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高考院校选择及志愿填报

2024-06-20

关于成人高考院校选择及志愿填报(精选6篇)

篇1:关于成人高考院校选择及志愿填报

选择一所热门大学的冷门专业,还是选一所冷门大学的热门专业?每年志愿填报前夕,这道见仁见智的问题都会困扰考生。

选好学校,可能专业不尽理想;一心冲着专业,在学校的选择上也许要退而求其次。面对海量的院校及专业如何取舍,如何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专业,选专业时就业率是否是唯一的考量?

有一句老话叫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本文将从知己知彼看冷热3个角度,给考生一些建议。

知己

你的最低目标是什么,你的兴趣何在,你爱怎样的学校?在选院校或是专业之前,这些问题都是亟须理清的,因为不同的目标,影响着志愿填报的策略。

首先,自身成绩、经济条件、自理能力等各种因素,考生们要考虑到位。每一名考生的目标都不相同,有的学生有学上就行,有的梦想读本科,有的定位于理工科专业,有的想走艺术路,有的则将重点定位于专业。

那么,如何确定你的目标,并将之与志愿填报结合一起?这一过程犹如登梯,可以层层进入中心。

建议学生设一最低目标,例如想读金融类专业,然后再参照自身情况,逐渐细化目标。

假如这名考生成绩不太理想,那么就可以考虑二本院校或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那么再从中选取非中外合作的金融类专业报考;如果成绩不错,想读一所一流大学,但又怕金融类专业太热门,不如报考经济学专业,先一只脚踏入再说。

值得注意的是,如考生的成绩仅能达到本科,那么志愿不应填得太高;如果考生成绩上佳,志在名校,不妨采用冲一冲的方式,同时做好接受专业调剂的心理准备;如果考生追求专业,填报志愿时不宜盲目冲高,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概率,可适当降低对院校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制订目标的另一重要标准,就是自身的兴趣。

不少大学教授觉得,在大三大四学业突出、勇于创新的学生,都对专业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学生读了感兴趣的专业,往往更有动力,对未来更有想法。

不知自身兴趣所在的学生,则往往容易走入以下3个误区。

一、家长越俎代庖。有的家长自以为了解孩子的兴趣,比如孩子天天上网,就是喜欢计算机等。其实,计算机专业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涉及数学乃至电路、物理知识,与上网不能是一回事。

二、轻信网上兴趣测试结果。真正的兴趣与职业导向测试,诸如霍兰德性格测试、九型人格等,都需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职业规划师进行解读,单纯做题的测试结果容易有偏差。

三、凭一时萌发的兴趣填报志愿。当兴趣变为系统学科时,考生往往会发现这并非真正兴趣所在,比如与拍摄电影有关的专业,涉及镜头语言、摄像技巧、用光技巧、分镜头稿本、编剧、后期剪辑、特效等一系列知识,如果仅凭一时兴趣,很难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

知彼

如何看待院校与专业的关系,如何看待专业冷热?

考生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同时,也要掌握足够多的外部信息。

在选择一本院校,特别是一些知名高校时,可首先考虑院校。一本院校多是综合性大学,这就意味着它具有相对全面的学科门类。

全面的学科门类,使高校在学生的基础培养时能配备更为专业的师资。这对学生拥有一个较为广博的学识基础是很有帮助的。厚积才能薄发,一个广博宽厚的学识基础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发展方向,还能增加其专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这也是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纷纷选择大口径招生、大平台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选择两所录取分数相近的高校时,可以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

在二本及高职(专科)院校志愿的选择中,考生要将更多目光放在专业上。二本或高职院校在学科门类上不一定齐全,师资力量也不如一本院校雄厚,

但一些重点专业的水平仍然可圈可点。比如,本市部分被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二本高校专业,培养、师资、就业都堪称一流。

一个热门专业,院校往往争相开设,名称相同,特色不够突出,那么,考生如辨别某一专业在学校中是否强势?

