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2024-06-23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通用9篇)

篇1: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中班下学期数学活动教案《圈数字》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动脑筋操作,按实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认识数字8,感知8以内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活动《圈数字》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感知8以内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能动脑筋操作,按实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画册》、数卡4~8、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4-8。

1.教师出示课件,认读数字4-8。

二、游戏:“看看拍拍”。练习4~8的数卡,并能进行动作匹配。

规则:教师(或幼儿)出示几的卡片,小朋友就拍几下手。

1.看数字拍手。请幼儿看数字拍手,是几就拍几下手。

2.出示草莓,感知数字6的实际意义。如6表示敲6下铃鼓,表示6个草莓……

3.出示1框苹果,请幼儿目测数量,讲出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

三、练习圈数字。

1.看课件,圈数字。

提问1:图上有几只乌龟?用数字几来表示?图下有几个数字?应该把哪个数字圈起来?

2.请幼儿讲述:图上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图下有几个数字?应该把哪个数字圈起来?

3.看《幼儿画册》做练习时,教师关注幼儿感知数量的方法,提示能力弱的幼儿可用点数的方法数清楚数量。

四、讲评。

请幼儿看课件,自己做的与课件是不是一样,并讲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扩展阅读:数字: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篇2: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活动是比较枯燥的。通过游戏和幼儿动手操作来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字、数数,感受数字的变化。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3、对生活中的数字感兴趣,了解数字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布置的背景图一张。

2、人手一份1-7数字卡片和7以内的实物卡片、大图片一幅(里面有7以内的实物)、记录表一张,水彩笔人手一支。

3、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7圆点或数字的动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做手指游戏。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 1头牛、2匹马,3只小羊找妈妈。4只鸡、5只鸭,6只小鸟叫喳喳。7条鱼、8只虾,9条小虫慢慢爬。10个数字真有趣,我们一起学习它。

(二)听铃鼓声拿数字

1、教师出示数字,幼儿读一读卡片上的数字,教师示范把数字卡片整齐的摆在桌子上。

2、听铃鼓、拿数字。操作要求:耳朵听、心里数、手里拿。

(三)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数字“7”并说说数字“7”像什么?可以表示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对7数量的正确判断。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找出身上有7个圆点或数字是7的小动物,音乐停,比一比谁找的动物又对又多。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正确找出身上有7个圆点或数字是7的小动物。

3、幼儿相互检查谁找到的小动物又对又多。

(五)游戏《打电话》

森林里要开动物运动会,数字宝宝要通知所有的小动物来参加,怎样来联系小动物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电话给小动物。我们先打给小白兔吧,教师出示背景图,写有电话号码的卡片,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教师读电话号码(数字),幼儿找出来。反复练习几次。

(五)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完成了许多任务,可是数字宝宝很顽皮,它们会跑到我们教室里、幼儿园、家里各个地方去玩,最后再请你们想一想,你在哪里还见过数字宝宝。(汽车的牌照、钟、门牌号……)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吧。(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去户外活动)

教学反思:

由于活动是结合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兴趣极高,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 “7”以内数字的认识。在引导幼儿认识数量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达物体的数量,如:7个苹果,让幼儿有个完整的慨念。

篇3: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一、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在探讨数字化对大学教学模式带来的变革之前,首先要探讨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

1. 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

在教学论中最早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我国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经历了“教学模式的介绍与引进”、“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三个阶段 (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关注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教学模式;关注教师成长的教学模式;关注知识结构的教学模式;关注师生关系的教学模式;关注现代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其中关注现代技术应用的教学模式是由校园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催生的相关研究。

2. 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结构

(1)教学模式的概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的定义是由乔伊斯和威尔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诸学科的长期教程)、设计教学教材、指导课堂或改进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 (2)

