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高考的文章

2024-06-09

关于成人高考的文章(精选6篇)

篇1:关于成人高考的文章

这两天监考成人高考,以前给学校安排教务的领导打过招呼,希望不要给我安排这样的监考。于是有几年没有监过这样的考试了。这次考前的教务培训时,领导们再三强调说,成人高考是国家级考试,就象每年的普通高考一样,应该严肃、严谨、严格对待这次考试。搞得我比监高考还紧张。

可实际情况是,监考过程中根本做不到“三严”。要上厕所的考生络绎不绝,整个男厕所人员暴满,有的考生呆在厕所的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后来,一个同事告诉我,呆上一个小时的都有。

我便开玩笑地说,那些人不是来参加考试的,而是来上厕所的。

显然那些人是借上厕所之名,呆在厕所里搞舞弊。

所以监这样的考试,不但没有意思,还很痛苦。

其实考点也知道有这样的事,但他们就是不去厕所把那些搞舞弊的人喊出来。有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听之任之。不过在第二堂的考试时,又强调了一条新的要求:“原则上不准上厕所”。

“原则上不准上厕所”,等于“原则上没说”。下午的英语考试,情况并无多大好转。

今天上午的安检,有不少同学带有两个手机,安检老师提醒多次,有人才不情愿拿出来。也不听安检老师说的关机后放在讲台上。我又提醒他们,可还是不愿意上交手机。我就有点不客气了,不交是吧,那我喊得外面的领导来拿。

那些人才一百二十个不愿意地把手机交上来。

另外,上午的考试开考仅十九分钟,就有人提出要上厕所,如果,我说的是如果要去舞弊的话,真是越来越不象话,刚把试题看清楚,就要上厕所,也是太放肆了。于是我没有允许,并说了“原则上前一个半小时不许上厕所”。

中午,我正在吃中饭,接到学校领导电话,说有考生告我的状告到省里去了,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状告我不准他们上厕所;

第二条:我和另外一个监考老师在一起大声讲话,影响他们考试。

我的回答是,第一条,出入不大,我确实说过样的话,但我说的是“前面一个半小时不许上厕所。”整个考试两个半小时嘛,这样说也不太过分。当然这里面也确实也有身体不适,确实要上厕所的,有点不太人性化。但我怎么分得清楚,舞弊的这样厉害。

对于第二条,我的回答是,实属无稽之谈,无中生有。今天听了这样的话,我出奇地平静。我对那位领导说,第一你们可以去问在我们考场外面的外保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中层领导,第二可以去调看监控录像。

所以说,这样的人告这样的状太没有中伤力了,应该来点更阴的,更狠的。好让我在学校和教育机构挂上个黑名单号,让他们以后再也不安排我监这样的考试。

这样一来,我更应该感谢这种人了,因为加培训时间,前后两天,就让我赚了两百元的监考费。而现在连一个最一般的小工工资都要150元一天,钱多钱少当然是一个问题,更主要的问题是监了这样的考试,觉得自己连一个普通的小工都不如,心里真有点不舒畅。

成人高考呀成人高考,监考时让人不舒服,监考后还是让人不舒服。

以后还是去打打招呼不再监这样的考了吧。

篇2:关于成人高考的文章

现在回想自己,大半生做事情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就连读书都是如此。按照一般情况,孩子们八虚岁的时候就应该入小学读书了,而我却是九虚岁才进的学校,原因是父母劳动忙,妹妹还小,让我在家哄妹妹,我一点怨言也没有。

大约是我也有点读书的天分,从进入学校之后一直到高中毕业,几乎都在好学生的行列,小学时候一个年级才一个班级三四十人,是由周边三四个村子的孩子组成,我一直稳坐第一名;初中到了乡里(当时叫公社)读书,一个年级两个班,学生是由整个乡里十几个村子的孩子组成,我的学习基本稳定在年级前三名内;到了高中,一个年级六个班,学生来自全旗各地,好学生自然很多,但我也能在重点班内把名次稳定在十名左右。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读了十来年书,从来就没想过读书是为了改变命运,倒是母亲在我身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每每在我懈怠的时候,就是一番唠叨:你不好好读书长大要么挖二垄,要么撵牛放羊。我倒没觉得做这有什么不好,不过因此在学习上更加用功,因为在我看来不管未来如何,当下一是得对得起父母供我的读书钱,二是觉得自己学习好,考出好成绩,经常被老师表扬,被学生羡慕,很有面子,心里感觉很舒服。至于考不考住学校,从来不敢报太大希望。因为在那个时候像我们那里的学校,每年高中毕业三四百学生,外加一些补习的学生,大约每年参加高考的有五六百人,可包括中专在内每年考住的学生也没几个。而我尽管学习还可以,但根本挂不上号去。可以说那个时候别说想考个本科大学,就是考个专科和中专比登天也难。就这样,一晃我就在1987年的夏天高中毕业了。记得大约毕业之前的一个月左右,我们照了毕业照,拿了毕业证,在学校基本就是自由学习了。那时大部分学生还呆在学校,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和老师打个招呼回家了,我属于后者,因为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直到七月初距离高考不到一周的时候我才又返回学校。此时,很多家境条件尚可的学生,据说是因为学习太劳累,为了补身体家里给多拿了营养钱,不但早点不用吃干粮,能到学校附近小饭馆吃油条、包子,而且午饭和晚餐也隔三差五到饭馆解馋,还有即使达不到下饭馆的条件,也在饭后明显增加了鸡蛋、奶粉、面包的补充,有的还每天喝几支葡萄糖等。我没有这个条件,对此还觉得很是稀奇。十八九的大后生大姑娘,有这么憔悴吗?多看了几眼书身体就如此不堪了?那我们在农村没明没夜干活的父母是如何支撑下来的?我实在理解不了他们,觉得太做作了。高考前一天的下午,考场已经布置好了,是在二完小,我们平时就很要好的几个同学结伴去认了考场和座位。当天晚上就有好多同学因为紧张之故彻夜难眠了,可像我这样的愚人却没有多大感觉,反正考住五八考不住四十,大不了回村里继承父母种地的衣钵去。三天的高考转眼之间就过去了,对我而言,会做的题全部做了,不会做的一点未动,感觉考场也不是人们传说中的那样压抑,根本不存在吓得神经错乱,无所适从的情况。可有人就有这种情况,我记得有一个我们同年级的学生和我一个考场,居然在考试途中晕过去了,把监考老师紧张了半天,搀扶出去不知道采取了什么措施,过了许久才又回来。