建议不妨从是否国家或市级重点学科、是否具备招收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资格、是否拥有实验基地,并从学术成就以及师资力量入手,结合自身的意愿进行比较,来判断同名专业之间的孰优孰劣。

一般来说,某专业能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市级重点学科,说明该校这个专业的建设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如果该专业具备招收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同样说明该学科的建设水平较高,具有了一定的学术成就和师资力量。如果该专业或学院还有院士、博士工作站,则更表明了该专业的优势地位。

从综合水准来看,二本、高职院校也许不如一本院校,但往往特色鲜明,某些专业独树一帜,在前几年公布的国家一级学科排名中,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一些学科中名列前茅,就是最好的证明。

看冷热

考生也要合理看待专业的冷热,因为,专业冷热并非一成不变,而且见仁见智。

一个专业报考人数远大于其招生人数,就可以认为是热门学科。同样,一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寥寥,则属于相对冷门。目前依旧比较热门的专业,如金融、经济、管理等,其中涉外的更是热上加热。

热门专业就业是否就比冷门专业好?这需要看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是市场所紧缺,也就是说,这一行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可一旦市场表现出这种需求,各院校就会大量开设相关专业,从而为市场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因此目前热门的专业,并不一定几年后仍旧是热门的。比如物流管理专业,曾随着物流行业的异军突起,成为了各院校竞相开设的专业。但人才的培养相对市场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毕竟学生要经过几年学习才能毕业。由于开设物流管理院校太多,就业情况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好,今年该专业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了预警名单。

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可冷门专业的就业却并不差。虽然冷门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少,但由于招生人数并不多,相对市场而言,依然处于一个相对紧缺的地位。

另一种情况是,目前的一些热门专业往往其就业方向都比较广泛。金融、管理、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都可以进入各个行业就业,即便专业不完全对口也无所谓。显然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所能选择的范围也会广些。

学科专业的冷热只能相对来说,不能用停滞的眼光来看待。当然,的确存在一些长期冷门的专业,比如基础学科或农林、地矿、石油等专业。这些专业也不是绝对不能选报,因为国家需求这方面的人才,在政策方面会有一定倾斜。

总之,志愿填报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事情。没有具有普遍适合的志愿填报方案。在进行院校和专业选择时,还应对考生自身将来的规划有所考虑。对部分考生而言,接受本科教育并不是终点,有些考生或许还要考研接受研究生教育,或是出国。这部分考生在院校的选择时,需要具体了解院校毕业生就读研究生或出国的情况。一般说,较为知名的高校,更适合这些考生的进一步发展。

[高考填志愿如何选择院校与专业]

篇2:关于成人高考院校选择及志愿填报

一,理想和职业取向,高考志愿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特长,结合【职业、价值、兴趣、能力取向测评】--(一定要找权威负责的机构做测评!),两者各赋予一半的分值,如自己判断自己的职业选择的方面给5分,机构所做的测评结果占5分,满分10分。做三种选择,多了无益。做测评时,要尽可能客观,要尽量排除个人情感、家长和老师的干扰。

二,学校的选择。1.要选择位列211、985的高校,最好两者兼备;2.要选院士、知名科学家多的学校;3,要选重点学科多、重点实验室多的学校;4。要优先选择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和教育人文发展地区的高校,20xx高考《高考志愿的选择》。5,应该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省份的高校,同时兼顾该地区的人文、交通、经济、城建、治安等因素。

三,专业的选择。要研究查询和专业选择相关资料和信息,如《求学》杂志、高考网等网站。如电气专业和电子专业相差甚远,市场需求、就业方向、学习内容、学习难度大相径庭,要认真分析。另外一定要尽可能选择院校所拥有的国家重点本科。

四,竞争因素。在分析竞争条件时,不能单看高考总分,而忽视了身体限报、政策性限报等因素,以及政策上对某些专业、某些院校的优惠。要知道在自己分数段以上的总人数是多少,再把自己认为的好学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数总和算出来,看看是不是多于自己所在位次20%,甚至更多,这样填志愿就更胸有成竹了。

五,要准稳结合。对于自己心仪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或估分)、学校在本省投放的名额,大胆地选择,就是A档要狠,B档要稳,C档要准!也就是A档在分数可以冲击的情况下,结合专业录取状况要胆子大些,避免高分低录,B档的要有60%--80%的把握,要略留有余地,C档的是确保没有问题的,既要大胆,又要谨慎,要自己做好平衡。

六,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要确保全面、翔实、准确,同时也要避免门外汉的指手画脚,一定要多听学兄学姐、经验独到的老师的意见,要潜下心来,认真分析,仔细过滤,科学选择!

