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

2024-04-23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精选8篇)

篇1: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探究

回兴中学杨长菊

内容提要:数学活动课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创新课型。本文首先提出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和背景,然后阐述其含义、应遵循的原则以及课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最后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初中 数学活动课探究

数学活动课是一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创新课型。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指出,实践活动课不是其他课的辅助和附庸,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它不仅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了广阔的渠道,而且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空间。根据《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数学实践课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加强学习实践性和体验性,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能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一、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和背景

开设数学活动课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数学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功能——包含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二是创造功能——通过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发展提炼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意数学应用的创造性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三是育人功能——通过数学的教学,使学生形成诚实、正直、坚忍不拔、不轻率盲从的品质,尊重真理的习惯和严肃的生活态度,形成从整体把握事物,从全局考虑问题,遇到困难不断创设条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事物朝着最优方向发展的优秀品质。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仅侧重于教育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而往往忽视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知识的应用。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使学生既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而我们的教学长期脱离实践,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好数学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找不到数学的影子,由此可见,现在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没有真正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也没有学到真正的数学。

因此,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表现,也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探索,参与实践,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和数学建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数学活动课的含义和应遵循的原则

数学活动课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讲述、游戏、操作、推理计算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课型。通过数学活动课,可以使学生从繁重的课堂任务中解脱出来,调节学习情趣,轻松有效地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实现学习参与的全面化;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得到提高,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创造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符合学生认知特征和实际条件,因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A、实践性:数学活动课中,学生应灵活运用学到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与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和谐地结合起来,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中

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活动内容要比较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不要设计过高过难的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方学生活动多谈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少谈旋转,因为旋转难度大些。

B、兴趣性: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数学活动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活动内容要尽量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C、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程度的层次参差不齐,设计活动的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

D、两主结合性:所谓两主结合性即以教师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老师主导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是活动的主体,也就是说老师只起引导作用,不包办代替。但是如果只强调学生主体,缺乏老师的主导,学生可能象一只无头苍蝇嗡嗡乱飞。只有两者结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鼓励性: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是保持学生在活动中激情不减和持续探究的重要环节。肯定他们的探究意志,表扬他们的探究精神,都会使学生的精神振奋,自信心增强,参与意识受到激发,数学能力得以提高。比方在活动当中重点引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动手参与,哪怕有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数学活动课的课型

1、拓宽延伸课

在完成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把课本上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和拓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一个专门的知识疑点、重点、难点,适当加深拓宽,充分发挥数学才能解答一些数学问题。如学习了四边形的中位线知识后,开展了一节关于“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所得的四边形与对角线的关系”的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图、分析、讨论、总结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的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就使数学课内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也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提高。

2、实际应用课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常要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是思维的创造性过程,是思维灵活变化的体现。数学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如在教学“比例应用”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谁不上树可量得树高?谁不过河可测得河宽?”同学们听后,学习兴趣很高,纷纷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于是对“比例应用”的学习,便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同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也积累了理论经验。再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张的厚度,提出问题“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继续折叠20次、30次,会有多厚?”把数学问题转化数学乘方问题,最后让学生通过计算知道:如果一个楼层按高3米计算,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继续折叠20次有104米高,有34层楼高;继续折叠30次后有10万多米高,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珠穆朗玛峰高约为8848米)。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用处与妙处,从而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数学的态度,下定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3、实践操作课

指导学生制作学习用具或操作学习用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做一做、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具体操

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用硬纸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台等模型,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不仅认识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平面图形经过折叠成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如,学了图形变换后,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几个简明的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的图形构成的商标,再着色并配有简炼的广告语,给天城工业区的麻花开发商的汪老板设计商标并加上简洁温馨的解说词等,使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数学是有价值的数学,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4、游戏活动课

数学游戏的趣味性强,通过数学游戏,使学生在玩中乐、乐中学,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数学游戏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极好的益智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游戏活动形式很多,如下数学棋,玩数学扑克牌,猜数学谜语,开设数学诊所、数学游乐园等。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为了让学生能熟练记忆、理解所学过的有关几何定理、推论以及逆命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学生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进行击鼓传花游戏。第一横排的学生传完花,把花交给第二横排的学生,第二横排的学生传完花,又交给第三横排的学生,这样依次传下去。当鼓声一停,花落“甲”同学手中,便叫“甲”起来邀请他的好友“乙”。“甲”说出所学的一个几何定理或推论,让“乙”说出它的逆命题,由全班同学来判断其正误,回答正确各自得10分,有说错的记0分,要求已说过定理、推论不能重复,以小组形式积分,最后评比。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和辨别能力。

四、数学实践课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数学实践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活动,学生做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选择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数学实践课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活动的参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展示,在教学中要注意:

1)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2)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3)要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数学实践课的学习方法是行动、提问、研究和实验,而不是死记硬背事实性知识。

3、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综合实践课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或解决方法。

4、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以质的评估为主

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强调过程性评价,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应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综合实践活动应主要评价以下内容: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对结果的有无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五、结论与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数学活动课具有数学教育的文化功能,通过课堂知识的延伸,加深了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功能在课堂活动中得以实现;同时在课堂活动中,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相协助,体现了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参与。二是教师教学的选材等对数学活动课顺利开展的影响比较大,选材不好,课堂活动气氛就不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学校的硬件设备,如直观工具、电脑设备等对教学有比较大的影响。

总之,教师要成功地上好一节活动课,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主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使学生易于接受;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具,通过轻松灵活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新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学课程标准》。

