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生活

2024-06-20

小班教案生活(精选8篇)

篇1:小班教案生活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不独占、争夺玩具。

2、在玩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轮流、一起玩、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好玩的新玩具、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使幼儿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1) 出示新玩具,引起幼儿兴趣,并让幼儿玩玩具,教师观察。

(2) 针对活动中幼儿出现的矛盾,引导幼儿讨论、感受到独占、争夺玩具会带来不愉快。

2、鼓励幼儿与他人一起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 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交流玩。

(2)听故事,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快乐的情绪体验。

教师提问:小龙开始怎么做的?和;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小龙为什么玩的特别高兴?

(3)小姐: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换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在圆圈里给会与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儿玩玩具,鼓励幼儿积极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篇2:小班教案生活

上厕所这件事情如果刚上幼儿园大多数还是老师们来帮助幼儿完成的,但是也不能每一次都由老师来完成,毕竟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们不能每一个都能照顾的过来,我们应该要让幼儿知道该怎样自己完成上厕所这件事情。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幼儿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

活动准备:

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贴好男女标记。

活动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幼儿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幼儿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幼儿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 时告诉 老师或阿姨,去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幼儿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湿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小便的时候肚子向前倾。

6、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一只手扶好栏杆;蹲在便槽上小便,要用另一只手托住裤子。)

篇3:小班幼儿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生活习惯的自动力培养

在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身上,老师不难发现,他们吃点心的时候,总会无意识地随手把包装纸扔在地上。此时,尽管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教育幼儿不要出现乱扔垃圾的行为,但幼儿还是无法建立主动捡起地上垃圾的意识。而老师在教育幼儿不要乱扔垃圾的举动中必然会吸引很多幼儿的围观和注意力,还会无意识地防碍部分幼儿吃点心的专注情绪,而且会迟缓幼儿吃点心的时间。对此,我的建议是:老师在组织刚进幼儿园的幼儿进行就餐之前要着力思考和准备相关的教学策略,逐渐养成幼儿生活习惯的自动力。

策略一: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吃饭,改掉不愿吃饭而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路是一步步走的,饭是一口口吃的。怎样让小朋友认识到“我会自己吃”而产生“我要自己吃”的强烈愿望呢?针对主题活动的教学要求,我实施了以下几个游戏活动:1.讲故事《我要自己吃》。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在交流和探讨中,幼儿深受故事的启发,达到深刻领会故事教育意义的目的。2.看电视短片:《我要自己吃》。指导幼儿探讨怎样吃饭吃得干净的方法,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小朋友的观点,如饭前要先洗手,吃饭时右手拿勺,左手端碗,饭后要整理碗勺等吃饭要养成的习惯。3.老师示范吃饭,幼儿模拟吃饭。如儿歌:“我用小调羹舀饭,不多也不少,把饭送到嘴里,嚼呀嚼咽下去。吃完第一口,再舀一口菜。桌上没饭粒,地上也没有饭粒,嘴上没有饭粒,真干净真干净。”然后,指导幼儿尝试用小木珠当饭菜来亲身体验吃饭的方式。4.幼儿开始吃饭。根据小朋友都喜欢表扬的愿望,对得到表扬的小朋友都给予“五角星”和“红苹果”贴纸的奖励,以此激励没有完成任务的小朋友向同伴学习,逐渐学会自己吃饭。

策略二:就餐之前教导幼儿合理的生活常识。

如,吃面包时,老师要亲手在幼儿面前演示一下如何去打开包装纸,如何取出面包,怎么拿,怎么吃,吃哪部分,吃完后包装纸扔在哪儿,吃完的小朋友该干什么。同时,时刻提醒幼儿就餐时不说话,不挑食偏食,并随时纠正幼儿就餐时使用勺子、杯子、碗和毛巾的正确姿势。所有的这一系列指令,老师都要在每一次的就餐前加以认真演示和明确说明,以此来刺激幼儿遵守就餐次序,并有效地防止幼儿由于教学的疏忽而引起教学突发事件的产生,避免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就餐卫生。