从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开始,自我感觉考得较好的同学就开始互相交流答案,大体估计一下自己的分数,为第二天的报考志愿做准备。其他高考无望的同学一下子彻底放松了,有的彻夜不睡,在宿舍打扑克,到街上看电影,在校园瞎逛,在篮球场打篮球等。

那个时候高校不多,录取的人也少,学生们合伙订的几份招生报纸提前就到了,总共没有几张,上面密密麻麻列出了全国各地在内蒙古招收学生的本科、专科和中专院校,考好的学生一般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帮忙筛选几个院校和专业,而大多数学生却是根据自己估计的分数胡乱选择几个学校就罢了。我和好朋友章有权、林永清三人大体估计了一下分数,感觉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从招生专刊报上各自找了几个学校记下来,准备第二天填报,然后在学校一个开小卖铺的老师那里买了两个鱼罐头,一瓶二锅头,借了几个小酒盅,晚上跑到校园西南角炭房的墙根下喝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酒,三个人居然都喝醉了,他俩走都走不了了,还是我摇晃回宿舍搬来救兵才把他们搀扶回去。

那个时候,高考志愿由高到低最多能填报三个。我知道本科类大学肯定与我无缘,第二天,只由高到低胡乱填了三个专科学校,交给老师后,把自己的行李卷往破旧的自行车上一捆,推着走出校门。以往放假离开校园的时候,都是异常地兴奋,这一次除了没有高兴的感觉外,仿佛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我的读书生活也许就到这里戛然而止了吧……

以往读书期间,即使放假父母也尽力让我少干活儿多学习。这次不同了,回家之后一边等待高考成绩下来,一边跟着父母干家里的一切农活儿,泥里来土里去,大约一个月之后,有一天的中午,我们刚拔小麦扛着一捆草回来,走到村头就听人说高考成绩下来了,问我去没去查分。我赶忙赶回家,擦了一把脸,饭也顾不上吃蹬着自行车就赶往二十里开外的镇里,尽管已经是中午,教育局大门外墙壁旁仍然是人头攒动,一个个考生伸长脖颈在寻找着自己的名字。看到自己考住的学生,有的当时就以手捂口,掩面而泣;有的不由自主地发出惊讶的尖叫;有的一蹦二尺高,大声喧嚣:我考住了——考住了——。但更多的是面无表情,神色黯然地离开。我也找到了我的成绩,416分,差区内专科线9分。事后我才知道,当年我们整个年级六个班,大约三四百学生,连文带理上专科线以上的学生六七人,我们班考得最好,三人上线。其中高秀丽446分,被内师大(本科)中文系录取;林永清441分,被南京审计学院(区外专科)录取;马美卿432分,被包头师院(区内专科)录取。我尽管没有上了高考分数线,却考出了高中以来的最好成绩,名列全班第四。平时和我学习不相上下甚至强于我的曹建云、杜首华、丁翠英、谢文君、章有全、徐宏业等的分数都没有超出四百分。据母亲后来讲,我查分数回来,唉声叹气不已 ,饭不吃话不讲,大睡了好几日。村里有人给父母出主意说,找找人花点钱这个分数完全可以到乌盟师专就读,可所找的人在哪里?钱又在哪里?我家父母双方亲戚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怕是到村里的学校读书也寻不下个人,何况大学?父母回家这样和我唠叨,我对此说法嗤之以鼻,理都懒得理。

那个时候,大部分高考落榜的学生一般都要选择补习。又到秋季开学的时候,我的大部分同学嫌本地教学质量太差选择了到外地复读,杜首华到了山西,章有权回到土牧尔台,徐录、张贵仁、刘生荫、孙有财、池娥、曹建云等都到了集宁、旗下营或呼市的,我仍然留在了本地。