目前,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结构。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和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式。 (3)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过程的模式,或是一种有关教学程序的策略体系、教学式样。即: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4) 还有人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范畴,它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 (5)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一种教与学活动的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是建设教学环境和运用教学软件的重要依据。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2)教学模式的结构。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教学模式结构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条件和评价等要素组成。教学模式的各要素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得以建立的依据和基础,起着导向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它制约着操作程序、师生组合、条件,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操作程序是教学模式实施的环节和步骤;师生组合是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安排方式;条件是教学模式功能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评价是人们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模式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通过教学评价如果没有达成,则促使调整操作程序、师生组合等,以便使教学模式进一步得以改造和完善。 (6)

教学模式大致就是由这几个要素组成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共同发挥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二、数字化对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数字化的加速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使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受到质疑,大学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人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接受大学教育。何谓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成为人们再度思考的话题。数字化给大学教育带来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对大学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 数字化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带来影响。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教学思想发生变革,大学的理念在更新,这使大学必须重视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加速了大学教学理论的发展,导致大学教学模式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2. 数字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网络的发展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带来的便捷,在网络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再是仅限于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尤其是对于独立思维意识较强的大学生而言,这种影响更加深远。因此,利用现代技术教学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加大了对它的利用和推广,对大学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动摇了传统的教师地位和职能。

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转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网络的便捷性为每个人都带来新的知识,知识的更替周期越来越短。有时候,学生从网络上获得的知识甚至比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更多。纯粹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大学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完成自身知识的数字化,不断通过数字空间扩展自身的知识层面,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网络课堂,与学生建立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

4. 数字化优化了师生组合,有利于教学评价。

数字化网络时代构建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学习角色,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实现师生的最佳组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师生更多体现为互相沟通交流,在对话中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在相对宽松的交流环境下,更容易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利于实现教学评价。

5. 数字化给大学的教与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

在现代数字化时代,大学的校园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再是过去的“教室、教材、黑板、粉笔”时代,而是向“教室、教材、黑板、粉笔”与“网络信息、数字屏幕、敲击键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发挥教学的最有效功能,教师与学生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教与学相对变得更加轻松,更有可选择性。

6. 数字化使大学教学效果的发挥达到了极致。

数字化的发展使得传授内容声、图、文并茂。一些复杂的图形、实际发生微观变化的过程、高度精密的计算过程等通过数字化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使得一些认知过程简单化、简约化,给教学过程带来一系列便利,使得教师教会学生如何熟练掌握数字化的各类软硬件设备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教会学生熟练掌握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有效的知识,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大学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仅繁荣了数字化产业本身,而且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因此,大学作为数字化的发源地更应该率先从高等教育理念到教学模式等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以适应数字化给大学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使得社会分工和人员角色都在悄然发生变化,高校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知识创新的核心,这就要求必须对大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大学的教学模式应该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大规模进行改革,使现代的大学教学更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当然,数字化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教育带来大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挑战。如何利用这一机遇对大学教师和学生是严峻的考验。正如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指出:“信息科技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数字化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够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发展契机。顺应信息时代的变革,顺利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大学教育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郝志军, 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23) :51-55.

[2]丁证霖, 赵中建等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1.1.

[3]崔屹.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7) :71-72.

[4]何海林.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构思[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55-56.

篇4: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在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往往只注重于教师的“教”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学”。幼儿园的教育是由“教”与“学”双边因素同时交互作用构成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目的的是否达到。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人,自然也应是一个深请教育艺术并善于创造性加以应用的教育者。过去,人们习惯以二元论的观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看待他们,分别单独去谈论他们,而不是将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共同体。那么,在教育活动中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现就以下几种方法举例谈谈。

一、教师应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因势利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能显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最佳方法。在教育活动中我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来灌输知识的状况,通过游戏化方式,让幼儿充分动脑、动手又动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在“认识小工具”活动中,开始我把它设计成到“汽车王国探索秘密”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感性材料,让幼儿在各自操作中,了解这些工具的性质、形状、差异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幼儿在操作中不仅可以观察的更细致,而且可以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认识和理解教师所提供的认识对象。因此说,教师的“教”是寓教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之中,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各项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实现自我机会的“学”。

当然,把游戏机制纳入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抓住两者的结合点,使学习和游戏达到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从而使儿童的学习活动乐趣地进行着。

