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力模型与swot分析

2024-04-11

五力模型与swot分析(通用6篇)

篇1:五力模型与swot分析

滇宏教育环境分析

一、企业简介

滇宏教育是一家以中小学生为客户群体的文化课培训机构,滇宏教育始终秉承提高学生知识技能为第一要务,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提供全面的教育信息咨询服务,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理念,提供“互动式教育”的教学特色,致力于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滇宏教育目前以寒暑假培训班为主,以周末班补习为辅,主要针对初中生、小学生的文化课开展培训,帮助学生巩固在校所学知识以及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始终以考题为导向、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滇宏教育现有两个部门,两个校区,分别是招生办和教务处,杨桥校区和牛栏江校区,公司现有在职员工八人,兼职教师八人。各部门人员基本齐备,达到了职权明晰、各负其责。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能团结一致,形成合力,组成了一支执行力强、战斗力强的高效的团队。而我们公司所选择的主要培训方向就是小班特色教学,小班教学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具有学费低、效果好的巨大优势;而在乡镇,学费低、效果好恰恰是学生和家长所需要的,所以在未来我们会依然保持以小班教学为主、家教为辅的发展发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发展竞争力较小的乡镇,最后逐步扩大化包围城市

一、结合PEST分析模型,我们可以对当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治。教育是社会大计,我国政府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大力推进普通高中的优质发展,这让校外培训呈逐年增长趋势,个性化的家教辅导近年来也显现出火热的势头。针对性提出优质服务和鲜明的特色得到政府认可。提示公司品牌形象。

(二)经济。从经济的角度看,培训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型连锁教育培训或成为行业领军团队。大型的连锁教育机构一般占据着一线城市,二线,三线以下城市农村鲜有涉足。所以嵩明地区的教育培训市场基本被本土企业牢牢占据。小家散户的教育机构才能生存。国内教育培训产业随着国内教育行业巨头扩张的步伐加快,国内教育培训业的小家散户将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树立良好口碑和声誉。得到地区认可。

(三)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看,基础知识的同质化使得对教师个性化授课的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教师的授课能力,这项内容直接决定了培训机构的教学实力、教学结果与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大型的教育机构依托其多年的学术积淀以及一大批经过历练的教学精英可独挡一面,但我们民办教育机构的教职工基本以刚出社会的毕业生或者创业者为主,并且机构不具备单一学科的权威和学科科研积淀。这方面是我们的弱点所在,也是我们本地竞争对手弱点,如何回避或克服这个问题成为我们重要机会。

(四)社会。从社会的角度上看,社会上普遍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念,为教育产业成为朝阳产业提供了社会价值观念基础。当前社会对于家庭子女的教育观念基本一致,即大多都拥有“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可谓不计成本,不论代价。

3.PEST理论下当前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市场运营分析

(一)产品分析。通过一些市场调查可知,许多培训市场主要使用是“一锅端”式培训,即对每个不同的学科实行一对多门学科流程化培训。学生在报班进行具体学科培训的时候,培训机构比较笼统进行。在客观情况下看,使用“一锅端”式的教学方法无疑只是他们的挣钱手段。

(二)服务分析。当前大部分教育机构以走读式的培训为主,即教育机构不提供除课堂教学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该运营方式最好的方面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教育机构支出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机构的运营成本,而且该模式也是各教育机构学校的通行做法。

(三)品牌分析。纵观诸多教育广告,我们很容易看出几乎所有的教育机构的广告都是在宣传机构整体实力有多强,教学成果有多好,即在宣传过程中,主要以突出一个机构品牌为主,除了极个别知名培训机构,许多机构在没有宣传自己在某个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或实力。所以对于当前教育机构而已,整体化宣传仍然使他们最主要最核心的广告手段。这也成就我们在一些领域绝对的优势

4.差异化战略在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具体运用

由于基础教育内容同质化过于严重,所以在对于我们市场战略选择来说,选择差异化战略可以在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开辟出一个空白的细分市场,通过对该细分市场我们可以施行产品集中差异化、服务集中差异化。

(一)产品集中差异化——模块化培训。模块化培训是指在培训某个科目时,将该科目升学考试的内容以及某一学科的模块进行拆分,按各个模块进行单一培训,达到短期内见效的结果。率先实行模块化培训这一产品差异化战略可以让我们的产品更加适合新教育的要求,短时间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获得高效的市场反馈。

(二)服务集中差异化——课后服务。施行课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运营负担,但由此换来的却是顾客的更高的满意度、更好的口碑。因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的老师在培训课程外时间尽可能为需要的学生提供一些服务,很容易在市场上快速培育出优质的口碑,这也成为很好的营销手段。

通过PEST分析模型、差异化战略相分析当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升我们整体实力,用教学成绩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的发展。

二、SWOT分析:

S(优势)

1、我们具备优秀教学配置和专业的师资条件,并且收费比较便宜,符合目标受众的心里。

2、所在的城市很大,周围有很多小村庄,距离很近,学生资源丰富,交通很方便。

3、在学校有一定教师资源可以利用。更容易接近目标客户。

4、这是我们第三个分校,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5、当地已经过类似的辅导班,可以参考他们优秀招生技巧,做出合理的招 生规划,对营销效果有一定的把握。

6、已经有成功品牌文化做支撑,能凭已有的信誉招生。

W(弱势)

1、对目标受众(本村及邻村的学生家长)不是很熟悉,沟通存在阻碍,不容易容易受信任。虽然有教学经验,但缺乏对辅导班进行全面掌控的经验。

2、价格的制定与其他机构相比相对较高。这是我们需要解决顾客疑惑的一个问题。

3、第一次进入这个市场,没有一定的知名度,家长和学生的不信任

4、在出假期外的时间成为我们的淡季,如何做好周末补习班成为重要挑战。

O(机会)

1、在这个市场没有相对系统暑假辅导班,竞争压力相对一般。

2、农村外出务工家长对留守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很不放心,并且城市里辅导班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农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综合各方面因素,我相信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上补习班。但大多考虑价格因素。

3、从众跟风心理在农村也很普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口头传播对宣传有很大的帮助,况且谁都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别人补自己的不补以后一定赶不上别人的心理对班辅导班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4、这里培训机构不具备单一学科的权威和学科科研积淀。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5、许多培训机构立足城市,而周边的学生假期上不是很方便。而我们位于周边村庄的中心。可以切断城市的一些顾客。