策略三:合理放置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

幼儿来到了幼儿园,最吸引其的是幼儿园大型的活动设施———滑滑梯。可是,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只知道想玩玩具,他们没有分析判断哪些玩具可以玩的能力,只要拿得到的东西他们都要玩。因而,小班幼儿班级里的剪刀、铅笔等尖利的玩具和工具都要隐蔽地放置在橱柜中,那些方便拼搭的积木也要适宜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可操作能力。如,手掌般大的玩具,易于幼儿操作,易于幼儿整理,易于老师管理。而在区域和角色游戏的活动场所,老师应放置丰富形象的直观玩具及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当幼儿迷恋于玩玩具的游戏中时,老师首先要教导幼儿遵守不随意乱扔玩具、不争抢玩具的良好游戏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自动力习惯。

二、学习习惯的自动力培养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刚进幼儿园,小朋友在哭闹中的“乱发脾气”行为正是他们对幼儿园一切事物不熟悉的抗拒。怎样妥善安抚好幼儿入园情绪和安顿好幼儿入园生活,小班教师的教学策略应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自动力的养成抓起。

策略一:养成坐端正的课堂纪律习惯。

老师可以积极地运用铃鼓声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老师一边富有激情地拍起铃鼓,一边积极地指导幼儿跟随老师的击打节奏来拍拍小手。在老师这样的煽动力鼓舞下,出于好奇,幼儿会跟随老师拍动小手,并且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走到哪儿他们的小眼睛就会注视到哪儿。在与全班幼儿进行游戏互动的同时,老师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唤起幼儿跟随老师来做拍手活动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要一一纠正幼儿坐的姿势。如此反复,幼儿活动的情绪就能越来越高涨。在这样有序的课堂纪律规范下,老师就能有效地对幼儿进行不要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的说服教育,并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策略二:引导幼儿学会认真上课的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可是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在讲故事的活动中,为什么?因为,听故事的小朋友中聚集了哭闹的幼儿、乱发言的幼儿、乱活动的幼儿,一切乱成一团,故事情节打乱了,听故事的心情打乱了。怎么办?我的指导策略如下:1.指导幼儿学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让歌曲的内容对幼儿产生“我要上幼儿园”的思想共鸣,让幼儿感悟到歌曲中的歌词所带来的愉悦心境。2.指导幼儿听故事《小青蛙听故事》。老师来到了小朋友们的身边,讲起了故事。“哦,这么安静呀,老师多么喜欢你们呀。有小朋友还像小青蛙在叫唤吗?”老师可以这样试探性地询问幼儿的学习表现。在小朋友们一同专心致志地听故事的课堂学习氛围感染下,调皮的幼儿受到了鼓舞,而其他幼儿也充分理解了故事内容。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小朋友认识了很多知识,并且懂得了认真听故事的道理,养成了不在课堂上哭闹,不在课堂上乱发脾气和影响大家学习等良好学习自动力习惯。

众所周知,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稳定的自动力意识,其幼儿自动力的培养决不可忽视,也不能期望幼儿自动力习惯养成的一蹴而就,还要尊重幼儿的特点,正视幼儿养成过程中的不断反复。同时,在小班幼儿自动力的培养过程中,老师还要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多一些细心和关心,积极地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自动力习惯。

参考文献

篇4:小班生活活动案例:巧手剥壳

小班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我们小班许多孩子连鸡蛋不会剥,而且也不太愿意去尝试。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现状,生成了《巧手剥壳》这一活动,让孩子明白手的作用,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有一双能干的手。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各种有壳的食物,尝试和探索各种剥壳的方法。