篇3:关于成人高考院校选择及志愿填报

(1) 了解大学的真实情况

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 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 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 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有哪些, 是否有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如何 (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等) , 总体就业率怎样, 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 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 等等。

(2) 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

要考虑两点: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 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第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 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 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最好在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 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2010年的录取分数线。

(3) 所选的大学要有梯度

有的考生在志愿填报表上, 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 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 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 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 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 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 如果你不报, 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 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 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

(4) 不能过于依恋大城市

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 这是人之常情, 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 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 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广大考生, 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 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不能别人报哪里, 你就跟着报哪里, 要注重个性化的选择。

(5) 第一志愿很关键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 一心想进名校。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 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抛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 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 不留余地, 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 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

【问】如何理解各层次不同类别的大学对考生的录取要求?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约有2800所, 每年有约1000所高校在各省市招生。由于招生院校层次、类别不同, 各层次的院校招生录取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公安院校、部队院校、国防生招生要进行面试, 其政审和身体条件的要求也较严格;外经、外贸、旅游等专业对考生的身高、相貌以及外语要求相对高些;有些高校特别是一些重点院校或热门院校设置有分数级差, 即第二志愿的考生要将高考成绩总分扣除若干分数后, 才与第一志愿的考生一起排队安排录取, 有的高校分数级差达50分;许多工科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普通高校按培养层次分本科和专科;在本科院校中又有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之分, 一般本科院校又有二本和三本之分;从类别上分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师范院校、军事院校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院校, 其招生录取新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 在填报志愿前, 必须全面了解高校招生的要求。

(1) 声誉较高大学要求

声誉较高的大学在师资力量、设备条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在全国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招生的要求和特点是:强调第一志愿, 注重高考总分与相关科目成绩, 重视学科竞赛获奖者、科技发明奖获得者和专项特长者。

(2) 综合性大学要求

综合性大学是指理、文、外等学科比较齐全的普通高校。国家教育部所属综合性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 另外还有省属综合性大学。由于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招生专业多, 所以, 在录取新生时成绩跨度大, 专业之间录取情况不平衡, 每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相差有的高达几十分。在录取中按第一志愿生源多的专业录满后, 应慎重填写“专业服从分配”, 这样可提高被录取到所报志愿院校的几率。

(3) 理工类院校要求

理工类院校是我国普通高校中专业和招生录取数量、门类最多的一类高校。在理工类院校中, 分为理科类和工科类专业。工科类院校与理科院校相比, 对考生身体条件或健康状况要求偏高, 工科许多专业是不招色弱、色盲考生的。

(4) 农、林、水类院校要求

农、林、水类院校在招生录取中较为重视考生专业志愿。随着高校的发展, 目前一些农、林、水院校已经全面向综合性大学迈进, 专业结构越来越合理。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水类院校的考生, 只要成绩达到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一般会一次性地将档案发给院校审阅录取, 考生第一志愿选报这类院校, 录取率一般高于其他院校, 较容易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5) 财经类院校要求

财经类院校及专业比较热门, 录取新生成绩比较高, 相关科目侧重于语文、数学、外语。有些“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往往比重点院校分数线还要高。但由于近年的财会、金融、贸易等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太理想, 这类专业中有些已逐渐由“热”转“冷”。