T(威胁)

1、对学生的安全要负责,补习时间,安全是个威胁。

2、已经存在的或将要进入辅导班对自己造成威胁。已经存在也许会联合攻击我们。要做好应对措施。

宣传战略 阶段一:六月到七月是学生即将放假的时间段,利用这个时期去学校宣传,宣传形式有两种,a、托老师向学生传达;b、在学校发传单。阶段二:在周围村庄发传单,通过粘贴、印发传单,人际宣传的形式进行宣传。

三、产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1、产业新加入者的威胁(1)、进入者威胁

第一方面具备具备一定规模、有品牌、有实力高服务的培训机构进入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就目前而言,大品牌培训机构进入的几率不大,在这期间使我们最好成长和完善的时间。在它们进入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应对。第二方面是附近学校老师的进入,他们具备一定资源,对于家长及学生比我们更了解。容易取得信任。

2、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主要是附近三家有一定规模培训机构,从当前来看培训课程和培训风格都大致相同,滇宏教育要在这个市场具有吸引力,实行差异化战略,避免恶性竞争。

3、替代品的威胁

目前,培训机构替代者包括: 很多学校老师用自身优势,与一些机构建立关系,为机构提供服务。学校由于拥有不同学科师资、跨专业培训、成本低等优势,与我们机构抢夺客户,使得培训机构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他们利用自身的知名度和人际关系网落,为自己带来利益。由于他们自身只需要花费时间,本身不需要成本,因此收费比较低,受到大多数学生家长欢迎。

4、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对于滇宏教育而言,其消费者就是我们的学员,他们对滇宏教育讨价还价表现为是否需要我们,是否选择我们。

毫无疑问,面对当今升学、相互比较等各种压力,学生及家长需要通过培训班来提升自己和避免落后,就这个问题而言,消费者基本没有还价之力;而是否选择我们,那就不一定。附近的培训机构可以供其选择,各有特点,但是我们的教育领域比较全面,而且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理念,提供“互动式教育”的教学特色,致力于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购买商对我们的讨价还价能力是有,但是很弱。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主要体现在与我们合作的机构,通过他们的介绍来的学员我们要给以一定报酬,并且在业界类相对中上水平,才能留住他们,我们自己还要值得他们信赖。

四、竞争对手分析

篇2:五力模型与swot分析

7天连锁酒店简介:

7天连锁酒店集团(7 Days Group Holdings Limited)创立于2005年,2009年11月20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SVN)。作为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酒店集团,7天连锁酒店秉承让顾客“天天睡好觉”的愿景,致力为注重价值的商旅客人提供干净、环保、舒适、安全的住宿服务,满足客户核心的住宿需求。

7天连锁酒店现已拥有分店超过400家,覆盖全国近30个省和直辖市共59个主要城市,业已建成经济型连锁酒店全国网络体系。

7天连锁酒店建立的“7天会”拥有会员超过1300万,是中国经济型酒店中规模最大的会员体系。

深谙企业运营之道的7天连锁酒店,凭借“7天会”庞大的会员体系,通过科技和服务的持续创新,结合充满活力的7天企业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领先品牌。

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优势分析

1、理念创新

在web2.0时代,『我』成为服务的核心,在经济型连锁酒店模型基础上,除了提供环保、健康的硬件环境,7天连锁酒店还倡导“快乐自主,我的生活”的品牌理念,在产品及服务流程的设计上不断整合创新,提供更具人性化、便捷的优质酒店及会员服务。

2、技术领先

利用IT技术进行整合管理是7天连锁酒店核心优势之一。领先的IT技术系统包括:

——中央预定系统

――网络即时预订/确认/支付系统

――短信即时预订/确认系统

――WAP即时预订/确认系统

——手机客户端

通过全球智能手机主流平台Android开发的7天手机客户端,其功能目前主要包括酒店预定和周边咨询,由于7天手机客户端采用APK文件方式,简单易用且能自动更新,并通过全触屏及人性化界面设计,充分体现了实时、高效、方便、稳定的特点。

基于行业领先的IT技术系统平台,7天已成为中国酒店业第一店子商务平台。

3、体系完善 拥有一整套基于先进IT技术的运营管理体系是7天连锁酒店的核心优势之二。

标准变化运营体系包括: ——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标准化店务质量控制体系 ——标准化财务流动管理体系 ——标准化开发评估推进体系 ——标准化工程以及采购体系

7天对旗下所有连锁分店实行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服务质量、统一运作标准、统一市场营销、统一信息管理的连锁化经营管理,为客户提供标准统一、质量保证的优质酒店及会员服务。

4、绿色环保酒店新模式

7天的环保努力主要体现在设计简洁、装修简单,不将钱浪费在大堂外观,却投入重金在核心产品上,包括五星级的知名品牌护脊大床、高低荞麦枕头、十秒热速节水淋浴、封包浴巾等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7天今年率先走出低碳道路,将一次性酒店用品从房价中剥离,代之以高品质酒店用品,实行会员自主选择,做到了“自选我所需、房价更经济”,并由于彻底杜绝了一次性用品浪费,7天得以将节省下来的成本以更优惠的房价、更高品质的服务形式返还给消费者。

5、用“放羊理论”坚守直营

上级对权力进行适当放宽,有些决定分店甚至于不需要向总部汇报,使分店的单独作战转换成团队合作精神。

6、创建国内首个经济型连锁酒店跨区域联盟“星月联盟”,让区域性中小规模经

济型酒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让目前国内排名第三的7天酒店实现快速、低成本扩张。

劣势分析

1、目前7天酒店自身,包括星月联盟酒店覆盖到的城市、地段均有限,因此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进而降低了用户的预订几率。

2、经营形式单一,面向的市场以普通消费群体为主,走经济路线。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分析

好的市场机会和环境、优秀的团队以及充足的资金,这三者是7天发展迅速的关键。按外界的说法,7天的核心班子没有一个是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虽然起初团队中几乎都是非科班出身,“但这样也促成大家更好的去研究市场,了解百姓的需求,而非用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限制了思维和视野。当初用人,首先本着德才兼备的原则,其次就是学习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要强,认同7天的理念和价值观,在这样前提下,可自由发挥每个人的潜力”。郑南雁认为正是外行,才成就了7天的成功。