2、《中学数学研究》

3、金立荣:《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反思》,教育资源网。

篇2: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

课堂教学评价要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否则就不会产生对评价对象价值的客观判断。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仅仅通过观察、反思、交流等方式进行,还需要采用测量、评估等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只有充分收集相关资料,获得客观的评价对象信息,才能在此基础上获得具有实效的教学评价,从根本上实现有效性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课题研究。在下文中,将就这四个部分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一、数与代数:教师要认真把握好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首先,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对新知识的概念、法则和计算原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实时引导,增进学生的理解水平。但是,切记不要把这种理解水平等同于记忆概念的准确性或者是相关技能和法则的熟练度。对概念的学习评价应注重理解程度的考查,但不应单纯地考查对概念的描述性记忆。此外,教师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评价不可过分侧重技巧,而应重点考查对各种运算规则和算理的理解运用,其评价标准在于能否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合理简便的算法以及能否根据算理进行合理计算。其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从事课堂中各种探索性教学活动水平的评价。该评价的侧重点在于考查以下诸方面学习要素,即从事探索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使用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语言、图形的水平、形成猜想的意识和方法,多角度地探索问题和思维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对结果进行论证的意识和水平等。因此,除了基本的概念题和计算题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空间与图形:教师要重点考查评价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及结果 首先,教师要重视评价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评价应伴随图形与空间各部分内容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观察和欣赏现实图形和几何图形所具有的与变换相关的性质时,应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其空间观念。此外,在视图与投影部分,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几何体和三视图之间的对应观察水平,根据三视图实际动手建立实物模型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可以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及由此探索出的结果进行评价。在学习图形认识的内容时,要重点考查学生参与观察和测量等课堂活动过程,并对该过程得到的图形性质的探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图形的变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中的实物及几何图形,因为这是得到基本概念的基础。此时,教师应重点考查他们将对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能力和水平,由此给出合理的教学和学习评价。作为一个课例,笔者给出教学中《平行四边形》这一节课的教学考查方式。这节课教与学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要素。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分别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题目:请画出四边形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1)画出章节知识结构图,若没有遗漏记为及格(具体包括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写出每个定理中两个使用条件的记为良好;(3)写出每个定理中三个及以上使用条件的记为优秀。2.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题目:联系实际生活,请你举例给出各种特殊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应用例子。(1)能举出三个正确的例子记为及格;(2)能举出四个正确的例子记为良好;(3)能举出六个以上正确的例子记为优秀。3.创造性想象能力这里,设计了这个题目:想一想,你能举出多少种梯形辅助线的引法吗?(能想出一种引法的记为及格,想出两种的记为良好,三种及以上的记为优秀)。4.动手实践能力考查题目:已知线段a,b,e,f,求作梯形ABCD,使得BC∥AD,并且满足AB=a,AD=b,AC=f,BD=e,说出作法及根据(做出基本图形记为及格,做出基本图形并能说出作法记为良好,做出基本图形并能说出作法且能写出根据做出基本图形并能说出作法记为优秀)。5.学习能力考查题目: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请你说出你认为本章内容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只要想出一种方法无论对错就记及格;如果想法合理能够行得通就记良好;如果你认为是一种最简洁的学习方法并能说明合理的理由就记优秀。该题目可以以学生自己打分和同桌互评的两种形式来统计考查结果。

三、统计与概率:教师应重视评价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本学段内容的教学是在比较完整的统计活动中进行的,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主要关注两点:第一,教师主要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合作情况。同时,建议观察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从事活动,是否能独立思考同时能与同伴进行主动交流沟通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在统计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是否能有效克服困难,并对数据保持认真科学的态度等。第二,教师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建议从制定统计方案,收集与描述、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统计结果做判断、预测和决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课题学习:教师应突出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整体性的了解水平为了在教学中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整体性的了解水平,教师可以直接通过考查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的相互联系来进行,同时关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反思和从实验过程中发现数学事实的研究能力等。除此之外,新课改还积极倡导课堂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该过程通常记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操作结果或者思考方式等过程的描述性内容。这些材料可以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状况和发展结果。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教师可以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来收录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资料,除了考卷、作业等外,还可以包含:(1)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答;(2)与数学课程有关的其他作业;(3)学生的学习总结和体会;(4)教师的学习评价;(5)学生作业错误改正情况;(6)学生动手操作数学模型或实物时拍摄的照片;(7)学生独立思考时想出来的问题(无论有没有解答);(8)学生的与数学相关的艺术作品;(9)学生学习日记的摘要;(10)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描述。为了完善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导学生积极整理自己的学习记录相关材料。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提升,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然而,实现育人成才的目标需要通过学校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和灌溉。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上,学生在讨论了一道例题的四种解法后,教师却要求学生自己来设计一道数学题,使它能用这四种解法来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再如,教师提问“你能把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吗?”,由此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实践能力;通过“如果还有你认为更好的,欢迎你能把它写出来”等问题来鼓励学生思考创新。

总而言之,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杨聪杰

篇3: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

笔者所教授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 思维活跃, 喜爱交流, 对未知事物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 一般的课内学习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使其通过实践更好地积累活动经验, 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和开展了一系列数学课题探究活动,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课题探究活动的基础

课题探究是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 以问题研究为基本内容, 以问题解决为基本过程, 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活动。由于课题探究的内容和方式都比较灵活,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与实践空间, 其也成为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良好平台。