二、教师应利用幼儿的个性特征,诱导其“创作”思维的发展

鲁迅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说明幼儿本身就有自己的世界和特点,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去发现,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最后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中班语言活动《家》,教师事先不念诗歌的内容,而是给每个幼儿一张背景图(画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河水,密密的树林,红红的花儿……)和各种图片,让幼儿自己动手将图片粘贴到合适的地方,教师巡回指导并启发幼儿:天空是谁的家?树林是谁的家?河水是谁的家?草地是谁的家?让幼儿自发地去思考,去寻找结论,教师及时发现并赞赏幼儿的操作,活动数分钟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图片内容,就编成了一组完整的诗歌,而且全班每个孩子的诗歌.都不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把结果教给幼儿,而是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学”,从而发挥幼儿的能动作用,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应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

二十一世纪将是以现代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所具有的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是孩子们最受欢迎的手段。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促进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认识青蛙”活动中,教师采用投影的手段放大、抽拉投影片,突出了幼儿需要看清青蛙灵巧的舌头捕捉虫子的一瞬间的活动,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长时间地沉浸在他们所注意的对象中,使其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随着对幼儿学习过程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幼儿学习过程反映出这样的规律,即从感知——探索——研究——应用,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封闭回路。幼儿有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因此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必须在充分认知和尊重幼儿生命特性的基础上来进行,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原有教学方式,给儿童尽可能多的自主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儿童实际,符合儿童学习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鼓励儿童体验成功、走向成功,这样的教学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应该追求这种人格化的教学境界,让儿童在自主学习中走向创新。

篇5:幼儿教育主要学什么课程?

幼儿教育是什么,主要课程有哪些?幼儿教育是由父母及幼儿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实物,有系统,有准备并且合理地对儿童的头脑开展各种各样刺激性,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什么叫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学什么课程?

说白了,是指从孩子出生到念书以前的早期教育的全过程。从出世到三岁称作婴儿教育阶段。从三岁到六岁称作学前教育阶段。

关键个人行为是由父母或幼儿教师,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开发设计儿童的智商,让他们更为聪明。并依照科学研究体系的方法对小朋友的头脑开展正面刺激性正确引导,使人的大脑各类技术获得启迪。

儿童的文化教育阶段作为人生道路智商等进步的最基本关键环节,假如适度正确对待,对学龄儿童的思维发展趋势具备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幼儿教育主要学什么课程?

幼儿教育关键课程内容

教育,教育史,教育总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少年儿童发展心理学,器乐,民族舞蹈,工艺美术,幼儿心理学,儿童文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社会心理学,儿童保健学,学前教育研究思路,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学

生理,手机游戏学基本原理,教师口语等。

近年来,幼师专业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而随着国家三胎政策的开放,幼师这一专业更是需求量更大,因此选择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是相当好的。

一、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好

我国人口数量大,每一年新生儿数量大。伴随着三胎政策的对外开放,这一数据信息会提升,为学前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学员。如今各种各样幼稚园,亲子教育机构,早教培训机构持续创建,必须很多具备技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因此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始终存有!

二、社会发展认同度高

依据在我国《教师法》,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老师同样的主导地位和工资待遇。

幼儿教育主要学什么课程?

三、就业方向多

如今幼儿园教师技术专业学员通过技术专业靠谱培训学习,专业技能丰富多彩,能做到大部分与小孩有关的领域,因此就业方向多,如:能从业少儿教育有关工作中;能担任少儿教育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方法;能从业幼儿园管理,少儿教育具体指导,自闭症康复医治,小孩难题咨询,少儿教育教师研修,少儿游戏教学工具开发设计,小孩健康食品开发设计,小孩新闻媒体艺术创作,少儿教育互联网建设等少儿教育产业链的开发设计,机构和经营。

四、多才多艺

因为工作中必须,幼儿园教师务必rap跳跃样样精通,民族舞蹈,手工制作,歌曲,知识层面丰富多彩。

幼儿教育主要学什么课程?

