,除做自创的健身操,看电视早间新闻、用早点之外,其余时间都专注于笔端。他喜欢伴着音乐写作,几个乐章奏毕,华章已就。而黄宗英在写作之余,则要尽主妇之责,筹划一日生计,有时保姆不在,她还要收起笔墨进厨房。

冯老毫不掩饰对夫人的爱意,说他的“小妹”是“70岁的年纪,17岁的脾气”。有一次,他和黄宗英同时发高烧住进同一家医院,几周后又同时退烧出院。冯老对两人的“步调一致”相当得意。

一次在笑谈“未来”时,冯亦代动情地说:“我们的日子不多了,我们要比任何时候都过得甜蜜……但是最好让我先离开你。”黄宗英有点鼻子发酸:“抽签吧!”

上一篇:社会扶贫动员讲话下一篇:2015年小学教师年度个人工作考核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