那时,我们学校每年成立两个补习班,文理各一个,补习费是每年二百元,我由于高考成绩高,仅仅花了七十元。我总结自己的高考,六门课程,总分640,除了语文和数学各120之外,其它英语、历史、地理、政治都是100分,我平时比较拿手的科目历史、地理、语文、政治考得都还不错,平均分数接近75分,语文和历史甚至都超出80分。最大的失败之处是数学和英语拉低了分数,数学对文科生来说,本来应该是提成绩的科目,而我才刚过60分,至于英语才59分,于是就准备下大决心在补习这一年在这两门课程上狠抓一下。

如果说第一年高考的时候还懵懵懂懂没有明确目标,补习这一年我真明白了自己读书的使命,在学习上真是用了硬功夫,拼尽了全力,大概正因为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读书里。感觉一年的时间转眼即逝,瞬间就又到了春暖花开的第二年,不久骄阳似火的七月份就又到了。我又一次走进了考场。这一次考完之后,我自信满满,尤其数学除最后一道十三分的大题未动笔之外,其余一分不丢;英语人人都说比上一年增加了难度,而我居然多考出二分;其它科目感觉也不算坏,尽管分数出来后,四科总成绩平均每科低于上一年近三分。最终我的成绩是456分。

因为感觉考得不错,我本来也想报南京审计学院,结果那年人家在内蒙不招生,无奈另外再选,可选来选去也没有头绪,好的不敢报赖的不愿意,为了保险起见,最终在提前报志愿的时候,慎重占了上风,既不敢冒险,害怕报脱前功尽弃;也不愿意报的太低,浪费了那来之不易的分数。最后综合了各方面因素,把第一志愿定在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第一专业为历史,第二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第二志愿定在了内蒙古财经大学,专业为金融。第三志愿为区外专科的长沙铁道学院。当报考表被我的一行行字填满后,心也就踏实下来了,反正就这了,听天由命吧!

之后就又回到家一边和父母干农活儿一边等待分数的下来。还是一个月之后,分数终于下来了,当我看到自己的考分时,我知道这次大学是肯定跑不了了。家里人也很高兴,母亲给我扯了一身布料,让村里的裁缝做了一身很不合体的新衣服,还买了二斤晴纶毛线,昼夜加班给我织了毛衣毛裤,尽管质量很差,但这是我第一次穿这样的好内衣,还把我念高中时的被子褥子翻新了一下,里面加了一些新棉花,外面买了一个被罩,尤其还给我买了一个塑料皮箱(现在还在父母家保存着),让我到学校存储东西。

分数下来不久,大约是八月中旬吧,邮局的邮递员直接把我的通知书送到家里,好像就是一个比较长大一点的牛皮纸信封,信封外面上边用黑色钢笔手写着我家的地址,中间赫然写着我的名字,下边一行印着内蒙古师范大学几个紫红色的字,里面就是一张硬一点的白纸印制的通知书。我被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录取了,要求9月1号前前往学校报到。

八月底的最后一天,吃完中午饭,我推着家里的那辆破自行车,后衣架上捆着行李,大哥帮我扛着里面装了一点洗漱用具和几件换洗衣服的皮箱,兄弟二人步行向八九里外的芦家村火车站走去。火车是从二连开往呼市的,下午三点四十途经芦家村,我们到了车站买上票不久,火车就来了,我告别大哥,一个人踏上火车,开始了第一次远离家乡的求学……

篇3:高考抒情类文章的写作

何谓抒情文?顾名思义, 是以情感的抒写作为主要写作目的的文章, 是散文重要的形式之一。一种文体是否是抒情文以抒情部分在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而定。一篇文章可以兼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等 文章基本表达方式, 但如果抒情所占的比重最大, 所表达的感情充分、鲜明、强烈, 甚至通篇充满抒情即可视其为抒情文。需要注意的是, 抒情文与记叙和议论类的文章的分类是相对的。写作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要把它与具体的记叙、描写以及议论结合起来, 或者说抒情常常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为基础。否则“假话, 套话, 空话泛滥, 胡编乱造甚行。或虚情假意, 矫揉造作, 或陈旧呆板, 或机械模仿, 情感失真, 或衰退颓废, 表露偏执……” (何永康语) 反而降低了文章的感染力, 令人反感。

那么, 怎样才能写好抒情文呢?

一.寻找动感源, 情真意切写情。“作诗不可以无我”是古人一贯的主张。抒情, 抒发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 是作者自己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独特的感情, 是作者自己对生活现象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感受, 因此, 最忌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例如, 面对同样的枫叶,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的眼里, 是“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眼里, 是“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胸怀大志的毛泽东眼里, 是“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是革命的热情把枫叶都染红了。郁达夫说: “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 深入体验生活, 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 便会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力度。如2006年湖北考生写的这篇满分的抒情文:

三生有幸遇上你

前生, 今生, 后世, 这三生我所有的幸运都只是能够遇上你。

———题记

佛说, 因果有缘, 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 上辈子也就是前生, 我一定是千万次的回眸, 亿万次的寻觅, 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 惟一的你!