一、7天不把自己定位在以商务为主的经济型酒店,而是提倡“像麦当劳一样的”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住宿消费理念。

二、完全用互联网的思维做酒店,从预定环节就体现出7天与其它连锁酒店的差异化。

7天是目前业界少数将网站和酒店数据库完全对接的,如果在网上查没有房间就一定没有,价格也只有会员价和门市价两种。在互联网时代,顾客会轻易的找到各种价格差异

威胁分析

1、酒店在线预定行业增长速度放缓的现实。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在线旅行预定市场上,在线订房市场的成长速度远不及在线订票市场,因此对于在线酒店预订市场的开拓更需要运营商的努力和恰当的开拓方式。而7天发展网络直销,还需要面临其在线分销商,比如携程、艺龙的竞争压力。

2、行业内的竞争压力,比如“如家”等这样的经济型酒店。

SWOT可供参考的因素表:

波特五力分析

1)现存竞争对手(首要竞争对手的分析已略)

随着经济型酒店市场竞争的加重,酒店公司的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目前,除了宜必思仍在坚持以自主投资的方式在国内发展门店以外,其它的酒店公

司均把特许加盟作为发展的首要方式。首要竞争对手有:

如家酒店、锦江之星酒店、汉庭酒店、速8酒店等(2)潜在竞争力量分析

由于经济性酒店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都比较低,因此仍会有一些新酒店品牌进入到该行业中。决定酒店进入壁垒的因素首要由资金壁垒,产品差别,管理经验和市场容量来决定。

由于投资一家100间客房的经济型酒店只需要四五一百万元,预计可在5年回收投资,投资收益率可达20%,因此资金的壁垒较小,非常适合寻求多元化的酒店集团或公司。而高等酒店的投资所需资金较多,且投资回收期较长,对于没有资金实力的公司而言,则是难以实现的。对于小规模的经济型酒店,如果投资者需要退出,则可以把酒店转让给一些全国性的经济型酒店集团,实现资金的退出。

神州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容量伟大。随着神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驴友市场的持续升温,虽然目前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已经超过2000家,但根据预先推测,神州的市场容量将在10,000家左右。所以,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空间仍很大。伟大的市场容量,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行业,寻求更好的机会。据了解,一些具有新式设计理念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在国内呈现,如立足浙江发展的桔子酒店和布丁酒店,其新颖的酒店设计及经济型酒店的价格,将会给传统经济型酒店带来一定的冲击。

(3)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对企业的威胁首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满足主顾需求的前提下,替代产品的价格更低;二是当主顾选择替代品时所需要的转换成本更小;三是替代产品的价格比行业市场价格低。作为酒店行业细分中的经济型酒店,其威胁首要来自的两个方面:高星级酒店的价格优惠和现存的社会旅馆和招待所的价格低廉。

由于高星级酒店领有较多的客房数,国内的平均入住率水平不高,在酒店的淡季时,很多酒店会以较低的价格来吸引主顾,从而一定程度上跟经济型酒店在争抢客源。

而社会旅馆、招待所,由于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一大批收入不高的旅行者,从

而分流了部分客源。

(4)供给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给商的议价能力直接影响到经济型酒店的盈利水平,议价能力强的供给商可以提高产品的价格,从行业中转移更多的利润。影响经济型酒店成本的因素首要有两个:第一是投资成本,第二是经营成本。为了节制投资成本,许多经济型酒店以租赁厂房、仓库或者办公楼的方式来开设酒店,其支付的租金水平远远低于市场上正常贸易的租金。同时在酒店改造中,只管即便不接纳进口设备以降低成本。

在日常的经营中,许多酒店的营业接纳外包的方式进行。外包是指企业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资源为企业出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外包使酒店充分阐扬了核心竞争力,并增强了企业对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

(5)主顾讨价还价的能力

主顾在两个方面影响着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一是主顾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市场潜在力量;二是不同主顾的议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对经济型酒店而言,主顾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很高的,因为经济型酒店品牌众多,且彼此之间的差异化程度很低,主顾的选择余地大。再者由于众多的商务客人对经济型酒店有一定的偏好,所以酒店在提高服务的同时,其价格优惠也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包管。

“这是一个危机与机会并存的时代”,用这句话来描述当今经济型酒店市场尤为贴切。一方面,泡沫论、拐点论充斥着整个行业,物业成本高涨、专业人才短缺令众多经济型酒店受到生存的威胁;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商务活动日益频繁,旅游业蓬勃发展,行业远未达到饱和的程度,种种利好因素又为经济型酒店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酒店未来走向

相比已经发展成熟、规范化的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有更多的商业机会:既包括经济型酒店数量、规模、档次等涉及硬件、资金的方面,也包括经济型酒店产权、机制、经营模式、管理服务规范、行业机制等软件方面。

酒店的发展要注重SO策略(内部优势与外部机遇)、ST策略(内部优势与

外部威胁)、WO(内部劣势与外部机遇)、WT(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的配对组合

7天认为:扩大规模来提升竞争力是国内经济型酒店最直接的途径。星月联盟就是基于这一认识而出现的。

7天在未来的走向上也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品牌化趋势。在我国的酒店行业中国,欠缺的不是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形态,而是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品牌。

二、继续加强连锁经营。我国许多省市都有旅游集团,旗下通常都有庞大的酒店资产,但这些酒店基本是区域性的,很少进行全国布局,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分部,集团化发展困难重重。7天已经达到连锁经营的目的,所以要继续加强和保持。

三、标准化要求要变高。对于连锁企业来说,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没有良好的标准化,经济型酒店的服务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企业的品牌和声誉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将决定连锁企业到底能走多远。7天以后要走的路就的对自己标准化的要求要越来越高,成就高质量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形象。

篇3:五力模型与swot分析

1 研究背景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在迈克尔·波特(1980)等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蒙(1981)、Cooper(1988)[1]等认为经验曲线与竞争优势对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以后,战略成本管理逐渐摆脱理论研究的束缚,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并用于指导实践。黄中伟等(2008)[2]认为社会网络位置嵌入对公司决策和资源获取产生重要影响。李海舰等(2013)[3]比较了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并构筑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日本和欧美等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战略成本管理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2 战略成本管理与波特竞争模型