当前, 将课题探究引入课堂教学中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 全国各地有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与实践, 并开设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然而, 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相比, 数学学科研究的对象更为抽象, 动手操作的实验机会较少, 因而相关课题探究活动的开展也相对偏少。但是, 作为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 数学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课题探究活动, 有助于改变目前学生“学数学就是‘刷题’”的单一方式, 引导学生从以接受为主转变为主动求知, 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其实践能力, 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2]。

与高中相比, 在初中阶段开展数学课题探究活动的实践也相对偏少, 主要原因是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 问题研究的深入性受限。但是, 在初中阶段开展数学课题探究活动有其自身的优势。第一, 与高中相比, 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较轻,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些问题进行拓展探索;第二, 与高中相比, 初中数学的抽象色彩要弱一些,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直接, 这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学习环境, 从而促进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和开展了数学课题探究活动, 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提高兴趣, 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在放手的世界中获得成长”。这一活动在选定课题 (包括子课题) 的基础上, 由学生在课下以小组合作形式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讨论交流、实测或上机实验等手段进行探究, 最终形成课题报告和演讲稿, 在课上进行展示汇报, 其他学生可以就报告内容提出问题, 由该小组学生当场作答。经过完整的初中三年, 这一活动形成了几个系列, 课题内容逐步由课内走向课外、由教师设置发展为学生自选, 获得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与好评。

二、数学课题探究活动的实践

(一) 课题探究活动实践概况

笔者在初中三年中设计和开展的课题探究活动情况见表1。

无论是从课时频率看还是从开放性的角度来看, 课题探究活动的高潮都出现在初三时期, 这并不是偶然。虽然初三时面临准备中考的压力, 但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拓展思考进而提升能力、开阔眼界的好时期。在统计活动和自选课题活动中, 很多问题都来源于实际, 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广泛观察与思考以及将数学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识。

在课题探究活动结束后, 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优秀课题评比, 奖项设置包括优秀选题、优秀ppt、优秀汇报等, 评比完全由学生投票, 在中考前的最后一节课颁奖。令人惊喜的是, 学生把最佳汇报奖授予了一个“没有做完课题”的小组, 理由是他们虽然没有得到最终结论, 但是展示了非常精彩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过程而非结果的更多关注, 也反映出他们对学习乃至生活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升, 使得教师对他们的未来增加信心。

(二) 课题探究活动案例分析

案例:到定点距离关系的研究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通过课上的学习我们知道, 到两个定点A、B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那么, 如果一个点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满足其他一些特殊关系, 这样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我们分别研究了以下几个特殊关系:

(1) 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2) 到两定点距离之差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3) 到两定点距离之积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4) 到两定点距离之商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5) 到两定点距离之平方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2.问题探究 (以问题 (1) 为例)

(1) 作图观察

在几何画板中作图, 设定点为A、B, 某点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是线段CD的长度。则可知当CD<AB时, 这样的点不存在;当CD=AB时, 这样的点的轨迹是线段AB本身;当CD>AB时, 可以用如下方法作图。

在线段CD上取一点M, 以A为圆心、CM长为半径作圆, 再以B为圆心、BM长为半径作圆, 则两圆有两个交点。拖动点M并跟踪交点, 就可以得到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2) 理论推导

以AB中点为原点, 向右、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B两点坐标分别为 (-a, 0) 和 (a, 0) , CD=2b (b>a>0) , 由上述方法作出的两圆交点为P (x, y) , 则有

PA+PB=CD, 即,

这和我们未来要学习的椭圆方程是一致的。

3.问题探究 (以问题 (3) 为例)

(1) 作图观察

当CD长度变化时我们发现, 相应的轨迹呈现出很明显的区别, 如图:

(2) 理论推导

与问题 (1) 类似, 这时P (x, y) 满足的关系是

整理得

(3) 查阅资料

这个方程我们非常陌生, 所以在网上搜索了“到两定点距离之积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 发现它叫做“卡西尼卵形线”, 并且百度百科上还给出了曲线形态发生变化时a、b所满足的条件。这一曲线在天文学研究中有所应用。

4.拓展探索

上面我们研究了到两定点距离满足某些特殊关系的点的轨迹, 假如是三定点呢?

先思考到三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我们设计了以下作图方法。

设三定点为A、B、C, 某点到这三点的距离之和是线段CD的长度。在CD上取M点, 作A、B到两点距离之和为CM的点的轨迹 (椭圆) , 再以C为圆心、DM长为半径作圆, 得到圆与椭圆的交点。拖动点M并跟踪交点, 就可以得到到三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这一轨迹的图形我们也很陌生, 并且, 虽然它的原始方程很好列, 但是化简非常繁琐, 我们继续不下去了……但是, 我们联想到了三角形的费马点 (同一平面内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 , 如果设费马点到三顶点距离之和为dd, 可以判断当CD<d时, 这样的轨迹不存在;当CD=dd时, 这样的轨迹就是一个点 (费马点) 。对于问题 (1) , 轨迹形态的变化可以看作是由线段“膨胀”成一个椭圆, CD越大, 椭圆就越大, 那么这个问题是否可以看作是由点“膨胀”而成为其他的图形呢?从作图结果看, 这个图形很像一个曲边三角形, 但显然又不是。我们在网上搜索了这个问题, 也没有定论, 所以现在不知道这个轨迹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将来能不能知道……