五、薪资福利好,休息日多

幼儿教育领域是一项平稳而有时间规律性的基础教育,每日朝九晚五,礼拜天双休日,有假期和我国节假日日带薪年假。

六、工作中轻轻松松,工作内容平稳,上班时间越长,本身使用价值主要表现越突显。

要完成教师,除开学精你的专业科目,还需要普遍涉足各种各样专业知识。终究有一天你也许会变成他人发展之路上的指路明灯,是立德树人或是误人的小孩,都是在你的想法中间。要担负起人们心灵技术工程师的头衔,必须明显的使命感。

篇6:传统蒙学幼儿教育价值论文

摘要:幼儿的发展,实际上无法与环境和教育分开。一般而言,环境与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并非机械进行,而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原因来实现。蒙学教材之中名物常识、道德、礼仪类内容还有行文特点,对于幼儿的认知、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发展帮助很大。

关键词:蒙学;幼儿教育;价值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蒙学教材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1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类知识

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幼儿的认知发展不仅需要的是知识丰富多样,同时更重要的是浅显易懂的基础性知识经验。对于幼儿而言,常识性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幼儿而言,蒙学教材之中广泛且普遍通识性的常识知识在经过了上百千年的历史实践检验之后,具有着基础性的特点。这些常识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比如《三字经》为例,其中常识内容包括十进制计数法,“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数学、天文、地理、农业、艺术等各力一面知识,内容丰富且兼顾实用性。如表1所示。这些蕴藏于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准确而又简单,辅之以朗朗上口的.韵文形式,只需要老师在讲解和呈现的时候注意方式与方法,即使对于蒙童而言,也是极为容易可以接受的。从知识呈现与讲解形式的角度考虑,常识知识的普及需要特别注意逻辑性,比如以《三字经》中的常识知识为例,以方位、情感、音律等逻辑特征将相对庞杂的常识知识进行分类。再比如《千字文》中则将“四季”表述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仅指出四季名称,也指出了四季按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由以上可以看出,蒙学读物中的常识知识,不仅单纯展示了概念,也介绍了种属类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千字文》等蒙学中后期的作品之中还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般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幼儿需要运用或者是改组自己的认识来作用到客体身上,然后发展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自然、社会经验。方格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之中》提到:“社会性发展即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标准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1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伦理知识

在《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一书中我们已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各种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如尊敬父母、友爱同伴、遵守诺言等道德规范,通过理解规范,才能将其内化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活动。”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下,幼儿对于社会的认知首先便起始于传统道德规范。蒙学教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道德典范,同时这些蒙学教材之中的社会认知内容与幼儿生活相关,包括幼儿与亲长、同济交往所应遵守道德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礼仪规范等均包含其中。如《三字经》中介绍了家族辈分次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体现了家庭与家族的概念,以及家庭中亲长、同济同辈兄弟的关系。再如《弟子规》开篇从“孝”、“锑”谈起,论述了家中子弟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2.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社会礼仪知识

在保持并传递着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同时,蒙学教材还关注了社会礼仪,如《弟子规》中就有诸多对儿童如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定。说“凡出言,信为先。作与妄,奚可焉。”这是在教育儿童要诚实守信,又或者“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在告诉蒙童社会行为规范。另外,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蒙学教材字中对道德礼仪类内容的讲解并非简单提出理论论述,而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来展开。这种为幼儿提供榜样的举例方式,可以促使幼儿在道德故事之中,发觉人物的优秀品德,继而唤醒幼儿的道德情感,受到榜样的感染,产生追求榜样模范行为的需要。例如,《三字经》的“孔融让梨”讲的便是孝悌之道,“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再如“黄香温席”中讲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蒙童通过对于这些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构建自己的社会认知。在自我与客观存在的互动之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

3蒙学教材的行文特点助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幼儿认识字词,获得对事物的初步概念,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3.1蒙学读物韵文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蒙学读物在内容上多考虑使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用的一些字词音,在行文形式则多采用韵律节奏明显的韵文形式。这种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又词汇简单丰富的行文特点,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辅助作用。蒙学教材的大多采用韵文形式,以《千字文》为例,在用韵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用韵方式和特点,呈现出多用发声简单的韵母。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统计,《千字文》中共ang、eng、ing、i、ui、ao、e七个韵角,在汉语拼音之中,上述七个韵母发音方法较为简单,尤以e、i作为单元音,保证了在发音过程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的整体不变。