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战略为出发点,从源头控制成本,并识别成本的影响要素,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为战略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成本管理信息,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存在先后的联系。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主要作用就是对行业的任务环境进行分析,而环境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循环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竞争环境的考察、评价企业战略成本的竞争地位等以其决定企业各个方面的竞争战略,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波特五力模型如图1所示。

3 低成本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对策

波特五种力量模型是用来分析一个行业的任务环境(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个方面的来源,也是影响企业成本与利润的五个重要方面,因此,有必要从这五个方面出发对企业成本从战略源头的高度进行管理:

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应商位于核心企业的上游,主要通过提高供应材料的价格或降低供应材料的单位价值来影响核心企业的材料成本。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提供给核心企业的供应材料所占比重,以及是否具有资产的专用性。如果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一般来说,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削弱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1)增加供应商的数量,以致于每一个单一的供应商都不可能左右核心企业的材料成本;

(2)实行后向联合或后向一体化,将供应商吸纳进来,作为核心企业的一部分,以便于加强对专用资产的控制和管理;

(3)开发新产品、寻求新的供应商,以替代原有的供应商。

3.2 购买商的议价能力

购买商位于核心企业的下游,主要通过其压低价格或提高产品(服务)质量的要求来影响核心企业的盈利能力。购买商议价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购买量所占比重与转换购买替代产品的难易程度。如果购买商的议价能力较强,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削弱购买商的议价能力:

(1)增加购买商数量,拓宽销售渠道,使得购买商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以此降低购买商的议价能力;

(2)与购买商签订协议,增加其转而购买替代产品的成本,以加强对购买商的控制;

(3)实现前向一体化:自建部分销售网络,削弱购买商的谈判能力。

3.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对在位企业的威胁主要是给该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压力,潜在进入者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争夺,进而会增加核心企业的成本,蚕食企业利润。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其进入的壁垒大小,以及预期在位者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如果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较严重,在位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削弱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1)实现本行业内的规模经济,增加产品(服务)的差异化程度,运用先进的技术等手段设置进入壁垒;

(2)拥有专有产品或技术、控制供应材料的来源、占领良好的地理位置(企业集群)等都可以将潜在进入者拒之门外;

(3)形成在位者联盟,以抵抗进入者的威胁。

3.4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它与现有企业的产品(服务)一样,可以给客户带来同样的效用,从而带来市场价值的转移,必将会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替代品的威胁强弱主要取决于替代品的性价比和客户转向替代品的难易程度。如果替代品的威胁较强,现有企业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通过多角化经营、技术创新、开发特色产品等,率先推出性价比较高的新产品,就可以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2)重视客户转换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的塑造,可以从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和感知价值等方面着手。

3.5 现有行业之间的竞争

现有行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由目前行业内的市场结构决定的。通常来讲,如果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较多、参与竞争者范围广泛、产品趋于成熟、市场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是同质产品(服务),客户转换成本较低等,这就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加剧。

通过对以上五种力量及其对策的分析,现有企业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成本战略规划,着力寻找比较优势,尽可能将自身的竞争力量和成本战略方针与对手隔绝开来,从自身利益需求出发尽可能影响行业竞争规则、率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的威胁,从战略的源头对成本加以控制,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为保护自己做好全面的准备。

4 结论

运用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简要分析了企业如何从这五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战略,来为成本管理服务。然而,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除此之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势和劣势。企业在制定成本战略时,应全面考虑,以保证战略实施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Cooper,Kaplan.Measure Costs Right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8(9):96-103.

[2]黄中伟,王宇露.位置嵌入、社会资本与海外子公司的东道国网络学习——基于123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8(12):144-154.

篇4:洋河酒业的新五力模型分析

关键词:白酒;洋河酒业;新五力模型

所谓新五力模型就是竞争力、执行力、成长力、生命力、学习力组成的一个360°闭环式发展模型(如图1)。企业可以从五力模型中任何一个力切入,诊断企业发展在五力分布上的优劣势,全面分析,重在找出关键问题,关注相关非核心问题。

洋河酒业集团在其成长过程中已逐步形成并具备了此五种力,即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能力)、执行力(把事情作对的能力)、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生命力(追求理想的内在力量,创新能力)、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一、洋河酒业发展之竞争力

目前众多的白酒企业普遍缺少竞争力。对于洋河而言,其竞争力回到了产品力层面上,首要任务就是从产品着手,整合产品线,上市新产品。对产品的口感、香味、功能、包装进行创新,提高产品力,尤其是新产品洋河蓝色经典上市工作,恪守严格的新产品上市原则,推出系列具备个性的新产品,完善产品线,形成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有效产品布局。同时,洋河对现有的产品线进行测试,进行实质有效可行产品线整合。

二、洋河酒业发展之执行力

白酒企业普遍缺少的就是执行力,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懂市场和做市场的人才。洋河酒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企业采取一系列执行力培养的措施:培训外包,邀请具备实战营销咨询的白酒营销培训老师,进行嵌入式的企业内训,帮扶企业营销人员提高营销进技能,并督导执行;引进人才,高薪聘请知名企业出身的具备实操能力的白酒营销经理人,组建团队,锁定市场,进行实战锻炼,磨练一批营销实战队伍;引进外脑,和具备实战营销咨询服务的外脑合作,进行贴身式服务,让营销咨询师通过样板市场运作,现场培训和指导,协同企业员工一同操作市场,锻炼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中层队伍,培养企业中坚力量。

三、洋河酒业发展之成长力

企业发展之成长力即企业持续获利的能力,白酒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成长力问题,即企业生存的问题。洋河认识到企业应该以业务、利润为导向,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必须保持企业持续的获利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相对的抗风险能力,否则一旦现金流短缺,必然导致多米诺股牌式的连锁反应。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洋河改变微利现状,提高获利能力的战略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产品线向中高档延伸,开发出洋河蓝色经典等系列,提高单品获利能力,在市场总量减少和竞争对手挤压的情况下获取相对高额利润。建立市场根据地,在江苏地区开拓市场根据地,做到区域为王,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并为拓展其他区域市场保障给养。缩减县级买断品牌,因为那样虽然风险很小,但是利润单薄,在规划不力的情况下甚至阻碍着企业整体利润的提升。