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 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 眨眼间消失了, 那种感觉, 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 我变得敏感多疑, 寡言少语, 心灵封闭, 没有安全感, 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与空虚相伴, 与孤独同眠。然而, 三生有幸, 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 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 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 短发, 一身黑色衣服, 笑时给人温暖, 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 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 不容外人涉足, 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 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 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 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 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 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 便表扬我, 一有时间, 便找我谈心, 鼓励我多与人交往, 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 我知道, 可是, 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 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 一晃三年过去了, 我离开了你, 升上了重点初中, 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 但是, 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感化与疼爱。

几年如一日, 你对我关爱有加, 问寒问暖, 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 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 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 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 好好考, 我始终相信, 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 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 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 我不禁笑了, 这是妈妈“走”后, 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 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 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 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 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 你的汇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 在我渴望的时候, 你是春天般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 你发短信来说: “孩子, 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 好好考试, 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孩子!”老师, 你不知道啊, 我又一次落泪了, 你老是惹我哭, 惹得我激动地哭, 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 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时, 我想, 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 因为你说过, 离这儿再远也一定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 是拎的东西多了, 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 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 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 拥抱你, 亲吻你, 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 老师!”

妈, 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 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妈妈, 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 妈, 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爱, 懂得生活, 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 它带走了一个亲妈, 却还给我一个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你, 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 再下一个, 生生世世, 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妈妈, 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 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 妈妈!

本文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材, 写出了对一直关心“我”的老师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文中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对老师在场外送考的想象, 都写得真切动人。文章从“题记”入手, 扣上命题的要求, 结尾时, 又进一步照应“三生有幸”, 首尾圆合。特别是“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 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一句, 更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 读来令人动容。

二.选好动情点, 于细微处见情。写作抒情文的目的是为了感染读者。歌德曾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一首诗, 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生活是琐碎的, 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 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 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 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在生活中, 人们遇到了某种悲哀的事情, 往往会独自伤心饮泣或嚎啕大哭, 这是一种自我宣泄, 其目的是排解心中的痛苦, 其宣泄的对象往往是静默的遗像、无言的小河, 寂寥的夜空等。如果把这种痛苦写成文章, 其交流的对象就成了读者, 读者能受到感染,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一个人用自己的动作、声音表达蓬勃的朝气、果敢的精神, 或相反地, 表达忧伤或平静的心境, ———这种心情就传达给别人, 一个人受苦, 用呻吟和痉挛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这种痛苦就传达给别人;一个人表达出自己对某些事物、某些人物或某些现象的喜爱、崇拜、恐怖或尊敬, ———其他人受了感染, 对同样的事物、同样的人物或同样的现象也会感到同样的喜爱、崇拜、恐怖或尊敬。”好的抒情文就应该有这样的 效果。

如2002年全国卷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的结尾部分:

放飞心灵, 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 不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也不需要冥思苦想, 你就可以独倚在窗边, 尽情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 品味人生无限的永恒, 在“月明星自稀, 日出月亦微”的境界中咀嚼“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这时的你没有俗事的纷扰, 不必为俗事所累, 这一刻相信你的心灵早已展翅飞翔在那梦的天空!

黄沙吹落了岁月的沧桑, 驼铃依旧响在游子的心头。但吹落的是泪的苦涩, 是心的犹豫, 而驼铃荡出的是涤净的心灵气息!

经典的画面与深沉的情感, 激起我们最大的共鸣。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也是艺术的生命。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 一位农夫见画后, 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 “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 必须把眼睛闭上, 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头埋在草丛里吃草, 准是匹瞎马。”画家愕然……一个细节的失真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 强调真实, 一篇文章, 如果材料失真, 又谈何抒写真情, 使人感动呢?尤其是记叙类抒情文, 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 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 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 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 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这就叫“文学来之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可以讲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的事情, 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 许多同学总觉得生活很平淡, 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 只要认真体会, 用心感悟, 生活中到处都有极好的题材。

②细微原则。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 能够人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 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清代诗画家郑板桥诗“我生三岁我母无, 叮咛难割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卧, 不知母殁还相呼”, 这是何等的撼人心魄!四句诗, 三句写了逼真的细节, 母亲临死前“叮咛难割襁中孤”;只有三岁的“我”由于饥饿, 拼命地抱母索乳;母亲逝去了, 不懂事的“我”还在为索乳呼叫。诗句感情强大的震撼力, 都从逼真细节中爆发出来。

三 . 运用动情 法 , 竭尽所能 煽情。江苏高考作文权威专家何永康先生曾多次对考生坦言, 要“善于‘煽’情”!何老师用一“煽”字, 表明他对“真情”的渴盼至切。

这“煽情”是有技巧的。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技巧, 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一般来说, 直接抒情多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结合使用, 在这些写作的基础上, 画龙点睛或是点明题意。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 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和强烈的感染力。间接抒情因其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含蓄, 运用也比直接抒情要广泛。但在大多情况下, 两者是结合使用的, 在间接抒情的基础上, 以直接抒情点题或升华情感, 效果往往不错。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种方法

①“点染”突出法。“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 在叙述、抒情性问题中, 作者通过有意点明自己主旨的句子和语句抒发对文中人、事、物、景的强烈感情。情感是一种不可名状的、难以 言表的心理感受, 仅仅用“唉”“啊”等感叹词来抒发感情, 是不可能感染读者的。所以, 写作抒情文的时候, 往往要把情感蕴含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 化无形为有形, 使人们在“情化的自然”中去体味人物的情感。正如T·S·艾略特所说:“要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 惟一的办法是设法寻找客观应和的事象, 换言之, 即是能够直接成为某种特别情感公式的一组事物, 一个情景, 或一连串事故。”

