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文化差异礼仪

2024-07-02

商务文化差异礼仪(精选6篇)

篇1:商务文化差异礼仪

文化差异

称谓的差异

中国人对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年轻人通常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他们对平辈称“大哥”、“大姐”。而西方对于亲属称谓相对模糊,而且指称宽泛,对于他们除了区分辈分之外,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例如,一个单词“aunt”,就相当于中国的“阿姨”、“姑姑”、“婶婶”、“舅妈”这4个词。因为西方人倡导的是人格平等,不必太在意年龄,可以直呼其名,对话时无论辈位多高直接称呼为you。因此,在英语中亲属称谓根本没有汉语那样多与复杂,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在会议人员初次见面时的称谓尤为商务礼仪的展现,作为中方的代表要称外方的代表中的女士为Miss or Mrs.而男士为Mr.其实中国人不必拘泥于西方人的职位,而特别在称呼时一定要叫什么经理什么部长;相反地,中国人则很在乎职位,外方要常将其职位挂在对中方的称谓后面。只有这样的称谓才会让双方都舒服且合理的接受。

问候的差异

在召开商务会议前的打招呼,主要用以向对方询问安好、表示关切,或者致以敬意。常用中国人最常用的汉语是说一声: “您好!”。但是西方人更愿意说“Nice to meet you”。除此之外,中国人问候的同时习惯于与对方握手,而西方人甚至有时候会热情的拥抱,中方一定要接受这种友好的方式并同样热情的拥抱对方。有时见面简单的问候之后,人与人之间会有简单的寒暄,即人们在平日问候他人时所讲的一些应酬话。外国人见面的寒暄主要是从天气开始,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去问候就会被认为你是在关注对方的隐私,打听他们的私事,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所以,在会议前的寒暄时双方一定要多注意对方的禁忌,说话讲求适度合理。

商务会议中社交礼仪的差异

时间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时间观念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对时间是一种环形认识。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只有反思过去,才能知道现在的缺点,才能知道下一步去做什么。而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灵活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对时间的随意性较强。这也就是经常可以看到中国公司的领导人更改时间表。但是,在外国人的思想中,他们要把时间算得十分精确,所以,他们会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如在美国、西欧的商务会议活动应提前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来安排好约会。由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商务活动中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例如,西方人认为时间是金钱,会谈开始就直入主题,在会谈的过程中,他们多是速战速决。而中国人在贸易往来中比较注重细水长流,通过宴请或非正式会晤等商业活动,慢慢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商务交涉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会议中对方发言时,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英国或者美国,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因为他们的员工和领导都是平等的地位,有什么想法与意见可以随时提出。

用餐礼仪的差别

中国人参加晚宴,如没有特殊要求,穿着会比较随意,T恤或牛仔裤、工作服都可以参加,只有在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的正式一些。中国人非常喜欢热闹,采用的是共餐制,很多人围坐一张桌子,有说有笑,高谈阔论,气氛浓烈,情绪容易感染,沟通也较方便,容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吃只是形式,重要的是增进感情。而西方人参加宴会对服装要求比较严格,男士最好着西装或燕尾服,女士着晚礼服,以示尊重。而西方人用餐的整体氛围比较安静、浪漫,采用分餐制,举止优雅。

篇2:商务文化差异礼仪

到荷兰进行商务活动时,宜穿保守式样西装,公私单位往访前均务必订约。因为荷兰商人喜好旅行,千万先约好才前往荷兰。虽然不象法国、德国商人那样爱握手,荷兰人也较正式、保守。访谈涉及对方私生活。大工业常有“后备订单”对象。所以切记直接拿出您最好的谈判条件,以免生意飞了。

荷兰商人喜爱相互招待宴请,往往早餐丰富,上午10时休息吃茶点,中午大吃一顿,下午四时又休息吃茶点,晚上7时正式吃晚餐,睡前还有一次宵夜。所以,切记带着你的肠胃药。如果荷兰人邀请你至他家坐坐,大多只请你喝几杯酒,然后出去上饭馆吃饭,记得带花送给他太太——务必是单数,5朵或7朵最好,别对别人的太太过份。荷兰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汉学)知之颇深,不妨谈谈中国也孟哲学——他也懂。