在这一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做法展现出以下几个亮点。第一, 学生考虑到如果所求的轨迹存在, 则到两定点距离的和、差、积、商、平方和与这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应满足何种条件, 最后根据二者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讨论, 通过建立坐标系给出所求轨迹的代数描述, 并变化参数观察所得结果, 体现了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和精确性。第二, 在研究“积”的问题时, 学生作出图形后, 对其“意想不到”的形状十分惊叹, 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这种轨迹的更多知识 (专有名称、代数方程、应用领域等) , 之后又向大家介绍。这体现了学生借助外部资源进行研究的能力, 并收获了分享的喜悦。第三, 学生能够在已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新问题, 再对基于已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案进行修改与拓展。这说明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并在数形结合、类比联想等重要数学思想上有了很好的内化。

(三) 学生反馈与评价

课题探究活动获得了学生的广泛欢迎与好评, 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 有的学生说:“这类研究对解题很有帮助。题目灵活, 不是死做题能解决的, 需要思维的积淀才能找到‘开门的钥匙’, 而课题探究活动就是积累‘找钥匙’经验的最好途径。”有的学生说:“现在想想, 觉得当时做的内容都是相当朴素的, 很多也有娱乐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话又说回来, 数学研究不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么?并且, 很多时候伟大的研究也是这样一点点推导出来的。”有的学生说:“初三一年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就是这些数学活动, 不仅给我们备考的枯燥生活添了一笔亮色, 还能够看到同学们思想的闪光点, 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也为自己能和他们一起学习感到十分幸运。”

总之, 课题探究活动是笔者与学生共同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这一过程中, 师生都充分收获了思考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结合多年的探索实践, 笔者认为,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除了知识和思想方法外, 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精神、应用意识和审美体验。学生只有在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学习的乐趣和自身成长的基础上, 才能形成比较恒定和良好的积极求知心理。这是现阶段培养健康快乐的学生, 为未来塑造有理想、能作为的新人才的重要基础。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 “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程与教学中一个新的核心概念, 从而推动了实践性活动的发展。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通过实践更好地积累活动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和开展一系列数学课题探究活动,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数学教学中很关注这一点, 在初中三年中开设了很多课题探究活动,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课题探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EB/OL].[2015-04-26].http://www.pep.com.cn/xxsx/jszx/xskcbj/.

篇4:初中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设计方法 实施步骤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4-02

纵观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一味注重学生对知识结论的识记,想方设法提高答题正确率,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成绩。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当今初中数学教学的盲目性,没有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的意义。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课外实践活动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课外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搭建了有效的桥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看到真实的数学现象和数据,激发问题意识,并学会运用知识理论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下文笔者从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实施步骤、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科学的设计方法

(一)课外实践活动的原则

一方面,课外实践活动要遵循“师为导、生为主”的活动原则。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重在对学生进行整个活动方案做出方向性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课外实践活动要采取“自由”和“统一”相结合的活动原则,即以活动形式自由,但活动主导线统一的教学原则。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教师不应给予过多的束缚,而应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其创造力,充分挖掘其潜力。但是,也不能太过于放任自由,否则整个活动就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那么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对活动进行有效的“统一”,时刻注意学生的活动是否偏离了教学目标,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达到有效活动的目的。

(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

活动内容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点,对教学内容全面地剖析,发现可供探索的教学成分,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并要遵循个体差异性存在的客观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分层次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中心对称图形》时,笔者进行了如下课外实践活动内容的设置。

在以上过程中,笔者挖掘到“中心对称图形”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了解到学生们对绘画感兴趣这一爱好,分层次设置活动内容,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按要求收集、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图形,有效达成了活动目标。

(三)课外实践活动形式

初中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个体型、组合型、集体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特点,有效地选择最适宜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个体型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活动内容;组合型的实践活动要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自由组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灵活地进行分工合作,如调查、收集、计算等,最后共同完成活动任务;集体型的实践活动主要针对任务量较大、内容较复杂的活动,如《解直角三角形》中要进行“根据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这一课外实践活动,这就要采取全班集体参与完成的形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把全班平均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量旗杆顶部M的仰角∠MBC;第二小组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离AN;第三小组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B。各小组明确分工,各成员做好本职工作,准确测量出以上各组的数据,便可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

二、精巧的实施步骤

笔者在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的探究中,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为问题引入—实践探索—交流讨论—发现总结—拓展巩固。详细的操作流程为:首先,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活动中来;其次,实践探索为活动的主要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和数据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其操作方法作出相应的指点;第三,学生大胆表述在活动过程中的思路、想法、问题,师生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好时机,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然后,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分析、挖掘、整理、概括,最终形成方法结论,进而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在实践探索中获取的知识结论,进行更深一步地挖掘和思考,促使学生用实践的结果再指导实践,进而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创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课外实践活动。

问题引入:老师最近买了一台电脑,可是令老师苦恼不堪的是,不知道选用哪种网费缴纳方式才是最划算的。

实践探索:学生以三人小组到电信局调查具体的收费方式,根据老师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最佳的上网缴费方式。

交流讨论:

生A:现在有两种上网收费方式:一种是无论每月上网时间多长,均为120元;另外一种是计时收费,每小时2元。

师:很好!调查得很准确。那么,老师应该选择哪种缴费方式更划算呢?

生B:看老师实际的上网时长而定。

生C:长的话就选第一种缴费方式,不长的话就选第二种缴费方式。

师:如何界定时间长与不长呢?