3.2蒙学教材押韵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同时,蒙学教材在行文上多采用了句句押韵和转韵押韵的方式。以《千字文》为例,通览全篇,句句押韵和转韵的使用,让此篇蒙学读物朗读起来珠圆玉润且又流畅清丽,细读开来则容易被人们记忆。在文中前半部分,既是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第二十五句“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全为句句押韵,后续还有第九十九句“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到第一百一十四句“诛斩贼盗,捕获叛亡”等也为聚聚押韵。在蒙学读物的句法结构上,符合了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由“单词句”到具有少量词汇的“电报句”句式。传统蒙学教材对于幼儿具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千字文》、《百家姓》等为主的蒙学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幼儿塑造良好的社会性、道德礼仪,在幼儿教育之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明)娄芳注.千字文释义[M].明娄国安刻本.

[2]刘伟,杨红.最爱英文儿歌[M].中山大学出版社.

[3](清)高馨山注.新式标点千字文白话注解[M].上海中原书局印行本.

[4]吴洪成,李文慧.清代前期蒙学教材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7(9).

篇7:2011年幼儿教育学考试大纲

《幼儿教育学》考试大纲

题型及分值

1.填空题(10分)2 单项选择题(30分)3.判断题(10分)4.名词解释题(10分)5.简答题(25分)6.综合题(15分)

绪论及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幼儿教育学的概念;“五指活动”;

2.国内外主要幼儿教育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贡献。

二、领会

1.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2.蒙台梭利“有准备的环境”。3.幼儿教育的涵义

第二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识记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概念; 2.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二、领会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三、简单应用

在教育活动中如何践行“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四章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一、识记

1.幼儿德育、幼儿体育的概念; 2.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3.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二、领会

1.如何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 2.幼儿智育的内容 3.幼儿美育的实施。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识记

1.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幼儿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二、领会

1.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2.幼儿教师的多方面能力素质; 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4.幼儿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三、简单应用

1.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一、识记

1.课程的基本要素;

2.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概念;

二、领会

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形态;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方式及组织形式。

第七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识记

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 2.活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的概念; 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类型。

二、领会

1.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2.直观性原则的贯彻

三、简单应用

1.依据幼儿园教育活动实际,如何有效指导幼儿自主学习? 2.依据幼儿园教育活动实例如何写出活动计划

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

一、识记

1.幼儿游戏的特点、种类;

2.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的概念和特点。3.有规则游戏的含义

二、领会

1.如何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2.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发展规律 三.简单应用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进行表演游戏的指导。

第九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一、识记

1.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与内容; 2.幼儿劳动的内容及特点;

二、领会

组织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领会

1.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 2.如何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3.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教育学教研组

篇8: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课题申报流程

填写《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 (一式四份) →交相关部门审核、盖章→快递或邮寄至课题管理办公室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课题管理办公室交总课题组审核盖章→课题管理办公室向申报单位返回《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二份及相关批复文件一份→申报单位交书面《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组织开题。

1. 申报单位需逐项填写总课题组发布的《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 注意学校填写“实验基地”版;教研室酌情选择“实验区”版。一式四份原件, 必须是电脑打印, 以免出现成员姓名错误。课题负责人签章为本人手写, 打印无效。

表格可在翼课网 (www.ekwing.com)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www.ncneedu.cn) 下载;或通过Email向课题办公室 (ktbgsh@126.com) 索取。

注:实验基地 (实验校) 需附上《实验课题申报单位基本信息登记表》一份。

2. 实验基地 (实验校) 必须在单位盖章之后, 再报当地教育局或教研室审核并签章;实验区报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签章。

3.《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各项内容要逐项认真填写, 论证要严谨、充分, 表达要明白、准确。