荷兰人在饮食上习惯吃西餐,但对中餐也颇兴趣。在荷兰,据说中国菜之多居欧洲之首位。每逢假日,荷兰人常爱全家到中国菜吃中餐,品尝中国的菜肴。牛奶是其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料,喝奶尤如我国喝茶一般。荷兰人倒咖啡有特别的讲究,只能倒到杯子的三分之二处。倒满是失礼的插为,被视为乏教养。食习惯早餐吃乳酪、火腿、香肠、果酱。相处之道,不要提起纳粹,及其在亚受日本人迫富的事情。上楼梯时,男士在前。一般而言,男女爬楼梯的时候,女性在前,男性在后,这是一咱礼貌。而荷兰这处国家却与此相反。

荷兰人把胡萝卜、土豆和洋葱混和烹调而成的菜叫“国菜”,每年的10月3日,家家户户都要吃这种“国菜”,他们很吃柑桔类水果,其他水果则吃得不多。荷兰人的早餐多为冷餐,一般是面包奶油或奶酩。荷兰人不太喜欢茶。受到荷兰法律保护的琵鹭为国鸟,而“鲜花之国里最多的花卉——郁金香,已成为荷兰的象征,因此被誉为“国花”。荷兰人以爱花和擅长种花闻名遐尔,因而荷兰素有“欧洲花园”的美誉。

基本礼仪

服饰礼仪

大部分荷兰人的穿着打扮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大同小异。在正式社交场合,如参加集会,宴会,男子穿着都较庄重。女士衣着典雅秀丽。最富特色的是荷兰马根岛上居民的服饰。该岛女孩的衬衣都是红绿间隔的条子。

仪态礼仪

荷兰人在交谈时,不喜欢交叉式谈话,女子入座时,双腿要并拢;男子就坐时也不宜抖腿。他们不在众人面前用牙签剔牙。

相见礼仪

在官方场合,荷兰人与客人会面时,通常行握手礼。而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见时,大多施拥抱礼。与亲密的好友相见时,也有施吻礼的,他们不喜欢交叉着握手,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行为。

餐饮礼仪

荷兰人很注意餐桌规矩,男士往往在女士就座以后再坐下,就餐时要保持双手(但不是双肘)放在桌上。荷兰商人喜爱相互招待宴请,往往早餐丰富,上午10时休息吃茶点,中午大吃一顿,下午四时又休息吃茶点,晚上7时正式吃晚餐,睡前还有一次宵夜。所以,切记带着你的肠胃药。如果荷兰人邀请你至他家坐坐,大多只请你喝几杯酒,然后出去上饭馆吃饭,记得带花送给他太太——务必是单数,5朵或7朵最好,别对别人的太太过份。荷兰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汉学)知之颇深,不妨谈谈中国也孟哲学——他也懂。荷兰人在食上习惯吃西餐,但对中餐也颇兴趣。在荷兰,据说中国菜之多居欧洲之首位。每逢假日,荷兰人常爱全家到中国菜吃中餐,品尝中国的菜肴。牛奶是其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料,喝奶尤如我国喝茶一般。荷兰人倒咖啡有特别的讲究,只能倒到杯子的三分之二处。倒满是失礼的插为,被视为乏教养。食习惯早餐吃乳酪、火腿、香肠、果酱。荷兰人把胡萝卜、土豆和洋葱混和烹调而成的菜叫“国菜”,每年的10月3日,家家户户都要吃这种“国菜”,他们很吃柑桔类水果,其他水果则吃得不多。荷兰人的早餐多为冷餐,一般是面包奶油或奶酩。荷兰人不太喜欢茶。

旅游礼仪

在荷兰旅游,最好学习一些荷兰语的日常会话,这对于行路坐车都有很大帮助;如果你的英语很熟练,也可以使用,因为荷兰人大都懂一些英语。荷兰流行女士优先的礼仪,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男士都要处处为女士提供方便。