(6) 军事院校 (含国防生) 要求

军事院校 (含国防生) 担负着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其招生的特点是: (1) 招生对象是20周岁以下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女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5%, 甚至不招女生。 (2) 实行提前录取。已被军事院校录取的考生, 不能再参加地方院校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 仍按地方院校志愿顺序参加录取。 (3) 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政审严格。要求考生本人政治思想品德表现良好, 同时对考生家庭成员及社会主要关系须进行政治审查。 (4) 体检要求严格。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检查, 确定考生身体状况是否合格, 标准比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要求更高。

(7) 特殊院校要求

有一些院校培养目标有其特殊性, 因而对招生对象的政治条件提出特殊的要求。如军事、公安、政治、海关、国防等涉及国家机密、军事、法律方面的院校或专业, 除按普通院校的政治思想品德考核标准进行政审外, 在政治态度、组织纪律、思想品德等方面还要达到一定的要求。对于获地区 (市) 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院校都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录取。但作为考生, 应结合自身诸方面的条件, 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 否则, 尽管是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也可能落选。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 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学生, 普通高校都会优先录取, 这类考生可选择对思想品德方面要求高一些的院校或专业。

【问】怎样了解高校办学水平和条件?

考生要了解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从学校的隶属关系来看, 有的是国家部委所属大学、有的是省市所属大学。除了隶属关系外, 还要从一所大学是否是“985工程”学校、“211工程”学校来分析。30多所进入“985工程”高校都是一流的高校, 而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也仅有100所。学校的师资水平和重点学科的数量, 是学校办学水平的直接体现。代表师资水平的数据包括院士和大师级人物的数量、作为未来院士预备队的“长江学者”的数量、博士生导师的数量等等。国家重点学科是经教育部对各个学校相同学科进行严格评审, 将排名前一、二名的命名为重点学科, 由于重点学科周围必然有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教学队伍。相关学科越多, 说明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越高。

【问】什么是“985工程”大学?

1998年5月,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 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简称“985工程”。

【问】什么是“211工程”大学?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 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面向21世纪, 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 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 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 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概括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问】什么是独立学院?

篇4:高考志愿填报你的选择正确吗?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高考填报志愿时,和父母商量从而决定的人占到56.7%,与老师商量占20%,15%的人自己决定,而依据测试专家建议的只有7.4%。

有些人由于在报考志愿时缺乏对自身特点的客观认识,也缺少填报志愿的科学指导,会糊里糊涂地选择一个专业,这导致在进入大学后,厌学,甚至退学;还有这样的人,考进大学后想办法调专业,重新开始。但是更多人选择将就,毕业后,又不得不在做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之间纠结。

因此,我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對待,仔细思量。一般来讲,我们要考虑好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当前热门职业,是否会持久

小徐是今年应届的会计系毕业生,当年高考报志愿时,小徐的父母觉得会计需求量大,是热门,毕业肯定好找工作。但当小徐毕业后,事实却是他跑遍了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仍然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由于现在社会变化快,当初选择的热门专业在四年后可能变成冷门专业。即使没有变成冷门专业,但报考、毕业的人越多,企业用人选人的选择就越多,同时接踵而来的是更高的用人门槛。所以选择专业时不能只看当时是否热门,而是要看以后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社会需求。

嘴上高呼兴趣,是否真心喜欢

有个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分到食品质量检测部门做技术员,应该说专业对口合适,然而工作不到半年就想跳槽。原来在高中阶段特别喜欢化学老师,老师很器重他,高考化学成绩也很好,就报了化学专业。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不在化学上。高中时代的兴趣有不少是表层的、易变化,只有和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兴趣才会内化为一种深层的动力。还要考虑兴趣和能力是否一致,如果兴趣和能力不一致,学起来费劲,容易失去信心。有些兴趣只能做业余爱好,选专业时一定要把兴趣、动机、能力、个性有机结合,相互协调。