生D:这个应该要有具体的计算才能得出界定的时间。

发现总结:

可以把两种收费方式整理成关于Y(费用)与X(时间)的一次函数:

Y=120

Y=2X(0则每月上网时间如果大于60小时,那么采用包月缴费比较划算;如果每月上网时间等于60小时,那么两种收费方式一样;如果每月上网小于60小时,采用计时收费比较划算。

拓展巩固: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主要是找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抓住基本量,用含未知数的式子来表示出这些基本量的相等关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在以上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了解到了具体的网费缴纳方式,并且利用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成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当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了。

三、适时的评价机制

适时的评价机制是保证课外实践活动顺利展开的必要前提,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活动评价机制的制订和实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学生的情感态度、活动参与度、实践方法、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用主体评价和客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的“饥渴点”(即当他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感到挫败感时),通过鼓励性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对学生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给予肯定,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表扬其创新性的操作方法,并对他们努力获得的成果做出适宜的点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的最大、最小值》时,笔者展开了“到超市进行调查”的活动,要求学生到超市了解果蔬销售如何定价,才能使总利润最大。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但少部分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不敢大胆地走进超市进行调查交流,笔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开导,其中有个叫王华的学生问题比较突出,笔者和他进行了如下谈话:

师:王华,你为什么不和其他同学一起到超市进行调查呢?

王华:我……

师:有什么问题大胆和老师说说(笔者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他)。

王华:老师,我……我怕……(一副担惊受怕的表情)

师:你怕什么呢?(笔者用手抚摸下王华的肩膀)

王华:我不敢和别人讲话,我怕自己说错话,别人会笑话我(王华低下了头)。

师(温和、委婉的语气):王华,现在的社会中,不善于交流会丧失很多良机,再说了,你还没和别人沟通,怎么就知道别人会笑话你呢?要不你大胆地去尝试和别人沟通试试。

王华:可是,老师……

师:没事的!你放开手脚去和超市的销售经理沟通一次(笔者拍拍王华的肩膀)。

通过笔者的开导,并运用一系列的肢体语言,王华最终大胆与销售经理交流,最后顺利完成了活动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饥渴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大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得教学得以顺利展开。

总之,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必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新时代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篇5:数学教学学生的实践活动探究论文

一、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识。在“秒的认识”教学中,我通过两组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正确体会1秒和几秒。在体会1秒时,先让学生听秒针走的“滴答声”,然后跟着滴答声做拍手游戏,最后学生自己根据对1秒的体会,数10秒。在体会几秒时,先让学生30秒钟口算比赛,然后30秒中测自己的脉搏跳动次数,接着看自己深呼吸一次是几秒,最后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一件有意义或最拿手的事看看要几秒。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秒”这个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实践活动有利于发觉每个学生的潜能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其差异之一仅仅是某人在这几个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差异之二是某些智慧已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显能,某些智慧还没有被某人所显示,被称为潜能。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舞台,已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已发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创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自主探索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发现或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创造性地解决,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认识了圆锥以后,老师安排学生将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许多同学都发表了意见,基本上大同小异。有一位同学提出了异议“:我认为圆柱和圆锥滚动方式不一样。圆柱是朝一个方向滚,而圆锥绕着顶点,以高为半径画圆滚。”他的见解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但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反对:“圆锥不能以高为半径滚动,高在圆锥内部。”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学生都自觉地用模型反复进行实验。最后大家得到了共识:“圆锥是以顶点为圆心,母线为半径的”。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研究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始终借助实践活动———对圆柱、圆锥模型把玩来探究问题。看来,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给予一些支持帮助,他们的潜能就能发挥。所以,课堂上时时会有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圆柱体体积是无数个等圆面积之和。“”圆锥体体积是无数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

三、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能

篇6: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

但是,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应用并不系统,而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探究式学习始终无法取得预期理想的成绩,这已经成为众多教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本文在此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为相应的教学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借鉴,并推动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发展与建设。

一、营造氛围并合理分组是探究式学习的前提

农村初中相比于城镇初中,其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基础也有待提高。具体地说,部分农村学生受到家中的负面影响,例如,农村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不支持,农村家庭无法支付学生的学习费用等,就导致农村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太强烈的兴趣,也无法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与城镇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客观存在的问题导致农村初中数学难以开展,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教师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式学习。

因此,教师要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探究式学习,其首要工作是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和摸索。同时,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给探究式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有效的推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理论解决学生个人探究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教学中,教师举出与农村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事例来进行课前导入。在课堂教学前询问学生:“同学们,种植农作物是当地的主要收入,但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有的人种植的产物能够迎合市场的需求,从而卖出很高的价格,而有的人却只能卖出很低的价格。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能不能利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来制订更有效的农耕计划,()帮助我们的父母更好地选择种植物?”