主要禁忌

篇3:浅析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商务礼仪

一、商务礼仪与文化背景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商务礼仪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商务礼仪从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其成熟的标志正是较为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凝定。一部商务礼仪的发展史, 可以视为各种礼仪规程生发、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每当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商务礼仪程序产生, 我们的商务礼仪就向前推进一步;每当一种商务礼仪程序成熟, 我们的商务礼仪知识就会有所丰富。正是在各种商务礼仪的不断产生和成熟的过程中, 我们的商务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探讨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产生的影响, 必须从中国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入手。众所周知, 中国是礼仪之邦,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我的礼仪传统。就中国的文化背景而言, “礼”是最为重要的特征。“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礼节, 在具体内涵上是指中国古代的社会道德规范, 在深层社会含义上是社会等级秩序的要求。” (2) 但现代社会的商务活动早已不局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 它面临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的服务对象成为当代商务礼仪活动主角。这一事实告诫我们, 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就具体的商务礼仪活动而言, 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人称模式的不同。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 活动双方会面的第一步就是相互寒暄、问候。如果对于对方的称呼方式以及待人接物的习惯未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极有可能导致商务活动陷入僵局。以中国文化背景与西方文化背景作为对比的双方,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更为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 同时对自身总是做一定程度的“贬抑”;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对自我的肯定, 不仅直呼其名而且常以昵称取代全名。其次, 时间观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崇尚轮回思想, 西方人认可线性思维。前者催生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拉长周期的惯性思维, 也培养了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重视逐渐培养信仰的思维模式;后者则使西方人将是否信守承诺和接受事前约定列为重要的评判标准, 他们的商务活动往往会作较早安排, 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相关问题加以处理。因此, 常见的情况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下, 急于进入谈判正题的西方人显示出的无奈和焦虑往往被中方误认为缺乏诚意;而寒暄的中国人被认为东拉西扯、不务正业。” (3) 同时,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 中西方的餐饮文化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人往往将餐桌视为商务活动的延续, 并力求排场, 与西方人讲究简约、节俭的商务宴会有较大差异。

仅从商务实践活动而言, 文化背景因素对商务礼仪的影响是深远的, 但也是不易被察觉的。在这样一种状况下, 商务礼仪的演进轨迹难以准确勾勒。商务礼仪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被湮没在习以为常的活动中。商务礼仪的演进和文化背景的关系自然也无法被我们完全揭示,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背景的因素不存在。对某一具体商务礼仪形式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怎样在现实活动中,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认识商务礼仪活动的发展过程, 探讨商务礼仪的发展规律, 了解实际行动中人的心理状态, 评价各种商务礼仪活动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还是一项值得继续进行下去的任务。

二、商务礼仪与价值观体系

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主要源于世界上各不相同国家间的文化传统的差异。自从泰勒提出了“文化”的定义后, “文化”就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我认为西方学者弗·詹姆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他在《快感:文化与政治》一书中明确说到:“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 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 源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 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 (4) 从这一观点出发, 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受其影响形成的中西方人的价值观体系也对商务活动的展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西方的文化观念中, 个人价值是其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 社会是围绕着个人这个核心, 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主观能动性。” (5) 因此, 在西方人的思维观念中, 个人的利益被置于最高的价值层面。而奠定西方现代文明基础的“蓝色”海洋文明更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其主要特征, 受此影响西方人在商务活动中较少表现出顾及整体利益的“牺牲”行为, 而是将如何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视为最终目标。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价值观体系, 作为源自“黄色”农业文明的国度, 中国人更为注重一定范围内集体的利益。这是因为, 在农业文明的原始阶段, 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所有的农业活动, 个人必须依赖于集体的力量。而海洋文明则不同, 他们可以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伟大英雄的身上。价值观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受此影响孕育的中西方商务礼仪活动也被烙上深深的文化印记。这里所谓的中西方价值观体系的不同, 不是一种逻辑上不同于当代或不同于西方文明传统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在于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礼仪活动准则, 使得中西方人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以中西方的宴会为例, 中国人讲求排场, 而西方人崇尚节俭。因此, 在商务宴请中, 中国的宴会往往是杯盘满盏、西方的宴会则简约、大方为主;中国宴会重视等级高低, 西方宴请强调女士优先。尤其是在商务礼仪活动中, 为增进双方的私人感情中国人更热衷于劝酒, 西方在追求隐私化的同时更多地表现为迁就于他人的情感诉求。这样一些具体商务礼仪活动中折射出中西方人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商务礼仪的学习和实践中必须尊重不同服务人群的习俗, 给予符合他们价值诉求的礼仪安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化, 中西方的交流日趋紧密, 我们必须正视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性。只有真正落实了求同存异、平等交往, 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的社会价值。商务礼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不是一时一地的不同, 而是源自文化机制的差异。在21世纪的传媒时代, 东西方文化交汇更加迅速, 我们只有摆脱单向度的思维模式, 才能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这一切的取得依赖于我们正确解读商务礼仪下的文化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对我们理解和认识商务礼仪活动提供了参考。从跨文化的高度认识商务礼仪活动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为人们认识商务礼仪背后的文化差异因素提供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李道魁.现代礼仪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篇4:中日间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日文化;商务礼仪;文化禁忌;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07-02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相通,互有影响。日本的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不仅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岛国文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间国际商务活动不断增加,商务礼仪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虽然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文化背景有很大的相似点,但是各自也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差异。与日本人交往时,了解一些对方的的商务礼仪和禁忌是有助于商务谈判的成功。反之,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则会产生文化冲突,让他们感觉不尊重自己,进而会对商务谈判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通过列举中国和日本两国在商务礼仪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了解两国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中国商务活动礼仪