名校情结,一根筋到底是否就对

08年高考第一天,北京一复读生因考试时心理压力过大、过分紧张引发四肢抽搐,不得不退出考试。该考生在走进急救室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明年还考!”该考生连续复读三年,目的只有北大。尽管连续两年的考分都在600分以上,甚至07年被湖南大学录取过,但他执拗地只想读北大。这种名校情结,与名校师资力量集中,就业中名校优先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名校、名师出名生,似乎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思维定式。难道名校就值得如此追捧么?这所名校里你选择的专业是否又真的适合你?即使上了名校为此而付出的青春又是否值得?所以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远比去追寻一所遥不可及的名校重要得多。

定位不准确,心中茫然无目标

2005年一名文科考生,由于当年是出分报志愿,所以高考前根本就没考虑什么志愿问题,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上。他爸妈也没什么文化,他们认为考什么分上什么学,哪用得着去仔细琢磨呀。没想到分数一出来,全家都着了慌,那么多学校让全家人看得眼花缭乱。最后经过“多方”咨询推荐,选择了一所海南院校,而专业却是自己都不了解的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四年后毕业又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这方面的工作,从而选择了不对口的工作,但受所学专业限制,总是“高不成、低不就”。这与当初自己选专业不明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有考试后才开始想去哪所学校的,有为了上指定大学的执拗情结,有为了上大学而服从调剂到自己陌生专业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毕业后不想做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而寻求跨专业的工作,最终造成择业难、难就业的尴尬处境。

老师父母推荐,是否一定正确

一名老师,认识的领域总会有局限性,各科老师对自身专业理解很多,但相对他们不熟悉的专业,他们又知道了解多少呢?每个老师推荐专业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偏向他们了解或从事的专业,即使推荐了其他专业,但对这个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个性兴趣等是否适合这个专业真的了解吗?

天下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关心备至,所以在中国难免大部分的家长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规划孩子的职业和未来。在他们“我为你好”、“我觉得这个适合你”、“你还小不明白”、“你不懂”等等各种大旗的压迫下独断专行。当然还有“子承父业”的情况,家里长辈从医,你就该学医,家里长辈从艺,你就该学艺。而这往往导致学生在选专业时的不由自主和进大学后的自暴自弃。偏偏这种为家长去“上学”的案例又数不胜数。但这并不能说明家长的所有决定都是错误的。合理的方法应该是与自己的家长,老师多交流沟通,让他们帮忙分析你不足的同时把你擅长的、感兴趣的以及可以为此付出行动的魄力和恒心展现给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你的认真。

综上所述,高考填报志愿是人生重中之重的一件事情,选一个对的、适合你的专业,你的人生会是一个好的开篇。我们在填报志愿时不仅仅要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老师父母推荐,更要结合你自身的特点喜好,以及个人潜力、行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得出最适合你的专业,在明确自己的专业后,再去选择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切忌只选某一所高校而咬牙冲刺,而是在此之前放宽退路,让自己做更多的选择以及更多的未来规划。

篇5:关于成人高考院校选择及志愿填报

第1步、确定四维初始区域。根据考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分数位次,按照明确喜欢的做加法,明确不喜欢的用减法,不确定的先保留的原则来筛选。确定目标高校、学科专业、城市地域和就业方向的四维志愿区域。

第2步、筛选确定志愿区域。把四维初始志愿区域中明确喜欢的部分进行交叉匹配。如果志愿组合已经达到数量要求或满足报考条件,则在确定交集区域内,结合高校的录取规则和培养特色,进行志愿的筛选、优化和排序,直至确定最终志愿组合。

第3步、调整优化志愿区域。如果志愿组合未达到报考数量要求或不能满足报考条件,则在四维不确定区域中扩大选择范围,逐步筛选和匹配,直至达到报考志愿数量和要求。然后结合高校的录取规则和培养特色,确定最终志愿组合。

如何选择城市

关于城市选择,一定多看学生的性格类型,如果孩子是一个对未来人生期望值比较高的,希望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一定要去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如果希望得到家里的照顾,父母也希望留在身边,那么中小城市也挺好的。在专业和城市的徘徊选择,一定是衡量城市和自己想学的专业匹配度,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结构,如果学生想选的这个城市和学的专业比较对口的话,就业机会就会多一些。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建议孩子优先选择城市,因为你的认知是由你身边最常见的七个人决定的,尤其是在18-22岁这个阶段,当你去了一个大城市、一个好学校,你的视野、平台和见识是不一样的,而且毕业后可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未来的发展空间会更大一些,但如果去了一个比较小的城市,那再想回到大城市就很难,所以就有了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双一流,不上“双非”院校!的说法。