这个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家庭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激发,教师能够让学生带着足够的动力进入到探究学习过程中。

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让学生依靠小组的力量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借鉴他人的看法,能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弥补缺陷,发挥团队的力量进行更有效的合作与探究,并且能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思维和意识,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与道路

教师还需要在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中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与道路。换言之,教师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朝着某个方向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制订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也就是要以任务为导向,让小组学生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探究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因为这样的问题过于片面,学生通过简单的阅读就能够得到答案,根本无法促使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真正开展。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在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尺子和笔等工具绘制全等三角形,并通过讨论与交流去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在不断的实践与总结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所制订的教学任务进行不断的总结与探究,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掌握的条件进行实践与交流。在小组当中,学生的思维与意识得到了碰撞,对各种所学的知识以及自身的能力进行更有效的综合利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合作支撑的探究式学习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让学生在探究出结论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三、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与总结

教师必须明确的是在初中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其中,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是学习引导者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探究式学习质量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与总结,并指出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不足,肯定学生的优势,让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提高。

例如,学生在《圆》这一单元的探究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认识圆,并总结圆的性质。但是,教师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的探究中遇到困难,从主观上认为这一节的知识过于抽象。

在总结中,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认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成果。同时,教师必须指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倡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与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图形与数学概念相互结合,通过画图等方式去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的观察得到理性认识。

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并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农村初中的具体背景,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对其进行支撑,推动教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篇7: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娄庄中学

钱坤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

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

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

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状况,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

2、开展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初中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又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与社会生活经验。因此,一般以开展“具体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活动内容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发现、探究与应用的能力意识。

3、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与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4、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

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与激励性,因此要积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工作,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

篇8:初中数学实践活动课探究

(一) 新课程改革中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的改革在我区已经进行了四年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课程的理念已经不断地深入教师的心中, 但通过对平时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笔者深深地感到:要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让学生在做中学、思考中学、活动中学、合作中学,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那么, 怎么样才能真正地达到《纲要》所提出的这些要求?怎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探究”呢?

(二) 我们身边的教师教学现象的思考

新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活动, 体现对“学习主体”的尊重, 都很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 显示主体思维的活跃, 但总感到有些探究活动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 尤其是农村初中很多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 继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 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

1. 教师组织不到位而出现的“放羊式”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追求让学生自主活动、分组讨论, 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 导致讨论泛泛、肤浅, 还有学生活动的目的、方向不够明确, 进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 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 创新思维, 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探究活动的认识不深, 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2. 盲目、过度强调探究活动

我们在有些课堂中看到, 探究活动几乎遍及各个角落, 盲目探究、过度探究, 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对立起来。学生活动内容华而不实, 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学生活动, 但活动达到了怎样的目的, 连上课教师自己也说不上来。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学生活动的数量过多, 不能达成有效的理想的效果。

(三) 我们身边的学生学习特点的思考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数学活动探究中学生是活了, 课堂热热闹闹的, 却有不少学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在活动中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 缺乏问题意识、合作意识, 缺乏情感意识。

面对以上出现的一些低效的数学活动探究状态, 我们应该怎样来精心设计、组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呢?怎样保持学生对课堂探究活动持久的兴趣?遇到活动探究困难时如何进行引导?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意识?

鉴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 笔者根据学校所特有的课程资源和学生实际, 在不断反思、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 对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探究活动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尝试。

二、我的实践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 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 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 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这形象地说明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只有通过主动探究学习而不被动接受学习, 才能形成更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所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才能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就是要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 形成数学观念,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和收获。

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各方面探究能力入手,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从而开发学生各种潜能, 培养学生数学素质, 提升他们活动探究能力。

(一) 善于发现问题, 养成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 主动探索。要树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观念。在活动探究时, 学生可根据具体的情景向自己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在思考时, 学生要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教师所讲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抽象、综合, 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 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案例:在学习八上2.6《探索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时, 我给出一些勾股数组:3, 4, 5;5, 12, 13;6, 8, 10;7, 24, 25;8, 15, 17;9, 40, 41……此时还设计如下两个问题:你还能列举出另外的数组吗?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写完题目, 我心想, 这题应该还简单, 学生会回答出来, 我让学生思考一下。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了, 学生的表情很沉重, 一直等了三分钟, 终于有几个人举手了, 学生甲回答如9、12、15、10、24、26。我接着问他:“能说说为什么吗?”把原来的数据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仍就满足勾股定理。”他回答说:“答案虽然正确, 显然不是我要的结论。我对该同学表示了赞许, 并让其他同学继续思索, 又过了几分钟, 仍不见有新的解决办法产生, 我不得已作了少许暗示:3的平方与4、5的关系是什么?此时同学们有灵性了!有很多人举手了, 我就让学生乙发表自己的见解:“11、60、61;13、69、70、15、112、113.”并让他阐述自己的见解。但对肯动脑筋的同学来说, 这一解释肯定不会满意的。此时又有一学生站起来说:“那么12后面是多少呢?按照前一同学讲的就不行呀。”我对该同学的发言随即作了表杨, 表示满意, 然后总结规律分两种情况。

事实证明, 我这样的安排, 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说出勾股数组, 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氛围, 把课堂切实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其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质疑, 勤于思考,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教与学的和谐地、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 学会主动参与, 进行自主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告诉我们:“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 不应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应当让学生自主地把事物整理就绪, 使自己成为发现者。”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 其中的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 一种愉快的体验, 会越学越想学, 越学越爱学, 有兴趣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合理设计“探究”, 激发学习热情、培养探究兴趣, 有利于最后形成探究的习惯。

1. 创设问题情境——引探究之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教学应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 巧妙设置学习障碍, 构建数学学习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具有知识性、实际性、新颖性的特点。

案例1:在学习“抽样”这节课时, 我从一个“生活的小插曲”引入。

妈妈:“孩子, 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 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都是坏的”孩子高兴地跑回来。