2.体验动手操作后成功的快乐,懂得自己的手是能干的,从而從心理上产生:我能干,我爱劳动的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丰收的场景:桌子上摆放各种有壳的食物;洁净的小石头、小榔头等工具;精美的盆子、叉子、勺子;音乐“开汽车”;课件“可爱的花生米”。

活动过程:

一、参观丰收的农场

1.游戏:乘着汽车到“农场”玩一玩。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它们吗?请小朋友指一指、认一认。(瓜子、花生、核桃、开心果、桂圆、蚕豆等。)

2.提问:你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吗?(可以吃,可以玩。)

3.小结:是呀,这些东西,它们的身体里面都藏着香香的肉,味道可好吃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

4.出示动画花生米:小朋友,我的名字叫花生米,我长得红红的,味道又香又美,可好吃了。可是,我在花生壳里出不来啊,还有我的好朋友:瓜子肉、核桃肉都出不来。请小朋友们帮帮我们,用你们的小手帮我们剥掉外面的衣服吧!

(环节点评:孩子们对这些吃的东西本身就感兴趣,对这种剥壳的活动也是兴趣浓厚。所以,本活动更大地吸引了孩子去认真、积极地动手。)

二、巧手剥壳

1.幼儿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盘子,走到桌前去剥壳,教师提示幼儿剥壳的方法,可利用的工具,也可以几个人的协作,鼓励幼儿想办法。

2.幼儿还可以到别的桌前去尝试剥其他的食物。

3.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方法,说一说。

(环节点评:他们想的办法可多了:有的幼儿会先用牙齿轻咬一下再剥;有的孩子先用石头敲碎了再剥;有的孩子会两个人用劲把壳按开了再剥;更有聪明的孩子把坚硬的核桃夹在门框里,一关门“啪”的一声,利用门和框的合力巧妙地剥出了完整的核桃肉。其中,有的孩子会剥开心果、桂圆之类的食物,有的孩子会通过敲一下、捏一下的方法剥开花生,鸡蛋之类的食物,能力强的孩子会想出更多更妙的方法来打开坚硬的壳,更好地实现了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使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平台上向上攀登。)

三、小小品尝会

1.幼儿把盘子端在桌上,大家闻一闻香香的肉,认一认香香的肉。

2.组织幼儿洗洗手,尝一尝自己剥出的果肉。

(环节点评:拼盘中这些诱人的食物不断刺激了孩子克服心理上的不能、不行、不会,品尝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和分享了劳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四、能干的小手

篇5:小班生活与健康教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小班幼儿活泼好动,但因身体发育尚不完善,整体动作水平较低,运动能力相对较差且不稳定。因此,我选择《动一动真有趣》这个活动,通过探索自身各部位的运动,模仿几种有趣的运动,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满足幼儿好动的心理需要。

实施策略

本活动运用情境教学法、启发提问法、动静交替法、探索实践法、角色模仿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整个活动力图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然、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引领幼儿主动探究,让幼儿在说说、做做、学学的轻松氛围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累基本的运动经验,实现自主、协调发展。

活动目标

1.模仿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2.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3.知道运动能使人健康。

4.体验模仿的乐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难点分析:

重点:模仿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难点: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入场热身音乐、运动身体音乐、器械运动音乐、毛毛虫爬行音乐、放松离场音乐

视频:毛毛虫爬行视频

器材:彩色隧道、跳竿、轮胎、小推车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物模仿操入场,营造运动氛围,在轻松的环境中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的主题。

二、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1.刚才的动物模仿操让我们的身体都动了起来,谁知道我们的身

体都有哪些地方能动?

教师小结:哦,原来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地方能动呢,让我们随音乐一起运动起来吧!

2.跟随音乐做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感受动一动的快乐。

三、借助器械的运动

1.教师:“除了自己的身体能运动,老师还能和球一起做运

动呢。”教师表演拍球,“你会和什么做运动?”