1、宴会

在中国宴会一般是大家围坐着圆桌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畅谈着工作、生活等话题。通常情况是面朝入口处的座位为主人座位;主人对面是副主人位置;主人的右边为主宾,左边为第二副主宾;副主人位置的右边为第一副主宾;其余按先右后左顺序依次类推。宴会当中,通常是饮用白酒的。把白酒倒入小些的杯子里,然后大家举杯,高呼“为了××大家来一起干杯”一饮而尽。最近,宴会当中饮用红酒来代替白酒的例子也不少。刚开始的时候,与会者大家一起干杯,之后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都会和其他人边交谈边相互敬酒。不仅是主办方向客人敬酒,而且与会者也会说“借此美酒之际”,向主办方频频敬酒致敬。

2、人名的称呼

在中国,一般称呼对方的时候只是在姓的前面加个“先生”,比如“李先生”“王先生”等。但是对于女性来说称呼“某某先生”也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对方有头衔或职务等,在称呼他们的时候可以在姓名后面加上头衔或职务,称为“陈总经理”“李董事长”等。(注1)如何称呼政府官员等地位较高的人时,最好加上对方的职务、头衔等一起称呼。这样的话,让对方听起来也比较舒服,更容易增进双方的感情。

3、馈赠礼物

中国人一向重交情,赠送礼品是表达友情的一种方式。在中国,你要去拜访贸易伙伴企业或机构的时候,有馈赠礼物的习惯。如果把受礼人的单位或姓名刻在礼品上的某个位置,注明赠礼的理由,会使礼品具有更大的珍藏价值。但是也有一些禁忌要特别注意,比如在日本,经常被作为纪念品的座钟或者挂钟这样的东西,在中国是不可以送的。因为「時計を贈る」的中文汉字是“送钟“(song zhong),它和在葬礼吊念去世的人的“送终”的发音是一样的,是很不吉利的说法。所以钟表这样的东西,是很不适合作为礼物送给他人的。但是,如果是手表的话,这个问题就没有了,这倒是很有趣的事情。

4、问候

在去大型企业或者机关单位的时候,因为要在门口办理相关手续,所以要预留一定的时间去拜访企业。在被让到会客室或者会议室之后,初次见面的问候就是从握手开始的。首先,在接待来访者时,这一问题变得较为特殊一些: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则表示“再见”。然后就是递名片了,不必像日本人那样边读出自己的名字,边交换名片。名片要正面向着对方,方便对方。当对方递过来的名片应该双手接过,以示尊重和礼节。如果差不多用时递过名片,自己的应该从对方的稍下方递过去,同时以左手接过对方的名片。

二、日本商务活动礼仪

1、宴会

在日本的企业界内,宴会是必不可少的商务活动。很多企业,把宴会还作为员工的福祉活动。还有在新年度新员工入社的时候,通过举办宴会来增加信任和了解。也是增进人际关系的一个很好地机会。进入包房后,一般离门口最远的位置为上座,上司或贵宾应该坐在这个位子。而职位或辈份比较低的人,则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如果是正规的宴会的话,日本人一般都会事先安排一名叫做「干事」的人来打点一切,当然最后也是由这个人负责交钱,这个人一般会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一般情况,与会者相互之间愉快地敬酒交谈,增进感情。但是对于一些不胜酒力的人强迫他们喝酒的话,这种就可以能成为仗势欺人或者酒势欺人的不好行为。

2、人名的称呼

在日本,称呼对方的时候一般在他人的名字后面加上[san]来称呼。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商务活动场合,不能只用名字来称呼对方。这样是家人或者关系非常亲近的朋友之间来的称呼。还有和中国一样的,在称呼别人的时候加上对方的头衔、职务等,比如“田中社长、松下部长”。