孩子:“妈妈, 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 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学生看后, 都情不自禁地笑了。教师适时地引导:“这样的方法合适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合适, 因为这种方法带有破坏性。”课堂上的气氛很愉悦, 学生的兴趣很浓厚。接下去, 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品尝一勺汤, 就可以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你知道其中蕴涵的道理吗?我适时地激趣, 学了今天这节课, 同学们就能用数学的知识解释这个道理了。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如:曹老师要买葡萄, 先怎样呢?此时, 学生就能很快地回答:先摘一颗尝尝。学生也举出了类似的例子:某人为了解要买的西瓜甜不甜, 在西瓜的某个部位打了一个三角口子取出来尝尝。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浙教版数学教材提供了大量的问题情境素材, 我们要学会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 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 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2: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教学中, 我出了单一的几个计算,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为此我设计了“二十四点”。

师:现有4个有理数:3、-8、4、-9, 将这四个数 (每个数只用1次) 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使其结果等于24。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生1:3― (-8) +4― (-9)

生2: (―8+4) × (―9+3)

……

很多学生还在积极地思考着, 我抓住机会又出了杭州市的中考题:

现有4个有理数3、4、-6、10, 运用上述规则写出3种不同的方法, 使其结果等于24。

大部分学生想到了3× (10+4-6)

3种方法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随即我降低要求只要想出方法的即可到黑板上写出方法, 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上来, 尽管有很多是错的, 但从错误中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兴趣盎然, 最令我高兴的是一位后进生表现得尤其投入, 而且想出了几种方法, 让大家刮目相看。最后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

随后又让学生模仿出24点的游戏 (要求有正负数, 同桌互做) 。

让学生做24点游戏, 营造一种让学生感到轻松的气氛, 让学生在欢悦中尽情吸收知识, 开拓思维能力, 感到是在“玩中学, 学中玩”,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这样一来, 课堂气氛活起来了, 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 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2. 挖掘例题潜力——激探究之欲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 同样, 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教学, 它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培养能力, 发展智力, 训练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教材中的例题大都是“条件完备, 结论明确”的封闭的题型。在教学中我经常思考该如何挖掘例题, 对例题推广引申,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推广引申, 就是在解完题后, 对原题的条件、结论和题型作进一步的开拓思考, 引申出新题和新的解法。有效的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在熟悉教材, 研读教材的同时, 逐渐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 它不仅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 同时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思路清晰, 呈现就会清晰, 学生的思维也会清晰, 他们也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如:“6.3节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二节课。

教学例题:在直角坐标系中, 平行于x轴的线段AB上所有点的纵坐标都是-1, 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是1≤x≤5, 则线段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可以用“ (x, -1) (1≤x≤5) ”表示, 按照这样的规定, 回答下面的问题:

1.怎样表示线段CD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把线段AB向上平移2.5个单位, 作出所得像, 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怎示?

3. 把线段CD向左平移3个单位, 作出所得像, 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怎示?

教学中我在例题中这种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广引深:射线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其中A (1, -1) , B (7, -1) ) 该如何表示呢?直线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又该怎样表示呢?线段AB上任意一点的坐标若表示为“ (x, -1) (1<x<5) ”这条线段AB与例题中的线段AB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的挖掘例题, 符合有效教学的标准“教学要有价值”;也符合课堂教学中的理想提问“提问有阶梯性”。通过变式题学生真正理解了这种表示法, 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 形成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果。在教学中, 还可以对例题的结论开拓引申, 使其更具开放性, 对学生的思维可起到很大作用。我还经常对教材中的练习题, 对作业本中的题进行挖掘。在学生完成解题之后归纳学生的各种解法, 进行比较, 并得出最优解。

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 进行有序地自主设计、探究, 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探究活动的一般思路和过程, 掌握了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动手探究的能力, 为今后综合活动的进一步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施多样方法——增探究之效

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样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作为教师, 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主动发现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数学活动中积极体验数学, 发现数学问题。

(1) 说一说

谈论是外部分语言, 是思维的外部表现, 语言清晰、逻辑性强, 表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透彻、算理清晰。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给学生提供动口的机会。任何一节数学课, 学生动口的机会是很多的, 如计算教学说算理, 应用题教学说思路, 几何图形教学说特征等。如教学“多面体”概念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 每人在各自的小组内说出多面体的特征, 有的学生说多面体有很多个面, 有的说多面体的面是平面, 有的说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然后, 由小组长汇报各组说的情况, 最后, 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 让学生齐说出准确、完整的多面体的特征。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 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数学的认识结构得到强化, 同时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 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缺漏, 及时辅导。

(2) 做一做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放手大胆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动手实践而获得知识。如“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一问题, 答案有多种可能性, 此时, 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 再用剪刀沿棱剪开, 展成平面, 并用“冠名权”的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获得最基本的知识, 而且通过一些实验操作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 也使学生思维得到了有效发展。

(3) 想一想

教学中, 操作是外表, 思维是内在。让学生总结获得的数学知识和经历的数学活动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 引导学生人人动脑, 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学生动脑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教师或学生每一个问题的提出, 或是每一步的实践操作, 或是每一个知识的突破……都是学生动脑的时候。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大家感受到数学中充满了美, 数学也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八年级数学“认识直棱柱”部分时,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几何体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 学生就开始对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 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涨, 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在灵活多样的方式教学下,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接受地知识的学习。

又如, 在教学“平均数”这一课时, 我换掉原来“苹果”的引例, 改为求本班同学的平均年龄, 因为学生太多时间有限, 我又抽了一组学生的年龄进行分析, 这样自然的复习上一节“抽样”的内容”抽取的年龄为“13、13、14、14、13、13、13、13, 14、15、13、14、13、13”。接下来学生很自然算出了平均年龄, 再下面平均数的概念, 表示, 读法, 权, 权的大小对平均数的影响, 用样本特性去反应总体特性等, 都非常自然而流畅地进行下去。