2.介绍运动器械,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运动。

四、模仿动物的运动

1.教师:“哇,运动的感觉真好啊,小动物们也想跟我们一起运动呢,听,谁来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老师还知道一种有趣的动物呢,仔细观察它是怎么运动的。

播放毛毛虫爬行的视频,请幼儿观察并模仿。

3.你们知道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不感冒、长得高)

教师小结: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少生病更健康!

五、放松结束

教师:“做了这么多有趣的运动,我们都累了,放松一下吧。”

篇6: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教案

——专题过程性资料 执教者:丁辉

一、活动意图

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经常会出现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时,幼儿如果不能及时整理好鞋子或求助于老师,就很有可能出现绊倒、摔倒等意外事故。因此,教育幼儿懂得在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发生危险,知道在鞋子不舒服时要求助于老师,并能离队整理,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患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活动目标

1.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

2.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

三、活动准备

1.一双幼儿穿的鞋子。

2.多媒体教学资源:《宝宝和小鞋》的相关图片资料。

四、活动过程

1.教师说谜语《好朋友》,请幼儿猜谜语。

——谜面:两个好朋友,见面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如果穿对了,它们头靠头,如果穿错了,它们把头扭。

——提问: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谜语说的哪两个好朋友?(谜底:

鞋子)幼儿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一双幼儿穿的鞋子,请幼儿一起学说谜语。

2.教师和幼儿做游戏,引导幼儿感受鞋子不舒服时会给自己带来的危险。

——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幼儿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时脚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觉。

——玩法:教师以鞋宝宝的口吻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同时将自己的鞋分别以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掉鞋等样子穿鞋、走路。小朋友们接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模仿老师的样子去做。站起来走走试试,穿这样的鞋子走路感觉会怎样?

——组织幼儿说一说:这样的鞋子穿起来舒服吗?穿着这样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觉?会发生什么危险?

——教师小结:当出现掉鞋、鞋粘扣开了和穿反鞋时,脚丫走起路来就会觉得不舒服,还有可能出现绊倒、摔倒等危险。

3.引导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学习离队整理。

——请幼儿说一说:鞋子没穿好,小脚丫感觉不舒服时你会怎么做呢?可以请谁帮帮你呢?如果我们在排队走的时候,你的鞋不舒服了,马上蹲下来整理,会不会有危险?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在我们走了之前,要先检查自己的鞋粘扣是不是粘好了,两只鞋子有没有穿反。如果走路的时候感觉鞋子没穿好,小脚丫不舒服了,要赶紧停下来,离开队伍,再把鞋子穿好,还可以赶快告

诉老师,请老师来帮助你。

4.学说儿歌《宝宝和小鞋》。

——教师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一边表演一边朗诵儿歌。附:儿歌《宝宝和小鞋》

小红鞋,脚上穿。

粘扣松,掉路边。

回头找,反着穿。

小鞋急,大声喊。

“穿反啦,有危险。”

宝宝换好鞋,露出小笑脸。

——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边表演边学习朗诵儿歌。活动延伸

告诉家长不要给幼儿穿过大、过小或系带的鞋子,以免幼儿走路时因为鞋子不合脚发生危险。活动反思

篇7:小班生活教案:开关水龙头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水龙头开到合适的位置。

2、能轻轻开关水龙头。

二、活动准备

1、在水龙头上,用绿色丝带做一条控制线;照片和视频。

2、班上出现幼儿洗手时溅湿衣袖的情况。

三、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说说小朋友的衣服怎么了?为什么会弄得这么湿?使幼儿明白衣袖弄湿的原因。

2、组织幼儿观察三张水流大小不同的照片,比较发现那张照片是水流大小适中的?指导水流大小适中,不会溅湿衣服。

3、边说儿歌《开关水龙头》边观看视频,开到丝带紧绷的时候停住,引导幼儿观察水流大小,让幼儿知道水龙头开到这个位置最合适。

4、鼓励幼儿在洗手时尝试练习轻轻开关水龙头,关注幼儿能否关注丝带的紧绷程度。

附儿歌:

篇8:小班生活区域的设置与实施

1. 制定生活区的指导目标

(1)学会自己穿衣服,并帮助娃娃穿衣服、叠衣服、将衣服整齐地放在衣架上。

(2)学会扣纽扣,并愿意自己扣纽扣。

(3)会自己熟练地用小勺吃东西,知道吃的时候不能掉,注意卫生。

(4)幼儿能手眼协调地做一些精细活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5)在游戏中想出多种方法玩自己喜爱的物品。

2. 根据目标制订出生活区的活动计划及提供活动材料

《我来帮你穿衣服》通过给小动物穿脱衣服、绕毛线(给小猫、小鱼穿衣服)学习穿脱衣服的能力,动作协调。材料:布娃娃、小衣服、小鱼、小猫图片及毛线若干。

《扣纽扣》学习扣纽扣的技能,练习手的灵活性。材料:扣钮扣的旧衣服、蒙氏纽扣操作板。

《小娃娃喂食》图形配对。材料:娃娃的样子,嘴巴挖上洞、各种形状泡沫饼干若干。

《动物穿板》练习穿洞和打简单的结。材料:线、动物板若干。

《晒晒小袜子》练习夹夹子。材料:袜子夹子若干。

3. 根据计划开始一步步实现目标,并运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1)采用游戏形式,在生活区激发幼儿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兴趣。

在活动《布娃娃穿衣服》中,用儿歌学习穿衣服。我在生活区中给幼儿准备的材料是几个布娃娃和几件小衣服,我说:“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谁是娃娃的好‘爸爸’、好‘妈妈’,看哪个‘妈妈’或‘爸爸’会给娃娃穿衣服,而且要穿得又快又整齐。”以前小朋友穿衣服时,我教过他们一首穿衣服的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左钻钻,右钻钻,吱哟吱哟上房子。”小朋友一边念儿歌,一边给娃娃穿衣服,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穿好了,而能力弱的幼儿虽然速度慢,但也完成了。小班幼儿年龄小,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都是由成人包办的,到了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很多自理能力方面的事情都不会做,如穿衣服,每天午睡前总会有许多小朋友说:“老师,我不会脱。”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枯燥的穿衣服编成一首顺口易懂的儿歌,让幼儿学穿衣服,不仅让孩子学会了这方面的技能,而且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生活区中给《布娃娃穿衣服》,教师让幼儿利用喜欢的角色妈妈、爸爸进行穿衣服比赛,幼儿就运用儿歌内容帮娃娃穿衣服。老师把较枯燥的生活自理技能变成一首首生动有趣的儿歌,幼儿乐意学,掌握得好,自我服务能力大大提高了。在喂小动物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不注意掉了食物,其他看见的幼儿就会提醒他,吃东西的时候不能掉,不能浪费粮食。在吃加点、吃饭的时候都很注意,接着盘子,不让饭掉了。

(2)利用多种活动和教育手段,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仅仅依靠区角活动是不够的,我还利用多种活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如进餐前后,午睡前后,户外活动,季节变换等。例如:幼儿园中餐吃虾,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虾壳剥去后给幼儿吃,既省心又省事,但这样剥夺了幼儿学习、动手的机会,我改变了过去的做法,让幼儿自己剥,在生活区他们既学到了本领,又有了食欲,可谓一举两得。以前我们下午加餐吃饼干的时候,怕幼儿不会将饼干包装袋打开,都是将每包饼干都打开放在盘子里,幼儿只需直接吃就可以了,后来我发现每包小饼干的袋子上都是锯齿形的小道道,这不正是锻炼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机会吗?从那以后,我们都鼓励幼儿打开饼干包装袋,有一小部分幼儿能将包装袋打开,大部分幼儿不会自己打,通过教师指导有一小部分幼儿学会自己打开,有一些幼儿已经习惯了不愿意尝试,每次都是试一、两次打不开就会找老师,这时我们都会鼓励幼儿再试一试,成功一次我们都为他鼓掌;实在打不开的,我每次都注意引导到生活区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班幼儿基本都能自己打开各种食品的包装。小肌肉的灵活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幼儿虽在同一个班,但是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因此,我们没有要求幼儿达到同一水平,有的幼儿由于父母过分宠爱,自我服务能力较差,意识不强,往往别人轻而易举做完的事,他却感到很吃力。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分析“对症下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帮助,使幼儿树立信心,直至把事情做好。