四、洋河酒业发展之生命力

企业的生命在于创新。对于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白酒行业而言,酿造工艺和生产科技的创新已经很难再有较高的突破,而且在茅台、五粮液等大企业工艺领先的环境下,洋河只有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定位上寻找差异化。

新产品技术创新。近年来,洋河酒业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将白酒的传统工艺不断赋予新的技术内涵,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花大力气搞新一代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洋河承担的“生物酶酯化技术在白酒生产的应用”等科研成果通过了省火炬计划项目验收。“洋河蓝色经典”新品就是该技术成果的集中体现,成功建立起适应消费口味的勾兑模式和框架结构,成为绵柔型白酒的经典之作。

品牌定位创新。近年来,洋河一直在审视并寻找一种不同于任何一家名酒厂的文化定位。它既要传承洋河酒文化的传统特色,又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更要与企业文化融于一体。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洋河长期积淀的蓝色文化从自由王国走向必然王国。这是一种适合洋河自身发展需求的文化定位,也是洋河为中国酒文化创新所做的一场有风险的实践。

五、洋河酒业发展之学习力

没有学习力,只能被淘汰。洋河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为发展目标,以强化企业经营能力为实践目标,强调实战学习,尤其是重视企业一线业务人员的培训和锻炼。督导式实效培训,在巡视市场时培训一线人员,工作和培训相互融合,在培训中解决市场问题,发现问题现场培训,就地解决;嵌入式实战培训,结合白酒实战营销案例,转嫁给业务实际操作经验,并在和企业或经销商操作市场的过程中,一对一的强化培训,经常及时召开总结会和工作会,制定详尽的执行手册;培训和绩效考核挂钩,强化企业学习性行为,建立自上而下的学习机制,让管理者和营销人员一同接受培训,并在实践中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品牌背后的文化渊源[J].市场营销导刊,2004(6).

2、何足奇.中国白酒:走向形象消费[J].糖酒快讯,2003(5).

3、张芸.白酒香味渐渐淡去[J].白酒市场,2005(3).

篇5:五力模型与swot分析

我国已经加入了WTO,这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竞争将空间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科学有效的分析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为其提出在竞争环境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下面我将对海尔集团进行PEST模型、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一.PEST模型

.所谓“PEST”分析是指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海尔集团发展战略管理过程的影响。

1.政治法律环境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便有了海尔集团的前身。

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十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而现在,海尔集团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海尔集团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海尔发展的将近30年来,一直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秉持着遵纪守法的理念,进行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在国内,也是守法企业的代表。

2.经济环境

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

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9年,海尔冰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3.社会环境

海尔集团,公司创立于1984年,1994年成立了美国分部。公司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也是道•琼斯中国88指数之一。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青岛的白色家用电器制造商,是全球第三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和上市公司,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7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180亿元人民币。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4.技术环境

据中国最权威市场咨询机构中怡康统计:2006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已经达到25.5%,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且优势更加突出;在小家电市场上海尔表现稳健,以16%的市场份额蝉联小家电市场冠军。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突破7000项(其中发明专利1234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397项。海尔“防电墙”技术正式成为电热水器新国家标准,海尔空调牵头制定“家用和类似

用途空调安装规范”。在国际上,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等六项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海尔集团怎样做强做大,集中的焦点在五个方面—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服务水平竞争质量竞争和人才竞争。而这些均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否到位。现在的海尔集团既要加强科技基础上的软科学的投人和研究,还要加大硬科学的投人和建设,才能保证产品管理和发展的科学化。

二.五力模型

海尔集团的波特五力分析由5个因素构成,即新进入者威胁,现有竞争者的抗衡,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侃价能力以及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五个因素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在行业中获得利润的能力。

1.新进入者威胁JIADIANHANGYE 对于中国家电行业来说,由于规模经济的影响,该领域存在较低的进入壁垒,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低。而中国内的家电市场的需求潜力巨大,所以这也在客观上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

随着“家电下乡”的进行,将会从政策上鼓励更多家电行业新进入者。随着家电行业的发展催生了许多细分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产品的差异化,多元化。尽管进入门槛低,资金和技术限制使得许多新进入者难以进一步发展。虽然中国家电行业十几年高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格局,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下,新进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虽然会对海尔的细分市场产生影响,但总体上不会对海尔地位产生影响。

继成功挤占中国饮料、化妆品市场后,尝到甜头的外国跨国公司又盯住了我国的家电工业,随着外国家电品牌大举进攻中国家电市场的同时,我国家电行业的品牌一个个在被蚕食着。这使得以海尔为代表的本土品牌面临更大的冲击。新进入的外国公司将对海尔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产生影响

2.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从品牌的搜索重合度看,海尔的最大竞争对手是美的,有4.75%的海尔网民搜索过美的。近年来美的多元化战略的“威力”开始显现,美的在空调、冰箱等市场均取得傲人的成绩,对海尔在白色家电领域的优势地位构成威胁。

此外,格力、三星、海信等也是海尔的竞争对手,海尔与格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空调领域,海尔与三星的竞争主要是在电视机、冰箱领域。

面对海尔的信息化,国内同行们大约是一边看海尔外部信息化的热闹,一边加紧自身内部信息化的推进。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使海尔如芒刺在背。

中国家电行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家电企业的不断兴起,技术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家电企业普遍掀起了产业升级的风潮。再加上“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行业增长速度加快,从而使家电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以及要素成本全面上涨等原因,势必引起家电行业的固定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增加产量降低售价,从而产生引发价格战的风险,加剧行业竞争。

3.替代品的威胁

随着环保压力加大,我国拟对空调和家用电冰箱推行可再生利用率指标限定值和目标值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产品可再生利用率指标限定值和目标值(第一部分)》。节能环保家电产品逐渐成为市场趋势。

未来家电产品装饰化方向发展:一是具备装饰功能的家电产品其使用成本和相关费用并不因产品具备装饰化功能而增加;二是具备装饰化功能的家电产品其使用方法和使用风险并不因因产品具备装饰化功能而增加;三是具备装饰化功能的家电产品其使用收益大于同类产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档家电产品将实现网络化的升级,使家电产品在网络支持的条件下,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因此,海尔应当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合适的替代产品,从而占得先机。