如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中间有一段:

路旁的玉槐树在秋风中簌簌作响, 像是彼此在诉说着什么。路灯已经亮起来了, 白光柔和, 却又是那么的无力。

几句写景, 让文章弥漫着浓郁的感伤氛围和悲情色彩, 让我们产生这们的预感:一个感人的故事马上就会产生。

②“你”字倾诉法。为倾吐内心难以抑制的感情, 用“你”作为倾诉的对象, 拉近作者与读者及作品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距离, 这个不同于“他”的“你”与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作者所热爱、所怀念的人或物, 通过与“你”的矛盾冲突和情感交流, 比较容易抒写作者的真情实感。难以抑制的不吐不快的情感在“你”的疏导下就显得格外蕴藉而富有魅力。如刘思齐 《泪中的怀念》:

夜深了, 你 (毛岸英, 编者注) 走了, 我穿上医院的长大衣送你到病房大楼的入口处。秋夜的风已经是冷飕飕的了。你劝我回病房, 我坚持要目送你走出医院的大门。你拗不过我, 无奈而留恋地向大门的方向走了几步后又突然转过身来, 向着我深深地、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 当时我吃惊得呆住了。你慢慢地伸直腰, 倒退了几步, 几次欲言又止, 两眼痴痴地望了我一会儿, 然后急切地转过身走出了大门, 再也没有回头。

我呆呆地、呆呆地站在楼门口……

不经意的一次分手竟成了她与心上人的永诀, 也正是在这不经意间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心上人今天有些“特别”令她吃惊: 你显得“无奈而留恋”, 你“向我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 你“欲言又止”, 你“两眼痴痴地”……领袖之子毛岸英作为一个国际战士的伟大情怀, 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

行云流水般的倾诉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 有利于使文章在真实的基础上生发出无限的文字魅力。

③技巧强化法。由于作者常常要把情感蕴含在具体的形象中, 所以在写作抒情文的时候, 常常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 并以此来强化情感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所以, 比起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来, 抒情文往往有更多的修饰, 看起来也显得“花哨”一些。如2013年湖南卷满分作文《叩问心灵》:

当“干露露”们唯财是举, 当“郭美美”们哗众炫富, 仍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人生道上拼搏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歼—15”号总设计师罗阳在飞机制造完成之瞬间, 累倒在了甲板上最终不幸去世, 他没有太多的钱财, 他也不渴求过多的名利, 只想把一生的精力奉献在追求上, 他做到了, 他是幸福的, 相信他在倒下的那一刻, 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 一声“我愿意”从他内心发出, 感动了无数国人。“才道霓虹君已去, 英雄长存海天间”!

作者运用对比、排比、比喻、联想、引用等多种艺术手法, 让美丽与丑恶对现, 抒发了自己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拼搏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者的浓情大爱。

篇4:高考抒情类文章的写作

何谓抒情文?顾名思义,是以情感的抒写作为主要写作目的的文章,是散文重要的形式之一。一种文体是否是抒情文以抒情部分在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而定。一篇文章可以兼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等文章基本表达方式,但如果抒情所占的比重最大,所表达的感情充分、鲜明、强烈,甚至通篇充满抒情即可视其为抒情文。需要注意的是,抒情文与记叙和议论类的文章的分类是相对的。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把它与具体的记叙、描写以及议论结合起来,或者说抒情常常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为基础。否则“假话,套话,空话泛滥,胡编乱造甚行。或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或陈旧呆板,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或衰退颓废,表露偏执……”(何永康语)反而降低了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反感。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抒情文呢?

一.寻找动感源,情真意切写情。“作诗不可以无我”是古人一贯的主张。抒情,抒发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是作者自己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独特的感情,是作者自己对生活现象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感受,因此,最忌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例如,面对同样的枫叶,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的眼里,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眼里,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胸怀大志的毛泽东眼里,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革命的热情把枫叶都染红了。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深入体验生活,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便会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力度。如2006年湖北考生写的这篇满分的抒情文:

三生有幸遇上你

前生,今生,后世,这三生我所有的幸运都只是能够遇上你。——题记

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的回眸,亿万次的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惟一的你!

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眨眼间消失了,那种感觉,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我变得敏感多疑,寡言少语,心灵封闭,没有安全感,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与空虚相伴,与孤独同眠。然而,三生有幸,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短发,一身黑色衣服,笑时给人温暖,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容外人涉足,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便表扬我,一有时间,便找我谈心,鼓励我多与人交往,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我知道,可是,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年过去了,我离开了你,升上了重点初中,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但是,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感化与疼爱。

几年如一日,你对我关爱有加,问寒问暖,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好好考,我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我不禁笑了,这是妈妈“走”后,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你的汇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在我渴望的时候,你是春天般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你发短信来说:“孩子,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好好考试,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孩子!”老师,你不知道啊,我又一次落泪了,你老是惹我哭,惹得我激动地哭,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时,我想,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因为你说过,离这儿再远也一定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是拎的东西多了,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拥抱你,亲吻你,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老师!”