4. 每个实验课题组研究人员不得超过16人, 负责人 (组长、副组长) 不得超过2人。

5. 课题管理办公室收到《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后交总课题组审核批复。立项后课题管理办公室留存两份申报材料, 其余材料寄回申报单位和主管单位存档。

6. 申报单位收到课题管理办公室返还的《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及相关批复文件后, 方可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批复之后两个月内, 递交书面《实验课题开题报告》一份 (同时email一份电子版) , 并组织开题。

7. 为避免重要文件遗失, 课题证书及通知等相关重要文件一律采用快递方式寄达课题实验单位, 相关成本费用由课题单位承担。

翼课网、学生双语报社课题管理办公室联络方式: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6号院30号楼A座805

邮编:100176 电话:010-87163329 传真:010-87163269

联系人:董老师

网址:www.ekwing.com (翼课网) www.ncneedu.cn (新课程英语教育网)

篇9: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师 ; 职前教育 ; 科学儿童观

【教改项目】本文为校级教改项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背景下师范生职业能力协同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4-xjjg-016)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71-02

一、儿童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我国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了幼儿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与专业态度、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这其中,师德与专业理念是教师职业的基准线。在《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中,专门提到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领域的基本要求,即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儿童观是教师对其工作对象——儿童的“专业性”认识,直接影响幼儿园教师实施教育的理念、路径、方式和实际行动。

二、职前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儿童观的必要性

科学儿童观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主动修炼”的过程,观念的转变贯穿教师整个专业发展过程。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基础阶段,是幼儿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必经阶段,职前教育应达成的目标之一即帮助专业学生养成专业信念,为其毕业后成为一名专业教师做好必须的观念准备。因此,职前教育阶段如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儿童观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必须回答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持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对儿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基于职前教育这一阶段的特征,应从以下方面整体考虑职前教育中专业学生儿童观的养成。

三、职前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儿童观的途径

与职后培训及教师自我发展不同的是,职前教育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并进行周密的教学安排,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幼儿教师。职前教育中对学生的培养不仅通过集中授课,也包括技能训练、见习、实习等方式,因此,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儿童观也应基于职前教育的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

(一)源于目标——培养目标与规格中的专业素养设定

培养目标是依据专业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对本专业培养何种人才的总的要求,包含专业人才的身心素质规定和社会价值,培养规格则是人才質量标准的进一步细化,规定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必须依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也应定位为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高素质的专业幼儿教师,具体的培养规格则应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相关领域进行具体设定,文件中“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这一领域的基本要求包括:“关爱幼儿,保护幼儿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幼儿”;“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并了解满足幼儿的发展的不同需求”;“让幼儿拥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必备的专业素养中也应包括具备现代、科学的儿童观,并体现文件中对幼儿态度与行为的具体要求。专业理念应作为培养规格首先明确的专业要求,即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应首先强调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目标决定着课程和教学的方向,只有从培养目标上进行明确,才有可能在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儿童观的养成。

(二)基于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涵盖儿童观多重内涵

儿童观涉及儿童发展特点、儿童的权利与地位、儿童发展的形式与成因以及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为了使学生更为全面的掌握儿童观的内涵,应关注专业课程的设置并对专业课程重新解读。

1.基于专业发展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以儿童身心发展观为基础,从儿童发展层面、教育理论层面、保教实践层面逐步呈现科学儿童观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养成科学的儿童观奠定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儿童观的科学性,为学生认识儿童及儿童的学习方式、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框架。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理论的学习是学生形成科学儿童观的主要理论来源。相关的课程既包括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等全面呈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也应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视角对儿童的认识与定位;从具体保教活动层面界定儿童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地位,通过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园游戏、各领域教学法等课程进一步解释如何在实践中对待儿童。不同学科领域对儿童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学生获得对儿童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2.专业课程职能与价值追求的重新解读

专业课程一直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大多注重以学科逻辑呈现课程内容,很少从儿童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安排。曾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秉持着“无儿童”的教师教育课程理念,“无儿童”的教师教育课程将培养出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看不到儿童的教师。因此,还应在课程职能、目标以及内容层面增加儿童观视角的课程解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价值追求应做到以“儿童为本”,以科学儿童观的树立和儿童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认识儿童、研究儿童、理解儿童并尊重儿童,儿童观的相关内容伴随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成长,使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掌握并理解不同学科视角的儿童观内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专业理念的转变,也有助于在其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通过教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与反思