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 也要让学生探索实验, 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 改教师讲思路为师生共同探索思路, 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尝试探究。对错误思路不轻易否定, 要在讨论论证中排除, 讨论中肯定, 并从中选优, 让学生在参与探索过程中, 体会方法, 尝试创新。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表述解题方案, 实施解题过程, 检验问题结果, 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促进他们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要改进以教代学, 做到先练后讲, 先试后导, 摒弃被动接受和机械模仿,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进行合作交流, 提升探究能力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 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彼此交换, 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 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为学生多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 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 共同提高。数学学科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 或对解决数学的问题, 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 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正是充分展示这种个性的大好时机。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 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方法的碰撞, 从而迸出发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

例如, 我在教学九下2.1《简单事件的概率》一课时, 带了4张标有2、3、4、5的纸片。我先拿出标有2、3、4的三张洗匀后, 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 随机抽取一张作为十位上的数字 (不放回) , 再抽取一张作为个位上的数字, 能组成哪些两位数?恰好是“23”的概率是多少?

这时候,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分发给每一组学生, 通过抽、拼、说、记, 学生纷纷模仿着拼数字, 很快学生就有了结果。有的组说这样的数有5个, 有的组说这样的数有6个。我就请这两组同学汇报一下拼出的两位数有:小玲组有42、23、34、24、32。小燕组有23、24、32、34、42、43。相比之后发现6个数字是正确的, 故恰好是“23”的概率是P=1/6。

接着我请小燕组回答:你是如何找到正确的答案?有一定的顺序吗?

这时小燕介绍了他这一组的思考过程:“当十位数字是2时, 个位上的数字可以是3和4, 得23、24。当十位数字是3时, 个位上的数字可以是2和4得32、34。当十位数字是4时, 个位上的数字可以是2和3得42、43。并用手中的纸片演示了一遍。”

我带头为他鼓掌, “对, 太好了, 按这样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接着我在黑板上把刚才这位同学的思维过程用树状图表示:

“噢, 原来如此, 我也会。”有人这样低声说。

接着我又问:“若取消题中的限制条件——不放回, 那么又该如何?”请继续合作完成。

这时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 继而低声议论, 接着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我请了一组把本组的思考过程向大家介绍一下, 得到的两位数有:22、23、24、25、33、34、35、42、43、44、45、52、53、54、55。故恰好是“23”的概率是P=1/16。

这时我问:“同学们, 你们的答案如何?”顿时, 教室里掌声如雷。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分工、有合作, 人人参与活动, 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及他人的讨论, 寻求合理的答案, 使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学生由模仿到清晰, 再到归纳出规律,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知识源, 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与发展的潜能, 这本身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的可共享资源。因此在探究活动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分享彼此的思考, 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念和观念, 实现教学相长。这也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理念,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欲望, 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 课外拓展延伸,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探究是学生主体活动, 学生通过不断地调查, 动手尝试, 获取了生产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和操作能力,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索活动成果, 指导学生获取正确活动结果的方式和方法。

例如, 在七上7.1几何图形之前, 我参考其他版本<几何图案的收集与设计>的活动设计, 设计了以下活动:

1. 活动目的

⑴通过收集、统计, 认识各种几何图形, 掌握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⑵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美、简洁美。

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亲身感受几何知识与生活图案的紧密联系。

2. 活动过程

⑴第一阶段——准备

(1) 布置。要求学生收集几何图形构成的作品, 并用几何图形设计一幅作品。

(2) 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到网上、超市、商场、家里收集一些商标的几何图案。

(3) 统计。每个学生收集到的和设计的图案打印出来, 并附以文字说明。

⑵第二阶段——撰写实践体会

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过程写好体会, 并汇总到小组。

⑶第三阶段——经验交流

每一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将实践体会进行交流。交流小结是实践活动课中活跃的过程,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对活动的思路、经验、结论展开交流和讨论, 教师不失时机地激活学生, 鼓励学生拓宽范围, 创新思路。

通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的实践, 学生经过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 综合应用理论和实践知识, 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 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被激活了, 也培养了他们探究的兴趣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我的收获

(一) 教学效果

首先, 学生参与活动面广, 积极性高了, 探究活动形式多了, 学生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难度、开放度合理了, 使不同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收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保持既紧张又愉悦的心情, 活动目标达成度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区里组织的学科竞赛中我所教两班都表现不错。其次,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明显的变化, 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 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 几点思考

由于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不是具有了先进理念就能自然生成的, 它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习得性技能, 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对课堂学生活动的组织进行大胆尝试、及时的反思和调整。这样才能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提高我们的数学活动效率。

在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研究过程中, 教师由于理论水平有限和实际操作的经验不足, 有些想法还不够成熟。如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度把握“放”与“收”的问题, 如何有效引导问题, 如何巧妙处理“捣乱”事件等问题, 都有待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去探索、实践提高。

在本课题的探究尝试过程中, 特别是面对不同探究方式处理, 笔者获益良多, 但留下更多的却是在实践操作中的诸多困惑和思考, 乃至对尝试失败后的回味咀嚼。

参考文献

[1].高帆.《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2006.1.

[2].刘雯.《架设数学“探究”的立体平台》.中学数学杂志.2006.3.

上一篇:学校师德师风培训总结下一篇:天波通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