妈,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妈妈,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妈,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爱,懂得生活,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它带走了一个亲妈,却还给我一个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你,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再下一个,生生世世,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妈妈,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妈妈!

本文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材,写出了对一直关心“我”的老师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文中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对老师在场外送考的想象,都写得真切动人。文章从“题记”入手,扣上命题的要求,结尾时,又进一步照应“三生有幸”,首尾圆合。特别是“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一句,更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读来令人动容。

二.选好动情点,于细微处见情。写作抒情文的目的是为了感染读者。歌德曾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生活是琐碎的,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在生活中,人们遇到了某种悲哀的事情,往往会独自伤心饮泣或嚎啕大哭,这是一种自我宣泄,其目的是排解心中的痛苦,其宣泄的对象往往是静默的遗像、无言的小河,寂寥的夜空等。如果把这种痛苦写成文章,其交流的对象就成了读者,读者能受到感染,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一个人用自己的动作、声音表达蓬勃的朝气、果敢的精神,或相反地,表达忧伤或平静的心境,——这种心情就传达给别人,一个人受苦,用呻吟和痉挛来表达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就传达给别人;一个人表达出自己对某些事物、某些人物或某些现象的喜爱、崇拜、恐怖或尊敬,——其他人受了感染,对同样的事物、同样的人物或同样的现象也会感到同样的喜爱、崇拜、恐怖或尊敬。”好的抒情文就应该有这样的效果。endprint

如2002年全国卷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的结尾部分:

放飞心灵,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不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也不需要冥思苦想,你就可以独倚在窗边,尽情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品味人生无限的永恒,在“月明星自稀,日出月亦微”的境界中咀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这时的你没有俗事的纷扰,不必为俗事所累,这一刻相信你的心灵早已展翅飞翔在那梦的天空!

黄沙吹落了岁月的沧桑,驼铃依旧响在游子的心头。但吹落的是泪的苦涩,是心的犹豫,而驼铃荡出的是涤净的心灵气息!

经典的画面与深沉的情感,激起我们最大的共鸣。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也是艺术的生命。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见画后,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头埋在草丛里吃草,准是匹瞎马。”画家愕然……一个细节的失真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强调真实,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谈何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尤其是记叙类抒情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这就叫“文学来之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可以讲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许多同学总觉得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只要认真体会,用心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极好的题材。

②细微原则。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人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清代诗画家郑板桥诗“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这是何等的撼人心魄!四句诗,三句写了逼真的细节,母亲临死前“叮咛难割襁中孤”;只有三岁的“我”由于饥饿,拼命地抱母索乳;母亲逝去了,不懂事的“我”还在为索乳呼叫。诗句感情强大的震撼力,都从逼真细节中爆发出来。

三.运用动情法,竭尽所能煽情。江苏高考作文权威专家何永康先生曾多次对考生坦言,要“善于‘煽情”!何老师用一“煽”字,表明他对“真情”的渴盼至切。

这“煽情”是有技巧的。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一般来说,直接抒情多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结合使用,在这些写作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或是点明题意。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和强烈的感染力。间接抒情因其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含蓄,运用也比直接抒情要广泛。但在大多情况下,两者是结合使用的,在间接抒情的基础上,以直接抒情点题或升华情感,效果往往不错。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种方法

①“点染”突出法。“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在叙述、抒情性问题中,作者通过有意点明自己主旨的句子和语句抒发对文中人、事、物、景的强烈感情。情感是一种不可名状的、难以言表的心理感受,仅仅用“唉”“啊”等感叹词来抒发感情,是不可能感染读者的。所以,写作抒情文的时候,往往要把情感蕴含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化无形为有形,使人们在“情化的自然”中去体味人物的情感。正如T·S·艾略特所说:“要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惟一的办法是设法寻找客观应和的事象,换言之,即是能够直接成为某种特别情感公式的一组事物,一个情景,或一连串事故。”

如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中间有一段:

路旁的玉槐树在秋风中簌簌作响,像是彼此在诉说着什么。路灯已经亮起来了,白光柔和,却又是那么的无力。

几句写景,让文章弥漫着浓郁的感伤氛围和悲情色彩,让我们产生这们的预感:一个感人的故事马上就会产生。

②“你”字倾诉法。为倾吐内心难以抑制的感情,用“你”作为倾诉的对象,拉近作者与读者及作品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距离,这个不同于“他”的“你”与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作者所热爱、所怀念的人或物,通过与“你”的矛盾冲突和情感交流,比较容易抒写作者的真情实感。难以抑制的不吐不快的情感在“你”的疏导下就显得格外蕴藉而富有魅力。如刘思齐《泪中的怀念》:

夜深了,你(毛岸英,编者注)走了,我穿上医院的长大衣送你到病房大楼的入口处。秋夜的风已经是冷飕飕的了。你劝我回病房,我坚持要目送你走出医院的大门。你拗不过我,无奈而留恋地向大门的方向走了几步后又突然转过身来,向着我深深地、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当时我吃惊得呆住了。你慢慢地伸直腰,倒退了几步,几次欲言又止,两眼痴痴地望了我一会儿,然后急切地转过身走出了大门,再也没有回头。