1.通过讲授、讨论阐明科学儿童观内涵与演变历史endprint

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环节,课堂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不同将影响学生的知识的习得与观念的树立。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讨论。这在讲授儿童观演变历史、儿童观价值取向等知识性内容时,讲授和讨论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有效的掌握与儿童观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东西方历史中人们对“儿童”群体的理解与认识。历史的反思是树立科学化、现代化儿童观的基础,只有了解儿童观的丰富内涵及其演变历程,才能更深刻理解当今时代需要的科学儿童观的应有之义。

2.基于情感体验丰富学生对“儿童”形象的感性认识

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是儿童观养成的知识基础,但单仅凭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远远不能牢固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仅以学科专业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很难从情感层面产生共鸣,儿童观的树立还必须基于一定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应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增加体验、反思等环节。可以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影片观摩、资料分享等方式使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认识儿童的特点,了解儿童群体在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帮助学生获得更加立体饱满的儿童形象。例如,一些反映教师保教行为对儿童影响的案例或影片;与儿童地位与权利相关的各类文件、案例和媒体作品;表现童心童趣的各类影片,以及大众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记录与解读,都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儿童”这一群体,从现实生活中的多种情境中重新认识“儿童”。学生对典型的案例以及影片会投入更多关注度,并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与儿童相关的各类情感体验。例如,对弱势儿童生存状态的同情与关注,对侵害儿童权利现象的激动与愤怒,对家庭情境中亲子互动场景的感动与共鸣,对儿童纯真心灵的怜惜与喜爱,这些情感体验是无法从学科知识中获得的,感性的体验往往将带给人更加深刻的心理影响,也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本来持有的儿童观,认清其中的误区,获得对儿童更为丰富的认识与理解。

3.引导学生多样化表达个人观点

在前期学习与体验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所持有的儿童观。既有助于了解学生所持有的儿童观立场,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反思自身观念的变化。不仅通过课堂演讲,还可通过文学作品、繪画、手工、音乐、摄影等方式表达自己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立场与行为取向,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儿童形象。

(四)付诸实践——促进实质性儿童观的形成

理论学习与情感体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理念性的儿童观,但儿童观还包括具体教育情境中体现出的实质性儿童观,我们还应关注如何将理念性儿童观转化为具体教育行为的问题。当今的职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以实践的方式获得专业发展,科学的儿童观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巩固与内化。可通过职前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包括见习、实习等多种形式促进实质性儿童观的形成。

1.见习环节的观摩、体悟

在见习过程中,学生将会在保育和教育情境中观察幼儿在园生活的真实情况,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儿童。学生还将接触到不同的幼儿教师,她们在保教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同样也是其自身儿童观的一种体现。将优秀教师作为榜样,对其进行观察和行为解读,也是促进学生儿童观转化的有效方式。

2.实习环节进行领悟、反思

实习环节需要学生以“教育者”的角色去面对儿童,每一次组织活动,进行师幼互动的经验都可以看做是学生将理念性儿童观转化为实质性儿童观的尝试与探索。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领悟能力,能够从自己的保教行为中总结个人化的儿童观,如怎样与儿童进行有效交流,怎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才是对儿童的尊重等。学生还应对自己经历的教育事实和保教行为进行反思,透过现象与行为认清其本质并分析原因,进而加以归纳和总结。

综上所述,职前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把握。首先基于整个职前培养机制的各个环节,都应对学生专业理念的树立有一定的重视并做好前期规划。在此基础上,将科学儿童观的理念贯穿于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初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也即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调查、观摩等形式深化学生对于科学儿童观内涵的认识,进而通过实践环节达到从理念性到实效性儿童观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2]王丽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理念的嬗变:从“无儿童”到“儿童为本”.全球教育展望[J].2008.2

上一篇:成长源于脚踏实地下一篇:中考就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