3、馈赠礼物

在日本也有赠送礼物的习惯。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接受别人礼物之后,回赠礼物是切记不能回赠相同的礼物。在选择礼物的时候,也不要赠送价格过高的礼物,这样会让接收方比较尴尬。在日本送礼的数量也有要求,偶数的不行,特别是四(日语中四的发音和死的发音是一样的)。拜访客户的时候最好也不要送花,因为送花一般是男女之间表达爱情或者在葬礼的时候赠送。特别是菊花,它是日本皇室的代表,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使用。收受礼物一方,在接受礼物是要再三感谢。下次去拜访对方是一定要把之前收受礼物的事情在表示感谢一下。“非常感谢之前馈赠的礼物。”这样被认为是日本的商务社交礼仪。

4、问候

通常日本人问候的时候,不是握手而是行鞠躬礼。鞠躬的时候要一定的鞠躬角度之说、一般有三种鞠躬角度。①点头,是一种简单的问候。角度是15度,目光从自己的脚尖开始向前1.5米左右的地方。②行礼,是通常的礼仪问候。角度是30度,从脚尖向前50厘米到60厘米左右。③最重要的行礼是感谢、谢罪。角度是45度到90度,一般要看到自己的脚。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最好要准备一个名片盒,里面大概放置10张左右。在互换名片的顺序,去访问的人要先拿出,职务低的人先拿出等。递名片的时候要双手递,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压着名片,字要能让对方读出的方向递出。然后用双手有礼貌的接受对方递过来的名片。

5、饮食习惯

为了更好地开展商务合作,日本人的饮食禁忌值得我们去了解。日本人不吃肥猪肉和猪的内脏,也有一些人不喜欢吃羊肉和鸭肉。日本人更不吃狗肉,所以在进行商务宴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不了解对方的习惯在上菜时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广西人爱吃狗肉的习惯,用狗肉一般是来招待贵客的。如果有日本企业来广西进行商务谈判,一些都很顺利在最后宴请的时候,我们本人热情拿出最好的菜来招待客人,我们认为是很热情,不了解他们的饮食习惯禁忌反倒会得不偿失,也许会谈判失败也是有可能的。

篇5:韩国商务文化礼仪

韩人重视对交易对象的印象,从事商业谈判的时候,若能遵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你的好感倍增。用餐时,不可边吃边淡。他们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出声。如不遵守这一进餐的礼节,极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因此务必小心。

韩国人以其文化悠久为荣,进入他们的住处或饭店须脱鞋,相处时,宜少谈当地政治,多谈韩国文化艺术。如11世纪的灰绿色陶瓷器,13世纪的活动铁模,大邱保存的珍贵全套大藏经桃木原版等。

访问韩国,最好选择在2~6月, 11~12月, 10月假日太多,圣诞节前后两周都不宜去访。一般勿喝生水(饭店里的水除外)。喝“波利茶”(以小麦制成的茶)比喝其他饮料更好。送礼选择外国烟酒最受欢迎。

韩国有关方面规定,旅客每次入关,可携带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膀),酒2瓶。韩币禁止携带出境。外币不限,但入关时须申报数额,出关可携出。计程车最方便,但遇到下雨天、下雪天,傍晚至午夜11点这段期间,较难搭乘。计程车收取10%的小费,饭店已在帐单内附加小费10%。其他服务每次给200~300元即可。公共汽车四通八达,但不懂朝语买票乘车是有困难的。

公开场合男士先行

韩国人集体观念强,喜欢强调“我们”,“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等。

韩国人很侠义,看到了小偷会拼命抓捕;看到落难的人会尽力帮助,在街头上碰到可怜的人时,很多人会买东西给他们吃。

韩国人很注重礼仪,一般都以握手作为见面礼节。韩国妇女一般不与男子握手,而往往代之以鞠躬或者点头致意。韩国人在不少场合有时也同时采用先鞠躬、后握手的方式。同他人告别时,若对方是有地位、身份的人,韩国人往往要行礼三五次之多。

在社交场合“重男轻女”。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

韩国人会面非常讲究预先约定,遵守时间,并且十分重视名片的使用。

经商要耐心

韩国经商的人特别多,差不多家家都有人做生意,其中占60%的是自营业。但,他们的成功率非常低,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产品特别挑剔,比如一支圆珠笔,那怕有很小的一点点瑕疵都会被否定。

韩国人跟中国人做生意以进口贸易居多,中国产品比韩国产品在价格上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也是大部分韩国人首选中国产品的理由。尽管韩国产品质量往往比中国高,大部分韩国人还是会根据自己需要产品的标准下订单,这不会对韩中贸易形成障碍。