我呆呆地、呆呆地站在楼门口……

不经意的一次分手竟成了她与心上人的永诀,也正是在这不经意间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心上人今天有些“特别”令她吃惊:你显得“无奈而留恋”,你“向我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你“欲言又止”,你“两眼痴痴地”……领袖之子毛岸英作为一个国际战士的伟大情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行云流水般的倾诉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有利于使文章在真实的基础上生发出无限的文字魅力。

③技巧强化法。由于作者常常要把情感蕴含在具体的形象中,所以在写作抒情文的时候,常常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并以此来强化情感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所以,比起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来,抒情文往往有更多的修饰,看起来也显得“花哨”一些。如2013年湖南卷满分作文《叩问心灵》:

当“干露露”们唯财是举,当“郭美美”们哗众炫富,仍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人生道上拼搏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歼—15”号总设计师罗阳在飞机制造完成之瞬间,累倒在了甲板上最终不幸去世,他没有太多的钱财,他也不渴求过多的名利,只想把一生的精力奉献在追求上,他做到了,他是幸福的,相信他在倒下的那一刻,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声“我愿意”从他内心发出,感动了无数国人。“才道霓虹君已去,英雄长存海天间”!

作者运用对比、排比、比喻、联想、引用等多种艺术手法,让美丽与丑恶对现,抒发了自己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拼搏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者的浓情大爱。

秘鲁作家略萨说:“因为文学,使人类的语言不断进化,达到了精致和美妙的高度,这增加了表达快乐的可能性。”抒情文较一般记叙文和议论文应当更精致更讲究文采。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韵,精采的叠句,智慧的警语,优美的排比,隽永的格言,风趣的谚语,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辅以多种多样艺术技巧的自如运用,将使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

篇5:关于高三高考的文章:一日独白

她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将近七点。时间,时间……她突然觉得有点怪,好像时间是个新词一样。她叫自己不想了。她要换衣服,她低头打量自己的身体,她为自己腰间日渐丰盈起来的脂肪而烦恼。“哼,缺乏美感。”她心里苦涩地这样说。女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总是近乎变态地苛刻呢?还是说只有她这么严肃地过了头?她边想,边走出卧室。

她看见母亲,穿着松垮的睡裙,也掩盖不住发福的身材。“醒来啦。”母亲打着哈欠。 “嗯。”我随意地应付着。

中年妇女和女孩子不一样。我和妈妈不一样,我不会对自己的身体那么随便。以后呢?她又叫自己别想了。莫名的惆怅就这样缠绕心头。她吃早饭的时候不自觉地少吃了一些,和父母平日的闲聊也有些心不在焉。

她坐上父亲的车,去图书馆。“要多做点题哦,高三嘛,拼的是一口气。”父亲在她关好车门前总会不失时机地劝劝学。“嗯,嗯。”她有点烦。她不太想面对这档子事,自己一旦被拉到高考面前,就好像什么玩乐的时间都不该有了。她才不要呢。

炎炎夏日,图书馆的冷气足够舒爽。她看着文学借阅室,突然想,以后,我离开学校以后,可就鲜能再光顾这里了。这么想着,她突然觉得这个时刻挺特别的。她找到靠里的座位坐下。拿出作业,惨灰色的试卷。呆呆地看了一会儿,不想写,她决然地站起身来,投向多彩的文学世界里去。

她喜欢《日瓦戈医生》,精致,又浑然天成,像宇宙的一只眼睛。她有时恍惚觉得,自己和作者一起站在了人类的另一边,冷静地看着发生的一切。但是她浮躁的眼睛此刻只是掠过了这本书。她取下村上春树优哉游哉的散文集。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安心,自责,懊悔,喜悦,交揉在一起。她笑啊笑,读完了几篇散文,心情还是有些沉重。她捡出一张试卷,开始写。

写着写着,进入状态。她开始轻蔑刚才躁动的自己,幼稚,不成熟。她告诫自己,明天一来,就要写作业。对于特别重要的事,有人总是失去理智啊。她日后这么解释自己对自己的粗鲁。

回家是不能劳驾父亲来接的。等车的时候,暮色很温暖。一个女孩的侧脸被落日照得橙黄,这又把她的思绪拉回远古。那时候的太阳,也是这么照着人们吧,然而,她也想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来。她一个人呆站在那里,突然间,她特别想回家。她希求有个人接受她的怀抱,不管她变胖变瘦,变聪明变傻,只要是她就好了。她又有点嫌弃这样温情满怀的自己,少女心那么足,和自己平凡的外表真是不相称。

踏上公交,听见自己投进去的硬币当啷的声音,她莫名地有些凄冷的情怀。不行,自己真是越变越讨厌了。她再一次,叫自己别想了。

走在回社区的路上,听见家家锅铲翻炒的声音,还有一点酱油和葱的味道飘在街头。她想象着活色生香的食物。饿,而且寂寞。她被自己吓了一跳,“寂寞”这个词,和自己是无缘的吧。不想了不想了。

回到家,没见到父母,一个人好疲惫。她想把自己扔在床上,但没有。

她静静地坐在父亲的藤椅上。“原谅我吧,爸,就一下。”她心里说着,看向地砖,又莫名地有点难受起来。她扭头望山,七八年了,树还是和以前一样,长得真慢,真好。乱七八糟的儿童回忆又来了。她差一点,就要哭出来了。“真矫情。”她还是不愿接受这样的自己。