但是这两年就业形势严峻,学校优先派明显处于劣势,专业优先派日渐受欢迎。网上两者争论还是很多的。但是现实中专业优先派已经开始占领上风,很多名校在河南出现严重滑档,就是专业优先派的家长在用一生来投票。理论具有普适性,但是每个家庭小个体却有繁杂性,这就是我本文中说到的自己的资源,孩子的意愿和特点的兼顾问题。

当然,在志愿填报选择中,孩子和家长的意见大概率会有冲突。那么,我个人建议谁也不能偏执强迫,一定是遵从信息获取更充分的意见的。

家长一定做到“三看”,

第一个“看”是往远看,了解未来行业的发展;

第二个“看”是往近看,了解孩子的特点和自己的资源;

第三个“看”是结合看,家长要尽量打开视野、了解规则,和孩子一同商讨,如果是政策性问题,那一定要听政策的,如果在家长倾向的一些专业中,孩子愿意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那就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

如何选择专业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学科/专业了解甚少,但是孩子真正适合哪些专业就不很清楚了。团长从事升学规划行业近十年了,因为专业和自己理想的或者适配的存在很多差距,去学校报到然后退学复读的不少于三位数了。那么到底怎么选择专业呢?其实,一定要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孩子,了解自己,综合考量这个学生的兴趣、天赋能力、家庭资源等。

把14个学科门类和学生的人格类型进行匹配,比如一些学生比较内向,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比较强,那他们适合学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未来不管是学一门技术还是去搞科研,都是可以的。还有一些学生比较适合与人打交道,创意无限,那他们可以去学艺术、教育、哲学、历史等专业。还有一些同学比较适合与人打交道,但相对来说是属于按部就班的,希望生活比较可控,还比较细心,他们可以去学会计学、管理学等经管类的专业。切记,一定不要追求计较所谓的冷热门,毕竟现在的热门,孩子上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谁也不知道到时候这个专业是否热门。毕竟专业每十年会有一些冷热的转换,前后,一些省状元连清北都不报,可能会选择追逐社会的热门专业去外经贸或中财,在2023年这个节点上,我们来看这十年间热门专业的更迭,医药类、师范类、公安类,还有一些偏工科的专业越来越火。

选专业一定是学生喜欢的,大概率是符合学生个人兴趣和能力,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去给他创造环境和提供资源。不管是哪一个专业,只要你能做好做精,能够进入这个领域的前20%,你的生活就会比较好,获得的成就感会比较强,如果做到前5%,甚至1%,就成为领军人才了。

篇6:关于山东高考志愿设置及时间

(1)本科设置首次填报志愿(以下简称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以下简称调剂志愿),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设1个高校志愿,除地方免费师范生外的每个高校志愿均设置6个专业及1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地方免费师范生设置17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可以调剂到报考高校的任何专业及其就业市方向。地方免费师范生设高校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服从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地方免费师范生调剂高校的任何专业及其就业市方向;其他高校调剂志愿设军事、公安、其他3类调剂。

(2)专科填报1次志愿,设置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1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和1个院校调剂志愿。

2.自主招生批。设置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和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2类志愿,每类志愿均设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考生所报志愿必须与取得高校农村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资格的高校一致。取得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和自主招生(含高水平艺术团)两类资格的考生可同时填报此两类志愿。

3.本科一批。设置首次志愿、1次征集志愿和调剂志愿,调剂志愿在征集志愿时填报。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可分别填报6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其中,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单设投档单位,志愿设置与本科一批文理类相同,取得地方农村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在填报本科一批常规志愿时,可同时填报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志愿。

上一篇:长沙小升初语文专项下一篇:中学教师评职称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