4.购买者的侃价能力

下列趋势要归因于激烈的竞争、滞销和随之而来的较高存货水平(1)为吸引客户,各家电企业竞相降价并给予折扣。

(2)客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对守家、担保及其它服务项目进行讨价还价。

(3)企业管理者逐渐采用服务等级来衡量销售绩效,这些等级常常用来决定经销授权的机会、获得广告资金和其他经济优惠的标准

5.供应商的侃价能力

家电生产的供应商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或降低产品的质量来对行业内的竞争企业显示自己的力量。如果生产企业无法通过价格结构消化增长的成本,采购总成本影响到价值链。它的利润就会由于供应商的行为而降低。

下图为家电行业价值链

研发→采购→制造→物流→营销→服务→客户

对于中国家电业来说,该行业集中程度较高,家电产品的销售被国美,苏宁等少数供应商垄断,因此,中国家电业供应商侃价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三.SWOT模型

SWOT分析是广告策划中经常用到的分析法则,它分别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首写字母。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128亿美元)。下面是有关海尔的SWOT分析:

1.优势: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彰显出发展实力。“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9项(其中发明专利81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9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

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

海尔的有时还包括:

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员工素质的相对较高;多年规范化管理相当好的基础;真正把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难得有一名老总能够对信息化分析得如此透彻,阐述得头头是道;观念转变在前,流程再造在后,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前行,从张瑞敏砸冰箱开始,首开海尔观念转变之先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才有现在的海尔;等等。相对于国外企业,海尔的信息化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2001年与1995年的DELL所处的环境早已大不相同;在全球internet的大范围普及和国际化大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扩张局势下,海尔在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当然更容易取得成绩

2.劣势: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面十分欠缺,这将使中国未来的收购企业十分困难。海尔公关方面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在聘任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注重对技术,知识的考察忽略了对个人能力的考察。海尔这些年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毫不怀疑它的国际化。信息化进行得如火如荼,内部的信息化还好说,外部的信息化,尤其是与国内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却一直处于两难境地,采购和分销成本的降低仍然难以彻底实现。海尔的愿望是好的,它希望它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信息化水平都能够跟上它自己,但实际情况与预计却是大相径庭,没有人能跟得上海尔的步伐,海尔最终是孤掌难鸣。试问有哪些家能够真正与海尔实现网上订单?个别用户的点菜式订货究竟是不是新闻噱头?国情所限,方法必须变通,结果仍然是回到原来的电话、传真订货流程去,“信息化”徒劳无功。外部环境的不配套、不同步,是导致海尔外部信息化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也许是海尔始料未及的,但也可能就算是知道这个结果,也要硬着头皮上,谁让它是海尔呢!海尔就是要处处争第一!

3.机会:海尔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的企业文化,有生于无——海尔的文化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的人才观先谋势,后谋利——海尔的战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 品牌是帆,用户为师——海尔的品牌营销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海尔的服务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国际化的海尔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海尔的管理之。海尔在未来的时间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继续以海尔的企

业文化为基准。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化。同时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的发展机会在于要把握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三个转移。一是内部组织结构的转移;二是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不是指产品出口,而是说要海外建厂、办公司;三是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还而应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创世界名牌。

4.威胁:目前,海尔仍然面临着很多威胁,伴随着家电企业的不断兴起,技术的不断完善,海尔必须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高自己的优势。此外还而应该向多产业方向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面对海尔的信息化,国内同行们大约是一边看海尔外部信息化的热闹,一边加紧自身内部信息化的推进,这就是海尔所面临的威胁,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使海尔如芒刺在背,敢于吃螃蟹的也许是英雄,但不一定是成功者。海尔外部信息化的停滞不前,也给国内的信息化产业当头一棒;可以预见到,一旦外部信息化的时机成熟,从技术角度上讲,谁也不会比谁慢多少;倘若撇开这些年来的海尔品牌宣传效应不谈,海尔竞争对手们外部信息化的成长也只是旦夕之间。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总结: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要防微杜渐。

篇6:五力分析模型

综述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

-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购买者可能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力量:

-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

3.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如国家综合平衡统一建设的石化企业)、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如商业秘密、产供销关系、学习与经验曲线效应等)、自然资源(如冶金业对矿产的拥有)、地理环境(如造船厂只能建在海滨城市)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

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障碍

①表现于企业的某项或几项职能上,如在生产、研究与开发、采购、市场营销等职能上的规模经济,都可能是进入的主要障碍。

②表现为某种或几种经营业务和活动上。如钢铁联合生产中高炉炼铁和炼钢生产中较大的规模经济。

③表现为联合成本,即企业在生产主导产品的同时并能生产副产品,使主导产品成本降低,这就迫使新加入者也必须能生产副产品,不然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如钢铁联合生产中,炼焦可产生可利用的煤气,高炉产生的高炉煤气以及炉渣都可以利用。

④表现为纵向联合经营如从矿山开采、烧结直至轧制成各种钢纵向一体化钢铁生产。这就迫使加入者必须联合进入(这有时是难以做到的)。若不联合进入,势必在价格上难以承受。

4.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第二,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第三,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

5.行业竞争者的竞争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其竞争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出现下述情况将意味着行业中现有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这就是:行业进入障碍较低,势均力敌竞争对手较多,竞争参与者范围广泛;市场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竞争者企图采用降价等手段促销;竞争者提供几乎相同的产品或服务,用户转换成本很低;一个战略行动如果取得成功,其收入相当可观;行业外部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接收了行业中实力薄弱企业后,发起进攻性行动,结果使得刚被接收的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退出障碍较高,即退出竞争要比继续参与竞争代价更高。在这里,退出障碍主要受经济、战略、感情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等方面考虑的影响,具体包括: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费用、战略上的相互牵制、情绪上的难以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各种限制等。

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应付以上各种力量构成的威胁,而且客户必面对行业中的每一个竞争者的举动。除非认为正面交锋有必要而且有益处,例如要求得到很大的市场份额,否则客户可以通过设置进入壁垒,包括差异化和转换成本来保护自己。当一个客户确定了其优势和劣势时(参见SWOT分析),客户必须进行定位,以便因势利导,而不是被预料到的环境因素变化所损害,如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增长速度等等,然后保护自己并做好准备,以有效地对其它企业的举动做出反应。