她洗完澡的时候,父母回来了。他们还是吵吵吵,为一些小小的事情。一开始她有些怕和反对,后来明白了,这是他们维系友情的一种方式。好吧。她在卧室里拿出《日瓦戈医生》,阅读能让她忘却所有烦心和不快。

“吃饭了!”母亲的嗓门依旧大得有些刺人,今天却不噪耳。我走出卧室,想着要和他们说点什么,不管是今天的,还是以前的趣事。

吃完晚饭,再看会儿书,看会儿手机,她要睡觉了。她照照镜子,“还是那么丑”,她想,“矮矮粗粗的,真难看。”“黑眼圈浮肿,好猥琐。”停停停,又一次,她提醒自己不要想了。

她躺在床上。睡眠,和死亡真像啊,我的意识总会穿越到另一个神秘的世界里去。她对自己冒出这样的想法感到自得。

对于第二天,她既没有特别的期待,也没有什么抗拒。她时常觉得自己就像个被麻痹的人,可那又能怎么样?别想……不,偏要想,她执拗地,好像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一样。她想到遥远的未来,尽情地夸张对自己的期望,想到寥廓的宇宙,一个人自由自在地飘荡。

她努力地想要逃开一切现实的不如意,可她还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好吧,她知道了,她要面对现实,她要接受自己,也只有这样,她才能继续好好地活下去,也才能有所改变。

总结出这个道理之后,她心情复杂。五味杂陈间,她慢慢地睡着了。

篇6:关于成人高考的文章

这时的复习效用不在于训练学科方面的基础能力,而是培养考生早日进入考试状态,了解如何利用最短时间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当前,很多高三学生都缺乏复习计划,导致复习效率低。常见的情况是,很多同学都是“脑子冲动做哪门科目就做哪门”,这样就容易导致语文做不下,英语做不下,数学也做不下。最终,各科都落下。

实际上,应试的技巧和应试的状态需要一段时间的集中和突破才能提高,如果仅仅是松散的学习进度,则提高的效果不显著,也没什么效率。备考阶段,学校也会陆续发放新的复习备考资料,同时复习计划必须具备前瞻性、预见性,因此计划定立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一般一至两周更新一次为好。

2、考试节奏掌握好

无论是模拟考还是真正的高考,很多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受他人翻卷、空调机响声、巡考员走动等因素影响,最终打乱考试节奏。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考生必须排除杂念、消除紧张感,培养自己的一套考试节奏。比如考前,过于紧张的考生难免会“神经质”起来:“高考是场关键战,晚上睡觉睡不好,第二天的考试肯定受影响了!”实际上,无需把睡眠看得太过重,睡不着没关系,其实轻轻闭上眼睛让自己安静,这也是一种“睡”。必要时,给自己心理暗示:睡不着正表示自己已进入考试状态了呢,值得高兴!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放松下来。

3、关键技巧须补充

广东新课标转得并非事事顺利。就拿数学新课标为例,其知识内容是删减了些,如三角函数、几何、代数等方面内容被直接“砍”掉。从一定程度上看,考生应考时可用的解题工具相对变少了。但值得提出的是,前年广东省关于高考数学概率统计类题目,还有涉及高等数学的内容,考生对此知识点非常陌生,从阅卷情况看来,也几乎所有考生都不懂解题。针对以上两个事件,考生乃至学校都应打醒精神:就数学学科而言,有必要把一些有用的解题方法、思路给补回来,同时把一些概率统计知识、微积分应用、排列组合等额外知识补起来。

4、答题顺序要适当

有人问高考数学临场应试的诀窍,我认为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答题顺序,其次是要节省答题的时间,再次是要抓住答题得分点,最后要改进书写与表达。一般情况下,高考数学的答题顺序可以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依次进行,但这种答题顺序并非人人皆宜,建议考生还是根据自身能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熟悉到陌生以及题目的得分高低来安排答题顺序。

一般试题分为A、B、C、D类,A类题型属于既不繁也不难的题目,应该“手到擒来,不可失分”;B类题目是繁而不难,但是容易出现错误,需要“按部就班”,慢慢作答;C类题目是难而不繁,此类题目有一定难度,题意可能看不懂,但是细心找突破口,还是可以做得出来;D类题目是既难且繁,这类题目难度较大,能拉出得分差距。

由于考生水平不同,考题中A、B、C、D类题目所占的比例就会不同。水平较高的学生,前三种题目所占的比例就会稍微多一些,这类学生基本可以按试题的顺序做,而水平较为中等的学生则要有选择性地做题。

当然,排序不是死板的硬指标,无论是哪种答题顺序,只要是适合自己、能够取得高分的,才是好顺序。

5、节省时间有技巧

在考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考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完全能够在考场上减少答题时间的。

考试时,考生不应把过多精力集中在已知的内容,如卷首的说明以及每个大题的说明。在考试中,尽量不写废话,并且可以适度地使用文言文,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例大致是1:2,约可节省十余分钟,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效果。

上一篇:申请开具失业证明样板下一篇:读书的乐趣的名言