我们善于利用分组活动,进行个别指导,并注意投放适当的材料,引导幼儿参加活动。如请小手机能发育不太好的幼儿帮助小娃娃穿衣服,请大肌肉发育不理想的幼儿整理玩具,摆放娃娃。特别对那些动作快、接受能力强的幼儿,我们经常鼓励他们关心、帮助别人或请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如请他们当小老师教给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穿衣服、扣扣子;给小猫、小鱼穿衣服的时候可以绕出花样来,等等。使幼儿知道自己努力会做得更好,避免骄傲情绪出现。教师只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就一定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4. 尝试新的做法,转变教育观念

(1)活动内容由老师喜欢变为幼儿喜欢。

以往游戏内容总是由老师定,例如:提供鞋垫、鞋带练习系鞋带的技能;提供纽扣练习扣纽扣;提供串珠子、线练习穿洞的能力……孩子们只是在老师安排下操作,麻木地一遍一遍练习。对于幼儿是否真正喜欢这个活动,老师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一次无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玩娃娃非常感兴趣,何不以此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呢?开设了“给娃娃喂食”、“给娃娃穿衣”、“给娃娃做项链”、“给娃娃擦嘴”等一系列的生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吃饭、穿衣、擦嘴、洗脸等生活技能。大胆地尝试和创新使师生都受益匪浅,孩子高兴了,教师轻松了,本领学会了,何乐而不为呢?

(2)活动的材料由教师准备变为师生共同收集。

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呢?通过观察我发现越是老师准备的精心、漂亮的材料,幼儿越是不感兴趣,让幼儿感兴趣的不是材料的外观,而是一些与他们生活离得较近的、适合幼儿玩的游戏材料。于是,我与幼儿一起收集了雪碧瓶,进行制作,变成一个个娃娃,在瓶面上开了个口,当成是娃娃的嘴,用于“给娃娃喂食”的游戏。我还与幼儿一起收集了幼儿小时候穿过的旧衣服、旧袜子、旧鞋子、小毛巾、小杯子等许多幼儿自己的物品。幼儿对这些物品非常喜欢,在游戏时,把娃娃当成自己,玩起来很投入和逼真。另外,我们还结合季节,开展“为娃娃做菜”这一活动,让幼儿自带一些豆荚、花生等锻炼幼儿的小肌肉,这一系列的材料的准备与投放,减少了教师许多的麻烦,抽出许多时间引导幼儿游戏。

(3)游戏的时间以不变为变。

在组织幼儿游戏时,一般都有一个较固定的时间段,但光靠游戏的时间幼儿能提高多少呢?在游戏中时间少,教师指导的面太小,一次活动下来,老师只能顾及少数孩子的指导,大多数孩子都是自由玩。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幼儿生活区的内容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活动,这样锻炼的机会多了,老师指导起来也能做到全面有序。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尝试,幼儿对生活区游戏越来越喜欢,自理能力无形中提高了许多,综合游戏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摘要:生活区域作为一种教育游戏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怎样设置和实施幼儿园小班生活区域活动,对孩子发展,尤其自理能力提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以往实践和体会,作者通过制定小班生活区的目标、计划、提供活动材料、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参与兴趣,提高自我服务能力,通过尝试新的做法,转变教育观念等方面阐述小班生活区的设置与实施。

上一篇:教育见习感悟下一篇:踏实做人用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