根据上面对于五种竞争力量的讨论,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先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再发起进攻性竞争行动等手段来对付这五种竞争力量,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战略地位

波特五力模型与价值链模型(value chain)和一般战略模型(generic strategies)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波特战略模型。通常一个完整波特战略分析的顺序为: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般战略分析。

案例分析

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全面分析耐克和阿迪达斯

一、框架及市场

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5力模型”,他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5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对比这5种力量的作用,来分析一下美国运动鞋企业的竞争状态。

首先,这个领域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美国运动鞋产业由“不用工厂生产”的品牌型公司组成,大公司在广告、产品开发以及销售网络、出口方面都更有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品牌个性与消费者忠诚度都给潜在的进入者设置了无形的屏障。

其次,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因为大多数运动鞋产业的投入都是同质的,特别是在耐克发起了外购浪潮后,超过90%的生产都集中在低工资、劳动力远远供过于求的国家。

第三,运动鞋的终端消费者在意价格,同时对时尚潮流更加敏感,但是对于公司的利润率并没有极为负面的影响。因为如果存在利润的减少,那么这将通过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来弥补。此外,大多数品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这阻止了购买者将品牌同不断转换的品牌形象联系起来。

第四,因为其他鞋类都不适宜运动,所以现在还没有运动鞋类的完全替代产品。

第五,美国运动鞋市场被看作具有挑战性并已饱和,充满激烈的竞争且增长缓慢,因此对于新进入者只有很小的空间。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这些主要品牌抢占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并保持相对稳定。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这是一个令人垂涎的市场,不过壁垒高筑,有较低的供应商议价能力,适度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并且没有知名品牌的替代产品,很难挤出利润。另一方面,当除了高度市场集中但没有任何垄断力量时,区域里的对抗十分激烈。因此,在这个竞争环境中,独立公司的超常利润的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们的策略。

二、耐克和阿迪达斯

耐克的领导地位

耐克起源于1962年,由菲尔·耐特首创,当时命名为“蓝丝带体育”,20世纪70年代正式更名为Nike。它初步超过阿迪达斯在美国运动鞋业内坐头把交椅,1980年占据约50%的美国市场份额。从那时起,耐克开始实行积极进取的市场活动,签约顶级运动员,并创造了“只管去做(Just Do It)”这一口号。

耐克将它的运动鞋定位为具有创新设计与技术、高价位的高品质产品。耐克凭借丰富的产品类型以及杰出的设计,2000年占据了超过39%的美国运动鞋市场,几乎是阿迪达斯市场份额的两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耐克就从一家产品导向的公司逐渐转变为一家市场导向的公司。它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在公司内部设计高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在低成本的国家生产,再成功地通过营销建立起作为青少年亚文化标志的品牌。耐克的独特资源包括专利产品和商标、品牌声誉,公司文化和公司独特的人力资产。

为了弄清耐克如何在其资源和实力的基础上发展成竞争优势,我们在以下将从生产、销售、市场营销几个方面分析他们的价值链。

1.在生产环节上,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耐克便把制造环节外包给很多亚洲国家。外包使耐克获得了廉价的劳动力,并从供应商那里得到大量折扣。而且,外包使顾客能更快从市场获得新产品,减少资本投入的风险。

2.在销售上,这种“期货”下单计划允许零售商提前5到6个月预先定下运输保证书,保证90%的定货会以确定的价格在确定的时间运到。这个策略成功地将存货减少到最少,并缩短了存货的周转。现在,耐克有三种销售渠道:零售商、耐克城以及电子商务。耐克城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展示耐克最新或最具创意的产品系列,在主干道上做广告,耐克城与其说是一个销售渠道,不如说是一个营销手段。电子商务始于90年代的NIKE com,耐克也允许其他网络公司销售其产品。电子商务策略使耐克重新点燃了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关系。

3.市场营销作为耐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仅是做广告,更是吸引并留住顾客。耐克营销团队采用的市场策略始终反映公众意见。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大部分时期,专业运动员被像英雄一样崇拜,因此耐克投入大量资金,请成功、富有魅力的知名运动员为产品代言。例如,当迈克?乔丹1984年加入耐克团队,“像迈克一样”就成为切合了人们对迈克?乔丹仰慕之情的口号。而当乔丹1999年退役时,耐克无法找到一个运动员可以代替他的位置,因此,耐克转向一个名为“Nike Play”的新活动,这个活动由展示个人成就、鼓励所有人参与的系列短片组成。我们可以看到,市场策略要随着消费者的喜好而变。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正是保持耐克在鞋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法宝。

阿迪达斯扮演的挑战者角色

“为每位运动员提供最好的鞋。”在这个简单而又雄心勃勃的理念的鼓励下,20多岁的阿迪?德斯勒开始做鞋,终于在1948年建立起一家名为“阿迪达斯”的公司。公司生产大量各式各样的高品质的运动鞋,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赛事的首要运动鞋供应商。60年代后期,阿迪达斯在运动鞋业内稳坐头把交椅。但是,进入70年代,阿迪达斯没有意识到平民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还是专注于专业运动鞋。由于对销售预期的失败和对市场竞争状况的低估,阿迪达斯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最后在70年代后期被耐克取代。

1997年与salmon联合之后,1998年到2000年阿迪达斯重建了其市场份额紧随耐克之后,稳居第二的市场位置。不过,在2002年公司的市场位置又跌至第三,比起耐克40.6%的市场份额,它仅有11.8%,2003年依然保持此位置。

从阿迪达斯的历史来看,它是第1家发起生产外包的鞋类公司。他们的生产公司分布于中国大陆、越南、台湾以及拉丁美洲。现在他们的供应链利用3种不同的供应商类型,包括承包商、下级承包商和本地原料公司。他们的外包策略对团体的成功至关重要,并被整个领域仿效。这种策略可以转移风险,降低劳动力成本并可将主要精力集中到阿迪达斯的核心策略??市场营销和研发上。

市场营销是阿迪达斯的两个核心策略之一。1997年,阿迪达斯宣告收购了所罗门公司,组建成为世界领先的体育用品集团公司之一,公司具有突出品牌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在产品和地域