韩国人也做第三国贸易,在国外拉订单,在中国找合作伙伴加工出口。韩国人也代理外国产品的销售,但并不多。

中国人和韩国人做生意,要有耐心,因为韩国经营方式比中国的要细致,甚至可以说是繁琐得多。

韩国人很勤奋,每周工作6天,早上9点到下午7点,另外还有加班的习惯,如公司忙周末也常常上班工作。

篇6:商务就餐文化礼仪

如果是一个男人,那么穿西装是最安全的,如果是一个女人,必须知道顾客的情况,以免出现当餐都是西装革履、正装的男女人士,你穿着卡通衣服出场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2. 根据座位安排,大多数酒店的桌子是圆的,盘子是偶数,除非你事先告诉服务员今天有多少人在吃饭。

所以在你坐下之前,你必须知道你在什么位置,你是谁。如果你是客人,你应该背对着门坐,这通常是今晚的主角之一。

我们称之为主陪人,主陪同的右手边是最重要的贵宾,左手边是第二重要的贵宾。其他座位可以留给适当的客人。

3.敬酒顺序,“无酒不上桌”是经营酒桌的惯例,在敬酒时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你坐在用餐者不太重要的位置,不要开始敬酒,要让主人和客人敬酒完毕后站起来一一敬酒。

4.点菜的时候,一般的餐桌上都会有一道菜,那是一年有余的鱼的象征,那么这条鱼就放在桌子上。

究竟谁该先吃,也有很大讲究,是主陪人还是请人先请该吃最重要的客人品尝。

然后依次为其他客人进餐,所以,当鱼上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先试着避免尴尬的局面。

5.倒酒的规矩、商务用餐,对酒的要求也相当高,如果你要敬比你职位、身份高的人的酒。

首先,你的酒杯必须是满的,二是一般都是讲究好事成双,你甚至可以敬酒两杯,但对方不要求喝多少。

6.倒茶的注意事项,酒满敬人,茶满赶人,如果你要给比你职位高的领导续茶时,一定要注意茶水不要满杯,不然会被深懂餐桌礼仪的人认为你要赶紧结束本次聚餐,给被人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7.结账事项,晚餐到晚了,会涉及到结账事项,如果您是客人,建议您提前到收银台查看用餐明细,做好提前结账工作。

因为有可能你请的客人会喝完杯中酒就一起起身离开,到时候你既要亲自送客人上车又要结账,还有可能要先开车送喝醉酒的领导回家,所以建议你提前做好结账工作。

礼仪

何时坐/在哪里坐

?如果您是某人的客人,请等待您的朋友给您发出入座的信号。

?如果您是主人,请为您的客人指出该做的位置。

?如果您是左撇子,最好是坐在桌子的左端或桌子的头部。这种安排有助于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肘部空间来舒适地吃东西。凡事都有一个但书,如果你与一起吃饭的人不熟悉,最好还是不提你是左撇子的事,或者要求换位置,只是自己在用餐行进间要小心一点。

?坐在桌子上,切忌弯腰驼背,要挺直的坐着。

用膳期间:

?坐下时才展开餐巾并以最小的动作将餐巾布放在膝盖上。

?如果您这桌有主人/女主人,请等待他/她开始进食后,才动餐具。如果没有主人/女主持人,还是要请您等到桌上所有人的餐点都到齐的后,才开动。这一点许多人都没有上心,落在有心人的眼里,无论您穿的多体面,都是斯文扫地的。

?如果有共享的食物,如面包,请靠近面包篮最近的人,拿起面包篮子先提供给您左边的人,然后以不会碰触其他面包的原则将自己的那一份迅速地取出,再将整个篮子传递给右边,依序往下传。

一位懂得餐桌礼仪的绅士淑女,在品尝美食时是不会先放调味料的,总之先尝尝食物的原味,再考虑是否要调味。

注意事项

确定时间

①宴请日期的选择

宴请日期的确定,有的可按主人需要安排,如企业开张、友人聚会等;有的随客人因素决定,如接风、送行等;有的考虑主、客人的共同方便时间,如商业聚会等。以多数宾客能来参加宴会为确定宴会时间的准则,尤其要考虑主要宾客最合适的时间。要尽量避开宾主双方不方便的时间,例如:重要的活动日、纪念日、节假日,某一方面不方便的日子或忌日等等。

用餐的具体时间

上一篇:补习班日记200字下一篇:教代会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