协调上互为补充。所罗门在北美和日本表现特别强劲,这对阿迪达斯提高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很有帮助。他们重新聚焦、重新定位阿迪达斯品牌以全面发掘它的市场潜力,将所有产品整合到3个明确的客户组:永恒体育、独创和器械。这种划分在运动、体育和运动生活方式的顾客中,创造了更强大的市场渗透。阿迪达斯始终坚持邀请名人作产品代言人,并赞助体育联赛。科比。布赖恩特、安娜。库尔尼科娃以及贝克汉姆都是阿迪达斯旗下的超凡的天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欧洲足球冠军杯赛、法国足球世界杯、美国女子足球世界杯等等,阿迪达斯总是最大的赞助商之一。

除了市场营销,研发是阿迪达斯的另一个核心策略。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技术创新团队,每年至少投放一个大的创新。2003年,阿迪达斯建立了“大众定制”系统,可以根据顾客脚的不同情况、个人喜好和要求设计特别的鞋,领先者的优势使阿迪达斯在这一领域处于第一位。

三、各自的市场策略

阿迪达斯,如何挑战领导者?

阿迪达斯在研发方面有着非凡的能力,它需要的是更加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即使阿迪达斯和耐克可以相互模仿,它们也应该在有效的执行和协调方面尽量区别于对方。当耐克的营销和研发队伍更多关注北美消费者的需求时,阿迪达斯主动开始塑造自己的市场区隔(segmentations)。因为从两者的整体业绩来看,阿迪达斯的总资产回报率(ROA)和耐克是非常接近的,这就意味着从长期来讲,阿迪达斯完全有潜力与耐克一较短长。

1.产品实施本土化

作为一个德国的体育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应该把它在美国市场上投放的鞋类产品“美国化”。欧洲人喜欢的产品不一定符合美国人的胃口。阿迪达斯应该招纳和培养那些真正了解并且能够预测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的人才。这是一种无法模仿的资源。然后你就可以根据这些预测的结果来重新塑造你的市场区隔,这样一方面满足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你在这个细分市场上有独到的优势。美国人更强调个人化,所以在广告方面,阿迪达斯应该把它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个性化,而且要减少明星的使用。

2.巩固质量优势,完善产品系列

一个企业选择怎样的战略决策依赖于它过往所走的路径。从这方面考虑,因为阿迪达斯长期以来就以其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而著称,这个体系保证了阿迪达斯产品的高质量,所以这一传统应该保持并且进一步弘扬。还有,在重夺全球霸主地位的战略企图的驱使下,阿迪达斯应该设计能够赢得所谓“动态效率”(dynamic efficiency)的新战略。尽管阿迪达斯已经建立了他的补充产品市场,但他们还可以通过强化“网络效应”来超越耐克。比如说,他们可以设计全系列的运动服、帽子、围巾和手提包来与他们的运动鞋配套。

3.发挥专利优势

耐克和阿迪达斯也可以说是一场“专利竞赛”的两个对手。阿迪达斯应该能够估计到耐克的研发投入。另外,在关注欧洲本土市场的同时,因为美国对阿迪达斯来说是一个海外市场,所以公司应该通过把更多的个性化元素引入其未来的产品设计以促进产品的本土化。

4.借鉴耐克的订货与分销战略

耐克的未来订货项目帮助公司迅速地成长。阿迪达斯应该与它的零售商一起实施类似的订货系统来模仿这一战略,这样能够将他们的库存保持在一个最优的水平。不过,阿迪达斯也必须认识到这一机制的成功运作是以许多条件为基础的,比如准确的销售预测,市场的强劲需求等等。另外,和耐克相比,阿迪达斯在电子商务领域做得不够成功。要想打赢这场关键战役,至

关重要的就是阿迪达斯必须向耐克学习授权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运作其在线销售。

四、耐克

1.保持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

阿迪达斯在美国市场上经营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但爱国的美国消费者很可能会倾向于本国产品而不是进口货。耐克在本土管理实践、组织架构、公司治理以及本土资本市场的掌控方面都有优势。如果它们在白热化的本土竞争当中都能生存,它们在国际市场上就会更有竞争力。为了维护它在美国运动鞋市场的统治地位,耐克应该持续地专注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营销与研发。在已有的高度的消费者忠诚、品牌意识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基础上,他们还必须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保持他们的品质标准,实施有效的营销方案以回应市场的变化。

2.隔离机制

即使阿迪达斯可以模仿耐克的战略,他们也不能简单地复制耐克的那些有企业专用性的竞争手段,比如说专利、品牌和人力资本。耐克可以通过提供丰厚的薪酬来留住它的骨干员工,提升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以此来保护公司的人力资本。至于产品模仿,耐克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比如说产权、特许权和专利方面的有关规定。但是他们也必须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并不是要把产品、流程和技术都模式化,在开放的竞争中最好把它们都看作是大海之中散布的岛屿(意即只露出一角而已)。”如果你的秘密根本就没有机会暴露在你的竞争对手有可能接触的环境中,那岂不是更安全?另外,依靠已有的品牌声誉和市场规模,耐克在获取资源和消费者方面显然比竞争对手有太多的优势。还有就是,耐克的独特能力很多时候都包涵着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很难为外人所理解。这些东西是它独特的企业历史积淀下来的,而且根植于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

3.路线与时俱进

和阿迪达斯相比,耐克历史要短很多,它拥有的是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和产品。而且阿迪达斯现在面临销售滑坡,耐克正好利用这个领先优势加大对NikeID鞋的投入。因为消费者期望值很高,再加上它雄厚的财力和能力,这个市场前途无量。相反,阿迪达斯正处在企业第二个生命周期,它正在为提升市场份额而打拼,后面还有虎视眈眈的锐步(Reebok)。因为路径依赖的缘故,阿迪达斯继承了它以往的产品路线,适应比较广泛的市场人群。这一战略是否真的能够为它赢得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呢?没有这个战略他们会不会做得更好呢?很难说。路径依赖会约束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限制它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企业要迅速改变它的路线很难,但是如果它想在竞争中生存,在迅速变化的环境面前它的路线也必须与时俱进。总之,作为市场领导者的耐克必须避免平庸、保持创新,这样才能永远屹立在竞争的巅峰。

上一篇:夜饮次韵毕推官,夜饮次韵毕推官苏轼,夜饮次韵毕推官的意思,夜饮次韵毕推官下一篇:m10u4短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